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二 (3-關於夢想)
狼之獨步 紀弦 自我形象
【寫作背景】 紀弦(1913-),原名路逾,祖籍陝西,生於河北省清苑縣。1933年畢業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自編《易士詩集》;1934年創辦《火山》詩刊;1936年東渡日本,回國後與戴望舒等創辦《新詩》月刊。為詩壇常青樹,多以生活中極平常的語言入詩,以赤子之心觀察世事,詩風明快,善嘲諷,富韻味,具創意。對於新詩之發展與推廣亦極具貢獻,1956年組現代派,提出六大信條,強調知性、詩的純粹性,謂新詩乃「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
身型瘦高,自言像檳榔樹,喜自我解嘲:「用世界上最辛辣的字眼諷刺我自己,嘲笑我自己,直搔到我自己的癢處,同時發現我自己的偉大。」較知名的詩集有:《在飛揚的時代》、《摘星的少年》、《飲者詩抄》、《檳榔樹──甲、乙、丙、丁、戊集》、《晚景》等。
【閱讀鑑賞】 本詩作者取材於「狼」在曠野中獨來獨往的特色,並以之自喻,主旨在表現自己傲岸、孤獨的內在心靈特質。全詩可分兩大部分,(一)前二行是對自我孤獨且執著形象的概說:第一行以遼闊的「曠野」反面烘托出狼「獨來獨往」的孤獨靈魂;第二行「不是先知」,言己不好標新立異以為高明,也不想做一個覺後知的呶呶不休者,他只想做一個心靈澄清明淨的無聲者;「沒有半個字的嘆息」,表示了「人不知而不慍」、「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理念堅持與理想追求。
(二)第三至七行突出地描寫自己特有的力量:詩人不鳴則已,一鳴就驚動天地世人,如同狼之「淒厲已極之長嗥」;他(牠)目空一切,因此,天地對他而言是「空無一物之天地」;他的「長嗥」不僅「搖撼」震顫了天地萬物,也颳起了一陣陣的涼風;原本不被眾人看好的信念或想法,在他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勢下,竟也掀起一股懾人的風潮,作者感到己身獨步宇宙的驚人力道,「這就是一種過癮」。讀完此詩,不禁令人領悟到:不要輕忽自己的能力,只要擇善固執,堅信念持續努力,或許有一天,自己稍一跺腳,世界就會因而有所改觀。
【延伸閱讀】 關於「孤獨」與「寂寞」的描述或討論
楊牧〈孤獨〉
馮至〈蛇〉
朵朵〈寂寞與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