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儿童预防接种 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 金春华. 我国计划免疫的发展简史 20 世纪 50 年代 全国开展普种牛痘, 20 世纪 60 年代 基本消灭天花 20 世纪 60 年代全国开展:健康教育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 DPT )和麻 疹疫苗( MV )的接种 1978 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预防接种 vaccination, Immunization. 本课目的和要求 了解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熟悉 影响疫苗免疫应答的因素 熟悉预防接种的副反应和禁忌症 掌握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及常用 疫苗使用.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你知道吗 ?? 70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癌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慢性病.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十四章 疾病预防 与疾病监测.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疾病预防策略 与措施.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
第十七章 疾病控制管理 蒋建华.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传染病.
第三节 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第18章 疾病与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 合肥38中 黄菲.
第十八讲 免疫学防治 (第23章,P241).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身体的防卫(2).
Chap12、免疫学应用.
第 四 部 分 免疫检测、免疫制剂与防治 第 十 章 免疫检测 第 十 一 章 免疫制剂与防治 第四 部分.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三十六章 免疫学应用 学习目标 解释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 述说人工免疫的种类和特点 列出常用生物制品的种类及其应用
LOGO.
广州市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计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Strategi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身体的防卫 Q群:
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常見的傳染病.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免疫程序说明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Harvard ManageMentor®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提供机构:XXXXXXXXX 机构级别:X级X等(无级别可不填写)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疾病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

疾病预防策略 一 在宏观水平制定预防策略 二 全球卫生策略初级卫生保健

在宏观水平制定预防策略 策略 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面工作的方针,如基本原则、主要策略和组织机构等

医学模式 传统医学 健康即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一种 动态平衡状态 20世纪末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发展方向从研究疾病到研究健康 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模式是符合现 代医学模式的最佳服务模式

人类健康的生态系统模式

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 1、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含义 2、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 3、新公共卫生运动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含义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场所都能保持健康 人们将运用更有效的办法去预防疾病,减轻疾病或伤残带来的痛苦,并且通过更好的途径进入成年、老年,最后安乐地死去

全体社会成员均匀地分配卫生资源 所有个人和家庭,通过自身充分地参与,将享受到初级卫生保健 人们将懂得自己有力量摆脱可以避免的疾病,赢得健康,并且明白疾病不是不可避免的

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 概念 应用切实可行、学术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社区的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社区和国家依靠自力更生原则精神能够负担的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形式

总目标 通过深化改革,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问题 努力控制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地方病,使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

不断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到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以2000年为基数分别下降1/4和1/5 平均期望寿命在2000年基础上增加1—2岁

主要任务 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重点控制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职业病和其他重大疾病,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防止各种意外伤害。稳定计划免疫接种率,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人口覆盖率。预防、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做好老年保健

提高乡、村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 加强对孕产妇和儿童的管理,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改善儿童营养状况,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提高农村自来水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结合小城镇和文明乡镇建设,创建卫生乡镇,改善农村居民的劳动和生活环境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和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入群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

依法加大对公共卫生、药品和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督力度,控制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努力抓好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劳动卫生 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的特点与优势,不断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 完善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探索实行区域性大病统筹,逐步建立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

慢性病的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一级预防 健康促进 健康保护

健康促进 通过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人们避免或减少对致病因子的暴露,改变机体的易感性,保护健康人免于发病 形式 健康教育 通过传播媒介和行为干预,促使人们自愿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目的

自我保健 指个人在发病前就进行干预以促进健康,增强机体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环境保护和监测 旨在保证人们生活和生产环境的空气、水、土壤不受“工业三废”和“生活三废” 的污染

健康保护 对有明确病因(危险因素)或具备特异预防手段的疾病所采取的措施,在预防和消除病因上起主要作用 慢性病预防

双向策略 对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补充,可以提高效率 全人群策略 高危策略

全人群策略旨在降低整个人群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它是通过健康促进实现的 高危策略旨在消除具有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人群的特殊暴露,它是通过健康保护实现的

二级预防 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采取的措施。 方法 普查 筛检 定期健康检查 设立专门的防治机构

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预防。三级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

三级预防与疾病自然史的关系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预防 经常性预防 预防接种

经常性预防 卫生宣传教育 改善卫生条件 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鼠疫、霍乱、黄热病

预防接种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被动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通过人工免疫方法,使宿主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对于相关传染病的保护作用。

灭活疫苗 用加热、化学等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或提取、纯化的病原微生物组分如复合亚单位、类毒素、多糖聚合物制成(如甲肝疫苗) 减毒活疫苗 由无毒或弱毒菌株或病毒株所制成(如白百破三联疫苗)

组分疫苗 通过遗传学重组机制来生产疫苗 (如流脑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不同于传统的疫苗,DNA疫苗旨在将病原微生物的某种专门组分的裸露DNA编码直接注入机体内(如乙型肝炎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 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其制剂注入机体,使机体立即获得抗体而受到保护。 分类 免疫血清 免疫球蛋白

被动自动免疫 在注射破伤风或白喉抗毒素实施被动免疫的同时,接种破伤风或白喉类毒素疫苗,使机体在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同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计划免疫 定义 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性疾病的目的。

种类 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白百破混合制剂 麻疹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

程序

预防接种 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途径与剂量 疫苗禁忌症 预防接种反应 一般反应 异常反应

冷链 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在适当的冷藏条件下进行,所需的多环节链式储存、运输设备。

扩大免疫规划 20世纪70—80年代 提高免疫覆盖率 20世纪90年代后 控制、消除和消灭疫苗可预防疾病

传染病控制与管理 传染病病人的措施 三早 传染病报告

传染病控制与管理 报告种类 甲、乙、丙三类,共35种 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

报告种类 甲类 2种 鼠疫 霍乱 乙类 23种 病毒性肝炎 艾滋病 丙类 10种 麻风病 流行性感冒 (结核病由丙类上升为乙类)

报告时限 甲类和乙类(艾滋病和肺炭疽) 城镇6小时 农村12小时 乙类 城镇12小时 农村24小时

(1)针对病人的措施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病原携带者 措施 登记 管理 随访 期限 至其病原体检查2-3次阴性

接触者 检疫对象 与传染源接触并有受感染可能者 检疫期 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应急接种 留验(隔离观察) 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围,实施诊察、检验和治疗 医学观察 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接触者可正常工作、学习,但需接受体检、测量体温、病原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 药物预防

动物传染源 彻底消灭 捕杀、焚烧或深埋 隔离治疗 预防接种和检疫

对疫源地的措施 消毒 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分类 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

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消毒。 疫源地消毒 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致病性微生物。 分类 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

随时消毒 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所进行的消毒。 终末消毒 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所作的一次性彻底消毒,从而完全清除传染源所播散、留下的病原微生物。

传染病爆发、流行的紧急措施 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活动 停工、停业、停课 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疾病监测 一 疾病监测的定义 二疾病监测的几个概念 三疾病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四疾病监测系统

疾病监测的定义 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传染病监测 世界卫生组织将 疟疾、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为国际监测的传染病 我国根据具体情况又增加了登革热,我国卫生部已把艾滋病列为国境检疫监测的传染病

非传染病监测 出生缺陷 职业病 流产 吸烟与健康 营养监测 婴儿死亡率监测 社区和学校健康教育监测 围产期监测 食品卫生、环境、水质和医学气象监测

疾病监测的几个概念 被动监测 下级单位常规上报监测数据和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收。 主动监测 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亲自调查收集或者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

常规报告 指国家和地方的常规报告系统,如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其漏报率高和监测质量低是不可避免的 哨点监测 根据某些疾病的流行特点,由设在全国各地的哨兵医生对高危人群进行定点、定时、定量的监测

监测病例 在大规模的疾病监测中,要确定一个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临床诊断标准来观察疾病的动态分布,这样确定的病例 实际病例

直接指标 监测得到的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死亡率等 间接指标 个别情况下,监测的直接指标不易获得,如对每一个流感病例都给以确诊常很困难,而且流感死亡与肺炎死亡有时难以分清,美国长期以来用“流感和肺炎的死亡”作为监测流感疫情的间接指标

静态人群 在研究过程中无人口迁出和迁入的人群 动态人群 在疾病监测工作中,如果有人口频繁迁出、迁入 疾病频率指标计算 静态人群采用平均人口数作分母 动态人群采用人时数做分母

疾病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1.信息资料的收集 发病报告、死亡登记资料 疾病流行及个案调查资料 病原和血清学监测资料 疾病在人、时、地的动态变化资料 社会学资料 人口学资料 气象学和生物学资料

2.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确定疾病自然史 发现疾病变化的趋势和影响因素 确定疾病流行的薄弱环节 揭示不同地区人口构成、出生和死亡频率、婴幼儿及孕产妇的健康指标

描述不同疾病的发病水平和人群图像以及城乡居民的死亡谱 反映重点人群计划免疫状况和血清抗体水平并对主要预防措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3.监测信息的交流及其反馈 交流情报开发信息 评价对策,考核防制效果 ★对策是否正确 ★经济效益评价

费用—效益差度 用货币现值表示的对策或措施的效益减去费用(成本)消耗后节余的全部资金。 费用—效益比值 为对策、措施实施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于所消耗费用即成本的倍数

疾病监测系统 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以人群为现场开展工作,如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综合疾病监测网 最基本、最主要的传染病监测系统

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以医院为现场开展工作 主要是对医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以及出生缺陷进行监测

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利用实验室方法对病原体或其它致病因素开展监测 不但开展常规的流感病毒的分离工作,而且有信息的上报、流通和反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