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知识讲座 2012年
内 容 艾滋病概述 疫情摘要 艾滋病的影响 艾滋病防治趋势
一、艾滋病概述
艾滋病 ? 艾滋病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A-Acquired 获得性的 I-Immune 免疫 D-Deficiency 缺陷 S-Syndrome 综合征 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 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使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首例报告:美国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 男性同性恋 1981年
HIV ? 艾滋病病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逆转录病毒,不能自我复制 球形或卵球形脂质双层结构 H-Human 人类 I-Immunodeficiency 免疫缺陷 V-Virus 病毒 逆转录病毒,不能自我复制 球形或卵球形脂质双层结构 直径100-200nm,放大100万倍约纽扣大小,像一只鞋底的尖钉 具有很强的变异性,有HIV-1和HIV-2两个亚型,十六个亚群,HIV-2仅在西非少数国家出现
艾滋病病毒的第一张电子显微镜照片
艾滋病病毒病毒颗粒的结构模型HIV生活周期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自然发展过程 - 4-8周- 诊断艾滋病 感染成功 抗体转阳 出现症状 死亡 HIV抗体+ HIV抗体- 有症状 艾滋病 - 4-8周- 8-10 年 1年 0.5-2年 诊断艾滋病 感染成功 抗体转阳 出现症状 死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 艾滋病病人(AIDS) 感染艾滋病病毒 未出现临床症状
窗口期和潜伏期 窗口期 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2-4周(极少数3-6个月)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前已具有传染性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机体产生抗体这一段时间(国家推荐为3个月) 世界性共性问题,血液仍然存在不安全隐患(目前均进行抗体检测) 解决的办法:RNA检测、P24抗原检测+HIV抗体检测(发达国家已开始使用),感染8天内仍无法检测 潜伏期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 平均为10年左右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身体内免疫变化过程 数月至数年 几周 窗口期 时间 病毒量 急性期 抗体 中和抗体
艾滋病的传染源 艾滋病病人 HIV携带者(更为重要) 传染物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 乳汁 唾液、眼泪(病毒量少)
HIV传播的四个基本条件 排出——病毒必须从感染者的身体排出; 存活——病毒必须处于能够存活的条件下; 足量——必须有足够多能引起感染的病毒; 侵入——病毒必须进入另外一个人的血液中。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其他:职业暴露、人工授精、器官移植等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方式: 影响因素:避孕套、频率、性伴数、方式、性病、艾滋病病毒感染阶段、性别 传播概率:0.5-4% 男性之间(同性,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男女之间(异性) 影响因素:避孕套、频率、性伴数、方式、性病、艾滋病病毒感染阶段、性别 传播概率:0.5-4%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吸毒:共用注射器 医疗: 其他: 传播概率:〉90% 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或其他 其他: 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侵入人体的器械 传播概率:〉90%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 影响因素:母乳喂养、早产、阴道分娩、阴道冲洗等 传播概率:平均30%(20-42%) 妊娠 分娩 哺乳 影响因素:母乳喂养、早产、阴道分娩、阴道冲洗等 传播概率:平均30%(20-42%)
全球艾滋病传播途径和比例 传播 形式 同性 性传播 异性 输入血液/血制品传播 静脉吸毒 母婴 比例 (%) 10 70 5
全国累计报告感染者按传播途径分类 (1985-2010年9月)
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 一般接触不传播: 不经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打喷嚏不传播 蚊虫叮咬不传播 握手、共餐、共用办公用品等 马桶、电话、卧具、游泳池、公共浴池等 咳嗽、打喷嚏不传播 蚊虫叮咬不传播
艾滋病病毒在人群中如何传播? 如何从高危人群向一 般人群传播? 性行为 性行为 共用针具 吸毒女性 性行为 吸毒人群 配偶 母婴传播 性行为 共用针具 性行为 性行为 性行为 吸毒人群 母婴传播 妓女 嫖客 性行为 共用针具 母婴传播 吸毒人群 婴儿 配偶
二、艾滋病疫情摘要
全球艾滋病疫情摘要
首次发现 美国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 男性同性恋 1981年 1985年全球五大洲均有病例报告 06/06 e
全球艾滋病疫情摘要 估计存活HIV/AIDS人数 3,400万 2010年新发感染 270万 2010年死亡 180万 特点 (2011年11月发布,截止2010年) 超过6000万人 -感染艾滋病病毒 近3000万人 -死于艾滋病 估计存活HIV/AIDS人数 3,400万 2010年新发感染 270万 2010年死亡 180万 特点 新发感染人数减少,死亡人数下降 国家和地区间的流行差异较大 亚洲总体保持稳定(中国列第二) 注射吸毒人群、男同人群和性工作者是影响亚洲疫情发展的关键人群
2010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摘要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 2010年艾滋病新发感染人数 2010年艾滋病死亡人数 总数 3400万[3160万 – 3520万] 成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 3060万[2860万 – 3140 万] 女性感染者人数 1590万[1480万 – 1720万] 15岁以下儿童感染者人数 340万[300万 – 380万] 新发感染总数 270万[240万 – 290万] 成年人新发感染数 231万[206万 – 245万] 15岁以下儿童新发感染人数 39万[34万 – 45万] 死亡人数总数 180万 [160万 – 210万] 成年人死亡人数 155万[138万 – 181万] 1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 25万[22万 – 29万]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 2010年艾滋病新发感染人数 2010年艾滋病死亡人数
2010年成年人和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估计人数 合计: 3400万 (3160 – 3520万) 140万 82万 150万 77万 46万 西欧和中欧 82万 [72 – 91万] 东欧和中亚 140万 [130 – 160万] 北美 150万 [120 – 200万] 东亚 77万 [56 – 100万] 中东和北非 46万 [40 – 53万] 加勒比海地区 24万 [22 – 27万] 南亚和东南亚 410万 [370 – 460万] 撒哈拉以南非洲 2250万 [2090 – 2420万] 中美和南美 140万 [120 – 160万] 大洋洲 5.7万 [5.0 – 6.4万] 合计: 3400万 (3160 – 3520万)
2010年HIV感染全球分布情况 从2007年的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亚洲(南亚、东南亚、西亚)、东欧。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仍然是全球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 亚洲地区的感染者人数增加比较快。 28 28
2010年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艾滋病病毒 大约97%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 大约1000人是15岁以下儿童 大约6000人是15岁及其以上的成年人 其中: 大约51%是女性 大约41%是15-24岁的年轻人
2001-2009年全球部分地区新发感染率变化情况 上升25% 稳定 下降25% 未纳入分析
艾滋病的传播模式(全球) 嫖客 家庭妇女 妓女 婴儿 注射毒品者 同性恋
艾滋病的传播模式(亚洲) Family 普通人群 桥梁人群 Sex workers Drug Users Children 高危人群
世界艾滋病流行28年概括 1981年 2009年 累计死亡超近3000万例 第一次报告 感染者/病人3330万例 5例艾滋病 每天约有7000人新感染 每天约5000人死于艾滋病 全球艾滋病自1981年第一次报告5例艾滋病后,截至2007年底,累计死亡超过 2,500多万人。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新报告,2007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人数为3320万,新增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为250万,艾滋病死亡人数为210万。2007年每天约有6850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5750人死于艾滋病。 33 33
中国艾滋病疫情摘要
首例报告 北京协和医院 1985年 美籍阿根廷旅游者 王爱霞:中国首例艾滋病发现者
艾滋病的传播模式(中国) 桥梁人群 普通人群 高危人群 非法采血 Drug Users Sex workers Family Children
中国艾滋病疫情摘要 中国(2011年11月) 累计报告感染人数 44万人(艾滋病病人17万) 累计报告死亡人数 9万人 疫情特点 累计报告感染人数 44万人(艾滋病病人17万) 累计报告死亡人数 9万人 疫情特点 疫情依然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趋缓 既往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发病和死亡增加 经性途径传播为主,并且持续增高 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疫情严重 受影响人群增多,艾滋病流行形势复杂化
流行特点 经性途径传播为主,并且持续增高 全国历年报告HIV的传播途径构成
1995年前,仅云南省报告吸毒者中艾滋病流行 146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1989年 HEILONGJIANG JILIN XINJIANG LIAONING GANSU NEIMENGGU BEIJING TIANJIN HEBEI NINGXIA SHANDONG QINGHAI SHANXI SHAANXI HENAN JIANGSU TIBET SHANGHAI SICHUAN HUBEI ANHUI ZHEJIANG JIANGXI HUNAN 146 GUIZHOU FUJIAN YUNNAN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GUANGXI GUANGDONG TAIWAN HONG KONG MACAO 1989年 HAINAN
到1995年,3个省报告吸毒者中艾滋病流行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HEILONGJIANG JILIN XINJIANG LIAONING GANSU NEIMENGGU BEIJING TIANJIN HEBEI NINGXIA SHANDONG QINGHAI SHANXI SHAANXI HENAN JIANGSU TIBET SHANGHAI SICHUAN HUBEI ANHUI ZHEJIANG JIANGXI HUNAN GUIZHOU FUJIAN YUNNAN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GUANGXI GUANGDONG TAIWAN HONG KONG MACAO HAINAN
到2000年,26个省报告吸毒者中艾滋病流行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HEILONGJIANG JILIN XINJIANG LIAONING GANSU NEIMENGGU BEIJING TIANJIN HEBEI NINGXIA SHANDONG QINGHAI SHANXI SHAANXI HENAN JIANGSU TIBET SHANGHAI SICHUAN HUBEI ANHUI ZHEJIANG JIANGXI HUNAN GUIZHOU FUJIAN YUNNAN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GUANGXI GUANGDONG TAIWAN HONG KONG MACAO HAINAN
到2002年,所有31个省报告吸毒者中艾滋病流行 146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1989年 HEILONGJIANG JILIN XINJIANG LIAONING GANSU NEIMENGGU BEIJING TIANJIN HEBEI NINGXIA SHANDONG QINGHAI SHANXI SHAANXI HENAN JIANGSU TIBET SHANGHAI SICHUAN HUBEI ANHUI ZHEJIANG JIANGXI HUNAN 146 GUIZHOU FUJIAN YUNNAN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GUANGXI GUANGDONG TAIWAN HONG KONG MACAO 1989年 HAINAN
全国累计报告HIV/AIDS分布地图(截至2011年9月30日) 累计报告感染者/病人2万人以上6个省份: 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广东,占全国的79% 累计报告病人超过3,000人的8个省份: 河南、云南、广西、广东、新疆、安徽、四川和湖北,占全国的80%。 2009年新报告HIV/AIDS超过3000人以上6个省份: 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新疆、河南,占全国的74%。 全国累计报告HIV/AIDS分布地图(截至2011年9月30日)
流行特点 受影响人群增多,艾滋病流行形势复杂化 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然广泛存在 25%的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 有32%的暗娼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 有87%的男男性行为者最近六个月与多个同性性伴发生性行为,只有44%肛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 使用新型毒品的现象愈显流行 多性伴(异性性伴和同性性伴)现象仍在蔓延
流行特点 受影响人群增多,艾滋病流行形势复杂化 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增多 50岁以上年龄组报告数增加明显 学生中的HIV/AIDS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8%上升为2011年的55.5% 异性传播比例从2006年的4%上升到2011年的19.3% 异地或者异国婚姻造成的外来媳妇引起的输入性HIV感染者引起了配偶间的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中国艾滋病流行25年概括 截至2011年11月 1985年 累计报告感染者/病人超过44 例 第一次报告 其中病人超过17万例 1例艾滋病 累计死亡超过 9万例 估计存活感染者人数:78万(2011年) 1985年 第一次报告 1例艾滋病 我国于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后,截至2008年9月30日,经历了23年,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276355 例(其中艾滋病病人82322例),累计死亡报告38150 例。 46 46
云南省HIV/AIDS流行的发现 198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外国旅游者)
流行特点 流行范围广,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大 吸毒人群感染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性传播感染呈现上升趋势 一般人群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
学生中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情况 近几年学生中报告经性途径传播感染者人数增加
四、艾滋病对社会经济影响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 联合国报告 人类正面对着两个威胁,恐怖主义和艾滋病。与恐怖主义相比,艾滋病在过去一年里夺走了更多人的生命。 艾滋病对世界造成的威胁不亚于让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 艾滋病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自1981 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 艾滋病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传播,对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危害和影响。艾滋病在全球广泛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已成为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的疾病之一 。 51 51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艾滋病防治是关系我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各级党政领导需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
2004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正在这里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慰问医务人员和志愿者。这是胡锦涛与患者亲切交谈 53
温家宝总理指出: “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国务院高度重视,经研究并作了部署。必须实行责任制,加强防治规划、督导检查、队伍建设、依法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同时注意总结成功经验,真正把这件关系民族根本利益的大事加紧抓好。”
2003年12月1日,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亲临北京地坛医院看望艾滋病病人和为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 55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当前关注的十大公共卫生问题 HIV/AIDS流行 新发现和再回升的传染病:结核;霍乱、鼠疫(腺);登革热;白喉;O157:H7型大肠杆菌和隐孢子虫病引起的食源性和水源性腹泻。 结核病 全球有望消灭的疾病:小儿麻痹症;麻风病; 吸烟造成的危害; 全球儿童与青少年的卫生保健 环境与健康 人口老龄化和肿瘤、心血管病的防治 生殖卫生与健康 营养和食品安全问题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艾滋病流行已成为全球第四位死亡原因 死因顺位 疾病 占总死因百分比 死亡数(百万/年) 1 缺血性心脏病 12.67 7.089 2 脑血管疾病 9.91 5.544 3 急性呼吸道感染 7.08 3.963 4 HIV/AIDS 4.78 2.673 5 慢性阻塞性肺病 4.75 2.660 6 腹泻病 4.21 2.356 7 围产期疾病 3.95 2.213 8 结核病 2.98 1.669 9 呼吸道肿瘤 2.20 1.230 10 交通事故 2.13 1.193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与影响 2. 心理健康 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及影响 2. 家庭开支增大 3. 家庭成员心理负担 1. 生理健康 2. 心理健康 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及影响 1. 家庭收入减少 2. 家庭开支增大 3. 家庭成员心理负担 1.从生理层面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其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巨大的痛苦;而且也长期、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的劳动生产力,减少了其创造社会财富的价值。 从心理、社会层面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产生心理健康的损害。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感染者曾有过长时间的抑郁情绪和自杀念头,少数感染者自杀死亡。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调查表明,约40%的人不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触。由于受到社会的歧视,少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产生了对社会的敌视和报复心理。 首先,体现在因患病失去工作而造成的收入减少。由于艾滋病患者大多数正处于壮年,他们往往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其健康的逐步衰退和自身劳动能力的下降,导致整个家庭劳动投入和家庭收入的大幅度减少,其家庭生活水平大为下降。在赞比亚,三分之二被艾滋病夺走父亲生命的家庭,平均月收入下降了80%;在科特迪瓦,有艾滋病患者的家庭的平均收入仅为全国水平的一半 。在我国的调查表明,感染者家庭的人均收入只是未受影响家庭收入的44%—47%。 其次是巨额的医药费用支出造成家庭开支增大。为治疗艾滋病患者, 家庭都会全力增加医疗开支。一项调查估计,每个艾滋病患者平均每年的医药总费用高达数万元。尤其目前许多艾滋病流行严重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治疗艾滋病的费用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以至于无力负担,使一个家庭在经济上陷入窘境。近年来,我国虽然对所有农村感染者和城市中的低收入感染者提供了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但在一些地区,艾滋病病人仍需承担与艾滋病治疗有关的部分费用(如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及其他相关的检测等),给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第三,社会上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感染者家庭成员离婚率和丧偶率显著高于非感染家庭,这部分人的离异、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会直接导致家庭规模和结构的改变,同时也必然会影响到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而家庭赡养、抚养等功能受到影响。 58 58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AIDS对非洲三国死亡率的影响 (/千)
佛像前堆放着一袋袋骨灰,白色的麻布袋上写着死者名字,代表着他们曾经存在过。 这座佛寺从1992年开始,先后收留1万多名晚期艾滋病患者 佛像前堆放着一袋袋骨灰,白色的麻布袋上写着死者名字,代表着他们曾经存在过。 这座佛寺从1992年开始,先后收留1万多名晚期艾滋病患者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民族存亡、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艾滋病流行可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毁于一旦 当艾滋病感染人数达到60-100万人时,经济损失每年可达4600-7700亿元 某些非洲国家因AIDS导致农产品损失估计已达50%,总体经济收入也降低了25%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改变了人口构成 减缓经济发展 人均期望寿命下降 卫生资源大量消耗 加大了贫富差距,导致贫困人口增加 带来孤儿和老人赡养问题 是社会安定的隐患 损害政府形象,造成政治危机 从全球范围来看,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一些国家的人口构成,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期望寿命降低、消耗大量公共卫生资源,加大了贫富差距,带来孤儿和老人赡养问题 ,影响社会安定,损害政府形象,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 64 64
津巴布韦艾滋病流行造成的劳动人口减少 15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 % 65 艾滋病的流行使得津巴布韦15-64岁的劳动人口从1986年的76.49%降低到1992年的61.62%. 15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 65 65
艾滋病流行对非洲国家自独立以来取得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增长率 ) 1977 1987 1998 津巴布韦 3.9% 2.0% 0.4% 南 非 2.1% 1.6% 0.5%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供) 在非洲一些地区,几十年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因小小的病毒流行而毁于一旦。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供的数据,艾滋病流行抵消了非洲国家自独立以来取得的社会经济发展成绩。因艾滋病的流行,津巴布韦、南非和肯尼亚1977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从3.9%、2.1%和4.1%下降到 1987年的2.0%,0.4%和1.6%。另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某些非洲国家因艾滋病流行导致农产品损失估计已达50%,总体经济收入也降低了25%。据世界银行的报告,艾滋病感染率在5%以内,对宏观经济影响不大,但感染率超过5%,将使人均GDP水平迅速下降。 66 66
云南省禁毒防艾人民战争 第一轮:2005-2007年 第二轮:2008-2010年 第三轮:2011-2015年
美 国 1979-80年,在NY、SF、LA年轻的男同性恋中报告了卡波齐氏肉瘤和卡氏肺囊虫肺炎 美 国 1979-80年,在NY、SF、LA年轻的男同性恋中报告了卡波齐氏肉瘤和卡氏肺囊虫肺炎 1987年,里根政府对艾滋病并不重视,当时,当时美国有41,027人死于艾滋病,71,716人感染艾滋病 里根认为对青少年开展性教育不是政府的责任 里根说: “性教育是学校和家长的事,不是政府的。但是让我们对自己要负责,艾滋病信息并不是某些人说的“普适价值”。毕竟,当需要预防艾滋病时,难道药品和道德不会给教给他们同样的教训吗?” 政府1981年6月-82年5月,艾滋病投入100万美元,而有一种罕见病的投入为900万美元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kisses HIV- positive Princess Zulu, from Zambia
总统艾滋病救助紧急计划(2003) “我要求议会通过1个150亿美元的5年计划,用于遏制遭受艾滋病肆虐严重的非洲和加勒比海海岸相关国家的艾滋病流行状况。” - 布什总统, 2003
经费使用领域 55% 用于治疗 15% 关怀 20% 用于预防 10% 用于孤儿和孤老救助
治疗目标 到2004年底,通过美国援助项目500,000人得到抗病毒治疗 到2005年底,至少1,000,000人得到抗病毒治疗 到2006年底,至少2,000,000人得到抗病毒治疗
目标完成情况 到2005年底, 200,000 人得到抗病毒治疗 到2008年底,至少2,000,000人得到抗病毒治疗
美国目前主要策略 13-60岁门诊病人HIV抗体检测 免费ART 免费性病治疗 减少歧视 。。。。。。
中国目前主要策略 宣传教育 血液安全 行为干预 咨询检测 母婴阻断 抗病毒治疗 关怀救助 下一步考虑对机会性感染提供支持
艾滋病防治趋势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研制不需要终身服用的有效治愈的药物 预防和减少新发感染
艾滋病防治趋势 加快有证据支持的有效的防治措施的落实:在提供治疗服务的同时开展减少危险行为的干预。 研制可以治愈但不需要终身服药的药物:研制可以彻底消灭机体内HIV的药物;研制可以强有力终身抑制HIV复制到检测不到水平的药物。目前人们在研究一种可以持久保持HIV抗体免疫性的免疫调节剂,旨在保持机体内持久的高的CD4水平和低病毒载量。 开发新的生物医学预防手段(如疫苗等生物制剂),并与目前有效的预防措施相结合。关于疫苗目前已经初步研制出可以预防性传播到30%水平的疫苗,但仍需进一步观察所显现的效果是否与疫苗相关,还是有其它干预措施的效果,此外还需进一步研制对血传播有效的疫苗。 提高以上任何一项措施的覆盖率。
检测发现
扩 大 检 测 匿名自愿检测 自愿咨询检测 强制检测 实名检测 PITC 常规检测
抗病毒治疗对控制传播有益,对感染者本身有何好处? 与延期治疗组相比,立即治疗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 了40%——早期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与延期治疗组相比,立即治疗组肺外结核的发生率降低 了84%(3:17)——至关重要的结果。因为在许多地区肺 外结核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2011-2015年战略
UNAIDS全球艾滋病防治策略 (2011-2015年) 远景一:零新发感染(Zero New Infections) 2015年目标: 艾滋病病毒经性途径传播减少一半,包括青年人群、男男性接触者以及商业性性行为传播。 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艾滋病相关孕产妇死亡率降低一半。 预防吸毒人群中所有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
UNAIDS全球艾滋病防治策略 (2011-2015年) 远景二:零艾滋病死亡(Zero AIDS-related Deaths) 2015年目标: 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实现抗病毒治疗的普遍可及。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一半。 所有国家均制定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受艾滋病影响家庭的社会保障策略,这些个人和家庭可获得基本的关怀和支持。
UNAIDS全球艾滋病防治策略 (2011-2015年) 远景三:零歧视(Zero Discrimination) 2015年目标: 对艾滋病病毒传播、商业性性行为、吸毒或同性恋采取惩罚性法律和措施而阻碍防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国家减少一半。 存在艾滋病病毒相关入境、停留、居留限制的国家中,至少一半国家消除这些限制。 至少一半的国家开展针对妇女和少女具体需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对性别暴力零容忍。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