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中國語文課程系列:課程詮釋 單元二:課程規畫和實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應用外語系 助理教授 陳徵蔚 博士.  故事是傳遞人類集體記憶的方式,因此總是有人說 故事,而大家都愛聽故事。在故事中總是隱藏著許 多待解讀的「密碼」。  故事可以增進群體認同、建立存在感、強化自我建 構,是重要的語言經驗。因此兒童都愛聽故事,而 且往往要求故事被原封不動的複述。  美國知名小說家.
Advertisements

社會事件融入社會學習領域的課程實踐專題報告
年龄依赖性Ⅰ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 Ake Lernmark.
中国基础数学教育 DIDATTICA DELLA MATEMATICA BASE IN CINA
中国基础数学教育 DIDATTICA DELLA MATEMATICA BASE IN CINA
所有人类是同一个诗人 记述着命运的偏执打算。 ——(美)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 ) 《词语造成的人》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品名: Grappa di Rubizzo 羅卡馬契魯比佐渣釀白蘭地 酒廠: Rocca delle MacÌe
品名: Extra Virgin Olive Oil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新高中中國語文課程系列:課程詮釋 單元二:課程規畫和實踐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新高中中國語文課程系列:課程詮釋 單元二:課程規畫和實踐 課程組織 1. 新高中中國語文科必修部分單元組織 2. 單元設計示例討論

甲、單元架構 乙、單元示例 丙、必修單元與選修單元的關係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新高中中國語文科 必修部分單元組織 甲、單元架構 乙、單元示例 丙、必修單元與選修單元的關係

新高中學習單元架構示例:共14個單元(見《示例》) (僅供學校參考,取其特點去設計校本單元)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新高中學習單元架構示例:共14個單元(見《示例》) (僅供學校參考,取其特點去設計校本單元) 組織重心 中四 中五、中六 1 理解和分析 梳理貫通 對照比較 2 表達與應用(一) 紀實 游說 3 質疑與評價 思考辨析 評論反思 4 表達與應用(二) 達意得體 應對機敏 (未見) 5 文學與人生 人生百味 / 6 表達與應用(三) 議論說明 創意寫作 7 品味和鑒賞 語言品味 風格鑒賞 8 自學與探究 文化專題研習 組織重心: 高中學習單元架構中的學習單元,共有六個組織重心:「理解和分析」、「質疑與評價」、「表達與應用」、「文學與人生」、「品味和鑒賞」和「自學與探究」。不同組織重心之下的學習單元,學習內容的側重點各有不同: 「理解和分析」(中四單元一梳理貫通和中五單元一對照比較)和「質疑與評價」(中四單元三思考辨析和中五單元三評論反思)的學習: 閱讀範疇側重高層次閱讀能力的培養,透過整理分析、對照比較,深入理解作品;透過質疑辨析、評價反思,進行批判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 聆聽範疇側重對話語深層意義的理解,以及對說話內容和言辭優劣的評價。 「表達與應用」(中四單元二紀實、單元四達意得體、單元六議論說明和中五單元二游說、單元四應對機敏、單元六創意寫作)的學習: 寫作範疇側重紀實、游說類的功能寫作,加強論說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說話範疇側重培養學生應對得體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文學與人生」(中四單元五人生百味)和「品味和鑒賞」(中四單元七語言品味和中五單元七風格鑒賞)的學習單元,側重加強對文學與人生等問題的思考,以及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自學與探究」(中四單元八文化專題研習),是綜合學習和運用,同時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反思,以及培養思維和語文自學等能力。

甲、單元架構 銜接初中:高中的學習承接初中階段。在初中語文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甲、單元架構 銜接初中:高中的學習承接初中階段。在初中語文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 連繫選修:必修部分與選修部分的聯繫。必修部分可為選修部分的基礎。 學習內容: 綜合語文能力的培養; 思想情感的薰陶; 中華文化的認識、反思和認同; 思維和語文自學等能力的提升。 評估建議: 學習活動中有進展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 另有建議評估準則。準則考慮了學生的程度和能力,同時參考公開考試的水平要求。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乙、單元示例 一、學習目標 二、學習重點 三、課節 四、學習材料 教學活動 評估活動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一、學習目標 單元教學以學習目標為主。 透過學習重點去達成學習目標。 着重的是學習目標,而不是分項的學習重點。

二、學習重點 見「人生百味」(包括品德情意 4 項目)和「創意寫作」(包括思維範疇 2 項目)兩個必修單元的學習重點。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二、學習重點 見「人生百味」(包括品德情意 4 項目)和「創意寫作」(包括思維範疇 2 項目)兩個必修單元的學習重點。 另見《示例》「新高中學習單元設計示例的主要學習重點」,不少單元的學習重點都羅列品德情意、思維能力、中華文化的項目。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二、學習重點(聽說讀寫四個學習範疇以外) (新高中單元是加強去學習這些學習範疇,承接著初中在這些範疇的學習。) 以下為《示例》「新高中學習單元設計示例的主要學習重點」及每個單元內的學習重點所見的整理 單元 中四 中五、中六 1 梳理貫通: 品德情意 對照比較: 品德情意、中華文化 2 紀實:品德情意 游說:思維 3 思考辨析:思維 評論反思:思維、中華文化 4 達意得體 應對機敏(這單元未見) 5 人生百味:品德情意、中華文化 / 6 議論說明(這單元未見) 創意寫作:思維 7 語言品味: 品德情意、思維、中華文化 風格鑒賞:品德情意 8 文化專題: 中華文化、語文自學、共通能力

四、學習材料 (示例一:「創意寫作」單元)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四、學習材料 (示例一:「創意寫作」單元) (1) 選用學習材料(古今、中外、翻譯等教材都可以選取--教材多樣化) 部分教材如: 美國詩人:埃茲拉‧龐德《地鐵車站》 法國詩人:普雷‧維爾《早餐》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丈夫支出賬單中的一頁》 今人:也斯《給苦瓜的頌詩》、《中午在鰂魚涌》 今人:劉以鬯《打錯了》、《吵架》 今人:西西《店舖》、《浮城誌異》 古人:蘇軾《題西林壁》 (2) 建議配合閱讀書籍(以篇帶書--鼓勵學生閱讀) 集思編《梁秉鈞卷》(配合學習材料:也斯《給苦瓜的頌詩》、《中午在鰂魚涌》) 劉以鬯編《劉以鬯卷》(配合學習材料:劉以鬯《打錯了》、《吵架》) 何福仁編《西西卷》(配合學習材料:西西《店舖》、《浮城誌異》) 構思和備註:      對於能力較高的學生可推薦意大利作家伊諾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看不見的城市》 (配合學習材料:西西《店舖》、《浮城誌異》)--這是照顧學習差異、針對學習多元化的建議 高中學習單元的學習重點,除重視學生語文能力(聽說讀寫)的培養外,還著重加強文學、中華文化的學習和品德情意、思維及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 要求的是文質兼美的學習材料──名家名篇。 當要置換學習材料時(篇章),要考慮原來篇章中蘊含的文學、文化等學習重點,能在置換後的教材中出現。 這部分由同事稍後舉出實例說明。

四、學習材料 (示例二:「人生百味」單元)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四、學習材料 (示例二:「人生百味」單元) (1) 選用學習材料(古今、中外、翻譯等教材都可以選取--教材多樣化) 部分教材如: 鄭愁予《錯誤》 辛棄疾《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陶傑《愛的迷蹤》 潘步釗《為了一種陶鑄》 英國詩人:雪萊《無常》 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2) 建議配合閱讀書籍(以篇帶書--鼓勵學生閱讀) 鄭愁予《鄭愁予詩選》 璧華編《中國現代抒情詩一百首》 潘步釗《邯鄲記》 《宋詞選》或《宋詞三百首》 延伸閱讀:(適合能力較高的學生--針對學習多元化) 讓學生研習《論語》、《孟子》的某些章節或陶淵明的其他代表作品,以提高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並探索其中蘊涵的傳統文化精神。 高中學習單元的學習重點,除重視學生語文能力(聽說讀寫)的培養外,還著重加強文學、中華文化的學習和品德情意、思維及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 要求的是文質兼美的學習材料──名家名篇。 當要置換學習材料時(篇章),要考慮原來篇章中蘊含的文學、文化等學習重點,能在置換後的教材中出現。 這部分由同事稍後舉出實例說明。

四、學習材料 (示例三:「對照比較」單元)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四、學習材料 (示例三:「對照比較」單元) (1) 選用學習材料(中外、翻譯、影音等教材都可以選取--教材多樣化) 部分教材如: 今人:阿城《棋王》、 《樹王》、 《孩子王》 德國人、翻譯小說:徐四金《棋戲》 今人、徐克拍攝:電影:《棋王》 (2) 建議配合閱讀書籍(以篇帶書--鼓勵學生閱讀) 阿城《棋王樹王孩子王》 徐四金著,洪翠娥譯《棋戲--徐四金的三個短篇故事》 張系國《棋王》 高中學習單元的學習重點,除重視學生語文能力(聽說讀寫)的培養外,還著重加強文學、中華文化的學習和品德情意、思維及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 要求的是文質兼美的學習材料──名家名篇。 當要置換學習材料時(篇章),要考慮原來篇章中蘊含的文學、文化等學習重點,能在置換後的教材中出現。 這部分由同事稍後舉出實例說明。

四、學習材料 (示例四:見「達意得體」單元)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四、學習材料 (示例四:見「達意得體」單元) (1) 選用學習材料(中外、翻譯、科普等教材都可以選取--教材多樣化) 部分教材如: 林肯在葛底斯堡國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禮上的演說 楊振寧《在石溪的一篇演講(一九八二)》 克里在波士頓發表承認競選失敗的講話 布殊在華盛頓發表宣佈競選獲勝的講話 (2) 建議配合閱讀書籍(以篇帶書--鼓勵學生閱讀) 楊振寧《讀書教學四十年》 河南人民出版社演講學編寫組編《演講學》 李鵬飛《不准錄音》 高中學習單元的學習重點,除重視學生語文能力(聽說讀寫)的培養外,還著重加強文學、中華文化的學習和品德情意、思維及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 要求的是文質兼美的學習材料──名家名篇。 當要置換學習材料時(篇章),要考慮原來篇章中蘊含的文學、文化等學習重點,能在置換後的教材中出現。 這部分由同事稍後舉出實例說明。

教學活動--學與教的策略 (詳見《新高中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中國語文科(諮詢稿)》 4.4.2)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教學活動--學與教的策略 (詳見《新高中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中國語文科(諮詢稿)》 4.4.2) 直接講授 創設情境 示範引導 對話交流 探究學習

明天上午 單元三:教學取向與策略 有更深入的講述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學與教的策略在單元中的示例 明天上午 單元三:教學取向與策略 有更深入的講述

2. 創設情境 示例:「創意寫作」單元 形式多變,創意無限 第16-20節 教學步驟 :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2. 創設情境 示例:「創意寫作」單元 形式多變,創意無限 第16-20節 教學步驟 : 3. 教師選擇一則最近發生的新聞,如家庭糾紛、街頭鬧劇、騙案等,讓學生代入其中角色,以該人或物的角度,編寫一則故事。

3. 示範引導 示例:「創意寫作」單元 形式多變,創意無限 第16-20節 教學步驟 : 2. 導讀西西《浮城誌異》(可選取某些章節)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3. 示範引導 示例:「創意寫作」單元 形式多變,創意無限 第16-20節 教學步驟 : 2. 導讀西西《浮城誌異》(可選取某些章節) 構思和備註: 教師須先讓學生理解作品的寫作背景,探討80年代香港人的心態,並引導討論開首一至兩節,讓學生初步掌握閱讀西西作品的竅門,然後再讓他們層層分析,探討作品主題。

4. 對話交流 示例:「人生百味」單元 人生智慧篇——人生苦短,生命無限 第14-17節 延伸活動: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4. 對話交流 示例:「人生百味」單元 人生智慧篇——人生苦短,生命無限 第14-17節 延伸活動: 選讀英國詩人雪萊《無常》一詩,分組探究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並分析詩歌的表達技巧。 教師可先隱去題目及末段文字,讓學生馳騁想像,推敲詩歌的內容,並為詩歌命名或補上最後一段; 教師派發全詩,讓學生比較與原先看法的不同。 構思和備註: 目的是培養學生透過與同學的對話交流,共同探究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並可引導學生根據詩歌所運用的意象、比喻,層層深入地分析。

5. 探究學習 示例:「文化專題研習」單元 包括以下探究的步驟: 1. 擬定課題 2. 擬訂大綱 3. 探索思考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5. 探究學習 示例:「文化專題研習」單元 包括以下探究的步驟: 1. 擬定課題 2. 擬訂大綱 3. 探索思考 (詳見《新高中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中國語文科(諮詢稿)》 4.4.2)

教學活動--進展性評估(學習重點的評估) 示例一: 「人生百味」單元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教學活動--進展性評估(學習重點的評估) 示例一: 「人生百味」單元 人生悲喜篇——悲歡離合 第5-9節 教學步驟: 以辛棄疾《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蔣捷《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作領起。 朗讀元好問《邁陂塘》(問世間情是何物)。 講讀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自讀陶傑《愛的迷蹤》。

評估活動--總結性評估(學習目標的評估) 示例一: 「人生百味」單元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評估活動--總結性評估(學習目標的評估) 示例一: 「人生百味」單元 單元評估: 1. 學生選擇一篇文學作品(古今中外詩文均可): 分析其思想內容,並抒發個人從作品中所得到的人生啟悟。 分析及評論作品的表達手法與其所表達思想感情的關係。 2. 文學創作: 人生有悲喜,萬物皆有情。學生找一幀照片,捕捉照片中的景物和人物神態,以「情」為題寫作散文/新詩一篇。

評估活動--建議評估準則 示例二: 「創意寫作」單元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評估活動--建議評估準則 示例二: 「創意寫作」單元 單元評估: 教師讓學生翻閱觀察日誌,引發靈感、馳騁想像進行寫作,不限體裁。學生須注意: 立意新穎 選材獨特 語言和手法的創新 感受/風格獨特 建議評估準則: 構思新穎、角度獨特、想像豐富、具創意、富個性。 內容豐富、感情真摯。 描寫細緻、技巧多變。 文句流暢、用詞準確、生動。

丙、必修單元與選修單元的關係 (詳見《新高中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中國語文科(諮詢稿)》附錄四:選修單元有十個)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丙、必修單元與選修單元的關係 (詳見《新高中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中國語文科(諮詢稿)》附錄四:選修單元有十個) 級別 單元 必修部分的單元 建議選修單元舉隅 中五/六 一 對照比較(學習材料有阿城《棋王》、張系國《棋王》、 《棋王》電影) 名著及改編影視作品 (學習材料:阿城《棋王》、張系國《棋王》、 《棋王》電影) 中四 八 文化專題研習(中國民間信仰、中華文化的精神面貌) 文化專題探討 二 三 紀實(閱讀和寫作新聞稿) 評論反思 新聞與報道 (閱讀新聞、寫作新聞稿、人物專訪等) 四 紀實(閱讀和寫作新聞稿、會議紀錄) 達意得體(演講辭、書信) 游說(廣告、建議書) 多媒體與應用寫作 (寫作新聞稿、客戶通訊、演講辭等)

小結: 新高中單元設計示例所見的課程特點 1. 學習內容 (1)綜合的語文能力 2. 學習材料 古今中外、翻譯、科普等作品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小結: 新高中單元設計示例所見的課程特點 1. 學習內容 (1)綜合的語文能力 (2)文道並重 2. 學習材料   古今中外、翻譯、科普等作品 以篇帶書 延伸閱讀 3. 學、教、評一體 進展性評估 總結性評估 建議評估準則 4. 必修單元跟選修單元的關係--延伸和互補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思 考 如何在校本課程中落實新高中單元的特點?

《中學中國語文學習單元設計示例》 中四級學習單元三 「質疑與評價──思考辨析」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單元設計示例討論 《中學中國語文學習單元設計示例》 中四級學習單元三 「質疑與評價──思考辨析」

學習重點:具體內容 游說技巧 論辯技巧 思維方面 引起討論、轉變話題、求同存異、轉換概念等 最重要的是轉換概念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學習重點:具體內容 游說技巧 引起討論、轉變話題、求同存異、轉換概念等 最重要的是轉換概念 論辯技巧 分析莊子和惠子說話的觀點和邏輯 明白在爭辯中莊子如何轉換概念 思維方面 上述關於概念、觀點、邏輯等分析

其他學習內容 教學原則 其他學習內容 能力和知識並重 語文學習:形式和內容並重(《指引》頁17 ) 「引導學生理解孟子推行仁政的思想和抱負」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其他學習內容 教學原則 能力和知識並重 語文學習:形式和內容並重(《指引》頁17 ) 其他學習內容 「引導學生理解孟子推行仁政的思想和抱負」 「了解莊子通情知物的思想,及其和惠子哲學思想的異趣」 文言文閱讀能力

孟子的「轉換概念」 如何用「轉換概念」的技巧進行游說 ? 「音樂」之「樂」→「與民同樂」之「樂」 轉換概念?轉換論題?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孟子的「轉換概念」 如何用「轉換概念」的技巧進行游說 ? 「音樂」之「樂」→「與民同樂」之「樂」 轉換概念?轉換論題?

莊子的「轉換概念」 莊子如何「運用了轉換概念的方法」? 疑難 「安知」:怎知(反問) → 在哪兒知(疑問)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莊子的「轉換概念」 莊子如何「運用了轉換概念的方法」? 「安知」:怎知(反問) → 在哪兒知(疑問) 「安知」:怎知(反問) → 怎樣知(疑問) 疑難 「安」的概念? 「轉換」 ? 「方法」?

《知魚之樂》 分析 惠子論辯要點 莊子論辯要點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我非莊子,不知莊子 → 莊子非魚,不知魚 莊子有沒有轉換概念?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知魚之樂》 分析 惠子論辯要點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我非莊子,不知莊子 → 莊子非魚,不知魚 莊子論辯要點 莊子有沒有轉換概念?

《生之謂性》分析 孟子之「性」與告子之「性」 生之謂性=白之謂白? 學習重點(參見單元學習目標) 告子:生之謂性,指動物本能,無善無不善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生之謂性》分析 孟子之「性」與告子之「性」 告子:生之謂性,指動物本能,無善無不善 孟子: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特質 生之謂性=白之謂白? 「性」無固定內容,「白」是固定的性質 學習重點(參見單元學習目標) 辨析疑似的概念 、思考語言的邏輯

《盜亦有道》分析 盜亦有道 學習重點(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會) 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盜亦有道》分析 盜亦有道 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孔子: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學習重點(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會) 理解偷換概念:皆欠儒家之道德涵義 體會莊子偷換概念的深意

改選白話文為教材 白話文也可以達成原定學習目標 白話文不能達成的原定學習目標 思考語言的邏輯,辨析疑似的概念等 知識方面:孟子、莊子的思想 新高中課程詮釋 第二節 改選白話文為教材 白話文也可以達成原定學習目標 思考語言的邏輯,辨析疑似的概念等 白話文不能達成的原定學習目標 知識方面:孟子、莊子的思想 能力方面:文言文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