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史 第五講:平安時代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徐興慶 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日本文化史 第二講:日本の起源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徐興慶 教授
Advertisements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一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二)
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二十三講:大正期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徐興慶 教授
臺灣現代詩 Taiwan Modern Poetry 第九講:覃子豪、周夢蝶
戰爭之外的軍事史 第五單元:徵兵制的由盛而衰─秦漢時代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一)
第二十五講: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展望 2020 暨歐盟國家聯絡據點 Horizon 2020 and Nat’l Contact Points 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辦公室 EU National Contact Point, Taiwan 1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 二 ) 第四單元 林芳邦 博士 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計畫主持人.
日本文化史 第三講:飛鳥‧奈良時代 (一)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單元19 韓信傳(一) 漢書選讀 授課教授:宋淑萍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9. 通路概念與策略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 雷立芬教授
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十一講:近世の寬永文化
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九講:室町時代の文化(二)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Passé Composé(ⅠⅠ) : être ou avoir ? 第二十一單元 複合過去式(ⅠⅠ)
西洋哲學史 西洋哲學的創始:古希臘哲學 (一)
模仿、認識與現象學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義大利文 第一單元:UNIT 6(1)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十六單元 Comprendre et Donnez Des Coordonnées.
第二單元 L’alphabet et les prénoms français
Écrire à ses amis ou à sa famille
La France en Europe (Introduction)
日本文化史 第四講:飛鳥・奈良時代 (二)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1. 課程簡介、定義 Marketing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日本文化史 第七講:鎌倉時代の文化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Historical background: Kant and Wittgenstein
Indiquer un itinéraire.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十九單元 Un dimanche habituel. 星期日的例行生活。
第二十二單元:UNIT 10—(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義大利文 第十四單元:UNIT 8 (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十單元 Comment compter en français ?
第十六單元:UNIT 8—(4)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十六講:近世の学問と学習の文化 (二)
西洋政治哲學概論 Plato’s The Republic (the regime, the best political life)
第二講:初步認識釋迦摩尼佛的生平與教學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Survey of Selected Western Classics Unit 6: 聖經中的詩- Psalms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二十五講:高度成長期
Rawls on Justice as Fairness
5. 產品開發與創新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二) 第八單元 Protestantism Spirit of Reformation
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十講:安土桃山時代の文化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3: Project Management (2)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第十二單元:UNIT 7—In albergo (5)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四單元:實驗設計資料 (2)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洪永泰 教授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法學入門 第10單元:公法與民商法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1) Les voyelles (révision) 母音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Kant on Categorical Imperative
Array I 授課教師 Wanjiun Liao
日本文化史 第十三講:近世の元禄文化 (二)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二單元:Theories of Self Knowledge 自我知識理論 梁益堉 教授
第十一單元:Contemporary acquaintance theories 當代親知理論 梁益堉 教授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4: Developing a Process Strategy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日本文化史 第八講:室町時代の文化 (一)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5: Analyzing Processes (1)
第二單元(2):Case Study- Li & Fung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日本文化史 第十二講:近世の元禄文化 (一)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日本文化史 第五講:平安時代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徐興慶 教授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 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編著《日本文化》(全華圖書、2010)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1

第三章 平安時代 第一節 平安京 (一)平安京 長岡遷都 平安遷都 (二)最澄と空海 密教 天台宗 真言宗 (三)弘仁・貞観文化 漢学 第三章 平安時代 第一節 平安京 (一)平安京 長岡遷都 平安遷都 (二)最澄と空海 密教 天台宗 真言宗 (三)弘仁・貞観文化 漢学 本地垂迹説 2

第三章 平安時代 第一節 平安京 (四)菅原道真と祟り 摂関政治 菅原道真 (五)極楽浄土 浄土教 平等院 3

第一節 平安京 最澄與空海 受到桓武天皇重用的最澄與空海,分別創立了天台宗與真言宗,與朝廷建立了雙向的關係,朝廷利用佛教作為統治國家的工具,而新佛教也積極主張護國教法,得到朝廷的庇護,奠定了爾後佛教的發展,成為一種民間信仰。 4

第一節 平安京 最澄(767~822) 空海(774~835) 5

第一節 平安京 嵯峨天皇(768~842) 三筆 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勢 6

第一節 平安京 《日本國見在書目錄》 藤原佐世於寬平年間(889年—897年)奉敕編纂。是當時日本的漢籍總目錄,全書分類幾乎與《隋書·經籍志》四部分類的基本結構和次序相同,並分成易、尚書、詩、禮、農、小說、兵家等40個部門,收錄1579部書、1萬6790卷書目。 7

第一節 平安京 本地垂跡說 神 佛 天照大神 大日如來 八幡神 (應神天皇) 阿彌陀如來 熊野權現 東照大權現 藥師如來 8

第一節 平安京 宇多天皇(867~931) 坂上田村麻呂(758~811) 菅原道真(845~903) 9

第一節 平安京 京都北野天滿宮 福岡太宰府天滿宮 10

第一節 平安京 藤原道長(966~1028) 藤原道長(966-1028)或稱御堂關白道長。攝關政治、外戚掌權的最具代表性人物。他最為有名的事跡是一家立三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藉著姻親關係,道長掌握了極大的權勢。道長被視為藤原氏的象徵,而他的去世,則被視為藤原氏沒落的開始。 11

第一節 平安京 国宝.木造阿弥陀如来坐像 平等院鳳凰堂 12

第三章 平安時代 第二節 国風文化 (一)服装と建築 国風文化 服飾 建築 (二)文字 平仮名 片仮名 漢文訓読 (三)王朝文学 古今和歌集 第三章 平安時代 第二節 国風文化 (一)服装と建築 国風文化 服飾 建築 (二)文字 平仮名 片仮名 漢文訓読 (三)王朝文学 古今和歌集 物語 随筆・日記 13

第二節 国風文化 國風文化 發展於平安中期至後期。由於遣唐使的廢止,日本受 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減少,漸漸形成了深具日本風土民 第二節 国風文化 國風文化 發展於平安中期至後期。由於遣唐使的廢止,日本受 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減少,漸漸形成了深具日本風土民 情的貴族文化。假名的誕生,孵育許多優美古典文學, 以及繪畫、書道、建築等等代表平安文化的傳統藝術 也在這時候形成。 14

第二節 国風文化 女房文學 藤原氏主導攝關政治,選拔有才能的女性作為女房,近侍天皇。女房多出身中級貴族,受過教育,因此促成清少納言、紫式部等女流作家輩出。 15

第二節 国風文化 紫式部 清少納言 16

第二節 国風文化 《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畫帖》若紫 《源氏物語畫帖》朝顏 17

第二節 国風文化 国文学 種類 書名 作者 物語 『竹取物語』 (10世紀初) 『源氏物語』 (1008) 未詳 紫式部 随筆 第二節 国風文化 国文学 種類 書名 作者 物語 『竹取物語』 (10世紀初) 『源氏物語』 (1008) 未詳 紫式部 随筆 『枕草子』 (1001) 清少納言 日記 『土佐日記』 (935) 紀貫之 歌集 『古今和歌集』 (905) 紀貫之等編 18

第二節 国風文化 《和漢朗詠集》 藤原公任編撰,1012(寬弘9)年左右成書。收錄白居易、菅原文時等人的漢詩文佳句,同時也收編紀貫之、柿本人麻呂等人所創作之和歌。分成春、夏、秋、冬、雜等類別。 19

第二節 国風文化 文字  平仮名  片仮名  漢文訓読 20

第二節 国風文化 寢殿造 21

第三章 平安時代 第三節 古代国家の崩壊 (一)武士の興隆 院政 武士の誕生 平氏政権 源平合戦 武士の風習 判官贔屓 (二)最澄と空海 第三章 平安時代 第三節 古代国家の崩壊 (一)武士の興隆 院政 武士の誕生 平氏政権 源平合戦 武士の風習 判官贔屓 (二)最澄と空海 末法思想 平泉 絵巻物 22

第三節 古代国家の崩壊 平安後期  平安後期隨著藤原氏的衰落,白河天皇以上皇的身分掌握政權,史稱「院政」。歷經鳥羽、後白河三代,這段時間稱為院政期,日本政治趨於混亂。爾後,武士的崛起、平清盛的抬頭,平安未期開始逐近進入的武士的時代,最終源賴朝打敗平氏,建立鐮倉幕府。

第三節 古代国家の崩壊 臣籍降下:武士本身就是天皇的後代!?  「臣籍降下」,意指皇族脫離原有的貴族身分,接受天皇的賜姓,並降為臣下。

第三節 古代国家の崩壊 平清盛(1118-1181)

第三節 古代国家の崩壊 嚴島神社

第三節 古代国家の崩壊 末法思想 平安中期開始流行的佛教觀。釋迦死後深信佛法將會衰退,屆時進而天下大亂,當時日本以藤原氏為首,末法思想開始盛行,擴散至民間延伸出淨土教, 祇願來世的極樂往生。

第三節 古代国家の崩壊 絵巻物 《平治物語繪卷》三條殿燒討(收藏於波士頓美術館)

第三節 古代国家の崩壊 絵巻物 《源氏物語繪卷》東屋(收藏於德川美術館)

第三節 古代国家の崩壊 絵巻物 鳥獸人物戲畫(收藏於高山寺)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1 本作品轉載自 Microsoft Office 2010 多媒體藝廊, 依據 Microsoft 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38 2 第一節 平安京…本地垂迹説 《日本文化》 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著, 2010,第一章,頁 40-42,全華圖書。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3 第一節 平安京…平等院 2010,第一章,頁 42-44,全華圖書。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31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5 WIKIMEDIA COMMONS / 藝術新潮 1974 年 10 号 増大特集日本の肖像画 / User: Kaznov17(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6%9C%80%E6%BE%84%E5%83%8F_%E4%B8%80%E4%B9%97%E5%AF%BA%E8%94%B5_%E5%B9%B3%E5%AE%89%E6%99%82%E4%BB%A3.jpg?uselang=ja),瀏覽日期:2013/12/04,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WIKIMEDIA COMMONS / User: Ceridwen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ukai2.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3/12/04,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6 WIKIMEDIA COMMONS / The Japanese book “kōshitsu no shihō 1 : kaiga I”, Mainichi Shimbun-sha, 1991,ISBN 4-620-80261-1 / User: 宇治主水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mperor_Saga_large.jpg?uselang=ja), 8 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徐興慶 教授。 32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9 WIKIMEDIA COMMONS / 菊池容斎(1781-1878) / User: Hannah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ugawara_Michizane.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3/12/04,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WIKIMEDIA COMMONS / 菊池容斎(1781-1878) / User: Hannah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akanoue_Tamuramaro.jpg?uselang=ja), WIKIMEDIA COMMONS / User:  bamse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mperor_Uda_crop.jpg?uselang=ja), 10 WIKIMEDIA COMMONS / Jakub Hałun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20100719_Dazaifu_Tenmangu_Shrine_3328.jpg?uselang=ja),瀏覽日期:2013/12/04。 33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10 WIKIMEDIA COMMO0NS / 663highland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itano-tenmangu_Kyoto_Japan41s3s4592.jpg?uselang=ja),瀏覽日期:2013/12/04。 11 WIKIMEDIA COMMO0NS / Kikuchi Yōsai (1781 - 1878) / User: Hannah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Fujiwara_Michinaga.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3/12/04,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2 WIKIMEDIA COMMO0NS / 663highland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Byodoin_Phoenix_Hall_Uji_2009.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3/12/04。 WIKIMEDIA COMMO0NS / 平等院図鑑 定朝(11世紀), 圖鑑:福山恒夫、森暢編 / User:ReijiYamashin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Byodoin_Amitaabha_Buddha.JPG?uselang=ja), 34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13 第二節 國風文化…随筆・日記 《日本文化》 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著, 2010,第一章,頁 44-46,全華圖書。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6 WIKIMEDIA COMMONS / 土佐光起(1617-1691) / User: Gryffindor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osa_Mitsuoki_002.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3/12/04,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WIKIMEDIA COMMONS / User: ReijiYamashin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ei_Shonagon3.jpg?uselang=ja), 17 WIKIMEDIA COMMONS / 土佐光起(1617-1691) / User: Dennis H.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h5_wakamurasaki.jpg?uselang=ja), 35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17 WIKIMEDIA COMMONS /土佐光起(1617-1691) / User: Romanm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h20_asago.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3/12/04,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8 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徐興慶 教授。 20 WIKIMEDIA COMMONS / mochi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aeriten.png?uselang=ja), 21 WIKIMEDIA COMMONS / Masanao Sekine/ User: Snorer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inden.JPG?uselang=ja), 36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21 WIKIMEDIA COMMONS / tak1701d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sashi-Fujiwara_no_sato_04.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3/12/04。 22 第三節 古代国家の崩壊…絵巻物 《日本文化》 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著, 2010,第一章,頁 47-49,全華圖書。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5 WIKMEDIA COMMONS / 藤原為信/ 上傳者:Usiwakamaru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aira_no_Kiyomori,TenshiSekkanMiei.jpg?uselang=ja),瀏覽日期:2013/11/15,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6 WIKIMEDIA COMMOS / Rdsmith4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Itsukushima_torii_distance.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3/11/15。 37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28 WIKIMEDIA COMMONS / 出典:平治物語繪卷 /上傳者:Usiwakamaru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Heiji_no_ran.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3/11/15,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9 WIKIMEDIA SOMMONS / Imperial court in Kyoto / 上傳者:ReijiYamashin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Genji_emaki_azumaya.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3/11/15,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30 WIKIMEDIA COMMONS / 上傳者:ReijiYamashin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houju_sumou.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3/11/15,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