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之役
背景 廣州入城爭端 修約問題 阿羅號事件 西林教案
問題 為何在南京條約(1842)簽訂後14年(1856),中國與外國人之間會再起衝突? 英國人為何要取得九龍半島?
英法聯軍之役的背景 鴉片戰爭(1842年) 英法聯軍之役(1856年) 為何在南京條約簽訂後14年,中國與外國人之間會再起衝突? 英國貪得無厭(提出修約) 中外關係的惡化(入城爭議、亞羅號事件及西林教案)
入城問題 據《南京條約》及其附件規定,英國人可以在開放通商的五個商埠居住 但廣州居民的反英情緒高漲,並自發組成團練堅拒英人入城,屢次發生衝突 中國官員葉名琛「隻眼開,隻眼閉」
修約問題 英國人根據《南京條約》附則中「最惠國待遇」的條款規定,援引《中美望廈條約》以及《中法黃埔條約》中12年修約的規定,要求修改條約 英國要求 中國全境開放通商 鴉片貿易合法化 廢除進口貨物關稅 外國公使駐京 中方代表兩廣總督葉名琛不受理 英國人對中方官員不滿,中國人亦不滿英國人提出的無理要求。
亞羅號事件 亞羅號是在本港註冊的船隻,從事走私活動 中方上船緝私,發現船隻登記過期。船員與官員衝突被捕 英人指混亂中,中國人踐踏英國國旗,要求中方道歉 葉名琛只釋放船員,卻不肯道歉。
西林教案 法國神父馬賴違反中國禁令,私自潛入中國傳教。 西林縣令依律處死馬賴,法國要求道歉,葉名琛不理
總結 中英雙方均有責任,而其中葉名琛處理不當(迴避問題)致令雙方矛盾(誤會)擴大,實為箇中關鍵。
結果 1857.1,聯軍攻陷廣州後,繼續北上 1857.6,《天津條約》簽訂 1859.6,中英換約之爭 1860.10,聯軍攻陷北京,火燒圓明園, 簽訂《北京條約》
英法聯軍之役
九龍半島的割讓
廣州入城問題 中國立場 英國立場 此乃英國人與民間的衝突,與政府無關,不宜介入。 此反映民間的反洋人情緒高漲,中方不宜出面鎮壓,否則容易引火自焚,最佳辦法是待事件淡化。 根據南京條約規定,外國人可以出入條約開放商埠(廣州)。 廣州市民採用恐佈襲擊的手段阻止英人入城,違反契約,中國人不守信用。 中國官員有責任保障在華洋人的人身安全,但中方官卻置之不理,有暗中支持之嫌。
修約問題 中國立場 英國立場 中美及中法條約是商務條約,與中英南京條約的和平條約性質有別,不能混同。 根據最惠國條款,英國可「一體均沾」其他洋人在華最得的利益。 因此可援引中法、中美條約,要求中方修訂條約以爭取更大的利益。
阿羅號事件 中國立場 英國立場 阿羅號的註冊已逾期,不受英方保護,而且此船涉嫌走私,中方官員有權調查。 船上衝突導致英旗被踩乃當時情況混亂,責不在中方,而中方調查完成後亦已釋放水手。事件中,中方沒錯,不應道歉。 阿羅船事件中,中方官員踩英旗,有辱國體,必須道歉。
西林教案 中國立場 法國立場 根據南京條約,領事裁判權只適用於通商口岸。 根據南京條約,只開放五個口岸,內地不容洋人進入。馬賴神父違反中國法規,是自取其咎。 馬賴神父是法國公民,且為神職人員,沒有從事犯罪活動。 即使進入內地傳教也罪不致死。根據領事裁判權,在處刑前亦應知會法國領事。
共通點 雙方在爭論中,均援引相關條文,各有理據,由此可見問題源於雙方對條約的理解和履行的細節有分歧。 中方官員(葉名琛)在處理上漠視洋人的訴求,加劇洋人的不滿。 Q﹕如果葉名琛採用合適的回應,能否避免戰爭?
天津條約 中國和外國互派公使,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增開長江流域的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 增開沿海的牛莊、登州、台灣、淡水、潮州及瓊州為通商口岸。 外國人可以自由到內地遊歷、通商、傳教。 外國人犯罪,皆由外國領事會同審理。 保護洋教士及教徒 對英賠款400萬兩,對法賠款200萬兩。
附約 修改稅則,一概以「值百抽五」為原則。 鴉片改稱「洋藥」,允許納稅進口。 海關聘英人幫辦稅務
北京條約 全面履行《天津條約》。 對英、法賠款各增至800萬兩。 增開天津為商埠。 准許招募華工出國。 割九龍半島南部給英國。 允許傳教士在內地租買土地,修建教堂。
目的 方便洋人與皇帝直接接觸。 改善英人貿易條件 放寬洋人在內地活動的限制,並保護洋人的人身安全 解決鴉片貿易的問題 增加海關的透明度 擴展在港的地盤 抵銷成本
英法聯軍之役的影響 主權的喪失 中外衝突加劇 打擊中國的社會經濟 華工出洋潮的出現 內河航行權,令國防洞開 內地自由行 領土喪失 海關管理權 領事裁判權擴大 公使駐京 中外衝突加劇 打擊中國的社會經濟 鴉片合法化 洋貨傾銷 華工出洋潮的出現
中日甲午戰爭
背景﹕東北亞的地緣戰略形勢 中國 推行洋務30多年,建 立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 中、朝為傳統友邦,戰略合作伙伴,唇亡齒寒,會威脅中國國防。 日本 推行維新近30年,國力提升,有入侵大陸的野心。 企圖乘朝鮮內亂進侵。 朝鮮 與中國乃傳統友邦,與日本為世仇。 1890年代才開國,國內出現分裂,內亂不斷 俄國 由滿洲南下,逐步蠶食中國領土。但勢力仍未至朝鮮。 俄國國內不寧,自顧不暇
北進與南進 北進 朝鮮、滿洲、蒙古、中國本土 南進 琉球、台灣、福建、中國本土
馬關條約 中國承認朝鮮獨立自主。 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賠償日本軍費白銀 2 億兩。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船可沿內河駛入上述口岸。 日人可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可免稅項。 日人可享有最惠國待遇及領事裁判權。
目標 與西方列強看齊,成為遠東第一強國。 開拓中國市場,滿足國內工業化的需要。 逼中國放棄朝鮮,使其得以併吞朝鮮(1910) 為將來侵略中國鋪路。
甲午戰爭的影響 中國政局 經濟狀況 遠東形勢的改變(競爭白熱化) 瓜分危機 藩屬喪失 主權喪失 國際地位下滑 洋務運動結束,激發維新與革命 被逼大舉外債 打擊民族工業 遠東形勢的改變(競爭白熱化) 日本崛起及野心上升 俄國介入,英國失去原來的優勢
甲午戰後列強對遠東的介入 1894年後,列強先後介入 日本從中國手中取得利益 俄國企圖壓制日本,並擴展其在遠東的力量(1896,中俄密約) 德國、法國介入逼日本還遼事件 1902,日本向英國靠攏(英日同盟) 1904,日俄戰爭
列強瓜分中國 國家 勢力範圍(面) 租借地(點) 俄國 外蒙、新疆、滿洲、遼東半島 大連、旅順 英國 長江流域 香港(新界)、威海衛 法國 雲貴地區、廣西 廣州灣(湛江) 德國 山東半島 膠州灣(青島) 日本 福建 福州
點﹕租借地 線﹕交通線(鐵路) 面﹕勢力範圍
列強瓜分中國的目的 列強看不起中國,希望獲取更多利益 列強怕勢力失衡,有損既得利益/ 通商利益 歐洲的同盟制度(1870年代起)導致各國互不信任 歐洲列強已在(1880年代)瓜分非洲,將注意力放在亞洲 列強不滿足於掠奪市場,更要掠奪資源 先下手為強,怕執輸,形成惡性競爭
列強瓜分中國的影響 破壞中國的領土完整 國家經濟及財政受損(市場萎縮) 列強關係惡化(戰事一觸即發) 破壞中國的管治威信 勢力範圍內洋商優先 欠洋人高利貸,沒能力實現現代化 列強關係惡化(戰事一觸即發) 破壞中國的管治威信
門戶開放政策 英國主動提出與美國合作的原因? 為何英國不出面? 為何美國願意合作? 意識到貿易壁壘長遠對英國在華商貿發展有損 英國在華的既得利益會加劇其他國家對此政策的不信任 美國在華沒有既得利益,相對「中立」 為何美國願意合作? 美國希望發展在華的勢力,而且門戶開放對各國均有利
門戶開放政策的內容及精神 「做大個餅」、「有錢齊齊搵」(皆大歡喜) 門戶開放、利益均霑 尊重中國主權及領土完整 維護既得利益(各國均不得干涉) 由中國政府按現行稅率徵收關稅 船舶運費一律 商業機會均等
門戶開放政策的影響 中國避免為列強瓜分 緩和列強在華的矛盾,令列強利益一致,促使日後在華的共同行動。 美國得以分享在華權益。
義和團及八國聯軍 洋人深入中國內地與華人雜處 根據南京、天津、北京條約 外國人可以在中國境內自由活動(遊歷、通商、傳教、建屋、永久居留),形成多次的華洋衝突 洋人侵奪大部份的利權,令中國民營產業大受打擊或萎縮(重災區﹕運輸業),大量人民失業,他們成為流民,甚至秘密結社
教案 由於華洋生活習慣、文化的不同,雙方易生矛盾或誤會。而來華的教士當中良莠不齊,他們當中很多只是在歐洲混不下去的地痞,甚至假借基督教名義在中國進行不法勾當。 而中國的流氓亦見外國人在中國享有特權,因此亦樂於依付教士,假借教徒的名義到處欺壓良民。而部份教士為了保護這些「教民」而在不辨是非曲直,在不知就裡的情況之下變成包庇他們的人。 這種情況足以令基督教在華的聲名狼藉。因而引發連番的教案,大量平民不滿洋教。其中1870年代的天津教案即為顯例。
由於政府有責任保護外國人的安全,因而經常被指無能及偏袒外國人,威信因而下降。而民眾為了自求多福,多自發組成地下團體。而這些團體多以宗教來維繫及吸納群眾。
政府 中國政府未能有效地疏導民眾的不滿情緒(威信的喪失) 官員雖惹不起洋人,但卻暗中縱容、默許扶植民間的反洋人勢力,制止排外運動不力,甚至刻意激起非理性的反洋情緒以轉移民眾的視線。 同時又不積極回應外國人的交涉要求。這種情況與英法聯軍前夕葉名琛、徐廣縉等人的取向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