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科所 高中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四川省教科所信息室 李维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Advertisements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 昆明市教科院 郭暄.
信息技术教学论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C++面试笔试精要 张立伦 讲师的CSDN博客地址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教育硕士课程 课程特色 提供具弹性修课组合 配合不同知识背景的学员 融合个人经验及新知识 促进学员专业提升.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素材 资源 库 文字 图形 图像 声音 动画 视频 人力 物力 财力 获取素材的渠道 数据库.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 第二节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 第三节 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人工智能技术导论 廉师友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综合布线技术与实践教程 第九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网络分析 课程网站: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 教材设计与教学研讨
课程中心 课程中心培训方案 上海泰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第四次大作业 登陆学校图书馆网站的电子数据库
教学资源系统简介 主讲人:张耀炎.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 张义兵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 孙俊国
                                                                                                                                                                
Harvard ManageMentor®
Computer Graphics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张 赐 Mail: CSDN博客地址: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第11章:一些著名开源软件介绍 第12章:服务安装和配置 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当前一些应用最广泛的开源软件项目 搭建一个网站服务器
2.2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拓扑图:平台期课程 通识 12 数学 14 物理 4 化学 11 英语 6 政治 14
萧惊鸿 Hsiao, Ching Hung 纽约州立大学Oswego校区 现代语言文学系
数据挖掘工具性能比较.
安徽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件(初中)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活动2 会徽制作显创意 活动2 会徽制作显创意 马鞍山市丹阳中学 刘斌.
何勉 新浪微博: Scrum框架及其背后的原则 原始图片 何勉 新浪微博: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新一代安全网上银行 小组成员:杨志明 王晶 任毅 刘建中 关昊 刘超.
内容摘要 ■ 课程概述 ■ 教学安排 ■ 什么是操作系统? ■ 为什么学习操作系统? ■ 如何学习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实例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中国XX大学 毕业答辩模板 此模板可用于本科毕业答辩/硕士毕业答辩/学术研究等.
微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及办公软件应用 ©201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
2019/4/16 关注NE官方微信,获取更多服务.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实验七 安全FTP服务器实验 2019/4/28.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Chapter 07:Dreamweaver CS5入门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编程达人入门课程> 本节内容 计算机编程语言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使用培训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深 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SHENZHEN POLYTECHNIC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大良红岗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学习数据结构的意义 (C语言版) 《数据结构》在线开放课程 主讲人:李刚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网页版报名流程 Step 4 点击“详情”查阅具体岗位信息,输入身份数据及申请序列码进行最终报名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四川省教科所 高中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四川省教科所信息室 李维明

《在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副省长 黄彦蓉 第一部分 四川省高中课改基本情况 一、课改进程 2009年9月16日 发文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人事厅 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见》(川教〔2009〕226号) 2009年10月14日 启动大会 《在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副省长 黄彦蓉 《在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教育厅厅长 涂文涛 2010年6月 培训启动 2010年9月 正式行课

第一部分 二、课程设置 四川省高中课改基本情况 学习领域 科目 模 块 必修学分 选修学分Ⅰ 选修学分Ⅱ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模 块 必修学分 选修学分Ⅰ 选修学分Ⅱ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外语 数学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8 历史 6 地理 科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技术 信息技术 4 通用技术 艺术 音乐 3 美术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实践 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学分合计 116学分 至少获得22学分 至少获得6学分

第一部分 四川省高中课改基本情况 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

第一部分 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 四川省高中课改基本情况 学年 学习 领域 科目 上学期 下学期 学 年 总学分 模块 学分 周课时 学 年 总学分 模块 学分 周课时 第一学年 技术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 2 算法与程序设计 网络技术应用 数据管理技术 (任选一门模块) 4 第三二学年 自主选修 第三学年 第三学年自主选修结合通用技术进行,在两门课程中任选一个未修习的模块修习2学分,课时2课时。

第二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探新 一、课程理念 新: 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旧: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第二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探新 二.课程目标 新: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旧: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第二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探新 二.课程模块 新: 旧: *模块七 *模块五 模块一 信息技术基础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介 模块三 文字处理 第二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探新 二.课程模块 新: 旧: 模块一 信息技术基础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介 模块三 文字处理 的基本方法 模块四 网络基础 及其应用 *模块五 数据库初步 模块六 程序设计方法 *模块七 用计算机制作 多媒体作品 模块八 计算机 硬件结构 及软件系统

第二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探新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第二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探新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第二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探新 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第二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探新 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第二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探新 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

第二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探新 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

第二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探新 三、课程修习 高一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高一年级上期开设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高一年级下期在指定的三个选修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修习,取得必需的学分; 高二年级为自主选修; 高三年级则与通用技术课程统筹考虑,选修一模块。

第二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探新 三、课程修习 学生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至少要修满4个学分,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和有潜能的学生可以再增加选修若干模块获得学分,总学分为2+2+X。 学生修满4学分便可视为完成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最低学分要求,学校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业和就业的需要,选修有关模块。

一、理念的更新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深刻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 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明确途径: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注重方法: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二、内容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高中新课程 模块一 信息技术简介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介 模块三 文字处理 的基本方法 *模块四 用计算机 处理数据 初中现纲要 模块五 网络基础 及其应用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 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 计算机系统的 硬件和软件

二、内容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一)模块的衔接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介 模块三 文字处理 的基本方法 模块七 计算机系统的 硬件和软件 模块一 信息技术简介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 多媒体作品 模块五 网络基础 及其应用 *模块四 用计算机 处理数据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二、内容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二)基础知识的衔接 1.内容标准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例 烽火台、信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代表着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二、内容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信息获取 1.内容标准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2.活动建议 信息技术使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甚至是同步)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因特网上,天气信息可以随着气象台的预报同步更新,但并不是所有做天气预报的网站都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试就这个专题展开调查,了解相关网站上的天气预报情况,就其更新速度、准确性(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更新最及时和最可信赖的天气预报网站。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二、内容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二)基础知识的衔接 1.内容标准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例 可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多媒体著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处理多媒体信息。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二、内容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信息加工与表达 1.内容标准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例1 模式识别类:光学字符识别(OCR)、手写汉字输入、语音汉字输入等。 例2 自然语言识别类:自然语言对话与机器翻译等。

二、内容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信息加工与表达 2.活动建议 (1)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可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或加工软件进行信息处理以外,直接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基本方法。教师可以演示并解剖一段实用的计算机程序实例,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使用一种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一个简单问题。 (2)使用双向翻译软件,先将一段英文短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考察机器翻译的准确性,讨论机器翻译的优缺点。 (3)访问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网站如:http://www-ai.ijs.si/eliza/eliza.html或http://alice.sunlitsurf.com/live.html,用自然语言与其中的机器人对话,通过寻找其“谈话”的破绽,讨论当前使用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局限性。

(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二、内容的衔接 (二)基础知识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1.内容标准 (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例1 个人藏书、图书馆藏书、音像资料、因特网信息等都是信息资源,都需要管理。 例2 实施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等。

(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二、内容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信息资源管理 1.内容标准 (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3)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2.活动建议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一个与课程学习有关的专题,分组讨论建立数据库的方法,设计建立数据库的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参加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 (2)访问某个在线数据库,譬如“科学数据库”(http://www.sdb.ac.cn/),就某一个主题进行查询,如“眼睛与视力”,并对查询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就资料的准确性、丰富性、权威性等进行讨论。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二、内容的衔接 (二)基础知识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1.内容标准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例1 利用因特网等多种信息渠道进行调查,制定蔬菜新品种引进计划。 例2 E-mail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但垃圾邮件又给人们带来困扰。

(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内容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信息技术与社会 1.内容标准 (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4)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5)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内容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信息技术与社会 2.活动建议 (1)假定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网上讨论区,需要制订一份守则规范大家的行为。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展开调研并撰写这个守则。 (2)有一幅著名漫画,题目为“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又有人撰文说“别以为你是一条隐藏很深的狗”。组织学生讨论:网络中的匿名化活动带来哪些新的伦理问题。 (3)从传播结构上看,电话是点对点的信息传播网,广播电视是点对面的信息传播网,计算机网络是点/面对点/面的信息传播网。结合具体实例,讨论信息传播结构的不同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内容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对接策略: 抓住信息这条主线 突出信息加工与表达的重点 注重信息能力培育 (二)基础知识的衔接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对接策略: 抓住信息这条主线 突出信息加工与表达的重点 注重信息能力培育 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三、方法的改进 第三部分 初中IT与高中新课程对接 1.合理选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 3.减小学生基础水平存在的差异 4.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5.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

感谢您的关注 保持联系:四川省教育科学研 究 所 信 息 室 网 址:http://scjks.net(四 川 教 研 在 线) 网 址:http://scjks.net(四 川 教 研 在 线) QQ群:76338691 (四川信息技术义务教育) 55123831 (四川省中小学网络活动) 电 话:028-85876117 85876118 85876119 8587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