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 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国红梅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组 沈阳市大东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教研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5 、认识传染病 无锡沁园实验小学 曹爱萍. 从小到大你患过这些病吗?疾病名称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Advertisements

截止 2002 年底,全世界有四千二百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现在每天都有 1 . 6 万人成为带毒者。 到 2010 年,全世界被艾 滋病夺去双亲的孤儿将从 1340 万人增加到 2500 万人,将近翻 一番。中国目前估计有起码一百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联合国 指出,如果不立即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这个数字到.
有一次,小浑全家吃毛蚶,这些毛蚶曾被甲 肝病人的粪便污染,而且没有煮透,结果小 浑吃了后,患了甲肝。 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 1 )甲肝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____。 ( 2 )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考虑, “ 吃不洁毛蚶 ” 属于____。 ( 3 )小浑患病前属于____,患病.
第 2 节第 2 课时 1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 ) A 、粪-口传播 B .空气、飞沫传播 C 、接触传播 D .性接触传播 A 2 .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 件下杀死细菌的___, 它由一些__或__自 然合成。人们最早发现的抗生素是___, 它能 使细菌的_____,并使细菌破裂.
病源體 非典型肺炎主要是由流感病毒、衣原體、腺病 毒或其他較不尋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 臨床表現雖有異於一般的細菌性肺炎,但卻有 著類似的臨床表徵與病情,但病徵多變,有時 並不太明顯。 臨床診斷有時不易分辨出病者是否患上肺炎或 支氣管炎,亦難以找出病源。 非典型肺炎的病發期不定,病徵一般會維持
第 3 章 認識慢性病 ( 一 ). 西元 1952 年與西元 2012 年臺灣十大死因比較表 西元 1952 年順位西元 2012 年 胃炎、十二指腸炎、大腸炎 1 惡性腫瘤 肺炎 2 心臟疾病 結核病 3 腦血管疾病 心臟疾病 4 肺炎 中樞神經系統之血管病變 5 糖尿病 周產期之死因 6 事故傷害.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與 升學進路輔導 報告人:教育部 一、前言 何謂分數組距與 PR 值 討論過程 決策思考之面向 提供配套措施.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 家庭醫學科 塗是雋 主任 H1N1 防疫大作戰. A 型流感 H1N1 A 型流感病毒 H1N1 亞型,是 A 型流感病毒的一種, 也是人類最常感染的流感病毒之一。根據它的血凝 素蛋白和神經氨酸酶的類型,是一種 H1N1 病毒。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郑州市骨科医院. 一、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二、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 些 三、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H1N1( 新流感 ) 特別報 導. 原稱豬流感 正名為 H1N1 新型流感 從墨西哥開始的這波疫情,是由豬、 人、禽流感基因重組出來的新病毒, 不該稱為豬流感,應正名為「 H1N1 新型流感」。豬流感易讓外界誤會, 以為此病毒只在豬隻間流行,不會人 傳人。事實上, H1N1 新型流感與豬 肉沒有關係,而是在人類身.
提升免疫力 對抗SARS SARS 之可怕是 1.沒有疫苗對抗SARS 2.沒有有效藥物對抗SARS
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
第九講:變遷中的我國 國家安全威脅.
第五节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田丹.
传染病防治的法制管理 湖北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 柳东如
第十四章:初级卫生保健.
SARS今冬可能捲土重來 流感與SARS流行期重疊 每年約10%人口(200萬)受感染
糖尿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
蛋白质与维生素.
香港基督少年軍第188分隊 安全章一/二級課程 第八講 傳染病! 2011年7月16日.
專書心得分享 書目 孫安迪教你解毒排毒 分享人:劉玲伶 前言 三折肱而成良醫 心得 自己是最好的醫生 身體要好,毒不留身.
第一章 現代國家與民主政治 黃淑慧 老師.
受益權 自由權 參政權 納稅 平等權 其他基本權 服兵役 2-1人民基本權利 的種類 2-3憲法規定的 人民基本義務 受國民教育
美国人最爱说的一个单词是“try”。成都有个年轻人在研制一种安装折翼的可飞行汽车,在国内无人理睬,被认为是异想天开,可美国的一个机构却邀请他去美国“try”,并为他提供条件。其实,在中国也有敢于“try”的人。开放特区是“try”,“一国两制”也是“try”,只有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构想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推动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人的生殖 人通过生殖产生新个体 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生殖是由生物产生幼小的个体以繁殖后代。生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人类分为男性和女性,要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才能生成子代个体。父系和母系的遗传信息分别由男性生殖细胞和女性生殖细胞带给子代。生殖是传种接代的一种方式。
行政院主計處第一局 簡任編審 徐守國 中華民國98年9月4日
從能力指標談寫作教學 (第一階段) 梁 財 妹.
彰化市南郭國小 六年級 健康與體育領域 〈健康小記者〉單元教學 教學者:蔡美蘭.
反思人类中心论 弱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意义与困境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
新闻写作——通讯 主讲人:张萱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我们的财富 … 健康 事业 家庭 金钱 友谊 什么样的状态才能叫健康呢?.
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大同市民大讲堂 健康讲座 养生四要 自调有道 ——现代人的健康管理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
民眾心目中的理想牙科服務 報告人:鄭信忠 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理事長/北醫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
地震灾区 疾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 报告人:李琼芬 报告时间:15分钟.
洗手 感染科詹雅涵感管師.
第二节 学校的价值 一、学校的个体价值 二、学校的社会价值 三、学校的人类价值.
人身自由與訴訟權 楊智傑 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副教授.
河南省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 工作规范(试行)与质量控制
第四课 生 命 共 舟 合作就在身边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國中綜合活動答客問.
传染病.
悠悠歲月憶今昔—惠農校史 版.
廣州、香港防護SARS經驗交流會 日期:2003年5月3日 題目: 中西醫結合治療非典型肺炎小結 講者: 廣東省中醫院護理部主任 張廣清女士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
苏教版高二选修2 2.3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制药.
發明 為了什麼?.
生物工程药物和疫苗.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 息 价 值 的 判 断 宣汉县第二中学 彭长然 上课了.
教学目标: 1、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2、例举常见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包括 性传播疾病、青春期肺结核及其 预防。
端午节假期安全教育 ——国防科技学院.
猪流感的防治措施.
SARS                         .
“9.11”N周年祭 一首童话般的诗.
什麼是教育行動研究 ◎從例子中發現 行動研究的特色為何?.
第2节 来 自 微 生 物 的 威 胁
卫生监督机构在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中的 职责、内容和要求
浙江省温州苍南第二高级中学 教师:王志国.
「以人為本,關懷生命」-弘光科技大學推動「友善校園」策略與成效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報告人:陳立基 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副理事長
在人體紛繁複雜的器官分佈中,血管就像一條輸送帶一樣,連結各個器官,源源不斷的輸送著機體所需的能量,同時也把人體產生的廢物垃圾帶出體外。如果血管出現栓塞,流通不暢,就像發生了交通堵塞一樣,出現血液滯留、器官衰竭等現象。心腦血管疾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大敵。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死亡3個人,就有1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病。到2020年,全球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數將增加50%,上升到2500萬人。
教師晨會經驗分享 發表人:吳建華(2007/01/01).
歡迎你們來到 興德國小志工家庭.
科技、不確定性與生死—從SARS看現代社會的生老病死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周平教授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100學年新進教師研習 各科業務簡報.
台灣與世界 南台科技大學 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台灣與世界 課程編碼 01D11503 系所代碼/名稱 00 / 共同科 開課班級
C型肝炎病毒假想圖:最外層為套膜,內包裝有一單股之RNA分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苏教版《科学》 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国红梅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组 沈阳市大东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教研部 沈阳市大东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教研部 教材专业网站:http://www.xxkx.cn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单元主题结构表 三年级 (下) 四年级 (上) 它们生活在哪里 养蚕 物体的 运动 无处不 在的力 推理与 预测 五年级 三年级(上) 我们都是科学家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生命之源 ——水 它们是什么做的 提出 问题 三年级 (下) 固体和 液体 植物的 一生 土壤与 生命 关心 天气 我们靠什么运动 观察与 测量 四年级 (上) 我们周围的空气 冷和热 奇妙的声音王国 吃的 学问 排序与 分类· 它们生活在哪里 养蚕 物体的 运动 无处不 在的力 推理与 预测 五年级 白天和 黑夜 光与色彩 电和磁 呼吸和血液循环 解释与建立模型 神奇的 机械 形状与 结构 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岩石与 矿物 大脑 交流与质疑 六年级 显微镜下的世界 我们的 地球 物质在 变化 探索宇宙 假设与 实验 我们长大了 进化 共同的 家园 能量 遗传与 变异 拓展与应用

本册教材的科学知识覆盖了三大领域: 生命世界 地球与宇宙 物质世界 显微镜下的世界 我们的地球 物质在变化 探索宇宙

过程技能: 既注重渗透性培养——各单元; 又注重显性化训练 ——“假设与实验”单元 。

本册教材覆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对待科学, • 对待自然, • 对待科学学习, • 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 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具体内容标准渗透在诸单元中。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采用了总—分—总的设计思路,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由4课组成: 单元学习的起点 (分别认识细菌、霉菌、病毒) (从生命体都具有细胞结构的角度,扩展对生命体共同特征的认识。) 1、水滴里的生物 2、做酸奶 3、馒头发霉了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认识微生物的概貌)—— 单元学习的起点 (分别认识细菌、霉菌、病毒) (从生命体都具有细胞结构的角度,扩展对生命体共同特征的认识。)

专业背景: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具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点。 微生物按结构、组成可分为三大类: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 (真菌)。 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 按我国学者提出的分类法将生物分成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不难看出微生物在六界中占了四界,因此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NO.1

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它们的身体是由单个细胞构成,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虽然如此,它们有着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池塘里的水滴及其所可能包含的主要原生动物: 1) 草履虫 2) 团藻 3) 钟形虫 4) 喇叭虫 5) 变形虫 6) 毛口虫 7) 单胞藻 8) 唇滴虫 NO.2

NO.3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cell)这个词的原意是小室的意思。自从英国科学家R.胡克在他的《显微术》(1665年)一书中首次将“细胞”一词用于他在复式显微镜下看到的软木片的细微结构——即死细胞的细胞壁时,这个词便具有了一定的生物学含义。 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一层厚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的一层极薄的膜,不仅有保护作用,而且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细胞膜内、细胞核以外的透明黏稠物质。细胞质中有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在生命旺盛的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能够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NO.4

动物细胞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作用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并且细胞质里没有大的液泡。 动物细胞的结构  动物细胞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作用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并且细胞质里没有大的液泡。 NO.5

乙肝病毒 艾滋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SARS病毒 NO.6

1、水滴里的生物 活动: 资料: 讨论: 1、在自然界里取些水来,看看里面有什么? 观察由宏观到微观 或:制作小水塘。 (为观察提供素材) 2、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水里有什么。 (在观察中发现) 资料: 1、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 (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微生物大致情况) 2、微生物的种类 讨论: (期望发现更多的有关微生物话题)

2、做酸奶 活动: 资料: 活动: 自制酸奶 (激发学习兴趣) 认识细菌:杆菌、球菌、螺旋菌 了解细菌的基本情况 1、体验细菌的繁殖速度 2、细菌的功与过 3、减少细菌的传播

3、馒头发霉了 提问: 活动: 资料: 在哪些地方见过霉? (对霉菌前概念的了解) 1、观察各种霉 2、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建立霉菌的认识) 3、对比实验:探究发霉的条件—— 逆向思考:怎样防止发霉 资料: 霉菌的功与过

资料: 活动: 资料: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细胞是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了解细胞概况) 1、观察细胞的形状与结构特点 (细胞的形状与特点)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与人体表皮细胞 资料: 1、胡克与细胞 2、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科学家的探索及发现)

洋葱表皮细胞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依次研究地球的外部形状、表面地貌、内部结构,以及长期以来地表的变迁情况。

本单元由5课组成: 1、地球的形状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 2、地球的表面 了解各种形态的地貌特点,了解地球的整个地貌分布 。 3、地球的内部 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出发引发对地球内部的思考,建构自己对地球内部的了解 。 4、火山和地震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概况 5、地表的变迁 了解地表变化的原因

1、地球的形状 提问: 资料: 活动: 资料: 人类是怎样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 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实践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科技史的教育。 活动: 1、模拟船进、出港 2、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3、人类在太空中观察 资料: 地球的赤道周长、赤道半径和表面积 (地球的基本概况)

2、地球的表面 资料: 活动: 欣赏地球表面的风光 1、收集各种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 (了解各种形态的地貌特点 ) 2、制作地貌模型 (地图的产生、了解地球的地貌分布) 3、观察地形图

3、地球的内部 提问: 活动: 资料: 活动: 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 (思维聚焦) 猜三个盒子里装有什么? 科学家从哪些方面收集地球内部的信息? (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不同的圈层 资料: 活动: 用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用模型解释)

4、火山和地震 1、什么是火山 1、什么是地震 了解大自然和人的关系 2、唐山大地震 2、科学家的研究 3、模拟地震的发生 3、火山的构造 4、中国古代和现代观测地震情况 ——张衡的地动仪 4、模拟火山喷发 5、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5、地表的变迁 资料: 提问: 1、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 推测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2、沈括《梦溪笔谈》 风化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 侵蚀 模拟 实验 解释 自然界变化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水、木材等身边常见物质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变化为研究对象,了解这些变化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为初中学习物理、化学课程奠定基础。 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现象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

本单元由4课组成: 1、蜡烛的变化 认识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是变成新物质的变化。 2、铁钉生锈了 认识典型的变成新物质的变化 。 3、变色花 通过探究纸花变色的奥秘来认识三类物质——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中性物质。 4、洗衣服的学问 了解汗渍、墨水、油污、果汁等污物在不同洗涤用品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 第一课是让学生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提科学名词),第二、三、四课则从铁钉生锈、纸花变色、污物除去的现象来全面认识“物质在变化”的事实。

什么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即物理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石油的分馏,萃取操作等等。 什么是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就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相比,化学变化有这样几个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等现象;变化的本质是旧的化学键断裂的同时有新的化学键生成,比如中毒,石油裂化等等。化学变化的过程的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燃烧就是化学变化。

1、蜡烛的变化 活动: 1、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 2、辨析下列现象属于哪类变化 3、做活动,属于哪一类变化? (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种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辨析下列现象属于哪类变化 (进一步认识两类变化) 3、做活动,属于哪一类变化?

2、铁钉生锈了 提问: 活动: 在哪里见过铁锈? (认识铁锈,渗透铁锈产生条件) 1、比较生锈和没有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 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搜集信息、交流质疑、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 2、研究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3、防锈方法

3、变色花 活动: 资料: 活动: 资料: 纸花变色 (引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酸碱指示剂) 认识生活中的酸碱物质 1、用紫甘蓝做试剂 (体会到“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物质中的变化 ) 2、用自制试剂检验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资料: 物质的酸碱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 活动: 资料: 4、洗衣服的学问 怎样洗去污渍? 试一试,哪种洗涤用品的效果好? 肥皂去污 (前概念调查) (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搜集信息、交流质疑、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 资料: 肥皂去污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人类“探索宇宙”活动为线索,围绕月球、太阳及太阳系、宇宙空间,展开一系列的观察、探究活动,在了解它们基本概况的同时,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历史,激发学生沿着前人的脚步继续探索的兴趣,认识到科学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 本单元是地球宇宙部分与生命世界部分相结合的综合性单元。

由5课组成: 1、登月之旅: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研究环形山的形成。 2、太阳系大家族: 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结构,观测太阳、模拟太阳系的行星运动。 3、看星座: 观测天空中的星星 ,认识北斗七星及北极星。 4、探索宇宙: 收集各种宇宙探测、太空飞行方面的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激发探索其它星球(宇宙间)是否有和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的兴趣 。

1、登月之旅 引入:“嫦娥奔月”的故事。 活动: (了解人类观察和探索月球的历程,及伽利略的发现,引出后面的探究活动。) 1、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 2、登月之旅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并解释出环形山的形成和什么因素有关。) (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了解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3、去月球旅行需做哪些准备?(——应用)

2、太阳系大家族 活动: 1、地球的公转。 (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间的关系) 2、观察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差异。 3、做模拟太阳系的游戏 (了解太阳系的结构及太阳系基本概况) 4、实验 (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间的关系) (知道地球绕太阳 公转带来四季的变化)

活动: 3、看星座 1、“我的星座”。 2、认星座。 3、做“星座”放映器。 (激发学生看星的兴趣,从中发现问题) (了解星座概况,认识著名的大熊星座、小熊星座中的北极星和北斗星,进而引出银河系。 ) 3、做“星座”放映器。 (引导学生夜晚主动去观察星空,认识星座。)

活动: 4、 探索宇宙 1、“望远镜”。 2、“运载火箭”。 3、“航天器”。 4、难忘的太空人。 观测工具的进步让人类冲出地球的梦想得以实现。

提出问题: 活动: 5、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哪些星球可能有生命? 1、金星和火星。 2、有关地球外有生命的种种猜测和描绘。 (引发在地球以外的茫茫宇宙间可能有类似甚至超过人类智慧的生物存在的猜想。) (人类的猜想也许就是未来的现实——领会科学不断发展,人类更需努力。)

地球名片

1972年3月2日和1973年4月5日,美国相继发射了“先驱者”10号和11号行星探测器,这对孪生探测器各携带有一张“地球名片”(亦称“地球人名片”)。 这张“地球名片”是由康奈尔大学的行星天文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美国国家天文与电离层研究中心主任德里克和艺术家琳达·苏尔兹曼·萨根共同设计的,目的是使可能收到该“名片”的地外文明了解地球人类的信息。“名片”由镀金铝板制成,长13.5厘米(9英寸)、宽7.5厘米(6英寸)。特殊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可以保证它在星际空间中暴露数亿年而不变形、不变质。

这张凹版的星际问候卡传递了关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该探测器建造、发射时间的信息。其中,太阳的位置是用它与14颗脉冲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表示的。作为“宇宙的时钟”,脉冲星以长期恒定的速率自转。在银河系中脉冲星的数量不多,而脉冲星的精确周期在“名片”中用二进制码描述,据此天文学发达的地外文明可以很容易判断太阳系的位置。 为了使地外文明准确地了解到探测器的发射地,铝板上还绘出了太阳系的图案。太阳与九大行星按由内向外的顺序画出,圆圈的大小代表星体的相对尺寸。从左数第四个小圆圈发出的曲线表示“先驱者”号探测器的太空旅程航迹:由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地球出发,绕过第五颗行星--木星,向太阳系外飞去。   最后,铝板上还刻有地球上裸体男女的形象,男人举起右手表示向外星人致意。在他们身后,是相同比例的“先驱者”号飞船的轮廓。一旦有地外文明截取这艘飞船,他们就可以根据飞船的比例推断地球人的身材。同时,他们的身高也以氢在1420兆赫的21厘米谱线(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电磁辐射谱线)波长为单位描述为二进制码的形式。

图板上的说明文字(从左上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1. 左上方两个用横线连接的圆圈,表示地球上第一号元素氢的分子结构及中性氢的超精细跃迁;   2. 地球男性背后是“先驱者”号探测器的轮廓;   3. 地球女性右边是与十进制对应的二进制数,表示地球女性的身高;   4. 下方10个小圆圈表示太阳系,左起第一个为太阳、第十个为冥王星,二进制表示太阳及九大行星间的相对距离;   5. 中间辐射状的符号表示与14颗脉冲星相关联的太阳位置以及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     目前,“先驱者”10号和11号这两个行星际探测器已经携带“地球名片”飞出冥王星轨道,向太阳系外进发。如果银河系中的智慧生命获得并破译了这张“名片”,就有可能和地球人取得联系。

第五单元 《假设与实验》 单元设计总体说明 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结构关系

本单元在教材的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内容、结构与安排顺序中的位置: ①提出问题------②观察与测量------③排序与分类------④推理与预测------⑤解释与建立模型------⑥交流与质疑------⑦假设与实验------⑧拓展与应用

过程技能自定义:假设与实验 假设:是科学探究者根据已有的经验,对什么原因或条件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和变化的猜测。假设有待收集证据加以验证。“如果------那么------”是假设的一般表达句式。 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它是通过我们自己“制造”的条件,收集事物如何变化的证据。实验通常有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两种基本类型。

1、假设 活动: 1、魏格纳的假设 2、有关恐龙的假设 3、我们曾经做过的假设 侦探破案 寻找杀树凶手 (什么是假设) (体会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2、有关恐龙的假设 摆 空气检测 纸团和小球 •••••• 3、我们曾经做过的假设 训练

2、实验 实验有两种类型 (从以往的学习中提炼出) 模拟实验 对比实验 火山喷发 种子萌发 雨 昼夜 ••• 如何控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