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对话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曾进行了一项中学生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是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统计结果:日本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亲、母亲、坂木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美国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亲、迈克尔·乔丹(球星)、母亲;而中国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父亲列第十位,母亲列第十一位,甚至不如一位电影明星。 2
98%的母亲爱唠叨 但“好心”未必有好报 3
望子成龙母亲施压 亲儿不满唠叨竟打死生母 4
看了这两张家庭照片后,你会怎样形容这两个家庭?
联系一下你自己的家庭,你会如何描述你的家呢? 联系一下你自己的家庭,你会如何描述你的家呢? 家是爱的港湾,因为家里的矛盾易产生也易解决,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对待。 家不是说理的地方。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两种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
1.不正确。在家中,我们与父母都是讲道理的,一定要主动与父母沟通,辨明是非,讲明道理,做出正确的选择。 2.有道理。家中有亲情,与父母矛盾因爱而生,不能否认、漠视、夸大,而应主动沟通,亲近父母,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我与父母的代沟 十二月十六日,今天又是阴天,心情也是阴天,灰蒙蒙的天空,看不见云彩和太阳,冷风瑟瑟,鸟儿站在光秃秃的树枝上,上上下下,也只有他们无所谓晴天阴天。
我与父母的代沟 昨晚和爸妈大吵了一架,是有生以来头一次的“大规模”吵架,上网是导火索,结果炸弹就这样引爆了。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了解我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干涉我的思维,总要我按他们的意志走下去?我不是躯壳,我有灵魂我会感觉,我有大脑我会思考。他们总会这样教训我:“我像你这么大时,已经一个人背着褥子跑到黑龙江上山下乡了。”可我们毕竟是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有着不同的理想,社会会影响一个人的意志,不同的社会造就了不同的人。也许我们现在的叛逆,在他们眼中叫混;也许我们现在的标新立异,在他们眼中叫胡来。年龄的差距所产生的代沟越来越深,越来越大,好似东非裂谷带,成为了奇观!
我与父母的代沟 可他们终究是我的父母,因为小事吵吵闹闹是必然的,但终究还是会和平的。我希望和平鸽能衔着橄榄枝来我家,但不希望有别国的维和部队驻扎在我家来干涉我们的内政。 阴天后总会放晴,就像今 天,太阳只是赖了个床,多睡了 一小会儿,现在它已经上班了, 而且精神更加充沛……
代沟 女儿回答:“您只要把服装店里您瞧着最不顺眼的衣服买回来就行了。” 母亲要到另一个城市去,临行前母亲问女儿:“回来我想给你买件衣服,可不知你喜欢什么样的?” 女儿回答:“您只要把服装店里您瞧着最不顺眼的衣服买回来就行了。”
数据显示 某青少年研究所曾对1600多名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在1514份有效回收问卷中,有45.8%的学生承认自己与父母或家长吵过架或打过架,15.8%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与父母发生了两次到5次摩擦,11.8%的学生与父母吵架达5次以上。此外,在晚上12时后,有流连于街上及离家出走等行为的学生比例也分别高达20.3%和5.4%。
每个家庭都会发生冲突,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在人际关系中,每个人的需求和看法并不总是一致的,家庭成员也不例外。尽管你与父母之间有着区别于他人的血缘关系,但是,由于你们所处的年龄、性别、经历,以及在家庭中的角色不同,你与父母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不同的想法。
原来,天下所有的家长都是一样的,都担心我们是否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我们能努力学习。原来,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都感激家长的养育之恩,希望家长能给他们一些成长的空间。父母都想做好父母,孩子都想做好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冲突呢?看来都是爱惹的祸。这种爱中有苦涩也有甜蜜,如何去掉爱中的苦涩,让爱更甜蜜,这就要我们懂得一些化解冲突的方法,以及如何和父母和睦共处的交往技巧。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
爱的冲突进行时
爱的冲突进行时 说一说:妈妈和儿女之间的冲突可以避免吗? 女儿(儿子): 看到妈妈在看自己的日记,扔下书包,冲上去一把抢过日记本,大声责问:“妈,你为什么偷看我的日记?” 妈妈: “我想了解你,这有什么不对吗?” 女儿(儿子): “你这是极不道德的行为!” 妈妈: “你怎么这么跟我讲话?我是你妈!” 女儿(儿子): “你不配做我的妈!” 妈妈: “好哇!你反了你!你给我滚出去!” 女儿(儿子): “滚就滚!” (砰……)甩门而去。 说一说:妈妈和儿女之间的冲突可以避免吗?
爱的冲突进行时 猜一猜:妈妈和儿女之间会发生什么呢? 这是什么?(原来是一本日记) …… 妈妈:(帮孩子整理房间)孩子上中学了,不再象以前那样什么都对我说了,也不和我撒娇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唉…… 这是什么?(原来是一本日记) (妈妈拿着日记本,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翻开了日记) …… 女儿(儿子):(手里拿着礼物,悄悄的)今天是妈妈生日,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 (推开门)妈妈,我回来了,祝你……(看见妈妈正在看自己的日记,表情瞬间凝固了,妈妈也因女儿(儿子)的突然出现而愣在那里…… 猜一猜:妈妈和儿女之间会发生什么呢?
少女秀发 所剩无几 家里花了一万多元,将娟娟送到一重点初中去读书。尽管很努力,可她的成绩一直处于中等。父母为此经常唠叨,时间一长,娟娟养成了拔自己头发的习惯。 久而久之,娟娟的头部两侧的头发竟被拔得所剩无几了。父母这才有所察觉,吓坏了,赶紧制止她的行为。 可娟娟已养成习惯,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父母只好向心理医生求救 结论: 有必要、也必须想办法解决家庭矛盾.
1、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正确态度) 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我们既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 划书P23
①小冰冒火的理由是什么?爸爸的理由是什么? ②你的协调办法是什么: 情景展示: 一天,晚饭过后 小冰:爸,我想到同学家做作业, 顺便看会儿电视? 爸:嗯,不过不能超过八点! 小冰心想:现在都快七点了,八点怎么来得及?一时心里就有了火…… 思考: ①小冰冒火的理由是什么?爸爸的理由是什么? ②你的协调办法是什么:
A.干脆不去同学家了; B.按照家长的意思办,8点前到家; C.先斩后奏,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 D.其他办法 不到同学家做作业、看录像了,会导致对同学失信,自己也不满意,由此还会迁怒于家长; A.干脆不去同学家了; B.按照家长的意思办,8点前到家; C.先斩后奏,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 D.其他办法 按家长的要求做,这保证了安全和休息,可未必有时间看录像,自己和同学都不能尽兴 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这会让家长担心、着急,说不定到现场亲自捉拿; 与家长协商,双方都作些让步,可能双方都满意。
3.打电话给同学,把父亲的担忧告诉他,取消约定。 不能发火,父亲是出于对小冰的安全和休息考虑,是对小冰的爱护。 1.让父亲去接自己。 2.明天在去同学家做作业。 3.打电话给同学,把父亲的担忧告诉他,取消约定。
3、与父母发生矛盾时的沟通程序: ①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 ②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③沟通得好,能够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使我们如愿以偿。 划书P24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河。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毛泽东
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 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找出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涉及的各种方式 明确冲突是什么 进一步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 第六步 第四步 第五步 检验最终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有效 判断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 确定一种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最佳方式
阅读感悟: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问: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沟通要从心开始,唯有理解,才是打开别人心锁的钥匙,与父母的交往亦如此 。 温馨提示:
情景讨论 小莉是独生女,14岁生日前,本班几个要好的同学和几个小学同学都说要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小莉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同学聊聊天,放松放松。可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怎么办?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小莉出出主意。 完成24页的有关内容
何为沟通? 我们要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 沟通就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 沟通的基本要领 沟通的前提: 彼此了解 沟通的关键: 沟通就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 沟通的基本要领 沟通的前提: 彼此了解 沟通的关键: 尊重理解 沟通的有效方法: 换位思考 沟通的结果: 求同存异 我们要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
如何做好与父母的沟通交流?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 敞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及 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 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 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 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是关键 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多数要吵架) (可能陷入冷战) 情景一 父母对你说:你是不是该去把头发剪剪了?瞧你那模样,就像刚从老鼠窝里爬出来似的。 情景一 父母对你说:你是不是该去把头发剪剪了?瞧你那模样,就像刚从老鼠窝里爬出来似的。 你对父母说:你烦什么烦?头发也要你管。 情景二 父母对你说:还在看闲书啊,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多做几道题?好工作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你自己的前途你自己选择,我们做父母的只要尽到责任…… 你对父母说:不看就不看,然后是沉默。 (多数要吵架) (可能陷入冷战)
交往讲艺术 从这两个小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母亲在数落儿子,儿子一边看书一边聆听教诲。忽然儿子问母亲:“妈妈,一本内容枯燥冗长的书和说话罗嗦有什么区别?” 交往讲艺术 母亲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可以把书丢一边,可是却无法叫罗嗦的人闭嘴。”说完,母亲突然恍然大悟。“啊!你是在嫌我罗嗦呀!” 母子俩都笑了。儿子用幽默的方法不仅提醒了习惯唠叨的母亲,而且自然地避免了母子之间的冲突。 从这两个小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交 往 的 艺 术 1、在家庭中与父母交往的方法 (1)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 (2)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 (3)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 (4)宽容父母,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敢问路在何方—赞赏父母 -敬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十一年前的那个春天,你们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 -敬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十一年前的那个春天,你们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 的到来。但我知道,从我来到这世上的那一刻起,你们却多了 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尽管这是一件沉重的负担,但你 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为了能给我一个舒适、安逸的生 活环境,你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时候,我总把你们 对我的好当作是天经地义,那是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你们 的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 你们,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你们的责任。 我想,如果没有你们,我就没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上 品味人生的冷暖,也就没有机会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了。因 此,我很感谢你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正所 谓“舔犊之情,父母之爱,深如大海”。因此,不管你们的社会 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你们都是我今生最大的恩 人,是值得我永远去爱的人。
用心聆听妈妈的唠叨曲 我总是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是事都让妈妈操心的小 孩了。可妈妈却不这样认为,她还是把我当成小孩子。一大早起来 妈妈就开始叨叨我:“饭前喝点温开水。”“快点吃饭,到点了。”…… 妈妈的唠叨天天如此,渐渐让我烦不胜烦,真想逃跑——远离妈妈 的唠叨。 终于有一天,妈妈回老家了,我去姨妈家住,可以几天不见她, 我高兴的不得了。可在姨妈家还没呆半天,就觉着好像少了点 什么似的。想了半天,我终于发现是少了妈妈的唠叨。没有了妈妈 的唠叨,我的心里变的空落落的,干什么都没有精神。原来,妈妈 的唠叨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 当我再次听到妈妈的唠叨时,我才发现,妈妈的声音是多么的 美妙动听。我羞愧的低下了头。我为什么要讨厌妈妈呢?我后悔了 后悔我之前是多么的无知。她正是因为爱我,才会唠叨我。妈妈的 唠叨原来是那么的温暖和贴心啊!原来,妈妈的唠叨是世界上最美 妙动听的乐曲,我要学着用感恩的心去聆听。
有时候,父母更需要宽容 曾经的我对父母从没有好印象,只知道他们是我金钱的来源,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叛逆心理越来越严重,我只知道 吃喝玩乐,奶奶骂了我,要知道,她最疼我了打那次却训了我一 下午,也是那时候,我才知道父母并不容易,即便如此也是时时 刻刻挂念着我,我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埋怨蒙蔽了我的双眼。 我可以大方的去宽容我的同学朋友,却很小气地对待父母,我总 是希望父母付出更多,却不曾关心问候他们。生活中,我们常常 对无足轻重的别人有一片 爱心与宽容,却惟独刻薄了生命中亲 至爱的人。因为是自己人,所以不遮不挡,错了,他们也会原谅 ,往往深爱你的人,也被你深深地伤害。爸爸妈妈,对不起。我 的童年,你们不是缺席,迟到,而是匆匆赶来却被我置之门外。 现在我懂事了,你们可以参与我的未来。当你们再 次到来做客的时候,我会欣然地为你们打开心扉。 有时候,父母更需要宽容
2.与父母交往的三字经 父母误解我们 被误解,不冲动,敬父母,多沟通。 父母生气骂我们 不还口,心气平,劝父母,讲文明。 父母动手打我们 打不该,莫效仿,思父母,好心肠。 父母说起来没完 听唠叨,莫心烦,细思量,藏箴言。 所提要求早拒绝 提要求,莫过高,没满足,不计较。 自己有事需外出 要外出,打招乎,让父母,免担忧。
2.与父母交往的三字经 自己出行在外地 疼子女,思绪牵,在外时,报平安。 父母想打听情况 对父母,无隐瞒,说见闻,听意见。 父母夸奖好女儿 受表扬,莫骄傲,常思过,胜良药。 父母批评我们 有错误,敢承认,听批评,得教训。 我们不慎犯错误 有错误,敢承认,听批评,得教训。
有个寺庙,高僧众多,可就是彼此不服气,在争吵中过日子,谁也不快活。
方丈到附近的团结寺取经,那里人人为他人着想,大家过得很舒心。这个方丈一到团结寺,就见一僧人摔倒在地。这时,一个和尚过来…… 你知道他要干什么吗?
“对不起,是我的错,我见地湿了,没来得及提醒您要小心,结果摔了您。”摔倒的和尚说:…… 他赶紧搀扶说:“抱歉,是我的错,扫地时我把水洒多了,地滑摔了您。”话音未落,另一个和尚赶过来说:…… 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对不起,是我的错,我见地湿了,没来得及提醒您要小心,结果摔了您。”摔倒的和尚说:…… 他又会说什么呢?
“还是我的错,小心一点儿就不会摔了。”取经的方丈纳闷儿了——咦?他们都说自己错了,可是他们都很快活,我们都对,可是我们不开心,这是为什么呢? 你能告诉方丈这是怎么回事吗?
黄金法则 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 你就怎么待父母
——我们希望父母关心我们,我们也应当关心父母;我们希望父母理解我们,我们也应当尽力去理解父母。
与父母沟通之神功 专家 支招 招式一:主动交流 每天找一点时间,比如饭前或饭后,和爸爸妈妈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招式二:创造机会 每周至少跟爸妈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饭、打球、逛街、看电视。边做事情、边交流。 招式三:认真倾听 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试着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想法,说不定你会了解父母大发雷霆背后的理由。 招式四:主动道歉 如果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招式五:善于体谅 可能错不在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去争辩。也许父母过于劳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换个时间和地点,再与父母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与父母沟通之神功 专家 支招 招式六:控制情绪 与父母沟通不良时,不随意发脾气顶嘴,避免不小心说出或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想要动怒时,可以深呼吸、离开一会,或用凉水先洗把脸。 招式七:承担责任 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主动分担家庭的一些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窗等。趁机还可以跟老爸老妈聊聊天。 招式八:讨论问题,达成协议 学会遇事多与父母讨论,并就如何行动达成协议。例如父母会担心子女沉迷计算机而荒废学业,如果能就玩计算机的时间和学业的平衡作出讨论和达成协议,问题和分歧便能解决了。 心动不如行动!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是需要时间的。从己做起,慢慢学习,不轻言放弃。如果你还有什么新的招式,千万别忘了与我们大家分享。
阅读感悟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做在长椅上,浓浓的树阴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就是女孩给母亲的代名词。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女孩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了事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读这留言,女孩感到了一种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2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很高兴。 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后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
阅读感悟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去了C市。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一篇和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示,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字让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女孩风尘仆仆赶回A市,她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的却是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寻女,母亲在一个月前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第二天,报上多了则启事:寻母,速归!
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父母与我们产生矛盾和代沟时,我们积极的做法是( ) A、否认 B、漠视 C、夸大 D、沟通 2、有效沟通要掌握其基本要领。其中,( )是前提 ( )是关键,有效方法是( ),结果是 ( )。( ) A、彼此了解 尊重理解 换位思考 求同存异 B、尊重理解 换位思考 彼此了解 求同存异 C、换位思考 彼此了解 求同存异 尊重理解 D、求同存异 换位思考 彼此了解 尊重理解 D A
√ × √ 判断题 1、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 ) 1、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 ) 2、两代人之间毕竟存在差异,难免有不同的观点、动机和行为方式,所以不可能统一。( ) 3、换位思考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