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新申报表培训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 沈一娇 Shen_yijiao@ sina.com
一、新申报表修订的背景 (一)新政策不断出台 现行申报表没有及时修改,纳税人很难准确履行纳税义务,导致纳税人填报差错率较高,税收风险加大。(房地产、优惠) (二)原有表格结构不合理 导致申报表信息采集量不足,在新形势下难以满足税务机关加强所得税风险管理、后续管理以及税收收入分析等需求,严重制约了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管理方式转变 减少和取消行政审批,减少进户执法,纳服规范,税务机关仅通过申报表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这对申报表的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新申报表的主要特点 (一)架构合理 围绕主表进行填报,主表大部分数据从附表生成。每张表既能独立体现税收政策,又能与主表相互关联,层级分明,内容清晰,填报便捷。 (二)信息量丰富 既有会计信息,又有税会差异情况,同时还包括税收优惠、境外所得等信息,便于进行税收优惠、纳税情况、税收风险等分析提取信息、数据。 (三)注重主体,繁简适度 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选择填报,充分考虑不同纳税人规模、业务情况,比之前更加简化、便捷。
三、新申报表的主要内容
新申报表层级关系(四级关系) 主 表 纳税调整明细表 弥补亏损明细表 二级附表4张 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 汇总纳税表 2张 固定资产加速 折旧扣除明细表 收入费用明细表 6张 纳税调整二级 附表 12张 纳税调整明细表 资产损失(专项 申报)扣除明细表 弥补亏损明细表 免税、减计收入及 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 二级附表4张 主 表 所得减免优惠明细表 高新技术企业优 惠情况及明细表 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明细表 软件、集成电路企业 优惠情况及明细表 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 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 境外所得税纳税调整后所得明细表 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明细表 境外分支机构弥补亏损明细表 汇总纳税表 2张 跨年度结转抵免境外所得税明细表
(一)收入确认
新申报表给企业带来什么问题
申报表填报表单 作用:用于选择 必填表:基础信息表、主表、收入(支出)明细表、 期间费用明细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职工薪酬纳税调整明细表、 资产折旧(加速折旧)明细表、弥补亏损明细表 一级、二级、三级附表之间是否填报存在关联: 免税和减计收入、减免所得税、境外所得抵免 汇总纳税企业:由系统自动判断推送 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填报期间费用明细表 小额贷款公司:一般企业收支明细表 填报顺序:基础→收入→支出→期间费用→纳税调整二(三)级附表→境外所得→纳税调整一级附表→弥补亏损→优惠明细→汇总纳税→主表
基础信息表 反映纳税人基本信息: 1.区分正常申报、更正申报、补充申报:系统自动推送 2.注册资本、所属行业明细代码、资产总额、企业主要股东信息由系统从龙版取数 企业主要股东投资比例相同时的取值口径 股东为国外非居民企业时证件种类和证件号码可不填 作用: 1.代替小微备案资料(小微企业从业人数填表说明) 2.为税务机关后续管理提供基础信息资料(如企业主要股东发生变化、对外投资发生变化)
主表 一、主表结构和思路与老申报表相比,没有变化,展现企业所得税计算的全过程,即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扣除税收优惠数额,进行境外税收抵免,最后计算应补(退)税款。 二、力求简洁,只体现附表汇总金额,详细信息在附表填报。 手填:营业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事业单位可读) 三、主要变化 调整境外所得、税收优惠项目顺序 增加计算过程说明
主表 计算过程:三大块 核心部分 利润总额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
主表—利润总额计算 计算过程与利润表和老申报表均一致
主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新申报表 老申报表 变化: 1.境外所得、收入、所得减免从收入类调整移出,单列 2.第18行原“弥补”现改为“抵减”,抵减只能当年 3.所得减免金额的确认(国税函〔2010〕148号) 4.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从收入类调整移出,放到弥补亏损以前
所得减免金额的确认 某企业2014年度应税项目盈利300万,免税项目盈利200万,假设没有其他调整事项。
所得减免金额的确认 某企业2014年度应税项目盈利300万,免税项目亏损200万,假设没有其他调整事项。
所得减免金额的确认 某企业2014年度应税项目亏损300万,免税项目盈利200万,假设没有其他调整事项。
所得减免金额的确认 某企业2014年度应税项目亏损200万,免税项目盈利300万,假设没有其他调整事项。
主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过程
主表—应纳税额计算 新申报表 老申报表 新老基本一致,变化: 1.删除了合并纳税的内容 新申报表 老申报表 新老基本一致,变化: 1.删除了合并纳税的内容 2.增加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 3.总机构当期应入库税款=34+35+36行,而不是33行
收入明细表 一、适用范围 金融企业(银行、保险、证券):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 其他: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 二、设计理念 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按照会计口径填报企业的营业收入。
收入明细表 三、主要变化 1.科目设置变化 2.将视同销售收入从收入明细表中移除。(便于比对) 新报表 老报表 三、主要变化 1.科目设置变化 2.将视同销售收入从收入明细表中移除。(便于比对) 新报表 老报表 1、按照收入准则,将主营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建造合同收入(对应按照建造合同准则核算的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其他(兜底项目) 2、会计准则本身并未区分主营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因此其他业务收入是根据应用指南中“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关于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说明进行的数据分类 3、将视同销售收入从收入明细表中移除。保证了主表(A100000)第13行前的数字尽量和会计保持一致,这样便于后期税务机关利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信息和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信息进行风险比对,减少不必要的差异导致比对风险异常。
收入明细表 3.重新梳理了营业外收入的内容,更改了表述 新报表 老报表
收入明细表 四、填报口径及表间关系 1.对于出租固定资产的收入,融资租赁公司填报表第7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一般企业填报表第12行“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2.第4行和第18行有区别,18行有净收益的概念 3.一般企业表第1行填入主表第1行;第16行填入主表第11行 4.金融企业表第1行填入主表第1行;第35行填入主表第11行
成本支出明细表 成本支出明细表与收入明细表对应,在适用范围、设计理念、主要变化上与收入明细表基本一致。此外,与老报表相比,成本支出明细表将期间费用移除,单列一张表填列。
成本支出明细表 填报口径及表间关系 1.对于出租固定资产的支出,融资租赁公司填报表第7行“让渡资产使用权成本”;一般企业填报表第12行“出租固定资产成本”。 2.第4行和第18行有区别,18行有净损失的概念 3.一般企业表第1行填入主表第2行;第16行填入主表第12行 4.金融企业表第1行填入主表第2行;第33行填入主表第12行
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 一、与财务报表的对应关系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收入支出表 民间非营利组织: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业务活动表 二、包含的内容 一张表上包含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的内容,在填入主表时需分析填列
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 主表第1行“营业收入” 主表第9行“投资收益” 主表第11行“营业外收入” 主表第2行“营业成本” 主表第12行“营业外支出”
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 主表第1行“营业收入” 主表第9行“投资收益” 主表第11行“营业外收入” 主表第2行“营业成本” 主表第12行“营业外支出”
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 三、主要变化 1.合并收入、支出一张表 2.区分事业和民间非营利 3.取消了按收入比例计算不准予扣除的支出方式 4.不区分应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在表A105040进行调整
期间费用表—新增,对原成本费用明细表三项费用的细化 人工成本,考虑到行次问题,对职工薪酬不再细分 有扣除限额的项目 根据期间费用的用途划分,按大多数企业经常发生的项目列示 财务费用
期间费用表 注意事项: 一、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不填报本表 二、看似简单,但对纳税人而言是巨大的挑战—无法与会计科目一一对应,需分析填报 三、金融企业“业务及管理费”科目情况填报在第1列“销售费用”中 四、非常重要,部分费用与纳税调整表密切相关 第4行的金额填入表A105000第15行第1列 第5行的金额填入表A105060第1行 第6行的金额填入表A105000第23行第1列 第19行的金额与表A107014存在一定逻辑关系
纳税调整项目总体情况介绍 纳税调整项目是纳税人填报的重点和难点项目,这部分着重体现税会差异 总体架构:1+12+2 1:一级附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12:二级附表—视同销售、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投资收益、财政性资金、职工薪酬、广告和业务宣传费、捐赠、政策性搬迁、资产折旧、重组、准备金、资产损失 2:三级附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专项申报资产损失
纳税调整项目总体情况介绍 设计思路: 1.展现税会差异。梳理税会差异,在老的纳税调整表的基础上,在覆盖全面与突出重点中进行平衡,明确列举了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特殊事项、特别纳税调整共五大类33小类的纳税调整事项。并全方位展现计算过程。 2.丰富信息采集。为后续管理、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部分调整事项设置了三级明细附表,进行明细信息的采集,部分表格兼具信息披露功能,如捐赠支出纳税调整明细表,要求披露捐赠支出的明细信息。
纳税调整项目总体情况介绍 3.优化表格设计。一是体现在申报层级上,纳税调整及附表,共三个层级,对需填报附表的项目金额,由附表直接对应切入填写,从三级到二级再到一级附表,汇总填报到主表中,层次更为清晰顺畅。同时也明确,在发生纳税调整时才进行填报(两个例外:资产损失、折旧为发生涉税事项时填报)。 二是体现在明细附表设计上,既列示税会差异,尽可能多的采集涉税信息,又兼顾纳税人申报负担,在纳税调整表明细附表的设置上,对重要事项(如企业重组)、跨年度管理事项(如符合条件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等进行了明细附表设置,同时对需要明细数据支撑的如专项申报资产损失申报表、加速折旧统计表进行延展,设置了三级明细附表。
纳税调整项目总体情况介绍 主要变化: 1.报表结构上 老报表:1(视同销售) 1(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6(优惠、公允价值、广告、折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 新报表:1+12+2 2.纳税调整项目上 老报表: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准备金调整、房地产预计利润调整、特别纳税调整、其他共7大类51小类 新报表: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特殊事项、特别纳税调整、其他共6大类36小类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注:去除了接受捐赠、收入类优惠调减以及境外所得调减,调整了重组位置 一、收入类调整项目 变化及数据来源 (一)视同销售收入 表A105010第1行(新增) (二)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 表A105020第14行(新增) (三)投资收益 表A105030第10行(内容有调整),反映持有和处置收益调整 (四)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 自己填(原附表十一) (五)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调整 自己填(新增项目),相关交易费用在此调增 (六)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自己填(去除原附表七《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保留项目) 账载金额=主表第8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七)不征税收入 表A105040第7行(新增) (八)销售折扣、折让和退回 自己填,基本无差异。退回调减仅指销售跨期退货 (九)其他 自己填 注:去除了接受捐赠、收入类优惠调减以及境外所得调减,调整了重组位置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二、扣除类调整项目 变化及数据来源 (一)视同销售成本 表A105010第11行(新增) (二)职工薪酬 (三)业务招待费支出 账载金额表A104000第4行,税收金额系统计算判断,允许修改(股权投资。筹建期建议在资产类调整),收入口径(注意填表说明) (四)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表A105060第12行(有调整,增加关联方分摊) (五)捐赠支出 表A105070第20行(新增) (六)利息支出 自己填(利率超标、关联方、投资者投资未到位),纳税调减基本没有 (七)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自己填,全额调增 (八)税收滞纳金、加收利息 自己填,全额调增,增加了“加收利息”项目(特别纳税调整) (九)赞助支出 自己填,全额调增(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直接向受赠人捐赠?,广告性质赞助支出在第(四)项调整)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注:1.扣除类调整项目均指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资本化的项目应在《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反映 二、扣除类调整项目 变化及数据来源 (十)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 自己填 (十一)佣金和手续费支出 账载金额表A104000第6行(新增项目,比例有5%、10%、15%) (十二)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表A105040第7行 (十三)跨期扣除项目 自己填(新增项目,主要是煤矿企业维简费、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预提费用、预计负债) (十四)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 自己填,全额调增 (十五)境外所得分摊的共同支出 表A108010第10行第16+17列(新增项目) (十六)其他 注:1.扣除类调整项目均指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资本化的项目应在《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反映 2.去除了加计扣除优惠调减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三、资产类调整项目 变化及数据来源 (一)资产折旧、摊销 表A105080第27行(将原6个项目归并到一张附表上,内容有调整) (二)资产减值准备金 自己填(保留项目,去除了原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 仅调整持有期间(提取、价值转回等)的资产减值准备金情况,资产处置发生损失的,在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调整 (三)资产损失 表A105090第14行 (四)其他 自己填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四、特殊事项调整项目(新增类别) 变化及数据来源 (一)企业重组 表A105100第14行(从原收入类调整项目迁来) (二)政策性搬迁 表A105110第24行(新增) (三)特殊行业准备金 表A105120第30行(新增,仅针对允许提取准备金的保险、证券、期货、金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不允许扣除的准备金在资产减值准备金栏目调整)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计算的纳税调整额 表A105010第21行(项目不变,新增附表) (五)其他 自己填 五、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 自己填(对于特别纳税调整项目一方调增,一方是否允许调减,政策不清楚。如利息) 六、其他
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 一、将原在收入、成本明细表反映的视同销售收入和成本移出,在此单列一张表反映,并根据视同销售情形进一步细化。 二、A101010第4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与本表第2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视同销售收入”的联系。 会计处理不同,税收待遇相同 三、第8行“用于对外投资项目视同销售收入”,实施条例25条未列举,按国税涵〔2008〕828号第二条第(六)项。 四、在填报中需要注意的是,“视同销售成本”的“纳税调整金额”需以负数填列,将第11行的绝对值填入表A105000第13行。目的是为了反映调整方向。
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 例:某企业将自产的产品100作为市场推广的礼品赠送给客户,同期同类该产品市场售价110(不考虑增值税)。
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 只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才需填报这块内容。将原纳税调整明细表中一项内容在此细化。 目的:解决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可作为计算三项费用扣除限额的基数问题。 明确:预售环节缴纳的营业税、土增值税可税前扣除。但需是会计上没进费用,否则,会造成重复扣除。 注意:只有将以前年度未完工产品在本年转完工产品才允许填报26-29行相关内容,否则,会重复扣除。(注意填报说明和预缴表)
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填报现行申报表的几个问题 1.按现行报表设计逻辑,表A101010的营业收入是根据企业会计核算填报,因此,本表26-29行只有在会计上进行收入确认,才可进行纳税调减项的填报。但国税发〔2009〕31号和国税函〔2010〕201号对开发产品完工确认收入和会计有差异,或会计也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企业迟迟不结转收入,在报表上填报就显得较为复杂。 方法:在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下收入类调整项目和扣除类调整项目项下“其他”进行纳税调整,符合填报说明,但企业计算三项费用扣除限额时少了一块(时间性差异,以后会转回) 2.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由于土地增值税没有清算,在会计确认收入,按照会计谨慎原则预提的土地增值税进入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是不能扣除的。但从填报说明上看,主表(A100000)第3行“营业税金及附加”要求纳税人根据会计核算科目填报。 方法:在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29行扣除类调整项目下“其他”进行纳税调增。
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 适用情形: 一、跨期收取的租金、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条例:合同约定的应付日期 新增附表,反映时间性差异 适用情形: 一、跨期收取的租金、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条例:合同约定的应付日期 国税函〔2010〕79号:提前一次性收取—分期均匀计入 会计:对于经营租赁的租金,出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确认为当期损益;其他方法更为系统合理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二、 分期确认收入 条例: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完工进度法 会计:分期收款销售符合实质性融资性质的,可在销售成立时一次确认销售收入,且以公允价值(分期收款总额的现值或商品采用一次性付款时的售价)确认收入金额。
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 三、政府补助递延收入 会计: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一)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二)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税收确认应税收入,会计记“营业外收入”:无差异,不调整,不填表 税收确认应税收入,会计记“递延收益”:填表调增,在会计结转“营业外收入”时,填表调减 税收确认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会计记“营业外收入”:在表A105040调整 税收确认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会计记“递延收益”:无差异,不调整。在会计结转“营业外收入”时在表A105040调整 税收确认其他不征税收入,会计记“营业外收入”:在表A105000调整 税收确认其他不征税收入,会计记“递延收益”:无差异,不调整。在会计结转“营业外收入”时在表A105000调整
投资收益纳税调整明细表 二、持有收益中,免税的股息收入不在本表调整,在表A107010《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第3行调整。
投资收益纳税调整明细表 填报案例 A企业于2013年1月取得B公司30%的股权,支付价款6000万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4000万元(假定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2013年12月31日,A公司对该项投资计提减值准备500万元。2013年12月31日,B公司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2014年5月8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0万元,并于7月25日发放现金股利。2014年11月30日,A企业将该股权以7000万元的价格转让。分析A企业2013、2014年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及报表填报方法。(假定2013年也使用新申报表)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 一、采用台账式申报表。在填报时,不分项目,按取得收入、发生支出时间进行汇总填报。 二、仅对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进行调整,资本化支出,通过《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80)进行纳税调整(填报说明)。 资本化支出,在A105080哪里调整?—通过折旧额,同时需反映账载金额和计税基础的差异 三、本表调整的是税收确认为不征税收入的情形,对于税收确认为应税收入的情形,在表A105020调整。 四、对软件企业取得的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不在本表调整,直接在表A105000调整。 填报举例
职工薪酬纳税调整明细表(新增二级附表) 一、将原工资薪金支出、职工福利费支出、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基本保险、社会保险等七项调整项目归并为一项,在本表进行明细反映。 二、相关政策规定 股权激励:《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我国居民企业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8号) 职工教育经费8%比例: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全额扣除: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动漫企业 三、通常“税收金额”填报的是一个比较的小值,但以下几种情况例外: 1.对于计提未使用或未上交的职工薪酬项目由于不得税前扣除,第4列“税收金额”一律填0。 2.对于企业动用2008年以前计提结余的职工福利费等,相应行次的第4列“税收金额”填0。 3.对于企业为部分员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不作为补充处理,作职工福利费处理,第10行和第11行第4列“税收金额”填0,在第3行“职工福利费”项下调整。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 保留附表,作了调整 新报表 老报表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 第4行“本年计算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的销售(营业)收入”需计算填列(填报说明:按税法规定计算)。 一般企业: 表A105010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 金融企业: 表A105010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 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 表A105010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 本表第1行与表A104000第5行第1+3列金额相等,均反映会计核算计入本年损益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金额。一般情况没问题,在有视同销售的情况下,由于税会差异,本表第1行会产生少反映金额的情况。 例:某企业用自产产品用于市场推广,该产品成本100,市场售价150,增值税税率17%。企业会计处理为: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125.5 贷:存货 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 会计上反映125.5的业务宣传费,根据税收口径,应体现175.5的业务宣传费,差额50元。如当年会计核算的业务宣传费支出超过限额,对当年的纳税申报没有影响,影响以后年度结转额;如当年未超过扣除限额(不考虑以前年度结转的情况),当年少扣一块。对这部分差额,可在表A105000第29行或42行调整。 用于交际应酬、捐赠、用于职工奖励和福利的视同销售亦可同样处理。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 关于表第12行的计算公式,可简化为2+7+10-11-9,计算结果相同。
捐赠支出纳税调整明细表 一、只填报限额扣除的公益性捐赠调整情况,税法规定予以全额税前扣除的公益性捐赠不在本表填报—没有差异 二、根据填表说明,本表第6列“非公益性捐赠—账载金额”填报会计核算计入本年损益的税法规定公益性捐赠以外其他捐赠金额。 而表A105000第21行“(九)赞助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公益性捐赠的赞助支出的金额,包括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 两者有重叠,个人建议非公益性捐赠在本表反映较好。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表 一、与原有附表分类相同,都分为6大类,但填报项目做了细化。兼具纳税调整与优惠事项,反映时间性差异。 老报表 一、与原有附表分类相同,都分为6大类,但填报项目做了细化。兼具纳税调整与优惠事项,反映时间性差异。 老报表 新报表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表 二、按填报说明,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处理计提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一般情况下,该列填报历史成本,对于发生过资产评估增(减)值并对资产的账面价值做过调账的纳税人,该列应反映调账后的金额。 三、第6列“本年加速折旧额”填报纳税人采用加速折旧在本年税前扣除的金额,而不是填报加速折旧和正常折旧的差额。这也意味着,对同一项固定资产,第5列与第6列不会同时填报,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填报第6列,反之,填报第5列。 四、本表按资产类别填报,对于同一资产类别下有多项资产的,需在表外对每项资产进行计算加总后再填报到本表相应栏次下。 五、对填报说明第8点进行了修改。 六、发生即填报。作为纳税调整系列的例外,不论是否存在纳税调整,发生资产折旧、摊销的,均需填报本表。 七、涉及资本化支出、计税基础等的扣除调整,均在本表反映,如不征税收入支出形成的资产、企业重组中涉及资产计税基础问题等。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一、本表根据财税〔2014〕75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设计,预缴时为统计表,是附报资料,汇缴时上升为申报表。 财税〔2009〕81号规定的加速折旧不在本表填报,直接在表A105080第6列反映。 二、分为两大类,“六大行业”和“允许一次性税前扣除”,但六大行业下其实有七大行业。 三、本表填报口径除第17和第19列外,均为税收口径。 四、本表在税法加速折旧额大于会计正常折旧额时填报,小于时,无需填报。 五、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会计核算和税收政策相分离,但加计扣除时需遵从会计。 六、对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总局有一个比较详细的答记者问,可供参阅。 七、本表第1行相应列次的金额需填入表A105080第7列相应行次的金额。 八、填表说明作了较多修改。
资产损失及专项申报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一、发生即填报。作为纳税调整系列的例外,不论是否存在纳税调整,发生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事项(清单申报、专项)就需填报——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 二、与A105030投资收益纳税调整明细表、资产减值准备金调整的关联。 三、本表及附表的损失以正数填报。 四、表上“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本年损益的资产损失金额,而非资产的账载金额。 五、表上“计税基础”填报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发生损失时资产的计税基础,含损失资产涉及的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六、对于企业股权转让损失,在总局未明确前,暂在表A105090第8行填报。 七、对于政策性搬迁造成的资产损失,不在本表反映,在表A105110进行调整。
企业重组纳税调整明细表 一、新增的二级附表,反映特殊事项调整。 二、本表按企业重组类型分类填报,对同一类型下的两个及以上重组行为,需在表外对每个重组行为进行计算加总后填报到本表相应栏次金额。 三、对于第13行“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填报问题: 政策已由上海自贸区扩大到全国,通常情况下,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需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作价,在交易行为上,可看作是非货性资产交换,企业应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得利或非货性资产交换收入,在表A101010和表A102010反应。 如企业未对非货币性资产确认收入,则需到表A105010进行视同销售调整。 如企业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同时在本表进行纳税调整;反之,本表不反映。 填报案例
政策性搬迁纳税调整明细表 一、新增的二级附表,适用于发生政策性搬迁纳税调整项目的纳税人在完成搬迁年度及以后进行损失分期扣除的年度填报。 二、取代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40号制定的《企业政策性搬迁清算损益表》,但不能取代政策性搬迁依据、搬迁规划等相关材料。 三、本表是为数不多的全部按税收口径确认金额的表。 四、对表第20行、21行和22行搬迁损失应以负数填列。 五、对16行的填表说明:指的是2012年10月1前签订搬迁协议但尚未完成搬迁的资产。 六、对政策性搬迁涉及的资产处置损失,不在表A105091申报,在搬迁完成年度在本表第16行填报。 七、企业在政策性搬迁期间收到的搬迁补偿款,如记入“营业外收入”,在表A105020作纳税调减;待搬迁完成年度在本表确认搬迁所得或损失。
政策性搬迁纳税调整填报举例 A公司2012年8月政府政策性搬迁,按当月签订的《搬迁补偿协议》约定,2012年9月收到政府拔付的5000万元用于异地重建,土地使用权由政府收回。2012年11月A公司被搬迁当月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1500万元,累计折旧500万元;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600万元(按税法规定摊销后的余额);处置相关资产取得收入为50万元。按照企业重建计划,企业在实施搬迁过程中,2012年12月共购置管理部门使用固定资产2000万元投入使用,预计使用10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残值);2014年1月新购置土地使用权500万元,50年摊销。2012年12月支付职工安置费100万元。2014年12月搬迁完成。
政策性搬迁纳税调整填报举例 一、本例搬迁协议为2012年10月1日前签订,相关资产购置支出允许从搬迁收入中扣除,但以后年度不得计提折旧或摊销。因此,本例中2000万元资产购置支出和500万元土地使用权购置支出以后年度若计提折旧或摊销,需到表A105080调整。 二、2012年资产处置损失不申报资产损失。 三、搬迁完成前企业政策性搬迁取得的收入或发生的支出如会计核算上已进损益,均进行纳税调整。
特殊行业准备金纳税调整明细表 一、新增二级附表,只针对保险、证券、期货、金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这几个行业—可限额扣除 二、其他行业的准备金在表A105000第32行“资产减值准备金”调整—不得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 一、本表与老报表格式基本一致,表述上略有改动。 上新下老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 二、对于年度的填报,从本年(第6行)开始依次往前推,政策性搬迁有例外。 三、第2列“纳税调整后所得”与主表第19行“纳税调整后所得”名称相同,但金额并不必然相等,需分析计算填报。(填表说明,以前年度?) 四、第3列转入亏损用负数表示,转出亏损用正数表示。 五、对企业因合并转入的可弥补亏损额,需比较被合并企业实际亏损额和可弥补限额后分析填列。 六、企业因合并(分立)进行汇算清缴,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尚未弥补的亏损按规定转入合并(分立)企业继续弥补,此时,该亏损在合并(分立)企业是作为已经弥补过一年处理还是未弥补处理,不明确。 例:A企业在2014年6月份被B企业吸收合并,A企业2013年亏损100万,2014年汇算清缴盈利20万,可用于弥补2013年亏损。那么A企业转入B企业的80万亏损在2014年B企业汇算清缴进行弥补时,是作为已经弥补过1年,现是第2年还是作为第1年的亏损弥补? 个人意见:政策不明确,从宽。 七、系统对亏损弥补额的填报做了较多的校验。
设计思路—适应审改,强化管理,为后续管理提供信息 税收优惠明细表 设计思路—适应审改,强化管理,为后续管理提供信息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指导意见》税总发[2013]55号:“后续管理的着力点应集中在企业备案或自行申报后……,主要侧重汇算清缴后的管理。”“强化应用管理台账对跨年度事项进行跟踪管理。” 全国所得税工作会议,汪康副局长强调“强化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积极探索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提高所得税治理能力。”“要加大所得税政策落实力度,将重大所得税政策纳入绩效考核”。 注重关键指标获取 强化管理 注重优惠台帐设计 注重优惠台帐设计
税收优惠明细表 表结构: 税基减免:1+4 所得减免:1 所得抵扣:1 税额减免:1+2 税额抵扣:1 囊括了除加速折旧外现行所得优惠项目
税收优惠明细表 老报表 新报表 仅一张纳税申报表 按照税基、应纳税所得额、税额扣除等进行分类,设计11张表格 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项目所得减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纳税调减项目反映情况。 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项目所得减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不再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归集,直接在主表归集。 仅把企业所享受的优惠数额进行汇总,没有体现各项优惠条件及计算口径 通过表格的方式计算税收优惠享受情况、过程 税务机关难以掌握企业税收优惠情况 便于税务机关掌握税收减免税信息,核实优惠的合理性,进行优惠效益分析。
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 填报非常简单,5条表间关系 内容 数据来源 第3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A107011《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优惠明细表》第10行第16列 第16行“综合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 表A107012《综合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优惠明细表》第10行第10列 第18行“金融、保险等机构取得的涉农利息、保费收入” 表A107013《金融、保险等机构取得的涉农利息、保费收入优惠明细表》第13行 第22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 表A107014《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第10行第19列 主表第17行“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 本表第27行 注意:本表只反映优惠事项,对于债券持有期间税会对利息收入确认时点不 同造成的差异在表A105020第3行调整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优惠明细表 关于第11列“减少投资比例”的填报说明: 总局:填报纳税人撤回或减少的投资额占被投资企业的股权的比例 例:2012年A公司投资1000万元,占M公司40%股份,其中4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600万元作为资本公积。2014年,A公司减资200万元,占总注册资本的20%,分回减资资产900万元,减资时M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000万元。 行次 被投资企业 投资性质 投资成本 投资比例 撤回或减少投资确认金额 合计 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取得的资产 减少投资比例 收回初始投资成本 取得资产中超过收回初始投资成本部分 撤回或减少投资应享有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 应确认的股息所得 1 2 3 4 10 11 12(3×11) 13(10-12) 14 15(13与14孰小) 16(6+9+15) M 直接投资 1000万 40% 900万 20% 200万 700万 50% 500万 400万 显然,第1种方法是错的,因此,第11列应是“撤回或减少的投资比例占投资方在被投资企业持有的总投资比例的比例”更合适。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优惠明细表 关于第6列填表说明:填报纳税人按照投资比例计算的归属于本公司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例:A公司投资M公司,占被投资企业50%的投资比例,M公司章程约定,A公司虽然投资占50%的股权比例,但是享有60%的分红权。2014年,M公司宣告分红1000万元,其中A公司分得600万元。 按填表说明,A只能享受500万的免税收入,对于不按投资比例分红的情况,本列就是实际归属于本公司的股息、红利,也即A公司应填报600万元。 关于第13列应注意:如果计算结果≤0,应填报0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 一、取代《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 二、表格第2—9列的项目:国税发〔2008〕116号、财税〔2013〕70号 三、第13列的金额应≤第12列 四、第5列一般是指的是外购的无形资产,否则会与第16和17列形成重复加计 五、根据第11列,得出两点结论: 1.企业的不征税收入如果作为征税收入处理,可加计(全省解答?) 2.从有关部门和母公司取得的研究开发费专项拨款可加计(参考了财税〔2010〕81号、财税〔2013〕13号文件附件《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的表述。(中关村→全国?)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 试析A公司加计扣除填报过程
所得减免优惠明细表 该项目实际发生的有关税费,包括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合同签订费用、律师费等相关费用及其他支出。 该项目合理分摊的期间费用。合理分摊比例可以按照投资额、销售收入、资产额、人员工资等参数确定。上述比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需要调整减免税项目收入、成本、费用的金额,调整减少的金额以负数填报。
所得减免优惠明细表 一、纳税调整额分摊的方法? 二、根据报表设计,纳税人一个纳税年度内有多项技术转让所得,应汇总计算所得金额再确定优惠幅度,而不是根据一项技术转让所得分别计算优惠幅度。 三、第7列每个项目的所得据实填报,第40行合计数如果计算结果小于0,主表20行填0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10〕148号)“(六)税收优惠填报口径。对企业取得的免税收入、减计收入以及减征、免征所得额项目,不得弥补当期及以前年度应税项目亏损;当期形成亏损的减征、免征所得额项目,也不得用当期和以后纳税年度应税项目所得抵补。” 总局2014年63号公告对国税函〔2010〕148号废止 四、如果主表第19行≤0,则本表第40行第7列无论计算结果如何,主表20行均为零。
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明细表 注意原填表说明,第6行应=主表19-20行(优惠在前,弥补在后,纳税人不得选择) 例:A企业2013年1月1日向B企业(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100万元,股权持有到2014年12月31日。A企业2013年底结转的尚未抵扣的股权投资余额为20万元,本年可用于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为85万元。(B企业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营业)额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
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 注意第28行“项目所得额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叠加享受减免税优惠” 适用情形:项目所得减半征税和低税率优惠同时存在 文件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所得税过渡期优惠政策执行口径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57号)第一条第(三)项:居民企业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第八十七条、第八十八条和第九十条规定可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所得,是指居民企业应就该部分所得单独核算并依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 与表A107020第13行以下的项目存在关联关系
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 例:C公司2014年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取得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700万元,其他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万元。 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200/2=1100万元 不考虑法定税率原,应纳税额1100*15%=165万(1000*15%+100*15%) 200万元的技术转让所得共享受减税200*25%-100*15%=35万 根据文件,按法定税率减免,应享受减免税200*25%/2=25万 多享受35-25=10万,应在28行追回 也可以这样计算,多减免的税款=200*25%/2-200*15%/2=10万
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 第1行“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的填报 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金额的判断:主表第23行 其他信息:企业基础信息表 注意:≤10万的企业,按政策规定是所得减免+税率减免,在填表时全部作为低税率对待,即所得减免需换算成税额(不受28行的限制) 表间关系:本表第29行的金额填入主表第26行,且应≤主表第25行的金额。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 二级附表,作用:量化享受优惠的关键指标条件 明确了企业“总收入”的口径 意味着:当年有股权转让收入或土地转让收入,享受困难 注意第22行“无形资产摊销”填表说明:仅限外购 关于第29行“减免税金额”:按填表说明,=主表第23行*10%,需注意,如果主表第23行≤0,此处应填0(一般这种情况无需填此表) 表间关系:本表第29行填入表A107040第2行
60% 30% 10%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 1. 最近一年销售<5000万,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销售在5000万元至2亿元,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销售>2亿元以上的企业,不低于3%
软件、集成电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 表本身不难填,主要是注意政策前后变化 表间关系:本表41行填入表A107040第18行或20行
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 以购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为例: 注意:“当年允许抵免的专用设备投资额”中,应不包含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设备运输、安装和调试等费用。
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 填报如下: 主表25行-26行 第6行第3列
境外所得抵免 反映企业发生境外所得税如何抵免以及抵免具体计算问题。 境外所得 还原税前 境外所得 A108010 境外所得纳 税调整后所 境外应纳 税所得额 A108000 纳税调整 弥补亏损 境外所得 实际应纳 税所得额 A108000 应纳所得税 抵免所得税
汇总纳税企业
汇总纳税企业
谢 谢 ! 不当之处,恳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