《党政公文写作指要》 2017年3月1日
第八章 常用事务文书(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提纲 第二节 评论 第三节 书信 第四节 公示 第五节 述职报告
第一节 提纲 一、概述 (一)性质与用途 提纲,是写作、发言、学习、研究、讨论等的内容要点。我们课堂学习的主要是公文写作的提纲,一般用于汇报工作、提出意见、传达会议精神和讲话发言。
(二)分类 1. 简要提纲 只需要把公文的要点(主要是几级标题和核心事项)列出即可。 2. 详细提纲 相对简要提纲而言,在具体事项上交代得略为详细一些。
(三)基本格式 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 1.标题 公文提纲的标题常常写做“关于……的汇报提纲”或“XXXX宣传提纲”。 2.正文 主要包括发文缘由和具体事项两部分。 3.落款 落款部分写上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和日期。署名可放在标题之下,也可以置于文尾。
三、正文写法 正文一般包括发文缘由、具体事项。 (一)发文缘由 (二)具体事项 公文写作提纲因事由与文种的不同,具体事项部分的写作要点略有差异。
四、例文分析 P213-220
五、写作要求 (一)提纲挈领 把所要陈述内容的纲目、要点提纲挈领地写出来。 (二)条理清晰 提纲的文字表述要条理清楚,要眉目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六、公文提纲与公文的区别 (一)公文提纲不是正式公文,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力。 (二)公文提纲不是完整的公文。公文提纲把公文的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概括列出,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
第二节 评论 一、概述 (一)性质与用途 评论,泛指说理性的文章,属于议论文范畴,是针对现实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文章。评论包括新闻评论、思想评论、文艺评论、影视评论、申论评论文等。
(二)特点 1.与其他议论文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三)分类 评论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按形式分,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编后、专栏评论、述评、漫谈、专论、杂感等。
1.社论 社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编辑部发表的重要言论。
2.编者按 编者按,又称按语,是编辑者针对所编辑文稿的内容和形式的得失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简短评介。 编者按的撰写要把握二点:一是深刻新颖,二是言简意赅。
常见的编者按有以下三种: (1)介绍性的编者按。 (2)评论性的编者按。 (3)综合性的编者按。
3. 短评 短评属于小型评论文章,是一种简短的评论形式。短评按照内容可分为文艺短评、政治短评、思想短评等。
4.述评 述评,全称为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述评是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的一种新闻体裁,主要针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或社会热点、现象、问题,借助于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运用有述有评、述评结合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及时分析形势,揭示事物本质,指明发展趋势。
三、结构与写法 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一)标题 可以标明论题的对象和范围,也可以直接提出评论的观点和主旨。 1.要巧用动词。 2.恰当使用修辞手段。 3.要合理调动句式。
(二)导语 即开头部分、引论部分。 1.开门见山,提出论题。 2.开宗明义,表明观点。 3.概述事件,引出论题。 4.交代背景,说明动因。 5.树起“靶子”,各个击破。 6.引经据典,营造氛围。
(三)主体 评论的主体就是本论部分,常见的有三种结构方式: 1.并列式。就是先提出总论点,再从不同方面论证总论点的结构方式,这里的“不同方面”是由若干个分论点来体现的,不同分论点所统率的各个部分之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2.递进式。这是一种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结构方式。它要求对论题逐层剖析、层层说理,层次之间环环相扣、逐步深化,使论述透彻而深刻。
3.对比式 就是主体部分的事实材料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相互对照的,通过对比的手法论述论题和观点,有力地证实某一论点的正确或谬误。
(四)结尾 结尾要简明精辟、自然流畅。 1.总结式。 2.点睛式 。 3.展望式 。
四、写作要求 (一)准确把握论点 (二)精心挑选论据 (三)恰当有效论证 此外,评论语言要力避老话套话;要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五、例文分析P221--229
第三节 书信 一、贺信 (一)概述 1.性质与用途 贺信是表示庆贺的书信的总称。 2.基本格式 (1)题目 加粗居中写“贺信”。 第三节 书信 一、贺信 (一)概述 1.性质与用途 贺信是表示庆贺的书信的总称。 2.基本格式 (1)题目 加粗居中写“贺信”。 (2)称谓 顶格写明收信对象的称呼。 (3)署名 发信单位或个人姓名。 (4)日期 写在署名下边。
(二)正文写法 1.庆贺缘由。 2.作出评价。 3.提出希望或祝愿。
(三)写作要求 1.感情饱满充沛,要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2.内容实事求是,评价成绩要恰如其分,表示决心要切实可行,不可言过其实。 3.语言精练明快、通俗流畅,篇幅要短小,不能堆砌华丽的词藻。
三、慰问信 (一)概述 1.性质与用途 慰问信是以组织或个人名义向对方表示关切、问候和安慰的一种书信。 慰问信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1.对作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的慰问;2.对面临困难或蒙受损失或遭遇哀痛的单位或个人的慰问;3.节日慰问。
2.基本格式 (1)标题 “慰问信”或“××××致××××的慰问信”。 (2)称谓 顶格写明收信对象的称呼。 (3)署名 发信单位或个人姓名。 (4)日期 写在署名下边。
(二)正文写法 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说明写信原因、背景。 2.表示慰问。 3.概述和赞扬对方的事迹或品质等。 4.提出勉励、希望或祝愿。
(三)写作要求 1.感情真挚,体现关怀。 2.激励、“慰人”为主。 3.语言精炼、表达朴实、篇幅短小。
(四)例文分析 P237-239
四、公开信 (一)概述 1.性质与用途 公开信是书信的一种,就是将内容公布于众的信件。公开信可以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传播。政府机关公开信的内容一般涉及比较重大的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教育作用和宣传作用。
2.分类 (1)从接受对象上可分为:给部分人的;给个人的。 (2)从内容性质上可分为:问候、表扬、鼓励、倡导、建议、批评、联络、澄清等。 (3)从署名类型上可分为:机关单位;团体组织;个人。
3.基本格式 (1)标题 (2)称谓 (3)署名 (4)日期
(1)针对重大的节日和活动的——点明背景、意义,表示问候、祝愿,赞颂收信人的品德、贡献及其影响等。 (二)正文写法 1.发文缘由 (1)针对重大的节日和活动的——点明背景、意义,表示问候、祝愿,赞颂收信人的品德、贡献及其影响等。 (2)针对具体问题的——简述情况(问题、现象),说明原因、性质、影响(意义或危害)。
2.具体事项 表明态度、阐释措施、提出建议或要求。 3.结语 发出号召,表示祝愿或感谢或期望等。
(三)例文分析 P241-242
五、建议信 (一)概述 1.性质与用途 建议信也称建议书。是个人、团体或单位就某个问题或事情向组织、领导、上级机关陈述看法、提出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书。建议信是沟通党群、干群、上下级关系的重要渠道。
2.基本格式 建议信的形式多样,没有固定、统一的格式。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结尾、落款几部分构成。 (1)标题 一般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建议信” 、“建议书”字样。有的建议书还写上所建议的事项,如“关于××××问题的建议书”。
(2)称谓 在标题下隔两行顶格写明受文单位的名称或受文者个人的姓名,后加冒号。 (3)落款 署上提建议的单位名称或个人的姓名。 (4)日期 在落款下面署上成文日期。
(二)正文写法 1.发文缘由 阐明提出建议的原因、目的、理由。 2.具体事项 如果内容较多或较复杂,一般要分条列出。 3.结语 多是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与一般书信相同。
(三)写作要求 1.建议切实可行。 2.语言恰当。
(四)例文分析 P244-246
1.建议信与倡议书的区别:倡议书是对某个特定阶层、地区、单位的所有人提出建议,带有一定的号召性;建议信主要是向组织或上级提出建议,希望采纳。 (五) 建议信与倡议书、公开信的区别 1.建议信与倡议书的区别:倡议书是对某个特定阶层、地区、单位的所有人提出建议,带有一定的号召性;建议信主要是向组织或上级提出建议,希望采纳。 2.建议信与公开信的区别:(1)建议信主送对象为组织、领导、上级机关;公开信主送对象为某一部分人或某个人。(2)建议信主要用于提建议;公开信用途比建议信广泛,可用于问候、表扬、鼓励、倡导、批评、联络等等。(3)建议信可以公开,也可以不公开,公开信一律是公开的,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传播。
六、倡议书 (一)概述 1.性质与用途 倡议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事务文书。倡议书倡议的对象是广大群众或某一阶层、地区、系统、部门的所有人,没有很强的约束力。
2.基本格式 (1)标题 双标题的形式很少使用。 (2)称呼 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适当选用。 (3)落款 发出倡议的集体或倡议者的姓名 (4)日期 发出倡议的日期。
(二)正文写法 1.发文缘由 即发文的背景、原因、目的。 2.具体事项 即倡议大家要共同做到的事项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结语 结语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某种建议。也可以不写结语,内容和要求写完自然收尾。
(三)写作要求 1.符合时代精神。 2.符合法律政策。 3.措施切实可行。 4.因情生文,富于鼓动。 5.言而有文,切忌说教。
(四)例文分析 P248-250
第四节 公示 一、概述 (一)性质与用途 公示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发布需要公众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以征询意见和接受公众监督,从而改善工作的一种应用文书。
(二)特点 1.公开性 2.真实性 3.时效性 4.民主性
(三)基本格式 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组成。根据需要,可有附录或附表、附图。 1.标题 一般按照公文式标题拟写,可以省略发文机关,但一般不省略事由、事项。标题最好不要直接省略为“公示”。 2.落款 写明发布公示单位的名称(一般要加盖公章)及发布时间。
三、正文写法 正文内容和写法比较固定。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公示缘由 简要写明发布公示的目的、原因、根据。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其他文件规定的,应注明引用文件标题和文号。
(二)公示事项 公示事项即简要写明需要并应该让一定范围的公众了解的内容和情况。公示事项要做到内容简明,语言简洁,篇幅简短。 (三)公示说明和要求 简要写明公示的起始及截止日期(以工作日计)、意见反馈单位地址及联系方式等。个别的还说明保密要求,以打消反映意见者的顾虑。
四、例文分析 P252-254
五、写作要求 1.使用文种要规范。 2.发布形式要适当。 3.语言要准确精炼。
第五节 述职报告 一、概述 (一)性质与用途 述职报告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向所在工作单位的干部、群众以及单位人事、组织部门或主管领导、上级领导机关陈述自己在任职期间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事务文书。
(二)分类 1.按内容来划分 (1)综合性述职报告。指报告是对一个时期所做工作的全面、综合地反映。 (2)单项性述职报告。指报告是对某项具体工作的汇报。涉及的往往是临时性的工作,或是专题性的工作。
2.按时间来划分 (1)任期述职报告。指从任现职以来的总体工作情况的报告。 (2)年度述职报告。指一年一度的述职报告,涉及本年度的履职情况。 (3)临时性述职报告。指担任某一项临时性职务的任职情况的报告。
3.按述职者代表的对象来划分 (1)述职者代表某机关或某部门进行述职。 (2)述职者个人的述职报告。
4.按性质来划分 (1)晋职述职报告。领导干部或工作人员为晋升职务时,向领导或主管部门汇报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报告。 (2)例行述职报告。担任一定岗位职务的人员,定期向有关组织和群众汇报工作情况,接受组织的考核和监督。
(三)特点 1.内容的限定性。 2.实绩的呈现性。 3.时间的限制性。 4.行文的严肃性。 5.主体的自述性。
三、基本格式 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结尾、署名等五个部分组成。 (一) 标题 述职报告的标题有两种形式。
1.单标题 (1)由职务、时间、文种构成标题。 (2)由职务和文种构成标题。 (3)由时间和文种构成标题。 (4)只用文种名称作标题。
2.双标题 根据述职报告的主要内容提炼出一句能够概括其中心内容的句子来作主标题。主标题一般反映述职报告的主旨(或经验、特色),副标题一般是交代人(第一人称)、时间和文种。例如,“忠于职守, 尽力而为——我的述职报告”、“我做秘书工作——2012年述职报告”。
(二) 称谓 在标题之下,空一行顶格写上如“人事处”、“组织部”或“各位领导,同志们”等。称谓在书面述职报告中一般省略不写。 (三)正文 正文部分是述职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引言和主体。
(四)结尾 在结尾部分表明自己的愿望和态度。结语一般为“特此报告,请审查”、“以上是我履行职责的情况,请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等。 (五)署名 在落款处写明述职者的单位、姓名和述职日期。述职者单位、姓名和述职日期也可写于标题之下。
四、正文写法 (一)引言部分 这一部分要概述自己基本情况,写明何时任何职和分工主管工作。概括性地写明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和效果。引言到主体部分,一般用过度性语句衔接。如 “现在我就履行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二)主体部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岗位职责;2.工作业绩;3.找出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4.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今后努力方向。 主体部分可采用纵式结构,以时间为序,把自己任职以来的全部工作按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写出各阶段的工作情况;也可采用横式结构,把工作内容分项目,用小标题的形式平行列出,展开叙述。
五、例文分析 P259-262
六、写作要求 (一)实事求是 1.述职报告要务实。 2.述职报告还要处理好个人与组织、主管与协管工作之间的关系。 3.述职报告重点应阐述主管工作的情况。
(二)突出特点 述职者要突出自己工作的特点,显示自己的工作个性,尽量避免那种千人一面,没有特点、没有个性的写法。 (三)抓住重点 要有意识地抓住核心问题,突出重要成绩,总结主要教训。凡重点部分,要写得详细、具体、充分、全面;次要部分,则可约略提及,一笔带过。
(四)虚实结合 “虚”指理论观点,“实”指具体工作情况。述职报告应该以叙事为主,论理为辅,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叙议结合,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使理论与事实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语言简练 述职报告的撰写需要一定的综合概括和文字表达能力,述职报告的语言要简练,切忌数字化和概论化,尽量少用形容词和诸如“大体上”、“差不多”之类模棱两可的话,忌冗长空泛、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