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社會(四)電子講義目次 主題一 中國風情畫【地理】 單元4 變遷中的火車頭 ──東北地區 單元1 經濟開放的先驅 ──華南地區 主題一 中國風情畫【地理】 單元4 變遷中的火車頭 ──東北地區 單元1 經濟開放的先驅 ──華南地區 單元2 居民與長江的 經濟對話 ──華中地區 單元5 草原千里行 ──塞北地區 單元6 在那遙遠的地方 ──西部地區 單元3 水與土的治理 ──華北地區
主題二 西力衝撃下的中國【歷史】 單元7 紫禁城的黃昏 單元10 民初的擾攘與動盪 單元11 清末民初的轉機與 危機 單元8 清末改革的挫敗 主題二 西力衝撃下的中國【歷史】 單元7 紫禁城的黃昏 單元10 民初的擾攘與動盪 單元8 清末改革的挫敗 單元11 清末民初的轉機與 危機 單元9 帝國傾頹 單元12 中日戰爭與中共政 權的發展
主題三 法律與生活【公民】 單元13 法律的基本概念 單元17 權利救濟的途徑 單元18 現代少年的基本法律 常識 主題三 法律與生活【公民】 單元13 法律的基本概念 單元17 權利救濟的途徑 單元14 權利、義務與責任 單元18 現代少年的基本法律 常識 單元15 民法與生活 單元16 犯罪與刑罰
經濟開放的先驅 ──華南地區
一 位置與地形 位置 華南地區北側連接華中地區,東、南瀕東海、南海,西南毗鄰中南半島。 一 位置與地形 位置 華南地區北側連接華中地區,東、南瀕東海、南海,西南毗鄰中南半島。 由西而東依序有雲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東省和福建省,並包括南海中的海南省(海南島與南海諸島)。
華南地區地形圖
地形 本區地形由西(雲貴高原)向東南緩降,以丘陵為主體。 雲南省 貴州省:雲貴高原東半部因長久受到侵蝕及河川侵蝕作用,地形起伏大,地表崎嶇。 位於雲貴高原西半部。 東側:保有較完整的高原形態,平均高度約2,000公尺。 西側:為山川南北平行排列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形發達,交通雖然不便,但也因此使得當地少數民族仍能保留原有的傳統生活方式。 貴州省:雲貴高原東半部因長久受到侵蝕及河川侵蝕作用,地形起伏大,地表崎嶇。
廣西壯族自治區:多丘陵地形,谷地和盆地夾雜其間。 福建、廣東兩省 近海地帶有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分布。 珠江流域匯流後所形成的珠江三角洲最為富庶,是中國南方的門戶。 海岸線綿長 本區海岸線綿長,約占中國海岸線總長的一半。 山地、丘陵直逼海岸,海岸線曲折,港灣眾多,島嶼羅列,屬於「谷灣式海岸」。
二 氣候與水文 氣候 華南地區氣候溼熱多雨,以副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南部與海南島則屬熱帶季風氣候。 二 氣候與水文 氣候 華南地區氣候溼熱多雨,以副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南部與海南島則屬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溼暖的西南風和東南風自海上吹來,加上颱風頻仍,雨量普遍超過2,000公釐;春夏之交梅雨和部分地區的地形雨,是本區重要的雨水來源。 雲貴高原西半部因地勢較高,冬暖夏涼,其東半部的貴州省,則因地形起伏劇烈,空氣受阻滯留而多雲雨日,呈現「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之特色。
水文 除福建省及海南省的河川外,大多屬珠江流域,以西江為主幹。 西江 珠江水系示意圖 發源於雲貴高原。 上游地區的河流湍急,甚少舟楫之利,但其山高谷深,具水力發電的潛力。 中游以下則水量豐穩,不但灌溉發達且富航運之利。 珠江水系示意圖
三 複雜多樣的土地利用 綜論 華南地區因緯度較低,生長季長,適合農業發展,農作物年可二穫至三穫。 三 複雜多樣的土地利用 綜論 華南地區因緯度較低,生長季長,適合農業發展,農作物年可二穫至三穫。 本區由於地形崎嶇,農業發展受到限制,為了增加耕地面積,經常可見農民在山地丘陵間開闢梯田。
土地利用 雲貴高原地區 不利農耕及交通 重要觀光資源分布 雲南、貴州及廣西三省區石灰岩層廣布、氣候溼潤,石灰岩地形發達,這種情況嚴重影響傳統農業和交通的發展。 部分地區的地表產生裂縫,雨水和土壤常由地表裂縫漏到地底下,不利農耕,貴州一帶特別嚴重 。 重要觀光資源分布 原因:石灰岩地形景觀奇特壯麗,使得雲南、貴州、廣西一帶成為中國重要的觀光資源分布區。 例如:廣西陽朔的山水、雲南路南的石林。
特殊產業:雲貴高原由於特殊的自然環境,成為許多原生種動植物、昆蟲的棲息地,除已規劃保護外,花卉的栽培也是此地的一項產業特色。 壩子 特點:雲貴高原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因斷層陷落及河流沖積作用形成的山間盆地,當地居民稱為「壩子」。 原因:壩子底部地形平坦、土壤深厚、水源充沛,多形成人口密集的都市。 例如:雲南的昆明、大理及貴州的貴陽。 特殊產業:雲貴高原由於特殊的自然環境,成為許多原生種動植物、昆蟲的棲息地,除已規劃保護外,花卉的栽培也是此地的一項產業特色。
珠江三角洲地區 形成因素:珠江在廣東省境內因西江、北江及東江匯流,泥沙長期堆積,形成珠江三角洲。 土地利用特點:平原上河道縱橫交錯,時有水患,但因灌溉便利、土壤肥沃,作物可終年生長。
基塘農業的形成 居民因地制宜,將低溼的地區挖成魚塘,創造種桑、養蠶、養魚三者密切結合、水陸互養的「基塘農業」人工生態系統。 在這個生態系統中,農產品加工業,也因為充裕的原料供應而得到發展,帶動其相關商業的繁榮。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人工生態系統示意圖
困境:由於經濟型態的轉變,原有基塘被填土改建成工廠或都市用地,使得本區的土地利用面臨激烈的轉型。
海南島與南海諸島 熱帶栽培業:海南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適合發展熱帶栽培業,以生產橡膠、香蕉、咖啡、甘蔗、椰子等作物為主,是中國最大的熱帶栽培業中心。
南海中的東沙、西沙、南沙、中沙等南海諸島,大部分是由珊瑚礁形成的島群,雖不適人居,但交通、戰略地位重要。 近年來因該地蘊藏石油和天然氣,國際紛爭不斷。 南海諸島位置圖
四 華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 中國著名的僑鄉 華南沿海地區由於山多田少,人口眾多,謀生不易,居民利用天然港灣從事漁撈謀生,或利用便利的海運,大量移往臺灣及南洋地區開墾貿易,是中國著名的僑鄉。
經濟繁榮 經濟發展的優勢 原因:自1980年代起,經濟特區的設立和沿海都市的開放,為中國沿海地區帶來快速的成長與發展。 華南地區的五大經濟特區 ── 深圳、珠海、廈門、 海南島及汕頭分別運用地利之便,引進外資及技術, 並利用大量工資低廉的勞工,發展工業及商業活動。 深圳是實施經濟改革開放政策後,第一個設置的經濟 特區。今日深圳與上海同為中國兩大股市中心,可見 其金融市場也相當活絡。
經濟發展的優勢 華南地區的五大經濟特區 ── 深圳、珠海、廈門、海南島及汕頭分別運用地利之便,引進外資及技術,並利用大量工資低廉的勞工,發展工業及商業活動。 深圳是實施經濟改革開放政策後,第一個設置的經濟特區。今日深圳與上海同為中國兩大股市中心,可見其金融市場也相當活絡。
重要城市 廣州市:是華南地區水陸交通的總樞紐和最大的綜合性工業都市,輕、重工業都很發達,工業產值和對外貿易額在沿海開放都市中舉足輕重。 香港 原為英國殖民地,於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 香港港口條件優越,且位於世界主要航線上,遂發展為東亞與西方貿易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轉口港。 香港近年來不但成為海峽兩岸貨物的主要轉口港,臨近的深圳也是臺商設置工廠投資的重要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