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第二章主要内容回顾 1、常用工具及材料的使用 2、万用表的使用 3、示波器的使用 4、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5、微型电脑拆焊台的使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第3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 3.1 RCL元件 在电子产品电路中,RCL元件即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是使用最多、最广泛的元件。
项目1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工艺 重点: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难点:半导体分立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压电元件和霍耳元件的检测.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 多档位电热器的电路分析与判断 夏湾中学 孙玥.
->>乳源高级中学通用技术<<-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3.1 电阻器 3.2 电容器 3.3 电感器 3.4 半导体器件 3.5 表面组装元器件 3.6 电子材料
电容器的类型 固定 电容器 微调 电容器 可变 电容器 无机介质电容器 有机薄膜电容器 铝电解电容器 钽电解电容器 云母微调电容器
第二讲 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应用 2.1 电阻器 电阻器的分类及特点 1.薄膜类 退出.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项目一 认识常用元器件.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内容要点: 目的与要求: 电阻器与电容器 电容器 电感器 变压器 二极管 半导体分立器件 其他常用器件
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 主编 刘占娟 2008年8月.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华北电力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实 验 常 识 北方交通大学电工电子教学基地.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连民族学院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作者 郑建洲.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及二极管.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主讲:赵训义.
半导体器件的 识别与测试.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电路图的设计
安捷伦Agilent 3458A 八位半高精度万用表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五章 1 欧姆定律.
第6章 第6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6.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6.2 滤波电路 6.3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S66E AM调幅 收音机 welcome.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1).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第十七章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wl com.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章 末 整 合.
一、交流接触器 1.结构 触头系统:主触头、辅助触头 常开触头(动合触头) 常闭触头(动断触头) 电磁系统:动、静铁芯,吸引线圈和反作用弹簧
LED伏安特性(V-I)测试 大连民族学院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1).
诺 金 EE07系列 小型OEM数字输出温湿度变送器 产品特点: 典型应用: ► 气象应用 ► 加湿器、除湿器 技术参数: 选型指南: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半导体器件的图测方法.
第 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概述 8.2 稳压管稳压电路 8.3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8.4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第4课时 绝对值.
1.4 半导体器件 半导体器件的命名方法 1.国产半导体器件的命名方法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P3M2 PTH/SMT电容器的参数识别与简易测试
调幅与检波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四 电动机.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电子控制技术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灵溪第二高级中学.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稳压二极管及其它二极管 西电丝绸之路云课堂 孙肖子.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3. 变形公式:
如何正确使用万用表.
13.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电工电子教学部.
《智能仪表与传感器技术》 第一章 传感器与仪表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及应用 任课教师:孙静.
9.5 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用两个晶体管组成,电路结构对称,在理想情况下,两管的特性及对应电阻元件的参数值都相同,因此,两管的静态工作点也必然相同。 T1 T2 RC RB +UCC + ui1  iB iC ui2 RP RE EE iE + uO  静态分析 在静态时,ui1=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讲 第二章主要内容回顾 1、常用工具及材料的使用 2、万用表的使用 3、示波器的使用 4、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5、微型电脑拆焊台的使用 6、逻辑测试笔的使用 7、主板诊断卡的使用 8、网络电缆测试仪的使用

第三章 计算机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 教学目标 (1)掌握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2)掌握电阻器与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3)掌握电感器与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4)了解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5)掌握晶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6)了解晶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第三章 计算机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 教学内容: 任务1、电容器识别与检测 任务2、电阻器与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 任务3、电感器与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任务4、晶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任务5、晶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第三章 计算机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 本章重点: 1、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2、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3、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 本章难点: 1、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2、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任务1 电容器识别与检测 3.1.1 电容器的识别 电容器通常简称为电容,也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它是一种存储电能的元件,而且具有阻低频信号、通高频信号的特点。在电路中,电容器常用于隔直流通交流、旁路、耦合等电路。 1. 电容器的类型 按结构和介质材料可分为: (1)纸介质电容器、油浸纸介质电容器、金属膜电容器、有机薄膜电容器、瓷介质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等。 (2)固定电容器、半可调电容器和可调电容器。

(a)电容器的一般符号 (b)可调电容器 (c)极性电容器 2. 电容器的符号 常用电容器的符号电容器的文字符号为“C”,图形符号如图3.1所示。 (a)电容器的一般符号 (b)可调电容器 (c)极性电容器 (d)双联可调电容器 (e)预调电容器 图3.1 常用电容器的图形符号

电容器的型号及命名法根据国家标准GB/T2470-1995的规定,电容器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如图3.2所示。其各部分的具体含义,见表3.1。 3.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 电容器的型号及命名法根据国家标准GB/T2470-1995的规定,电容器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如图3.2所示。其各部分的具体含义,见表3.1。 图3.2 电容器型号命名法

表3.1 电容型号的含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用字母表示主称 用字母表示材料 用字母表示特征 用数字或字母表示序号 符号 表3.1 电容型号的含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用字母表示主称 用字母表示材料 用字母表示特征 用数字或字母表示序号 符号 意义 C 电容器 1类陶瓷介质 W 微调型 品种、尺寸代码,温度特性、直流工作电压、标称容量、允许误差、标准代号。 I 玻璃釉介质 J 金属化型 Y 云母介质 X 小型 Z 纸介质 D 低压型 金属化纸介质 高压型 N 铌电解 O 玻璃膜介质 V 云母纸介质 Q 薄膜介质 S 3类陶瓷介质 T 2类陶瓷介质 B 非极性有机薄膜介质 铝电解 G 合金电解 A 钽电解 E 其他材料电解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电容量、允许误差和额定电压。 4.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电容量、允许误差和额定电压。 (1)标称电容量。电容器上标注的电容量值,称为标称电容量。其标准单位是法拉(F),另外还有微法(uF)、纳法(nF)、皮法(pF),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F=106uF=109nF =1012pF。固定电容器的标称电容量系列见表3.2,任何电容器的标称容量都满足表中的标称电容量系列再乘以10n(n为正或负整数)。 表3.2 固定电容器的标称电量系列 电容器类型 标称电容量系列 高频纸介质、云母介质、玻璃釉介质、高频(无极性)有机薄膜介质 1.0、1.1、1.2、1.3、1.5、1.6、1.8、2.0、2.2、2.4、2.7、3.0、3.3、3.6、3.9、4.3、4.7、5.1、5.6、6.2、6.8、7.5、8.2、9.1 纸介质、金属化纸介质、复合介质、低频(有极性)有机薄膜介质 1.0、1.2、1.5、1.8、2.2、2.7、3.3、3.9、4.7、5.6、6.8、8.2 电解电容器 1.0、1.5、2.2、3.3、4.7、6.8

(2)允许误差。电容器的标称电容量和实际电容量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把这个误差范围称为允许误差。一般情况下,常用固定电容器的允许误差分为8个等级,见表3.3。 表3.3 常用固定电容器的允许误差等级 字母代码 F G J K M Q T S Z 允许误差 ±1% ±2% ±5% ±10% ±20% -10%~+30% -10%~+50% -20%~+50% -20%~+60%

电容器标称电容量常用的标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标志法,如图3. 3(a)所示。例如:0. 01uF的电容器上印有“0. 01”字样;2 电容器标称电容量常用的标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标志法,如图3.3(a)所示。例如:0.01uF的电容器上印有“0.01”字样;2.2uF的电容器上印有“2.2u”或者“2u2”字样;47uF的电容器上印有“47u”字样。在有极性的电容器上,还印有极性标志。另一种是数码标志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电容量的大小,其单位为pF。三位数字中,前两位是有效数字,第三位是倍乘数,即表示有效数字后有多少个“0”,如图3.3(b)所示。倍乘数的标志数字所代表的含义,见表3.4。 表3.4 倍乘数的标志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标志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倍乘数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1

(3)额定电压。电容器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直流电压,称为额定电压,通常也叫耐压。耐压值一般直接印制在电容器上;对于一些体积很小的、小容量电容器,一般不标额定电压值。电路图中对电容器的耐压要求一般直接用数字标出,如图3.3(c)所示。在实际使用中,必须保证施加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超过其额定电压,否则将造成电容器的损坏。 (a)直接标识方法 (b)数码标识法 (c)耐压标识法 图3.3 电容器标称电容量的标识方法

3.1.2 电容器的检测 电容器质量的好坏主要表现在电容量和漏电电阻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可用万用表对电容器的质量进行定性地检测。检测方法如下: 1.固定电容器(非电解电容器)漏电电阻的检测 根据电容器充放电原理,可用万用表“R×1”或“R×10K”挡(视电容器的电容量而定)进行测量。测量时,将万用表的两支表笔(不分正负)分别接触电容器(电容量大于0.01 uF)的两根引线,如图3.4所示。 图3.4 电容器漏电电阻的检测

此时,表针会迅速地沿顺时针方向跳动或偏转,然后又按逆时针方向逐渐退回“∞”处。能退回到“∞”处,那么表针稳定后所指的读数就是该电容器的漏电电阻。一般容器的漏电电阻很大,约几百到几千兆欧。事实表明,电容器的漏电电阻越大,它的绝缘性能就越好。若测量出的阻值比上述数值要小得多,则说明该电容器已严重漏电,不能再继续使用了;若表针稳定后靠近“0”处,则说明电容器内部已短路;若表针毫无反应,始终停留在“∞”处,说明电容器内部为断路。

2. 电解电容器漏电电阻的检测 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检测漏电电阻时,其阻值在正常情况下应大于几百千欧。当检测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电容量为几百至几千微法)时,由于万用表内部电池通过欧姆档内阻向电容器充电的时间较长,表针沿顺时针方向偏转的幅度很大,甚至会冲过“0”而不再发生摆动,随后需要经过几十秒到几分钟,才能缓慢回到稳定的漏电电阻值处,为了加快检测速度,尽快读取漏电阻的值,可采用快速检测法进行检测:当表指针顺时针偏转到最大值时,迅速将转换开关从“R×lK”档拨到“R×10R”档。由于“R×l0R”的内阻值较小,因而向电容器充电的电流较大。当电容器充电结束后,表针便会很快回到“∞”处,然后再将转换开关拨回到“R×1K”档,表针便会沿顺时针方向偏转到一个稳定的指示值,该值即为电解电容器的漏电电阻。

电解电容器正、负极性的判别对于正负极性标识不清晰的电解电容器,有两种方法对其正、负极进行判别。 (1)从外观上进行判别。例如:对于CDll型电解电容器,可根据其引线的长短加以区别,长引线为正极,短引线为负极。对于铝壳电解电容器(CDX 型),中心引出端为正极,与铝壳连通处为负极。 (2)电解电容器具有反向漏电电阻大于正向漏电电阻的特点。利用此特点可以判别电解电容器的正、负极性。 具体方法是:将万用表拨至“R×lK”或“R×10K”档,用交换黑、红表笔的方法测量电解电容器两次,观察其漏电电阻的大小,并以漏电电阻大的一次为依据,黑表笔所接触的是电解电容器的正极,红表笔所接为负极。

任务2 电阻器与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 3.2.1 电阻器的识别和检测 1. 电阻器的识别 (1)电阻器的类型。 按制作电阻器所使用材料和结构的不同,电阻器可分为实芯碳质电阻器、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半导体电阻器、线绕电阻器、片状电阻器、可调电阻器、滑线式电阻器、固定抽头电阻器等。

碳膜电阻器具有稳定性较高、高频特性好、电阻温度系数小、脉冲负荷稳定及价格低廉等特点,故其应用十分广泛。 金属膜电阻器具有稳定性高、电阻温度系数小、耐热性能好、噪声小、工作频率宽及体积小等特点,其应用也很广泛。 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工作温度范围较宽(可达200℃)、电阻温度系数小,适用于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线绕电阻器稳定性好、不易发生老化、电阻温度系数小、噪声小、额定功率可以较大、阻值范围大(0.1~56kΩ),其固有电容和固有电感都较大,不宜用于高频电路中,但适用于功率较大、精密度较高的低频电路中。 热敏电阻器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压敏电阻器的阻值在两端电压达到一个特定值时会急剧减小。

(2)电阻器的型号及命名法。电阻器的文字符号为“R”,图形符号如图3.6所示。 (a)电阻器的一般符号 (b)带固定抽头的电阻器 (c)压敏电阻器 (d)可调电阻器 (e)电位器的一般符号 (f)直热式热敏电阻器 (g)带开关的电位器 (h)光敏电阻器 图3.6 电阻(位)器的图形结构

根据国家标准GB/T 2470—1995的规定,电阻器的型号由四个部分组成,如图3.7所示。其余各部分的具体含义见表3.5。 图3.7 电阻(位)器型号命名法

例如:型号RT11 表示普通碳膜电阻器;型号RJ71表示精密金属膜电阻器。 表3.5 电阻(位)型号的含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用字母表示主体 用字母表示材料 用数字或字母表示特征 用数字表示序号 符号 意义 R 电阻 T 碳膜 1,2 普通 额定功率值 阻值 允许误差 精度等级 RP 电位器 H 合成膜 3 超高频 C 沉积膜 4 高阻 J 金属膜(铂) 5 高温 F 复合膜 7 精密 Y 氧化膜 8 高阻器-高压 电位器-特函数 I 玻璃釉膜 9 特殊 S 有机实芯 G 高功率 N 无机实芯 可调 X 线绕 L 测量用 热敏 小型 光敏 W 微调 M 压敏 D 多圈 例如:型号RT11 表示普通碳膜电阻器;型号RJ71表示精密金属膜电阻器。

(3)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阻值、允许误差和额定功率。 标称阻值与允许误差我们把电阻器上标志的阻值,称为标称阻值。该标称阻值往往与电阻器的实际阻值不完全相符,将实际阻值和标称阻值之差除以标称阻值所得到的百分数,称为电阻器的误差。常用电阻器的允许误差等级有±1%、±2%、±5%、±10%、±20%等。误差越小的电阻器,其标称值规格越多。允许误差等级见表3.6。 表3.6 常用固定电阻器的允许误差等级 允许误差 ±1% ±2% ±5% ±10% ±20% 等级 01 02 Ⅰ(J) Ⅱ (K) Ⅲ(M)

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在电阻器上常用的标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标志法,将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等级直接以数字的型式印制在电阻器上。对阻值小于1 000 Ω的电阻器,只标出数值,不标单位;对阻值为KΩ或MΩ的只标注K、M。精度等级只标Ⅰ或Ⅱ级,Ⅲ级不标明。例如:5.1 Ω精度等级为±5%的电阻在电阻器上印有“5.1J”字样;5.6 KΩ精度等级为±10%的电阻器上印有“5.6k”或“5k6”字样。另一种是色环标志法,对于体积很小的和一些合成的电阻,在电阻器上印有4道或5道色环来表示阻值和误差,阻值的单位是Ω。如图3.8所示。 对于四环电阻器,第1道和第2道色环分别表示第一位和第二位有效数字,第3道色环表示前两位数再乘以的倍乘数10 n(为颜色表示的数字),第4 道色环表示阻值的允许误差。 对于五环电阻器,第1、第2、第3道色环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位有效数字,第4道色环表示前三位数再乘以的倍乘数10 n(为颜色表示的数字),第5道色环表示阻值的允许误差。表3.7列出了色环所表示的数字和允许误差。

(a)四环电阻器 (b)五环电阻器 图3.8 电阻器标称阻值的色环标志法

例:第1道环—橙色 第2道环—蓝色 第3道环—橙色 第4道环—银色 表3.7 色环所表示的数字和允许误差 色别 银 金 黑 棕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灰 白 无 有效数字 — 1 2 3 4 5 6 7 8 9 次方数 10-2 10-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允许偏差(℅) ±10 ±5 ±1 ±2 ±0.5 ±0.25 ±0.1 ±20 误差代码 K J F G D C B M 例:第1道环—橙色 第2道环—蓝色 第3道环—橙色 第4道环—银色 3 6 103 ±10% 其阻值为:36×103(l±10% )Ω。 例如:色环颜色为红黄黑红金的电阻器,其阻值为240×102(1±5 %)Ω。

2. 电阻器的检测 (1)固定电阻的检测。 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关系,它的中间一段分度较为精细,因此应使指针指示值尽可能落到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范围内,以使测量更准确。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有±5%、±10%或±20%的误差。如不相符,超出误差范围,则说明该电阻值变值了。测试时,应注意特别是在测几十KΩ以上阻值的电阻时,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部分;被检测的电阻从电路中焊下来,至少要焊开一个头,以免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生影响,造成测量误差;色环电阻的阻值虽然能以色环标志来确定,但在使用时最好还是用万用表测试一下其实际阻值。

(2)熔断电阻器的检测。 在电路中,当熔断电阻器熔断开路后,可根据经验作出判断:若发现熔断电阻器表面发黑或烧焦,可断定是其负荷过重,通过它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很多倍所致;如果其表面无任何痕迹而开路,则表明流过的电流刚好等于或稍大于其额定熔断值。对于表面无任何痕迹的熔断电阻器好坏的判断,可借助万用表R×1挡来测量,为保证测量准确,应将熔断电阻器一端从电路上焊下。若测得的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熔断电阻器已失效开路,若测得的阻值与标称值相差甚远,表明电阻变值,也不宜再使用。在维修实践中发现,有少数熔断电阻器在电路中被击穿短路的现象,检测时也应予以注意。 (3)压敏电阻的检测。 用万用表的R×1K挡测量压敏电阻两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绝缘电阻,均为无穷大,否则说明漏电流大。若所测电阻很小,说明压敏电阻已损坏,不能使用。

(4)光敏电阻的检测。 方法一,用一黑纸片将光敏电阻的透光窗口遮住,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基本保持不动,阻值接近无穷大。此值越大说明光敏电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小或接近为零,说明光敏电阻已烧穿损坏,不能再继续使用。 方法二,将一光源对准光敏电阻的透光窗口,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应有较大幅度的摆动,阻值明显减小。此值越小说明光敏电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大甚至无穷大,表明光敏电阻内部开路损坏,也不能再继续使用。 方法三,将光敏电阻透光窗口对准入射光线,用小黑纸片在光敏电阻的遮光窗上部晃动,使其间断受光,此时万用表指针应随黑纸片的晃动而左右摆动。如果万用表指针始终停在某一位置不随纸片晃动而摆动,说明光敏电阻的光敏材料已经损坏。

(5)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的检测。 检测时用万用表R×1挡,具体分两步操作: ① 常温检测(室内温度接近25℃)。 将两表笔接触PTC热敏电阻的两引脚测出其实际阻值,并与标称阻值相对比,二者相差在±2 Ω内即为正常。实际阻值若与标称阻值相差过大,则说明其性能不良或已损坏。 ② 加温检测。 在常温测试正常的基础上,即可进行第二步测试—加温检测,将一热源(例如电烙铁)靠近PTC热敏电阻对其加热,同时用万用表检测其电阻值是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是,说明热敏电阻正常,若阻值无变化,说明其性能变劣,不能继续使用。注意不要使热源与PTC热敏电阻靠得过近或直接接触热敏电阻,以防止将其烫坏。

(6)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的检测。 测量标称电阻值Rt :用万用表测量NTC热敏电阻的方法与测量普通固定电阻的方法相同,即根据NTC热敏电阻的标称阻值选择合适的电阻挡可直接测出Rt的实际值。但因NTC热敏电阻对温度很敏感,故测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Rt是生产厂家在环境温度为25℃时所测得的,所以用万用表测量Rt时,亦应在环境温度接近25℃时进行,以保证测试的可信度。 ② 测量功率不得超过规定值,以免电流热效应引起测量误差。 ③ 测试时,不要用手捏住热敏电阻体,以防止人体温度对测试产生影响。

3.2.2 电位器的识别和检测 1. 电位器的识别 电位器是一种最常用的可调电子元件。它是由可调电阻器发展及派生出来的,由一个电阻体和一个转动或滑动系统组成,其动臂的接触刷可以在电阻体上连续滑动,即可连续改变动臂与两端间阻值的大小。 (1)电位器的类型电位器按结构可分为单联、双联和多联电位器;旋转式、直滑式电位器;带开关和不带开关的电位器;可变多圈和半可变式电位器。按照制作电阻体所使用材料的不同,电位器又可分为碳膜电位器、金属膜电位器、有机实芯电位器、无机实芯电位器、玻璃釉电位器及线绕电位器等。 (2)电位器的主要参数之一是标称阻值,通常用数字直接标识在电位器的壳体上;标称阻值指电位器的最大阻值。额定功率是电位器的另一个主要参数,它是指电位器在长期连续负载下所允许承受的最大功率,实际中所使用的电位器的额定功率必须大于实际消耗的功率;额定功率值通常也直接标识在电位器上。

2. 电位器的检测 电位器的检测。检查电位器时,首先要转动旋柄,看看旋柄转动是否平滑,开关是否灵活,开关通、断时“喀哒”声是否清脆,并听一听电位器内部接触点和电阻体摩擦的声音,如有“沙沙”声,说明质量不好。 用万用表测试时,先根据被测电位器阻值的大小,选择好万用表的合适电阻挡位,然后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测。 方法一,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1”、“2”两端,其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如万用表的指针不动或阻值相差很多,则表明该电位器已损坏。 方法二, 检测电位器的活动臂与电阻片的接触是否良好。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1”、“2”(或“2”、“3”)两端,将电位器的转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至接近“关”的位置,这时电阻值越小越好。再顺时针慢慢旋转轴柄,电阻值应逐渐增大,表头中的指针应平稳移动。当轴柄旋至极端位置“3”时,阻值应接近电位器的标称值。如万用表的指针在电位器的轴柄转动过程中有跳动现象,说明活动触点有接触不良的故障。

第八讲 一、上次课主要内容回顾 1、电容器的参数及其表示 2、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3、电阻器的参数及其表示 4、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5、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二、新课讲解

任务3 电感器与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3.3.1 电感器的识别和检测 1. 电感器的识别 电感器通常简称为电感,也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在电路中,电感器具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在交流电路中,它常用于扼流、降压、交链、负载等电路中。 (1)电感器的种类及命名法电感器可分为固定电感器、可变电感器和微调电感器三大类。按其材料不同可分为空心线圈、磁心线圈和铜心线圈等;按用途可分为高频扼流圈、低频扼流圈、调谐线圈、退耦线圈、提升线圈和稳频线圈等;按结构特点可分为单层、多层、蜂房式、带磁心式等。 ① 小型固定电感线圈。 这种电感器的电感量可以用直标法和色标法来表示,所以它又称为色码电感器。这种电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牢固和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因而广泛用于电子设备中,用于滤波、陷波、扼流、振荡、延迟等电路。

② 低频扼流圈又称为滤波线圈,一般由铁心和绕组等部分组成。 其结构有封闭式和开启式两种,其中,封闭式低频扼流圈的防潮性能较好。低频扼流圈常与电容器串联组成滤波电路,以滤除整流后残存的交流成分。 ③ 高频扼流圈。 这种扼流圈在高频电路中通常用来阻碍高频电流的通过。在电路中高频扼流圈也常与电容器串联组成滤波电路,可起到把高低频电流分开的作用。 ④ 高频天线线圈。 按用途高频天线线圈可分为多种,如收音机中的天线就是其中的一种,配以适当的可调电容器即可组成调谐(谐振)电路。

(2)电感器的型号及命名法。电感器的文字符号为“L”,图形符号如图3.9所示。 电感器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如图3.10所示。第一部分用字母表示电感器的主称,“L”为电感线圈,“ZL”为高频扼流线圈;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电感器的特征,“G”为高频;第三部分用字母表示电感器的型式,“X”为小型;第四部分用字母表示电感器区别代号。例如:型号LGX表示小型高频电感器。 (a)电感器的一般符号 (b)带磁心的电感器 (c)可变电感器 (d)带磁心的可变电感器 (e)带固定抽头的电感器 (f)磁心有间隙的电感器 图3.9 常用电感器的图形符号

(3)电感器的主要参数。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有电感量标称值与允许误差、额定电流和品质因数。 ① 电感量标称值及允许误差。 电感量的基本单位是亨利,简称亨,用字母“H”表示。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用毫亨(mH)或微亨(uH)作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 1× 103 mH=1×106 uH。 电感量的误差是指线圈的实际电感量与标称值之间存在差异。对振荡线圈的误差要求较高,允许误差为0.2%~0.5%;对耦合扼流线圈的要求较低,一般允许误差在10%~15%之间。 电感器上对电感量的标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标志法,即将电感量直接以文字的形式印制在电感器上,如图3.10所示;另一种是色环标志法,用色环来表示电感量,其单位为uH。色环标志如图3.11所示,第1、2道环表示两位有效数字,第3道环表示倍乘数,第4道环表示允许误差。各色环颜色的含义与电阻器色环标志法基本相同,见表3.7。

图3.10 直接标识法 图3.11 色环标识法

② 额定电流。 电感器正常工作时,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称为额定电流。在使用过程中,电感器的实际工作电流必须小于额定电流,否则电感线圈将会严重发热甚至烧毁。 ③ 品质因数。 电感器的品质因数Q是标志电感器线圈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在某一工作频率下,线圈的感抗与其等效直流电阻的比值,即Q=W/R。通常情况下,品质因数Q的值越高,线圈的铜损耗越少。在选频电路中,Q值越高,选频特性也就越好。

2. 电感器的检测 (1)外观检查。检查电感器线圈有无松散,引脚有无折断、生锈等现象。 (2)万用表检查。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检测电感器线圈的直流电阻,若直流电阻阻值无穷大,则说明线圈内部(或线圈与引出线之间)有断路;若所测阻值比正常值小得多,则说明线圈局部有短路;若阻值为零,则说明线圈被完全短路。 (3)其他情况。对于有金属屏蔽罩的电感器线圈,需要检查线圈与屏蔽罩之间是否发生短路;对于有磁心的可调电感器,要求螺纹配合良好。

3.3.2 变压器的识别和检测 1. 变压器的识别 (1)变压器的类型。变压器也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元器件,其种类繁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 根据变压器工作频率的不同,它可分为电源变压器、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和高频变压器四大类。 电源变压器包括降压变压器、升压变压器、隔离变压器等; 音频变压器包括输入变压器、输出变压器、线路变压器等; 中频变压器又分为单调谐式和双调谐式变压器等;收音机中的天线线圈、振荡线圈,以及电视机天线阻抗变换器、行输出等脉冲变压器都属于高频变压器。 根据结构与材料的不同,变压器又可分为铁心变压器、固定磁心变压器、可调磁心变压器等。铁心变压器适于工作在低频,磁心变压器更适合于高频。

(a)中频变压器 (b)高频变压器 (c)脉冲变压器 (d)电源变压器 (e)音频变压器 (2)变压器的符号。 变压器的文字符号为“T”,图形符号如图3.12所示。 (a)中频变压器 (b)高频变压器 (c)脉冲变压器 (d)电源变压器 (e)音频变压器 图3.12 常用变压器的图形符号

第一部分用字母表示变压器的主称,其部分字母的意义如表3.8所示; (3)变压器的型号及命名法。 变压器的型号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字母表示变压器的主称,其部分字母的意义如表3.8所示; 第二部分用数字表示变压器的功率,单位用伏安(VA)或瓦(W),但RB型变压器除外; 第三部分用数字表示变压器的序号。 表3.8 变压器型号中主称部分字母所表示的意义 字母 意义 DB 电源变压器 HB 灯丝变压器 CB 音频输出变压器 SB或ZB 音频(定阻式变压器) RB 音频输入变压器 SB或EB 音频(定压式或自耦式)变压器 GB 高压变压器

2. 变压器的检测 方法一,通过观察变压器的外貌来检查其是否有明显异常现象。如线圈引线是否断裂,脱焊,绝缘材料是否有烧焦痕迹,铁心紧固螺杆是否有松动,硅钢片有无锈蚀,绕组线圈是否有外露等。 方法二,绝缘性测试。用万用表R×10 K挡分别测量铁心与初级,初级与各次级、铁心与各次级、静电屏蔽层与初次级、次级各绕组间的电阻值,万用表指针均应指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否则,说明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 方法三,线圈通断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 R挡,测试中,若某个绕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绕组有断路性故障。

方法四,判别初、次级线圈。电源变压器初级引脚和次级引脚一般都是分别从两侧引出的,并且初级绕组多标有220 V字样,次级绕组则标出额定电压值,如15 V、24 V、35 V等。再根据这些标记进行识别。 方法五,空载电流的检测。 (1)直接测量法。 将次级所有绕组全部开路,把万用表置于交流电流挡(500 mA,串入初级绕组。当初级绕组的插头插入220 V交流电时,万用表所指示的便是空载电流值。此值不应大于变压器满载电流的10%~20%。一般常见电子设备电源变压器的正常空载电流应在100 mA左右。如果超出太多,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性故障。

(2)间接测量法。 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中串联一个10 Ω或5 Ω的电阻,次级仍全部空载。把万用表拨至交流电压挡,加电后,用两表笔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降U,然后用欧姆定律算出空载电流I空,即I空=U/R。 存在短路故障的变压器,其空载电流值将远大于满载电流的10%。当短路严重时,变压器在空载加电后几十秒钟之内便会迅速发热,用手触摸铁心会有烫手的感觉。此时不用测量空载电流便可断定变压器有短路点存在。

任务四 晶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3.5.1 晶体二极管的识别 任务四 晶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3.5.1 晶体二极管的识别 晶体二极管简称为二极管,主要内部结构由一个PN 结加上外引线及管壳构成。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单向导电性。 1. 晶体二极管的分类 晶体二极管的种类很多、大小不同、形态各异。 从外观上看,比较常见的有玻璃壳二极管、塑封二极管、金属壳二极管、大功率螺栓形金属壳二极管、微型二极管和片状二极管。 二极管按其制造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锗管和硅管两大类,每一类又分为“N”型和“P”型; 按其制造工艺不同,可分为点接触型二极管和面接触型二极管; 按功能与用途不同,可分为一般二极管和特殊二极管两大类,一般二极管包括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等,特殊二极管主要有稳压二极管、敏感二极管(磁敏二极管、热敏二极管、压敏二极管等)、变容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等。没有特别说明时,晶体二极管是指一般的二极管。

(a)二极管的一般符号 (b)稳压二极管 (c)发光二极管 (d)光敏二极管 2. 晶体二极管的型号及命名法 晶体二极管的文字符号为“V或VD”,图形符号如图3.15所示。如图3.15(a)、(b)、(c)、(d)所示分别为二极管的一般符号、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 (a)二极管的一般符号 (b)稳压二极管 (c)发光二极管 (d)光敏二极管 图3.15 常用晶体二极管的图形符号

国产晶体二极管的型号由五部分组成,如图3.16所示。第一部分用数字“2”表示二极管的主称(极数),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二极管的材料和极性,第三部分用字母表示二极管的类型,第四部用数字表示二极管的序号,第五部分用字母表示二极管的规格。 图3.16 晶体二极管型号的命名法

晶体二极管型号中各组成部分的含义,见表3.10。 例如:2AP9为N型锗材料普通检波二极管,2CZ55A为N型硅材料整流二极管,2CK71B为N型硅材料开关二极管,2CW54为N型硅材料稳压二极管。 表3.10 晶体二极管型号的含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2 A:N型,锗材料 B:P型,锗材料 C:N型,硅材料 D:P型,硅材料 P:小信号管 序号 规格 Z:整流管 K:开关管 W:电压调整管和电压基准管 L:整流堆 C:变容管 S:隧道管 V:混频检波管

3. 晶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最大整流电流IFM和最高反向电压URM。 (1)最大整流电流IFM。IFM是指二极管长期连续工作时,允许通过PN结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值。实际使用二极管时,正向平均电流不允许超过IFM,否则将会烧坏二极管。 (2)最高反向电压URM。URM是指反向加在二极管两端而不致引起PN 结击穿的最大电压。使用中应选用URM大于实际工作电压2倍以上的二极管,如果实际工作电压的峰值超过URM,二极管将被击穿。此外,晶体二极管还有最大反向电流、最高工作频率、结电容、最高工作温度等参数。它们都可以在半导体器件手册中查到。

3.5.2 晶体二极管的检测 1. 检测小功率晶体二极管 (1)判别正、负电极 ① 观察外壳上的的符号标记。 通常在二极管的外壳上标有二极管的符号,带有三角形箭头的一端为正极,另一端是负极。 ② 观察外壳上的色点。 在点接触二极管的外壳上,通常标有极性色点(白色或红色)。一般标有色点的一端即为正极。还有的二极管上标有色环,带色环的一端则为负极。 ③ 万用表测试 以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为准,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正极,红表笔所接的一端为负极。

(2)检测最高工作频率 晶体二极管工作频率,除了可从有关特性表中查阅出外,实用中常常用眼睛观察二极管内部的触丝来加以区分,如点接触型二极管属于高频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多为低频管。另外,也可以用万用表R×1 K挡进行测试,一般正向电阻小于1 K的多为高频管。 (3)检测最高反向击穿电压 对于交流电来说,因为不断变化,因此最高反向工作电压也就是二极管承受的交流峰值电压。需要指出的是,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并不是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一般情况下,二极管的击穿电压要比最高反向工作电压高得多(约高1倍)。

2. 高频变阻二极管的检测 (1)识别正、负极 高频变阻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在外观上的区别是其色标颜色不同,普通二极管的色标颜色一般为黑色,而高频变阻二极管的色标颜色则为浅色。其极性规律与普通二极管相似,即带绿色环的一端为负极,不带绿色环的一端为正极。 (2)测量正、反向电阻来判断其好坏 具体方法与测量普通二极管正、反向电阻的方法相同,当使用500型万用表R×1 K挡测量时,正常的高频变阻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5~55 K,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3. 变容二极管的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R×10 K挡,无论红、黑表笔怎样对调测量,变容二极管的两引脚间的电阻值均应为无穷大。如果在测量中,发现万用表指针向右有轻微摆动或阻值为零,说明被测变容二极管有漏电故障或已经击穿损坏。对于变容二极管容量消失或内部的断路性故障,用万用表是无法检测判别的。必要时,可用替换法进行检查判断。 4. 单色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在万用表外部附接一节15V干电池,将万用表置R×10K或R×100挡。这种接法就相当于给万用表串接上了15 V电压,使检测电压增加至3 V(发光二极管的开启电压为2 V)。检测时,用万用表两表笔轮换接触发光二极管的两管脚。若管子性能良好,必定有一次能正常发光,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为正极,红表笔所接的为负极。

5.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1)判别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负电极。红外发光二极管有两个引脚,通常长引脚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因红外发光二极管呈透明状,所以管壳内的电极清晰可见,内部电极较宽较大的一个为负极,而较窄且小的一个为正极。 (2)将万用表置于R×1 K挡,测量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通常,正向电阻应在30 K左右,反向电阻要在500 K以上,这样的管子才可正常使用。要求反向电阻越大越好。

6. 红外接收二极管的检测 (1)识别管脚极性 ① 从外观上识别。常见的红外接收二极管外观颜色呈黑色。识别引脚时,面对受光窗口,从左至右,分别为正极和负极。另外,在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管体顶端有一个小斜切平面,通常带有此斜切平面一端的引脚为负极,另一端为正极。 ② 将万用表置于R×1 K挡,用来判别普通二极管正、负电极的方法进行检查,即交换红、黑表笔两次测量管子两引脚间的电阻值,正常时,所得阻值应为一大一小。以阻值较小的一次为准,红表笔所接的管脚为负极,黑表笔所接的管脚为正极。

(2)检测性能好坏。 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红外接收二极管正、反向电阻,根据正、反向电阻值的大小,即可初步判定红外接收二极管的好坏。 7. 激光二极管的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R×1 K挡,按照检测普通二极管正、反向电阻的方法,即可将激光二极管的管脚排列顺序确定。但检测时要注意,由于激光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比普通二极管要大,所以检测正向电阻时,万用表指针仅略微向右偏转而已,而反向电阻则为无穷大。

任务五 晶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3.6.1 晶体三极管的识别 晶体三极管是一种具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晶体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的核心器件之一,在各种电子电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1. 晶体三极管的类型 晶体三极管的种类繁多。按所用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锗管、硅管和化合物管; 按导电极性不同可分为NPN型管和PNP 型管; 按截止频率可分为超高频管、高频管(≥3 MHz)和低频管(<3 MHz); 按耗散功率可分为小功率管(<1 W)和大功率管(≥1 W); 按用途可分为低频放大管、高频放大管、开关管、低噪声管、高反压管、复合管等。

晶体管的文字符号为“V”,图形符号如图3.17所示。 2. 晶体管的型号及命名法 晶体管的文字符号为“V”,图形符号如图3.17所示。 晶体管的三个极是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用B、E和C表示。NPN型和PNP型晶体管图形丝符号的区别在于发射极箭头的方向不同,箭头的方向表示发射结加正向电压时的电流方向。 (a)NPN型 (b)PNP型 图3.17 常用晶体管的图形符号

国产晶体管的型号由五部分组成,如图3.18所示。第一部分用数字“3”表示晶体管的主称(极数),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晶体管的材料和极性,第三部分用字母表示管的类型,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晶体管的序号,第五部分用字母表示晶体管的规格。 图3.18 晶体管型号的命名法

晶体管型号中各组成部分的含义,见表3.11。例如,3AX31为PNP型锗材料低频小功率管,3DG6B为NPN型硅材料高频小功率晶体管。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3 A:PNP型,锗材料 B:NPN型,锗材料 C:PNP型,硅材料 D:NPN型,硅材料 表3.11 晶体管型号的含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3 A:PNP型,锗材料 B:NPN型,锗材料 C:PNP型,硅材料 D:NPN型,硅材料 X:低频小功率晶体管 序号 规格 G:高频小功率晶体管 D:低频大功率晶体管 A:高频大功率晶体管 K:开关管 J:阶跃恢复管 T:闸流管 Y:体效应管 B:雪崩管 C:变容管 Z:整流管 L:整流堆 S:隧道管

3.6.2 晶体管的检测 晶体管可从外形结构上进行判别或用万用表进行检测。从外形结构判断晶体管的管脚使用晶体管时,首先要弄清它的管脚极性。目前,晶体管的种类较多,封装形式不一,管脚也有多种排列方式。多数金属封装的小功率管的管脚是等腰三角形排列:顶点是基极,左边是发射极,右边是集电极。有的高频晶体管有4根引出电极,为了屏蔽高频电磁场的干扰,D为接地极。大功率晶体管一般直接用金属外壳作集电极。

1. 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检测 (1)已知型号和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可按下述方法来判断其性能好坏 ① 测量极间电阻。 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 K挡,按照红、黑表笔的六种不同接法进行测试。其中,发射结和集电结的正向电阻值比较低,其他四种接法测得的电阻值都很高,约为几百千欧至无穷大。但不管是低阻还是高阻,硅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要比锗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大得多。 ② 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CEO的数值近似等于管子的倍数β和集电结的反向电流ICBO的乘积。ICBO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长很快,ICBO的增加必然造成ICEO的增大。而ICEO的增大将直接影响管子工作的稳定性,所以在使用中应尽量选用ICEO小的管子。

通过用万用表电阻直接测量三极管E-C极之间的电阻方法,可间接估计ICEO的大小。 具体方法如下: 万用表电阻的量程一般选用R×100或R×1 K挡,对于PNP管,黑表管接E极,红表笔接C极,对于NPN型三极管,黑表笔接C极,红表笔接E极。要求测得的电阻越大越好。E-C间的阻值越大,说明管子的ICEO越小;反之,所测阻值越小,说明被测管的ICEO越大。一般说来,中、小功率硅管、锗材料低频管,其阻值应分别在几百千欧、几十千欧及十几千欧以上,如果阻值很小或测试时万用表指针来回晃动,则表明ICEO很大,管子的性能不稳定。

③ 测量放大能力(β)。 目前有些型号的万用表具有测量三极管HFE的刻度线及其测试插座,可以很方便地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先将万用表功能开关拨至R×100或R×1K挡,量程开关拨到ADJ位置,把红、黑表笔短接,调整调零旋钮,使万用表指针指示为零,然后将量程开关拨到hFE位置,并使两短接的表笔分开,把被测三极管插入测试插座,即可从hFE刻度线上读出管子的放大倍数。 另外有此型号的中、小功率三极管,生产厂家直接在其管壳顶部标示出不同色点来表明管子的放大倍数β值,其颜色和β值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但要注意,各厂家所用色标并不一定完全相同。

(2)检测判别电极 ① 判定基极。 用万用表R×100或R×1 K挡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被测三极管为PNP型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

② 判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以PNP为例)。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 K挡,红表笔接基极B,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管脚时,所测得的两个电阻值会是一个大一些,一个小一些。在阻值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2. 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的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R×1挡,通过单独测量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各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即可判断其是否正常。 具体测试原理、方法及步骤如下: (1)将红表笔接E,黑表笔接B,此时相当于测量大功率管B-E结的等效二极管与保护电阻R并联后的阻值,由于等效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较小,而保护电阻R的阻值一般也仅有20~50。所以,二者并联后的阻值也较小;反之,将表笔对调,即红表笔接B,黑表笔接E,则测得的是大功率管B-E结等效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值与保护电阻R的并联阻值,由于等效二极管反向电阻值较大,所以,此时测得的阻值即是保护电阻R的值,此值仍然较小。 (2)将红表笔接C,黑表笔接B,此时相当于测量管内大功率管B-C结等效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一般测得的阻值也较小;将红、黑表笔对调,即将红表笔接B,黑表笔接C,则相当于测量管内大功率管B-C结等效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测得的阻值通常为无穷大。 (3)将红表笔接E,黑表笔接C,相当于测量管内阻尼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测得的阻值一般都较大,约300~∞;将红、黑表笔对调,即红表笔接C,黑表笔接E,则相当于测量管内阻尼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测得的阻值一般都较小,约几至几十。

讨论:如何用万用表判别晶体管的三个电极?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一、简答题 1. 四环电阻器和五环电阻器的各环代表什么含义? 2. 怎样判别固定电容器性能的好坏? 3. 怎样判别电解电容器的极性? 4. 怎样判别晶体二极管的正、负极? 5. 使用晶体二极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