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資訊安全與保護 5-2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法律 責任介紹 5-3網路素養與網路倫理 5-4正視網路負面影響
5-1 資訊安全與保護
資訊安全的內容: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電 腦 倫 理 十 誡 1.不可使用電腦傷害他人。 2.不可干擾他人在電腦上的工作。 3.不可偷看他人的檔案。 4.不可利用電腦偷竊財務。 5.不可使用電腦造假。 6.不可拷貝或使用未付費的軟體。 7.未經授權,不可使用他人的電腦資源。 8.不可侵佔他人的智慧成果。 9.在設計程式之前,先衡量其對社會的影響。 10.使用電腦時必須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與體諒。
資訊安全防護的種類 實體安全:包含硬體環境控制。 軟體安全:包含程式及系統安全防護。 資料安全防護:包含防止重要資料受損遺 失或外洩。
影響資訊安全的因素
資訊安全的應用層面 資料安全/電腦系統安全/網路安全/電腦病毒防治 資 訊 安 全 維 護 守 則 1.不明郵件一律刪除,以避免遭受駭客攻擊。 2.不任意下載或安裝不明軟體,以防駭客入 侵。 3.重要資料不放置網路上,以防資料外洩。 4.不在安全防護不足之網際網路環境中使用 電子交易,以防資料遭竊聽、冒用。
5-2 智慧財產權及相關 法律責任介紹
智慧財產權:是指對人類的創意、 巧思、專門技術和具有商譽的腦力結晶 所衍生之財產權。 資訊智慧財產權:是專門針對與 電腦資訊相關的智慧財產。
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範圍包括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等。
資訊倫理 1.電腦程式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2.一套軟體只能安裝在一台電腦上。 3.網路上共用的軟體在使用前,必須購買足夠的套數 或版權書。 4.合法持有電腦程式使用者可複製一份,但僅限於自 己使用。 5.電腦程式不論存在何種媒體均受到保護。 6.電腦程式著作權人擁有複製、銷售、翻譯、修改、 出租等權利。 7.合法購得電腦程式使用人,不得將電腦程式複製、 出租、銷售給他人。
相關法則介紹 專利權:給予申請人在一定期間享有專有 排除他人未經其同意而製造、販賣、使用 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該物品之權,或專有 排除他人未經其同意而使用該方法及使用 、販賣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該方法直接製 成物品之權。 重製權:重製是指以印刷、複製、錄音、 錄影、攝影、筆錄或其他方法有形之重複 製作。
網路上常見的重製行為 數位化各種檔案格式(包括MP3)。 儲存著作於硬碟、磁碟片、光碟片、唯讀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 上載著作。 貼上著作。 轉寄著作。 下載著作。 轉貼著作。 傳輸著作。 瀏覽著作。 列印著作。
軟體授權 使用者授權合約:通常放在包裝盒裡的紙 張或紙卡上,或安裝軟體時出現在螢幕視 窗上,必須接受其所列的條款及條件後, 才能安裝軟體。 產品使用權:協助企業改善軟體部署計畫 ,同時讓組織更具效能。
常見的軟體侵權型態 就個人部分:發生於企業或員工間 將一份獲得授權的軟體安裝在多部電腦當中。 將一份盜版軟體(如大補帖)安裝在多部電腦當中。 員工將自行取得的盜版軟體,帶到公司進行安裝或散佈。 員工將公司內部的軟體帶回家中進行拷貝或散佈。 購買升級版為軟體進行升級,卻並未擁有該軟體的合法舊版本授權。 不具有學術教育機構的資格,卻購買教育版軟體使用。
就用戶端、伺服器侵權部分: 一般單機型的軟體大都限制只能安裝在一台 機器上,若要轉換為企業內網路時,不論伺 服器或用戶端之使用軟體皆須合法授權,某 些授權合約允許某單一軟體被多位使用者所 用,但必須依照授權合約之規範,才符合軟 體授權的規範。
5-3 網路素養與 網路倫理
網路素養:伴隨網路科技時代而 產生。 網路禮儀:網路世界中的禮儀規 範。 資訊倫理:探究人類使用資訊行 為對與錯的問題。
5-4 正視網路負面影響
網路犯罪:網路媒介傳佈色情/網路販賣 違禁、管制物品、盜版光碟、贓物、侵犯他 人著作權及商標權/教唆他人犯罪/網路詐欺/ 網路恐嚇/毀謗污辱妨害名譽(偽造文書)/ 駭客入侵與散布電腦病毒/網路賭博 網路幫派 網路交友 網路援交 網路成癮 網路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