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网络技术 High Speed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关于 P2P 专线基础技术知识培 训 2011 年 12 月 10 日. P2P 专线有哪些? 0 , OSI 七层参考模型介绍及传输媒介 1 , ISDN 拨号链路。 2 , DDN/FR 链路 3 , ELAN(EDSL,IP) 链路 3 , ATM 链路 4 , SDH/MSTP 链路 5 ,
Advertisements

连接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生产&营销副总经理 王跃轩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DP POS协议原理 ISSUE 1.0.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3 交换机干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有 线 传 输 技 术 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统一考试培训
网络设计与管理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第10章 FPGA硬件设计 <EDA技术与应用> 课程讲义
项目四 组建跨地区网络 授课教师:肖颖.
SDH理论基础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中青国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空间域名邮局价格表.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北京移动(中国移动的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无线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做为无线市场的开拓者,拥有中国70%的无线通信市场,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无线提供商,北京移动拥有上亿的手机用户,支持60多个国家的漫游业务。 为北京移动创造的价值 … 优秀的性能,支持了庞大的用户群 标准化了系统接口 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ZTE中兴—E8810 V2.0 产品类型:智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 188元 上市时间:2016年12月
第4章 数字信号复接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4.1 同步数字系体(SDH) 4.2.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瑞斯康达—MSG1500 产品类型: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198元 上市时间:2017 年 3月
计算机网络原理 徐明伟
2.5 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 光波分多路复用.
R i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企业环境中的R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肖 明 军 《网络信息安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肖 明 军
存储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 典型案例之一 构建FPT服务器.
管理信息结构SMI.
网络常用常用命令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华为—E8372h- 155 外观设计 产品类型:数据卡 建议零售价格:299元 上市时间:2017年6月7日 目标人群:大众
实用组网技术 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第11章:一些著名开源软件介绍 第12章:服务安装和配置 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当前一些应用最广泛的开源软件项目 搭建一个网站服务器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宽带光接入网概述 甘 朝 钦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 上海大学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9年 06 月.
CPU结构和功能.
多媒体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东军.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厂商—型号 荣耀-HiRouter-H1 外观设计 产品类型: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149元 上市时间:2017 年 5月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微机系统的组成.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主要内容: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的技术 WLAN的架构 无线网络搭建与配置 无线网络加密配置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下一代网络营销探讨 —网络营销移动化问题思考
EC5373u-819 产品介绍 外观设计 产品类型:MIFI 建议零售价格:499元 上市时间:14 年 12 月12日
实验七 安全FTP服务器实验 2019/4/28.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IT 安全 第 9节 通信和网络控制.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数据报分片.
无线网络特性展现 张琦.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基于列存储的RDF数据管理 朱敏
3.8 局域网应用实例 某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中心组网实例 会议中心的无线组网实例.
Copyright © 2004 HRBEU.605. All Rights Reserved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位似.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四路视频编码器 快速安装手册 1、接口说明 2、安装连接 3、软件下载 4、注意事项 编码器软件下载地址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高速网络技术 High Speed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邬 春 学 tyfond2@126.com http://www.sciencenet.cn/blog/tyfond.htm 上海理工大学 Saturday, March 04, 2017

一则新闻(2010年2月10日) 谷歌拟在美国建试验性高速宽带网速度可达1Gbps   谷歌称将使用光纤到户技术,但拒绝透露项目的费用以及是建造、购 买还是租赁服务。此举将使谷歌直接与AT&T、Verizon等运营商竞争 ,不过一位分析师认为还不能看作是谷歌的单独业务。公共利益团体 Public Knowledge的发言人阿特·布罗德斯盖(Art Brodsky)称, 那不重要,这些是实验台,而非巨大的地理意义上的网络。Verizon 的发言人将谷歌的行动描述为互联网发展故事中的新篇章。

速度超当前100倍 Oppenheimer & Co的分析师蒂莫斯·霍兰(Timothy Horan)表示,如果谷歌购买很多城市已经铺设的未用光纤,建造这个宽带 的单个用户建设成本约在1000-2000美元。他认为,谷歌可购买大量这些相 当廉价的光纤线路,如Level 3 Communications等公司就拥有大量的未用线 路。谷歌在官方博客上称,将在美国少部分地区建造和测试一条超高速宽带 网络。该公司承诺,将向用户交付速度比目前多数美国人使用的网络速度高 出100倍的宽带,并且服务价格是“有竞争力的”。预计谷歌宽带的用户数 最少在5万,最多可达50万。 谷歌产品经理明涅·英格索尔(Minnie Ingersoll)称,公司将提供批发 接入,其他公司可在网络上提供零售服务,公司希望探讨和协商这种合作机 会。她表示,例如VoIP网络电话公司可在谷歌宽带上提供产品和服务。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朱利斯·吉纳考斯基(Julius Genachowski) 对谷歌的行动立即表示了欢迎,称大宽带将制造大机会。他在声明中表示, 谷歌将为下一代高速革新互联网应用、设备和服务提供一个实验台。 发布于:2010-2-1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止2009年12月31日

网民网络应用 截止2009年12月,使用率排名前三甲分别是网络音乐(83.5%),网络新闻(80.1%),搜索引擎(73.3%)。但从发展速度上看,商务交易类应用遥遥领先,商务交易类应用平均年增幅68%。其中,网上支付用户年增幅80.9%,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一。2009年是商务类应用大发展的一年,中国网民群体网络应用正从娱乐型向消费商务化转变。

各类网络应用使用状况及用户增长 类型 应用 2008年使用率 2009年使用率 用户增长率 使用率排名 增长率排名 网络娱乐 网络音乐 83.7% 83.5% 28.8% 1 11 信息获取 网络新闻 78.5% 80.1% 31.5% 2 9 搜索引擎 68.0% 73.3% 38.6% 3 7 交流沟通 即时通信 75.3% 70.9% 21.6% 4 13 网络游戏 62.8% 68.9% 41.5% 5 6 网络视频 67.7% 62.6% 19.0% 14 博客应用 54.3% 57.7% 36.7% 8 电子邮件 56.8% 29.0% 10 社交网站 -- 45.8% 网络文学 42.3% 论坛/BBS 30.7% 30.5% 28.6% 12 商务交易 网络购物 24.8% 28.1% 45.9% 网上银行 19.3% 24.5% 62.3% 网上支付 17.6% 80.9% 网络炒股 11.4% 14.8% 67.0% 15 旅行预订 5.6% 7.9% 77.9% 16

2009年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使用率 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 (56.1) 信息获取指数(76.7) 网络新闻 80.1% 搜索引擎 73.3% 网络娱乐指数(71.7) 网络音乐 83.5% 网络游戏 68.9% 网络视频 62.6% 互动参与指数(49.0) 即时通信 70.9% 电子邮件 56.8% 更新博客 37.7% 网上发帖/回帖 30.7% 网络消费指数(20.2) 网上购物 28.1% 网络支付 24.5% 旅行预订 7.9%

中美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对比 指标级别 中国 美国 一级指标 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 56.1 59.6 二级指标 信息获取指数 76.7 80.0 网络娱乐指数 71.7 44.7 互动参与指数 49.0 45.8 网络消费指数 20.2 59.7

手机网民网络应用

2008.12-2009.12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比 2008年12月 2009年12月 年增长量 年增长率 IPv4(个) 181,273,344 232,446,464 51,173,120 28.2% 域名(个) 16,826,198 16,818,401 -7,797 -0.05% 其中CN域名(个) 13,572,326 13,459,133 -113,193 -0.83% 网站(个) 2,878,000 3,231,838 353,838 12.3% 其中CN下网站(个) 2,216,400 2,501,308 284,908 12.9% 国际出口带宽(Mbps) 640,286.67 866,367.20 226,080.53 35.3%

图 13 2006-2009中国IPv4地址资源变化情况

2009年底域名总数为1681万,其中有80%为cn域名。 中国分类域名数 数量(个) 占域名总数比例 CN 13,455,541 80.0% COM 2,783,652 16.6% NET 438,662 2.6% ORG 136,954 0.8% 合计 16,814,809 100%

目前CN域名中,.CN结尾的二级域名比例仍然最高,占到CN域名总数的64.0%,其次是.COM.CN域名,占比为23.1%。 数量(个) 占CN域名总数比例 .cn 8612100 64.0% .com.cn 3105501 23.1% .net.cn 424664 3.2% .org.cn 181746 1.4% .adm.cn 1071333 8.0% .gov.cn 49730 0.4% .ac.cn 10454 0.1% .mil.cn 13 0.0% .edu.cn 3592 合计 13459133 100%

网站 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达到323万个,网站数量增长幅度不大。 图: 2006-2009中国网站规模变化 注:数据中不包含.EDU.CN下网站数

联网基础资源附表 中国各地区IPv4地址数 地区 地址量 折合数 中国大陆 232,446,464 13A+218B+218C 中国台湾 27,102,208 1A+157B+140C 香港特区 8,413,184 128B+96C 澳门特区 212,224 3B+61C

中国各地区IPv6地址数 地区 IPv6数量(/32) 中国大陆 63块 中国台湾 2311块 香港特区 25块 澳门特区 2块

需求推动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学时分配:共32学时,其中授课学时26学时,实验6学时。 讲授方式:课堂教学为主,实验环节辅助 学时分配:共32学时,其中授课学时26学时,实验6学时。 参考教材: 李星等.高速计算机互联网络,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郭联志,高速网络技术.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结课方式: (暂定!2选1) (1)每人一篇可供发表的学术论文(6000字左右),内容与网络相关。分组讨论选题,不得雷同!或本课程前沿技术综述1万字。 (2)期末开卷考试。

主要课程内容: 第1章 高速网络技术综述 -6 1.1 背景及发展 1.2 高速网络传输技术新进展 1.2.1 高速以太网络技术 1.2.2 IP over SDH 1.2.3 IP over DWDM 1.2.4 IP over ATM (见第3章 3.2) 1.3 传输层技术进展 1.3.1 传输层概述 1.3.2 TCP协议的流量控制与拥塞避免 1.3.3 实时传输协议RTP与RTCP 1.3.4 基于RTCP的服务质量的动态监控 第2章 高速网络路由交换技术 -4 2.1 高速路由技术 2.2 高速路由器队列管理算法 2.3 交换路由技术-MPLS 2.4 光交换技术 2.5 软交换技术

主要课程内容: 第3章 ATM -4 3.1 ATM结构概述 3.2 IP over ATM 第4章 VPN和隧道技术 -4 4.1 VPN 4.2 隧道技术 第5章 高速网络应用层技术 -4 5.1 互联网下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技术 5.1.1 VoIP技术 5.1.2 流媒体技术 5.1.3 视频会议与MCU技术 5.2 互联网应用扩展技术 5.2.1 网格计算 5.2.2 对等网技术 5.2.3 集群技术 5.2.4 网络存储 第6章 无线网络技术 -2 第7章 NGI -2

主要课程内容: 附件:实验项目 3个实验,每个实验2学时。 (1) 实验1:MPLS (2) 实验2:VPN (3) 实验3:P2P 具体实验内容,根据实验室条件与杨艳梅商量后确定。

FTP\HTTP\Telnet\SMTP\SNMP\DNS 1.1 背景及发展 应用层 FTP\HTTP\Telnet\SMTP\SNMP\DNS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TCP\UDP 网络层 IP\ICMP\ARP\IGMP 数据链路层 网络接口层 Ethernet FDDI ATM FR X.25 ISDN 物理层 TCP/IP参考模型

1.2 高速网络传输技术新进展 定义1:低速互联网 由路由器和窄带通信线路互联起来的互联网称为低速互联网。 传送文字和简单的图形信息。无法有效地传送图像、视频、音频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 一般采用租用线路、拨号上网等方式,其传输能力有限。

1.2 高速网络传输技术新进展 定义2:高速互联网 是指网络中的交换路由设备、中继通信线路、用户接入线路和用户终端都是高速的;通信中继带宽为几Gbps至几十Gbps;接入带宽为1-100Mbps;可以传送各种音视频和多媒体业务。

1.2 高速网络传输技术新进展 1.2.1 高速以太网络技术 1.2.2 IP over SDH 1.2.3 IP over DWDM 1.2.4 IP over ATM (见第五章 5.2)

1.2.1 高速以太网 1、100BASE-T技术 在双绞线上传输 100Mb/s 基带信号 星型拓扑以太网 使用IEEE802.3标准

升级网络 由10BASE-T升级到100BASE-T需要: 更换一块网卡 配置一个100Mb/s的集线器 不需要更换线路、网络协议和应用软件。

快速以太网的特点 分两类: (1)共享型快速以太网系统:使用共享型集线器; (2)交换型以太网系统:使用快速以太网交换器。 100BASE-FX是使用光纤的全双工网络。 100BASE-T网卡有很强自适应性。 (10M/100M自适应就是在网络中网卡、集线器和交换机能够自动调节到双方均能接受的10M/100M速度下工作,即会自动调节到双方均能接受的最佳工作模式。)

快速以太网体系结构 IEEE 802 OSI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LLC子层 MAC子层 物理信令子层 媒体

快速以太网的物理层 常见的4种以太网的物理层: 100BASETX(2对5类UTP)、100BASEFX(光纤)、100BASET4(4对3类UTP)、100BASET2(2对3类UTP )。 国内几乎都选用5类双绞线或光纤。 物理层可以再分为编码/译码和收发器两个功能模块(包括媒体,即3个部分)。

快速以太网系统构成 网卡 收发器 收发器电缆 集线器 双绞线或光缆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主要特点: 使用基于IEEE802.5令牌环标准的令牌传送MAC协议 使用802.5 LLC协议,故与IEEE802局域网兼容 利用多模光纤进行传输,使用双环拓扑 数据率为100Mb/s,光信号码元传输速率为125Mbaud 1000个物理连接(若都是双连接站,则为500个) 分组长度最大为4500B 最大站间距离为2km,环路长度100km

FDDI的四种应用环境 (1)计算机机房网(称为后端网络),用于计算机机房中大型计算机与高速外设之间的连接,以及对可靠性、传输速率与系统容错要求较高的环境。 (2)办公室或建筑物群的主干网(称为前端网络),用于连接大量的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与各种外设。 (3)校园网的主干网,用于连接分布在校园中各个建筑物中的小型机、服务器、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以及多个局域网。 (4)多校园的主干网,用于连接地理位置相距几公里的多个校园网、企业网,成为一个区域性的互连多个校园网、企业网的主干网。

应用 FDDI是使用光纤的令牌环网。对应ISO 9314国际标准,一般划分在MAN范围。 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能力,故能同时提供同步和异步数据服务。 应用最多是作为校园网的主干网。

FDDI的构成 两个数据传输方向相反的环路(主环和次环)。 使用集中器。 集中器有多个端口可以和多个单连接站(SAS)连接。(双连接站简写DAS,1个连接站可以有1~2个MAC实体)

FDDI和FDDI-Ⅱ FDDI-Ⅱ以基本方式工作时,仅提供分组数据服务和FDDI一样。

千兆位以太网 用于网络的主干网,也可在高带宽的应用中连接工 作站和集线器。 千兆位以太网使用两种成熟技术: 现有的以太网 ANSI制定的光纤通信 前兆位以太网物理层有两种标准: 1000BASE-X(802.3z) 1000BASE-T(802.3ab)

1000BASE X(802.3z标准) 1000BASE-SX 使用多模光纤和850nm激光器 1000BASE-LX使用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和1300nm激光器 1000BASE-CX使用短距离的屏蔽双绞线电缆STP

1000BASE T(802.3ab标准) 使用4对5类线UTP 传输距离为25m-100m 采用载波延伸及分组突发技术

千兆位以太网特点 与现有大多数网络设施兼容 简便的网络升级操作 技术成熟稳定 总体开销较低 灵活的网络互联和网络设计 性能高(多数采用无冲突的全双工交换式结构)

万兆位以太网 尚未成熟开发,采用802.3ae标准 主要特点: (1)首先表现在物理层面上。万兆以太网是一种只采用全 双工与光纤的技术,其物理层(PHY)和OSI模型的第一层 (物理层)一致,它负责建立传输介质(光纤或铜线)和 MAC层的连接,MAC层相当于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 层)。在网络的结构模型中,把PHY进一步划分为物理介 质关联层(PMD)和物理代码子层(PCS)。

万兆位以太网 主要特点: (2)万兆以太网技术基本承袭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及千兆以太网技术,因此在用户普及率、使用方便性、网络互操作性及简易性上皆占有极大的引进优势。 (3)万兆标准意味着以太网将具有更高的带宽(10G)和更远的传输距离(最长传输距离可达40公里)。

万兆位以太网 主要特点: (4)在企业网中采用万兆以太网可以最好地连接企业网骨干路由器,这样大大简化了网络拓扑结构,提高网络性能。 (5)万兆以太网技术提供了更多的更新功能,大大提升QoS,具有相当的革命性,因此,能更好的满足网络安全、服务质量、链路保护等多个方面需求。

网络提速设备 解决网络速度瓶颈方法: 新一代的网络骨干需要在速度、可伸缩性、QoS3方面改进。 3种流行的新型路由器结构 修宽路。 提车速。 采用光纤 采用DWDM 采用太(T)比特交换式路由器。 3种流行的新型路由器结构 中央处理器结构、交换结构、大规模并行结构

1.2.2 IP over SDH 1、同步数字体系概况 从1984年开始,美国就开始了同步信号光传输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1985年美国贝尔研究所提出了建立完整同步网的观点。后来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制 定了有关SONET的国家标准。1986年夏,原CCITT(现在的ITU-T)开始关注SONET标准,当时的CCITT采纳了SONET的概念,进行了一些修改和扩充,重新命名为同步数字体系(SDH),并着手研究同步数字体系(SDH)。1988年ITU-T第18研究组通过了同步数字体系(SDH)的3个主要建议,并在1989年ITU-T的蓝皮书上正式刊载,分别是:

(1)G.707----同步数字体系的比特率; (2)G.708----同步数字体系的网络节点接口; (3)G.709----同步复用结构。

SONET与SDH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从属信号可以被直接多路复用成为高速率的SDH信号,而不用经过中间的多路复用阶段。SDH几乎可以传送所有目前使用的从属信号。 ●对设备的要求减少了; ●网络的可靠性增加了,出错率大大降低了; ● SDH为低速率数字信号的传输提供了同步的多路复用格式,并且简化了数字交换机和加/减多路复用的接口; ● SDH标准允许来自不同厂家的产品互相连接; ● SDH与SONET兼容,SONET定义了光介质(OC)的等级,还定义了基于光纤的传输层电学的等效同步传输信号(STS); ● SDH标准基于直接同步多路复用原理,这有利于提高成本效应和网络的灵活性。 一般情况下,从属信号可以被直接多路复用成为高速率的SDH信号,而不用经过中间的多路复用阶段。SDH几乎可以传送所有目前使用的从属信号。 ● SDH提供了高水平的网络管理和维护功能。

在美国和日本使用SONET,欧洲使用SDH。1998年底,我国已建成8纵8横的SDH光纤传输网。近两年还有架构在DWDM(密集波分复用)之上的SDH骨干传输网不断建成,目前SDH仍然是我国数字传输网的主体。

2、同步数字信号 同步信号、准同步信号和异步信号的含义: ●满足以下条件的一组信号称为同步信号,即该信号必须在 极高准确性下以相同的传输速率和相位传输,如果信号之 间的传输速率和相位存在某种偏差,那么这种偏差必须在 规定的范围内。 ●如果两个信号为准同步信号,那么这两个信号的传输速率 和相位必须基本相同,它们之间的传输速率或相位偏差必 须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如果一组信号为异步信号,那么各个信号的可变速率可以 不等于标明的传输速率。

SDH基本信号: SDH可以通过灵活、同步的光传输系统承载不同容量的信号,多种信号可以通过字节交叉复用机制在同一同步光传输系统内传输。SDH复用过程的第一步是生成最低层次的同步信号,即SDH基本信号。SDH基本信号被称为同步传输信号,简称STM-1(同步传输模块-1),亦称为SDH基群。

信号同步: 在同步传输系统(如SDH)中,所有时钟的频率都是相同(同步系统)或基本相同(准同步系统)的,每一个时钟都是由稳定级别更高的参考时钟获得的(稳定级别最高的参考时钟是基准时钟)。

3、SDH的技术原理 SDH帧机构: SDH帧结构采用以字节为单位的块状帧结构。STM-1的帧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净负荷(payload)、管理单元指针(AU PTR)和段开销(SOH)。 段开销用于存放帧的定位、运行、管理和维护比特。端开销可以进一步分成再生段开销(RSOH)和复用段开销(MSOH)。

SDH复用映射: 传输速率的高速化是现代电信传输重要的发展方向,高速 化的重要方式是采用时分复用(TDM)的形式将多路低速 信号复用成高速信号。 同步复用和映射方式是SDH最突出的特点,也是SDH的精华 所在。它简化了数字信号的复用和解复用过程,使数字 复用由PDH方式下依赖大量固定的硬件配置转变成灵活的 软件配置。

SDH的复用不仅能使准同步数字传输(PDH)信号复用到STM-n中,而且能够使非PDH信号(如ATM信号)复用到STM-n中。具有一定频差的各种支路信号要想复用进STM-n帧,都要经历映射、定位校准和复用三个步骤。

我国规定的SDH映射复用结构

映射复用结构基本原理 首先,各种速率等级的数据流进入相应的容器( Container,C),以便完成时配功能(主要是速率调整)。 然后,再进入虚容器(Virtual Container,VC),加入通 道开销(POH)。VC在SDH网络中传输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 实体在通道中的任意位置取出或插入,以便进行同步复用和 交叉连接处理。从VC出来的数据流再按图中规定的路线进入 管理单元(AU)或支路单元(TU)。在AU和TU中要进行速率 调整,低一级数据流在高一级数据流中的起始点是浮动的。 为准确确定起始点的位置,AU和TU分别设置了指针AU PTR和 TU PTR,从而可以在相应的帧内进行灵活和动态的定位。最 后,在n个管理单元组(AUG)的基础上再附加段开销(SOH ),便形成了STM-n帧结构。

(1)容器(C):是用来装载传递各种速率信号的信息结构, 主要完成速率调整等时配功能。 SDH映射复用结构中的几个重要名词: (1)容器(C):是用来装载传递各种速率信号的信息结构, 主要完成速率调整等时配功能。 需要复用传送的信号(如准同步信号以及B-ISDN信号等) 在容器中经过码速调整后变换成同步信号,因此,经过容器的 信号速率会发生变化。G.709建议中规定了5种标准容器,它们 是C-11(输入速率为1.544Mbps)、C-12(输入速率为 2.048Mbps)、C-2(输入速率为6.312Mbps)、C-3(输入速率 为44.736Mbps/ 34.368Mbps)和C-4(输入速率为139.264Mbps )。我国目前仅涉及C-12(输入速率为2.048Mbps)、C-3(输 入速率为34.368Mbps)和C-4(输入速率为139.264Mbps)这三 种容器,这三种容器标准输入速率所对应的准同步信号分别为 E1、E3和E4,属于我国使用的速率体系。

(2)虚容器(VC):是用来支持SDH通道层连接的信息结构,它由125μs或500μs的块状帧结构中的信息净负荷和通道开销(POH)组成。 虚容器(VC)是SDH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信息结构,它的包封速率与SDH网同步,不同的VC是互相同步的。但是,在VC内部却允许装载来自不同容器的异步净负荷。VC在网络中传输时总是保持完整不变(除去在VC的组合点和分解点),因而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十分方便地在通道里的任一点取出和插入,以便进行同步复用和交叉连接处理。 虚容器(VC)分为低阶虚容器和高阶虚容器,图中VC-11、VC-12、VC-2和TU-3前的VC-3是低阶虚容器;VC-4和AU-3前的VC-3是高阶虚容器。

(3)支路单元(TU)和支路单元组(TUG):是为低阶通道层 和高阶通道层提供适配功能的信息结构,它由低阶VC加TU 指针组成。VC在TU中的起始位置是浮动的,由TU指针指明 。一个或多个TU经字节交叉复用 并加入一些填充字节组成 TUG,加入额外的填充字节是为了保证完整的帧结构。 (4)管理单元(AU)和管理单元组(AUG):管理单元是提供高阶 通道层和复用段层之间适配功能的信息结构。AU对高阶VC 和复用段层进行适配,由高阶VC加上AU指针构成,AU经AUG 复用后成 为STM-1帧结构的组成部分,AUG本身又可以复 用成高阶同步传递模块。

特别注意,SDH的映射复用结构特别重要,各种容器(C)的输入速度,往往就是传统的准同步网络(PDH)复用进入SDH的输入速度。在各种电信(包括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通信大楼里工作的网络管理员,应该非常熟悉这些接口的连接。

SDH网络设备: SDH传输网是指由实际设备和传输介质(如光缆)组成的 物理网络。 SDH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终端复用设备 终端复用设备(TM)是放置在SDH网络入口处的复用设备, 是各种支流信号的集中器。 (2)分插复用设备 分插复用设备(ADM)一个复用/分离器能够将多个输入信号 复用成OC-n信号,也可以将某一路或多路信号从OC-n中 取出。分插的意思是取出/加入(即分离/复用)。

(3)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实际上相当于SDH网络的交换 机。宽带DXC可以交换VC-n信号。现在宽带DXC设备同时具 有分插复用器和终端复用器的功能。DXC的核心是一个交叉 连接矩阵。 (4)网络管理系统设备 网络管理系统(NMS)设备完成对整个SDH网络的管理。

SDH光接口的分类与接口标准: SDH的光接口是标准化的,所有SDH设备的光接口都应符 合ITU-T的G.957建议。SDH的网络管理员必须对SDH光 接口的种类和代码了如指掌。 SDH光接口的规格参数还包括光发射机的平均发光功率范 围、最小消光比、信号眼图模版、光源的光谱特性、光 通路允许的衰耗、色散值和反射、接收机的灵敏度等。

SDH标准光接口的有关参数和规格代码

SDH常见环状拓扑结构: SDH可以采取点到点的直接连接拓扑结构,也可以采用星状 拓扑结构,但是SDH网络最长见的还是环状拓扑结构。 构成SDH环状拓扑结构的基本构件是分插复用器(ADM),也 可以采用数字交叉连接(DXC)设备。多个分插复用器被 设置成二纤双向环或二纤单向环。 这种环状拓扑结构当任意两个分插复用器的物理连接出现损 毁(如光缆被挖断)时,分插复用器可以立刻检测到故 障,并采取措施将信息流转移到另一条通路上,这样的 环结构称为自愈环。

SDH环状拓扑结构

4 、IP over SDH的体系结构 在与OSI/RM七层功能的对比中,SDH协议相当于OSI/RM中 的物理层协议,主要负责在物理层介质上传送字节数 据,而IP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 要使IP数据包在SDH网络中传送,在物理层一些和网络层 协议之间还应当有数据链路层协议充当SDH协议与IP协 议之间的接口。当前IP over SDH的接口所采用的封装 协议主要是IETF定义的IP/PPP/HDLC/SDH协议结构。

IP/PPP/HDLC/SDH/Optical协议栈

IP over SDH技术还在进一步完善之中,已有一些新技术投入应用,高速交换路由器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IP over SDH的广泛应用。目前,各发达国家的骨干网基本上都采用SDH传输机制。在我国,90%的省级以上骨干网采用SDH。相反,ATM交换机在全球的普及率还很低,所以国内外广泛建设的SDH环境为在Internet主干网上实施IP over SDH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2.3 IP over DWDM/WDM 波分复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传输的骨干网络中。本节主要介绍DWDM的基本原理,以便初学者能够建立起初步的概念,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使读者对计算机网络现行广域网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有一个原理性的概念,从而对计算机网络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1 、波分复用原理: 波分多路复用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WDM)是个能将一个(组)波长分成许多个波长的分波器,而所谓的分波器就如同大家所熟知的三棱镜一样,它可以把射入棱镜的白光(一组波长)分成七色光(七种波长)。在最早的光通迅中,一条光纤仅设计给一个特定波长的光传递,由于WDM技术的开发,使一条光纤可以由传递一个讯号变成传递多个讯号,在相同的铺设成本下,将光纤的使用率提高数倍,故WDM的观念在光纤用于通迅后不久便被提出。但是经WDM分波之后,每个波段分到的能量都太小,完全无法用于光纤讯号传送。直到1994年,可适用于WDM的放大器掺铒放大器(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成功商用化之后,WDM的使用才被业界注意。

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技术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根据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子信道,把光波作为载波信号,在发送端采用波分复用器(合波器)技术将不同规定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送入一根光纡传输。在接收端,再由一波分复用器(分波器)将这些不同波长承载不同信号的光载波分开的复用方式,由于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可以看作是独立的(不考虑光纤非线性时),而在一根光纤中可实现多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双向传输只需将两个方向的信号分别安排在不同波长传输即可。

波分复用工作原理

由于WDM实现了技术的提升,一个多工分波器(WDM)可 将一个光源分出越来越多的波长(或称信道,channels), 所以为了区别起见,能分出较少波长者称作CWDM(Coarse WDM),分出波长密度较高者称作DWDM(Dense WDM)。 多信道波分复用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成为密集波分复用 (Dense WDM,DWDM),另一种成为粗波分复用(Coarse WDM,CWDM)。当需要在单一的光纤上传输大量的数字视频 信号的时候,密集波分复用DWDM是一种最佳的技术方案。此 外,当进行短距离范围传输以及只需少量信道的时候,粗波 分复用(CWDM)以其每信道造价低的优势可以作为一个较好 方案。

2、波分复用系统硬件实现的关键技术 光源(光发射器):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所用的光源有两类:一类是由半导体材 料制造的,分为半导体激光器和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另 一类是光纤激光器,这属于非半导体激光器。前一类是 光纤通信系统中最常用的两种光源。 半导体激光器就是激光二极管,其优点是尺寸小、耦合效率 高、响应速度快,其波长和尺寸与光纤事宜的波长和尺 寸相配合,可直接调制,相干性好,因而是 DWDM/WDM的主要光源。

光放大技术: 在光纤传输途中,将光信号进行中继放大是光传输系统的关 键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光放大器件有3种,分别为掺饵光 纤放大器(EDFA)、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和光纤拉曼 放大器(FRA)。 (1)掺饵光纤放大器:其工作是建立在特殊的物理组成上的 。与一般情况不同,掺饵光纤放大器中使用的光纤是在光 纤芯层沉积中掺入极小浓度的稀土元素饵的掺饵光纤。 (2)半导体光放大器:是现代光放大器中最早出现的。它的 基本结构、原理和特性与半导体激光器非常相似,工作原 理都是基于激光半导体介质固有的受激辐射光放大机制。

通常半导体光放大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普通半导体激 光器用做光放大器,称为法布里—泊罗(F-P)半导体激光 放大器;另一类是在F-P激光器的两个端面上涂上抗放射膜 ,以获得宽频、低噪的高输出特性。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放大增益并不高, 因此半导体放大器在现代光通信系统中作为纯粹功率放大的 应用较少,它更多地是被用在高速通信网络中的光开关、光 复用/解复用器和波长变换器等光信号处理模块中。 (3)光纤拉曼放大器

光分波/合波技术: 在波分复用系统中,分波器和合波器是关键器件,波分复用 器件是波分复用系统引入的新器件。将不同的波长的信号结 合在一起的器件称为合波器;反之,将经同一光纤送来的多 波长信号分解为不同波长分别输出的器件为分波器。同一器 件既可作为分波器,又可作为合波器。它在超高速、大容量 的波分复用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光检测器: 光检测元件主要是光电二极管。常用的光检测器有两种类 型:一种是正—本征—负(PIN)光电二极管,另一种是雪 崩光电二极管。

3、IP over DWDM IP over DWDM网络重叠模型

图中显示了4种方式的IP over DWDM网络重叠模型。 其中IP/ATM/SDH/DWDM、目前很少使用了,目前主流 的IP over DWDM的运作方式是IP/SDH/DWDM。 IP/DWDM(即IP directly over DWDM)也越来越多地 受到重视,具体的体系结构和协议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之中。 要知道现在新建的SDH网络都是建立在DWDM或 CWDM之上的,几乎没有SDH信道单独占用一条光线的情 况了。近两三年来,IP via MPLS over DWDM技术也得到 了广泛重视,这很可能是未来IP over DWDM技术发展的主 要方向,让我们密切关注吧。

1.2.4 IP over ATM 1、ATM网络概述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中文译名就是异步传输模式,它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制定的标准。早在80年代中期,人们就已经开始进行快速分组交换的实验,建立了多种命名不相同的模型,欧洲重在图象通信把相应的技术称为异步时分复用(ATD),美国重在高速数据通信把相应的技术称为快速分组交换(FPS),国际电信联盟经过协调研究,于1988年正式命名为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 技术,推荐其为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B-ISDN的信息传输模式。1991年成立了ATM论坛,这是一个由硬件提供商、电信服务提供商和大用户组成的联盟。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