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 黄姗姗 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物理系 2010年8月17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导数 导数 一、主要内容 微分 第二章 习题课 二、典型例题.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高阶导数 一、主要内容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Advertisements

飲料備製 ( 作業十 ) 組員 : 9A0M0009 林昆樺 9A0M0026 李元盛 9A0M0031 林殷正 ( 組長 ) 9A0M0046 邱于倫 9A0M0048 林裕嘉 9A0M0054 巫紀樺 指導老師 : 葉佳聖.
美 丽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 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 渐进的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 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 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 教 学 内 容教 学 内.
三信家商「 105 學年度」 升學進路暨報名作業說明會 教務處實研組 教務處 實研組 日期︰ 104 年 10 月 19 日 時間: am 10:00~11:50 地點:教學行政大樓 7F 講堂.
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
桃園縣埔心國民小學專題報告 海豹 海豹 報告人 : 吳宜旻 指導老師 : 鄭省村.
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研究 姜云国 山东大学(威海) 合作者:常哲 , 林海南.
台大體育概況及課程大綱 黃欽永 教授 台灣大學體育室.
證道: 我是羊的門,我是好牧人 講題:「耶穌說:”I Am”『我是…』」之(四) : 講員: 梁淑英牧師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105年推甄及登記分發說明會 教務處 註冊組課務組.
复习 1. 注意最值与极值的区别. 最值是整体概念而极值是局部概念. 极大值可能小于极小值,极小值可能大于极大值.
总 复 习 班 级:测控技术与仪器2011-1、2班 授 课:滕召胜.
NaI(Tl)单晶γ能谱仪实验 梅竹松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建设论证汇报 兰州大学 2009年5月26日.
总复习.
Roy Wan PCI MS/s 14-bit 高速数字化仪 Roy Wan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 报告人:徐国强 指导教师:乐永康
基于VATA160 ASIC的微结构气体探测器 通用便携式电子学设计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NaI(TI)单晶伽马能谱仪实验验证 朱佩宇 2008年1月3日.
LD Didactic GmbH, Leyboldstrasse.1, Huerth, Germany –2008
Μ子寿命测量 王纬臻 合作者 吴泽文 指导老师:乐永康.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数据挖掘工具性能比较.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应用实例 识别Ps & Pt ADTS 压力通道并校验 CPD8000 New MENSOR‘s ADTS: CPA8001.
作者:葉福玲 班級:六年四班 指導老師:黎家雲
第 三 章 能谱测量中的主放大器.
多媒体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东军.
田立朝 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010年 8月14日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谈“核”色变?核辐射到底是什么? 核电子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与普通电子学(模电)有何不同? 难点:阻抗匹配.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安捷伦Agilent 3458A 八位半高精度万用表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中文题名 介绍/亮点 研究方法 结果/讨论 结论 作者1 1*,作者2 1,2,作者3 2
实体描述呈现方法的研究 实验评估 2019/5/1.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王照琪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桑子儒 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物理系 2010年8月17日
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
集成与非门在脉冲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集成与非门在脉冲电路中 的某些应用及其原理。 2. 学习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参数与
Performance of a single-THGEM gas detector
魏新宇 MATLAB/Simulink 与控制系统仿真 魏新宇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HSC高速输出例程 HORNER APG.
蔡世民 合作者:禚钊,傅忠谦,张捷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4/29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同步计数器及其应用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CASCA:用于GEM-TPC读出的 开关电容阵列芯片
Timing & charge yield of Surface and Bulk event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上节复习(11.14) 1、方式2、方式0的特点? 2、定时/计数器的编程要点? 3、实验5方案优化问题.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淺析「標槍運動」技術 指導老師 : 林新龍博士 研究生 : 侯曉寧.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 红磷(P)测试评估报告 市场需求:测试套管中的红磷 推荐机型:Ux-220 高配机型
B12 竺越
反应显微谱仪的飞行时间测量 暨数据获取系统的研究
GM计数器与核衰变的统计规律研究 报告人:李金艳 刘畅.
混沌保密通讯 实验人 郝洪辰( ) 李 鑫(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报告人 黄姗姗 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物理系 2010年8月17日 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研制 报告人 黄姗姗 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物理系 2010年8月17日

大学核物理实验的需求分析 数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硬件设计 算法实现 测试结果 总结和展望

大学核物理实验简介 实验内容: 基础实验:学习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 专业实验:把知识有机结合,从物理思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误差(甄别器、定标器) 长塑料闪烁计数器(甄别器、定标器) 电流电离室(甄别器、定标器) BF3正比计数管(甄别器、定标器) G-M计数器的性能测量(甄别器、定标器) 多丝正比室(甄别器、定标器) NaI(TL)闪烁谱仪(多道分析器) Ge(Li)γ射线谱仪(多道分析器) 半导体α探测器和α粒子的能量损失(多道分析器) X射线吸收和特征谱测量等(多道分析器) 专业实验:把知识有机结合,从物理思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Β-γ符合法测量放射源的活度(多路定标器)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测量 α粒子卢瑟福散射(多道分析器) 康普顿散射(多道分析器) 穆斯堡尔效应等(多道分析器)

传统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死时间长,不同的幅度对应的变换时间不同,增加了测试结果的不确定性

大学核物理实验系统的硬件结构

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数字寻峰逻辑流程图 数字寻峰算法 寻峰算法 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数字寻峰逻辑流程图

阈值判断 当采用双阈值做触发判断时可以避免误判问题,信号大于上阈值时触发寻峰电路,低于下阈时才能使一个完整的寻峰过程结束 减少统计误差,提高系统的抗噪声能力

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堆积判弃 探测器输出信号有可能会出现峰堆积和尾堆积,前者导致原谱线计数下降,并使谱形畸变,而后者会造成谱线展宽,分辨率变差和谱线位移。 对于峰堆积,只有在脉冲信号出现频率n以及信号宽度tw较大,即ntw>1%的情况下发生 在大学核物理实验中发生峰堆积的概率小于1%

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尾堆积的两种情况: 堆积后的信号仍然有一个小于下阈值的过程 堆积后的信号一直大于下阈值

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主要性能指标 道数和量化电平数 线性 死时间 稳定性 道容量 对于系统的DNL和INL可以采用后处理的方式 ADC微分非线性(DNL) ADC积分非线性(INL) 失调和增益误差 电压基准的精度 温度效应 交流特性 系统随机噪声的干扰 死时间 稳定性 道容量 对于系统的DNL和INL可以采用后处理的方式

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利用滑移脉冲发生 器测量多道脉冲幅度 分析器的DNL,利用 算法进行修正 右图为利用算法修正 另一组滑移谱的对比

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241Am与239Pu混合源的α粒子的修正前后能谱图

大学核物理实验测量程序界面

大学核物理实验测量程序界面

总结以及展望 本文介绍了用于大学核物理实验系统中数字化多 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研制 本文介绍了用于大学核物理实验系统中数字化多 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研制 测试结果表明,该套系统死时间小,能量分辨率 小于1%,达到大学核物理实验对能量分辨率的要 求,满足大学核物理实验的需求 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中涉及的数字算法还 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规范化,使之在功能和性 能方面达到更好的性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