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 風(颶 風 )
颱風是什麼? 在氣象學上說颱風是一種劇烈的熱帶氣旋,熱帶氣旋就是在熱帶海洋上發生的低氣壓。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近地面的風,以颱風中心為中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轉動。至於颱風這個名字的來源,一般認為是從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但據林紹豪教授的考據,可能是從閩南語「風篩」演變而來,於魯鼎梅重修台灣縣志云:「所云颱者,乃土人見颶風挾雨四面環至,空中旋舞如篩」,因曰風篩,謂颶風篩雨,未嘗曰颱風也,臺音篩同台,加風作颱,諸書承誤。至今閩南語稱颱風為風颱,所以這一說法頗為可信。但無論「大風」也好,「風篩」也好,總之颱風就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 一種非常猛烈的風暴。
颱風如何生成? 颱風的成因,至今仍無法十分確定,但已知它是由熱帶大氣內的擾動發展而來的。在熱帶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容易蒸發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熱帶海洋上的空氣溫度高、濕度大,這種空氣因溫度高而膨脹,致使密度減小,質量減輕,而赤道附近風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發生對流作用,同時周圍之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循環不已,終必使整個氣柱皆為溫度較高、重量較輕、密度較小之空氣,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熱帶低壓 」。 然而空氣之流動是自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就好像是水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四周氣壓較高處的空氣必向氣壓較低處流動,因而形成「風」。在夏季,因為太陽直射區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和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更迫擠此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旋渦。這種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相遇所造成的輻合作用,和原來的對流作用繼續不斷,使已形成為低氣壓的旋渦繼續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氣加快向旋渦中心流,流入愈快時,其風速就愈大;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2公尺時,我們就稱它為颱風。
侵襲台灣的颱風是由何處來的? 颱風是發生在熱帶海洋面上的猛烈風暴,北緯10度至15度一帶是最容易形成颱風的區域;而侵襲臺灣的颱風大都來自北太平洋西部,發生的地點以加羅林群島、馬利安納群島和帛琉群島附近一帶最多,另外也有部分來自中國南海海面,但次數較少。
除了台灣之外,其他地區有颱風嗎? 颱風並非我們這個地區獨有的天氣現象,其他地區的熱帶海洋上也同樣有颱風,祇是稱呼不同罷了,發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及中國南海者稱 為颱風,發生在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北太平洋東部等地者稱為颶風(HURRICANE),而在印度洋、孟加拉灣及阿拉伯海發生的叫旋風(CYCLONE)。 全球颱風生成的地區共有七區。
為何颱風多發生在夏、秋之際,而冬、春二季較少? 在前面曾談到颱風發生的環境,必須有較高的氣溫和大量的水汽,發生對流作用,以及不同方向不同秉性的風,且發生波動而造成旋渦等,此均以夏、秋環境較為適合。過了秋季,太陽直射部分往南移,南半球之東南信風不能侵入北半球,能形成颱風的機會較少,所以在北半球颱風多發生在七、八、九三個月;十二月至翌年四月間則極 少發生。
颱風發生的頻率如何? 全球每年約有79個颱風生成,以北太平洋西部及中國南海地區生成的颱風最多也最強。自1897年至1996年間共有2349個颱風在此一地區生成,平均每年約有24個,一半以上發生在七、八、九三個月份,而以八月份最多。 月份 次數 一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 一 月 十 二 月 合 計 總共發生 次 數 38 18 27 57 91 144 378 471 437 348 228 112 2,349 佔總數之 百 分 比 1.6 0.8 1.1 2.4 3.9 6.1 16.1 20.1 18.6 14.8 9.7 4.8 100 平 均 0.4 0.2 0.3 0.6 0.9 1.4 3.8 4.7 4.4 3.5 2.3 23.5
颱風內部的結構如何? 颱風的暴風範圍相當大,其半徑約有三、四百公里;由於氣象雷達無法看到它的全貌,僅憑文字說明也不易描述詳盡,雖然現在氣象衛星可以在高空觀測,顯示出整個颱風中上層的形狀,但卻無法看到內部詳細的情況。現在我們分別從各方面說明,綜合起來也許可以有一個概略的印象。 在天氣圖上,我們僅能用密集的圓形等壓線來表示颱風的位置和暴風範圍;從氣象衛星所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颱風中上層大致呈圓形並含螺旋狀旋轉著的雲,在北半球是以反時鐘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是順時鐘方向旋轉,而在中央部位有時可以明顯的看出無雲的颱風眼,雲的旋轉情形可以代表風的吹向。 在颱風內部,由氣象偵察飛機從各種不同的高度,不同之方向,實際飛進颱風內部觀測的結果,可知颱風大致為一半徑甚大的雲柱,其高度曾觀測到有一萬八千餘公尺之高。在這圍繞龐大的雲柱中心部分是無雲或雲層很薄,而且沒有風雨現象,這就是颱風眼。從颱風眼向外,剛離開颱風眼處,即是雲層最濃厚而風雨亦最大之處,漸向外則雲層漸高也漸薄,風雨也漸弱(如圖二所示)。在地面上,當有一颱風逐漸接近,並且颱風眼恰巧經過,然後颱風漸漸離去時,我們也可以大致感覺到上述的情況。
什麼叫颱風眼?其形狀及大小為何? 颱風眼為中心氣壓最低之處,其形狀大部分呈圓形、橢圓形、卵形、開口眼和多邊形等五種,其平均直徑約為45公里左右,最小的為 10-20公里,大的可達100-150公里,即使是同一颱風,於不同時刻,其眼的直徑也不同,在大多數情況下,颱風眼的大小有隨颱風的增強而逐漸縮小的趨勢。在此區域內無狂風亦無暴雨,天上僅有薄雲,能見天日或星斗。當颱風眼通過某地時,常被誤認為颱風已過去,實則此時係在颱風眼內,約二、三十分鐘後,狂風暴雨又會再度出現,颱風眼經過前與經過後之風向恰恰相反,此可由颱風模式圖中 明顯看出。
颱風模式圖
為什麼颱風有眼? 颱風眼之發生,係由於颱風內之風是反時針方向吹動,使中心空氣發生旋轉,而旋轉時所發生之離心力,與向中心旋轉吹入之風力互相平衡抵消而成,因此形成颱風中心數十公里範圍內的無風現象,而且因為有空氣下沉增溫現象,導致雲消雨散而成為颱風眼。
颱風中心氣壓愈低是否就表示颱風愈強烈? 一般來說,颱風中心氣壓愈低,在颱風範圍內氣壓梯度愈大,所以風自然也愈猛烈。換句話說,就是中心氣壓愈低,和颱風邊緣的氣壓相比,其差值愈大,風速亦愈大。因為風是從氣壓較高之處流向氣壓較低之處,正好像水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高低之差別愈大,水流愈快,所以颱風中心氣壓愈低,風速亦愈大;風速愈大,颱風亦必愈強烈。
目前已觀測到的颱風中心氣壓最低值為多少? 颱風中心氣壓最低能低至何種程度,根據各地已往實際觀測結果 ,有如下表紀錄。 最低氣壓 (hpa) 日 期 地 點 說 明 870 1979.10.12 北緯16.7 東經137.7° 狄普颱風 877 1958. 9.24 北緯18°09' 東經135°03' 以飛機偵察所測得 887 1927. 8.18 呂宋島東方460哩海上 荷蘭商船航經該處測得 892 1935. 9. 2 美國長匙(Long Key) 908.3 1959. 9.15 宮古島 908.7 1961. 5.26 蘭 嶼 貝蒂颱風 912.2 1985. 8.23 彭佳嶼 尼爾森颱風
颱風的暴風範圍是怎麼算? 在颱風眼的邊緣是颱風風力最強的地方,然後愈向外風愈小,自颱風中心向外一直到平均風速每小時30浬(Kts)的地方(也就是平均風速每秒十五公尺處,亦即相當於七級風處),這一段距離叫作暴 風半徑,在這暴風半徑以內的區域,叫作暴風範圍。颱風的暴風半徑 平均約二、三百公里,大者可達四、五百公里。
颱風的強弱是否與其暴風範圍的大小成正比? 暴風範圍愈大是表示受颱風影響的面積愈廣,但並不表示其強度愈強,有時颱風的半徑不大,但強度並不弱,一般而言,較強的颱風其暴風範圍亦較大。
我們知道颱風的暴風半徑可達四、五百公里,而颱風的垂直高度有多高? 颱風的頂部至少可達13公里 ,當然,有些颱風的頂部可能會更高些,暴風半徑四、五百公里的颱風,其垂直高度有時可達20公里,這樣大範圍的狂風暴雨,其威力自 是驚人了。但一般平均而言,颱風之垂直高度約在15-20公里左右。
颱風裡面的風是否都一樣? 颱風裡面各部分的風速並不是都一樣大,在颱風中心(颱風眼)內為平靜無風,但在颱風眼邊緣處是風速最強的地方。氣象局發布的颱風警報中,常說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秒若干公尺,就是指此處風速而言。再向外,風速漸漸減弱。在颱風暴風範圍內之風力並非呈均勻對稱分布。
行進中颱風的風是前半部大或是後半部大? 颱風暴風範圍內的風速分布並非均勻,如以象限劃分,在北半球進行中之颱風的右前方象限的風最大,因該象限吹東北風與夏季西太平洋的東北信風合併而增強了風速,至於右後方及左前方象限則是偏南的風與偏西的風,可與東北信風相抵消部分,風勢較小,在左後方象限的風最小,因該象限吹西南風恰與西太平洋的東北信風相反,抵消最多,所以一般而言,颱風前半部風力大於後半部。圖為颱風中心附近900hPa等壓線圈內平均風場(浬/時)示意圖。
颱風的強度標準如何劃分? 颱 風 強 度 近 中 心 最 大 風 速 每秒公尺 每 時 浬 相當風級 輕 度 颱 風 17.2 ~32.6 颱 風 強 度 近 中 心 最 大 風 速 每秒公尺 每 時 浬 相當風級 輕 度 颱 風 17.2 ~32.6 34~63 8~11 中 度 颱 風 32.7 ~50.9 64~99 12~15 強 烈 颱 風 51.0 以上 100以上 16以上 颱風的強度是以近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速為準,劃分為三級。
颱風的路徑如何? 颱風的進行方向,一般都受大範圍氣流所控制,在北太平洋西部生成的颱風,主要受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環流所導引,因此在太平洋上多以偏西路徑移動,但到達台灣或菲律賓附近時,已在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邊緣,故路徑變化多端,有繼續向西進行者,有轉向東北方向進行者,更有在原地停留或打轉者。一般而言,導引氣流明顯時,颱風的行徑較規則,否則颱風的行徑較富變化。
颱風為什麼有時會轉向? 我們已經談到颱風之移動主要是受到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環流所 導引,一般受其南方之偏東風而向西進行,到了比較高緯度地方(約 20°N以北),因科氏力之增加使其偏北且偏右進行,漸漸受西風導引轉向東方進行。另外,如颱風前進的時候,前方有高氣壓,颱風就受阻無法繼續前進,正好像水不能向高處一樣,這時颱風必須向氣壓比較低的地方進行以致發生了轉向的情形。
南半球颱風路徑與北半球相同嗎? 颱風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路徑大致是對稱的,都是先向西,在南半球漸漸偏左,在北半球漸漸偏右,到了較高緯度地方,慢慢轉回向東進行,這是一般的情形(可參看右圖),事實上因整個氣壓分布狀況時會變化,以致颱風路徑亦會隨時改變。
颱風進行的速度是指什麼而言? 颱風的情形正好像一個兒童玩的陀螺,陀螺的軸就好像颱風的中心,陀螺的圓盤就代表颱風的範圍,陀螺的旋轉也可以代表颱風的風(參閱左圖)。當陀螺旋轉時並不是固定在一個地點旋轉,陀螺的軸是會移動的,同時陀螺的圓盤也是繼續旋轉著,隨軸一同移動;颱風的情形也相仿,整個颱風圍繞著中心一併移動。所以說颱風的進行速度就是指颱風中心的移動速度而言。
颱風進行的速度是一定的嗎? 大多數之颱風於形成後,其進行速度較慢,每小時約十至十五公里,爾後逐漸加速到每小時十五至二十五公里;將要轉向或增強時,其速度會漸漸減慢,甚至幾乎停滯不動。這正像汽車在轉彎時必須減低速度一樣,在轉向以後,進行速度又漸漸加快,並且愈走愈快,大約有二十公里至五十公里。此外,因各地氣壓的分布也會影響颱風的行進,所以颱風進行速度是會變化的。其整個路徑之平均進行速度如右圖所示。
「藤原效應」是什麼? 果兩個颱風靠近時,它們將繞著相連的軸線成環狀相互作反時鐘方向旋轉,旋轉中心的位置,由兩個颱風的相對質量及颱風環流之強度來決定。旋轉時通常較小的一個走得快些,較大的一個走得慢些,有時亦可能合而為一,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先生最早研究此種雙颱風旋轉現象,故稱此現象為藤原效應。
颱風的副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颱風移近陸地時,環流受地形影響,常在其他地點形成氣旋式環流中心,稱之為副中心(如右圖所示)。台灣地區即常有這種現象,主要是因中央山脈縱貫全島,常在山的背風面適當地區形成副中心,有時會數個同時存在,颱風離去時才逐漸消失。有時某個副中心會發展而取代原來的颱風中心,因此在颱風通過台灣時,常可見到颱風中心似乎有跳躍現象,實際就是副中心的取代作用。
為何颱風生成後會逐漸增強擴大,登陸後則逐漸變小減弱而消滅? 颱風初形成時,風力不強,威力亦不大,但只要條件適合,就會逐漸發展。例如當熱量和水分的供應充足時,會使上昇氣流旺盛,大量的水汽因上昇冷卻而凝結成雲致雨。凝結時會放出熱量,稱為潛熱釋放,這些潛熱可增加運動的力量,以此循環不息,颱風就會越來越強烈了。 當颱風登陸後,情形就不同了。由於陸地水汽供應較缺乏,發展不易,並且陸地山巒起伏,地形阻力甚大,颱風因而漸漸衰弱而終於消滅,很少能深入陸地。颱風登陸如菲律賓、台灣、日本等海島地區時,將減低其威力;在穿過陸地再回到海上後,由於水汽供應增加,有時,颱風的威力會再恢復。例如:民國75年8 月的韋恩颱風即為最佳之實例。
何謂颱風引進的西南氣流? 在中央氣象局發布的颱風警報中,常可見到「颱風引進西南氣流,將對某些地區帶來局部性豪雨,請注意防範」的警告,甚至在颱風警報解除後,仍會一再報導。當颱風通過台灣時,其南方吹的是西南風,如颱風走向適當再加上天氣型式的配合,常引進強盛的西南氣流,此暖濕氣流受中央山脈阻擋,抬升至適當高度後,其挾帶之水汽易凝結而降雨,以致常在中、南部地區產生豪雨造成嚴重災害。例如民國七十年艾妮絲颱風到達東海時,引進強烈西南氣流,造成了嘉南地區的九三水災。
颱風造成那些災害? 暴風:由於風之壓力直接吹毀房屋建築物、吹毀電訊及電力線路、 吹壞農作物如高莖作物,並使稻麥脫粒等。 焚風:使農作物枯萎。 鹽風:海風含有多量鹽分吹至陸上,可使農作物枯死,有時可導致 電路漏電等災害。 海:狂風時必有巨浪,颱風所產生的巨浪可高達一、二十公尺,在 海上造成船隻顛覆沉沒亦時有所聞,此外波浪逐漸侵蝕海岸 ,而生災變。 暴潮:暴風使海面傾斜,同時氣壓降低,致使海面升高,而導致沿 海發生海水倒灌。 暴雨:摧毀農作物,使低窪地區淹水。 洪水:山區暴發,常引起河水高漲,河堤破裂而發生水災、沖毀房 屋、建築物、並毀損農田。 山崩:暴雨時沖刷山石,使山石崩裂,擊毀房屋、死傷人畜、阻礙 交通,沿山之公路常發生此種災害。 病蟲害:水災後常發生傳染病,如痢疾、霍亂。
何謂火燒風? 火燒風在氣象學上稱為焚風,在臺東和臺中一帶曾有發現。此種風因為溫度甚高,可較附近地區高出六、七度之多,而且非常乾燥,常使農作物因溫度突然升高而發生枯萎現象,以致發生損害。 焚風發生的原因係由溫濕之空氣受山嶺之阻擋,被迫上升而冷卻 (每上升一百公尺氣溫就下降0.65℃),水汽凝結成雲雨,而降在迎風面的山坡上。待空氣越過山嶺後,因下降而變成乾燥空氣(每下降 一百公尺氣溫就上升 1℃),再因下降後,受壓力壓縮而溫度增加, 顯著的比鄰近的空氣溫度為高。 此種下降氣流而形成之風,特稱為焚風,臺灣俗稱火燒風。 根據上述原因,當颱風在臺灣北部通過時,強勁之西風遇中央山 脈之阻擋,被迫上升再下降,常在臺東一帶發生焚風。如颱風通過臺 灣南部時,東風越過中央山脈而下降,所以常在臺中一帶發生焚風。
何謂鹽風? 颱風在海上常引起狂濤巨浪,鹽分隨著海浪的上湧激盪而滿佈空 中,空中的鹽分被風吹至陸地時,常附著於農作物的葉面而導致農作 物枯萎,或附著於電線上使電路絕緣失效發生漏電而引起災害。
颱風來時潮水會漲嗎? 颱風中心氣壓甚低,常可將海水吸起,使海面升高,同時因風勢強烈,可使海面發生傾斜現象,所以當颱風接近沿海一帶時,由於水深變淺而造成地形對潮水產生堆積作用,會發生如潮水上漲般的現象,如果恰與滿潮時間一致當更為嚴重。近年來本省西南部養殖業興起,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故亦常受海水倒灌而造成嚴重災害。
颱風來襲前有什麼預兆? 高雲出現:在颱風最外緣是卷雲,白色羽毛狀或馬尾狀甚高之雲,當此種雲在某方向出現,並漸漸增厚而成為較密之卷層雲,此時在 該方向即可能有一颱風正漸漸接近。 雷雨停止:台灣夏季,山地及盆地區域每日下午常有雷雨發生,如雷雨突然停止,即表示可能有颱風漸近。 能見度良好:颱風來臨前兩、三天,能見度轉好,遠處山樹皆能清晰可見。 海、陸風不明顯:平時日間風自海上吹向陸地,夜間自陸地吹向海上,稱為海風與陸風,但在颱風將來臨前數日,此現象即不明顯。 長浪:台灣近海,因夏季風力溫和,海浪亦較平穩,但遠處有颱風時,波浪洶湧,漸次傳至臺灣沿海,而有長浪現象。東部沿海一帶居民,都有此種經驗。 海鳴:颱風漸接近,長浪亦漸大漸高且撞擊海岸山崖發出吼聲,東部沿岸亦常可發生,此時颱風約三小時後即將到臨。 驟雨忽停忽落:當高雲出現後,雲層漸密漸低,常有驟雨忽落忽停,這也是颱風漸接近的預兆。 風向轉變:臺灣夏季常吹西南風,也較和緩,但如轉變為東北風時,即表示颱風已漸接近,並已開始受到颱風邊緣的影響,此後風速 並將逐漸增強。 特殊晚霞:颱風來襲前一、二日,當日落時,常在西方地平線下發出數條放射狀紅藍相間的美麗光芒,發射至天頂再收歛於東方與太陽對稱之處,此種現象稱為反暮光。 氣壓降低:根據以上諸現象,如果再發現氣壓逐漸降低,那是已進入颱風邊緣了。
颱風可以改造嗎? 颱風改造構想示意圖之一(飛機在颱風眼周圍的雲牆內播碘化銀,使雲內水分排出,釋出熱量,而減少颱風能量)。 颱風可以改造嗎? 颱風為害如此之烈,因此如何去駕馭及改造颱風就成為人類長久來夢寐以求的事。據歷年研究結果,以利用人造雨(種雲)方法最為可行,此法乃利用飛機將碘化銀噴灑在颱風眼外的雲層內,使雲層 內的水分迅速凝結而釋放大量潛熱,俾減小颱風的能量及強度。美國 曾進行三次實驗,結果顯示在種雲後四至六小時,颱風的強度有明顯減小,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減低約15%~30%,惟此效果維持不久,在六至十八小時後強度便再度增強(參見下圖)。顯然,以人造雨方式嘗試改變颱風所伴隨風或雨的成效,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及實地試驗 颱風改造構想示意圖之一(飛機在颱風眼周圍的雲牆內播碘化銀,使雲內水分排出,釋出熱量,而減少颱風能量)。 颱風改造構想示意圖之二(飛機種雲之後,能量釋出,颱風眼擴 大,最大風速減弱約15~30%)。
何謂「西北颱」? 台灣北部、東北部及西部地區的民眾對「西北颱」特別敏感,甚至談颱色變,其原因是「西北颱」常給這些地區帶來嚴重風災與水患,所謂「西北颱」是颱風從台灣東方海面向西北方進行,中心通過基隆與彭佳嶼之間海面時,台灣北部及西部地區多吹西北風,受地形影響雨勢特大,又因風向幾與海岸垂直,使積水不易宣洩,甚至引起海水倒灌,故此種路徑的颱風為害最大,由於吹的是西北風故稱「西北颱」;民國52年葛樂禮颱風就是一個最典型的實例。
颶風 颶風是一股巨大而強勁的風暴,旋轉的風速可達每小時120公里.常被氣象學家稱為熱帶風暴的颶風.它一般都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沿著通常的風向掠過海面,會帶來滂沱大大雨和掀起巨浪.當颶風登到陸地時,會導致很大破害,破害陸地的建築物等和引發該地區的大水災.
強度等級: 等級 風速(公里/小時) 風暴朝(公尺) 破害程度 1 120 - 153 1.5 - 2 最小 2 154 - 177 2 - 2.5 中等 3 178 - 209 2.5 - 4 重大 4 210 - 249 4 - 5.5 極大 5 250 + 5.5 + 災難性
風暴的形成: 海水的溫度至少需達攝氏二十七度或以上,另海洋需有六十公尺深。 風向在海面上相撞。 空氣上升,並有空氣不斷地補充已上升的空氣,形成風。 空氣中的水蒸氣上升后凝結,形成水點,釋放潛熱。 潛熱釋放後,再次加熱已上升的空氣,空氣變得更輕,繼續上升。 各高度的風向及風速必須一致。 高氣壓地區將低氣壓地區已上升的空氣抽走。
颶風的內部: 當颶風形成時,水蒸氣從海水中上升,並形成厚厚的雲牆.隨著溫暖的水蒸氣和空氣上升,開始向上旋轉.更多的溫濕空氣沖進上升空氣的下方,這便變形成了一股颶風.
颶風資料 給颱風命名: 颶風命名目的是以便對它們加以識別,並且以免混淆.世界氣象組織挑選名字,這些名字每年從A開始,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之間交替選擇. 風暴朝: 颶風捲起下方的海水,形成巨大的海浪.颶風的低氣壓的風眼會拔起大約8米高的水幕.當整個旋轉的風暴像陸地移動時,它便推動著風暴潮的巨浪向前.風暴朝最終在地上形成洪水,在沿海的低漥地帶,這些洪水經常會導致比颶風更嚴重的破害. 風暴雲: 長長的底矮的風暴雲在海面積聚.當大量的暖空氣和冷空氣相遇時,風暴就形成了.這兩種空氣並不可能輕易地就混合在一.因此會形成風,而雲在這股空氣的邊沿形成. 颶風地帶: 世界上的颶風地帶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橫跨了部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颶風通常被季風推動著向西移動,然後會偏離赤道,並受地球自轉的影響而加速.在北半球,颶風通常逆時針方向旋轉.
颱風等級
氣壓 氣壓是靜止時大氣所承受的壓力。 地面上,氣壓即單位面積氣柱之垂直重量,亦即單位面積所受力之大小(P=f/A)。氣壓可以用百帕斯卡(hPa)或毫巴(mb)作為量度單位,海平面平均氣壓為 1013 百帕斯卡。
高氣壓 / 反氣旋 當某一地區大氣壓力比該區外圍高,就稱為高氣壓或反氣旋。北半球,氣流是以順時針方式從高氣壓向外流出。高氣壓盛行下沉氣流,因此高氣壓的天氣比較穩定而明朗。影響東亞的高氣壓大致分為兩類:太平洋高氣壓及冷性反氣旋。
副熱帶高氣壓(簡稱副高,又稱大平洋高氣壓) 太平洋上,對流層低中層長駐一個高壓系統,並集結在 3000 至 6000 米高空,強盛時可直達影響地面。赤道和中緯度氣流上升移至副熱帶並有下沉現象,形成副高。 副高的結構 它的高層會有輻合,北側有輻散;低層南部輻散頗強,西北有輻合;對流層低層的副高內主要是下沉運動。它有暖心結構、反氣旋式環流、低層有逆溫層存在。副高覆蓋的地方天氣良好,邊緣卻是雨雲帶。 副高的位置和強度變化 直接影響香港的不是副高主體,而是它西伸的脊(副熱帶高壓脊)。踏入夏季,副高北移,勢力轉強及變得活躍;到冬季時,副高南移至北緯 20 度以下,強度減弱。一般來說,8 月的副高可達到最北點,並可西伸至東經 110 度以西。 冬季時,副高脊線約在北緯 15 度;春季時脊線緩慢北移,初夏時脊線出現首次北跳至約北緯 20 度;7 月中旬,脊線進一步北跳,突破北緯 25 度;8 月初,脊線移至最高,可能穿過北緯 30 度;9 月以後,副高開始南撤。(脊線南移北抬是以東經 120 度計算)
低氣壓 / 氣旋 當某一地區大氣壓力比該區外圍低,就稱為低氣壓或氣旋。在溫帶地區,氣旋這名詞已漸被低氣壓取代。低氣壓內盛行上升運動,因此低氣壓的天氣通常比較不穩定,多雲有雨。北半球,氣流是以逆時針方式流入低氣壓,南半球則相反。東亞內較常見的氣旋是熱帶氣旋和溫帶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