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大国关系 及区域性热点 二0一三年十二月
大国关系及区域性热点 1 大国关系最新特点 大国关系及区域性热点 2 大国关系博弈背后的利益诉求 3 地区热点动态 5
一、大国关系的新特点—利益大于分歧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基辛格将这种变化称作为“数百年来未有的大变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认为“是地质板块式的变化”。世界迎来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大国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大国之间共同利益远大于相互之间分岐,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轴 一、大国关系的新特点—利益大于分歧 一、大国之间共同利益远大于相互之间分岐,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轴 由对抗走向合作,是当代大国关系一个新的变化。世界已变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美国和欧洲经济陷入困境,中国外贸出口需求萎缩,迫使中国“调结构、转方式”,而中国经济增长又成了助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许多危及人类安全和生存的威胁成为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应对,需要国际社会合作解决。
一、大国关系的新特点—利益大于分歧 二、合作和斗争同时存在双边关系中 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大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利益,谋求合作的势头越来越凸现,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等。 由对抗走向合作,是当代大国关系一个新的变化。世界已变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美国和欧洲经济陷入困境,中国外贸出口需求萎缩,迫使中国“调结构、转方式”,而中国经济增长又成了助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许多危及人类安全和生存的威胁成为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应对,需要国际社会合作解决。 另一方面,大国合作的增强不排除相互之间存在的分歧和由此引发的摩擦与斗争,当前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斗争仍然有可能演变为局部的冲突和对抗,这是因为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合作与斗争并重,合作掩盖不了斗争,斗争又保持适度,不致引发关系破裂,这是冷战后出现的大国博弈的新情况。
一、大国关系的新特点—利益大于分歧 三、大国之间的各种组合方兴未艾 为了占据战略制高点,大国之间合纵连横,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竞相上演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牵制与反牵制、制衡与反制衡的大戏。今天在这个问题上是合作伙伴,明天在另一个问题上又成为战略对手。无论是气候变化、反恐,还是伊核、朝核、叙利亚等问题,大国立场的变化或攻防角色的互换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应运而生的“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机制”、“美日澳印四国战略对话机制”、“美日+1”、“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大国关系的各种排列组合,无一不是在新形势下大国外交纵横捭阖的新表现。
四、世界格局均衡化成为大国关系演变的大趋势 一、大国关系的新特点—利益大于分歧 四、世界格局均衡化成为大国关系演变的大趋势 当前是美国一超独大,群雄并起。但是根据不同机构的预测,美国失去一超地位只是时间问题,最终将成为“平起平坐者当中最拔尖的一个”。大国关系均衡化将是大势所趋。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外交也快速地走到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央,时代赋予中国外交新的历史使命。中国需要站在全球的高度,用战略和长远的眼光,来谋划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应当拉近而非疏远同各大国关系的距离,将同它们的关系放在更大的棋局中予以运筹,在全球下一盘更大的棋。
二、大国关系背后的博弈 了解到大国关系的新特点,更要准确把握大国关系的趋势性变化,深刻认识大国博弈背后的利益。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大国之间既有共同利益,相互依存度加深,在诸多领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汇合点在扩大和拓宽,也有各自的核心利益。我们要认识到目前大国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出现了新的变化,相互间关系更加复杂,不过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依然是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
二、大国关系背后的博弈 1 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调整 日本右倾化动向加剧 2 欧盟保护主义抬头 3 4 欧美协调增强
二、大国关系背后的博弈 1 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调整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在2012年6月3日闭幕的本年度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 本质上讲,再平衡不是什么新概念,它依然是在利用中国周边个别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来加固美国的战略地位。“亚太再平衡战略”被视为是对美国重返亚太的进一步充实。
正确认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的影响 1、在经济上,美国试图加强与东亚国家的经济往来,一方面为了增强美国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就削弱了中国、印度等一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实力。对美国来说,巩固美国的战略地位,同时带动国内经济增长和就业,分享亚洲的经济增长红利。 2、在政治上,美国试图孤立中国,它的目的在于试图维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领导地位。正如希拉里所言,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更应该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要实现这一点,美国必须维持其领导地位,因此加强了在亚太地区的行动。对中国周边国家来说,菲律宾、越南等亚太国家获得美国的支持,同时增加了地区间的冲突和对抗的可能性。对中国来说,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受到挑拨,中国海上实力的拓展空间受到限制,不得不努力维持和谐世界的理念,维持大国形象,同时国内经济受到影响。
正确认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的影响 3、在安全方面,自911之后,美国对于安全非常重视,当它拥有了经济实力之后,就不断地打击各个潜在的威胁,以人权为名,以掠夺经济、打击异己为实,多次发动针对某一地区或国家的战争,同时,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的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中国也作为其重点的监听对象,面对中国等亚太国家的崛起,美国出于安全考虑,必须进行打压,以求稳固它的霸权地位。
正确认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的影响 4、看清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态度。新加坡一家战略咨询公司的专家巴斯卡兰说:“亚洲小国需要美国继续参与亚洲事务,为抗衡中国影响力提供帮助。一个和谐和受到制约的中国更有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段话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理解东南亚国家对待中国崛起与美国介入的复杂心态。 一是借美国的力量和市场来制约中国的影响,但这种制约更多的是为了平衡,而不是遏制中国发展,因为第二层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要更好地利用中国的发展。因此,中国要更加重视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双边关系。中国需要更多地从稳定和发展一些重要的双边关系入手,夯实与本地区国家合作的长期基础,形成一种进退自如的态势,逐渐达到以双边合作带动多边合作的效果。
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进行调整,中美关系回升 奥巴马政府改变过分突出军事安全因素的做法,对外更加强调“再平衡战略”中的外交、经济因素,并试图淡化针对中国的色彩。 以中美元首加州庄园会晤为标志,中美尝试在亚太地区扩大合作,以此作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起点。
二、大国关系背后的博弈 2 日本右倾化动向加剧
日本右倾化动向加剧,外交针对中国态势明显 了解安倍晋三 安倍晋三(1954年9月21日-),日本政治家,现任自民党总裁(第21、25任),第90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就任一年内,内阁争议不断,2007年7月安倍领导的自民党于参议院选举中落败,给了安倍内阁很大打击,即使是之后8月27日安倍进行内阁改组,也无法挽回日益下滑的支持度,同年9月12日安倍晋三基于政治现实,政令无法顺利执行,而突然宣布辞去内阁总理大臣一职。安倍请辞后,由前官房长官福田康夫接任内阁总理大臣。2008年重返日本政坛。2012年再度参选自民党总裁并获胜,成为自民党成立以来首位回任的总裁。
安倍晋三的政治态度 2012年10月17日,安倍晋三参拜了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供奉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对这些战犯的顶礼膜拜就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对靖国神社的参拜意味和呼唤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靖国神社的参拜浓缩了日本的政治生态,安倍晋三否定了日本侵略。 在对中国外交上,安倍曾主张日本应该主动出击,而非一味地由中国出招,日本只忙于招架。他认为,中日之间不只是靖国神社问题,重要的是,如何让中国的“威胁”和“反日影响”不要继续扩大。另外,在东海油气田争端上,他表示,不惜以武力维护日本的“国家利益”。
安倍晋三的政治态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决定修改2010年制定的《防卫大纲》和《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准备增加防卫经费,扩充自卫队人数,以“应对来自中国的威胁”。
安倍晋三的政治态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言行非常肆无忌惮:从“侵略定义未定论”到“历史自豪论”,从再次纵容4名内阁大臣参拜靖国神社,到重表修宪决心、强调将自卫队升格为国防军的“必要性”,再到在冲绳视察海上警备情况、发表关于钓鱼岛的强硬言论… …
安倍晋三的政治态度 安倍在首个任期内就曾提出“摆脱战后体制”的目标。在第二个任期内,安倍内阁刻意迎合不断上升的日本右翼势力与思潮,在处理同亚洲主要邻国关系上连续释放挑衅性言论,一意孤行。 2013年4月28日,日本安倍内阁主办的主权恢复日纪念仪式结束后,包括日本首相在内的参加者齐呼“天皇陛下万岁”。
安倍晋三的政治态度 如今,面对中日关系低潮,安倍内阁非但没有为改善两国关系付出实际努力,反而在领土海洋争端上采取对立姿态,并通过发表防卫白皮书等手段变本加厉地渲染“中国威胁论”,企图利用军事同盟改变其武装力量的性质,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
二、大国关系背后的博弈 3 欧盟保护主义抬头
欧盟保护主义抬头,中欧关系受困 欧盟欲升级贸易保护工具,提案内容如下 提高进口企业对欧盟何时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的可预见性,在9个月的贸易调查期结束并发布结果前两周告知它们欧委会的决定,以减少进口企业的损失 。 如果欧委会在某贸易保护措施5年期限后需调查是否延长保护期,并决定无需延长的话,欧盟关税部门将返还进口企业此段调查期内缴纳的惩罚性关税。 如果欧洲企业申请对某国产品进行贸易调查可能会引发该国的报复,欧委会将有权自行立案,而无需像目前这样首先要有来自欧盟企业的申请。 通过对来自那些为本国企业提供不公正补贴、扭曲本国稀有原材料市场的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更高的关税,来阻止它们实施有碍公平贸易的做法。
欧盟保护主义抬头,中欧关系受困 虽然欧委会声明称,对外贸易中作出的调整,旨在使欧盟的贸易保护为其所有利益相关方更好地服务;使反倾销、反补贴工具更有效率,保护欧洲生产企业不受外国企业不公正的竞争,保护其免受因欧盟贸易保护措施而招致的报复,欧盟升级贸易保护工具并非针对中国,但中国不可避免的将成为受其影响最大的国家,草案中“自行立案”、“从低征税规则”等关键问题的提议,明确是以中国为主要考虑因素。 通过对来自那些为本国企业供不公正补贴、扭曲本国稀有原材料市场的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更高的关税,来阻止它们实施有碍公平贸易的做法。
二、大国关系背后的博弈 4 欧美协调增强,重启TTIP谈判
欧美重启TTIP谈判 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
欧美重启TTIP谈判 美国已经于2009年11月年正式启动了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并计划于今年年内完成谈判。美国主导的TPP不仅将规定取消或降低商品的关税,还将涵盖安全标准、技术贸易壁垒、动植物卫生检疫、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争端解决,以及有关劳工和环境保护的规定,标准之高和覆盖领域之广远超一般自贸区协议,称之为“立足于下一代”的贸易新体制。
欧美重启TTIP谈判 TTIP的谈判规格也非常高,一旦谈判达成,美欧将在知识产权、劳工标准等方面制定新的规则,这对想进入美欧市场的企业来说无疑提高了“门槛”;另一方面,由于自贸区具有对内开放、对外限制的特征,因此,在美欧之间贸易壁垒降低的同时,对区外经济体则构成更高的壁垒,会产生贸易转移的效果,而这也意味着中国对美出口将面临欧盟的竞争压力,对欧盟出口将面临来自美国的竞争压力。 中国也许重新成为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因为任何由美欧采纳的技术和法规标准都将可能成为未来双边、多边和地区间贸易谈判的参考标准,进一步巩固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方面的垄断地位和话语权。“许多国家一旦无法面对美欧建立的全球监管以及产品标准的压力,就会成为欧美规则的跟随者。”
欧美重启TTIP谈判 无论欧美的目的是什么,对中国而言,这都不算是什么好消息,无论是TPP,还是TTIP,中国都被孤立在外。
三、地区热点动态 尽管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安全威胁日趋多样化,各种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综合性、突发性和扩散性增强。把握地区形势演变的脉络,要重点关注几个地区热点动态 一是中东格局在动荡中继续深度调整 1.中东格局在动荡中继续调整 2. 朝核问题出现严重倒退 3. 中日钓鱼岛争端不断
中东格局在动荡中调整 叙利亚危机 巴以问题 伊朗与沙特 叙利亚自2011年3月中旬陷入动荡,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持续的冲突导致大量人员伤亡。2012年4月12日,叙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在联合国和阿盟联合特使安南的斡旋下暂时停止冲突。联合国安理会4月21日通过决议,决定设立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监督停火。 2012年6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及叙利亚的一些邻国在日内瓦达成协议并发表了《日内瓦公报》,建议在叙利亚建立一个包括各方在内的过渡政府,在全民对话的基础上修订叙利亚宪法。此外,《公报》还建议在叙利亚举行多党派选举,并成立新的国家机关。
中东格局在动荡中调整 叙利亚危机 巴以问题 伊朗与沙特 叙利亚面对的外部压力日益升级,西方和部分阿拉伯国家希望“加速”结束巴沙尔政权。虽然叙政府希望通过举行新宪法公投等改革措施来凝聚人心,但反对派根本不予承认,叙政府和反对派缺乏最基本的互信,开启政治解决进程困难重重。反对派武装化、暴力化程度正在加剧。
中东格局在动荡中调整 叙利亚危机 巴以问题 伊朗与沙特 12月4日,北约已同意在土耳其与叙利亚接壤地区部署“爱国者”导弹系统。12月11日,美国正式承认叙利亚反对派“全国联盟”,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11月12日表示,俄方正密切关注叙反对派组建全国联盟一事,希望他们通过对话解决与政府的冲突,避免外部干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月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叙利亚有关各方应切实落实安南“六点建议”、安理会有关决议和叙利亚问题“行动小组”日内瓦外长会议公报,立即停火止暴,共同支持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卜拉希米的斡旋工作,尽快开启并推进叙利亚人民主导的政治过渡进程。
中东格局在动荡中调整 叙利亚危机 巴以问题 伊朗与沙特 虽然巴沙尔已扭转国内战局,但无力确保政局朝着对其有利方向发展。叙危机解决前景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叙政府及叙反对派是否具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叙危机的真诚和决心。 2.看世界主要大国对叙危机的态度。3. 看包括联合国和阿盟联合特使在内的国际和地区组织斡旋努力能否取得积极成效。
中东格局在动荡中调整 叙利亚危机 巴以问题 伊朗与沙特 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仍然是当前国际社会认同的路径,而要实现政治解决,就离不开叙政府和反对派双方的共同努力。叙反对派“全国联盟”成立不久后发表的“多哈宣言”中已明确表示,该联盟不会与叙政府进行对话。这与国际社会致力于推动政治解决叙危机的立场不符,将会对政治调解进程产生不利影响。叙国内和国际上的几种力量正在碰撞﹑搏击,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比较明朗,西方国家通过武力干涉推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最后是通过和平协商解决还是通过外来武力干涉解决,那么还要看局势能朝哪个方向坚持得更久远些。
中东格局在动荡中调整 叙利亚危机 巴以问题 伊朗与沙特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继续,今年11月13日,双方再次爆发冲突,巴勒斯坦指责以色列军队在卡法尔•高杜姆镇抓捕了4名年龄为5-9岁的巴勒斯坦儿童,并在超过一小时之后才释放了他们。 随着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加深,以民族为核心的“中东地区多极化”渐趋明朗。
中东格局在动荡中调整 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区别 叙利亚危机 巴以问题 伊朗与沙特 “逊尼派”全称为“逊奈与大众派”,逊尼派是伊斯兰教中教徒最多的一个教派,占全世界穆斯林的90%左右。此教派的教徒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及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等国。逊尼派主张继承人应由穆斯林公社根据资历、威望选举产生。因而认为穆罕默德的门徒、由穆斯林公社推选的哈里法(政教合一的领袖,共四人)是合法继承人。虽然将其他不同信仰视为异端,却同时提倡求大同存小异,融合不同见解,努力调合真主的无限权威和人的责任这两个观念。
中东格局在动荡中调整 叙利亚危机 巴以问题 伊朗与沙特 “什叶派”是伊斯兰教中仅次于“逊尼派”的第二大教派,主张世袭原则,该派认为只有出身于哈希姆家族(即圣族)的阿里及其直系后裔才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否认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前3任哈里发的合法性。目前该派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也门、叙利亚、黎巴嫩、阿富汗、土耳其、巴林等国,全世界10%的穆斯林属这一派。其中近一半在伊朗,什叶派否认逊尼派所拥戴的哈里法作为宗教领袖的合法性,称宗教领袖的最高领袖为伊玛姆,阿里为第一任伊玛姆(阿拉伯语意为指导者)。此后,直到第12代伊玛姆,均是阿里的嫡传子孙,伊朗前宗教领袖霍梅尼就属于这派。
中东格局在动荡中调整 逊尼派与什叶派之争 叙利亚危机 巴以问题 伊朗与沙特 伊斯兰教内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派一直进行着激烈斗争,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海湾地区是什叶派穆斯林集中的地区,但该地区除伊朗外全部是逊尼派掌权,什叶派一直在为争取改变这种不平等的政治权力分配而斗争。 在中东地区根据宗教进行权力分配的惟一国家就是黎巴嫩。在1943年独立前,黎巴嫩各教派达成协议,总统由基督教人士担任,总理由伊斯兰教逊尼派担任,议会议长由什叶派人士担任,部长和议员根据教派人数按比例分配。 伊朗是什叶派为主,沙特是逊尼派为主,宗教信仰不同,而且都是地区大国,两国之间的矛盾加大。伊朗和沙特分别是叙利亚交战双方的主要资助者。
朝核问题 宁边五兆瓦核反应堆高空侦查照片 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3月11日宣布朝鲜停战协定完全无效,进入准战争状态。 朝核问题出现严重倒退。
追根溯源,朝鲜半岛的核危机是冷战的产物。 1.朝鲜为什么要研发核武器 追根溯源,朝鲜半岛的核危机是冷战的产物。 北方强烈要求美国撤出部署在半岛南部的核武器,其意图也是明显的。北方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需要而建立自己的核设施。这种核设施的目的有二: 其一,在国家安全遭遇威胁时成为一种防御的筹码与工具; 其二,在和平建设时期被用作一种重要的能源来开发。
2.朝鲜核问题的实质 美国在朝核问题上大做文章是希望牢牢掌握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主动权,维护其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 而朝鲜则希望借助核危机迫使美国改变对朝政策,并希望美国能在朝鲜安全与能源供应方面做出承诺。其目的,一是彻底解除朝鲜的安全困境;二是为已经开始的朝鲜国内改革获取物质的和道义的支持。 相当一部分国际观察家认为,对于处在饥荒边沿的朝鲜,这样做是为了生存。
3.一定要建立朝鲜半岛无核化 保证朝鲜半岛无核化,这符合包括朝鲜在内的有关各方的利益,更是维持东北亚地区局势稳定的需要。但朝试图在拥核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和平机制的谈判一时难以启动,朝核问题仍存不确定性,半岛形势依然有再次逆转的可能。 美国必须意识到,一味的强硬只会适得其反。作为对主权和自尊十分敏感的国家,朝鲜很难屈服于武力。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有责任考虑朝鲜的安全需要,有义务帮助朝鲜营造一个有利于开放和改革的国际环境,也有义务帮助朝鲜把改革和开放向前推进。
中日钓鱼岛争端 2012年1月3日,日本第十一管区海上保安总部(那霸)的巡逻船发现冲绳县石垣市议员仲间均等3人登上了钓鱼岛。 2012年3月16日,由中国海监50、66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定期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巡航。日本海上保安厅PL62号、PLH06号和PL61号三艘巡视船先后抵达钓鱼岛附近海域,且一直分别在海监50船和66船一侧进行尾随和干扰阻拦; 2012年8月15日,香港爱国人士冲过日本拦截,成功登上钓鱼岛,插上五星红旗,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中日钓鱼岛争端 2012年9月3日,日本内阁宣布,钓鱼岛3岛“持有者”栗原家族愿意将岛卖给政府,双方交易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2012年9月3日,日本内阁宣布,钓鱼岛3岛“持有者”栗原家族愿意将岛卖给政府,双方交易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2012年9月10日下午,有日媒称,日本政府确定了钓鱼岛“国有化”方针 2012年12月5日,美国参议院在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2013财年(2012年10月~2013年9月)国防授权法修正案。该法案明确写到将钓鱼岛作为《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对象。该法案将在经过与众院协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后正式成为法律。法案强调,反对试图通过“武力威慑和动武”来解决领土主权问题的举动。据悉,法案强调美国认为钓鱼岛“处于日本的实际控制之下”。
中日钓鱼岛争端 2013年1月10日上午,中国10余架战斗机飞近日本的所谓“防空识别圈”。日本航空自卫队紧急出动了多架F-15战斗机实施空中拦截,但双方没有发生空中摩擦。这是钓鱼岛争端发生以来双方最接近战争的一次。
中日钓鱼岛争端 2013年2月18日,中国海监执法船继续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引起日方强烈反应。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立即发出警告。中国“海监50”则通过无线电用中文和英语回答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3艘中国船环绕钓鱼岛航行约5小时,“海监50”最近时仅距岛约1公里。 2013年4月17日当天,中国海军170“兰州”号导弹驱逐舰以及572“衡水”号护卫舰通过冲绳近海公海海域返航,并在中国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日本海上自卫队出动P-3C反潜巡逻机和驱逐舰在宫古岛附近海域对中国舰船进行跟踪和监视。安倍晋三在2013年4月17日下午举行的党首辩论上,关于钓鱼岛问题,他再次宣称“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国际法上,钓鱼岛都是日本固有领土”。
大国关系及区域性热点 关注大国之间的关系,关注全球区域性热点,了解时事动态,了解全球区域性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客观看待中国的发展。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