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评价 主讲教师:黄甫全 2006年12月26日下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广东省精品课程 小学教育学 第九章 小学教育评价. 本章主要内容: 小学教育评价概述 1 小学教育评价的主体与对象 2 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方法 3.
Advertisements

2014 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 综合类精讲班 主讲:叶老师. 职称英语考试与复习方法 一、职称英语考试 1. 职称英语考试的特点: a 综合英语分为 A B C 级 b 职称英语考试和教材的关系 c 可以借助字典 d 送分( 分) (1) 词汇选项(可能送 3—8 分) (2) 阅读判断.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专 业:心理学、教育学 主 讲:章 永 单 位:教科院 一、客观性测验题目的编制 1. 客观性测验题目的常见类型 1. 客观性测验题目的常见类型 选择题 是非题 匹配题 填空题 简答题 选择题 是非题 匹配题 填空题 简答题 2. 客观性测验题目的特点 2. 客观性测验题目的特点.
第九章 学生心理测评 第一节 心理测量概述 第二节 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测量 第三节 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
第一章 基本理论.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中小学教师 & 教育研究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宋维红.
《程序设计实践》 孙辉 理工配楼104A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面试公开课 封面 山西省考面试QQ交流群: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南京市教研室 曹荣苏.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江西财经大学 谭光兴 教授、博士生导师.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第五章 幼儿教师与师幼关系 一、幼儿教师的涵义 (一)幼儿教师与托幼机构教育 (二)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 二、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分析
绩效考评表格设计 班级:15服务4班 姓名:杨冬茜.
迎接全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硕士(MBA)水平评估 工作安排会议
课程泛雅 2017/3/15.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姓 名 出生年月 所在学科 最高学历/位 专业 毕业学校 成果内容 本人业绩 (一)教学内容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后期讲座预告 !课程咨询加群 ! 吉林教师考试微信:jljsksw.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北京市外国语学校和外语实验校初中外语 教学改革实验的历程及启示
过程性评价 process evaluation
第三篇 组织工作.
课程设计与评价.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基础知识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数据结构》课程简介 李武军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6年秋季.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 评价:衡量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 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
第十章 方差分析.
苏瑞凤 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SOA – Experiment 2: Query Classification Web Service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材·教法 主 编:尹少淳 授课教师:黄卫霞.
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创新杯”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2章 JSP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5月7日.
互动对话 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 焦玉明 韩国宾 邱永齐 孟继磊 张健.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徐晓东 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徐晓东
评价多元化,学习自主化 —课程多元评价指标的设计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试卷质量评价要素分析 按照安徽农业大学本科试卷评价表: 一、试卷(命题)质量(40分) 二、卷面质量(10分) 三、试卷评阅(40分)
XX大学XX学院 多色复古论文答辩PPT模板 X124-2 蓝梦 学号.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第八讲 评价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讲座1:教学评价的含义 陶保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课程与教学评价 主讲教师:黄甫全 2006年12月26日下午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原理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内涵 公式:评价 = 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 价值的判断。 教育评价,是指采取一切可行的技术和方法系统收集各种教育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定标准对各种教育活动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育评价的核心是课程与教学评价。 课程与教学评价,是一种基于系统收集有关事实信息而依据一定标准对课程与教学系统的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所谓课程评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评价,包含了教学评价。课程评价对象,可包括评价课程需要、课程设计、课程与教学过程、教材、学生成果目标、通过课程学生取得的进步、教学有效性、学习环境、课程政策、资料分配以及课程与教学成果等内容。

简言之,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表现以及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收集事实信息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诸因素的全面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授质量的评价。

课程与教学评价,对课程与教学活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具有六大基本功能: “检查” “反馈” “激励” “研究” “定向”和 “管理”。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型 (一)以主体为依据的分类 课程与教学评价,根据主体的不同,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内部评价,是指评价对象作为评价主体对自我进行的评价,有时是内隐性的,有时具有外显性。。 外部评价,是指作为评价对象之外的其他主体对评价对象的评价,是一种外部的显性评价。

(二)以评价标准为依据的分类 课程与教学评价,依据评价标准的不同,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 相对评价,是一种依据评价对象的集合来确定评价标准,然后利用这个标准来评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的相对位置的评价类型。 绝对评价,是一种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每个对象的评价类型。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同一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或某方面的前后变化进行比较的评价。

(三)以评价作用为依据的分类 课程与教学评价,依据评价所起的主要作用的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evaluation)、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与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 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某些课程与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所进行的预估性或测定性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也叫过程评价,是在课程研制、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动态状况进行的系统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课程与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了解并确定其最终成果而进行的评价。

(四)以实施评价的正式程度为依据 课程与教学评价,依据实施形式的规范程度不同,分为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正式评价,是根据明确的评价目标,通过规范的评价程序,使用经过设计的评价工具收集信息资料,系统地、有针对性地了解评价对象状况的评价类型。 非正式评价,是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在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相互接触、互动过程中,评价者以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不断地了解评价对象,进而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形成对评价对象的某种看法和判断的一种评价类型。

三、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是比较复杂的,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至少有六个方面: “课程与教学设计” “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 “学校办学水平” “课程与教学系统”和 “课程与教学评价自身”。

第二节 教材评价

一、教材评价的涵义与指标 教材评价,实质上就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和途径对教材的有效性、可靠性、可行性和使用效果进行分析,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分析结果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得出对教材价值的总体判断。 高凌飚主编:《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理论与工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二、教材评价的过程、方法与工具 (一)过程 教材评价过程,包含的基本步骤有 “明确评价目的” “确定评价要素” “收集价值主体信息” “收集价值客体信息” “做出价值判断”和 “进行元评价”。 参见丁朝蓬著:《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3-97页。

(二)教材评价的方法 教材评价,有许多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比较常用的有 “专家判断法” “观察法” “实验法”和 “调查法”

第三节 学生学评价与评估

一、学生学习评价与评估概述 四个关键词: 考试(examination)和 测验(test), 评价(Evaluation)和 评估(assessment)。

(一)基本概念 学生学习评价与评估,是指在系统、科学以及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生信息的基础上,评定学生个体学习与发展质量。

考试,是指由主试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在一定场所,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当的内容,对应试者的德、学、才、识、体诸多方面或某一方面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测验和识别的活动。 测验,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施测同一套问题来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工具或系统的方法。

(二)评价与评估的比较 表现性评估的发展,并非取代表现性评价,而是针对表现性评价之不足加以弥补,通过研究和开发综合性的表现性评估与评价体系,以改善学生学习过程并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发展水平。

(三)主要方法与工具 在学生学习评价与评估中,人们创用了许多方法。在中小学教育中,常用的学生学习评价与评估方法有 “学业成就测验” “日常考查” “专门调查和心理测量”和 “替代型评估”。

二、学业成就测验 一个良好的教育测验需要有较好的信度、效度以及较高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选取的测验内容需要有较高的代表性。信度指测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效度则指测验的有效性,也就是这个测验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测查到所要测查的行为特质;区分度指的是测验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把不同学生的差异分辨出来。

(一)测验类型 根据对分数的解释,测验一般被分为标准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 测验根据编制、实施程序的标准化程度,可被分为标准化测验和非正式测验。 测验按照题目类型的特点可分为客观测验与论述测验。

(二)客观测验细目与题型 客观测验主要包括 多项选择题 是非判断题 配对题以及 完形填空题等

(二)客观测验细目与题型 客观测验主要包括 多项选择题 是非判断题 配对题以及 完形填空题等

(三)研制成套测验题 一份好的测验题,无论它由何种题型所构成,除了每一道试题都设计科学、合理外,还应根据测验目的合理编排。编制成套测验试题的基本步骤为 “拟定命题计划,进行试题选择” “编排测验题目,提供说明答案”以及 “复查测试题目,进行及时修订”。

(四)评分与评定成绩 实施测验后,必须对试卷进行评分,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分数做出合理解释。通常评分和等级系统是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上,人们创用的学生学习成绩等级评定方法,主要有 1.相对式等级评定法 2.绝对式等级评定法 3.能力式等级评定法 4.综合式等级评定法

三、表现性评估 表现性评估,是一种基于学生的表现或表现样本,依据既定的标准而进行的直接和系统的观察和评价。

(一)开发表现性测验 表现性评估需要借助适宜的表现性测验,表现性测验是新事物,需要进行精心研制。表现性测验的开发步骤为, “确定评估内容” “设计评估情境” “详细规定评分细则”以及 “具体规定测验要求”

(二)档案袋评估 1.档案袋评估的内涵及特征 档案袋评估是表现性评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描述的是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中长期的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成果的增长。 2.档案袋评估的七个基本步骤

第四节 教师评价

一、教师评价的概念 教师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素养及工作的现实或潜在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在国外,教师评价又叫教师考核(teacher appraisal)。

二、教师招聘考核 教师招聘是保证教师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学校招聘教师,意在选拔一批高质量、有专业背景、热爱教师职业的人员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因此,必须通过一定考核程序和方法从求职者中进行选拔,这个选拔的过程就是教师招聘考核。一般来说,教师招聘考核包括

“工作描述” “设定考核指标” “审核求职书” “面试”和 “试讲”等

三、教师教学评价

(一)评价主体 在教师评价活动中,为了能全面、客观地进行教师评价,一般都采用多途径、多主体的形式来评价教师。较为常见的教师评价形式有“领导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社会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

(二)评价标准 一般来说教师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绩效两个方面。 1、教学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主要有六项,即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课外活动和评价。 2、教学绩效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师教学工作成果的评价。教学绩效评价指标通常包括: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学生学业成绩;学生能力发展。

(三)评价途径与基本方法 教师教学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有 综合量表评价法 分析法和 调查法等。

(四)发展动向 1.有效教学标准 有效教学的现代追求,决定了有效教学标准的内涵。有效教学标准,指人们研制和使用的一种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标及其标准体系,目的是促进有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成功率。

2.发展性教学评价探索

美好祝愿 祝大家学习快乐! (2006年12月22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