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需要与情感
第一节 需 要
一、需要的内涵及特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 需要是个体对自身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的反映。一定强度的需要会使个体产生内驱力,进而推动个体的行为。因此,需要是形成行为动力的主要的内部因素,是动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人的需要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需要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就越容易引起并推动人们的活动。 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
需要的特征 1.客观现实性。 2.主观差异性。 3.动力发展性。 4.整体关联性。
1.客观现实性 人是自然实体,也是社会实体,为了个体的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必然会产生种种客观需要。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源于需要,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进行的,没有需要,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人的需要的性质、内容与满足的手段都与动物不同。 人的需要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即使是生理性需要,其追求的目标、实现的方式和发展的进程也都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主观差异性 需要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尽管人们有时把社会本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称之为社会需要,但严格地讲,需要仅仅指个体反映机体内部或外界生活的要求而产生的,并为自己感受或体验到的一种内部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需要又总是主观的,它以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
正因为需要是主观的,而需要的广度依赖于人的自身状况及其生活的物质条件,所以人的需要又表现为丰富多样性和个别差异性 。 如人有饮食、休息、婚配、育幼的需要,有劳动、学习、交往的需要,有审美、旅游、求知和创造的需要。由于主、客观因素,这些需要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又是千差万别的,主要表现在需要量的差异与需要质的差异。
3.动力发展性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永远不会只停留在某一种水平上。人是永远不知足的。人类也正是基于这种“不知足”的动力而不断发展着。
4. 整体关联性 人的需要结构中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这种整体关联性表现为各种需要互为条件,又互为补充。 一方面,精神需要的存在与发展以物质需要存在发展为基础;物质需要的存在与发展又以精神需要存在与发展为条件。满足精神需要一般来说应以物质需要作保障,满足物质需要必须要以精神需要作指导。 另一方面,各种需要又是互为补充的。 许多单位所提的“待遇留人、情意留人、事业留人”的稳定人才政策,也就是考虑到了人的需要整体关联性。
二、需要的分类 (一)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人对空气、水分、食物、睡眠、性生活、安全、运动等的需要 。 1.自然性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又称生物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或生理需要。 人对空气、水分、食物、睡眠、性生活、安全、运动等的需要 。 人与动物在满足自然性需要的对象和方式上存在本质的差异。动物只有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天然物质来满足需要;而人的需要的满足则主要靠生产劳动生产满足需要的对象,其满足需要的水平受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其满足需要的方式受文化习俗和个人特点的制约。
2.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后天习得的需 要。如人对劳动、交往、学习、审美、威信、道德等 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类需要。它是 从社会要求转化而来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社会不 断向个体提出各种要求,当个体认识到接受这些要求 的必要性时,社会的要求就会转化为个体的需要。
我们害怕孤独 居住在拥挤而嘈杂的人群中的人们,常常 会希望自己能拥有一方安静的、属于他个人的 独有空间,不要受任何人的打搅。为此,人们 设计了可以随时开关的门窗、可以上锁的抽屉 或箱子。甚至有许多人还幻想着有一天能退隐 到深山幽谷中,过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问 题是,这样的生活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吗?
18世纪末叶欧洲探险家史金克在一个荒岛上独居了4年,在这4年中,他可以自如地应付自然界的残酷,满足自己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但却无法忍受孤独的感觉。为此,史金克学着《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养了一条狗、一只鹦鹉,以及几头野兽为伴,每天和这些动物们进行长谈。但是,他仍然常常要陷入精神恍惚的状态,不能自拔。 4年后,他虽然重新回到了家人的身边,但却无法完全恢复以前与人交往的能力。
伯尔海军上将在《孤独》一书中讲述了他在北极探险期间一个人独居6个月时的生活感受。这6个月,他是在被冰雪掩埋下的小木屋中孤独地度过的。伯尔是主动地要过与世隔绝的生活的,他想真切地体验一下孤独生活的和平与宁静,但不曾料到,他仅仅在冰雪下的小木屋里孤独地生活了 3个月,就陷入了极度忧郁的状态,不得不在6个月后,悻悻地返回人间社会。
(二)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是指那些指向社会的各种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种产品而获得满足的需要。 例如,在对服装的需要中,既有满足人们防寒、防晒等自然性需要的内容,也有满足人们自尊、追求美的需要的内容。 2.精神需要是指那些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的需要。 如对劳动、交往、审美、道德、创造等的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Abraham.H.Maslow , 1908—1970)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马斯洛生平 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马斯洛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Harry Frederick Harlow,1905~1981)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196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主要著作有:《动机与人格》(1954)、《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宗教、价值观和高峰体验》(1964)、《科学心理学》(1966)、《人性能达的境界》(1971)等。
1954年马斯洛提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970年他又补充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1.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 2.安全的需要(safety need) 3.爱与归属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4.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 5.认知的需要(cognition need) 6.审美的需要(aesthetic need) 7.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
不能自我实现的主要原因: (1)自我实现是很微弱的似本能需要,容易被压抑、控制、更改和消失; (2)许多人不敢正视关于他们自己自我实现所需要的那种知识,对那种知识缺乏自知,使自己处于不确定状态; (3)文化环境用强加于人身上的规范,阻滞一个人的自我实现; (4)自我实现者是由成长性需要而不是匮乏性需要推进的,其发展和持续成长依赖于自己的潜力。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1、有积极肯定自我的观念,有接纳一切人和全世界的能力; 2、能和其他人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 3、能够有效的感知并客观的对待现实,保持与现实和谐的关系; 4、对现实永保新鲜感,不断地从生活中寻找乐趣;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5、尊重自己的行为和价值标准,成为自主的人,不受文化和环境束缚; 6、不墨守成规,有首创性; 7、尊重他人的独特性; 8、灵感的频度较多; 9、相信新生事物具有无比的生命力;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10、把助人当作是个人应尽的义务; 11、有与人合作的愿望; 12、有良好的心境和幽默感; 13、有强烈的道德感,他们的行为以理性和逻辑为依据; 14、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人类的需要层次
需要的层次 →自我实现的需要 →心理需要 →基本需要
需要层次和不同的心理发展时期
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古代已具雏形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述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这不仅对建立科学的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企业家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制定满足职工需要的措施,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述评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称为基本需要,并认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了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 其次,马斯洛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级需要,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连他自己也承认,他“并不完全了解殉道、英雄、爱国者、无私的人”。
生理和物质 生活的需要 1.水、空气阳光、食物、睡眠等 2.吃得好一些,穿得舒服一些 3.家庭的现代化 4.安静的学习环境
安全与保障需要 1.身体健康、体魄强壮 2.人身安全、不受欺负 3.生活安定、和平幸福 4.升入理想学校或有个好工作
交往和友谊需要 1.父母和老师的爱 2.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3.结交诚实、正直的朋友 4.异性朋友的爱
1.平等与公平 2.信任与理解 3.尊重与自信 4.独立与自主 尊重与自尊需要
1.玩小动物,做游戏 2.课外读物 3.文体活动 4.艺术欣赏、文学评论 课外活动与 精神生活需要
1.新铅笔、新书包 2.好老师、好课本、学好功课 3.丰富知识,多方面能力,优秀品质 4.革命理想,正确人生观 学习与成才需要
奉献与创造需要 1.为他人做好事 2.搞小科研,搞小发明 3.关心国家大事,尽职尽责 4.拼搏,干一番大事业
第二节 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内涵 第二节 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内涵 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另一种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情感与人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而言,需要的满足会引起肯定的情绪、情感;需要的不满足则会产生否定的情绪、情感。
情绪 词 语 喜 开心 愉快 欢乐 欣喜 扬眉吐气 满足 称心 知足 痛快 狂喜 自在 舒心 动心 甜蜜 从容 怒 气恼 气愤 生气 不满 愤然 激愤 盛怒 震怒 七窍生烟 勃然大怒 忿忿不平 恼羞成怒 怒不可遏 惧 不安 紧张 着急 慌乱 惊愕 害怕 心悸 震惊 后怕退避 不寒而栗 大惊失色 敬而远之 缩头缩脑 担心 哀 哀伤 悲哀 悲怆 凄然 伤心 伤感 悲痛 痛心 悲愤 痛苦 辛酸 凄惨 肝肠寸断 黯然神伤 愧疚
动物的爱情
舔犊之情
愤怒
恐惧
悲伤
人类与动物表情的相似
人的情绪、情感极其复杂,有时甚至会同时拥有相反的或相对立的情绪、情感体验。 如“悲喜交加”,“百感交集”,这就说明了人在满意中有不满意,不快中有快感的矛盾体验;或者在不同的时间内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
二、情绪、情感的结构 情绪、情感的结构由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表现。 人产生各种情绪和情感时,可以在外部表现出来 (例如,高兴时哈哈大笑,悲伤时痛哭流涕,害羞时脸色通红,愤怒时紧握拳头等等。作家、演员等都注意探讨人的表情的秘密。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都在机体外部有所表现,即所谓表情。) 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的面部表情基本上反映在嘴唇、眉毛以及眼睛光泽的变化上。如喜悦、愉快、欢乐时嘴角向后伸,上唇略提,两眼闪光,两眉舒展,所谓“眉开眼笑”;惊奇时张嘴、瞪眼、两眉竖起,所谓“目瞪口呆”。
体态表情 是借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表达情感。如欢乐时的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悲恸时的捶胸顿足;痛恨时的咬牙切齿等。
言语表情 是指随情感的变化,声带等发音器官的活动和言语的声调变化。如喜悦时音调稍高,言语速度快,语音高低差别大;愤怒时声音高而尖且带颤抖;悲哀时音调低沉,言语缓慢无力等。人们可以从不同言语声调中辨别和理解别人多种多样的情绪和情感状态。
第三节 情绪情感的类别 一、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动力性——增力、减力 激动性——激动、平静 强度——强、弱 紧张度——紧张、轻松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1、心 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 某种心境持续的时间依赖于引起这种心境的客观环境和个体的个性特点。 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2、激 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这种情绪状态往往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另外,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抑制也很容易引起激情。 激情发生时一般有很明显的外部表现。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缩小,控制力减弱,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能作出适当的评估,容易出现轻率的举动。但激情是完全有可能控制的。
3、应 激 应激是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是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产生应激状态的原因是:已有的知识经验于当前所面临的事件产生的新要求不一致,新异情境的要求是过去所未经历过的;或者当个体已有的经验不足以使其对付当前的境遇时,也会产生无能为力的压力感和紧张感等应激反应。
三、情感的分类(自学)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四、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调节功能 4、信号功能
第四节 情绪理论 一、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二、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 三、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四、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第四节 情绪理论 一、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二、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 三、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四、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五、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一、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詹姆士是美国人,兰格是丹麦人,他们俩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同一种关于情绪的生理机制的观点。由于这个“不约而同”。这一学说以两人的名字命名。 我们一般认为人是先害怕后逃跑,詹姆士认为是先跑后怕;一般人认为是先怒后斗,詹姆士则认为是先斗后怒。他认为情绪的主观体验(即主观上觉得的那种心理状态)只是情绪的生理变化的原因,而情绪的生理变化才是情绪的心理状态的原因。詹姆土认为,通常的说法正是把这个因果关系弄颠倒了,这就是这个学说的要点所在。詹姆士认为,在情绪这件事上,心理变化不是身体变化的原因。怕是什么?怕是心理活动;跑是什么?跑是身体活动。心理活动不是身体活动的原因。
兰格情绪理论 兰格是医生,他的情绪理论与詹姆士的说法基本一致,不过兰格特别强调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如心跳等,而詹姆士所说的生理变化则是全部内脏的变化再加上肌肉的收缩,比如:眼睛看见老虎,耳闻虎吼,于是,老虎的形象和声音通过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这两种感觉器官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产生了对于老虎的认识,即知道这是老虎,又联想到老虎是野兽、很厉害、可能会吃人等等(詹姆士认为这时候人还没有情绪,只是认识),于是,由大脑皮层的外导神经通路引起肌肉的收缩(一般人见到老虎就逃跑或上树,这些都是肌肉收缩);另外,还出现心跳和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唾液分泌减少等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内导神经通路传回大脑皮层,使人产生一种主观的体验,这就是情绪。
由感觉器官到大脑皮层(如看见老虎,知道是老虎,联想到老虎可能吃人等等),这只是认识,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通过内导神经再传回大脑皮层,才有了情绪的体验或情绪的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先跑后怕的具体过程。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1884~1885)基本观点: 情绪是人对自己身体变化的知觉。 情绪产生的过程 (1)先有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 (2)改刺激引起了个体的生理反应 (3)由生理反应产生了个体的情绪活动
二、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 巴甫洛夫认为: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包括人的一切智慧、行为和随意运动,都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他把条件反射视为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主张采用条件反射这一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科学地研究主观心理现象,强调一切主观活动都是由客观外界所决定的,坚持机体与环境、心理与生理、主观与客观的辨证统一。
另一方面把情绪与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的建立联系在一起。 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方面把情绪和“本能”并提,认为情绪激动乃是在皮质控制力减弱条件下极其复杂的无条件反射的优势和暴乱。 另一方面把情绪与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的建立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建立的完成过程,定型的维持和它的破坏,在主观上就构成我们各种积极和消极的情感。
他认为在习惯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时,例如失业或亲人死亡时,还有当心理恐慌和信仰粉碎时,所经验到的沮丧的情感,其生理基础就是旧的动力定型受到破坏,新的定型又难以建立起来。 人的环境以及因它而产生的某种变化对他所具有的意义愈大,情感体验就愈深刻。由此而产生的暂时性神经联系系统的改造便引起了兴奋过程。
三、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u)通过实验证明,情绪不能用生理变化的知觉来解释,他认为控制情绪乃中枢神经而非周围神经系统。坎农根据以下事实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 凯农丘脑情绪理论(1927)基本观点: (1)个体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并无多大差异,但个人却可以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绪; (2)个体的生理变化较慢,而个体的情绪瞬息万变,因此生理变化不能成为个体情绪的主要来源;
(3)个体生理变化可由药物改变,但个体的情绪变化很少或不可能受药物的影响。人们不能企图用药物制造一个人的情绪体验; (4)控制和调节个体情绪系统的不是周围神经系统,而是在丘脑部位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丘脑这一中转站,把一部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那个,一部分到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内脏变化;传到大脑皮层的信息经分析,综合,产生情绪体验,传到内脏骨髓的信息产生生理活动.在此情况下,大脑皮层产生的情绪体验与内脏骨髓的生理活动一起产生情绪。
<1>切去脑皮层(丘脑保留)的动物表现过分的愤怒反应,丘脑切除,其反应消失; <2>丘脑单侧的伤害,增加来自身体该侧面的情绪成分; <3>在人类,影响丘脑一边的瘤,则影响单侧的情绪表现; <4>轻度的麻醉引起脑皮层对下级中枢控制的短暂减弱或疾病引起的永久损害,发出自由而时常持久的流泪与哭的表情。
他认为当丘脑神经过程被激动起来时,专业性质的情绪才附加到简单的感觉上,他认为丘脑是情绪的控制中心。他认为来自外界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被传送到丘脑,丘脑对其进行加工后传送到皮层产生情绪体验,同时丘脑又通过激活内脏和骨骼机产生外围的一切生理变化。坎农的学说是1927年提出,其中一部分工作由其弟子巴德(P.Bard)完成,故称“坎巴两氏情绪学说”。
四、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基本观点:人类情绪产生是由储存在头脑中的经验以及通过表象活动所引起. 即:对刺激情形的估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活动 概括: (1)詹姆士-兰格理论:刺激~身体变化~情绪性 (2)坎农-巴德理论:刺激~丘脑转换~情绪产生 (3)阿诺德理论:情绪情境~评估(大脑皮层)~情绪产生
五、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基本观点:情绪的机制是由认知参与,认知对环境的评价,生理唤醒的评价的过程 情绪的产生不是单纯由外界环境决定,或由有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决定,而是外界环境刺激,有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和人的认知因素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而人的认知因素在情绪产生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