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 社區工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台灣的社區發展與 社區營造 社區工作. 台灣社區發展工作 (民國五十七年 ~ ) 台灣推動社區發展最直接是受聯合國推動社區 發展的影響。 聯合國於 1955 年發表「經由社區發展獲致社會 進步」的重要文獻 主要為彌補傳統社會 ( 原殖民地國家 ) 與現代社 會的鴻溝、提高開發中國家之生活水準、倡導.
Advertisements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 執行單位:彰化縣埤頭鄉崙腳社區發展協會 日期:中華民國100年12月19日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行政院 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 推動方案 簡報單位: 94年6月17日 (社區版).
台灣社區發展之現況與願景 內政部社會司(中) 專門委員黃宏謨.
「運用Anderson&McFarlane 社區評估八大系統推動社區健康營造」
班級: 小 班 時間:102年3月4日~102年5月17日 幼兒年齡: 歲
桃園市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 審議項目:□ 1.建築基地綜合設計(申請審查部分請打勾) □ 2.屋脊裝飾物審議 □ 3.裝飾柱/裝飾版審議
社區營造兩大要素及發展面向 居民需求 人 人文教育 社福醫療 社區治安 社區資源 文、地、產、景 環境景觀 環保生態 產業發展.
Unity3D.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勞委會乙級證照項目(環境與安衛相關科系)
綠色旅遊 Green tourism 在台灣的趨勢與導遊發展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科技輔具—遊戲應用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凱惠 昶霆 耶!.
數位內容產業研究 王年燦:數位內容產業.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客庄文化導覽暨數位 2017 設計研習工作坊 活動時程: 活動地點: 活動時間: 參加對象: 報名方式: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經濟學 學經濟.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行的色彩 交通標誌(4).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Venue: Romblon & Mindoro
黃影雯副教授講授 E_Mail Address: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話我家鄉 南屯.
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在職專班 網頁色彩學--- 以顏色分析網頁設計 指導老師:吳有龍教授 學生:陳正忠 學號: G.
僑生輔導組業務評鑑報告
國立台灣大學 關懷弱勢族群電腦課程 By 資訊工程 黃振修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TOURISM & HOSPITALITY STUDIES 旅遊與款待 張祝珊英文中學 新高中課程簡介
新事業發展專題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主題研究架構.
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的要素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Team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大腸直腸癌手術後的營養照顧 大腸直腸癌手術後的營養照顧 一、對象:手術後有營養疑問的病友及家屬 二、地點:亞東醫院10樓 第二教室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畫National SOC (NSOC) Program
營運模式.
讓我們的孩子知道 如何關懷社會 未來學校e化班獨立研究 社會課程簡介 陳 素 錦.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南區 ~中小學教師數位博物館研討會 藝術類數位博物館介紹 和春技術學院馮治平 91年2月2日.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 社區工作

何謂社區總體營造? 就字面解釋,社區總體營造包含硬體建設與軟體經營,以及對社區未來的創造。 根據社區特色,分別從單一的不同角度切入,藉著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凝聚社區共識,經由社區的自主能力,使各地方社區建立屬於它自己的文化特色,使得空間美化,生活品質提升,文化產業經濟再復甦,進而促使社區活力再現。

社區總體營造的源起 名詞譯自日本的「まちづくり」一詞,即所謂的「造町」。 造町運動最早是以振興產業為手段,以活絡地方的經濟,使逐漸衰敗的農村重新振作起來為目標。 標榜的是全體動員,一起打造適合居住的環境,後來擴及到整個生活層面,包括景觀與環境品質的改善、歷史建築的保存、交通建設、健康與福利的促進、生態保育等等。

日本的造町運動的特色 由地方自發性產生 地方產業的振興有地方政府的支援,並且有清楚而正確的方向 儘量避免直接的資金補助,而是提供技術上的協助 成立相關的研究中心,積極研究如何改進農林漁牧業的生產、收成與行銷技術

台灣的社區發展到社區總體營造 1965年「社區發展」概念被提出,其目的在於改善經濟、社會、文化與生活環境。 1968年內政部訂定「社區發展工作綱要」,1983年和1991年又分別加以修正。1991年將社區組織規定為人民團體的社區發展協會。 1994年開始,社區總體營造的名詞開始出現在大眾傳媒上。

社區總體營造的出現 「社區總體營造」的名詞,第一次正式出現於民國八十三年十月三日文建會在立法院的施政報告,文建會在上有李登輝總統的倡導,下有地方文史工作者深耕地方的波潮之下,開始省思重建逐漸流失的台灣本土文化。

社區總體營造的背景 傳統政策無法解決經濟發展及都市化造成的衝擊 傳統社區政策無法完全解決社區問題 民間力量大量投入文化建設 文化預算持續成長

社區總體營造的目的 希望透過對本土的認同,啟動社會重建的機制。 「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理念不只是在營造一個社區,實際上它是在營造一個新社會,營造一個新文化。

社區總體營造之精神與原則 1.總體性、整合性與系統性──相乘的效果。 2.公共化的原則──社區自主參與和擁有。 3.人性化的原則──溫潤、舒爽、健康、安全、乾淨與感性。 4.美感、品味與格調的原則。 5.創意、想像力與個性的原則。 6.永續經營的原則。

「社區總體營造」主要計畫 有三大類計畫: (1)核心計畫 (2)輔助計畫 (3)相關計畫

核心計畫項目 充實鄉鎮展演設施計畫 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計畫 輔導縣市主題展示館之設立及文物館館藏充實計畫 社區文化活動發展計畫

輔助計畫項目 加強地方文化藝術發展計畫 全國文藝季之籌劃與推動 輔導縣市辦理小型國際文化藝術活動計畫

相關計畫項目 古蹟維護與民俗活動 傳統戲劇保存與推廣 美化生活空間計畫 一般性業務的資源

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特色 從老街保存到社區總體營造 從少數民族(原住民或客家人)到漢民族 從農山漁村到都會社區 從民間到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 從產業的手工業到文化的手工藝 從生產的農會到文化的農會

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發展工作有什麼不同 社區發展工作推動「三大建設」──基礎工程、生產福利、和精神倫理。其計畫執行方式主要都是政府由上而下、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執行模式。因此,雖然花費許多金錢與人力,也投資了許多建設,但並未能達到培養地方自主性、鼓勵創意發揮地方特色、社區事務總體經營等等效果。 社區總體營造與過去的社區發展最大的不同在於「主體」的設定,前者是社區為主體,強調草根自主;後者則在作法上淪於政府主導 。

社區總體營造的切入點 社區環境景觀的營造 (親水、綠化與無障礙等) 地方特有產業之開發與文化包裝 古蹟、建築、聚落與生活空間之保存 民俗廟會祭典與地方生活文化的展現 工地方文史、人物、傳說、典故之整理呈現 現代文化、藝術、生活、學習與學術研究的設施與活動 增進地方健康福祉的社區合件事業 生活商店街的營造 社區形象與識別系統之創造 地區文化旅遊品質之精進

各部會具社區總體營造精神之計畫 經建會:創造城鄉新風貌行動方案 內政部社會司:推動福利社區化 經濟部:改善商業環境五年計畫 環保署:生活環境總體改造 衛生署:社區健康營造計畫

創造城鄉新風貌方案之分工 經建會:主辦及統籌工作 內政部營建署:街道景觀、角落造景、公共空間美化 內政部社會司:社區綠化、美化 經濟部商業司:商店街開發、形象商圈塑造 文建會:改造公共場所視覺景觀、地方文化產業振興 環保署:生活環境總體改造

社區總體營造值得肯定之處 「社區總體營造」調整傳統文化政策「由上而下」的思考方式,並以「由下而上」、「社區自主」、「居民參與」為執行策略,這種操作機制,相當程度的把台灣的社會力和政府資源互相整合,讓各種資源、權力與能量都得以進入社區。 各地文史工作室、基金會、社區發展組織紛紛成立,民眾也開始關心社區的人、事、物,推動數年間,已快速地擴散至全國各角落,「民眾參與」已逐漸成為各級行政機關政策規劃、執行時的重要考量。

社區總體營造應克服的瓶頸 人才培育問題 資源之整合及分配 傳統文化產業的困境 泛政治化的影響 法令及行政程序的限制 試辦點(社造點)的選擇及永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