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網路中的設備要互相通訊時,必須藉由傳輸媒介才能達到資料傳輸的目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資料通訊與電腦網路原理 電腦網絡的組成部份 傳輸媒介:有線、無線 見:書 p.16~20. 上週課堂提要 三種資料交換技術:  電路交換: 必須存在實體連線; 通訊期間不能接納第三方。  訊息交換: 傳輸路徑並非單一,存在多條通往接收端的路徑。  分封交換: 傳遞資訊先被分拆,再透過訊息交換的方式傳往接收端;
Advertisements

Chapter 20. 行銷管理 Chapter 20 網路 行銷 20-2 行銷管理 Chapter 20 網路 行銷 20-3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和史坦福研究中心( 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第 10 章 電腦網路.
LED CUBE 預期規劃.
第七章 電信、網際網路與無線技術.
網路概論 第1章 網路基本概念.
5-1 認識通信原理 5-2 電腦網路組成 5-3 網路參考模型 5-4 網路通訊協定 5-5 無線網路 5-6 行動網路
第7章 通訊的工程 : 談多工(multiplexing)與交換(switching)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Electronic
4-1 電腦網路的基本概念 4-2 網路資料搜尋應用 4-3 網路實例應用
創新創意 第十組 張晨軒 蔡尚嶧 謝昀儒 夏士傑.
網路設備與傳輸媒介介紹.
無線寬頻分享器設定範例 銜接硬體線路 推斷無線基地台的IP 設定無線基地台 相關觀念解釋.
無智慧報告—網路導論 義守電機 副教授 黃蓮池 在報告前.
(Wireless Fidelity) (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WiFi技术的原理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3章 傳輸媒介和和網路設備.
家庭網路傳輸標準題庫 第一章.
Chapter 1 電腦網路 1-1 電腦網路的用途 1-2 電腦網路的類型 1-3 主從式網路V.S.對等式網路 1-4 網路作業系統
網路概論 第6章 無線通訊.
2.1 计算机网络概念 2.2 因特网体系结构 ★ 2.3 OSI-RM与TCP/IP的关系 2.4 TCP/IP协议簇 ★
Cisco 證照架構.
第 8 章 無線網路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TCP協定 (傳輸層).
數位相機運作原理.
Different Codec Technologies
The Network Core 由互相連結成網狀的router所組成 資料在網路中傳送的方式 Circuit switching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行動與無線通訊 第ㄧ章 無線通訊網路 陳育良.
Access Networks.
Chapter 03 網路的組成元件.
第8章 OSI資料鏈結層.
HiNet 光世代非固定制 用戶端IPv6設定方式說明
2-1.4 電腦的傳輸介面與連接埠 USB 介面 全名為萬用序列匯流排 (Universal Serial Bus)
家用網路所遇到的問題 與解決方案 演講者:徐子浩 指導老師:梁明章 老師.
網路傳輸媒體 林欣儀 製.
第四章 網路層 4-1 網路層簡介 4-2 電路交換技術 4-3 信息交換技術 4-4 分封交換技術 4-5 各種交換技術之比較
網路概論 呂天齡 江翠國中資訊中心.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4-1 電腦網路的基本知識 4-2 網際網路連結與瀏覽 4-3 網際網路熱門服務與應用
10-1 認識電腦網路 10-2 電腦網路的組成 ※ 10-3 網路運作原理
網際網路與電腦應用 – 固接式網路(一) 林偉川 2001/9/27.
第十一章 電腦網絡.
無線網路與行動通訊 無線網路簡介 7-2 無線個人網路 (WPAN) 7-3 無線區域網路 (WLAN)
區 域 網 絡 ( Local Area Network )
HomeRF 技術 HomeRF 由Intel、Cisco、Philips、Siemens、Proxim 等HomeRF WG主導
第 11 章 行動商務.
Bluetooth (藍牙) 靜宜大學資管系 楊子青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無線藍牙技術(Bluetooth) 第六組 徐嘉陽.
Ch7 網路即時通訊.
網路資源的應用 介紹有線與無線網路的基本原理
高 科 技 概 論 無 線 區 域 網 路 組別:10 組員: 黃謹涵 黃睦婷 黃淑婷.
第四章 資訊技術與系統架構選擇.
行動科技的應用 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 博物館導覽 視訊會議(Video conference) 健康監控、災害處理
網際網路與電腦應用 林偉川 2001/10/11.
第1章 認識圍繞著我們的鄰居 : 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
第四章 通訊與網路管理 授課老師:褚麗絹.
資料表示方法 資料儲存單位.
介紹Saas 以Office 365為例 組員: 資工四乙何孟修 資工四乙 黃泓勝.
第一章 電腦網路簡介 1-1 何謂電腦網路 1-2 為何需要電腦網路 1-3 何謂通訊協定 1-4 通訊協定的特性 1-5 通訊協定的堆疊
ARP攻擊 A 吳峻誠.
802.1網路連結技術 802.2LLC 鏈 結 層 實 體 層 媒介擷取層
VoIP安全議題 姓名:許雅玲 指導老師:梁明章 老師.
網路拓傳輸媒體與拓樸 林致宏 老師 李友善 老師.
指導教授 :逄愛君 資訊三 B 莊惟舜 資訊三 B 張憶婷 資訊三 B 徐嘉偉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NFC (近場通訊,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靜宜大學資管系 楊子青
Departmen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cience, NCTU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網路中的設備要互相通訊時,必須藉由傳輸媒介才能達到資料傳輸的目的。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47 網路中的設備要互相通訊時,必須藉由傳輸媒介才能達到資料傳輸的目的。 傳輸媒介可分為有線傳輸媒介和無線傳輸媒介兩大類。 有線傳輸媒介包括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 無線傳輸媒介則包括紅外線、無線電波等。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雙絞線 雙絞線(Twisted Pair)主要是由多條絕緣的銅線所組成。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47 雙絞線 雙絞線(Twisted Pair)主要是由多條絕緣的銅線所組成。 具有成本低、容易安裝等優點。 缺點為易受到電磁干擾,且傳輸距離短,因此常用於區域網路。 每對雙絞線都是由二條絕緣銅線扭在一起。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同軸電纜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47 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的中心為金屬導線,外圍以絕緣體和保護用的外皮加以包裹。 比雙絞線更能夠抵擋電磁干擾,且傳輸距離比雙絞線更長。 網狀導體可以抵擋電磁波。 最外層為保護用的外皮。 金屬導線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光纖 光纖(Optical Fiber)以許多玻璃纖維為核心,並使用不透光材質的外殼來保護核心。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47 光纖 光纖(Optical Fiber)以許多玻璃纖維為核心,並使用不透光材質的外殼來保護核心。 光纖具有體積小、質量輕,不受電磁干擾、傳輸距離長等優點,故常用於長距離的傳輸。 光纖的缺點為成本較 高,且施工較為不易。 光纖核心的玻璃纖維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紅外線 紅外線(Infrared Radiation)使用紅外線光束傳送資料,具低成本的優點。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47 紅外線 紅外線(Infrared Radiation)使用紅外線光束傳送資料,具低成本的優點。 缺點為傳輸距離短,易受光源干擾或障礙物阻隔。 適用短距離的傳輸,例如:無線鍵盤、無線滑鼠和電腦之間的傳輸。 電視遙控器利用紅外線選擇電視選項。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無線電波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48 無線電波 無線電波(Radio Wave)是以電波形式在空中進行傳輸,其優點為傳輸範圍大,缺點為保密性較差。 因為無線電波的穿透力比紅外線的穿透力更佳,故在有較多障礙物的場合中,較適用無線電傳輸。

RFID 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一種運用無線電波傳輸訊息的識別技術,只要在產品上裝設RFID 標籤(Tag),便可透過讀取器(Reader)偵測,讀取標籤中儲存的資訊。 目前RFID 已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例如:圖書館的借書和還書管理、倉庫的 貨品管理、高速公路的電子 收費系統、門禁管理、 悠遊卡等。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網路設備 除了網路傳輸媒介外,網路還需要透過各種網路設備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資料傳輸的工作。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48 網路設備 除了網路傳輸媒介外,網路還需要透過各種網路設備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資料傳輸的工作。 目前常見的網路傳輸設備包含了網路卡、數據機、集線器、交換器、路由器等。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49 網路卡 網路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 NIC)是電腦和網路之間的橋樑,可連接電腦與網路設備,目前的電腦大都已經內建網路晶片。 PCI介面的網路卡,提供RJ-45接頭,可使用RJ-45的網路線加以連接。

PCMCIA介面的無線網路卡,主要用於筆記型電腦。 一般的網路卡,大都是使用RJ-45雙絞線接頭。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49 網路卡 PCMCIA介面的無線網路卡,主要用於筆記型電腦。 PCI介面的網路 一般的網路卡,大都是使用RJ-45雙絞線接頭。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50 每張網路卡中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位址,也稱為實體位址(Physical Address),可以用來識別不同的網路卡。 MAC 位址是由六個 位元組所組成,通常 會以16 進位數字 加以表示。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50 數據機 數據機(Modem)可以將電腦使用的數位訊號轉換成電話線路可傳送的類比訊號,也可以將類比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藉此便能透過電話線路進行資料傳輸。

集線器中的所有連接埠會共享頻寬,因此若集線器互相連結的電腦越多,就會影響網路的整體效能。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50 集線器 集線器(Hub)可以用來連結多台電腦,區域網路中的電腦通常會使用雙絞線連接到集線器的連接埠,並透過集線器達到相互通訊的目的。 集線器中的所有連接埠會共享頻寬,因此若集線器互相連結的電腦越多,就會影響網路的整體效能。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51

頻寬 頻寬是指網路傳輸媒介在單位時間內,所能傳輸的最大資料量。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51 交換器 交換器(Switch)也是用來連結多台電腦,區域網路中的電腦通常也會使用雙絞線連接到交換器的連接埠,並藉此達到互相通訊的目的。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52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52 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會使用路由表(Routing Table)中的資訊,並依據傳送資料的目的端IP 位址,進行資料封包傳輸的工作。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封包(Packet) 為了使網路上的資料傳送更有效率,會先將資料切割成許多較小區塊,即為封包。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52 封包(Packet) 為了使網路上的資料傳送更有效率,會先將資料切割成許多較小區塊,即為封包。 封包傳送機制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53 追蹤路由路徑程式運作原理

路由器可以彼此交換資訊,找出最適合傳遞封包的路徑。 4-1-6常見的網路傳輸媒介與 傳輸設備 課本P153 路由器可以彼此交換資訊,找出最適合傳遞封包的路徑。 網狀路由器傳送封包機制與線路備援

4-1-7無線網路 課本P154 依照無線網路通訊範圍的大小,主要可以區分為 無線區域網路 無線都會網路 無線個人網路

4-1-7無線網路 課本P154 無線區域網路 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主要是依據IEEE802.11標準所發展出的無線區域網路傳輸標準。

4-1-7無線網路 課本P154 在大型展覽會場、機場、百貨賣場、咖啡店、速食店等,而這些提供無線上網服務的佈設點,就稱為無線上網熱點(Hotspot) 。 只要利用具有無線網路卡配備的筆記型電腦或PDA,搭配一組無線上網連線帳號,再透過無線上網據點的無線區域網路接取器(Access Point, AP),即可連結至網際網路。

接取器 無線網路接取器是傳統的有線網路與無線網路之間的橋樑。當無線網路欲與有線網路連結時,需要透過一台接取器(AP)作為存取轉接設備。任何一台裝有無線網路卡的電腦或行動裝置,便可透過AP 來分享網路的連線資源。

Wi-Fi (Wireless Fidelity) 無線Wi-Fi 指的是IEEE 802.11 通訊協定標準。現在市面上有許多的無線設備也都有Wi-Fi 的認證,有了認證後可以確保不同產品都能符合標準,而取得認證的產品都可以互相搭配使用,通常可以在產品的本身或外盒上看到該認證標章。

4-1-7無線網路 無線都會網路 無線都會網路的標準是IEEE於2002年所發表的802.16,這是一項新的無線通訊技術。 課本P155 無線都會網路 無線都會網路的標準是IEEE於2002年所發表的802.16,這是一項新的無線通訊技術。 主要是針對微波和毫米波頻段提出的一種新空中介面標準。

4-1-7無線網路 課本P155 無線都會網路

4-1-7無線網路 課本P156 無線個人網路 無線個人網路(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WPAN)主要是依據IEEE 802.15 通訊協定標準,WPAN 位於整個網路的末端,用於解決短距離的資料傳輸。 藍牙(Bluetooth)是WPAN 常用的無線通訊技術,藍牙以無線電波為傳輸媒介,其傳輸速率約2 Mbps,傳輸距離為10公尺,可用於手機、電腦和周邊設備之間的資料傳輸 。

4-1-7無線網路 課本P157 行動網路(Mobile Network)是指透過行動通訊裝置及其通訊架構,連接網際網路,以達成網路與行動通訊快速整合的需求。 1G(1st Generation) 1G起源於1970年代,當時的技術主軸是以傳統的類比式手機為主,主要應用於類比語音傳輸,並不包含資料的傳輸。

4-1-7無線網路 2G(2nd Generation) 課本P157 2G(2nd Generation) 80 年代末期,行動通訊技術由類比式手機轉而發展為數位式手機。此後以數位語音傳輸為主的技術標準,就稱為2G(2nd Generation)行動通訊標準。 傳輸主要還是以語音服務為主,此外還能傳輸一些非語音的簡單文字資料,例如傳送文字訊息、上網查詢火車時刻表及收發電子郵件等功能,且通訊安全也獲得較多保障。

4-1-7無線網路 課本P157 2.5G(2.5 Generation) 90 年代,行動通訊進入2.5G,藉由GPRS(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技術,將2G 的行動網路和網際網路互相連接,讓使用者可以透過手機存取網際網路的資源。 主要鎖定於資料傳輸服務,並提升資料的傳輸速度。

4-1-7無線網路 3G(3rd Generation) 課本P157 3G(3rd Generation) 2G 行動通訊是以語音傳輸為主;2.5G 開始提供新的網際網路服務,但傳輸速度上仍受限;而進入3G(3rd Generation)時代之後,提升了頻寬,無線網路傳輸速率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已分別能夠提高至2Mbps、 384kbps 以及144kbps,藉以處理更多的行動上網及影音傳送需求。

4-1-7無線網路 課本P157 3.5G(3.5 Generation) 3.5G 所採用的技術標準為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是一種新興的無線通訊技術,3.5G 將傳輸速率提高至14.4Mbps,可提供更多元的服務。

4-1-7無線網路 4G(4th Generation) 課本P158 4G(4th Generation) 按照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於2003 年確定的定義,靜態傳輸速率達到1 Gbps,在高速移動狀態下達100 Mbps,即可作為4G技術。

4-1-8網路的運作原理 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ing) 課本P158 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ing) 傳送端與接收端在資料傳送之前,會先確定資料的傳輸路徑,然後在資料傳送的過程中,使用該條傳輸路徑完成資料傳送的工作。 優點:因為傳輸過程中,會佔用傳輸路徑的使用權,所以可以獲得比較好的傳輸品質。 缺點:對線路的使用效益較差。 線路交換的原理

4-1-8網路的運作原理 課本P158 連接式服務的運作原理

4-1-8網路的運作原理 訊息交換(Message Switching) 課本P159 訊息交換(Message Switching) 傳送端與接收端在資料傳送之前,不用事先建立資料傳輸的路徑,而是將訊息傳給網路設備,網路設備收到完整訊息後,會依據網路的狀況,選擇合適的傳送路徑,然後將訊息傳送給下一台網路設備。 優點:因為傳輸過程中,不會佔用整個傳輸路徑的使用權,所以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線路使用效益。 缺點:傳送路徑中的每台網路設備都必須等待收到完整訊息後,才能繼續傳送訊息,所以需要較長的傳送時間。 訊息交換的原理

4-1-8網路的運作原理 課本P159 非連接式服務的運作原理

分封交換(Packet Switching) 4-1-8網路的運作原理 課本P160 分封交換(Packet Switching) 資料傳送之前,會將訊息分割成較小的封包。 網路設備收到每個封包後,會依據網路的狀況,選擇合適的傳送路徑,接收端再將收到的封包重新組合成原本的訊息。 它是利用網路的存轉功能來進行傳遞,因此又稱為存轉交換(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優點:可以獲得比較好的資料傳送效益。 缺點:傳送端和接收端必須進行訊息分割和重新組合封包的動作。 轉存交換的原理

4-1-8網路的運作原理 課本P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