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综合布线 系统简介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 中心网络培训班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系统室 郭军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师 培训课程简介 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办单位:北京六度天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电话:
Advertisements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认证工程师培训 余文琼 高级实验师
综合布线系统.
连接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生产&营销副总经理 王跃轩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智能建筑新技术》 第1章 智能建筑新技术综述 其它: 简介8 附 件 第2章 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
机械专业网站.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GOOWI 万物“无”连 --低功耗蓝牙在IoT中的应用    魏心伟 高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4.4 综合布线与安防系统管线设计 安防工程设计.
第8章 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 主讲 赵陇 西安开元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基础
电气方面 电机与电器方面 电子方面 电子信息方面
网络基础实验课 第一课.
第一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主讲 赵陇.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第3章 局域网规划设计与综合布线 局域网规划 3.1 网络设计 3.2 综合布线系统 3.3 综合案例 3.4.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3 交换机干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第4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4.1 设计前的准备 4.2 系统设计原则与步骤 4.3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4.4 水平子系统设计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综合布线技术与实践教程 第九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网络分析 课程网站:
2.3 网络域名及其管理.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 3.1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3.2 综合布线系统等级 3.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3.4 综合布线名词术语
第10章 FPGA硬件设计 <EDA技术与应用> 课程讲义
单元二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 单元二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
单元二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 内容概要 2.1 国家标准 2.2 技术白皮书 2.3 其他标准和规范
第二章 综合布线标准 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对常用的综合布线标准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通过本章学习,读者应掌握以下内容:
网络介质及综合布线.
Generic Cabling System
中青国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空间域名邮局价格表.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综合布线系统 基础知识
ZTE中兴—E8810 V2.0 产品类型:智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 188元 上市时间:2016年12月
格物资讯开放ICON库 V1R1.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第八章 常用布线系统介绍.
嵌入式系统课程简介 宋健建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2004/02/10.
電腦通訊媒體 連接電腦的通訊媒體主要分為: 有線媒體 無線媒體.
主要内容: 信息插座的类型 认识RJ-45信息模块 模块式配线架的端接
存储系统.
实用组网技术 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本章学习目标 • 认识系统设计中的常用符号 • 掌握系统设计的原则,并能遵循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系统设计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 王公儒主编.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教程 (第二版).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 电子教案.
5.3.3 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 1. 基本的硬件设备 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与普通的以太网组网方法基本相同。要组建快速以太网,需要使用以下基本硬件设备: 100 Mbps集线器或100 Mbps以太网交换机; 10 Mbps集线器; 10 Mbps以太网卡、100 Mbps以太网卡或10/100 Mbps以太网卡;
宽带光接入网概述 甘 朝 钦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 上海大学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9年 06 月.
多媒体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东军.
图解综合布线说明.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微机系统的组成.
线段的有关计算.
计算机及办公软件应用 ©201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内容: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的技术 WLAN的架构 无线网络搭建与配置 无线网络加密配置
IT 安全 第 9节 通信和网络控制.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谢聪.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第2课 认识计算机.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 王公儒主编.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THERMOPORT 20 手持式温度表 THERMOPORT系列手持温度表基于所用技术及对实际应用的考 虑,确立了新的标准。
3.8 局域网应用实例 某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中心组网实例 会议中心的无线组网实例.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结构化综合布线 系统简介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 中心网络培训班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系统室 郭军燕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讲课内容提示: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什么是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的各个组成部分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在网络工程中的应用

一 ·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 ·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史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英文缩写是“SYSTIMAX SCS”(AT&T SYSTIMAX STRUTURED CABLING SYSTEM),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由三部分组 成,它们是: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 智能大楼布线系统—IBS(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 工业布线系统—IDS(INDUSTRY DISTRIBUTION SYSTEM)。

而我们经常谈论的布线系统主要是指—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是其它布线系统的基础,它主要包括“语音和数据通信”的布线系统,简称“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在85年首先推出的,并于1986年通过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和通信工业协会(TIA)的认证,于是很快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2 ·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生产厂商: 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AT&T是最早 进入我国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公司,在 我国的市场占有率最高。AT&T公司在八十年代 末完成新华社新办公大楼的“结构化综合布线 系统”工程(这是一个支持多文种数据处理系 统);  美国(AMP)公司,主要完成上海三和花园 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 美国西蒙(SIEMON)公司、加拿大北方电信(NT)、迪吉多(DIGITAL)、 德国克罗内(KRONE)和其他公司。

3 ·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应符合的国际标准: 《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95年正式更名EIA/TIA568A工业标准,并纳入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IEC/IS11801标准: 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通信工业协会EIA/TIA—TSB—36标准; 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通信工业协会EIA/TIA—TSB—40标准;  电器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标准; 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72:9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 中国建设电器设计规范等;

二 · 什么是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 1 ·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的定义: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是一个能够支持任何用户选择的话音、数据、图形、 图象应用的电信系统。系统应能支持话音、图形、图象、数据多媒体、安全监控、传感等各种信息的传输,支持UTP、光纤、STP、同轴电缆等各种传输载体,支持多用户多类型产品的应用,支持高速网络的应用。

归纳起来: 1)模拟与数字的语音系统。 2)高速与低速的数据系统。 3)传真机、图形终端、绘图仪等需要传输的图象资料。 4)电视会议与安全监视系统的视频信号。 5)传输28个VHF宽带视频信号。 6)建筑物的安全报警和空调控制系统的传 感器信号。

由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能 够把各种独立系统的控制部分综合起来, 因此,在今后的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 (PDS)的控制部分可以使用相同的缆 线(光纤与双绞线)与配线系统、及相 同的插头与插座,完成对各系统的控制, 可不必顾虑各种设备的兼容性问题。

1 ·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的模块化 设计 标准化的设备、配线架、信息插座, 因而很易于配线上的扩充和重新组合 (如同搭积木)。 系统采用星形拓扑结构: 同电信方面以及EIA/TIA568A所遵循 的建筑物配线方式相同。 星形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

星形网络拓扑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使用五类非屏蔽双绞线(100BASE—T),使系统的扩充工作变的十分方便。因为在星形结构中,工作站是由中心点向外增设,而每条线路与其他线路无关。因此,再更改或重新布置设备时,只是影响到与此相关的那条线路,而对其它所有线路毫无影响,这样使系统中的故障诊断工作变的非常容易,一旦系统发生故障,便可迅速地找到故障点,并加以排除。它的缺点是增加了线缆的长度。

谈到布线,有必要首先介绍一些传输介质方面的知识。传输介质是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和组网的物质基础,各种传输介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输质量,因此,有必要在这里介绍一些线缆的基础知识,在网络布线中经常使用的一些线缆介绍如下:  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 PAIR)又分为两种:

 AWG—是美国国家线规,它主要分为三种:22AWG—0.63mm、24AWG—0.5mm、26AWG—0.4mm。  三类(UTP)—四线对(24AWG),传输距离100米,传输速率10M,对低频干扰信号有较强的抑制功能,可以传输语音(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 五类(UTP)—四线对(24AWG),传输距离100米,传输速率100M,对低频干扰信号有较强的抑制功能,可以传输视频信号、语音(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 AWG—是美国国家线规,它主要分为三种:22AWG—0.63mm、24AWG—0.5mm、26AWG—0.4mm。

 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 PAIR)—目前在国内使用的不普遍,主要是网络类型、价格和安装等原因造成的。 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又分为细缆和粗缆: 【细缆】—传输距离185米,传输速率 10M,电缆传输等效电阻50欧(细缆两端需接50欧的匹配电阻,防止信号反射),细缆对高频干扰信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电视电缆(CATV)— 传输距离可达几千米,传输速率20M,电缆传输等效电阻75欧。

 光缆(OPTICAL FIBRE)— 光缆是一种非常好的传输介质,光缆是由光导纤维构成,光导纤维是一种细小柔软并可传导光线的介质,光纤可以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由于光纤传输使用的是光谱技术,光缆可以抵抗各种电器设备引起的电干扰。光纤可分为多模光(MULTIPLE MODE)纤和单模光纤(SINGLE MODE): 多模光纤的规格有: 62.5微米芯/125微米外壳;50微米芯/125微米外壳;100微米芯/140微米外壳。光纤在传输中对某种波长的光波衰减最小,这种衰减最小的光波称为“光孔”。

 多模光纤有两个光孔:850毫微米、 1300毫微米。 “衰减”是用来测量信号的损失,以每公里分贝(db/km)来度量,波长为850毫微米时衰减为3db/km,波长为1300毫微米时衰减为1.5db/km,根据已知的带宽与衰减之间的关系:衰减为3.75db/km时,带宽为160M;衰减为1.5db/km时,带宽为500M。我们可以计算出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带宽为100M时,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大约是二公里。

 单模光纤的规格主要是:8.3微米芯/125 微米外壳。  单模光纤有两个光孔:1310毫微米、 1550毫微米。 波长为1310毫微米的单模光纤的衰减是0.5db/km,波长为1550毫微米的衰减是0.4db/km,根据已知的带宽与衰减之间的关系:衰减为3.75db/km时,带宽为160M;衰减为1.5db/km时,带宽为500M。我们可以计算出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带宽为100M时,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大约是十公里。

光纤采用的是光谱技术,无信号泄露,不受危险环境影响(强磁、噪声、高压),信号频带宽—短距离内达几个Gb,传输距离远,但价格较高,光纤进行交接时的工艺要求很高(研磨工艺和熔接工艺),因此限制了光纤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目前光纤只用在主干网。

三 ·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的各个组成部分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是指建筑物 内和建筑物间的综合布线,它是由六个 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形结构,可 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的进入PDS系统 中。 这六个子系统是:

各自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 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  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 干线子系统(BACKBONE); 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 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 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各自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

一)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指从终端设备到信息 插座的整个区域,即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 终端设备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 区可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计算机、电 视机、监视器以及传感器等终端设备。 1 ·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 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插座的数量: 【信息插座的数量】: 基本型—9平方米一个信息插座(微机或电 话)。 增强型—9平方米两个信息插座。

到底需要多少信息插座还要根据实际需 求决定。 【信息插座的类型】: PDS的信息插座大致可分为嵌入式(新建 筑物)、表面安装式(老建筑物)、多介 质式信息插座(提供两种传输介质插座)。

二)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由建筑物各层的接线间至各工作区信息插座之间所配置的线缆构成,根据用户需求可以选用支持话音、数据、图象传输信号的双绞线和光纤。 1 ·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 确定线缆的类型: 低速数据和语音信号—3类线; 高速数据和复合信号—5类线或光纤。

 如何计算线缆的长度:  确定线缆的长度: 1) 确定布线方式(管道法和托架法)和线 缆走向,这都可能影响线的长度。 1) 确定布线方式(管道法和托架法)和线 缆走向,这都可能影响线的长度。 2) 确定管理间或卫星间所管理的区域—指 水平系统的区域。  如何计算线缆的长度: 确定离接线间最远的信息插座的距离; 确定离接线间最近的信息插座的距离; 计算平均线缆长度=两条实际线缆的总长 ÷2; 水平子系统的线缆总长=平均线缆长度+备 用部份(平均线缆长度的10%)+端接密 差(6米)。

 布线方式: 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布线方式 可分为两种。 1) 直接埋管方式—对于线缆比较少的建筑物(老的建筑物,“管道—过线盒—各个支管”),缺点是穿线比较。 2) 先走线槽后走支管方式—金属线槽走吊顶,至各房间后剔墙而下走支管,布线方便, 价格较贵。 3) 地面线槽方式—在地面垫层中埋线槽,每隔4~8米安装一个过线盒或出线盒,与直接埋管方式类似。

三)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被设置在建筑物每层的接线间中,它是由接线间的配线设备(双绞线跳线架、光纤跳线架组成)以及一些设备组成,其交连(连线)方式取决于工作区设备的需求和网络的拓扑结构。在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中管理子系统可供选择的有两种方式,即单点管理和多点管理。

1· 单点管理和多点管理  单点管理双交接 如果建筑物规模不大,管理点就设在大楼的中枢—设备间内,在各楼层的接线间内不在做配线的管理点。  双点管理双交接 当建筑物规模较大时,多采用二级交接间,设两个管理点—双点管理双交接,在各楼层的接线间内做配线的管理点。

四)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是由设备间子系统或管理子系统与水平子系统的引入口之间的连接线缆 (设备间到各层接线间的主干线缆),是建筑物的主干线缆。 1· 干线子系统的硬件组成 【通用型线缆】—线缆内含24AWG硬铜导线,外包有PVC工程塑料绝缘,为非阻燃型线缆,铺设应符合防火规范,做防火处理。 【增强型线缆】—增加一层缆芯塑料带,和一层波纹铝屏蔽层…。

2· 设计原则  确定线缆对数:根据每个楼层的线缆对数,计算出整个建筑物的线缆对数。  选择干线线缆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  干线线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每个楼层铺设一根专用线缆),或采用干线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线缆直接连接的方法。

3· 干线的布线方法  线缆管道法—专用管道。  线缆井法—建楼时已做设计。  管道井法—利用已有的管道或竖井(通风井或强电井)。  托架法—架设专用的托架走线。

五)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进行网络管理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它是由建筑物的进户线、设备、电话、计算机及保安设备等构成。设备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建筑物的适当位置。

设备间子系统的硬件大致同管理子系统的硬件配置相同,基本上是由光纤、铜线线缆、跳线架、引线架、跳线架构成,只不过规模比管理子系统更大,不同的是设备间要增加防雷、防过压、过流的保护设备。

六 )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视系统等组成的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组成建筑物子系统。 这部份的布线方法可以采用架空法、 ...直埋法、底下管道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