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概論』 台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 張子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97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微調與修訂重點報告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教師晨會分享 ---環境教育 報告人:黃仲佑
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之探討 澎湖縣國教輔導團 輔導員 林 宜 君.
『環境教育關鍵四小時:人類永續發展的危機與挑戰』
環境教育 一、基本理念 1.緣起 ※ 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
中國人壽 徐真真.
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 從環境變遷到永續發展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永續發展的理念、原則 與任務 張子超 台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
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架構在教學上的應用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張原禎 新北市德音國小教師 教研科資教股輔導員 ~512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桃園縣國教輔導團環境教育領域 -課綱微調與教案設計
經濟學 學經濟.
優質校本案例分享會(五) 如何在小學推動全方位環保教育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人類的石油年代.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產業文化資產保存工作Ⅲ: 文化體驗活動的設計策略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法律與生活 教材大綱 蔡月芳 編著.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UCAN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推廣.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 關懷弱勢族群電腦課程 By 資訊工程 黃振修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107-2 國中部任意選修 看動畫學英語 授課教師 羅曉筠.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人事室 白宏堯 主任 編輯╱主持 本校圖文大樓七樓 國際會議廳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中學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管理與領導培訓課程 第二節:如何設計德育教材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主題研究架構.
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的要素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Team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環境教育概論』 台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 張子超

環境教育的緣起 環境汙染與生態破壞 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1972) 聯合國『環境教育會議』(1975, 1977)

環境問題與挑戰 --地球又熱又平又擠:我們爲何會變成這樣? 第三章 複製美式生活,能源供需失衡 第五章 失控的氣候變遷 第六章 拯救生物多樣性 第七章 能源匱乏

複製美式生活,能源供需失衡 從中國、俄羅斯、印度到埃及、卡達……太多人嚮往象徵富裕便利的美式生活,揮霍廉價的化石燃料、大量耗用資源,我們的地球已經負荷不起。我們必須改變中產階級生活的定義,快速在永續能源和資源生產力上尋求創新,這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失控的氣候變遷 小時候,媽媽問你長大之後想做什麼?你回答,媽,我想改變世界。如今,我們真的改變了世界。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的現象。只要全球平均溫度上升攝氏2到2.5度,就會大幅提升到達災難臨界點的機率。到那時,人類無論採取何種適應方式,可能都無法忍受巨變的氣候。

拯救生物多樣性 想像降雨量增為平常的一千倍,我們會怎樣?再想像瘧疾或愛滋病的傳染率增加為目前的一千倍,我們又會怎樣?如今,每二十分鐘就有一個物種消失,這個速度就是地球歷史上平均速度的一千倍。繼續無知的剝削大自然,我們就跟鳥類摧毀自己的巢,沒有兩樣。

能源匱乏 現在,世界上有四分之三的人口使用化石燃料發電,就已經造成如此劇烈的氣候變遷,如果連剩下的四分之一無電可用的人也加進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愈能降低太陽能、風力發電的成本,並且讓窮人安全的取得這些科技,不僅能消弭貧窮,還能阻止氣候變遷與空氣污染。

環境教育基本理念 全球環保的思潮與行動 涵括個人發展、社會正義與環境保護的豐富內涵 符合教育改革的理念

1.全球環保的思潮與行動 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1972〉發表「人類宣言」。 1983 年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1987年發佈了「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宣 言。 1992年聯合國召開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通過了 「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 2010年6月5號台灣通過《環境教育法》。

2.涵括個人發展、社會正義與環境保護的豐富內涵 自我 自然 社會 個體身心發展 社會與文化 自然與環境 (九年一貫課程目標)

2.涵括個人發展、社會正義與環境保護的豐富內涵 自我 自然 社會 環境問題的覺知 環境態度的養成 環境行動的參與 社會正義 環境正義 資源保育 污染防治 維護管理 (環境教育課程目標)

3.符合教育改革的理念 教育改革目標 環境議題是國際性的議題。 教育改革之目標,在於結合國家資源和全民力量,透過對當前教育 問題的省思,及前瞻新世紀發展之趨勢,建構現代化教育體制。期使多元化的制度、人本化的環境、科技化的設施、生活化的課程、專業化的師資,提升學校教育水準;並連結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與非正式教育,形成全民終身學習的社會。 環境議題是國際性的議題。 九年一貫課程中保留環境教育融入的空間與彈性,正可以表現此課程的國際觀與現代性。

3.符合教育改革的理念 學生 認知 情意 行為 環境教育具有獨特的概念架構,跨科際連結的知識體系等特色, 擁有一個整體性與豐富性的內涵。   環境教育具有獨特的概念架構,跨科際連結的知識體系等特色,   擁有一個整體性與豐富性的內涵。 情意   藉由對環境的關心,關懷社會中的弱勢族群與自然環境中的弱勢   物種,進而關懷整個地球環境生態,可成全高尚的人格情操。 行為   環境教育重視日常生活中具體呈現的現象或問題,經由生活中議題   的探討與解決,達成生活能力的落實與實踐。

環境教育課程目標 強調實踐、體驗與省思。 環境教育之課程目標,希望教學者能透過各種教學活動   環境教育之課程目標,希望教學者能透過各種教學活動 引發學生對環境覺知與敏感度,能充實學生環境永續相關的 知識,能讓學生對人與環境的互動有正確的價值觀,並在面對 地區或全球性環境議題時,能具備改善或解決環境問題的認知 與技能,以建立學習者的環境行動經驗,使之成為一具有環境 素養之公民。 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環境概念知識 環境價值觀與態度 環境行動技能 環境行動經驗

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觀察、分類、排序、空間關係、測量、推論、預測、分析與詮釋),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的覺知,與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 資料來源:trail.forest.gov.tw

我盯 摸摸 啾 資料來源:zsdn.taipei.gov.tw

環境概念知識 環境概念知識 教導學生了解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如全球暖化、河川污染、核污染、能源和空氣污染、土石流等天然災害……等)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永續發展、生物多樣性);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動(如溫室氣體減量、資源節約與再利用、簡樸生活、綠色消費……等)。 綠生活地圖資料來源:blog.chinatimes.com

資料來源:species-records.blogspot.com

環境價值觀與態度 環境價值觀與態度 藉由環境倫理價值觀的教學與重視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環境態度,使學生能欣賞和感激自然及其運作系統,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關懷弱勢族群,進而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

!? 環境行動技能 地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該如何解決? 我們該解決什麼? 教導學生具辨認環境問題、研究環境問題、收集資料、建議可能解決方法、評估可能解決方法、環境行動分析與採取環境行動的能力。 地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該如何解決? 我們該解決什麼? !?

環境行動經驗 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學校及社區產生歸屬感與參與感。

Hines 負責任環境行為模式 Hungerford 和 Volk 環境公民行為模式

The end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