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常见传染病 防治知识简介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5年10月18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流行病的预防和护理. 一、流行性感冒 又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呈地方性流 行 。 1 , 患儿 是主要传染源。飞沫传播。 2 , 潜伏期是几小时到 1--2 天。 3 ,起病快,有发热、头痛、寒战等。 4 , 呼吸道有鼻塞、流涕、 喷嚏、咽痛、 结膜充血、流泪。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 济的措施。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 13 条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 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 23 条 经常开窗通风。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 35 条.
1 流感诊断与控制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主任医生 王开利. 一、概述 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 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 轻为特征,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 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常引.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 基础过关 ] 4 .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 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___, 它由一些 __或__自然合成。人们最早发现的 抗生素是___, 它能使细菌的____, 并使细菌破裂 。 5. 下列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 是 ( ) A 、细菌性痢疾 B 、青春期肺结核 C 、破伤风 D .霍乱.
学生中常见几种传染病. 传 染 病  传染病,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 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病原体疾病病原体疾病  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 37 种。  传染病的特点:有病原体、有传染性、 有免疫性、可以预防、有流行病学特 征。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你知道吗 ?? 70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癌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慢性病.
学校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芙蓉区疾控中心 2014年2月20日.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处理.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与防制 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洪福 2014 年11月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唐里学校 方建国.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滕州市疾控中心 孟军.
预防猪流感.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防治知识 2015年郎溪县人民医院.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 泉州一中 总务处 医务室宣.
非典型肺炎的常见问题解答 上海市青浦区财政局 报告人:朱 蕾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常州市武进区焦溪初级中学.
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2) 传染病.
狂犬病 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位居世界第二 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 狂犬病 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位居世界第二 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传染病.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三(1)班.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急疹 付伟.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跨塘实验小学保健室.
第18章 疾病与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 合肥38中 黄菲.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病 毒 性 肝 炎.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主要内容 学校相关传染病聚集疫情 猩红热 水痘 手足口病 流行性感冒 聚集性和暴发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风 疹.
病毒性肺炎 制作人:何露露 黄琳.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二十三章 流行病感冒 Influenza 流行病教研组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秋季传染病的预防 青岛市市南区北京路小学.
猪流感的认识.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measles.
340 水痘.
常見的傳染病.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免疫程序说明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小学校常见传染病 防治知识简介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5年10月18日

常见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 流感--- 丙类传染病 人禽流感--乙类传染病 流感--- 丙类传染病 人禽流感--乙类传染病 SARS----乙类传染病 流脑----乙类传染病 麻疹----乙类传染病 风疹----丙类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痢疾----乙类传染病 甲肝----乙类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 狂犬病---乙类传染病

什么叫呼吸道传染病? 凡是病原体从呼吸道侵入、经空气传播为主的传染病为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是人体从鼻子吸入氧气和从肺呼出二氧化碳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等。 呼吸道与外部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呼吸道进入的病原体通常定位在呼吸道粘膜及肺。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有哪些? 分 类 细菌 病毒 支原体 衣原体 真菌 其他 分  类 病 原 体 细菌 需氧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 需氧革兰染色阴性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 厌氧杆菌:如棒状杆菌、梭状杆菌等 病毒 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副流感病毒,汉坦病毒、亨德拉和尼巴病毒、冠状病毒等 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 真菌 白色念珠菌、曲菌、放线菌等 其他 立克次体(如Q热立克次体)、弓形虫(如鼠弓形虫)、原虫(如卡氏肺孢子虫)、寄生虫(如肺包虫、肺吸虫、肺血吸虫)、军团菌等

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传播范围广泛,常出现续发病例; 常见冬春季节高发; 儿童多发; 流行程度与居住拥挤、人群聚集、易感者比例高有关; 如防护不当,可发生医院感染。

为何冬春季要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活跃; 2、冬春季寒冷,人们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空气中病原体密度增加; 3、冬春季人们户外锻炼减少,抵抗力降低; 4、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

“一种由不断变异的病毒 导致的不变的疾病” “一种无国界的疾病” 流 行 性 感 冒 “一种由不断变异的病毒 导致的不变的疾病” “一种无国界的疾病”

流感的冲击 每年世界上有10%的人口即6亿人患流感 快速传播的因素: 潮湿或寒冷气候 室内生活 拥挤的公共交通 快速的现代化国际旅行

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我市曾出现过4次流感大流行。 1957年的H2N2亚型流感大流行,大约有50%以上的市民患 病,迫使工厂停工,学校停课。

传 染 源:包括病人、 隐性感染者 和动物, 流感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潜伏期为24~48h。 传染期为5~7天。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特点: 短期内突然发病,迅速蔓延,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包括世界大流行、局部暴发流行及散发。 流感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温带和寒带地区通常在冬、春季流行。在亚热带地区,可整年发生,并常在春末夏初及冬春出现两个流行高峰,第一个高峰更为显著。 流感并发肺炎或其他并发症常常引起儿童、老年人及有心肺疾患的病人死亡。

流感的症状 全身性及呼吸道症状 发热 > 39°C 65% 发热 > 3 天 81% 寒战 83% 头疼 77% 肌痛 85% 乏力 100% 咳嗽 54% 鼻塞 54% 咽炎 71% 38% 嘶哑 0% 20% 40% 60% 80% 100%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易引起流感并发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住院病人; 肺部和心血管系统有慢性疾病的成人和儿童; 慢性代谢病, 肾功能障碍或血红蛋白病的成人和儿童; 免疫缺陷病的成人和儿童, 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者; 长期接受阿斯匹林药物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 孕妇。

流感病死率与原有慢性病的关系 870 481 240 104 2 在流行期每10万人群中死于流感或肺炎的人数 合并心肺疾病 健康成人 心脏病 肺病 合并心脏病和糖尿病 合并心肺疾病 2 104 240 481 870

流感的预防 接种流感疫苗 其他措施

流感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1998--1999年度流行季节,观察7所小学和 4所中学,10958名学生,接种2110人 接种组发病率45/2110=2.13% 未接种组发病率1380/8848=15.6% 保护率86.3%

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 65岁以上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及体弱者、免疫力低下者; 医护人员; 托幼机构儿童及在校的大中小学生; 服务业人员和窗口行业人员; 机关、企事业单位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 任何人可自愿接种。

不适于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对鸡蛋过敏者;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 孕妇; 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 晚期癌症病人、心肺功能衰竭者; 严重过敏体质者; 凡禁忌症不易掌握者,均不予接种。

人禽流感

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是由禽甲型(A型)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部分毒株(H5N1)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病死率高。

     临床表现:早期与其它流感症状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重症者可进展为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Reye综合征。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   人群易感性:潜伏期一般1-7天,也可长达10天;任何年龄均可患病;无性别差异;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禽流感的具体措施: 1)尽量远离家禽及其排泄物,避免触摸活的鸡、鸭、鸟等家禽。尤其避免与野生禽类接触。 2)从正常渠道购买禽和禽产品。要购买经检疫部门检疫合格的禽和禽产品。 3)发现饲养的家禽和宠物禽有异常死亡情况,要及时上报兽医防疫部门。 4)对鸡肉等禽类食物应彻底煮熟后食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自发病之日起,2~3周内病情都可处于进展状态。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肺损伤,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多脏器功能衰竭。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病人发病后即有传染性,发病第4-9天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以近距离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经口鼻粘膜、眼结膜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是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包括家庭成员、病友、探视者等。

预防SARS: 避免接触SARS病人; 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去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 经常洗手; 注意个人卫生; 不要滥用抗生素。

麻疹      临床表现: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水痘      临床表现: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期和出疹期。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为3~5mm的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皮疹经2~3天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本病呈自限性,病程约2~3周。   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风疹    临床表现: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多见于冬春季节,可造成流行。临床经过良好,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良好,可不经治疗而自愈,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也可通过患儿口、鼻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   人群易感性:好发于1~ 5岁小儿,除1岁以内婴儿不容易感染外,其余年龄越小,发病比例越高,成人偶见感染。与饮食、药物、虫咬或肠道寄生虫等因素有关。   预防措施: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面对面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孕妇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临床表现:病人经过2~3天的潜伏期后,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一部分病人有咽痛、鼻咽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呕吐呈喷射状,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瘀斑,起病之后有时唇周出现疱疹,亦可见于口腔内、 额、耳、胸、四肢、生殖器及臀部等处,严重时出现脑膜刺激症,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细菌性痢疾    临床表现: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加、粘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传染源:带菌者和菌痢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如果从事饮食、食品行业,保育员、供水等工作,对人群威胁较大。   传播途径: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污染的手、食物、饮水。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着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暴饮暴食均有利于菌痢的发生。易重复感染和多次发病。   预防措施:注意饮水、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进食凉拌菜要清洗干净;饭菜剩下要存放冰箱,加热透了再食用。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和蟑螂。

什么是甲肝?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甲肝直接破坏肝脏的合成、代谢和解毒功能。如发生重型甲肝(0.3%)还可引起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以及肝肾综合征!

   临床表现:消化道症状明显,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等。黄疸型病人有皮肤、巩膜黄染。病程多在3个月内。   传染源: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   

甲肝的传播途径 甲肝病毒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 例如食用被病毒污染过的食品、水。未经煮熟 的食品、 沙拉,未洗净的水果、蔬菜等都可能 成为病毒传播的渠道。 1988 年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造成32万人发病,47例死亡。 ——大部分患者是由于食用染有甲肝病 毒 毛蚶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习惯;免疫接种。 甲肝具有暴发性 中国甲肝暴发的潜在危险: 生活环境的改善使城市人口普遍抗体水平减低。人口的流动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增加了暴发的潜在危险。 甲肝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随年龄升高。 有50%的病例因感染原因不明从而增加了预防的难度。 北京近年来甲肝爆发发生在成人集体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习惯;免疫接种。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全球性疾病:人狂犬病主要在亚洲。 一旦发病百分百死亡。 病程短,病死率极高。 临床症状明显如:三怕。 狂犬病简介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全球性疾病:人狂犬病主要在亚洲。 一旦发病百分百死亡。 病程短,病死率极高。 临床症状明显如:三怕。

中国狂犬病死亡数连续7年明显回升

流行基本环节 传染源: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犬。 传播途径:狂犬病毒通过病兽咬伤、抓伤、 舔伤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 易感性: 普遍易感。

1、执行《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加强健康犬管理。 经常性预防措施 管理传染源 1、执行《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加强健康犬管理。 2、捕杀疯动物及被疯动物致伤的其它动物 3、禁剖杀、剥皮、出售、食用,动物尸体要焚烧。

经常性预防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1、暴露前预防性接种(未致伤) 2、暴露后治疗性接种(致伤后) 宣传 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

暴露后处理 局部伤口处置 狂犬病疫苗接种 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

狂犬病疫苗接种 1、接种程序、剂量、部位: 0,3,7,14,28天各1剂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婴幼儿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 2、联合应用抗狂犬病血清和狂犬病疫苗者第90天时 加强1剂

北京市学校及托幼园所 群体发热处理技术规范

一、发热病例的确定 1、发热:体温≥37.5℃,并伴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流涕等,或者伴有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头痛等; 2、单纯发热体温≥38℃; 符合以上任意一条,都可确定为发热病例

学校及托幼园所在同一班级或同一宿舍2天内出现集中发热病人(新发)3例以上(含3例),必须立即报告所属地段保健科; 二、群体发热病例的报告 学校及托幼园所在同一班级或同一宿舍2天内出现集中发热病人(新发)3例以上(含3例),必须立即报告所属地段保健科; 地段保健科→区县疾控中心 ↓ ↓ 区县卫生局 北京市疾控中心 ↓ 北京市卫生局

附表1 学校及托幼园所群体发热情况首次报告表 附表1 学校及托幼园所群体发热情况首次报告表 接报时间 接报人 报告区县 报告人 发生疫情单位 连续2天新发病例数 疫情首发时间 学校总人数 班级数 累计发病人数 累计痊愈人数 班级分布 发病时间分布 主要症状 当日新发病例数 采样情况 咽拭子 件;血 件;其它 备注

三、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内容 1、学校及托幼园所基本情况: 2、病例分布情况; 3、采样

四、建议措施 根据每个学校及托幼园所群体发热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基本包括如下几项措施: (1)加强该校所有师生每日晨午检制度; (2)要求发热学生在家休息治疗,避免带病坚持上课; (3)教室开窗通风,全校注意日常卫生清洁、消毒工作; (4)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保暖。

五、结案标准 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后,学校连续2天新发病例每天不足10例的,方可结案。

对学校及托幼园所布置预防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1)要求各学校及托幼园所应指定专人,负责晨午检; (2)一旦发现集体发热,应按要求尽快上报,并要求学生立即到医院就诊; (3)让学生在家或医院、学校及托幼园所隔离治疗; (4)强调在家充分休息后再复课(退热后至少休息3天;是否复课由校医掌握,保健科监督实施情况) (5)加强日常清洁、通风、消毒以及防病知识的宣传工作,组织学生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