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文学概说
一、近代文学: 一般认为,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开端,到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止,此间的文学被称为近代文学。此间,出现了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等大思想家和文学家。 [1]在有的文学史中,这一段时间的文学也被称为晚清文学。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 “求新声于异邦”------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进入19世纪,在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世界格局中,中国要摆脱被宰割的弱势局面,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为把中国变为他们的附庸,改善进行经济掠夺的环境,也需要传播西学。因此“欧风美雨”的西学东渐趋势,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也为近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文化环境。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 “求新声于异邦”------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浩荡离愁白日斜, 九州生气恃风雷, 吟鞭东指即天涯。 万马齐 究可哀。 落红不是无情物, 我劝天公重抖擞,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杭州)人。是近代得风气之先的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名作有散文《病梅馆记》,诗《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 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黄遵宪(1848-1905),广东嘉应人。经过亲自接触资产阶级文明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明确树立起“中国必变从西法”的思想。并在新的文化思想的激荡之下,开始诗歌上的新的探索,发起了“诗界革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诗派。反帝卫国、变法图强是他诗歌的两大重要主题。 如他写了《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和《台湾行》系列诗作。在《己亥杂诗》第47首中写道:“滔滔海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后二十年言定验,手书心史井函中。”可以说是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体现由旧诗到新诗的过渡。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既是“文界革命”的倡导者,也是新文体的成功创造者。变法前追随康有为,大力宣传变法唯心思想;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更加热情地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思想。他的“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文章也形成浩大的声势,震撼了当时的文坛。这从他的《少年中国说》即可见一斑。所有这些新气象都为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做了铺垫。
此外,近代小说方面的重要著作有: 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的《老残游记》 曾朴的《孽海花》 左:吴趼人 上:李宝嘉;下:刘鹗 左:吴趼人
二、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以近代文学为其先导。对于现代文学的时段究竟应该怎样划分,近年来争论很多,至今尚无定论。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认为,现代文学包括以下三个时段,或者说三个十年: 1917-1927; 1928-1937年6月; 1937年7月-1949年9月。 也就是说是指以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为起点,到1949年建国的三十余年间的文学。
(一)文学革命和第一个十年 (1917-1927)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 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京后,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左:钱玄同 右:刘半农
(一)文学革命和第一个十年 (1917-1927,cont) 在《新青年》阵地上集结的急进的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 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了文化专制主义,打破专制主义的思想统治,倡导思想自由,争取普遍的精神解放。 斗争的焦点又集中在反对封建伦理纲常,认为封建纲常是“奴隶道德”,封建礼教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从而以“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批判眼光,围绕许多社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讨论,如宗教、劳工、妇女、教育、文学等等。
(一)文学革命和第一个十年 (1917-1927,cont) 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陈独秀主张的“以欧化为是”; 胡适提出的“输入学理”; 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的主张…… 以恢弘的气度、充沛的热情大力输入西方文化。各种报刊争相译介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的各式各样的思潮理论,特别是人道主义、进化论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潮,这些都为批判封建专制文化提供了各式武器,而这本身也是进行思想启蒙。
(一)文学革命和第一个十年 (1917-1927,cont)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总清算,必须同时去除那些作为封建载道工具的旧文学及文言文,于是,极力推动一场旨在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刘半农的《我之文学改良观》 …… 以上文章,都提出了对文学的改革意见。
(一)文学革命和第一个十年 (1917-1927,cont) 尤其是“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的陈独秀在其《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反封建文学的响亮口号: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一)文学革命和第一个十年 (1917-1927,cont) “双簧信”: 文学革命的主张在当时思想禁锢的“无声的中国”一时还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发难者们甚至有点寂寞。钱玄同和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即由钱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旧文人口吻,将他们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加以汇集;然后由刘半农写复信,逐一辩驳,因而引起广泛的社会注意。
(一)文学革命和第一个十年 (1917-1927,cont) 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1918年冬天,陈独秀、李大钊又办了《每周评论》杂志; 同时,北京大学的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办了《新潮》月刊。 以上杂志都致力于提倡白话文,提倡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文学,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介绍西方文艺思潮,文学革命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文学革命和第一个十年 (1917-1927,cont) 文学革命的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白话文的全面推广。1924年出版的中学语文课本,已经收有一些新文学作家的作品。 其二,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局面。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民众戏剧社” 、“南国社”、 “狂飚社” 、“湖畔诗社”、 “绿波社” 、“语丝社” 、 “未名社”、 “新月社”等。
(一)文学革命和第一个十年 (1917-1927,cont) 其三,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如胡适提出了“诗体解放”说,并指出文学要以写实的方法“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周作人提出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鲁迅主张白话文运动应当以“灌输正当的学术文艺”并以“改良思想”为“第一事”,李大钊初步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什么是新文学”,郭沫若提出注重内在情感自然流露的“自我表现”说等等。
(一)文学革命和第一个十年 (1917-1927,cont) 其四,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的“吃人”本质,并采用了现代意味的手法和样式。随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等小说。除了鲁迅,还有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杨振声的《渔家》、冰心的《斯人独憔悴》、郁达夫的《沉沦》等;诗歌有胡适《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汪静之的《蕙的风》等等。都充溢着个性解放、民族解放的精神,从内容到形式都追求现代性品格,给文坛带来青春的气息。
冰 心
(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 1928年1月,全部由共产党员作家组成的太阳社创办了《太阳》月刊,由蒋光慈、钱杏邨主持; 同时,由留日的李初梨、冯乃超等主持的《文化批判》创刊; 《创造月刊》此时也显出了“突变”,这些刊物共同在上海倡导“革命文学”。 郭沫若,作为创造社的一员宣称:“个人主义的文艺老早过去了”,代替他们而起的必定是“无产阶级文艺”。这标志着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十年的到来。
(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6,cont):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简称“左联” )成立。鲁迅、茅盾、郭沫若、郁达夫等著名作家都加入了“左联”,此外还有冯雪峰、沈端先、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田汉等人。先后出版的刊物有《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周报》、《文学导报》等。
(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6,cont): 此间“左联”之外的作家也有着不同的倾向。这些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往往由于见解比较一致而共同出版刊物,编辑丛书。其中有巴金等人主编的《文学月刊》、《文丛》;有林语堂等主编的《论语》;有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沈从文、萧乾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卞之琳、沈从文等主编的《水星》;徐志摩、闻一多等主编的《新月》等等。
(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6,cont): 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有三: “五四”所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的政治化;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步的运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此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 在左翼文学兴起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及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互相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创作。
(三)第三个十年(1937. 7-1949. 9):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日战争由此展开。此后直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12年间,是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特殊的历史环境,要求文学担负起民族救亡的使命。 这一时期全国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政治区域,即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及上海“孤岛” 。几个区域的文学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又都共同承接着“五四”以来新文学的传统,所以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很大的区别。 “孤岛”:指1937年11月日军占据上海后,租界处于被包围之中的特殊地区,直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日军进入租界为止。
(三)第三个十年(1937. 7-1949. 9,cont): 1、国统区文学: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选出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理事工45人,其中有: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胡风、田汉、丁玲、老舍、巴金、郑振铎、朱自清、郁达夫、朱光潜、陈西滢等等,由老舍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在全国各地组设了数十个分会,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1938.5.4-1946.5),这是一个贯通抗战时期的唯一刊物。“文协”的成立标志着3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自由主义文学,以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等几种文学运动的汇流,此时“救亡”的主题成为时代文艺的主旋律。
(三)第三个十年(1937. 7-1949. 9,cont): 抗战的残酷与艰难,使作家在苦闷中开始更加深刻地思索,一方面揭露阻碍抗战、阻碍民族更新的现实黑暗势力,解剖民族痼疾,如萧红的长篇小说《乎兰河传》、老舍的《四世同堂》、曹禺的《北京人》、《家》等;另一方面转向历史寻找民族脊梁、发掘民族美德,总结民族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的借鉴,由此形成了以郭沫若的《屈原》为代表的历史剧创作热潮。同时,出现了一个探讨知识分子问题的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高潮,如路翎的小说《财主底儿女们》。
(三)第三个十年(1937. 7-1949. 9,cont): 抗战后期以及内战时期,国统区掀起了民主运动的热潮。各类题材、体裁的作品几乎都笼罩着时代大转折时期所特有的氛围:紧张、愤激、嘲谑和痛苦,希望、期待、焦虑与不安,从而呈现出繁复的音响。突出的表现是讽刺主题的高扬。如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陈白尘的《乱世男女》、《升官图》;钱钟书的《围城》、张恨水的《八十一梦》等等。
(三)第三个十年(1937. 7-1949. 9,cont): 2、解放区文学: 芦沟桥事变以后,许多作家陆续从上海、北平等都市来到延安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与当地的文艺工作者及群众性的文艺活动相结合,开创了解放区的文艺运动的新局面。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之后,专业作家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中国传统的民间文艺在现代新文艺的启迪下得以蓬勃复兴,反过来,民间文艺的创造活力又补充丰富了现代新文艺。如李季的信天游式长诗《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诗歌《漳河水》,贺敬之、丁毅执笔的歌剧《白毛女》,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 但解放区文学运动基本上是一种在政治的直接推动下单向突进式发展的文学运动,强调配合和服务于政治,相对忽视了文学自身的艺术规律。
(三)第三个十年(1937. 7-1949. 9,cont): 3、上海“孤岛”及沦陷区文学: “孤岛”的作家也在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孤岛”文学中,戏剧运动最活跃。比较优秀的有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的《碧血花》、李健吾的《草莽》等。 沦陷区是指东北沦陷区(1931年9·18事变后)、华北沦陷区(1939年7·7事变后)以及上海沦陷区(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等日伪统治的地区。张爱玲,至今为止,还是名气最大的沦陷区作家。她的创作代表了沦陷区文学创作的一大趋势:从时代中心主题向“日常生活”与“永久的人性”的转向,从而形成了“反英雄、反浪漫”的倾向。 注:日伪统治的文化政策的核心是要禁绝一切“激发民族意识对立”、“对时局具有逆反倾向”的作品,为此而实行大规模的“焚书坑儒”;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强迫与诱使作家为“建设大东亚新秩序”而写作。这样,沦陷区作家于“言”与“不言”两方面都处于不自由状态,他们只能在夹缝中进行艰苦的挣扎,坚守着文学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