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道德和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本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践行社会公德,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自觉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模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以及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难点社会公德的实践及其养成。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开展社会调查。 教学时数:4课时。
本 章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自古以来,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道德和法律是基本的手段。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公共秩序就越复杂,道德和法律手段的作用就越突出。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公共生活的特点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
列宁曾经说过,即使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也存在着“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生活秩序化的要求就越高。
公共秩序的含义 是有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些要素中,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 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将北欧小国芬兰列为全球最具年度竞争力国家,这是芬兰第三次名列第一。作为一个气候寒冷、人口稀少、资源贫乏的小国,其竞争力超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芬兰有着良好的公共环境、高效的公共机构和完善的公共秩序。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 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在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社会成员必将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产生迫切的需求,人们更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舒心的生活环境,这些都离不开不断改善社会公共秩序作为保障。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识 。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 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尤其要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 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995年,张家港市成为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典范。 2005年,张家港再次入选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也是入选城市(区)中唯一一个县级城市。张家港道路通畅,没有占道经营的摊位、乱停乱放的自行车和乱七八糟的广告“牛皮癣”;公共场所听不到污言秽语,看不到打架斗殴;街道上没有痰迹、烟头、纸屑、垃圾。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家现代化有赖于人的现代化和公共生活的文明进步。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一)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历史演进 (二)道德和法律在维护社会生活秩序方面的作用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尽管风俗、宗教、纪律等手段依然在维护公共生活中发挥作用,但是,道德和法律却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最基本的手段。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基本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两者各有优势,相辅相成。
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当社会基本道德规范被普遍遵守的时候,社会将以最小的司法成本运行,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率,也将实现国家最大利益和个人最大福利。
登封交警执法以德感人效果好 面对众多骑摩托车不带头盔的违章者,登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采取了“德治加法治”的教育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说,登封市是全国旅游名城,市民们骑摩托都不戴头盔,既不文明,也不安全,使得登封市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有所上升我们不罚款,还送头盔给违章者,为的是以德服人,让广大群众心悦诚服地遵章守法。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道德中的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今天,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大学生应当培养公德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一) 社会公德的内涵 (二)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三)社会公德在我国当前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一) 社会公德的内涵
一是指社会公共生活准则。这些是需要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社会公德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界定,其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指社会公共生活准则。这些是需要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二是指与私德规范相对应的公德规范。私德是人们在私人生活和交往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公德则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 三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守的道德。
社会公德是一定社会成员,为了维护公共生活关系,调节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德治国的最广泛的社会道德基础。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社会公德分别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爱护公物、遵守规则;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公德不仅仅是指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起码的道德准则,它同时也是指伴随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新的生活方式、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所需的爱国、合群、信任和关心公益等公共精神。
(二) 社会公德基本特征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1、继承性 2、基础性 3、广泛性 4、简明性
1、继承性 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为人处世的道德传统,这些道德传统中凝结着人类的道德智慧,构成了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础性 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公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认识不够,德育教育政治化和理想化。对于社会风气的改善,首先想到的是宣传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而忽视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社会公德是一种基础性,普遍性,全民性的行为规范,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广泛性 社会公德是整体利益的反映,具有全民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公德所维护的是公共生活中整个人类的公共利益,大众普遍认可的公共生活准则,符合全体成员的共同要求。 社会公德涉及到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衣食住行到举手投足,从人际交往到对待自然,社会公德跟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效果看得见,所以社会公德最能深入人心,最能受到群众的自觉维护。
4、简明性 例如上海市制定了以“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不破坏绿化、不损坏公物、不乱丢果皮纸屑、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为内容的“七不”规范,简单易懂、朗朗上口,获得了上海市民的广泛响应。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 本 现 状
(二) 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 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大学生参与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崇高的公德意识要靠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先决条件,更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互联网道德要求: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指引作用 预测作用 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 教育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三)《环境保护法》 (四)《道路安全交通法》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一)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共6章119条。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治安管理处罚法》基本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正、公开,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主要特点 尊重和保护人权的理念贯穿本法始终。 充分保障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权,增加了被处罚人的权利救济渠道。 加强了对公安机关尤其是人民警察执法规范的要求。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1989年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包括总则、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集会游行示威的的举行、法律责任、附则,共5章36条。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律。国务院1992年颁布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细则》,是关于集会游行示威的行政法规。
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目的 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则。对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予以保障。二是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三是和平进行原则。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煽动使用暴力。
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第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第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第三,煽动民族分裂的;第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按照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及其他事项进行。
(三) 《环境保护法》基本 精神和主要内容
1989年12月 26 日,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包括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附则,共6章47条。此外,我国还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有关的法规和规章。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三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环境保护法》主要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的方针、任务、原则、制度和措施。《环境保护法》将环境界定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该法在明确了依法保护环境范围的同时,特别强调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我国环境管理基本制度主要有:环境规划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四)《道路安全交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道路交通安全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共8章124条。国务院配套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同时生效。
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 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一是依法管理原则。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无论是主管部门履行职责,还是道路交通管理行为及有关纠纷的处理,都应当依法进行,以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二是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在机动车通行规则、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和抢救费用的支付等方面都体现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以下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规定了拘留的处罚: 对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酒驾入罪
(五)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2002年1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从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等方面,规定了网络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
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立法目的 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原则 一是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二是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 三是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的主要内容 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 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
思 考 题: 一、简答题: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4.阐述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谢谢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