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年期的心理特征 躯体健康评估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Katz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价表 Pfeffer功能活动调查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人事科工作汇报 宗 旨 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位职工 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情 职工总人数: 1077 人 在编职工 452 人 编外职工 293 人 江大编制 14 人 返聘 23 人 离退休 316 人.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微课专题 ——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制作者:付瑶 工作单位:江西省南昌县 黄马乡白城小学.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走 近 高 考 ▲ 笑 谈 高 考 ▲ 轻 松 备 考 走近高考 ●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基础方式 ● 高考就是一次常规考试 ● 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考察.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你知道吗 ?? 70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癌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慢性病.
第十九课.
第九章老年期心理的发展.
任 务 九 社区老年人健康保护理.
面试公开课 封面 山西省考面试QQ交流群:
什么是心里话? 心里话就是敞开心扉,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向对方诉说。.
第三课 我生病了.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C++面试笔试精要 张立伦 讲师的CSDN博客地址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第二节 老年人心理特征及其护理 一、有关老年人的心理学理论 二、老年人心理特征 三、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四、老年人的心理异常及疏导.
病 现 代 流 行 症 候 群.
LOGO.
活动课 有趣的组合.
Learning Goals Lesson1&2 To exchange basic greetings;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宝洁的品牌战略.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内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展望 医院发展路在何方? 2015医院年度工作计划.
在PHP和MYSQL中实现完美的中文显示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③如何进行行为安全观察.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Unit1 What’s the matter? 单 位:许昌市建安区蒋李集一中 授课人: 温 菲 (初中英语)
科学健走 胡松宇 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 科学健走与营养研究中心成员 中国健走高级教练 万步网健走技术指导教练.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姓名 Tel: My Skill 技能1 技能2 技能3 技能4 技能5 技能6.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学习目标 第三章 老年人的评估 1.了解老年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角色 功能评估的内容 2.学会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估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西藏 Tibet.
提供机构:XXXXXXXXX 机构级别:X级X等(无级别可不填写)
6.4 你有信心吗?.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I’M NOT SUPERMAN 杨c不是超人的自我介绍 I’M NOT SUPERMAN 杨c不是超人的自我介绍.
1. 我_____ 我的舅舅不常_____ ,但是我跟他最亲。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找 因 数.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香港城市大学 导师: 布礼文教授( Dr. L M Po ) 学生: 徐叙远 ( Xu Xuyuan )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Sssss.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三、老年期的心理特征 躯体健康评估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Katz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价表 Pfeffer功能活动调查表

关于老年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界定 我国著名的老年心理学专家许淑莲教授把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五条:①热爱生活和工作;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③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④性格开朗,通情达理;⑤人际关系适应强。

国外专家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方面研究得比较具体,他们订出了10条参考标准:①有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③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和理想;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和控制;⑨在不违背集体意识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具体标准。但无论多少标准,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基本正常”,即说话办事、认识问题、逻辑思维、人际交往等都在正常状态之中。只要不偏离“正常”的轨道,那么其心理健康就是达标的。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1、感知觉不灵敏 2、记忆力衰退 3、反应迟钝 4、智力减退 5、思想守旧,固执己见 6、意志消沉,情绪低落

(二)老年人的性格类型 1、豁达型 2、悠闲型 3、急躁型 4、忧郁型 5、猜忌型 6、孤独型 7、逆反型

四、心理健康的评估 (一)焦虑的评估 汉密顿焦虑量表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二)抑郁的评估 汉密顿抑郁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三)认知的评估 汉密顿焦虑量表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二)抑郁的评估 汉密顿抑郁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三)认知的评估 简短操作智力状态问卷

五、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和精神问题 [个案] 王奶奶今年78岁,是一位退休的教师,老伴早年去世。刚退休时,身体健康,经常参加社区活动,讲究家居整洁,爱收拾。8年前,王奶奶的家人就发现老人性格和行为有些异常:经常会手上抓着钥匙却四处寻找钥匙,东西也经常随处乱放,却常常责怪孙子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把电视机遥控器放冰箱、下楼忘了关煤气、去菜场买菜走到楼下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家人认为老人年纪大了,辛苦了一辈子,太孤独了,脑子不好使,老糊涂了。于是子女商量着就给老人在商品小区买了房子,想给老人换个轻松舒适的环境。

老人搬到新房子后,他们发现老人性格有很大的变化,不爱说话、不爱出门,半夜还有时起床看电视,容易发脾气。家人认为老人怀旧、换了新环境不适应,于是子女决定抽时间陪老人在小区活动室,找到其他的老年人一起打麻将、唱越剧、跳舞。一段时间后,子女发现老人不但没有高兴起来,反而好像更糊涂了,有时下楼散步后,深夜也没回来。

家人下楼去寻找,发现老人在楼下不停的转悠。当儿女问她为何不回家时,她说不知道家里住几层楼。子女误认为老人不喜欢新环境而做出的抵抗行为,决定让老人搬回原来居住地,他们发现事情并没有好转,老人连自己居住多年的房子都不认得了,多年街坊邻居也好像全然不认识。这时,家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忙带老人到医院就诊。

曾先生,71岁,退休工人。63岁时左右,家人开始发觉他比先前容易忘事,生活中常出差错,如老伴叫他去买鱼,他到了菜市场却想不起该买什么,最后买了一只鸡。感冒吃药时,刚吃完没几分钟又去拿药吃。理发时付了一次钱又给一次钱。后来病情继续发展,记忆障碍更为明显,到自己家周围不远的地方都找不到回家的路,女儿回家他也认不出是谁。经常晚上不睡觉,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或敲敲打打,弄得四邻不安。特别喜欢吃东西,食欲显得过分旺盛,不论何时何地,见东西就拿着吃,有时甚至与小孩抢着吃。容易发脾气,无缘无故地大喊大叫,动辄大声斥责和谩骂家人,经常怀疑妻子有奸情。行为怪诞,有一次拿着一瓶杀蚊水到一家商店里乱洒,说是店里着火,他来帮助救火。后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一切靠家人照料。 患者在家排行老大,自小家境贫寒,饱受生活折磨,当过码头搬运工人,做过挑夫,拉过三轮车,当过国民党士兵,解放战争时被俘又整编为解放军战士。解放后在铁路部门当工人,因其自己历史污点(原是国民党士兵)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历尽劫难,屡屡挨斗。“文革“结束后,子女也长大成人,相继成家后各自独立生活。退休后,身边只有老伴一人,很少有与人交谈的机会。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社交,兴趣和爱好不多,退休后又找不到什么事做,也无消遣的去处,常见其独自徘徊、纳闷和发呆。

1、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因生理、心理机能衰老,在外界强烈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缓慢发展的智力缺陷症。

目前全世界约有2000万患者。据北京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大型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老年性痴呆症估计超过500万人,约占世界病例总数的1/4。广东省约有45万患者,广州市目前患有老年性痴呆症的老人7万多。患痴呆症的人群与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平均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危险度会增加1.85倍, 65岁以上是5%,70岁以上是10%,80岁以上是30%,而到了85岁以上则高达40%。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平均病后8年就会死亡,死亡危险率也比一般人高3倍。

在与患者沟通是应尽量关注如下几方面的要素:   1、环境:保持环境宁静,减低噪音打扰,必要时关掉沟通环境中的电视机、收音机等,室内亮度要适宜,尽量减少无关人员的走动,以免引起患者的思维混乱。

2、互动:谈话时,与患者要面对面,保持眼神的经常接触,使患者感觉受重视;留心患者的表情、音调及动作。例如:高兴、痛苦等,以便作出相应的回应,给患者以微笑或点头示意,使患者受到鼓励和得到认同,树立自信心。

3、语言:说话表达要精简明确,每句话只带一个信息。避免用代名词如[他]、[他们]、[这里]、[那里]等,应以具体的人名、地名或物件名称进行直接沟通。减少抽象概念,例如[寒冷]、[饥饿]、[口渴]等名词应以[穿衣]、[吃饭]、[喝水]来代替。说话时语调要平稳及缓慢,如患者有听觉问题,可使用助听器及面对耳说话,可缓慢重复谈话内容,但不宜高声或急促,以免使患者误认为你不耐烦而引起情绪的不安。

4、问题:问题要简单具体。每次只提出一个问题,答案不宜多于两个,避免多项选择而引起患者思绪混乱。例如:“你想喝粥还是吃饭?”比“你想吃什么”要明确,给患者简单的界定和挑选。当患者忘记整句句子时,可以重复句子中的关键词,以作提示。

5、展示:当患者无法理解某件事情时,我们可以展示与该件事情相关的具体实物,并配合动作解释。例如:提醒患者要洗澡前,可以将毛巾、肥皂、衣服拿出来放在患者面前,使他清楚将要做的事情。

6、时间:不宜在患者饥饿时或睡觉时间进行谈话,患者的集中能力低,谈话时间亦不宜太长,以免引起反感和抗拒。

7、安慰:当患者情绪狂躁或不能集中精神时,可以播放音乐;或是轻拍其手臂,呼叫其名字,轻声安慰;或让其休息一会;或娱乐、喝水等,转移其注意力,使他精神缓和,以便平稳情绪,恢复注意力。 护理痴呆老人是一项艰巨、有时甚至是苦恼的工作,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周老先生今年63岁,每当他想到父亲是63岁这一年去世,在联想到自己也到了这个年头,于是不由自主地感到悲哀。其实他的父亲是在文革中受迫害死去。时过境迁,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小家都发展、进步。他现在生活美满,女儿长大成人,事业有成。然而这一切幸福,并没使他感到愉快。因此,家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半年来,他总是郁郁寡欢。起初,他感到自己患了绝症,原因是躯体不适以消化道病最多见,如胃痛、便秘、腹脹、打嗝、食欲减退、失眠多梦。在多家医院做了详细检查后,他得知自己的胃肠一切正常。但他不相信这些结果,仍到处求治求医。这时,他对自己正常的躯体功能过度注意,即使有时出现感冒等轻度疾病,也是反应过度。   

其次,周老先生情绪特别易激动,发脾气,常为一些小事与家人争吵不休,弄得家人谁也不敢理他,惹他。他常感到自己年轻时做过许多错事,不可饶恕(其实,他一直是谨慎严肃的人)。为此他常担心自己和家庭遭到不幸,不敢走出家门,有时坐卧不安,难以入睡。变得越来越消沉,无精打采、有孤独感、不想说话、行动迟缓,表情淡漠呆滞。以往很感兴趣的事变的索然无味,如打牌、抄股、跳舞。他感到自己老了,什么都干不了了。   

近来,周老先生越来越悲观,感到自己没用,真是生不如死。他感到父亲在天之灵向他发出召唤。于是想触电身亡,由于开关跳闸,而自杀未遂。家人为他着急万分,时时刻刻要人守护他。但周老先生仍企图不断自杀(割脉、服药、上吊……)。家人束手无策,把周老先生送往医院就诊。

徐女士,59岁,退休工人,初中文化程度。一生经历坎坷,总觉得身不由己,厄运缠身。初中毕业时,一场大病剥夺了她上高中的机会。26岁结婚后,丈夫另觅新欢,离她而去。进入老年以后,丈夫突发脑溢血,没有流下一句话就撒手人寰。丈夫去世的第二年,独生女儿又在上班的途中,惨遭车祸。从此,徐变得情绪低落,忧郁沮丧,一生的挫折总是萦回不去,觉得自己似乎是家人的剋星,感到前途渺茫,悲观厌世。不愿与朋友来往,别人的欢乐反而增添自己的痛苦。常常独坐一隅,暗自伤心落泪。长期的情绪低落,使徐的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也明显下降。

2、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常见老年人心理疾病,老年人抑郁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由于抑郁是长期情绪低落的结果,因而很容易引发心肌梗塞、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等身体疾病。据美国对250名癌症患者的调查,其中有156人在发病前曾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发生过持续的情绪低落。同时,抑郁又是自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据研究,在抑郁的第一年,实施自杀的人数为1%,而抑郁反复发作者,其终身的自杀率为15%。所以对抑郁症不能等闲而视之。

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0%  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0%.临床主要表现为抑郁综合征为特征的疾病,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抑郁症是指以持续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一种情感性的心理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病患之一。抑郁症大都在60岁以后发病,有的人虽然会在青壮年时发病,但进入老年期后常加重或发作次数增多。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情绪压抑、沮丧、痛苦、悲观、厌世、自责、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或自杀行为,食欲下降,失眠早醒等。   老年抑郁症在症状上有其特殊性,具体来说有以下九个方面: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精神不振、疲乏无力;   3、言行减少,好独处,不愿与人交往;   

4、自我评价下降,自责自罪,有内疚感;   5、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倾向,据研究,患抑郁症的老人有10%以上会采取自杀行为;   6、对前途悲观失望,有厌世心理;   7、自觉病情严重,有疑病倾向,据调查,60%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会出现疑病症状;      8、睡眠欠佳,失眠早醒;   9、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此外,也会有记忆力明显下降、反应迟钝的症状,80%左右的老年患者会出现记忆力衰退。

老年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的精神疾病,其发病原因错综复杂,其中75%的病例都是由生理或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   1、生理因素      老年人的各种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等,都可能继发抑郁症。还有许多患慢性病的老人,由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易引起抑郁症。此外,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患病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其子女的发病率也高,说明此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2、社会与心理因素      抑郁症的出现与老年期的各种丧失有较大的关系,这些丧失包括工作的丧失、收入的减少、亲友的离世、人际交往的缺乏等等。   (1)老年人退休后对于角色转变在心理上常常出现不适应,如职业生涯的结束、生活节奏放慢、经济收入减少等,巨大的落差会产生失落感,导致情绪低落。   (2)交往圈子变窄,人际互动减少,缺乏情感支持,也是导致老年抑郁的常见病因,案例中的两位案主都存在这个问题。   

(3)亲友的离世,特别是配偶的去世往往对老年人形成较大的精神创伤,容易诱发抑郁症,案例中徐女士和程先生都是在配偶逝世后出现抑郁症状的。有人曾对4489名55岁以上的丧妻者进行为期9年的调查,发现5%的人在丧妻后半年内相继去世,死亡率比未丧妻的同龄人高40%。此外,周围的老年朋友的逝世也会引起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   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个人的人格因素也很有关系。一般来说,素来性格比较开朗、直爽、热情的人,患病率较低,而性格过于内向、或平时过于好强的人易患抑郁症。这些老年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时会变得心情沉闷,或害怕绝症、或恐惧死亡,或担心成为家人累赘,从而形成一种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压力,引起抑郁。

1、预防方法      由于老年抑郁症经常具有其他生理疾病的背景,甚至是其直接的病因,所以首先要尽量把已有的身体疾病治疗好,对不可治愈的疾病也应设法减轻其痛苦。其次,要调理好离退休后的心理状态,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陷,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培养兴趣和爱好,扩大人际交往,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再次,改善家庭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丧偶的老人如条件允许的可以考虑再婚,再婚对缓解老年人的抑郁心理有较大的帮助,当然,子女晚辈对老年人也应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照顾。

2、治疗手段      在治疗方面,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治疗在本病治疗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倾听、理解、疏导、鼓励、保证等方式,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树立自信,帮助患者扩大活动能力、增强适应社会、应付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药物治疗,它对于抑郁症的有效率可达70-80%,常用的药物有三环及四环抗抑郁药,但要特别注意用药的剂量及其副作用。老年抑郁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一般不需住院,但对那些有身体疾病的患者、尤其有自杀倾向的人,应建议住院治疗。

老年人面临突然出现的重大精神刺激,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情绪抑郁乃是正常现象,并非系病态。只有出现持久的抑郁症状,并且向严重程度发展时,才能考虑到是否得了该病。另外,人到老年,会罹患老年痴呆症,而有些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当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病人的思维和动作都会受到抑制(尤其是思维抑制),此时会出现类似老年性痴呆症的临床表现。所以,对这类病人,尤其要注意鉴别“假痴呆真抑郁”情况的存在,以免贻误病情,贻误治疗,影响康复。那么,如何区别老年期抑郁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呢?以下五点,可供参考:

一、老年抑郁症起病较快,发展迅速;而老年性痴呆则起病缓慢发展也缓慢。   二、老年期抑郁症的抑郁症状持续较久;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不稳定,变幻莫测,犹如幼童。   三、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智能障碍为暂时性的、部分性的,每次检查的结果均不相同;而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智能损害是全面性的,而且呈进行性的恶化。   

四、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并无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脑CT检查也无阳性发现;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可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不少病人还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小中风”的病史,脑CT检查可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或(和)脑梗塞的表现。   五、用了抗抑郁药物后,老年期抑郁症病人会病去体愈,恢复病前谈笑风生、谈吐自如的神态;而对于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来讲,抗抑郁药物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当然,有部分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在病程的早期,也可出现抑郁症状,颇像“老年期抑郁症”,到了病程的中、晚期,才露出老年性痴呆的“庐山真面目”。对此尤需警惕。

颜先生,61岁,退休干部,大学文化程度。一年前从某中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患者在副校长及校长职位上一干便是二十年,临近退休时便开始出现失眠,退休手续一办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失落感,总是烦躁不安,特别喜欢找人发牢骚。今天对“李老师”说现任领导哪件事做得不对,明天又对“张老师”讲学校里哪件事应该怎样处理,有时甚至越说越激动,竟然粗言频出,牢骚一发便是一二个小时,弄得老师门不胜其烦,一见他就躲避。大家都在纳闷:颜校长退休前并非现在这样,那时他做事有魄力,处理事情公平合理,颇受众人尊敬。不仅如此,他在家里也一天到晚唠叨不停,只要是不顺眼的,他便要好好地数落一顿,且容不得家人辩驳,若跟他斗嘴,他更来劲。退休一年来,在身体方面,体重也减轻了,而且比以前易患感冒,本来就有的慢性支气管炎常常急性发作,因病情严重住院就有四次。

3、离退休综合症

所谓离退休综合症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离休和退休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变动,由此,当事者在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由于适应不了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出现情绪上的消沉和偏离常态的行为,甚至引起疾病,就谓"离退休综合征"。

1、无力感   2、无用感   3、无助感   4、无望感  

1、个性特点 2、个人爱好 3、人际关系   4、职业性质 5、性别因素  .

因此,要预防和治疗离退休综合症,老年人就应该努力适应离退休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即实现离退休社会角色的转换。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调整心态,顺应规律    2、发挥余热,重归社会  3、善于学习,渴求新知    4、培养爱好,寄托精神    5、扩大社交,排解寂寞    6、生活自律,保健身体    7、必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陈女士,56岁,退休教师,中专文化程度。陈的童年十分不幸,三岁时母亲因病过身。父亲整天忙外难以顾家,继母经常打骂她,使其总是提心吊胆。十岁时,父亲因机器事故而丧生。继母改嫁后,陈由叔父抚养成人。初中时成绩很好,但迫于经济困难,报考了师范学校,后成为小学教师。长期以来,陈非常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稍有不适,便去图书馆翻阅书刊对照检查一番,而且还爱对号入座。三年前,胃痛不止。陈在杂志上看到有关胃癌的资料,觉得胃癌的症状,自己条条都有。可是去医院检查,却只是一般的胃炎,但是开来的药始终没有效果,胃一直在隐隐作痛。陈怀疑医生没有对自己说实话,吃药只是在拖延时间而已。去年,她又发现自己心脏跳动加剧,不时有心绞痛,可是心电图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医生劝她放宽心,她却怀疑是癌症转移了,竟和医生吵了起来,坚持认为自己有病,要求住院治疗。

4、老年疑病症 疑病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怀疑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或是断定自己已经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感到十分烦恼,其烦恼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患有疑病症的老年人性格上都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敏感、多疑、易受暗示;孤僻、内向,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化十分关注,以及过分自恋等。疑病症的发生,与老年人的以往经历也有一定关系,比如目睹亲友死于某种严重的疾病,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行为等等。当然,疑病症也可能是抑郁症的先兆,或确实潜伏着某种躯体疾病,需要加以注意排除。

疑病症患者平时往往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对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警觉,以至于身体功能任何微小的变动,如心跳稍快或稍慢、腹泻等,都会引起注意,并不自觉地夸大或曲解,作为患严重疾病的证据。与此同时,会感到明显的不适或严重不安,但与其实际的健康状况不相符合。疑病症患者常反复到医院就诊,迫切希望通过检查明确诊断,并要求治疗。医生对疾病的解释或客观检查结果常常不能消除患者固有的成见,他们对医生的解释常常毫无理由地拒绝相信,并感到失望。

疑病症的心理障碍具有两种表现,一为疑病感觉,常常感觉身体某部位不适,进而疑病,或过分地关注。患者的描述含糊不清,部位不恒定。但另一些患者的描述形象逼真,生动具体,自认为患有某种疾病,要求做各种检查,要医生同情他。尽管检查结果正常,但自认为检查有误。于是患者担心忧虑,整日惶惶不安,苦恼,焦虑。

疼痛是该病最常见的症状,约有2/3的患者有疼痛感觉,常见部位为头部、下腰或右髂窝。这种疼痛患者描述不清,有时甚至诉全身痛,但查无实据。患者常四处求医,辗转于内外各科,毫无结果,最后才到心理科或精神科。躯体症状表现多样而广泛,涉及身体许多不同区域,如口内有一种特殊味道,恶心,吞咽困难,返酸,胀气,腹痛,心悸,左侧胸痛,呼吸困难,担心血压升高,等等。

有些患者疑有五官不正,特别是鼻子、耳朵及乳房形状异样,还有自诉体臭或出汗等。此病往往因一些社会心理因素所诱发,如工作压力过重,婚姻的改变,子女的离别,朋友交往减少,孤独,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缺少安全感等。有一部分病人系医源性的。如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引起患者的多疑,或者医生作出诊断不确切,反复令病人做某种检查,则易造成病人产生怀疑患有某种疾病的信念。有一部分病人在躯体产生疾病之后,通过自我暗示或联想而疑病。易感个性的人易患疑病症,他们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关注,办事追求十全十美。

治疗的重点是医生耐心细致地解释其所怀疑疾病的不可能性,同时,采用心理学量表分析患者的个性结构,使患者有的放矢地批判、改造、塑造自己的个性。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则需要给予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