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统计实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内容说明:  本培训内容根据 2001 年注册会计师考 试辅导教材《会计》一书和《企业会 计制度》(财会[ 2000 ] 25 号)相关 内容编写.
Advertisements

2015 年余杭区劳动工资 报表制度 余杭区统计局综合科杨振威 2015 年 12 月 5 日. 劳资报表目录.
会计实务案例. 复式记账基本原理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至少要在两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上以相等 的金额作双重的记录 所有账户之间的数字存在平衡关系,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不动产销售与租赁的营改增政策 武汉市国税局. 一、征税范围 二、税率与征收率 三、一般计税方法 四、征收管理 五、销售不动产的特殊规定 六、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的特殊规定.
思政 2 班 帅宇迎. 延长石油 是什么公 司? 什么是 有限责任 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 它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3 万元,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 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
大至正中诚以至运大至正中诚以至运 上规上限企业培训讲座 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 普通合伙)中山分所 主讲:李治球.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04-6 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一节 利润的核算 第二节 利润分配的核算 练习题. 第一节 利润的核算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个 会计期间内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后的数额。 一、利润的计算 主营业务利润 = 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第一章 统计报表制度综述.
法人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上海 有限公司 logo: 网站:
知识点11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应用.
如何看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融 资 财 务 部 侯学军 2015年6月26日.
第十章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财务状况) 利润表 (经营成果) 总 账 明细账.
第十二章 财务报表 第一节 财务报表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房地产管理 Real Estate Management
房地产年定报培训 (财务状况表) 开发区统计局、调查队 2014年12月.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限额以上 房地产业财务状况.
房地产投资的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概述 资金等效值的计算 财务评价基本报表 房地产投资的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分析——认识报表.
住宿和餐饮业行业统计 2015年12月22日.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一节 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项目决策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招投标 项目实施 竣工验收.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表式 第三节 现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第十五章 企业会计工作组织 制作人:徐文亮.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1.年度报告公开流程示意图 2.事业单位填报 3.事业单位附件上传 4.举办单位审核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八章 流动负债 第十节 其他应付款.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财务报表的报送、汇总和审批 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六章 利润 主讲教师 郝志文.
任务五 利润形成与财务成果的核算 《基础会计》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房地产业年定报培训 (2011年统计年报和2012年统计定报)
中级财务会计形考作业答案 形考作业习题二: A商品确认的价格:1500元 B商品确认的价格:1400元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固定资产折旧 欧少霞.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练习.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15年定期工业统计培训 5 丰台区统计局 工业(能源)科 2015年9月22日.
财务绩效评价计分方法 1、基本指标计分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基本指标计分是按照功效系数法计分原理,将评价指标实际值对照相应行业标准值,按照规定的计分公式计算各项基本指标得分。    (1)单项指标得分= 本档基础分 调整分 +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功效 系数 实际值-本档标准值 调整分=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记账凭证的填制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姚雪超.
第三篇 组织工作.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大丰职教中心 张春平.
内容讲解 第二节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
《国民经济核算》 作者:张裕民.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基础会计 供应过程的核算.
统计报表制度综述 贵阳市统计局 张 缨 二○一○年七月.
2013年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统计实务 2013年9月.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 3 章 基本概念.
Unit 7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库存现金 一、清查结果处理步骤 核准金额,查明原因 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进行批准后的账务处理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1、某项目变动对总资产的影响是用某项目本年
扬智科技 (股票代号: 3041) 2016年第4季法人说明会 2017年03月17日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Sssss.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13年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统计实务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报表制度? (一)是政府统计部门实施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 (二)是统计制度方法要素(统计指标、统计表式、统计对象、统计范围、调查方法、调查频率等)的规范表述和统一规定。 (三)是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对同级政府部门、上级统计部门对下级统计部门关于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 特征:具有权威性和法规约束性。

(1)经济普查:每10年两次,逢3、8的年份实施。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一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分类 ☆ (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1、周期性普查制度 (1)经济普查:每10年两次,逢3、8的年份实施。 (2)农业普查:每10年一次,逢6的年份实施。 (3)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逢0的年份实施。 2、经常性调查制度:现行40余项 3、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中国农村贫困监测统计调查制度》县级情况采用全面统计,其它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二)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是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工作方案 (三)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实施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工作方案 2011判 16.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地方统计报表制度和行业统计报表制度三大类别。(c )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一节 2010多 12. 我国目前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包括( bcd )。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一节 2010多 12. 我国目前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包括( bcd )。 A. 基本单位普查 B. 人口普查 C. 农业普查 D. 经济普查 E. 第三产业普查 2009单 27.下列各项调查中,属于我国现行周期性普查制度项目的是( d)。 A.基本单位普查 B.全国土地清查 C.第三产业普查 D.农业普查 2009判 7.部门统计调查的范围和内容必须与部门职能相一致。(d ) 2008单 11.下列各项调查中,( d)是我国现行周期性普查制度项目之一。 A.基本单位普查 B.全国土地清查 C.第三产业普查 D.农业普查 2008多 6.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ace )。 A.周期性普查制度 B.临时性调查制度 C.经常性调查制度 D.一次性调查制度 E.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2008判 6.全国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 d ) 2011单 我国现行农普查每10年调查一次(d ) A .在逢0的年份实施 B .在逢2的年份实施 C .在逢4的年份实施 D .在逢6的年份实施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一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机构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地方统计调查制度。 其中国家统计局负责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制度 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同级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地方各类统计调查制度 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原则(10点) 统计调查项目的监督 没有经过各级统计局批准(备案)的或没有标明法定标识的统计报表,均为非法报表,一经发现将予以废止和严肃查处。

(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制定或与国务院其他部门共同制定,由国家统计局管理。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一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制定和管理☆ (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制定或与国务院其他部门共同制定,由国家统计局管理。 (二)部门统计报表制度:由国家统计局以外的其他部门(国家机关、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经统计授权的行业协会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人民团体)制定,由国家统计局管理。 (三)地方统计报表制度:由省及省以下政府统计部门和其他部门制定,由县及县以上政府统计局管理。 2010单 16. 负责管理和协调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的机构是( c)。 A. 国务院 B. 国务院各部门 C. 国家统计局 D. 各部门综合统计机构 2009多 9.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abd)。 A.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B.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C.行业统计报表制度 D.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E.产业统计报表制度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一节 2010多 11. 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acd )。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一节 2010多 11. 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acd )。 A.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B. 行业统计报表制度 C. 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D. 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E. 产业统计报表制度 2011判 16. 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地方统计报表制度和行业统计报表制度三大类别。( c)

统计单位是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二节 统计单位是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一)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独立拥有(或授权使用)资产或者经费,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三)具有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账户,或者能够根据需要编制账户。 2011多 10.法人单位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 acde) A.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B.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C.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D.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E.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二节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 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二)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   (三)能提供收入、支出等相关资料。 2010判 9.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是产业活动单位的必备条件。( c) 2008单 13.下列各项中,( b)不是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 A.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B.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 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1)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二节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 (1)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 (2)多数法人单位仅包含一个产业活动单位,称为单产业法人单位,该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 (3)由两个及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他们能够各自提供业务情况和财务收支资料。 2010单 21.下列关于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 产业活动单位与法人单位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B. 位于一个地点并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产业活动单位 C. 一个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D. 三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 2011单 29.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b )。 A. 单产业法人单位 B. 多产业法人单位 C. 单产业基本单位 D. 多产业基本单位 江苏省统计教育中心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二节 2009单 2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b)。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二节 2009单 2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b)。 A.多产业基本单位 B.多产业法人单位 C.多产业机构单位 D.多产业法人隶属单位 2008多 8.下列关于统计单位的表述中,(bd )是错误或不准确的。 A.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B.一个法人单位拥有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C.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 D.从事一种以上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要分解成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E.产业活动单位接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 2009判 9.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d)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二节 统计单位的统计原则 在地统计原则统计单位按照在地原则进行统计,即统计单位按照以下情况归入所在区域的统计范围:   (一)经营地与行政登记住所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的统计单位,归入该县级区域的统计范围;   (二)经营地与行政登记住所不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的统计单位,原则上归入经营地所在的县级区域的统计范围;   (三)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经营地的统计单位,归入主要经营地所在的县级区域的统计范围。 含有多个法人单位的多法人联合体,应分别对每个法人单位开展统计调查,不能将多个法人单位作为一个统计单位。 江苏省统计教育中心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二节 视同法人单位   法人单位下属跨省的分支机构,符合以下条件的,经与分支机构上级法人单位协商一致,并经国家统计局认可,可视同法人单位处理:   (一)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营业执照》,并有独立的场所;   (二)以该分支机构的名义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一年或一年以上;   (三)该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依法向当地纳税;   (四)具有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账户,或者能够根据统计调查的需要提供财务资料。   按照不重不漏的原则,凡视同法人单位独立报送统计数据的分支机构,其上级法人单位(总部)的统计数据不再包括该分支机构的统计数据。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企业一套表 基本定义:是以企业为基本单元,将统计调查内容集中设置并统一布置和收集的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包括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营业务及附属活动,填报单位为法人单位。 统一设计,统一布置,统一确定和管理调查单位,直接采集同步共享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三节 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能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能源消费:以上外,还包括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的其他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不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三节 调查单位确定 按“先进库,再有数”的原则进行 国家局普查中心和相关专业部门确认调查单位,生成调查单位库, 省级负责年定报单位的变动和基本信息维护,新建单位第季度调一次,规模变动,破产、关闭及基本信息变更一年调整一次。 统计内容:调查单位基本情况、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能源和水消费、科技活动和信息化情况等 统计原则: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按照在地原则进行统计。 数据采集:调查单位统一采取联网直报方式、严格按照企业一套表规定的各表上报时间报送数据。 数据处理:企业一套表数据采取分级、分专业审核、汇总方式。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三节 企业一套表的实施意义 第一,实施企业一套表是规范统一统计工作的关键环节 第二,实施企业一套表是实现统计数据生产方式转变的必要措施 第三,实施企业一套表是减轻调查对象和基层统计机构负担的有效手段 第四,实施企业一套表是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内在需求和长期研究探索的结果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三节 实施企业一套表的规划和目标 按照整体推进,分不实施的原则,采取分阶段实施的办法 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1-12年在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首先实施,建立健全相关统计标准和工作规范,初步建立以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基础,统一认定年定报统计调查单位的工作机制,建立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实现全面调查企业原始数据联网直报。 第二阶段,13年进行实施,将一套表范围扩大到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等国民经济行业的抽样调查企业,并将劳动工资等专业统计纳入一套表 第三阶段,14-15年全面实施将生产价格,服务业统计等抽样或重点调查内容纳入一套表范围。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三节 实施企业一套表的基本思路 第一,要统一设计报表制度 第二,要统一确定和管理调查单位 第三,要统一数据采集处理方式 第四,要规范统计工作业务流程 第五,要统一布置和分专业负责相结合 第六,要制定和推行企业一套表统计元数据标准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四节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四节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GDP 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结构,不包括中间产品。 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 中国对外公布的GDP,以按照生产法和收入法混合计算的GDP为标准,同时公布按照支出法计算的GDP (生产法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新创造的价值,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产品的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得到新增价值。收入法依据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来衡量最终成果。收入法增加值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支出法依据生产活动成果的最终使用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为政府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与服务净出口等四部分之和。) GDP核算分为季度核算和年度核算,按照现价和不变价分别核算 年度GDP核算按照94个行业分别计算,其中农业包含5个行业,工业包含39个行业,建筑业包含4个行业,第三产业包含46个行业。 20

工业增长速度又分为全部工业增长速度(按年度统计、计算和公布)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按月度统计、计算和公布)。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四节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简称工业增长速度),是以工业增加值作为总量指标计算出来的,用以反映一定时期全国或某一地区工业生产增减变动的相对数,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工业增长速度又分为全部工业增长速度(按年度统计、计算和公布)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按月度统计、计算和公布)。 中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即本期现价工业增加值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与基期增加值对比的增长速度。 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长速度(%)=月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基期现价工业增加值×100%-100%=工业发展速度(%)-100% 21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四节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四节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购买的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国家统计局统一组织,分别编制全国、省市县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采用国际通行的链式拉氏公式,编制定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序列。对比基期5年调整一次,现行对比基期为2010年。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对象8个大类的商品(服务),每个大类下分别依次划分中类、小类、基本分类,每个基本分类下设一定数量的代表规格品作为经常性调查项目。代表规格品按消费量大、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代表性强的原则进行选择。目前共有262个基本分类,各调查市县选择至少600种代表规格品作为经常性调查项目。 2011单 10.目前我国编制CPI时包括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如食品、衣着等)共计有(c)。A. 五大类 B. 六大类 C. 八大类 D. 十大类 22

全国CPI数据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对外发布,每月一次。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四节 确定篮子中各类商品及服务的权数。主要依据全国13.3万户城乡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资料,并辅之以典型调查数据作补充。一般每5年更换一次,5年期内各年度适当调整。 确定调查市、县和调查网点。按照大中小兼顾以及地区分布合理原则,采用划类选择法,抽选500个市、县作为全国CPI调查市、县。全国CPI调查网点共计6.3万个。 国家调查队系统负责CPI基础数据收集工作。全国有4000余名现场调查员,按照“定人、定时、定点”原则直接收集CPI基础数据。对一般性规格品每月调查2~3次;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规格品,每5天调查一次;价格变动不频繁的规格品每月调查1次。 全国CPI数据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对外发布,每月一次。 23

采用国际通行的链式拉氏公式,编制定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序列。对比基期5年调整一次,现行对比基期为2010年。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四节 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是综合反映住宅商品价格水平总体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的相对数。中国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由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组成。 采用国际通行的链式拉氏公式,编制定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序列。对比基期5年调整一次,现行对比基期为2010年。 新建住宅分设保障性住房和新建商品住宅2个类别,新建商品住宅类下设90平方米及以下、90~144平方米、144平方米以上3个基本分类。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每月编制一次。 (1)分别计算各城市各基本分类(含保障性住房)月度环比指数。 (2)分别计算各城市各基本分类(含保障性住房)上月度环比指数。 (3)由月度定基指数再计算同比指数。 二手住宅设置90平方米及以下、90~144平方米、144平方米以上3个基本分类。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每月编制一次。方法同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编制方法。 24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四节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四节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简称PPI,是工业生产产品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在某个时期内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全部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中国PPI由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两部分组成。 国家统计局统一编制全国和省级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采用链式拉氏公式,编制定基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序列。对比基期5年调整一次,现行对比基期为2010年。 国家调查队系统负责PPI基础数据收集工作。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选定近6万家调查企业;市级国家调查队向调查企业布置调查任务;各调查企业需按月填报本企业每月5日和20日出厂、购进时点价格并报送市级调查队;企业原始资料经市级调查队、省级调查总队审核后报送国家统计局。 25

农村居民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 -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内部亲友支出 第九章 统计报表制度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按照农村住户常住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它反映的是全国或一个地区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年度核算指标。 是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扣除当年的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交纳的各种税费、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及农村内部亲友间赠送支出后的收入总和。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农村居民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 -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内部亲友支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调查户纯收入之和/调查户常住人口总和 26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第九章 统计报表制度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将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和个人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障支出之后,按照居民家庭人口平均的收入水平。其中,家庭总收入是指该家庭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家庭人员在调查期内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之和,不包括出售财产收入和借贷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27

粮食产量是指全年的粮食生产总量,包括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它是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 第九章 统计报表制度 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是指全年的粮食生产总量,包括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它是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 现行的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涉及了全国848个国家农产量调查县、8890个村、6万个地块和48万个农户,有近万名调查员和辅助调查员从事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的现场调查工作。 28

能直观综合地反映能源消费所获得的经济成果,直接反映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但其无法全面反映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品能耗降低等情况。 第九章 统计报表制度 单位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单位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简称单位GDP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当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为万元时,即为万元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能直观综合地反映能源消费所获得的经济成果,直接反映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但其无法全面反映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品能耗降低等情况。 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能源消费总量核算的基本原则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不得重复计算。 能源消费总量=一次能源产量+(进口量-出口量)+(期初库存量-期末库存量) 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及各地区单位GDP能耗,每年一次 29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月报口径)由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构成,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四节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和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月报口径)由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构成,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 全国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对全国68000户农户进行抽样调查获得数据,一年发布一次。 30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四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四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个体经营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其中,商品包括售给个人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也包括售给社会集团用于非生产、非经营的商品。 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方法是:对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单位进行全面调查,计算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对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单位进行抽样调查,推算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 31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不包括私营单位)的在岗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四节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不包括私营单位)的在岗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统计范围包括全部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及港澳台商投资经济单位在内的160余万家城镇单位,涉及在岗职工近1.4亿人,对统计范围内的单位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调查频率为季度、年度。 32

(一)统计分类:根据事物的内在特点,按照一定标志将重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体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九章 统计标准 第一节 统计标准的定义 (一)统计分类:根据事物的内在特点,按照一定标志将重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体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二)统计分类标准:由统计主管部门对统计分类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一般是以国家标准或统计标准形式发布的。 (三)统计分类标准化:由统计主管部门制定和发布一系列统计分类标准,并在统计工作中贯彻实施。 2008判 7.统计分类标准只适用于周期性普查和经常性统计调查。(c )

(3)是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 (4)有利于加强统计资料的国际对比。 三个特点: (1)科学性与系统性; 第九章 统计标准 第一节 统计分类标准化作用和特点有哪些? 四点作用: (1)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统计分组的规范; (3)是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 (4)有利于加强统计资料的国际对比。 三个特点: (1)科学性与系统性; (2)统一性与强制性; (3)通用性与稳定性。 2011单 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统计分类标准化特点的是(b) A系统性 B前瞻性 C统一性 D通用性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国家标准 ) 1、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如:12345678—9、JS123456—5; 第九章 统计标准 第二节 常用统计标准分类☆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国家标准 ) 1、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如:12345678—9、JS123456—5; 2、全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织结构使用的、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代码证书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 2009单 14.单位代码的赋码机构是( d)。 A.国家统计局 B.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机构 C.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D.县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 2008判 8.单位代码是由统计部门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法定 代码。( c)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2011年第三次修定☆ 1、依据经济活动的同质量性原则,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类别进行的标准分类; 第九章 统计标准 第二节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2011年第三次修定☆ 1、依据经济活动的同质量性原则,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类别进行的标准分类; 2、行业分类理想的基本单位是产业活动单位,也可以是法人单位; 3、由20个门类、 95个大类、 396个中类、 913个小类组成。 2010判 8. 由于统计目的和核算对象不同,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除采用产业活动单位外,也可以采用法人单位。( d) 2009多 10.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习惯上所称的工业包括(ace )。 A.制造业 B.建筑业 C.采矿业 D.房地产业 E.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009判 8.行业分类最理想的基本单位是法人单位。(c )

由十二位有属性的数字组成。其中:县及县以上6位;县以下6位(乡镇街道3位,居委会村委会3位)。 第九章 统计标准 第二节 统计用区划代码: 由十二位有属性的数字组成。其中:县及县以上6位;县以下6位(乡镇街道3位,居委会村委会3位)。 如:320102007002 32—江苏省;01—南京市;02—玄武区 ;007—锁金村街道;002—锁一社区居委会。 2011单 18.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中第7-9位代码代表的区划是( c )。 A. 地区(市、州、盟) B. 县(区、市、旗) C. 乡(镇、街道办事处) D. 居委会、村委会

第九章 统计标准 第二节 《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国家统计局等七部门统计标准) 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为最小划分对象,以实际建设为划分依据,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 共17位,前12位直接使用区划代码,13、14位为城乡属性码,由各地统计部门编制,15-17位为城乡分类代码,不直接编制,通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属性代码转换生成。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国家统计局统计标准)☆ (1)对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划分。 第九章 统计标准 第二节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国家统计局统计标准)☆ (1)对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划分。 (2)以法人企业作为划分规模的对象,划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别; (3)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指标作为划分的依据,而且必须同时达到(二或三项)。 2010多 3. 对批发业企业划分规模时所依据的指标有(ace)。 A. 从业人员数 B. 营业面积 C. 销售额 D. 利润总额 E. 资产总额 2009 多18.工业企业划分企业规模时依据的指标有(acd )。 A.从业人数 B.营业面积 C.销售额 D.资产总额 E.营业利润 2008单 12.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的规定,划分企业规模的对象是(b)。 A.企业集团 B.法人企业 C.产业活动单位 D.基层单位

《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局标准)☆ 第九章 统计标准 第二节 《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局标准)☆ (1)将全部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18个中类,25个小类。 (2)非企业可以参照执行。 2010单 19.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 )。 A. 3个大类,6个中类 B. 3个大类,16个中类 C. 6个大类,6个中类 D. 6个大类,16个中类 2009单 21.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 )。 A.3个大类,6个中类 C.6个大类,6个中类 B.3个大类,16个中类 D.6个大类,16个中类

第九章 统计标准 第二节 企业控股情况划分 《关于统计上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国家统计局统计标准) (一)国有控股 绝对控股(出资超过50%)、相对控股(出资超过其它出资者)、虽然国有不多于其它但协议规定国有控制、各占50%未明确谁控股一律按国有控股。 (二)集体控股 绝对控股(出资超过50%)、相对控股(出资超过其它出资者)、虽然集体股份不多于其它但协议规定集体控制 (三)私人控股 绝对控股(出资超过50%)、相对控股(出资超过其它出资者)、虽然该个人股份不多于其它但协议规定该个人控制 (四)港澳台商控股(同上) (五)外商控股(同上) (六)其它上述五类以外的。

基本单位统计是一项基本的统计工作,它是各项统计调查的基础。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一节 基本单位的统计方法 基本单位统计是一项基本的统计工作,它是各项统计调查的基础。 基本单位如何统计调查? (1)经济普查年度:为全面调查; (2)非经济普查年度:一般为重点调查。 2009单 在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 a)。 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一节 基本单位要统计哪些主要内容? 1、组织机构代码:单位代码就是组织机构代码。是根据《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2、单位详细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 3、行业类别根据其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对各类单位进行的分类。 4、单位规模 5、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产业活动单位填写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6、开业时间 7、联系方式: 包括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和网址。 8、登记注册(或批准)情况:指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的机关(或批准成立的机关)名称和登记注册号码。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一节 9、登记注册类型:指各类法人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具体类型。其他法人单位参照执行。 10、控股情况:根据企业实收资本中某种经济成分的出资人的实际投资情况,或出资人对企业资产的实际控制、支配程度进行分类。具体分为国有控股、集体控股、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股五类。 11、隶属关系 12、营业状态 13、执行会计标准类别 14、机构类型 15、产业活动单位数

两大类指: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三个指标指: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二节 从业人员统计 两大类指: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三个指标指: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是指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 从业人员不包括: (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3)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 2011单 28.按照现行国家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包括在单位从业人员中的是( a )。 A.个体经营户 B.借用的外单位人员 C.再就业的退休人员 D.兼职人员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二节 在岗职工是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在岗职工还包括: (1)应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劳动合同人员(如使用的农村户籍人员); (2)处于试用期人员; (3)编制外招用的人员; (4)派往外单位工作,但工资仍由本单位发放的人员(如挂职锻炼、外派工作等情况)。 在岗职工不包括: (1)本单位使用的且由本单位直接支付工资的劳务派遣人员,应统计在本单位“劳务派遣人员”指标中; (2)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由承包劳务的单位统计为在岗职工。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二节 无论用工单位是否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人员均由实际用工单位填报,而劳务派遣单位(派出单位)不填报这些人员。 其他从业人员是指本单位中不能归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中的人员。此类人员是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从本单位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具体包括:非全日制人员、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等,以及在本单位中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员。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二节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年度、季度、月度)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季度或年度平均人数按单位实际月平均人数计算得到,不得用期末人数替代。☆ 月平均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除以报告月的日历日数。 计算公式为: 月平均人数=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之和÷报告月的日历日数 【例】某企业7月1日有从业人员120人,15日新进大学毕业生15人,23日有4人办理退休手续,问:该企业7月份的平均从业人数为多少? 该企业7月份的平均从业人数=(120×14+135×8+131×9)÷31=127.06人 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 (1)公休日与节假日的人数应按前一天的人数计算。 (2)对新建立不满整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报告期日历日数求得,而不能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 【例】某企业4月6日成立,成立之初有从业人员100人,15日新进大学毕业生15人,23日接受合作企业的劳务派遣人员25人,问:该企业4月份的平均从业人数为多少?该企业4月份的平均从业人数=(100×9+115×16)÷30=91.33人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二节 年平均人数 年平均人数是以1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 计算公式为: 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12 在年内新成立的单位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为:从实际开工之月起到年底的月平均人数相加除以12。 年平均人数=(开工之月平均人数+…+12月平均人数)÷12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二节 工资总额统计☆ 两大类指: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和从业人员平均工资;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二节 工资总额统计☆ 两大类指: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和从业人员平均工资; 三个指标指:在岗职工工资、劳务派遣人员工资、其他从业人员工资。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二节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二节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从构成角度分解为四部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其他工资。工资总额不包括人员的病假、事假等情况扣款。 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 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是指实际用工单位(派遣人员的使用方)在一定时期内为使用劳务派遣人员而付出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用工单位负担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以及各种津贴、补贴等,但不包括因使用派遣人员而支付的管理费用和其他用工成本。 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全部劳动报酬。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二节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计算公式为: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例】某平均从业人员为300人的企业,在2011年为企业员工发放基本工资112万元、绩效工资168万元、工资性津贴和补贴70万元,同时补发2010年工资12万元,问:该企业2011年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多少? 该企业2011年从业人员平均工资=(112+168+70+12)÷300=1.21(万元)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企业财务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资产负债统计、损益及分配统计、人工成本及增值税统计、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统计。 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一般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其中流动资产可分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可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06年《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合计+无形及递延资产小计+其他资产(非06年《企业会计准则》)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合计+无形及递延资产小计+其他资产(非06年《企业会计准则》) 流动资产合计: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主要包括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 23. 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 商誉 B. 银行存款 C. 机器设备 D. 土地使用权 固定资产合计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包括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本年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非流动负债合计( 06年《企业会计准则》 ) 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非06年《企业会计准则》 ) 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归为流动负债: (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 (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3)自资产负债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清偿; (4)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日后一年以上。 非流动负债合计 非流动负债合计指流动负债之外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所有者权益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实收资本指企业各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总额,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营业收入合计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包括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营业税金及附加指企业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应从经营收入中抵扣的税金和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其他业务利润指企业经营除主要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实现的利润。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其他业务利润指企业经营除主要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实现的利润。 销售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广告费等费用和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管理费用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等。 税金指企业按照规定从管理费用中支付的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 差旅费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差旅费,包括市内公出的交通费和外地出差的差旅费。 工会经费指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扣除按规定标准发放的住房补贴,下同)的2%计提并拨交给工会使用的经费。 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2011单 24.财务费用包括( )。 A. 税金 B. 办公费 C. 汇兑净损失 D. 劳动保险费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利息收入指非金融企业存款业务所确认的利息金额。根据企业“财务费用明细账”中“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填报。 利息支出指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指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指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 营业利润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营业利润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再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营业利润为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后,再减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的金额。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补贴收入指企业实际收到的补贴收入,包括实际收到的先征后返的增值税;企业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收到的定额补贴。 营业外收入指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指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 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利润总额为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利润总额为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再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应交增值税是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根据会计相关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按下述公式计算填报: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 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是指用于土地,以及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支出。包括土地购置、房屋和建筑物、机器设备等方面的支出。 土地购置费包括: (1)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土地补偿费、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及土地征收管理费等。 (2)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出让金。 (3)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资金。 房屋和建筑物是指建造和购置房屋及建筑物所发生的全部支出。 机器设备是指购置机器和设备所发生的全部支出。 运输工具是指运载人或物品的工具的支出。 其他费用是指除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以外的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2010多 17. 流动资产包括( )。 A.现金和存款 B.长期投资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2010多 17. 流动资产包括( )。 A.现金和存款        B.长期投资 C.应收及预付款   D.存货 E.递延资产 2009多 14.流动资产包括( )。 A.现金和存款  B.长期投资 C.应收及预付款      D.存货 E.递延资产 2010判 12. 负债合计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按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 2009多 20.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有( )。 A.短期借款 B.应付债券 C.应付工资 D.应交税金 E.应付福利费 2010单 27.下列项目中不计入事业单位经营税金及附加的是( )。 A.资源税 B.所得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 D.营业税 2009单 13.行政事业单位上年结余是指上年结转本年的经常性结余、 专项结余及经营亏损。( )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2009单 18.下列项目中属于管理费用的是(d)。 A.展览费 B.利息净支出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2009单 18.下列项目中属于管理费用的是(d)。 A.展览费 B.利息净支出 C.运输费 D.劳动保险费 2009多 19.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费用的是( )。 A.净利息支出 B.财产保险费 C.教育费附加 D.汇兑净损失 E.职工工资 2008单 17.下列各项中,( )属于管理费用。 A.运输费 B.广告费 C.办公费 D.利息净支出 2008多 10.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费用的是( )。 A.净利息支出 B.财产保险费 C.教育费附加 D.汇兑净损失 2011多 9.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的内容包括( )。 A. 收入 B. 资产 C. 负债 D. 成本及费用 E. 所有者权益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生产活动统计是人们对生产活动全过程各个方面的测量和计算。 生产活动统计的目的是全面系统地调查、整理和提供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生产活动成果流量,或一定时点上的存量,以及与生产活动相关的基本条件,如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拥有及使用等情况的计量。

对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总体统计一般称为国民经济核算,其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增加值之和。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总体统计☆ 对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总体统计一般称为国民经济核算,其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增加值之和。 增加值,也称追加价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即追加到中间投入上的价值。增加值是扣除了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价值量指标。 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2010判 10.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d ) 2010单 22.增加值是下列哪一个选项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 a ) A.所有常住单位 B.所有经济活动单位 C.所有基本统计单位 D.所有法人单位 2011单 20.下列关于增加值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 也称追加价值,即追加到中间投入上的价值 B. 所有国民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最终成果的价值表现 C. 扣除了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价值量指标 D. 各行业增加值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生产法 生产法增加值是从生产的角度计算的增加值,即从货物和服务等生产过程中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总成果(总产出)价值,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转移(中间投入)价值,而得到的新增加的价值。 其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1)总产出: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总产出=∑(货物×单价〈含税〉)+ ∑(服务×单价) 总产出一般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2)中间投入: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或提供货物或服务活动过程中,消耗和转移的所有非固定资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计算公式:中间投入=∑(投入的货物×单价〈含税〉)+ ∑(投入的服务×单价)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中间投入有两项计算原则:一是范围一致原则。即与总产出计算范围一致;二是实际消耗掉和外单位提供的原则。

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 固定资产折旧 :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而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价值。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收入法: 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 固定资产折旧 :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而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价值。 劳动者报酬 :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 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 营业盈余 :是企事业单位从生产经营总收入中扣除成本、费用、税金后的剩余。 2009单 23.收入法增加值的构成包括( )。 A.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者报酬 B.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C.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D.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2011多 8.收入法增加值构成包括( )。 A.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B.固定资产折旧 C.劳动者报酬 D.生产税净额 E.营业盈余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支出法: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其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最终消费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也就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居民消费是指常住住户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按市场价格计算,即按居民支付的购买者价格计算。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取得货物所支付的价格,包括购买者支付的运输和商业费用。 政府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加存货的变动,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常住单位购置、转入和自产自用的固定资产,扣除固定资产的销售和转出后的价值,分有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存货增加是指常住单位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它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等存货等。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是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出口包括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进口包括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增加值率是反映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它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值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说明社会经济的附加值越高、盈利水平越高,投入产出效果也越好。增加值率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效率水平。 增加值率 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重。 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出)×100%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国民经济生产活动分行业统计 目前我国开展的生产活动统计范围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等国民经济行业门类的生产活动统计。

林业产值:指营林、采集林产品和村及村以下采伐竹木的产值。 牧业产值:指牲畜、家禽以及其他动物饲养和相关畜禽产品的产值。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农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产值,即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即将每种产品都按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单价求得每种农产品的产值,然后将各种产品的产值相加求得。 农业产值:指种植业和其他农业产值。 林业产值:指营林、采集林产品和村及村以下采伐竹木的产值。 牧业产值:指牲畜、家禽以及其他动物饲养和相关畜禽产品的产值。 渔业产值:指从水域中捕捞的野生或养殖的水生动、植物产品的产值。 2011单 21.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一般采用( )。 A. 要素收入法 B. 产品法 C. 成本法 D. 工厂法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工业总产值的内容 工业总产值包括三部分: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报告期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 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报告期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报告期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为了使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中的物耗价值一致,以便同口径地计算工业增加值,规定本指标的计算原则是: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反之则不包括。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等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后的余额,如果期末价值小于期初价值,该指标为负值,企业在计算产值时,应按负值计算,不能作为零处理。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1)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内销售,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2)最终产品的原则: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3)“工厂法”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报告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几种具体规定 (1)凡自备原材料(包括自备零部件)生产,不论其加工繁简程度如何,一律按全价,即包括自备原材料的价值,计算工业总产值。 (2)凡来料加工,加工企业只收取加工费,则加工企业一律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即不包括定货者来料的价值。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工业企业之间的来料加工,加工企业(即承包单位)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委托加工的企业(即发包单位)按全价计算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企业与非工业企业之间的来料加工,当工业企业作为加工企业时一律按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原则上应计入工业总产值,但如果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不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不计入工业总产值;如果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计入工业总产值。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建筑业总产值 建筑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建筑业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建筑业总产值包括建筑工程产值、安装工程产值和其他产值三部分内容。其中,建筑工程产值是指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工程价值;安装工程产值是指设备安装工程价值,不得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价值;其他产值是指建筑业总产值中除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以外的产值,包括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总包企业向分包企业收取的管理费以及不能明确划分的施工活动所完成的产值。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指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一定时期内从事商品的购进、保管、整理、包装及销售等服务活动总量的价值,反映批发零售贸易活动的总成果。它表现为通过商品购销活动追加到商品上的价值,也就是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进价所得的差额,即毛利。为了避免流通过程中的重复计算,保持商品购进价格的一致性,需要扣除外购的运费和装卸搬运费(这部分是运输业活动)。

第八章 统计报表制度 第四节 住宿和餐饮业总产值 住宿和餐饮业总产值即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是指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因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等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客房收入、餐费收入、商品销售额(含增值税)和其他收入。  

谢谢大家! 祝各位学员: 身体健康 家庭美满 事业有成 考试顺利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