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尼采思想: 1 超人思想 2 上帝死了,一切价值有待重估。
二 弗洛伊德思想 1自我本我和超我 2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3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三 叔本华的语录和思想 “除以受苦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没有什么目的可言。” “快乐常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快乐,而痛苦则远远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痛苦。” “在任何不幸与烦恼中,最好的安慰,莫过于想及他人的境遇更不如自身这一点。这种安慰的方式,实在是人人都能做到。但对整个人类来说,则意味着,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命运啊!”
1意志是世界的本质.身体是意志的客体化。 2人生做为意志的肯定,一切生命本质上是痛苦的。人生做为意志的否定,就试图摆脱意志对自我的控制,本质上是空虚的。 3天才者,天下最痛苦之人也。 4人生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是摆钟一样来回摆着。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是对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艺流派的总称。它包括19世纪末的前期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和20世纪前期的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二战以后的存在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现代主义以反传统和非理性为主要标志。
现代主义文学的根本特点 1 注重个人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的表达,以表现取代传统的再现,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2 反映现代人普遍的精神危机和生命异化现象。 3 批判传统理性。
作业 名词解释: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意识流小说
要 目 一、现代主义概述 二、重要代表作品(选讲) 1、艾略特《荒原》(引申:“荒原文学”) 2、 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一.现代主义概述: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的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社会因素: 思想基础: (法国诗人韩波认为波德莱尔和美国作家爱伦▪坡开辟了“现代主义”,并由此开始对理性精神的讨伐。) 20世纪混乱的社会现实 (人欲横流,道德沦丧) 产生的因素 非理性主义哲学
二.前(期)现代主义文学 基本特点: 1 .对社会和人的绝望,主张反传统,着力表现的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扭曲与异化; 2. 表现手法上追求新奇和怪诞,语言往往晦涩难懂; 3. 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遵循典型化和个性化规律,甚至只是某种抽象概念的符号; 4.强调表现内心世界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现代主义分:前(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 前(期)现代主义重要流派 : 超现实主义 意识流小说
1、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19世70年代产生于法国、后流行欧美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它定名于法国诗人莫雷亚斯的《象征主义宣言》,先驱是法国作家波德莱尔,主要成就是诗歌。
象征主义的特点: 追求主观的幻觉; 重视用象征、联想、暗示、烘托等手法; 注重雕塑美、音乐美和朦胧美。 象征主义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象征主义代表作家: (法)马拉美、魏尔伦和韩波。 后象征主义代表作家: (法)瓦雷里、(英)艾略特、(爱尔兰)叶芝、(美)庞德等。
2.表现主义 (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 主要特征: 反对模仿外在世界,主张表现内在主观世界,表现所谓抽象的本质。 代表作家: (奥地利)卡夫卡、(美)奥尼尔等。
3.未来主义 (20世纪初由意大利开始流行) 基本特征: 否定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动乱的生活; 在艺术上追求怪诞和标新立异,语言自由奔放,但有时也过于艰涩。 代表作家: (意) 马里内蒂、 (俄)马雅可夫斯基等。
4、超现实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始于法国流行) 基本特征: 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实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 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 影响:对于后来的荒诞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产生重要影响。 代表作家: (法)布勒东、阿拉贡和艾吕雅等。
5.意识流小说 (20世纪初兴起,20-30年代流行于西方。) 基本特征: 重在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打破时空界限,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 情节淡化、多采用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方式。 代表作家: (法)普鲁斯特、(英)伍尔芙、(英)乔伊斯 、(美)福克纳等。
重要流派: 三 、后现代主义: 二战以后出现,主张把文学拉回到现实,但就表现生活的异化和人生的迷惘而言,它与前期现代主义一脉相承。 存在主义 荒诞派戏剧 新小说派 重要流派: “垮掉的一代” 黑色幽默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
1、存在主义文学 (“二战”前夕产生于法国,战后流行于欧美各国。) 思想内容:揭露世界和人的的存在的荒诞性,肯定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表现人在荒诞、绝望的境况中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选择。 基本主题:世界荒谬和人生孤独(痛苦)。 艺术风格:力求作品富有哲理性,强调叙述的客观冷漠。 主要代表:(法)萨特、加缪等。
2、荒诞派戏剧 (“二战”后不久产生于法国)。 荒诞派戏剧使荒诞本身戏剧化,使戏剧形式荒诞化。 基本特征: 强调表现抽象的主观感受,喜欢采用漫画式的夸张和比喻,情节没有连贯性,人物缺乏鲜明个性,常用东扯西拉的对话表现人的孤独。 代表作家:(法)贝克特、让•日奈、阿达莫夫 (美)阿尔比、(英)品特 等
3、新小说派 (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法国。 新小说派激烈地反对传统小说,又称“反小说派”或“拒绝派”。) 基本特征: 作品情节淡化,人物模糊,环境朦胧,语言新颖。 代表作家:(法)萨洛特、西蒙等。
4、“垮掉的一代” (“二战”后出现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基本特征: 在思想倾向上,深受欧洲存在主义的某些观念的影响,关注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抗议社会对他们的压抑。 在艺术上,追求无节制的自我放纵,作品的结构无拘束乃至杂乱无章,语言粗糙。风格粗犷自然。 代表作家:(美)凯鲁亚克、金斯堡等。
(20世纪60、70年代流行于美国。所谓黑色幽默,是阴郁的幽默(它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 5、黑色幽默文学: (20世纪60、70年代流行于美国。所谓黑色幽默,是阴郁的幽默(它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 基本特征: 长于夸张、反讽的手法揭示社会和人生荒诞乖谬的本质,(故意用轻松调侃的态度面对悲剧性的事件)。 它既是一种带悲剧色彩的喜剧,也是以喜剧形式“上演”的悲剧。 代表作家:(美)海勒等。
6、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30-40年代的拉丁美洲,60年代以后成为拉美文学主潮。) 基本特点: 把现实与神话、真情与梦幻巧妙结合,使现实具有浓厚的魔幻色彩。 在表现技巧方面,广泛地运用了象征、荒诞、意识流、时序颠倒等现代派手法。魔幻现实主义结构多变、语言新颖,富有浓烈的地方色彩。 代表作家: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等。
艾略特与《荒原》
1、生平: 艾略特(1888-1965),美国著名诗人。后象征主义的代表之一。 出生于美国一个商人家庭。祖籍英国,1670年移居美国。祖父毕业于哈佛大学神学院,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办者。母亲出自名门,博识多才,爱好文学。他的家庭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而且一直保持新英格兰加尔文教的传统。1906年入哈佛大学,学哲学和英法文学,受过新人文主义教育。
他还学习法、德、拉丁、希腊等多种语言,广泛涉猎文学、宗教、历史等领域。1908 年,他从阿瑟•西蒙斯的著作《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中了解到象征主义文学,开始走上象征主义诗歌创作道路。1909年,进研究院研究哲学,1910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1913年任哈佛大学哲学系助教。
1914年艾略特去德国,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转到伦敦,入牛津大学学习希腊哲学,完成博士论文。因战争无法回哈佛进行答辩,于是定居伦敦。 1915年,与一个英国姑娘结婚。 1927年加入英国国籍,并参加了英国国教。 1952年,出任伦敦图书馆馆长. 1965年病逝于伦敦。 1948年,由于“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和英王“劳绩勋章”。1955年获歌德奖。
2、诗歌创作 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915-1922),主要作品《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诗集》等。这一时期的创作被称为“通往《荒原》的历程”。 (2)中期(1922-1925) 代表作: 《荒原》(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空心人》(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稻草人 互相依靠 头脑里塞满了稻草。唉! 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 我们干涩的声音 毫无起伏,毫无意义 象风吹在干草上 或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 地窖中的碎玻璃上 (描绘了西方人精神空虚的生存状态,诗中弥漫着浓郁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气氛。)
(3)晚期(从1930年-晚年) 重要代表作: 《四个四重奏》(1935-1943) 它模仿四重奏音乐的结构,分为4个部分。它描写了一个皈依宗教的人在寻找真理过程中的精神历程。
艾略特重要代表作: 《荒原》——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 《荒原》在形式上模仿贝多芬 5个乐章的奏鸣曲,全诗分为5章。 第一章“死者葬礼” : 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无异于出殡,而葬礼的意义又在于使死者的灵魂得以赎救。 第二章“对弈”: 通过引莎士比亚、维吉尔、弥尔顿等人的作品,将人类昔日的昌盛和今日的颓败加以对照,突出现代人纵情声色、形同僵尸的可悲处境。
第三章“火诫”: 镜头对准伦敦的过去和现在。昔日充满诗意的泰晤士河如今冷风袭人,阴森恐怖。伦敦人生活卑琐无聊。诗人认为,火能烧去情欲,使人再生,重返自然。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 : 写人欲横流带来的死亡。 第五章“雷霆的话”: 规劝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这样才能得到平安。
《荒原》的思想内涵: 展示了战后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精神世界的“荒原”状态(理想的幻灭和绝望)。
海勒(1923-2000),当代美国作家之,被称为“黑色幽默文学”的一面旗帜。代表作《第二十二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 主要内容与主题: 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对一支驻扎在意大利附近的一个名叫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空军部队内幕生活的描写,揭示了一个非理性、无秩序、梦魇式的荒诞世界。 “第二十二条军规”象征: 操纵整个西方社会背后那只无形的神秘的手。
主要形象分析 尤索 林 身份: 空军投弹手。 思想: 不愿意死于非命,也不愿意丧失自我的道德原则与正义感。 行为: “避死求生”。 尤索林实质上是被颠倒的英雄。 形象意义: 海勒借尤索林形象,否定荒诞世界的价值和社会行为。强调自由选择、勇敢生存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