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與中國利用外資和 海外投資第五至七章 報告人:何 怡 黃劍銘.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1 專利師考照班 師資介紹 高苑科技大學 研究發展處 專線服務電話 陳小姐 校內分機 1701.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PEC組織架構圖 APEC經濟領袖會議 (AELM) 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 (ABAC) APEC年度部長會議 (AMM) 專業部長會議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 主要貿易夥伴 香港 – 西方技術、轉口貿易市場 中國 – 食物、工業原料、工業產品 緊密資金流通
結構型金融商品研討會 市場發展與風險管理 慶祝中大九十週年 主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系 台灣金融研訓院
國際金融中心 觀看《經濟新動態》後,學生可以多滑鼠的搶答方式回答以下的問題。 國際金融中心的定義 00:00:00-00:01:51
獨占與管制 張清溪 / 台大經濟系.
Unity3D.
第1章 電子商務的概念 1 電子商務的簡介 2 電子商務的構面與範圍 3 電子商務的內涵 4 結論.
資訊管理 期中考補充資料.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第一章 證券投資概論.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第四章 資金成本.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國際資訊安全標準ISO 27001之網路架構設計 –以國網中心為例探討風險管理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Cloud Computing – 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未來的商業教育 張仁良 商學院院長 香港浸會大學.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沈大白 東吳大學會計系教授 兼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召集人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經濟學 學經濟.
第一章 金融市場簡介 金融市場 融資市場 借與貸的市場.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競爭情報 LinkedIn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tt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Real Use by RogerPhelps 圖資四 B 鄭艾妮 B 蒲碩瑩 B 楊淑涵.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經銷商與企業 經銷商與企業是何種關係? Q 那你知道經銷商與企業是何種關係?
全球領導發展團隊 講師: 年指派理事 G L T 地 區 領 導 人 江達隆 博士.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規模經濟 定義 原因.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公司債 發行公司債 But 我需要2億 資金不足… 元資金興建廠房… 甲企業 債權人 透過發行二十年期公司債的方式籌得資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第四章 通訊與網路管理 授課老師:褚麗絹.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介紹Saas 以Office 365為例 組員: 資工四乙何孟修 資工四乙 黃泓勝.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國際收支帳 = 經常帳 + 金融帳 商品交易:購買力平價理論 金融投資:利率平價理論.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四、TRIMS對中國利用外資的影響.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檀 传 宝
外貿協會 桃園辦事處 5月份課程預告 經營管理•市場拓銷•精選專業課程 為您的企業國際化,補充員工團隊最必要的知識與技能! 日期 時間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營運模式.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立昕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網址: ISO 9001: 2015 改版重點 立昕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網址:
Chapter 16 動態規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入世與中國利用外資和 海外投資第五至七章 報告人:何 怡 黃劍銘

報告大綱 壹、入世對中國主要服務業利用外 資的影響 貳、入世與吸引跨國公司來中國投 資 參、入世與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

壹、入世對中國主要服務業 利用外資的影響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服務業實行逐步對外國投資者開 放的政策。入世後,中國承諾更進一步放寬服務業對 外資進入的限制。開放服務業的益處在於: 一、服務業對外資開放有利服務業的發展:外資進入 帶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服務規範和銷售技 巧。 二、有利擴大中國的服務出口:外商投資企業可逐步 提高中國服務業的出口競爭力,其它國家區域的 服務業也會對中國對等開放。 三、吸引更多外商投資:推動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 工作走向全方位,全領域的新發展階段。 四、有利中國經濟向外發展和與國際經濟接軌:開放 服務市場是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的要求,是國際 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服務業對外資擴大開放的策略 中國對外資開放服務市場應採取漸進式,有調控的「梯度開放」 策略,其主要內容包括有: 一、行業梯度:根據服務業性質、國際競爭力及承受能力的強弱 等因素,把服務業分為鼓勵、允許、限制和禁止外資進入等 不同的行業。四類行業會隨著環境和條件的變化進行調整。 二、地域梯度: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水準的高低、服務市場需求 規模大小、企業競爭力等條件,確定哪些地區先開放,哪些 後開放。 三、業務梯度:照特定服務業務的重要程度與收益前景,規定外 商現階段可經營哪些業務,其經營程度為何。 四、股權梯度:可在外商擁有的股權數量上作出規定,還可規定 哪類企業高階管理者應由中方人員擔任。 五、數量與規模梯度:數量指的是外資進入的數量,規模則是對 外商在資產總額、經營規模或雇員數量上作出下限規定。

中國指導外商投資服務業的產業政策 1995年中國政府公布「指導外商投資方 向暫行規定」及「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 錄」,確立之後利用外資方面的產業政 策。1998起實行修訂後的「外商投資產 業指導目錄」,其中把包括服務業在內 的外商投資產業分為鼓勵、允許、限制 和禁止四類。

入世對中國銀行業利用外資的影響 銀行業利用外資的現狀及入世承諾 銀行業利用外資的主要形式有外國銀行分行、中外合資銀行、外商獨資 銀行、合資財務公司和外商獨資財務公司。中國銀行業利用外資的歷程 幾乎與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歷程同步,目前已歷經五個發展階段。 中國於1994年頒布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對 外資金融機構的形式、設立條件與登記、業務範圍和監督管理等方面做 出規定。1999年,中國取消外資銀行設立經營性分支機構的地域限制。 目前進入中國的外資銀行已成為外資企業獲得國外資金的主要管道。外 資金融機構的進入,促進其他行業利用外資的增長,並帶動跨國公司的 投資。 在銀行業方面,中國入世承諾主要為: 一、入世二年後,外國銀行可與中國企業進行人民幣往來。 二、入世五年內,所有客戶限制取消。 三、入世五年後,外國銀行可與中國人民進行人民幣往來。 四、入世後,金融公司可提供汽車消費信貸。

加入WTO對已經設立的外資銀行的影響 一、外資銀行在業務範圍上將有很大的開放,像是可經營人 民幣與債券業務、由批發業務擴展到零售業務、經營中 國所缺乏金融衍生性商品等的金融服務。 二、地域限制、服務對象及機構設置等都會開放:地域限制 最終將取消;服務對象從外資企業的外匯業務和部分人 民幣服務,擴展到向外國客戶提供所有外匯業務,以及 向中國企業及居民提供人民幣及外匯業務;機構設置 上,外資銀行經批准可在其他地區設立分支機構。 三、歐美地區銀行在資產總額所佔比重會增加。 四、風險小、成本低、利潤高的國際結算等中間業務成為 外資銀行的首選經營類別。目前中資與外資銀行在進出 口結算業務規模上的差距小於存貸款方面,這是外資最 易突破的地方。

加入WTO對中國銀行利用外資方面的影響 一、直接擴大銀行利用外資的規模 二、有利銀行業在利用外資的審批制度方面 走向規範化與透明化。舉例來說,目前 中國在審批允許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 銀行時,時常會考慮雙邊政治關係,這 種非經濟行為是多邊貿易體制的規則所 不允許的。

入世對中國保險業利用外資的影響 保險業利用外資的現狀及入世承諾 與銀行業相比,中國保險業的開放時間較晚,程度較低。入世前,外國 保險公司只能在上海與廣州兩地設立營業性保險機構,其主要形式有外 資保險公司的分公司(重財產保險)以及中外合資保險公司(重人壽保 險)。 在中國設立的營業性外資保險機構必須遵守1992年公布施行的「上海市 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以及1995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入世後,中國必須遵守WTO的「服務貿易總協定」及「金融服務協定」, 對開放保險業的主要承諾有: 一、外國財產與人壽保險公司可進行高風險項目的保險業務,2至3年內可 進入主要城市,5年內取消所有地域限制。 二、5年內逐步擴大外國保險公司的業務經營範圍。 三、外商在人壽保險公司可擁有50%的所有權,可自由選擇合夥人,並逐 步取消設立分支機構的限制。 四、財產保險方面,入世後外商可立即擁有合資企業51%的所有權,2年後 可設立獨資機構。 五、再保險業務入世後立即開放,外商可擁有100%所有權。

加入WTO對中國保險業利用外資的影響 一、已設立的外資保險機構逐步享有國民待遇 入世前外資保險機構只享有低國民待遇,例如在保險的 險種方面規定外資公司只能受理指定的險種,不能受理 未指定險種。入世後,外資機構在各方面都可享受與中 資公司同等的待遇。 二、保險業利用外資的數量與規模增加 面對外資衝擊,中資機構可採取的措施包括有: 一、建立大型保險集團 二、充分利用WTO對發展中國家的優惠條款,建立完整市場 體系 三、加快精算、理賠和投資等短缺人才的培養 四、深化內部機制改革,提高管理水準和服務品質

入世對中國電信業利用外資的影響 電信業利用外資的現狀及入世承諾 中國電信市場分為兩部分:電信設備市場(開放程度高)以 及電信服務市場(開放程度低)。 電信服務又分為基礎電信服務以及增值電信服務兩類,增值 電信服務主要是以電腦網絡為主,包括電子和語音郵件、電 子商務、網路服務提供者與內容提供者等。目前各國對電信 業的宏觀管理主要集中在產值和貿易額較大的基礎電信服 務,增值電信服務市場基本上則是開放的。 入世前,中國的基礎電信服務市場禁止外資直接經營,或參 與經營中國的公共通訊網,專用通訊網的有線和無線通訊業 務。

入世後,中國開放電信業的主要承諾 一、履行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規定的一般義務,主要是最 惠國待遇及透明度的要求。 者(自然人與法人)進入和使用中國公共電信業及其服 務。 三、履行關於電信業市場准入、國民待遇等方面具體承諾的 義務,遵守「基礎電信協定」規定的電信業管理指導原 則。 四、入世2年內取消所有增值服務的地域限制,5年內取消行 動電話的限制,6年內取消電話線路的限制。 五、4年內允許基礎電信服務領域中外資股份佔49%,增值電 信服務2年後外商股份可達50%。

加入WTO對中國電信業及其利用外資的影響 外資進入所帶來的有利影響 一、增加基礎電信服務的市場供給,緩解長期以來供不應求 的狀態。 二、透過競爭改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務品質、增加效 益。 三、打破電信業長期壟斷現象,有助中資企業實現自主經 營、政商分離,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 面對外資的競爭與壓力,中資企業因應的措施包括: 一、強化市場與開發新產品的意識 二、實行扁平式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 三、實施集團化發展策略 四、開展跨國經營,進行海外投資 五、加快信息基礎設施的發展,整合現有網絡

入世對中國旅遊業利用外資的影響 中國旅遊業發展與開放的狀況 根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時中國將取代法國成為世 界第一旅遊大國,到時不僅會有大量外國人到中國旅遊,每 年也將會有一億中國人到世界各地旅遊。旅遊業是中國改革 開放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為促進旅遊業利用外資和加強 管理,中國國家旅遊局及外經貿部於1998年聯合公布「中外 合資旅行社試點暫行辦法」。入世後,中國擴大旅遊業對外 資開放的承諾包括: 一、入世3年內允許外商設立擁有100%股權的獨資飯店 二、合資旅行社可開發相應服務 三、合資旅行社可辦理到國家旅遊度假區和主要城市旅遊的 入境旅行團

WTO的「貿易總協定」對旅遊業的主要影響 旅遊市場開放:包括旅客以及旅遊業投資的開放 國民待遇的保證:締約國人民在所有其他締約, 享有與當地國民同等的待遇,這不僅可應用在旅 客上,也可保證任一締約國的公司在另一締約國 投資時,不會受到歧視或排擠。 其它與國際旅遊業相關的服務,包括空中運輸、 金融及電信等方面的開放,也有益於旅遊業發 展。

利用外資對旅遊業發展的作用 一、提高旅遊飯店的管理水準:外資一方面解決資 金短缺問題,另一方面引進國際性的管理經 驗、理念與模式。 二、促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三、推動旅遊產業的形成:在以前的計畫經濟體制 中,旅遊業從未成為一獨立產業,但在改革開 放下,旅遊業成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甚 至成為推動今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四、促進國內旅遊管理體制和企業改革:旅遊業利 用外資可促使管理部門照國際慣例與市場經濟 規律來進行行政管理,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強 化整體素質。

入世後中國旅遊業面臨的挑戰 一、海外大型旅遊企業資金雄厚,服務管理水準高,在 全球擁有廣泛的銷售網絡,在進入中國市場後,必 定會使當地旅行社競爭壓力劇增。 二、與旅遊業密切相關的交通、電信、金融、商業、旅 遊紀念品生產等行業,在入世後隨著開放程度擴 大,會受到外資與外國商品的衝擊。這種衝擊必然 會對旅遊業整體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三、對旅遊業的管理將面臨新的問題:一方面日益多元 化的經營主體,會加大管理的難度,另一方面,中 國國內旅遊法規不夠健全,開放後必定會出現一些 新情況和新問題。

入世後中國旅遊業面臨的契機 一、增加旅遊業利用外資的數量,高品質外資的進 入,將進一步提升旅遊基礎設施與管理的品質, 改善軟體與硬體的條件。 二、提升旅行社管理品質,強化其國際意識、品牌意 識與人才培育。 三、設立合資旅行社可借助國外旅行社的銷售管道與 網絡,開發海外旅遊促銷宣傳,開拓海外旅遊市 場。 四、服務業的開放是相互對等的,這將有利於中國旅 遊業設立海外企業,以及旅遊服務的進出口業 務。

入世後旅遊業加快發展的對策 一、透過鼓勵兼併與收購,對旅遊企業的組織結構 進行重組,建立具國際規模與競爭力的旅遊企 業集團。集團化的好處: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改變國內旅遊企業小、散、弱、差的局面。 二、開發新的旅遊產品,提高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與 競爭力,滿足海外旅客不同的需求與選擇。 三、真正做到政企分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加 強管理者的培訓,主動委託國際著名飯店管理 集團來管理企業,或聘請管理顧問來指導管 理。 四、完善旅遊方面的立法,以及對旅遊企業的服務 進行定期檢查。

入世對中國專業服務業利用外資的影響 由於專業服務業是智力和知識密集型的行業,所以利用外資的意義不在於數量多,而是可以利用大量的國外知識與技術資本。在中國專業服務業已有一定程度的開放,但仍有資質條件、經營範圍與經營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入世後,國際知名的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及各類資訊服務機構等將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建立合資、合作或獨資的機構,從而對中國專業服務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以下將以法律服務與會計服務為例,分析入世對中國專業服務業利用外資的影響。

中國法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現狀 中國律師制度於1980年代恢復。1992年,司法部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頒布「關於外國律師事務所在中國境內設立辦事處的暫行規定」,此規定不僅對設立外國律師事務辦事處的地域進行限制,並且嚴格限制辦事處的服務範圍及內容,例如規定辦事處及其成員不得代理中國法律事務、向當事人解釋中國法律、或以個人身分在中國從事法律服務。 「律師法」及「律師資格全國統一考試辦法」把參加律師資格考試的人員界定為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中國公民,從法律上禁止了非中國國籍人士取得中國律師資格。 此外,入世前,外資只能在中國設立辦事處,不能設立中外合作律師事務所。因此從總體看來,外國法律機構對中國法律服務業並沒有真正的進入,競爭及影響也尚未形成。

入世對法律服務業帶來的有利影響 一、法律服務業直接利用外資增加,有利於改善外商投資環 境,間接擴大外商投資 二、隨著中國對外經濟開放程度提高,對外各項交往增加, 必然會擴展律師服務業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外商投資大 量的增加,會直接增加法律服務等專業的需求量。從另 一角度來說,中國國內與人民的海外投資、跨國移民等 活動的發展,必定也會需要涉外法律服務。 三、有利提高中國律師專業技術水準、培養了解國際法律規 範又通曉國際知名律師事務所運作模式的專業人才、提 高律師事務所的管理及服務品質 四、有利改善法律服務的行政管理,加速制定律師服務的技 術標準、責任制度以及公正的審查制度。

入世對法律服務業帶來的挑戰 一、外國律師事務所擁有先進的管理模式、理念 及高額收入的優勢,可能造成中國國內優秀 的法律人才的流失。 二、律師行業管理體制將面臨進一步改革的壓 力。目前管理體制的不足包括有對合夥、合 作、國資三種性質的律師事務所缺乏有效的 管理方法、管理法規的不健全,現有唯一管 理律師職業活動的「律師法」較粗操,操作 難度也大。

法律服務應採取的對策 一、法規的制定和管理制度的建立要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並保證立法 的前瞻性與可操作性,研究世界各國的律師管理制度,去蕪存菁, 促進中國律師管理制度的完善。 二、加快培養高素質的法律人才,並在短期內盡快培養一批掌握WTO規則 及爭端解決機制的律師,以因應入世後可能遇到的貿易糾紛。透過 與國外著名律師事務所進行培訓合作也是有效培養人才的方式。此 外還可考慮從國外引進短缺的人才。 三、鼓勵律師事務所進行聯合重組,走規模化的發展,透過併購增強實 力,提高效益。此外還可進行近年來國際發展趨勢的跨國聯合,實 現規模大型化改造,提高競爭力。 四、充分發揮中國國內律師事務所的原有優勢,同時也要學習國外律師 事務所的先進管理經驗:律師服務業是一個綜合性、知識性很強的 行業,在特定區域內的執業律師要對當地風土民情、社會變革與法 律發展等要相當熟悉,這是中國律師的優勢。此外,中國法律規定 一些特定法律事務如代理繼承、不動產交易及出庭訴訟的律師必須 是中國國籍。

中國會計服務對外開放的現狀 1980年代後,中國會計服務業開始恢復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並實行逐步、有條件的對外開放政策。中國會計市場開放有六種形式:舉辦成員所、舉辦合作所、成立代表處、申請臨時職業許可證、參加中國註冊會計師考試和申請註冊。 中外合作會計事務所是具有中國企業法人性質的外國投資企業,合作所可以從事會計和審計業務,對其設立沒有地域限制。 會計服務業與法律服務及其他專業服務業一樣,屬於較幼稚的產業,所以應該要有條件和分散階段地對外開放。

會計服務業入世後應採取的對策 由於會計服務業較法律服務業開放程度大,已有外資進入,所以入世後 其適應力與競爭力會強一些。這兩者都屬專業服務業,所以入世後面臨 的契機與挑戰以及採取的對策有一定的相似性。會計服務業除了要進行 法規修訂、加速培養及引進人才、鼓勵聯合重組及發揮原有優勢外,還 應作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鞏固脫鈎改制工作:中國財政部、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於1999年要 求全國會計師事務所在年底前完成脫鈎改制,不再依附於行業主管 部門,使其可以嚴格執行標準,真正履行「第二政府」的職責。 二、對近年來中國國內會計服務業的開放試點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找出 成功經驗,並發現問題所在,為擴大開放提供有益的借鑒。 三、建立外國專家諮詢委員會,與中國國內專家就開放政策、國際專業 服務發展趨勢、最新理論與技術發展等問題進行研討交流。

貳、入世與吸引跨國公司來中國投資

跨國公司投資的發展歷程 目前為止,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已歷經三階段 一、營銷本地化階段: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初期,多會在新加坡、香港、 台灣等地區設立地區性公司,以對華貿易的形式把產品出入中國市 場。之後逐漸以出口設備或技術轉移等形式向中國輸出技術,同時 在轉讓設備過程中開始尋找合作夥伴,為投資設廠作準備。 二、製造本地化階段:80年代後期,跨國公司開始建立中外合資或獨資 企業。1992年起開始出現跨國公司大規模投資現象,1992-1995年, 「財富」雜誌中世界500大企業有近200家進入中國,主要以製造業 為主。 三、投資管理本地化階段:隨著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大量增加,以及服務 的擴張,建立投資性公司的需求逐漸浮現。跨國公司透過設立投資 性公司,把獨資及合資企業股份轉讓給控股公司,使分散企業統一 為集團,達到內部經營管理一體化,使資金、人員、技術等生產要 素在更大範圍內流動及優化配置。

現在跨國公司正進入第四個階段,即研發本地化階段。隨著營銷、製造、財務、人員、採購、投資管理等業務本地化後,跨國公司投資已相對成熟,需要進一步的技術支持,因此研發、培訓等支持性投資成為跨國公司對中投資的新形式。跨國公司從1994年開始對R&D投資,建立研發機構,並從1997年起成為一股新發展潮流。 今後跨國公司的經營將發展到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即經營管理中心本地化階段。跨國公司將在中國建立起構成全球網絡的營銷、製造、研發和經營管理中心,實現在地化與全球化的結合

跨國公司投資現狀分析 總體狀況: 一、投資主體較多:至1999年底,總共有近600家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企 業到中國投資,其中包括有世界500家最大跨國公司中的300多家。 二、投資方向多樣化:在傳統三資企業(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 資)的基礎上,跨國公司投資方式漸趨多元,包括BOT、收購與兼 併、戰略聯盟等。 三、投資管理較成熟:經80年代試探性投資後,跨國公司從1992年開始 大規模投資,並逐步系統化,投資管理水準不斷提升,並發展到在 中國設立投資性公司和地區總部。 地區分布: 跨國公司投資的地區分布與整個中國外商投資的地區分布相當吻合,主 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其中又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 地區。跨國公司投資在地區分布上也有其特點,一是由於港、澳、台和 東南亞地區對中國的投資多集中在華南沿海,但此區的市場相對有限, 使跨國公司對華南沿海投資偏少,不及華東沿海及環渤海地區。二是跨 國公司在中西部中心城市有一定數量的集中投資,主要是著眼於當地市 場。

跨國公司投資的主要特點 與一般外資(港、澳、台、東南亞等區域以及海外華人的中 小企業)相比較 一、美、歐、日等地的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項目多,一般 有幾個到幾十個投資項目。 二、投資規模大,目前平均單個項目的投資額超過一千萬美 元,超過一億美元的項目也越來越多。 三、進行長遠、較有系統的投資戰略,既投資最終產品,也 投資中間產品與零組件生產,投資生產,也投資研發、 培訓、售後服務等環境。不過相對的,跨國公司對投資 環境要求也較高。 四、技術與管理先進,具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跨國公司投資新特點 一、跨國公司在中國利用外資的比重日益提高,重要性漸 增,正逐漸成為主要的對中國投資者。 二、項目增資成為跨國公司投資的重要形式。 三、投資重點轉向高科技產業,投資領域向貿易、金融、保 險等服務業拓展。 四、投資行為縱向一體化(最終產品、零組件生產、售後服 務及技術研發)及橫向一體化(投資製造業也投資服務 業)。跨國公司設立投資性公司,就是為協調分支機構 的經營活動。 五、中國在跨國公司全球經營網絡的地位日益提高,越來越 多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地區總部,把中國作為其在亞太 地區的生產基地與市場配送中心。

跨國公司對中國的積極作用 一、彌補中國的資金缺口,迅速形成規模生產能 力 二、引進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並使中國企業在與 跨國公司合作與競爭時,提高國際競爭力 三、為中國培養管理及專業技術人才,開展高素質 人力資源 四、促進中國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 五、有利於擴大中國對外出口

跨國公司投資存在的問題 一、跨國公司投資帶來的不利影響包括有:對中國民族工業造成 衝擊,可能抑制其發展;在某些產業中形成壟斷;投資目標 可能與中國引資目標相背離,比如中國基礎產業和中西部區 域急需資金,但跨國公司很少投資於此;轉移污染嚴重的產 業到中國。 二、中國的投資環境、對跨國公司投資的管理,以及中方人員的 素質無法滿足跨國公司投資的需求,急需改進的問題包括 有:地方保護主義、透明度不夠、歧視性待遇等。 三、跨國公司投資總量不足,雖然跨國公司投資在中國利用外資 的比重漸增,但在整個外資存量中比重還很小。另一方面, 相對於跨國公司每年幾千億美元的對外直接投資來說,其在 中國的投資顯得微不足道。 四、跨國公司投資在中國收益率較低,超過50%跨國公司在中國的 盈利遠低於原先的估計,而大多數跨國公司的投資回報低於 在其他亞洲國家。

入世與中國利用跨國公司投資政策的調整 入世對跨國公司投資的有利影響 一、有利增強跨國公司投資的信心 二、對跨國公司投資整體環境會帶來突破性改善。入世後,中國必須遵 循世貿組織非歧視原則、透明度原則、公平競爭等普遍原則,履行 世貿組織各項協議,重新建構中國的涉外法律體系。以上協議與法 規的落實不僅可以改善中國外資政策缺乏透明度及穩定度這兩個外 資最為詬病的問題,對外資的一些歧視性的低國民待遇也會逐步取 消。此外,在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協定」 (TRIPs)的多邊保護機制下,跨國公司的技術優勢也能正常發揮, 強化跨國公司的所有權優勢。 三、提供新的市場准入機會,這包括有更加豐富的投資形式;新領域的 開放(銀行、旅遊、證券、電信、保險業等);某些領域開放程度 的加深(專業服務業領域、享有完全的進出口貿易權以及批發、零 售、維修等分銷權)。 四、中國擁有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所以產品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 力,這已經成為一些國家採取歧視性貿易政策的重要目標。入世 後,中國可依據相關條款保護本身利益,進而改善跨國公司在中國 投資的企業的國際經營環境。同時中國對國際經貿來往的諸多限制 也逐步放寬,這有利於跨國公司把中國作為一個區域性至全球性的 戰略基地,發揮中國的區域優勢。

入世對跨國公司投資的不利影響 一、跨國公司企業享有的超國民待遇面臨調 整,例如入世後,中國將逐步調整原來 實行的稅收優惠政策,並逐步取消外資 銀行的企業所得稅優惠。不過中國在對 外資稅收政策進行調整時,也會在權衡 利弊上作決策,適當考慮外國投資者的 利益。 二、以前少數跨國公司享受政策上的特權而 獨占中國市場的局面將成為過去,世界 主要跨國公司將在中國展開激烈競爭。

入世後跨國公司投資戰略的調整 一、加速進入中國,以佔領廣大市場。 二、著眼當地市場,進行長期投資,並加快本地化步 伐。 三、入世後,中國將融入世界經濟體系,跨國公司利用 中國作為重要全球營運點與地區經營管理中心的障 礙將大幅減少,其區域優勢明顯增強,中國在跨國 公司的全球戰略網絡中地位將更為重要。 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主要競爭者是同產業的其它跨國 公司,傾向與中國大型企業採取合作夥伴關係或戰 略聯盟。

入世後中國利用跨國公司投資政策的調整 總的來說,中國利用跨國公司投資的基本原則是積極鼓勵, 加強引導。具體的政策措施包括有: 一、積極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投資環境(建立完善的法體系、 改善軟體與硬體環境)。 二、吸引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的跨國公司投資,鼓勵研發投 資,設立研發機構。 三、鼓勵設立投資性公司或地區總部。 四、開發利用跨國公司投資新形式,除了資金外,管理人 才、技術人才與專業服務人才也是利用外資的內容。 五、推動跨國公司投資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目標,例如中西部 的開發 六、鼓勵中國企業強化與跨國公司的合作,逐步發展成有國 際競爭力的企業 。

鼓勵跨國公司設立投資性公司與地區總部 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投資性公司的概況 投資性公司是指外國投資者在中國以獨資或合資的形式設立的從事直接投資的公司,又稱投資性控股公司或控股公司等。隨著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企業的增加與業務的快速發展,它們需要設立一機構來統一協調和管理在中國的投資事務。因此一些在中國投資較多的跨國企業於1993年提出設立投資性公司的請求,並在1994年得到中國政府的許可。 投資性公司享有一些優惠條件,包括在中國境內的投資活動不受公司地點註冊的限制;經批准可向其所投資設立的企業提供財務支持;可以代理或經銷的方式銷售其所投資企業生產的產品 投資性公司受到的限制包括不能代替其投資者在中國從事貿易中介服務、與其投資設立的企業是彼此獨立的法人或實體,往來業務應按照企業間的業務往來關係處理等。

投資性公司的主要職能 一、作為在中國的投資管理總部,可較快速有效率 的解決問題,並且可針對中國市場的變化不斷 修正投資策略,有利於跨國公司投資的成功 率。 二、管理跨國公司在中國的企業,對企業提出建議 與指導,規劃發展方向。 三、是跨國公司與中國政府及中國企業的橋樑,負 責建立企業的品牌形象,其財務、法律商務等 各方面的專業人才也可為企業提供發展、培 訓、融資、銷售、法律、公關等全面服務。 四、有效監督企業的經營,把子公司活動納入公司 總體戰略,確保總體利益的實現。

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地區總部的現狀 目前,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總部大部份由投資 性公司擔任,其它形式則包括在中國新設, 或從新加坡、香等區等地及總公司總部所在 地搬遷到中國。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的地區 總部不僅數量少,且業務有限。因此,北 京、上海、廣州、天津等地都採取優惠策 施,以增加吸引力。

鼓勵跨國公司進行研究與開發(R&D)投資 跨國公司研發投資的類型 一、組織內與組織外的R&D投資 組織內投資即由企業獨立完成研發工作,組織外投資則包括部分(合資或合作)或完全藉由外部研發力量,主要形式包括與大學或研發機構合資合作、與其他企業建立戰略聯盟、購買外部研發成果等。 二、機構型與非機構型R&D投資 前者指跨國公司R&D投資的對象是研究中心、實驗室等具穩定性與常設性的獨立研發機構。後者通常是以項目委託或鬆散的戰略聯盟等臨時性的形式進行。 由於組織內及非機構型的R&D投資形式較不具穩定性與長期性,所以接下來對跨國公司在中國R&D投資的研究會集中在機構型R&D投資方面。

跨國公司R&D投資的發展歷程 1990年美國惠普公司在中國設立第一個研發機構,1994年跨國公司R&D投資開始起步,到1997與1998年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截至1999年底,共有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日本、荷蘭、芬蘭、瑞典等11個國家的30多家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40多家中外合作合資與獨資的研發機構,分布在北京、上海、蘇州、青島、成都、西安等地區,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電訊與生物技術、化工、家電等產業,其中又以電腦、軟體及通訊為主的電訊產業為今後主要研發領域。

跨國公司R&D投資的形式與特點 一、建立獨資研發機構,一般由公司總部直接管理,由在中國 的投資性公司給予支持,與中國企業連結相對較弱。 二、與中國大學或科研機構合作,又分為項目委託、就特定課 題進行聯合研發、建立培訓中心、建立中外合作研發機構 四種形式。其中最後一項是為機構型R&D投資,一般由外 方提供資金與技術設備,利用中方人員與技術能力,由中 方單獨或聯合共同管理。 三、與中國企業建立技術聯盟 特點:投資規模、金額與數量快速增長;獨資研發機構成為跨 國公司R&D投資的主要形式;研發機構職能的擴充;一般研究 人員本地化程度加深,管理人員本地化的過程也已逐步開始。

跨國公司R&D投資全球化的宏觀背景與在中國的發展階段 隨著海外市場生產份額逐漸擴大,為解決生產技術問題和適應當地 市場問題,跨國公司被迫在當地進行少量初級的研發。 二、獲取技術優勢階段:70年代起,日本及歐洲跨國公司為獲得美國的 先進技術,培養企業優勢,紛紛到美國設立研發機構。 三、獲取研發資源階段:為降低研發成本,尋求研發資源與人才,跨國 公司開始向擁有大量廉價智力資本的發展中國家進行R&D投資,建構 全球R&D網絡。 四、應用技術優勢階段:80年代後,生產系統向海外的明顯轉移需要建 立相應的技術能力來因應當地市場的變化。跨國公司開始為當地市 場的長期目標進行R&D投資,研發重點是讓公司技術本地化,開發適 應當地需求的產品。 90年代以前,跨國公司在中國的R&D投資屬於第一階段,並非真正意義上 的R&D投資。90年代初期則主要是與第三階段相對應,而從1997年起,除 第三階段投資仍在延續外,第四階段投資也明顯增多,主要目的是在為 跨國公司對中國與全球市場的開拓提供技術支持。

跨國公司在中國R&D投資的具體動機 一、直接面對中國市場:中國市場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跨國公司通過在 中國設立研發機構,針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研發新技術與產品,可 以更快更有效佔領中國市場。 二、招募優秀研發人才 三、尋求其它研發資源,增強研發能力。 跨國公司R&D投資的進入策略 一、其投資都採用新建方式,沒有採取併購當地科研機構的方法,這是 因為相關政策限制嚴格,而中方與外方管理體制相去甚遠也使整合 成本過高。 二、中外合作與外商獨資。前者的優勢在於充分利用中方人才等資源, 但成果不易保密,而且跨國公司不能隨意掌控研究方向。後者則較 好執行跨國公司的策略方向,保密性較高。由於R&D投資的特殊性, 因此在經過前期與中國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對中國研發資源有 一定了解後,跨國公司普遍傾向採獨資形式。

跨國公司R&D投資的正面效應 一、過去的技術轉移及成立合資企業等形式讓跨國公司把已經或即將淘 汰的產品與技術移轉到中國。現在跨國公司的研發機構一方面將最 先進的技術帶進中國,一方面透過與大學及科研機構和企業的交 流,縮短中國與國際先進科技的距離。 二、中國企業普遍存在技術研發能力低的問題,當地500大企業的研發投 資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多在1.38%以下。跨國公司在中國研發投資的快 速增長可有效彌補中國國內投資的不足。此外,目前中國政府的研 發投資結構不良,迫使企業必須自行研發本來應由政府進行的基礎 研究。而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中國企業R&D投資比重也過低,跨國公 司的R&D投資將有利於改善中國R&D投資結構。 三、引進先進R&D管理經驗,並透過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提高中國企業的 管理品質與創新能力 四、跨國公司研發機構不僅可培養當地科研人才,提升人力素質,其優 良的研究環境與高薪也可抑制中國科技人才外流,並吸引海外人才 回流 五、主要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R&D投資可帶動中國企業技術創新,促進產 業結構升級。 六、透過與大學的合作,跨國公司從資金、設備與技術上大力支持學校 的教育與科研活動,進而帶動中國科研教育的發展能力。

跨國公司R&D投資的負面效應 一、目前跨國公司研發課題都是來自總部,較少從中國技術 發展的角度出發。另一方面,跨國公司又大量吸引中國 頂尖的科研人才為其工作。兩者造成中國流失研究自主 的疑慮。此外,隨著人員流動性增強以及中外研發機構 交流加深,將越來越難保有中國技術的保密性。 二、從前跨國公司投資主要限於製造本地化,中國企業還可 以藉著對中國市場的了解與跨國公司競爭。現在隨著跨 國公司研發機構的快速發展,實現銷售、生產和技術在 內的全面經營活動本地化,競爭力顯著增強,中國企業 將面臨層次更高更激烈的競爭。 三、中國科研機構的經費主要靠政府與企業撥款,創新及市 場和成果轉化能力偏低,管理品質不高。跨國公司研發 機構取得國民待遇後,可參與國家與企業研發的公開招 標,將對中國科研機構帶來得不到經費等的負面衝擊。

跨國公司在中國R&D投資宏觀管理現狀 跨國公司研發投資是近幾年才大量出現在中 國,且其與傳統外資企業相比有一定程度的 特殊性,所以目前中國對跨國公司研發投資 的管理尚未有明確政策。1997年中國科學技 術部公佈「關於設立中外合資研究開發機 構、中外合作研究開發機的暫行辦法」,初 步定出相關規範,但對獨資研發機尚未有相 應的管理規定。

跨國公司在中國R&D投資面臨的問題 一、研發機構常被當成是跨國公司中國公司的一個 部門,獨立註冊有一定困難度,缺乏合法的法 律地位,會妨礙其對外聯繫。 二、研發機構需要最新的研究設備,更新速度快, 但每次進口研究設備用的外匯審批過程麻煩, 並被課以高額進口關稅,阻礙研究工作。 三、中國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仍無法達到跨國公司 的要求。 四、研發機構需要先進的通訊與電訊基礎設施來支 持,但中國的基礎設施還有待加強 。

改進對跨國公司在中國R&D投資宏觀管理的政策建議 全球分工中技術創新中心的地位非常重要,中 央政府要充分認識到其對中國的戰略意義。 二、制定鼓勵性政策措施,給予其國民待遇,承認 研發機的特殊性,在法律地位、研究設備進口 等方面給予支持與優惠,並完善投資環境等。 三、充分利用跨國公司R&D投資的溢出效應 (spillover effect),增強中國本身的技術創 新能力。 四、改進中國企業、大學及科研機構的管理體制, 完善其創新環境,增加競爭力。

參、入世與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

綱要 入世對中國證券市場主體(上市公司、券商、中介機構及投資者)的影響 入世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入世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 入世對中國投融資體制的影響

入世對中國證券市場主體的影響 對上市公司的總體影響 一、對出口型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具有比較優勢行業的上 市公司,入世將為其進入國際市場掃清障礙,增強其 對東南亞國家的競爭力。 二、對以國內市場為主,尤其處於發展初期的幼稚產業,將 面臨嚴峻考驗。 三、對以進口產品為原材料的上市公司,將降低其生產成 本,提高盈餘能力。 四、對以模仿國外技術作為進步手段的上市公司,因為WTO 知識產權的保護將使其受到嚴重挑戰。

入世對中國證券市場主體的影響 對板塊個股的影響 農業:因為政府補貼與非關稅壁壘的運用,糧食、基本蔬 菜及瓜果肉禽蛋的生產將不受影響。以養殖業與種植業為主的上市公司將受國外價廉物美農產品的擠壓。茶葉與棉麻等優勢農業因為出口市場的擴大,前景看好。 汽車:中小型整車生產商有崩潰危機;有一定拳頭產品的非轎車生產商可採用合資形式減少衝擊;具備一定規模效益的轎車廠商可望因部分進口零件價格降低而降低生產成本,有可能成為入世受惠者;已有相當生產規模的汽配板塊可以借成本優勢在國際市場大展身手。 紡織:此一板塊在中美協議簽訂後表現出色,是自始至終的入世概念股。

入世對中國證券市場主體的影響 高科技、信息產業:此板塊可分為電信、計算機、軟件及其他等四類。入世後開放電信市場將對中國電信業產生壓力,但亦將改善中國電信在長期壟斷經營下所產生服務質量低下的局面,長遠看來利大於弊。計算機行業除了對少部分產品已打入世界市場的企業不致造成太大衝擊外,由於跨國企業得以利用中國低廉的人力資源,在品牌知名度及研發能力等優勢下,將壓縮國內電腦硬件產業的生存空間。在軟件業部分,因為知識產權保護的落實及美、日產品的傾銷,將對國內業者造成衝擊。至於其他以大學或科研院所為後盾的高科技公司,入世對其影響將是有利的。 金融:由於中國金融體系運行方式與西方先進國家成熟的金融體制存有差距,規模小的企業將無法與資金雄厚的外資金融業競爭,重組整合是其為一出路。

入世對中國證券市場主體的影響 家電:國產品在質量上已逐步接近國外品牌,惟入世後進口關稅的下降可能削減國產品的價格優勢,因此家電業在國內市場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但亦享有更開闊的國際市場。 醫藥:入世後,中成藥將因市場擴大而獲得巨大收益,但化學醫藥業將因缺乏研發能力與知識產權的保護等原因,面臨嚴峻的局面。 機電:由於國家很難將其中大多數產品納入幼稚工業予以保護,機電板塊有可能成為入世後影響最大、犧牲最多的一個行業。 化工:對於油類、紙張等國際價格明顯低於國內價格的產品,入世後將進一步擠佔國內市場。對於原材料依賴進口的上市公司將因成本降低而提高盈利能力。 商貿:擁有資金優勢與經營理念的外商公司將對中國零售業造成極大競爭,但對中外合資的商業股將是有利時機。 外貿及港口運輸:這些上市公司將因入世後貿易額的大幅增加而獲利。

入世對中國證券市場主體的影響 對券商的影響 衝擊 一、國內券商數量眾多,規模狹小,抗風險能力較低。 二、中外券商經營範圍差別大,外資銀行的綜合化服務 優勢將造成衝擊。 三、國內券商由於高度國有化,無法完全落實法人治理 結構,缺乏對經營者的激勵機制等原因,直接影響 其競爭力。 四、因為創新能力不足,在企業併購、資產證券化、財 務顧問等領域尚未形成規模,國內券商的業務經營 能力將面臨衝擊。 五、國內券商普遍存在資本運營效率低的問題。 六、國外券商對本土人才的吸引亦會產生衝擊,人才流 失恐十分嚴重。

入世對中國證券市場主體的影響 機遇 一、促進國內證券業的兼併重組。 二、國外券商提供學習榜樣,促使國內業者改進服務水平、 發展服務創新、提高經營效益。 三、有利於國內券商累積經驗,為參與國際競爭做準備。 券商的入世對策 一、透過兼併收購及增資配股等方式,組建一批大型有實力 的證券公司。 二、發展優勢業務與競爭策略創新。 三、加強財務管理,吸引留住優秀人才,提高資本運營效 率。 四、積極探索中國券商國際化經營的有效途徑。

入世對中國證券市場主體的影響 對中介機構的影響 入世將提高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審 計師事務所及信用評級機構等中介機 構的營運水平,促使其積極發展。而 境外相關機構由於熟悉國際事務,在 發行B股、H股等國際融資工具方面將 更具優勢。

入世對中國證券市場主體的影響 對投資者的影響 目前,中國証券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不甚合 理,90%是資金不大的個人投資者,機構投 資者和戰略投資者的數量有限,尤其部分 機構投資者往往利用資金優勢勾串低素質 的上市公司操縱市場。入世將擴大機構投 資者和戰略投資者的比重,有利於提高證 券業的自律水平,減少違法違規行為。

入世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總體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1999年10月,中國證券市場 共籌資4,200億元。1999年,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 A股98只,配股117只,籌資877億元;發行B股、H股籌資 6.1億美元;發行A股可轉換債券籌資15億元;全年通過 發行;配售股票共籌資941億元。1999年末,境內上市公 司976家,市價總值達26,471億元,證券投資者達到 4,500萬戶。 WTO對其成員國證券市場開放的要求 須遵從「服務貿易總協定」的基本原則,包括最惠國待 遇、透明度、發展中國家更多參與、國民待遇、市場准 入及逐步自由化等六大項。

入世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加入WTO給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帶來的機遇 一、有利於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增長,從而有利證 券市場發展。 二、保險與銀行市場的開放將擴大中國證券市場 的資金來源,促進市場規模化發展。 三、宏觀調控手段將加快市場化步伐,股市對匯 率、利率等有關政策調控工具的反應將更加 靈敏。 四、外國投資者基於他們在業務能力、市場經營 與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將成為中國證券 市場進行金融創新的推動力。

入世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加入WTO與發展中國證券市場的對策和措施 一、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對應國內證券市場監管 水平及人民幣自由兌換的過程,逐步開放證券市場。 二、充分利用「服務貿易總協定」的相關規定和例外條 款,確立對外開放證券市場的時間與方式策略。 三、推動國內投資基金業在基金品種、研究方法、投資技 巧、法人治理結構及激勵機制的創新發展。 四、從培植基金入手,逐步將外資間接引入股市。 五、建立為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的「二板」市場,降 低上市標準,俾利其借助股票市場籌集所需資金。 六、近期仍應堅持分業經營與監管的原則,但應開展混業 經營的試點,銀行、保險及證券三個監管部門並應 加速建立協調對話制度。 七、建購精簡高效的證券市場監督管理體制。

入世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 入世間接推進資本市場開放 一、入世將降低國際資本進入中國的門檻, 加速國際資本流動。 二、入世後經濟的增長將帶動資本市場的開 放。 三、入世後中國將逐步實現貿易與投資自由 化,推進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過程。

入世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 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的對策和措施 一、加快資本市場中,包括股票、債券及 基金等子市場的發育,加大直接融資 比重 。 二、積極推行金融工具創新。 三、資本市場的開放應先開放長期資本市 場,後開放短期資本市場。 四、改革資本市場的各項相關法律制度。

入世對中國投融資體制的影響 中國企業借助証券市場融資國際化的現狀與方式 一、自1982年中國國際信託公司在日本發行第一 筆外國債券以來,國際債券融資已基本趨向 成熟。 二、發行B股在上海及深圳兩個交易所上市交易, 開闢了一條在外匯市場沒有開放的情況下, 通過股票市場籌集外資的新渠道。 三、國有企業海外上市,提供國有企業進入國際 資本市場的新渠道。 四、境內券商海外設點,配合母公司完成國際性 項目融資並收集相關資訊。

入世對中國投融資體制的影響 中國投融資體制中存在的缺陷 一、直接融資(證券市場籌資)比重小, 長期以間接融資(銀行貸款)為主。 二、投融資體制以國有導向為主,一些極 具成長性的績優企業想上市卻總是排 不上隊。 三、投融資宏觀管理體制和中介服務體系 不健全。

入世對中國投融資體制的影響 入世對中國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促進作用 一、入世後,將有更多企業到海外上市,促使國際融資進 一步發展。 二、B股作為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下的產物,仍有其存在 必要,但可考慮將民營企業推向B股市場,暨滿足民 營企業的資金需求,又迎合境外投資者對投資品種的 選擇。 三、市場為資源配置的決定者,政府應以間接方式調控經 濟。 四、國際資本出於長期戰略及利潤考慮,可能會以風險資 本形式擴大投資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 五、包括投資諮詢、項目評估、會計、審計、法律等投融 資中介服務體系得以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