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國際競爭力與人力資源發展
(一)現有競爭力—每人平均GDP 1.企業營運與策略的複合 (1)生產技術 (2)行銷能力 (3)產品獨一性 (4)國際化方式 2.企業環境品質 (1)公司投入品質(人力資源、實體建設、資訊提供) (2)本土供應商復合性 (3)產品與流程的本土需求復合性 (4)競爭對手生產性模式與活力
(一)現有競爭力—每人平均GDP 3.其他總體指標 (1)政府租稅與公共支出品質 (2)基礎建設(交通、網際網路、交通…) (3)科技(科學教育、技術授權、企業研發… (4)勞動力(生產力、薪資、失業率、雇用規 則、人力資本) (5)行政與法律部門表現(司法獨立性、政策 延續 性、官員能力、官僚複雜性、採購貪污、民眾 信任度、黑道…
(二)成長競爭力— 技術進步與資本深化 1.科技指標 (1)創新能力表現(科技之出佔GDP比率、專利核准 數、研究人員千人比率、企業創新、高等教育支 出、產學研究合作、技術移轉) (2)資訊科技重視:網路&行動通訊、政府推動 2.總體環境指標 (1)經濟穩定(通貨膨脹、衰退預期、國際整合與開放、 儲蓄、投資) (2)國家信用(信用開放、政府收支平衡) (3)政府支出品質 3.公共部門指標 (1)法規與契約(司法獨立性、黑道政策延燒性、官僚 複雜性) (2)貪污(採購貪污、民家信任度)
群聚發展與競爭力
一、引言 長期的全球競爭力,有賴本土的知識、關係 與激勵性,藉使input更有生產力,甚而持續 創新-企業,機構,政府的因應。
二、Cluster的競爭力 (一)生產力 更能獲得優良員工與供應商:降低交易成本,存貨進口成本,延遲與溢價。 獲得專業資訊:大量市場,技術與競爭資訊。 互補性事業:旅遊設施,購物中心,協調活動,行銷公關公司(台灣茶業)。 公共機構便利:基礎建設,訓練中心,品質中心,測試實驗室。 同業觀摩比較
二、Cluster的競爭力 (二)創新 (三)新事業形成 及早洞見顧客需求:容易拜訪,當面經常互動。 供應商與夥伴緊密參與創新過程。 資訊明確可減少實驗成本(Intel在台設研發中心)。 同業壓力 (三)新事業形成
三、Cluster的興衰 需長期發展才有競爭力。 技術不進步。 Cluster的資產(市場資訊,員工技能,技術專知與供應鏈) 失效。 顧客轉移。 過度合併.Cartel、競爭設限。 Groupthink,inward looking,集體墯性有害新觀念與創新。 政府干預競爭。 缺乏新技術將使本土式微Cluster。
四、企業意涵 (一)選擇地點: 考量全面系統成本-創新潛力,input成本。 Nestle基地轉移:英國York的糖菓事業,法國的飲料水。 集中各項活動於一地:如裕隆。 (二)本土認同:重大投資與公共關係建立(大學)。 (三)Cluster升級:提升其附加價值(如投資R&D)。 (四)團體行動:善用公會辦訓練,大學測試,研討 會,收集資訊,改善環境等共同活動。
五、政府產業政策 1.確保高品質人力與基礎建設。 2.保護智慧財產權。 3.促進產業形成建立公共財(工研院)。 4.強化各種產業cluster(含傳統產業)。 5.增強已有或新的cluster(本土優勢何在?)。 6.追求專業化競爭優勢,而非倣設新cluster。 7.企業與公共機構相輔相成。 8.提升技術能力。 9.開放資本市場。 10.改善公共機構 11.經濟發展初期需促進內外貿易才能建立本土的全球競爭力。 12.保護產業將導致高行政成本與無效率。 13.發展具各地特色的產業clusters,而非分散的一個產業 cluster。
IMD評比:台灣整體競爭力 世界第十二,亞洲第三 項 目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總排名 17 16 20 12 一、經濟表現 26 38 33 24 二、政府效能 14 18 三、企業效能 13 9 11 7 四、基礎建設 22 23 註:IMD「世界競爭力」排名係針對4大類、20中分項和321項細項指標綜合計算後做出各國世界競爭力之排行。 資料來源:IMD,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WEF評比:台灣成長競爭力 世界第五,亞洲第一 2002~2003 2003~2004 企業競爭力(BCI) 16 公司營運及策略 國家商業環境品質 13 成長競爭力(GCI) 6 5 技術 2 3 公共制度 27 21 總體經濟環境 20 18 資料來源:WEF,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EIU評比:台灣經商環境「非常好」 2003~2007年台灣經商環境展望(EIU) 評分(分) 全球排名 亞洲排名 經商環境展望 8.09 17 3 1.政治環境 7.1 23 5 2.總體環境 9.3 4 3.市場機會 7.5 9 4.民間企業及競爭政策 8 19 5.外資政策 8.3 20 6.外貿及外匯管制 8.9 7.租稅政策 7 2 8.金融政策 8.5 22 9.勞動市場 7.2 10 10.基礎設施 註:評分範圍為1至10分,分數越高,表示評價越高。 資料來源:EIU, country forecast-Taiwan, 2003.9
BERI評比:台灣投資環境排名 全球第五,亞洲第三 2003 2004 投資環境風險(亞洲排名) 4(2) 5(3) 營運風險 4 3 政治風險 12 匯兌風險 勞動力表現(亞洲排名) 3(1) 資料來源:BERI,「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IERM)」、「勞動力表現評 估報告(LFEM)」,2003.8; 2004.4
ITU評比:台灣數位化指數 全球第九 2002年台灣數位化指數排名(ITU) 世界總排名(亞洲排名) 9(2) 行動電話普及率 1 寬頻用戶普及率 4 網路整備度指標(NRI) 9 政府對資通科技(ICT)政策的重視程度 2 成功推動資通科技(ICT)政策程度 3 資料來源:ITU Digital Access Index
1. 2. 3. 社會-文化機構 政治經濟機構 與政策 文化價值與態度 國家人力資源政策 國家人力資源 公司人力資源 企業文化 人力資源管理 管理風格 才能管理 公司人力資源競爭優勢 國家人力資源競爭優勢 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1. 2. 3.
台灣人力資源的機會與挑戰 重視人力資本系統的建構。 高科技與高素質人才的就業面臨國際競爭。 高等教育需加強國際競爭力的培養。 積極引進國際專業化人才強化國家競爭力。 積極培育服務業經營管理人才,獎勵創業。 加強公務人力發展與體制再造。 國民基礎教育需加強國際語言能力的培養。 推動誠信、踏實、勤儉的儒家動力觀與改革創 新的企業精神。
環 境 變 動 人力資本投入 1.人力投資程度 2.人力結構 人力資本轉換 1.知識與願景領導 2.創業與創新活力激發 3.儒家動力觀 4.產業與人力資源政策 5.公共基礎建設 6.國際整合與開放 人力資本產出 1.人才吸引維持 2.人力投資報酬 環 境 變 動 圖 1-1 人力資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