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景觀的季風世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附件一. 附件二 嚼食檳榔習慣之分佈 Taiwan India Sri-LankaPapua New Guinea South Africa Indonesia Hu-Nan (Modified from Norton, 1997) 附件三.
Advertisements

第一章 緒論 高中地理(二).  區域地理的重點  地理區劃分的依據  臺灣自然環境的特性  臺灣四大地理區劃分的依據  中國自然環境的特色  中國六大地區的概述 學習重點.
風怎樣形成 天氣圖 高、低氣壓 天氣狀況與高低氣壓的關係. 91 年 11 月 6 日 地面天氣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地圖符號:圖例 地圖符號:圖例.
太陽_介面設計.
地理科~專題研習 中國 的 氣候 (第四課).
氣候 ★影響氣候的因素 影響一地氣候的因素有許多,例如緯度、地形、 海陸分布、洋流、季風、大氣環流、洋流等。
習作1-6 題目+解答.
氣溫 氣壓和風 降水.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 主要貿易夥伴 香港 – 西方技術、轉口貿易市場 中國 – 食物、工業原料、工業產品 緊密資金流通
東南亞與南亞.
多元的世界(上) 遠眺日本富士山.
全球概述.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3.1 溫大叔的煩惱(上) 溫大叔一家是河北省的農民,以傳統的耕作方法種植小麥為生。.
經濟 ★自給型農牧業 原始社會採集游牧游耕:主要分布於赤道 兩側的中非、中美洲及亞馬遜河流域。游 耕的生產力雖然較低,但卻能讓土地有足 夠時間休養生息,回復原有的生態。 季風亞洲傳統集約農業:以季風亞洲稻作 區為代表。
101學年度全國公私立高中 學科能力測驗模擬考試 (自然科)
義守大學 周資眾 運動科學選材 義守大學 周資眾
氣候與水文 學習焦點: 1.了解影響中國氣候的因素 2.認識中國的氣候特徵 3.認識中國三大氣候類型 4.了解中國的水文特色
南投縣立水里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千變萬化的天氣.
臺灣的氣候 劉辰秋 製作.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Weather and Climate天氣與氣候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CH03 資訊管理的智慧觀點:技術篇.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越南現況資料.
Cloud Computing – 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
選修部分單元(2)的介紹 天氣與氣候.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南亞地形圖 單 4 元 亞洲(二)──南亞、中亞與西亞 社會學習領域 投影片 16 配合社會(五) 三上地理 4 ─ 1.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圖形.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 中國:東亞之光(Ch.16)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台灣雖地處低緯度地區,四季變化不明顯,但仍可感受到四季的不同。
第四章第二節 天氣的現象 P86.
研習題目 蘇門答臘西南地震.
第二單元第1課 世界地理概述 一、海陸分布 (ㄧ)分區: 1.陸地-七(八)大洲 (中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 2.海洋-三大洋
4-3 天氣的推手.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機會成本知多少 機會成本的定義 1.
機會成本知多少 機會成本的定義 1.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河西走廊:北山、南山間的山間盆地)、自古的絲路。 中途的綠洲由夏天融化的高山雪水孕育而成。 冬季季風:由大陸 吹向海洋,多風砂, 既乾且冷。
八大 行 星 科目 : 常識 年級 : 六年級 教節 : 一節 作者 : 郭雅志 使用方法: 按滑鼠去到下一個項目.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第一篇 臺灣的環境 (上) 地理.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聖地的位置.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季 節~變 變 變.
天氣因子 天氣因子 影響天氣的因素 例如氣溫、氣壓、風、雨量和濕度 天氣 某一段時間內 大氣層的狀況.
第一節 餐飲服務的定義及範圍 4-2 鋸條的種類、用途與規則 一. 鋸條規格 二. 鋸條的種類 三. 鋸條的用途.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新事業發展專題
風 風就是流動的空氣 風向: 空氣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 由風向標 量度 2. 風速: 氣壓之間的差異愈大,風速愈高。 由 風速計 量度.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聲音的產生.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 中國:東亞之光(Ch.16)
海洋篇 Unit_02_洋流.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稻作景觀的季風世界

一 季風亞洲 定義 分布範圍 季風:隨著冬、夏季節而改變風向的風,稱為季風 一 季風亞洲 定義 季風:隨著冬、夏季節而改變風向的風,稱為季風 季風亞洲:從東亞的日本、韓國,經過中國東南部 、東南亞各國,一直到印度半島,因屬季風分布地區,故稱為季風亞洲 分布範圍 從緯度來看:季風亞洲分布的範圍橫跨溫帶及熱帶 從海陸位置來看:它出現在世界最大的陸地──歐亞大陸的東南部,面對世界最大的洋面──太平洋

季風的形成 夏季季風:夏季時,太陽照射偏向北半球,北半球陸地增溫的速度高於海水,因此,在亞洲大陸內部的西伯利亞及蒙古地區形成低壓中心,而在太平洋及印度洋上則形成高氣壓,風由海洋吹向大陸形成夏季季風 冬季季風:冬季時,太陽照射偏向南半球,北半球陸地溫度相對低於太平洋及印度洋,因此,風就由內陸高壓中心的蒙古及西伯利亞吹向海洋而形成冬季季風

雨季乾季的形成 季風氣候區 雨季:夏季季風會帶來海洋水氣,是主要的雨季,愈近海洋雨量愈多 乾季:冬季季風多由內陸吹向海洋的乾冷空氣,是乾季,且往往帶來低溫與寒流 季風氣候區 季風風向的轉換十分規則,在日本、韓國一帶屬溫帶季風區,夏天吹東南風,冬天吹西北風 在中國較低緯區、臺灣、東南亞及印度半島區,為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天吹東北風,而夏天吹西南風

季風的利用 因為風向恆定,在早期帆船時代,中國東南沿海居民 就經常利用季風,往返東南亞地區從事貿易活動

二 季風下的農業活動 稻作為主的農事活動 原因 二 季風下的農業活動 稻作為主的農事活動 原因 季風氣候區的年降水量可達1,000-2,000公釐,氣溫約在20℃以上,適合水稻的生長 夏季季風會帶來大量降水,因此主要的農事活動集中於夏天的水稻種植,即所謂的春耕、夏耘、秋收 、冬藏 地區:季風亞洲大部分的平原、河谷地區都種植著稻米,特別在山坡地上的梯田,這些地區所種植的稻米,養活世界近一半的人口

人地關係精密:多樣的水文特色,反映出稻田耕作景觀的精密人地關係 景觀特色不同 原因:水對於水稻的種植有高度的重要性 影響因素: 季風到達的時間 雨量多寡 地形高低 人地關係精密:多樣的水文特色,反映出稻田耕作景觀的精密人地關係

人和環境緊密結合 原因 方式 為了養活大量人口,季風亞洲區的農民在小塊的田地上,投入大量勞力 為期待好的收成,每一寸土地均精細的規劃利用 東亞地區的農村中,休耕地改種蔬菜與雜糧、田間池塘養魚、蝦,旱地種果樹,空地養雞、鴨,而牛 、羊不但供應乳肉,也是勞力的來源,其排泄物亦是主要肥料

三 季風稻作農業的轉型 稻作農業的衝擊 原因 經濟全球化潮流下,季風亞洲的稻作農業面臨重大衝擊 稻米的生產因商品化的關係而有大幅改變 三 季風稻作農業的轉型 稻作農業的衝擊 原因 經濟全球化潮流下,季風亞洲的稻作農業面臨重大衝擊 稻米的生產因商品化的關係而有大幅改變 快速的都市化,農村勞力短缺問題亦浮上檯面

具體實證 (一) 稻米商業化的衝擊 背景:稻米是泰國傳統的糧食作物(foodcrops),主要稻田分布於河口三角洲一帶,產量不僅自給自足,尚有剩餘出口 衝擊 日本等國家發展工業以及中國人口快速成長,需要大量糧食,經過品種改良的泰國稻米正可彌補這個需求缺口 稻米的生產不再只是維持生計,更轉為滿足市場需求的商品

影響:破壞了傳統稻作中密切的人地關係,農村的景觀亦隨之改變 因應方式: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大量使用化學肥料 機械化的耕種 土地兼併 影響:破壞了傳統稻作中密切的人地關係,農村的景觀亦隨之改變

(二) 都市化的影響 背景:印尼地區,因國家政策以發展新興工業活動為主,導致部分地區的鄉村人口大量往都市地區集中 農村地區的勞動力短缺,不僅加速機械化的耕種,更造成鄉村地區人口結構的改變,進一步影響到鄉村地區的發展

(三) 人口眾多問題 印度人民的生活水準無法提高 人口眾多 傳統耕種方式不易改變 人口高居季風亞洲第二位,總人口中有65%以稻米為主食 快速的人口成長(每年約1.7%),促使稻米的需求量大增 傳統耕種方式不易改變 許多科學家擔心以印度當前的水稻生產技術,無法承受國內不斷增加的人口壓力 傳統的耕作方式極易受到天災影響,如洪水、旱災等,收成量不穩定也容易產生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