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信息技术系 邱波 电话:13815862908 Email:421537309@qq.com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掌握常规的计算机应用工作:了解计算机基本常识,能够编辑图文并茂的公安应用文、创建出各式各样的公安统计图表,并能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公安文稿的演示,初步掌握网络知识。
第一部分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 键盘与录入 第三部分 Windows XP 第四部分 Word 2003 第五部分 Excel 2003 第六部分 PowerPoint 2003 第七部分 网络知识
一级B考试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 4.了解字表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环境下Word和Excel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5.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电子邮件及浏览器的使用。 6.具有计算机安全使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知识。
课程考核及注意事项 1、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2、平时成绩(100分)=作业+考勤+课堂表现 迟到一次扣2分 旷课一节扣20分 上课期间打游戏第一次扣2分,第二次扣4分,第三次扣16分,第四次扣100分。 课堂表现优秀一次加2分 平时作业分由所做次数和质量决定 3、期末考试采用完全上机考试的方式。
网络教学平台 校内地址:http://192.168.125.170/G2S/default.aspx 校外地址:http://wlkc.forestpolice.net/G2S/default.aspx 用户名和密码为学号 考试系统 用户名为学号,密码为空
遵守机房的各项管理规定 进机房穿鞋套、不准吃东西喝饮料;下课时将垃圾随手带走、关闭计算机、放好凳子。
第一篇 公安工作常用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基础及软硬件知识 1.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1.2公安信息化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1.3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1.4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1.5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computer):全称为电子数字计算机,俗称电脑。计算机在诞生的初期主要是被用来进行科学计算的,因此被称之为“计算机”。然而,现在计算机的处理对象已经远远超过了“计算”这个范围,它可以对数字、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等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处理。实际上,计算机是一种能够高速运算,具有内外存储能力,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自动电子装置。
1.1.1计算机的特点 2.具有高速处理的能力 1P=1024*1024*1024*1024*1024=1125899906842624 1.具有自动进行各种操作的能力 例如下载软件:迅雷、电驴、网际快车 2.具有高速处理的能力 1P=1024*1024*1024*1024*1024=1125899906842624 3.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 4.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与可靠的判断能力 例如电脑眼人像识别软件 11
1.1.2 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2年 5000次加法/秒 体重30吨 占地170m2 18800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 功率150KW ENIAC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物理学家约翰·莫克利(John Mauchly)和工程师普雷斯伯·埃克特(J – Presper Eckert)领导研制的取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计算机。 1942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的莫克利提出了用电子管组成计算机的设想,这一方案得到了美国陆军弹道研究所高尔斯特丹(Goldstine)的关注。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际,新武器研制中的弹道问题涉及许多复杂的计算,单靠手工计算已远远满足不了要求,急需自动计算的机器。于是在美国陆军部的资助下,1943年开始了ENIAC的研制,并于1946年完成。当时它的功能确实出类拔萃,例如它可以在一秒钟内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3毫秒便可进行一次乘法运算,与手工计算相比速度要大大加快,60秒钟射程的弹道计算时间由原来的20分钟缩短到30秒。但它也明显存在着缺点。它体积庞大,机器中约有18800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70000只电阻及其他各类电气元件,运行时耗电量很大。另外,它的存储容量很小,只能存20个字长为10位的十进位数,而且是用线路连接的方法来编排程序,因此每次解题都要靠人工改接连线,准备时间大大超过实际计算时间。 尽管如此,ENIAC的研制成功还是为以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每克服它的一个缺点,都对计算机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是“程序存储”方式的采用。将程序存储方式的设想确立为体系的是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其思想是:计算机中设置存储器,将符号化的计算步骤存放在存储器中,然后依次取出存储的内容进行译码,并按照译码结果进行计算,从而实现计算机工作的自动化。
世界首台电脑ENIAC的局部
ENIAC中使用的电子管 继电器与电子管的比较: 在电子管内,每秒钟内电子流可开关100万次,在继电器中,每秒中只能达到100次,两者相差1万倍。这也就是机械模拟计算与电子数字计算的区别。 电子管的缺点: 体积大(约有一个普通25瓦白炽灯这么大) 耗能高、散热量大 ENIAC有18800个各种类型的电子管,为了解决电子管的散热大问题,ENIAC的工作现场便呈现了这样一番景象:两台12匹马力的鼓风机,以每分钟600立方英尺的气流的强风吹个不停,同时又在关键部位挂上温度计、调节器和恒温器。 晶体管的特点: 1947年底,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了可以替代电子管的晶体管。晶体管能够完成电子管的一切工作,而且又解决了真空管自身所带的缺点,性能更加稳定。 体积小,总有一天晶体管可以达到它的理论极限——分子极限,即只要用一个电子的有无就能表示开和关的状态。 耗能低,有人测算过,一个跳蚤每分钟跳一次的能量就足够一个晶体管电路运行所需的全部能量。 晶体管的缩骨举例: 20年代的助听器,由于使用电子管而重达16磅。晶体管的发明马上使它变成火柴梗大小而得以放进耳朵里。 ENIAC中使用的电子管
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代 (1946~1956) 电子管 5千~4万 次/秒 第二代 (1957~1964) 晶体管 几十万~百万 次/秒 按照所采用的基本元件,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埃迪瓦克”(EDVAC)是典型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使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它的五个基本部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器和输出器。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电子管,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中央处理机,存储器采用电子管和延迟线,这一代计算机的一切操作,包括输入输出在内,都由中央处理机集中控制。这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技术方面的计算。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是“定点运算制”,参与运算的绝对值必须小于1;而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则增加了浮点运算,使数据的绝对值可达到2的几十次方或几百次方,使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实现了一次飞跃。同时,用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使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体积大大减小,寿命延长,价格降低,为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用晶体管制造的计算机。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计算机都采用电子管作元件。电子管元件有许多明显的缺点。例如,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太多,可靠性较差,运算速度不快,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这些都使计算机发展受到限制。于是,晶体管开始被用来作计算机的元件。晶体管不仅能实现电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使用了晶体管以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也就更容易实现了。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使用了集成电路的计算机。集成电路所包含的元件数量以每1~2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发展到70年代初期,大部分电路元件都已经以集成电路的形式出现。甚至,在像拇指指甲那样大的约1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就可以集成上百万个电子元件。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微电子技术发展迅猛。在1967年和1977年,分别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立即在电子计算机上得到了应用。由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的计算机,就被称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美国ILLIAC-IV计算机,是第一台全面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的计算机,它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已到了第四代。 第四代 (1971~90年代)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几百万~几亿 次/秒 第三代 (1965~1970) 集成电路 百万~几百万 次/秒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年代 内存 外存 1946-1958 1959-1964 1965-1971 1972年至今 主机逻辑元件 电子管 晶体管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 内存 汞延迟线 磁芯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 外存 穿孔卡、 纸带 磁带 磁带、磁盘 磁盘、光盘等大容量存储器 处理速度 (指令数/秒) 几千~数万条 几百万条 几千万条 数亿条以上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5个阶段(集成电路技术) 第一代:4位或准8位(1970年—1973年),CPU的代表是Intel4004、Intel8008。 第二代:8位(1973年—1977年), CPU的代表是Intel8080、M6800、Z80。 第三代:16位(1978年—1983年),CPU的代表是Intel8086、M6800、Z8000。 第四代:32位(1983年—1992),CPU的代表是Intel80386、80486、IAPX432等。 第五代:64位(1993年—至今) ,CPU的代表是Pentium、PowerPc、Alpha。 CPU发展历史一览表
计算机更新换代的显著特点 体积越来越小 速度越来越快 功能越来越强 价格越来越低 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的计算机将朝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发展——巨型化 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亿次运算的超级计算机 1975年世界上第一台超级计算机“Cray-II” 超级计算机应用:天气预报、地震机理研究、 石油和地质勘探,卫星图像处理等大量科学计 算的高科技领域。 CRAY-Ⅱ 研制巨型机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国防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核武器、反导弹武器、空间技术、大范围天气预报、石油勘探等都要求计算机有很高的速度和很大的容量, 一般大型通用机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很多国家竟相投入巨资开发速度更快、性能更强的超级计算机。巨型机的研制水平、生产能力、及其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目前巨型机的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亿次运算。这种巨型机一秒内所作的计算量相当于一个人用袖珍计算器每秒作一次运算、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连续不停地工作31709年。这种计算机使研究人员可以研究以前无法研究的问题,例如研究更先进的国防尖端技术、估算100年以后的天气、更详尽地分析地震数据以及帮助科学家计算毒素对人体的作用等等。 巨型机从技术上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开发高性能器件,缩短时钟周期,提高单机性能。目前巨型机的时钟周期大约在2~7ns;另一方面是采用多处理器结构,提高整机性能,如CRAY-4就采用了64个处理器。 在实践中,有些科学技术题目需要并行计算。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超并行计算机的发展十分迅速,这种超并行巨型计算机通常是指由100台以上的处理器所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是用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台处理器同时解算一个课题,来达到高速运算的目的。这类大规模并行处理的计算机将是巨型计算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银河-Ⅲ ”百亿次巨型计算机。该系统采用了目前国际最新的可扩展多处理机并行体系结构。它的整体性能优越、系统软件高效、网络计算环境强大、可靠性设计独特、工程设计优良、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30亿次,其系统综合技术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在该系统研制的同时,一批适用于天气预报、地震机理研究、量子化学研究、气动力研究等方面的高水平应用软件也研制出来,这使它增加了进入市场的竞争力。 世界排名前五的超级计算机 (1)COMPAQ :Terascale (3024个处理器) (2)IBM:ASCI White (3)NEC超级计算机 (4)NEC超级计算机 (5)Cray超级计算机 中国最快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 运算速度为每秒3800亿次(排名80位) 1/2,48小时的精确天气预报数据处理只需1小时38分钟; 1/4,一个月的气候预报仅用15分钟; 1/16,1000万人每人每天可以在网上点击800次网页; 1/32,1000万人每人每天可以收发7封“电子邮件”。 银河Ⅱ 中国超级计算机: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 “银河1号”、 “银河2号”和“银河3号” 国家职能计算机中心推出的 “曙光1000” 、“曙光200I”和“曙光3000” 20
计算机发展——微型化 计算机发展趋势 计算机不再是单一的计算机器,而是一种 信息机器,一种个人的信息机器。 Altair 8800 21 微型机从出现到现在不过二十几年,因其小、巧、轻、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其应用范围急剧扩展,从太空中的航天器到家庭生活,从工厂的自动控制到办公自动化,以及商业、服务业、农业等等,遍及各个社会领域。PC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真正面向人人,真正成为大众化的信息处理工具。如今的微型计算机在某些方面已可以和以往的大型机相媲美。 牛郎星 1974年研制的牛郎星8800(使用Intel8080芯片),是世界上第一台大批量生产又取得成功的微型计算机,共销出1000台。 这台烤箱般大小,没有键盘,没有显示器,面板上有十几个指示灯和固定开关,售价只有397美元的电脑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的到来。 苹果的创举 1977年4月正式登场的“苹果2型”计算机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微型计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带有彩色图形界面的微型计算机,它成为个人电脑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个人电脑 个人电脑与微型计算机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个人为主体的计算机, “苹果2型”就是一个典范,这个价值1000多美元的装置不仅有严谨的结构、规范的系统和通用的设置,而且有彩色图形界面,有调制解调器、有音乐合成器。 便携式电脑 1981年4月在美国的一个电脑展销会上,出现了一台“奥斯伯尼I型”小电脑(Osborne),体重只有24磅,配有64K随机存取芯片,5英寸显示器,键盘、鼠标、调制解调器、软盘驱动器一应俱全,还可以使用Wardstar等文字处理软件,售价为1795美元,这是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电脑。 21
计算机发展——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 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动力: 使用远程资源,共享程序、 数据和信息资源,网络用户 的通讯和合作。 当计算机最初用于信息管理时,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是分散的。这种方式的弱点是数据的共享程度低,数据的一致性难以保证。 于是以数据库为标志的一代信息管理技术发展起来,而以大容量磁盘为手段、以集中处理为特征的信息系统也发展起来。80年代PC机的兴起冲击了这种集中处理的模式,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更加剧了这一变化。数据库技术也相应延伸到了分布式数据库,客户机-服务器的应用模式出现了。当然,这不是向分散处理的简单的回归,而是螺旋式的上升。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软件维护与更新、多媒体应用等迫使人们再次权衡集中与分散的问题:是否可以把需要共享和需要保持一致的数据相对集中地存放,是否可以把经常更新的软件比较集中地管理,而把用户端的功能仅限于用户界面与通信功能,而这就是网络计算机(Network computer,NC)的由来。 从网络计算机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整个网络看成是一个巨大的磁盘驱动器,而NC可以通过网络从服务器上下载大多数乃至全部应用软件。这就意味着作为PC的使用者,从此可以不再为PC机的软硬件配置和文件的保存煞费苦心。由于应用软件和文件都是存储在服务器而不是各自的PC机上,因此无论是数据还是应用软件,用户总能获得最新的版本。目前,NC的发展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规模,但其中的一些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22
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的涵义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 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4、要有CPU; 5、要有操作系统; 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据发送器; 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计算机发展——智能化 “总有一天,人类会造出一些举止跟人一样的 ‘没有灵魂的机械’来”。 ——笛卡尔(1637) 人类第一个“工业机器人”: 一头在纺织机上挑纱的“驴”(1742年) 第一代机器人 机械手(1962年出现) 第二代机器人 具有“感觉”的机器人 第三代机器人 装有启发式计算机的“智能机器人” Deepblue Garry Kasparov 计算机的智能化就是让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感觉、行为、思维过程的机理,使计算机具备逻辑推理、学习等能力。 超级计算机性能再好,速度再快,却仍在按人们事先编制好的程序指令来照章办事,仍就无法成为容忍程序错误的计算机。 大脑的结构与01的关系 大脑的基本成分是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神经元又分为突触和轴突,两者以生物电流的方式,一个管输入,一个管输出,使神经细胞一直处于兴奋或抑制的状态,而电子元件的开启和闭合的状态正好与神经细胞中的兴奋或抑制状态对应,那么大脑的思维机制不就也可以用0和1来表示了吗? 启发式程序 研制人员采用心理学学科知识,把认知理论、人机交互等结合起来,建立了“智力问题解决和学习”的模型,将人脑的思维方式、技巧、规则以及策略等以程序的形式事先告诉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够通过推理规则自己去探索解决方案。 卡斯帕罗夫与“深蓝” “深蓝”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电脑棋手,它体重2.6吨,每秒能执行50~100亿条指令,即每秒能计算出200~300万步棋。 卡斯帕罗夫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类棋手。 1996年2月10日,卡斯帕罗夫以三胜两和一负的战绩令“深蓝”失手,捍卫了“人类的尊严” 。 1997年5月12日,卡斯帕罗夫负于“更深的蓝”。 24
1.1.3 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 过程检测与控制 信息管理 MIS、 OA 计算机辅助工程 CAD、CAM、CAT、CAI
1.2 公安信息化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金盾工程:实质上就是公安通信网络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金盾工程:实质上就是公安通信网络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它是利用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增强公安机关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能力;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和侦察破案水平,适应新形式下社会治安的动态管理。 目的是实现以全国犯罪信息中心(CCIC)为核心,以各项公安业务应用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各项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可为打击犯罪、快速侦破案件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对社会治安的管控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公安基础工作的工作效率;
1.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在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包括数值、字符、指令、声音、图像等)都是以二进制形式进行存储、处理和传输的。
二进制概念 1 信息复制的精确性 运算规则简单 电子线路制造计算机成为可能 信息复制的精确性 运算规则简单 电子线路制造计算机成为可能 不论指令还是数据,若想存入计算机中,都必须采用二进制编码形式,在二进制系统中只有两个数0和1,即便是多媒体信息(声音、图形等)也必须转换成二进制的形式,才能存入计算机,为什么计算机不使用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十进制来存储数据呢?因为二进制具有以下优势: ① 易于物理实现: 因为具有二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是很多的, 如门电路的导通与截止,电压的高与低, 而它们恰好对应表示1和0两个符号。假如采用十进制, 要制造具有十种稳定状态的物理电路, 那是非常困难的。 ② 二进制数运算简单:数学推导证明, 对R进制的算术求和、求积规则各有 R(R+1)/2 种。如采用十进制, 就有55种求和与求积的运算规则; 而二进制仅各有三种, 因而简化了运算器等物理器件的设计。 ③ 机器可靠性高:由于电压的高低, 电流的有无等都是一种质的变化,两种状态分明,所以基2码的传递抗干扰能力强, 鉴别信息的可靠性高。 ④ 通用性强:基2码不仅成功地运用于数值信息编码(二进制), 而且适用于各种非数值信息的数字化编码。特别是仅有的二个符号0和1正好与逻辑命题的两个值“ 真 ”与“ 假 ”相对应, 从而为计算机实现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提供了方便。
1.3.1数制及其转换 数制(Number System):数的表示系统 如:十进制、钟表使用的六十进制、二进制 权:任何一个数都是由一串数字表示的,其中每一位数字所表示的实际值除本身的数值外,还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关,由位置决定的值就叫权。权=Ri(R为基数,i为整数)。 基数:一个数制所包含的数字符号的个数。如:十进制:基数为10;二进制:基数为2 按权展开式:任何一个数值,都是各位数字本身的值与其权之积的总和,这个式子就叫按权展开式。 如:(125.5)10= (101.01)2=
按权展开式: 125.5=1×102+2×101+5×100+5×10-1 110.01B=1×22+1×21+0×20+0×2-1+1×2-2
数制 1)十进制(Decimal) ①具有0、1、2、3、4、5、6、7、8、9十个数字符号 ②进位基数为10,逢十进一。 2)二进制(Binary) ①具有0和1两个不同的数字符号 ②进位基数为二,逢二进一。 ③ 二进制数的运算非常简单,电路实现较容易。 加法:0+0=0 0+1=1 1+0=1 1+1=10 0*0=0 0*1=0 1*0=0 1*1=1 1111.11B=1*23+1*22+1*21+1*20+1*2-1+1*2-2=15.75D
3)八进制(Octal):含有8个数字符号即0、1、2、3、4、5、6、7;基数为8,即逢八进位;权为8i 。八进制的表示:(N)8 4)十六进制(Hexadecimal):含有16个数字符号即0、1、2、3、4、5、6、7、8、9、A、B、C、D、E、F;基数为16,即逢十六进位;权为16i 。十六进制的表示:(N)16 3AB.22H=3*162+A*161+B*160+2*16-1+ 2*16-2=928.1258D
十六进制(hexadecimal mumber) 逢16进1 0,1,2,3,4,5,6,7,8,9,A,B,C,D,E,F 2BD.CH 数字符号所在的位置代表不同的权值, 数制 进位标准 数字符号 数字表示 十进制(decimal number) 逢10进1 0,1,2,3,4,5,6,7,8,9 1548.2D 二进制(binary number) 逢2进1 0,1 1101.1B 八进制 逢8进1 0,1,2,3,4,5,6,7 625.7Q 十六进制(hexadecimal mumber) 逢16进1 0,1,2,3,4,5,6,7,8,9,A,B,C,D,E,F 2BD.CH 1101.1B=1*23+1*22+0*21+1*20+1*2(-1) 1548.2D=1*103+5*102+4*101+8*100+2*10(-1) 2BD.CH=2*162+B*161+D*160+C*16(-1) 625.7Q=6*82+2*81+5*80+7*8(-1)
各种数制间的对应关系表: 十进制 二进制 八进制 十六进制 0000 8 1000 10 1 0001 9 1001 11 2 0010 0000 8 1000 10 1 0001 9 1001 11 2 0010 1010 12 A 3 0011 1011 13 B 4 0100 1100 14 C 5 0101 1101 15 D 6 0110 1110 16 E 7 0111 1111 17 F
数制之间的转换 只要利用权值展开即可。 110.01B=1×22+1×21+0×20+0×2-1+1×2-2 =6.25D (1)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只要利用权值展开即可。 110.01B=1×22+1×21+0×20+0×2-1+1×2-2 =6.25D 65.2Q =6×81+5×80+2×8-1=53.25D A32H=10×162+3×161+2×160=2610D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其他任意进制向十进制的转换均可用此方法来实现。 按权展开相加: 555.5=5×102+5×101+5×100+5×10-1 基数为10 110.01B =1×22+1×21+0×20+0×2-1+1×2-2 基数为2 =6.25D 权 其他任意进制向十进制的转换均可用此方法来实现。
(101)8=182+081+180=64+1=65 (71)8=7 81+1 80 =56+1=57 (101A)16=1163+1161+10160=4122
练习题 =1×23+0×22+1×21+0×20 =1×25+1×24+0×23+1×22+0×21 1010B =8+2=10 +1×20 =32+16+4+1=53 101011B= 1111B= 11111111B=
(2)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整数部分除2求余法:将十进制整数除以2,得到的商继续除以2,直到商为0,将每次得到的余数逆序排列。 39D=100111B (123)10= (59)10=
小数部分“乘2取整”法:即每一步将十进制小数部分乘以2,所得积的整数部分(0或1)作为二进制数,第一次乘法所得的整数部分为最高位。 0.345 2 0.690 1.380 0.760 1.520 1.040 (最高位) 0.345D= 0.01011 (最低位) (0.6875)10= (0.1)10=
注意:十进制转换成其它数制用同样的方法:如十进制整数转换成八进制用除8取余法,十进制小数转换成八进制用乘8取整法。 十进制整数转换成十六进制用除16取余法,十进制小数转换成十六进制用乘16取整法。 如358D= 16 358 16 22 6 16 1 6 0 1 358D=166H 358D= Q 546
(3)八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每位八进制数用对应的三位二进制数代替。 如:625.7Q=110 010 101.111B (4)十六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每位十六进制数用对应的四位二进制数代替。 如:2BD.CH= B 0010 1011 1101.1100
(5)二进制转换成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 二进制转换成八进制:以小数点为基准,分别向左、右每三位一组划分,将每三位代以八进制数字(前后端不足三位者用零补齐)。 如 :001 101 001 101.010B=1515.2Q (11101010011.10111)2= 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以小数点为基准,分别向左、右每四位一组划分,将每四位代以十六进制数字。 如:0011 0100 1101 .0100B=34D.4H (111101010011.10111)2=
1.3.2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处理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数据,而是还包括文字、字母、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为了便于信息的表示、存储、处理和传输,需要将这些信息按一定规则转化为二进制代码,这种转化过程称为对信息的编码。
1) 信息的存储单位 位(bit):度量数据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最常用的基本单位,8个二进制作为一个单位,称为一个字节 字(word): 独立的信息单位,一组二进制数码称为一个字,一个字所具有的二进制位数称为字长,一般都是2的整数次冥 信息的单位常采用“ 位 ”、“ 字节 ”、“ 字 ”几种量纲。 ① 位(bit): 度量数据的最小单位, 表示一位二进制信息。 ② 字节(byte): 一个字节由八位二进制数字组成(1byte = 8 bit)。字节是信息存储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 计算机的存储器(包括内存与外存)通常也是以多少字节来表示它的容量。常用的单位有 : K 字节、 M(兆)字节、G (吉)字节 (我们通常这些单位来描述计算机的内存或硬盘的大小) ③ 字(word): 字是位的组合, 并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处理。字又称为计算机字, 它的含意取决于机器的类型、字长以及使用者的要求。常用的固定字长有8位、16位、32位等。 ④ 机器字长:在讨论信息单位时, 还有一个与机器硬件指标有关的单位, 这就是机器字长。机器字长一般是指参加运算的寄存器所含有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它代表了机器的精度。机器的功能设计决定了机器的字长,一般大型机用于数值计算, 为保证足够的精度, 需要较长的字长, 如32位、64位等。而小型机、微机一般字长为16位、32位等。 K(千)字节 1K = 1024 B M(兆)字节 1M = 1024 K G(吉)字节 1G = 1024 M T(太)字节 1T = 1024 G
2)西文字符的编码 西文包括字母、数字、符号和特殊控制字符 。 各种字符必须按照特定的规则用二进制才能在计算机中表示,这就是字符的编码。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ASCII码 ) 计算机存放1个西文字符需1个字节
ASCII码 字符 十进制 二进制 空格 ! … 1 32 33 48 49 00100000 00100001 00110000 00110001 A B a b 65 66 97 98 01000001 01000010 01100001 01100010
3)汉字编码 计算机处理汉字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汉字表示方法 ● 输入码(外码) ● 输入码(外码) ● 交换码(国际码)国家标准GB 2312-80(区位码) ● 机内码 ● 输出码 计算机存放1个汉字
显示器 机内码 输出码 输入码 人 计算机 其他外部设备 (如:打印机) 交换码
1.4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1.4.1 计算机的基础工作原理 1.4.1 计算机的基础工作原理 1946年,著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提出电子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构成,其理论的核心是数据存储和程序存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经历多次更新换代,但冯氏结构体系并无大的变化 John von Neumann 冯诺依曼
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前必须给计算机提供程序和数据,即软件。因此,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 计算机工作原理 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前必须给计算机提供程序和数据,即软件。因此,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没有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是无法工作的。
CPU插槽 内存条插槽 PCI插槽 IDE数据插口 AGP显卡插口
1.4.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中央处理器 运算器:负责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将控制器、运算器及相关电路(如寄存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在一块硅片上,简称为CPU(Center Processing Unit) 。 运算器:负责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对程序所规定的指令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计算机各部分的工作。 CPU品质的高低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档次 微处理器是如何工作的?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用于存放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所必须的原始数据、中间结果、最后结果以及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等。 存储器的容量一般以字节为单位。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内存) 主机的一部分,由CPU直接访问,通常由半导体的集成电路存储芯片构成。 随机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RAM ):用于存放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以电信号写入,断电后信息消失。 只读存储器 (Read Only Memory,ROM ):厂家在制造时用特殊方法写入,断电后信息不会消失。
外部存储器(外存) 弥补了内存容量小,断电后信息丢失的缺陷,容量大,成本低,但存取时间长,速度慢,不能和CPU直接交换信息。 (1)硬盘:Fixed Disk (2)软盘:Soft Disk (3)光盘:Compact Disk (4)U盘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总线 数据总线DB 地址总线AB 控制总线CB 除了上述的外部设备外,还有声卡、视频卡、网卡和调制解调器。
1.4.3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软件是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与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以及与这些程序和数据有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其中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又称为文档。 按其功能及应用范围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最基本、最核心的系统软件,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指挥中心、控制中心,在启动系统时,它的各部分被引导到内存常驻。操作系统集中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资源,控制系统的运行和程序的运行,处理用户的服务请求以方便用户及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的程序集合。DOS、Windows、Unix。 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作业管理。
系统软件 实用程序 实用程序是工具性软件,为用户提供常用的使用、开发及维护工具。实用程序通常以文件形式驻留在磁盘等外存介质上,仅当需要执行某个实用程序时,才将其装入内存暂驻,执行完毕即被覆盖掉。 语言处理程序 、数据库管理程序、调试程序、诊断程序、压缩与解压缩程序等 。
应用软件 最外层的软件,专门面向某一方面的应用,如绘图、文字处理、辅助设计、辅助教学等。
微型计算机使用常识 开关机顺序 不要频繁开机和关机 不可长期闲置不用 与其它部件的连接
1.5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计算机病毒: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有什么危害? 经济损失 信息安全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3、计算机病毒分类 网络病毒 文件病毒 引导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
4、计算机病毒特性 感染性 潜伏性 可激发性 危害性 隐蔽性 欺骗性
5、计算机病毒表现 数据文件和程序文件丢失 文件容量增大 文件建立日期被修改 内存和磁盘空间减少 出现莫名其妙的系统提示音 自动重新启动 ……
6、计算机病毒的来源与传播 软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 网络 …… 人为编制的程序 出于报复 对自己软件的保护 政治目的 ……
7、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管理措施 控制病毒的产生 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技术措施 软件预防 硬件预防 网络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