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世代—他們為什麼不關機? 張志銘 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桃園縣祥安國小教師 教育部「安全上網與資訊素養」推廣計畫成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LED CUBE 預期規劃.
Advertisements

兒童與青少年易觸犯的網路法律問題 天母國小吳俊賢老師 資料來源: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我的檔案 5丙24號游佳蓉.
網路成癮防治 —了解網路世代 主講人:黃証義 1.
周 倩 國立交通大學 教育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網路使用的合理性與安全性
網路沉迷 電腦中心 彙整.
網路沉迷 第十一組 成員: 4a 郭秭嫣 4a0d0055 李玲儀 498e0102 鐘育琦 林姿妤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高中課程簡介會 資訊及通訊科技.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網際網路與電腦應用 林偉川 2001/11/01.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Chapter10 IM & IRC 網路應用入門(一) Chapter10 IM & IRC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一、如何規劃? 二、教材數位化的可用工具介紹。 三、發表時應該注意的重點。 四、可展示的平台有哪些?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中文字SVG檔製作 利用線上文字產生器 編製者:陳培文
Word與PowerPoint的結合 建功國小 陳旻杰 健行國小 張慧如.
網際網路與電腦應用 林偉川 2001/10/25.
FTP檔案上傳下載 實務與運用.
數位鳳凰計畫-復習課程 授課:方順展.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陳茵嵐 台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兼任講師
突破機構 青少年使用ICQ 行為調查.
人文與科技的結合 人文與科技的結合 Right Fax使用說明.
網路工具運用 講師:鍾詩蘋.
講師:陳永芳 網際網路資源運用 講師:陳永芳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運用資訊學英語 線上資源的認識與運用 正興國中 陳貞君老師.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孩子的網路世界 -網路成癮 -網路霸凌 -教育部網路守護天使程式
Colife 現場直播 免註冊快速登入手冊.
講師:陳永芳 網際網路與電子郵件應用 講師:陳永芳
Google協作平台+檔案分享(FileZilla+網路芳鄰)
大專生以自由軟體服務偏遠地區國民小學 毛慶禎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006年12月25日 Theme created by
賽門鐵克安全系統進化史-正確選用賽門鐵克防護系統
智慧型手機程式設計 建國科技大學資管系 饒瑞佶 2011年(992).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認識網路保護孩子的未來 簡報及宣導影片資料來源: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簡報製作 : 湖口國小簡錦焜老師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Mobile User music–Sharing Innovation Center)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講師:高宏宣 “景文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電腦輔助教學』課程講義 Gold WAVE音訊軟體 講師:高宏宣
認識到認同、消息轉消費,最有效的依「賴」行銷手法攻略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正向輔導管教 (國小案例 分享與座談) 基隆市中和國小張意欣老師.
認識 「遊戲軟體分級」 管理辦法 王秀鶯 編製.
DynaMed Plus 手機/平版 App下載使用教學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基隆市立碇內國中 資訊組長 陳俊榮老師.
第四章 通訊與網路管理 授課老師:褚麗絹.
妙法寺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高中課程簡介會 資訊及通訊科技.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介紹Saas 以Office 365為例 組員: 資工四乙何孟修 資工四乙 黃泓勝.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優質形象建立與溝通技巧 魏麗敏.
電腦網絡與教學.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營運模式.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網路世代—他們為什麼不關機? 張志銘 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桃園縣祥安國小教師 教育部「安全上網與資訊素養」推廣計畫成員 張志銘  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桃園縣祥安國小教師 教育部「安全上網與資訊素養」推廣計畫成員 教育部「安全上網與資訊素養」推廣線上課程講師 2012.6.21

面對網路的興起, 身為家長的我們, 該如何教養我們的孩子呢? Are you ready to be an e-parent ? 2

報告大綱 前言 網路世代有什麼特質? 網路世代在線上做什麼? 網路活動帶來什麼可能的負面影響? 面對網路世代,家長的挑戰? 結語

網路世代有什麼特質? 數位原住民 或 數位移民 原住民:與電腦、網路一起長大的人 數位原住民 或 數位移民 原住民:與電腦、網路一起長大的人 出生>1985 (1998 國中電腦列為必修) 易上手、自在、享受、視為理所當然 移民: 感受到世代超越 (generation lap) 壓力的人 出生<1985 努力學習、辛苦使用、常有挫折感

網路世代有什麼特質? 喜好閱讀視覺圖像 注意力分配短暫 多工進行:在同一(網路)時間中多重工作並行 快速回應:對複雜、困難的事物,只求快速答案,不喜歡冗長的思考、等待過程

網路世代有什麼特質? 視網路為工具與玩具 在虛擬與現實中穿梭,有時會混淆不清 對訊息的概念改變—來源、搜尋、驗證、使用… 日常生活活動方式的改變—購物、溝通… 人際關係的改變—虛擬社會的倫理議題 挑戰:網路使用者常說的五句話與有的四種迷思。 做為家長,我們該怎麼辦?

網路世代在線上做什麼? 孩子喜歡上網的原因 跳脫真實生活,尋求認同感 轉移現實情境,建立個人世界 不受限制、不受控制 公平對待、自由發揮

網路世代在線上做什麼? 訊息查詢、分享、製造 展現自我 人際溝通與交友 玩電玩遊戲

1. 訊息查詢、分享、製造 作為訊息的消費者consumer 作為訊息的生產者producer 網路世代成為線上資訊的prosumer 蒐集、解讀 分析、統整 批判、應用資訊 作為訊息的生產者producer 創造、創新資訊 網路世代成為線上資訊的prosumer

無所不能的搜尋引擎

網路上不當資訊 不當也不法 (許育典,2004) 妨礙名譽(在網路上侮辱他人、假冒他人名義徵求一夜情、性伴侶等) 侵犯他人隱私(如販賣他人個人資料) 侵犯著作權(如販賣或散佈盜版程式、電影、圖片或mp3等) 網路色情(如張貼色情圖片、提供空間供不特定使用者張貼、散佈或討論性交易訊息等) 煽惑他人犯罪(如軍火教父案、無政府文件集案等) 販賣違禁品(以網路為媒介、販買管制毒品或醫生處方藥) 散佈足以使人反感、噁心或驚懼的資訊(如屍體、合成靈異照片、血腥圖片等) 不當也不法

1. 訊息查詢、分享、製造 可能產生的問題或不良影響: 剽竊網路資訊—抄襲網路文章當作作業繳交 侵犯他人著作權—下載、使用、傳遞甚至販賣未授權之軟體、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影片等 製造、傳播網路不當資訊、謠言 衍生相關法律問題

新聞實例 2006/10/10 部落格分享音樂 違反著作權法 以音樂檔案或連結音樂網站供聆聽下載,已構成「公開傳輸」行為,近期多位版主被判刑。 經濟日報/A11版/稅務法務 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2006/5/27 國二資優生設網站 侵權千萬 提供千首最in歌曲 免費任人下載 基測在即 爸媽苦求放一馬 警方仍送少年法庭 保護智慧財產權警察大隊台北分隊,昨天查獲一處在網路上免費提供下載的音樂網站,發現嫌犯是名國二學生,他的父母以國中基測在即為由,哀求網開一面;但警方偵訊後仍依違反著作權法,將他移送台北少年法庭審理。 聯合報/C2版/北縣要聞 記者:張祐齊/新店報導

新聞實例 2008/11/21 PO色情卡通 國一生送少年法庭 媽媽接到警局通知「睜大眼」:不是上網作功課? 「不是說上網找資料交作業嗎?」高雄市楠梓區一名國一生以作業為由,在自己的網頁上貼卡通色情圖片,楠梓警分局發現後,通知家長陪同他到場應訊,母親睜大眼看著孩子貼的圖案,難以置信,警方把國一生依妨害風化函送少年法庭。 聯合報/C2版/大高雄綜合新聞 記者:鄭國樑/高雄

新聞實例 2009/4/3 轉貼猥褻文章女大生罰萬元 宜蘭縣一名女大學生在自己部落格上,轉貼色情網站流傳甚廣的一篇猥褻文章,被台東警方網路巡邏查獲送辦,法官判處罰金1萬元,緩刑2年期間,要去義務勞動50個小時。 聯合報/C2版/宜花綜合新聞 記者:羅建旺/宜蘭

網路使用者最常說的一句話: 我不知道這樣會有事! (大家都這樣做!)

網路使用者最常說的一句話: 大家都嘛這樣!為什麼只有我被抓到?

1. 訊息查詢、分享、製造 網路世代應該: 不用盜版軟體 備份重要檔案 不製造有害資訊、轉寄有疑慮的資訊 發展資訊選擇、評估、檢證、批判的能力 檢舉有害資訊

2. 展現自我 利用Web page、Blog、youtube、facebook、相簿等,將實體個人延伸到網路分身 表達創意、展現自我、連接外界、向全世界發聲 從鎖住的日記到公開的網路日誌—青春的印記與歷程

2. 展現自我 可能產生的問題或不良影響: 侵犯他人著作權 洩漏個人隱私資訊 言論自由的爭議—誹謗、公然侮辱、色情、恐嚇等 個人安全相關法律問題

2. 展現自我 洩漏個人隱私可能產生的問題 收到垃圾郵件:大量推銷、色情等郵件。 帳號被盜用:例如以你的身份帳號進入遊戲中。 電腦被人使用:例如別人使用你的電腦做他的工作,或是察看你的資料文件、用你的帳號上網。 通訊內容被監看:例如以Cookies技術監看使用者上線情形,及輸入的個人資料。 遭駭客侵入,記錄所有網路通訊內容、作為犯罪跳板。

我的私密相簿有加密?

新聞實例 2008-09-20 假哈拉 耍心機 駭客套密碼 裸照看光光 台北縣新莊市民陳禹廷與網友聊天,套出網友的生日、電話等資料後,逐一破解網友的相簿密碼,下載網友自拍私密照,還威脅須繼續放裸照,昨天被板橋地院依妨害電腦使用等罪判刑,還得服兩百小時義務勞務。 聯合報/A13版/社會 記者何祥裕/台北縣

新聞實例 2007/9/3 被指上網誹謗醫院 學生登報道歉 2007/9/3 被指上網誹謗醫院 學生登報道歉  某大學3年級周姓學生,5月在網路上,痛陳新竹市一醫院「不給錢不急救」,友人轉院後不治;醫院告他誹謗,他被依妨害名譽罪法辦。最近雙方和解,昨天在聯合報刊登道歉啟事,提及「不給錢不急救之內容非在場親見親聞,而係聽他人轉述,並未經合理查證,且全非真實。」 聯合報/C2版/桃竹苗宜花新聞 記者張念慈/新竹市

網路使用者最常說的一句話: 我只是好玩而已! (大家都這樣做!)

2. 展現自我 網路世代對言論自由應有之概念: 網路社會就像是現實社會 理念上尊重言論自由 法律上保障言論自由 實際上也享用言論自由 但是仍然會限制或規範部分言論,要求負起言論責任,甚至會懲罰不當或犯罪的言論。 網友互動,需要冷靜、理性,不要因為一時衝動,或基於好玩、無聊找事做的心態,發出的不適當的言論。

3. 人際溝通與交友 網路人際溝通之形式與現況 具匿名或化名的特性。 透過bbs、即時通訊、交友網站、遊戲等,成為現代學生溝通、交友的重要管道。 大多學生贊同網路交友,一些在現實生活中見過網友。 熱潮從大學生延伸至國小高年級學生。

3. 人際溝通與交友 網路人際溝通可能產生之問題: 忽略網路禮儀 沈迷於線上人際關係 在網路上嗆聲、吵架、謾罵 遭網友詐騙、要脅 會見網友遭受到性侵害等

事例 MSN網路線上聊天室成立之: 竹熊企業 小熊家族 熊家熊義會 熊家奶嘴掛 竹聯幫「熊堂」新會員招募中...

新聞實例 2009/2/23 愛情公寓有騙子 熟女被誆486萬 網路傳情三個月 未婚女子栽進騙局 「為了兩人將來,把錢交他投資」 愛情、錢財兩空 南投縣廿九歲、未婚的張姓女子,與佯稱是馬來西亞投顧公司顧問的男網友「冠廷」網路傳情三個月,因對方噓寒問暖,她以為遇到真命天子,被騙投資,一個月內匯款十五次、共四百八十六萬元,男網友錢到手後失聯,她才知道是一場騙局。 聯合報/A8版/社會 記者:張榮仁/台北 

新聞實例 2006/9/3 情人囚她30天 火燙餵毒性虐待 網上認識 交往一年多 分手後不顧家人反對再見面遭 拘禁凌虐 幸好被另一女網友撞見 協助逃出 聯合晚報/5版/焦點話題 記者:曾增勳/桃園 2006/8/19 性侵網友又加恐嚇冒牌醫師被提公訴 聯合報/C2版/嘉義縣市新聞 記者:熊迺群/嘉義 2006/6/6 釣女網友欲性侵 大二生被現逮 另兩女出面指證 警從他宿舍起出多名被害人證件 聯合報/C4版/桃竹苗綜合新聞 記者:葉英豪/桃園 2006/5/7 網聚爛醉 女學生遭性侵 兩男一女慶生 三P奪走貞操 大四女生自責報警 聯合報/A7版/社會 記者:張榮仁/台北

網路使用者最常說的一句話: 有那麼嚴重嗎? (大家都這樣做!)

網路使用者最常說的一句話: 我不會那麼倒楣的!

3. 人際溝通、交友 網路世代的人際安全守則: 遵守網路基本禮節 保護個人隱私資訊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做好個人交友安全防護措施

4. 玩電玩遊戲 正面影響 想像力、手眼協調能力之培養 宣洩情緒、娛樂消遣 培養社會化技能

4.玩電玩遊戲 負面影響 網路沈迷 色情、暴力情節之長期涵化的效果 性別刻板印象之長期涵化的效果 衍生之法律問題

下載遊戲背後潛伏的危機?

4. 玩電玩遊戲 面對網路遊戲,網路世代應該: 培養多元的消遣娛樂方式 建立自律的能力 提高玩電玩的層次 不要讓電玩成為生活中唯一的消遣娛樂方式 建立自律的能力 玩電玩,不要讓電玩玩你 提高玩電玩的層次 不要只做一個電玩的消費者,可試著做一個電玩的生產者

網路沉迷 網路沉迷或成癮(Internet overuse or addiction)主要是因為過度使用網路,引發心理上的依賴所產生的結果。

網路沉迷 Addiction 5%~10% 網路沉迷 Abuse Use 所有網路使用者

你有網路沉迷的傾向嗎? 1、你是否一心一意想著網路上的一切(包括剛剛上網發生的事情;接下來在網路上又會有什麼事發生)? 2、你是否會覺得上網的時間需要一次比一次久,才能滿足上網的需求? 3、你是否無法控制自己上網的時間,上了網就是停不下來? 4、當你離線或不能上網時,你是否會覺得不安、易怒、沮喪或是暴躁? 5、你在網路上的時間常較原來預估的久。 6、你是否曾因為上網使得重要的人際關係、課業或工作陷入困境? 7、你是否曾對家人或醫生隱瞞自己對網路涉入的程度? 8、你是否利用網路來逃避問題或平復煩躁不安的情緒?

網路沉迷 網路世代預防網路沉迷之方法: 釐清生活目標、使用網路目的 學習管理自我時間 建立與經營多元、良好的人際關係 培養紓解壓力的方法 規劃多元的休閒活動

網路使用的相關法律問題 網路犯罪 以網路為媒介的傳統類型犯罪 以網路本身為加害對象之犯罪 網路恐嚇、誹謗、煽惑犯罪、色情、賭博、詐欺取財、未經授權傳送或販賣有智慧財產權之創作等 以網路本身為加害對象之犯罪 干擾電磁:入侵他人電腦、破解密碼、傳送大量資料、散播病毒等 被告 被害人

新聞實例 2010/05/10網罵「狐狸精」 30媽媽網友被告 人肉搜索的威力很強大, 網友的力量也很強大, 但是, 這是真的正義嗎?

新聞實例 2008/01/29上網登砂鍋店主油燙狗 整慘生意判賠   嘉義市愛狗的宋姓女生於未滿廿歲時,上網指「黑心砂鍋魚頭」店老闆以熱油湯虐殺狗,造成市「林聰明沙鍋魚頭」店的宅配生意受影響;林聰明控告宋女妨害名譽,附帶民事賠償,法官昨天判宋家母女各賠八萬元,並在一家報紙刊登道歉啟事一天。 聯合新聞網/記者唐秀麗/嘉義市

新聞實例 2007/9/4 不給錢?讓你掛!這駭客11歲 國小剛畢業 就幫公司架網站 氣大人「讓他入股」說話不算話 植木馬毀掉論壇 2007/9/4 不給錢?讓你掛!這駭客11歲 國小剛畢業 就幫公司架網站 氣大人「讓他入股」說話不算話 植木馬毀掉論壇 升國一的郭姓學生去年六月接下台北市愛美國際公司生意,替該公司架設網站,因事後只獲得一千五百元酬勞,他不滿對方說要配發股利卻說話不算話,一怒在該網站植入木馬程式,讓該網站變成色情網站,警方昨天以妨害電腦使用罪嫌將他函送法辦 。 聯合報/A6版/話題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  

網路使用的相關法律問題 網路世代的應有概念: 網路絕不是「化外之地」 犯罪問題在網路上更嚴重與頻繁 因為使用網路,很容易變成「被害人」或「被告」

網路使用的相關法律問題 如何在網路的世界中優遊自在而不犯法, 網路世代應該: 增進己身的(網路)法律素養 法律保護懂得法律之人! 不要養成違法的習慣 勿以惡小而為之! 藉由「他律」,達到「自律」的目標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面對網路世代—家長的挑戰 聽完演講,我今天回家不准再讓孩子上網? 禁網,上班時帶走家中的電腦鍵盤? 不必,也來不及了。 我要去檢查孩子的電腦檔案嗎? 我該裝安全上網軟體嗎? 雖然有點來不及,但還是要裝! 不必,也來不及了。 有用嗎?鍵盤不算貴! 可以,可是你的電腦技能夠好嗎?

面對網路世代—家長的挑戰 我要和孩子MSN和上臉書按讚嗎? 我該讓孩子去網聚嗎? 好主意,如果你有時間、打字夠快... 我可以讓孩子玩電玩嗎? 我該去學打怪嗎? 好主意,如果你有時間、打字夠快... 可以,要跟去... 可以吧?!約法三章、切實執行 好主意,如果你下班回家還不是太累...注意不要網路沈迷!

面對網路世代—家長的挑戰 網路使用者最常說的五句話: 我不會那麼倒楣的! 有那麼嚴重嗎? 我只是好玩而已! 我不知道這樣會有事! 大家都嘛這樣!為什麼只有我被抓到?

面對網路世代—家長的挑戰 網路使用者的四大迷思 網路是開放的 網路是匿名的 網路是虛擬的 網路是好玩的 資料可以抄來交作業,電影可以下載來看! 網路是匿名的 在網路上可以任意罵人、交網友很安全! 網路是虛擬的 天幣只是假的,休閒的玩意兒,不必當真! 網路是好玩的 我不知道這樣會有問題!

結 語 網路世代—他們為什麼不關機? 與電腦網路一起長大 網路是百科全書、玩伴、分身、電話、工具、玩具… 網路世代—他們為什麼要關機呢?

結 語 網路世代—他們為什麼不關機? 網路可協助青少年: 探索自我、建立自我認同 結交朋友、理解世界、擴大視野… 滿足各式身心需求… 衝撞體制、反抗權威、掙脫社會束縛框架…

結 語 資訊網路科技已逐漸深入我們生活的各層面。 資訊科技有正面意義,但也帶來負面影響,是個「統包交易」(whole package deal)。 如何將資訊科技的優點發揚至最大,把缺點或負面影響減到最小?

結 語 陪伴 面對網路世代,家長需要: 瞭解孩子新的網路生活模式與經驗 注意孩子是否安全、合理、合宜、合法的使用網路與具有適當的網路態度 偵測孩子網路使用問題與行為,尋求解決方式、求助管道

結 語 面對網路世代,家長需要: 規範 從小學會時間與金錢管理 裝設網路防毒與色情防護軟體

結 語 面對網路世代,家長需要: 奠基 從小培養多元的興趣與生活經驗 正確觀念與習慣要從小養成

結 語 「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或稱「教師 e 起來」網站 (2000-2012) 分版: 教師版www.eteacher.edu.tw 家長版www.eparent.edu.tw 學生版www.estudent.edu.tw 長期徵稿、歡迎參與、敬請指教

謝謝聆聽、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