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一带一路
时政热点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提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1个月后;习近平主席又在印度尼西亚首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即二者合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将“一带一路”战略放在发展的最前沿。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热点解读】 “一带一路”构想的战略意义 一、一带一路路线图: 向北与俄罗斯的交通线及管道连接,向东连接东亚另外两个主要经济体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中亚连接西欧,向南通过印度洋连接到北非,其辐射范围涵盖东盟、南亚、西亚、中亚、北非和欧洲。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二、“一带一路”构想的战略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下,受古代丝绸之路的启发,习总提出了新时期的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并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积极回应。“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1、不设门槛。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间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它不同于美国当年的“马歇尔计划”,有政治标准和军事谋求,他是纯粹的经济合作平台,只要有诚意就可以加入。“马歇尔计划”最终催生了北约的诞生,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图谋。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上 “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
2、中国的优势 。 2 万多亿美元的外汇贮备,重要的是中国愿意拿出来进行投资。陆上一带发展资金为 1000 亿美元,中方计划出资 400 亿美元。其次,中方具有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 3、参与国利益 。中国的优势正好就是其他参与国的劣势,他们缺资金、缺经验。中国带资帮助他们搞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港口),最直接的利益就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脱困。基础设施建成之后,可使贸易额迅速达到每年 10000 亿美元,增长速度达到 19% ,他们最终能够搭乘中国快速发展的顺风车,共享发展的成果。
4、中国的利益 。 “一带一路”的建设重点是“五通”,具体指的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①中国进行资本输出,都以人民币结算,将有利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亚投行的出现动摇美国主导的陈旧的国际金融体系。②扩大多边贸易,有利于中国消解产能过剩 ,增加就业机会。 ④ 基础建设资金是 7300 亿元 / 年,这将给中方带来巨大的商机。⑤可以在中国周边形成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5、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不管是中国的带资建设项目,还是其他资金渠道的建设项目。都必须实行专款专用,并接受当事国或者第三方的监督,避免工程建设中滋生腐败现象,杜绝豆腐渣工程。否则,中国的国际声誉将受到不良影响,并将影响今后的合作意向。 总之,中国政府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发展,而且惠及亚洲、欧洲、非洲乃至世界,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与和平进步具有深远意义。可以预见,这一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宏伟蓝图必将在各国互信合作中得以实现。
一带一路”命题方向 1.以古代丝绸之路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对外贸易。古代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牵涉到汉唐宋代明清的对外贸易) 2.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为切入点,考查区域经济集团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 3.以“一带一路”地区政府合作为切入点,考查国家安全与区域稳定(中国与上合组织)。 4.考查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及全球经济的意义。 5.考查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 6.以“一带一路”的战略目的为切入点,考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转变(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
一带一路”命题方向 7.马歇尔计划(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马歇计划) 8.深化改革开放(走出去); 9.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古代、近代、现代); 10.经济的转型升级、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外的投资) 11.通商口岸; 1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战后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一员。 古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如四大发明的传播; 新殖民主义或殖民扩张、资源的争夺(中东成为新冷战的重要战场);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流碰撞。
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模块知识点与试题范例 中国古代: 商业: 唐、宋的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 手工业: 丝绸 瓷器 港口: 泉州 广州 明州 杭州 登州 扬州 中外: 四大发明的传播; 教训: 闭关锁国政策
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模块知识点与试题范例 近代史: 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运作机制: 市场经济内涵 应对挑战: 全球化 区域合作化 文化多样性 自身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目标: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解决问题: 西方殖民扩张以来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的问题以及不合理的政治经济旧秩序
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模块知识点与试题范例 现代史: 比较: 和马歇尔计划进行比较,突出公正性 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美国的单边主义 区域集团化: 中国区域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必修一 1、不结盟运动 1956年,亚非一些国家领导人提出,新兴国家之间应当和平共处、友好合作。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与印度、緬甸等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日内瓦国际会议 在会上中国支持印度支那国各国争取独立的斗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4、万隆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6、中国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中国同“七十七国集团”的友好合作关系获得建设性进展。 7、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亚太经合给织的健康发展。 8、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9、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必修二 1、西域地区的坎儿井 2、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3、15世纪,瓷器在欧洲是稀世珍宝。17世纪,中国瓷器风靡欧洲。 4、隋唐时期,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5、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都繁盛一时。各港口城市“蕃客”(来自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欧洲各国的客商)云集,船舶数不胜数。 6、明初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7、对外开放 随着贯通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 8、东南亚国家联盟 9、亚太经合组织
必修三 1、东汉末,佛教传入中国。魏晋以来,三教合一 2、理学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产生很大影响 3、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4、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5、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6、1647年《本草纲目》首次被译成拉丁文,以后又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
巩固练习 建国初,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回答1-2题。 1.鉴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面对两大阵营的尖锐斗争,中国政府采取的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3.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 C.美国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4、2007年6月15日,外交部长杨洁篪曾说,该组织成立6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区域组织之一,“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成为国际间发展关系的准则。杨部长所说的“该组织”指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欧盟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5、联合国安理会2009年1月8日晚通过第1860号决议,呼吁巴以立即在加沙地带实行“持久的、受到全面尊重的停火”。中方敦促有关各方全面有效落实决议,立即实现停火。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一贯原则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实行不结盟政策 6、“和谐世界”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工作的经验总结。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②“求同存异”方针③“一边倒” ④反对霸权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图漫画作于1992年。最符合漫画寓意的选项是( A. 经济全球化迎来新一轮浪潮 B. 英德竞争阻碍欧洲一体化 C. 欧共体成立加速欧洲经济发展 D. 欧洲一体化前路将充满波折 8、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它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 ) A. 东南亚国家联盟 B. 欧洲联盟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9、下面是三大区域集团的情况,下列有关结论不准确的是( ) 名称 亚太经合组织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建立时间 1989年 1993年 1994年 A. 欧盟合作程度最高 B. 都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 具有地缘经济特征 D. 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 10、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A. 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 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 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11、美国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项“宏伟计划”:收购全球种子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加以“改良”——用申请了专利的转基因种子替代天然种子——控制全球食品供应。该公司目前已收购全球21%的种子公司,控制93%的转基因食品市场。该材料主要说明( ) A. 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B. 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 C. 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D. 全球化与单一民族经济难以共存
A. 美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承担着更大的风险 B. 经济全球化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发展趋势 C. 美国政治势力从根本上抵制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12、2012年7月,美国伦敦奥运代表团官方制服“中国制造”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一些国会议员扬言烧掉队服。《洛杉矶时报》社评家保罗写道:“无论他们穿什么衣服,我都将全力支持美国奥运代表队,我将通过我的‘中国制造’的电视观看他们的表现。”《华盛顿邮报》分析认为,这背后凸显出美国眼下正在经历的一场就业悲剧:制造业就业岗位的消失,对于美国2012年总统大选而言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 A. 美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承担着更大的风险 B. 经济全球化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发展趋势 C. 美国政治势力从根本上抵制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D.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品已能实现无障碍流动
1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存在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 我们主张,各国的事务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国家不论大小,不论贫富,应该一律平等,国际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来管。 ——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1974年4月9日) 材料三 让我们各成员国共同把握机遇,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相互协调与合作,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9月13日) 上面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讲话反映了中国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中包含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政策有哪些?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材料二中邓小平能够得以发言的前提是什么?70年代中国的外交还有哪些重大成就?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③材料三说明了新时期外交的什么特点?有何意义? ③中国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了稳定和平的环境,提高了国际地位。
14、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指出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理由:葡、西最早支持开辟了新航路。 政治: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确立;经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 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交通方式的出现;新型娱乐传媒的出现;世界市场形成。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3)利用材料三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段短文。 要求:①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②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要求:①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②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例文: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潮流,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占据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对策应该是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亚投行命题方向 1、亚投行与世界银行职能类似,可考查世界银行成立背景、职能、投票权的分配、影响。 2.以美日对亚投行的态度为切入口,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美国金融霸权的确立与衰落、世界多极化趋势。 3.以亚投行与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区域影响力为切入口,考查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的复兴。 4.以中美两国在亚投行问题上博弈为切入口,考查中美关系。 5.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欧洲——美国; 6.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反对经济霸权主义,推动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争取有利的外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