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照血及其应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血液辐照的发展 暨 X 光血液辐照的应用 血液辐照的发展 暨 X 光血液辐照的应用. 目 录 辐照血及设备的历史 辐照血及设备的现状 辐照血及设备的趋势.
血小板输注指南 GUIDELINES OF PLATELET TRANSFUSIONS 华西医院血液科李建军.
2013 年 413 重庆市考真题解析 主讲人 贾振杰. 主要内容 总体考试特点 分块对比 真题讲解.
雷锋主题班会 高一四班下学期第二期班会 此课件由 360 大课堂 收集整理!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常州市白云小学 曹月红 去除PPT模板上的--无忧PPT整理发布的文字 首先打开PPT模板,选择视图,然后选择幻灯片母版
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常州市白云小学 曹月红 去除PPT模板上的--无忧PPT整理发布的文字 首先打开PPT模板,选择视图,然后选择幻灯片母版
1、什么是预算会计? 2、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 3、预算会计的要素和会计等式? 4、预算会计的特点?
输血为一替代性治疗,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
辐照血液的临床应用 卫生部血液安全研究重点实验室 创始人、首任主任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 顾问 中国输血协会 顾问 中国输血协会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浙江省输血协会.
细胞因子.
临 床 输 血 概 要 安徽省立医院输血科 王保龙.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经验共享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郭晓晶.
课题: 节奏、节奏型 镇平工艺美 苏峰.
牡丹江旅游景点介绍.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学习目的 熟悉血液成分的应用 了解内外科的输血指征 通过这章学习,我们要了解国内、外成分输血现状,熟悉血液成分的应用,了解内外科的输血指征。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2009年XX公司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报告人:精灵王 时间2010年XX月.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华夏证券之殇 刘洋 林祺俊 吴哲.
肺结核.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 血 液 江阴市长寿中学 徐利国 0709.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情境六 痄 腮 去除PPT模板上的--无忧PPT整理发布的文字 首先打开PPT模板,选择视图,然后选择幻灯片母版
情境三 风 痧 去除PPT模板上的--无忧PPT整理发布的文字 首先打开PPT模板,选择视图,然后选择幻灯片母版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免疫遗传 Immunogenetics.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骨 纤 维 异 常 增 殖 症 (Fibrous dysplasia)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糖尿病流行病学.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十六章 输 血 牡丹江医学院 麻醉重症医学系.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学风建设推进会 学习楷模 传递能量 生技121团支部.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HBsAg阳性肝细胞的膜表面HBsAg抗原的检测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第九章 控制 汤姆担任这家工厂的厂长已经一年多了。他刚看了工厂有关今年实现目标情况的统计资料,厂里各方面工作的进展出乎意料之外,他为此气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他记得就任厂长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亲自制定了工厂一系列计划目标。具体地说,他要解决工厂的浪费问题,要解决职工超时工作的问题,要减少废料的运输问题。他具体规定:在一年要把购买原材料的费用降低10%—15%;把用于支付工人超时工作的费用从原来的11万美元减少到6万美元,要把废料运输费用降低3%。他把这些具体目标告诉了下属有关方面的负责人。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第一课: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协雄乡中心小学教师:白玛德西.
材料二乙 授課教師:林昆明 老師 (學210 、 分機5302)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優良TA分享 分享人: 擔任???系(科、所)???老師TA.
周成斌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与工作经历
講題 :課程發展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機制 主講人:臺北市立明倫高中 教務主任王文珠.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辐照血及其应用

一、辐照血的基本知识 1、历史 2、概念 3、原理 4、意义 5、优点

辐照血的历史 1965年,Hathaway报道了2例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在输血后数周内出现消瘦、转氨酶升高、发热、皮疹、腹泻,并最终死亡。这就是关于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最早记录。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报道,强烈化疗及放疗患者所引起TA-GVHD的发生率可达15~20%左右,死亡率达90%以上。它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TA-GVHD几乎是致命性的,但它是可以预防的。血液辐照正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返回

辐照血的概念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所谓辐照血主要是指经过一定剂量的放射线(γ射线、x射线)照射处理后输给患者的全血或成分血。血液辐照的目的是预防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PT-GVHD)。

辐照血的原理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37Cs或60Co)衰变中产生射线,以电子粒子或次级电子的形式所致电离辐射作用,具有敏捷、快速地穿透有核细胞,直接损伤细胞核的DNA或间接依靠产生离子或自由基的生物损伤作用。高剂量放射性同位素可使细胞核DNA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并干涉其正常修复过程,造成淋巴细胞丧失有丝分裂的活性和停止增值。 另外γ射线还可以干扰细菌的复制,导致细菌死亡。同事,不同病毒对γ射线敏感性不同,灭活病毒的效果随照射剂量增强而增强。也就是说应用适当剂量的γ射线照射,具有杀菌、灭活淋巴结细胞和病毒的多重功效。 辐照作用只发生于照射的瞬间,辐射后的血液及成分并没放射活性。

辐照血的意义 1、降低发热、过敏、溶血、TA-GVHD、细菌感染、急性肺损伤等数学反应; 2、目前预防TA-GVHD唯一有效方法; 3、提高输血安全,减少输血反应,降低输血风险。 返回

辐照血的优点 1、消毒、灭菌彻底,无污染,无残留 2、不需加热,“冷消毒”法 3、操作简单快捷,可持续作业 4、可预防TA-GVHD的发生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相关知识

TA-GVHD的概念 是指免疫缺损或免疫抑制的患者不能清除输入血液中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使其在体内植活、增殖,将患者的组织器官识别为非己物质,并作为靶目标进行免疫攻击、破坏的一种致命性输血并发症。 返回

TA-GVHD的发病机制 主要是受血者先天性或继发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损,没有能力清除输入体内血液中的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从而使其在体内殖活,增殖。殖活的细胞将受者的组织器官识别为非己物质,并作为靶标进行免疫攻击和破坏。   在HLA单倍型的特殊组合(供血者a/a,受血者a/b)情况下,即使免疫功能健全的病人也有可能发生TA-GVHD:即当HLA纯合子输血给杂合子时,即便是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受者的免疫系统也有可能不能识别供者的淋巴细胞为非己细胞,而导致外来淋巴细胞在体内的种植,产生对自体的免疫攻击。 返回

TA-GVHD的临床特征 发热: 成人:输血后4-23天。婴儿:输血后9-79天 发热: 成人:输血后4-23天。婴儿:输血后9-79天 皮疹:多出现于发热后24-48小时内,成人:输血后4-30天, 婴儿:输血后 5-116天。 多器官功能衰竭 发病率0.1~1%,死亡率90%。

TA-GVHD的预防 ⑴ 严格控制输血适应证。 ⑵ 过滤去除活性细胞(淋巴细胞见附表)。 ⑶ 对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进行修饰。 ⑴ 严格控制输血适应证。   ⑵ 过滤去除活性细胞(淋巴细胞见附表)。   ⑶ 对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进行修饰。   ⑷ 血液辐照。目前认为输血前对血制品进行照射,是预防TA-GVHD惟一有效的方法。其机制是:淋巴细胞对γ射线敏感,通过适当剂量的γ射线照射,可使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灭活,丧失增殖能力。而对红细胞、血小板的功能及凝血因子活性影响不大。 返回

TA-GVHD发生率 (1) 一般受血者:0.01%~0.1%(日本1/874;美国1/7174;加拿大1/1664;德国1/3144) (1) 一般受血者:0.01%~0.1%(日本1/874;美国1/7174;加拿大1/1664;德国1/3144)   (2) 恶性淋巴瘤病人:0.1%~2.0%   (3) 强化疗后:15%~20%(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1995年报告)   (4) 成人心脏手术病人:0.28%(4/1439)(日本Nagoya大学,回顾性调查,Transfusion 1998,38:117-1118)   (5) 放化疗免疫功能低下血液病患者中:2%(4/20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血液学杂志2000,13:153-155)

TA-GVHD的高危人群

TA-GVHD的诊断 TA-GVHD不易诊断,大多报道的病例多为死亡后确诊,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为其它疾病,多数患者死亡迅速,故临床医生很难判断患者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输血有关。有关诊断思路可以考虑如下: 输血后1~2周出现皮疹、发热、全血细胞减少,有时出现肝功异常和消化道症状,又不能用原发病完全解释,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皮肤活检是最容易做的早期组织学诊断,可出现表皮细胞核异常,皮肤基底层变性、液化,嗜酸性细胞成卫星状坏死,真皮与表皮交界部位单核、淋巴细胞浸润; 供、受体细胞基因或DNA分析,但他们不能作为TA-GVHD的重要指征,因为嵌合体状态仅在输血后12周暂时存在; 多态等位基因分析、检测HLA多态标志物时采取外周血、皮肤、指甲碎片,用PCR扩增直接染色、微卫星、合成寡核苷酸探针检测。在受体内测出供体淋巴细胞植活的证据,可以作出TA—GVHD的可靠诊断。

TA-GVHD的治疗 TA-GVHD治疗效果极差,可以采用高剂量类固醇治疗,但其效果并未被证实。其它试验性治疗硫磺嘌呤、甲氨喋呤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但没有一种药物有显著疗效。其它处理涉及到对全血细胞下降的一些支持性疗法,如抗生素、抗霉菌药物和一些血液制品。尽管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但不能降低其死亡率,由此可见本病的预防极为重要。

TA-GVHD的预防 ⑴ 严格控制输血适应证。 ⑵ 过滤去除活性细胞(淋巴细胞见附表)。 ⑶ 对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进行修饰。 ⑴ 严格控制输血适应证。   ⑵ 过滤去除活性细胞(淋巴细胞见附表)。   ⑶ 对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进行修饰。   ⑷ 血液辐照。目前认为输血前对血制品进行照射,是预防TA-GVHD惟一有效的方法。其机制是:淋巴细胞对γ射线敏感,通过适当剂量的γ射线照射,可使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灭活,丧失增殖能力。而对红细胞、血小板的功能及凝血因子活性影响不大。

TA-GVHD的预防 应尽量避免亲属之间的输血 避免输新鲜的血液 滤除白细胞 高危人群必须输射线辐照的血液

美国血库联合会标准委员会确定了必须 接受辐照血的标准(1996年制定) 1)对胎儿进行子宫内输血 2)选择性的免疫功能不全或免疫损害的受血者 3)献血者与受血者有血缘关系 4)受血者曾接受过骨髓移植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5)HLA选择性血小板或已知HLA纯合子血小板的受血者

日本输血学会、红十字会的 血液辐照准则(1999) 1)心血管外科手术; 2)癌切除外科手术; 3)先天性免疫缺陷; 4)造血干细胞移植; 5)胎儿; 6)新生儿; 7)因接受脏器移植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8)老人; 9)大出血、严重外伤。

辐照对血液质量的影响 淋巴细胞灭活水平 对红细胞质量的影响 对血小板、粒细胞质量的影响 辐照血液质量要求并无统一标准,以最大程度地灭活血液制品中的淋巴细胞(特别是T淋巴细胞),最低限度减少有效血液成分的损伤为原则。 淋巴细胞灭活水平 对红细胞质量的影响 对血小板、粒细胞质量的影响

淋巴细胞灭活水平的评价 淋巴细胞含量与TA-GVHD密切相关,但诱发TA-GVHD的淋巴细胞最低数量并不清楚,因此辐照血液应含淋巴细胞的最低标准尚未确定。 近期报道用放射性核素氚胸苷(3 T-TdR)掺入法测定T淋巴细胞转化和限制性稀释分析法( limiting-dilution-analysis, LDA ),证实25Gy辐照血液后T细胞增殖活力降低几乎是零,但不能保证被完全灭活。

对红细胞质量的影响 射线辐射血的目的是灭活淋巴细胞,保持其他细胞的功能和活力。 对不同保存期全血进行辐照,在继续保存至36天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均未引起红细胞ATP、2,3-DPG含量的明显降低和血浆游离Hb的明显升高,表明不论是新鲜血或是库存血,25Gy剂量的辐照对红细胞活性、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血液在辐照后的一周内K+升高迅速,因此对于不能耐受较高K+的新生儿、早产儿、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大量输血的患者等,血液辐照后应立即使用。

对血小板质量的影响 国外试验研究表明,将保存了1天和5天的浓缩血小板分别用25 Gy的射线进行辐照,然后再保存至第8天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发现,射线辐照不会对保存7天的浓缩血小板的质量产生任何影响。

结论 各项实验表明, 射线辐照成分血液可以有效的预防TA-GVHD,并达到升高血红蛋白含量,增加机体携氧能力,提高血小板计数,有效预防出血的目的。 建议35Gy辐照21天保存期前的血液,推荐辐照后当天输注,新鲜血液辐照后保存期不得超过一周。对儿科、大量输血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最好输注辐照当天的新鲜血液。

辐照血的保存 FDA推荐辐照后红细胞保存期不能超过28天, 输后恢复率应>75%。 粒细胞辐照后24小时内应用

辐照血有效期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经25Gy、35Gy、45Gy辐照的全血在辐照后4℃保存35天、28天、21天,其红细胞活性及功能与未辐照组无差别,与未辐照组有同样好的临床疗效,即25Gy~45Gy辐照血有效期保存至采血后21天是完全可以的;经25Gy~50Gy剂量辐照的血小板的聚集、释放功能及低渗休克反应恢复率均与未辐照的普通血小板制品相似,可以与普通血小板保存相同的时间,即5天。   现在国内的做法是血液辐照后立即使用,这在目前尚处于初步应用阶段是可行的,但随着应用量的增大,工作量逐渐加大,为了及时快速提供辐照血供应服务,可以考虑预先制备保存辐照血制品。目前关于辐照血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可望在积累各种辐照血研究和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全国性的辐照血质量管理规范。美国辐照红细胞制品有效期为辐照后28天,当已到原制品的有效期,则在原制品的有效期内;日本辐照血保存时间同原制品相同,都为21天。

北京血液中心辐照血研究及应用情况 1999年北京血液中心率先开展了血液辐照的研究,并于1999年12底正式向临床提供辐照血:我们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剂量辐照对淋巴细胞的杀伤效果、不同剂量辐照对红细胞活性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血小板活性功能的影响,并研究了辐照血液制品在保存过程中红细胞、血小板活性功能的变化等,从而确定了适合我国的有效预防TA-GVHD的辐照最低剂量,同时确定了血液制品经辐照处理后可保存的时间;建立了辐照血制备工艺规程、辐照血质量标准、辐照血管理等规程;并在全国血站系统第一家常规提供辐照血。本项辐照血研究和临床应用工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辐照血的应用前景 国外资料表明,TA-GVHD在一般受血者中的风险为0.01%~0.1,在高危人群中则为0.1%~2.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放化疗免疫功能低下血液病患者中为2%。由于TA-GVHD一旦发生,患者几乎全部死亡,必须重视预防,大力推广应用辐照血。   日本由于人群HLA 的相似性,95%以上的血液经过辐照处理,美国则是在高危人群中应用辐照血,占临床用血的10%。我国的情况与美国类似,也应在高危人群中积极推广应用辐照血。   预期最大辐照血应用量:目前全国每年用血量约为1000万单位,如果按10%计算,我国每年辐照血应用量为80万单位。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