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轉化:發展答案 到 混沌的(Tacit) 詳解的(Explicit) 社會化(Socializatio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知識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王復蘇 醫師 編著 復御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書籍編號: A5-05.
Advertisements

知識管理與數位化組織學習 演講人 : 侯惠澤博士 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數位學習組 助理教授
月子保姆理论知识试卷.
我为何为我?——那些历史并没有消失,它们就存在于我们心灵最隐秘的地方,时时在引导我们的行为准则,在操纵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如何成长为教学研究型教师 ——从行动研究说起.
組織記憶與自主管理 陳佩英 資料整理:簡菲莉校長.
关于在宝钢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 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 实施方案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案例分析—— 大学生个人发展.
主题七 关注三农,重视民生 .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心理健康 第四章 学会学习 终身学习 知识点八 实践是培养技能的重要途径 制作人:陈峻殊 德育教研组.
第一节 正名——文字学与汉字学 第二节 本学期讲授内容及安排 附录:参考书目 作业
八、策略知識管理電腦輔助架構.
A B~A B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第二章 管理思潮的演進 1. 瞭解管理思潮的演進。 2. 認識科學管理理論的要義。 3. 討論行政管理理論的要義。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Strain Variation for B-Mode Image
電子商務概論 Chapter 10 數位學習與知識管理 祝天雄 博士 100年07月 日.
甲年基督聖體聖血節進堂詠 上主要以上等的麥麵養育選民, 用石縫中的野蜜飽飫他們。.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知識管理期中報告 班級:資四德 學號: 姓名:侯明谷.
Patent Search & Analysis (專利檢索與分析)
第一篇 Unix/Linux 操作介面 第 1 章 Unix/Linux 系統概論 第 2 章 開始使用 Unix/Linux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Word與PowerPoint的結合 建功國小 陳旻杰 健行國小 張慧如.
OpenID與WordPress使用說明
指導老師:王鵬飛 班級:資四智 學生:黃亦芃 學號:
知識管理 IT, 研發與績效 第五章 知識管理功能 (一).
管理資訊系統導論 資訊系統的定義與概念.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體育科教學軟件 乒乓球.
內容取自《知識管理》一書之「精簡版PPT」(編號: P2),本版本已獲作者授權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指導老師: 王思文 行銷二A 第二組 黃新強 黃秀菁 楊麗馨
Topic Introduction—RMI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第三章 危害與操作性研究.
Google Play2016年 臺灣年度最佳精選榜
講師:陳永芳 網際網路資源運用 講師:陳永芳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2011清大電資院學士班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實習企業:工研院 實習學生:電資院學士班 楊博旭.
數位說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MicroSim pspice.
(Mobile User music–Sharing Innovation Center)
師大 KSP 操作手冊.
黃影雯副教授講授 E_Mail Address: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電子商務 第10章 知識管理.
第四章 通訊與網路管理 授課老師:褚麗絹.
資料擷取與監控應用實務.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多站台網路預約系統之 AJAX即時資料更新機制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的要素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Team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營運模式.
社會學習領域 課綱修正宣導簡報 臺北市社會領域輔導小姐.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醫療影像圖檔處理與投影顯示 Project L 指導教授: 東吳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 鄭為民老師 組員 Java 3D組 - 郭慈芬、李亭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知識轉化:發展答案 到 混沌的(Tacit) 詳解的(Explicit) 社會化(Socialization) 外 化(Externalization) 混沌的(Tacit) 從 內 化(Internalization) 組合化(Combination) 詳解的(Explicit) (資料來源:Nonaka et al.,1996)

四種知識轉換模式 社會化(由內隱到內隱):藉由分享經驗從而達到創造內隱知識的過程,心智模式和技術性技巧的分享亦為同一類。腦力激盪營以一種非強迫性的方式,使參與者的心智模式朝同一個方向重新調整。 外化(由內隱到外顯):將內隱知識明白表達為外顯觀念的過程。內隱知識透過隱喻、類比、觀念、假設和模式表達出來。當無法經由演繹和歸納等分析法適切的表達一個意象時,就必須利用非分析的方法。隱喻藉由要求傾聽者將一物看成另外一物,以創造經驗的全新詮釋。

四種知識轉換模式 組合化(由外顯到外顯):將觀念加以系統化而形成知識體系的過程。它經常會牽涉到結合不同的外顯知識體系。經由分類、增加和結合來重組既有的資訊,並且將既有的知識加以分類以導致新的知識。 內化(由外顯到內隱):將外顯知識轉化為內隱知識的過程。以語言、故事傳達知識或將其製作成文件手冊,均有助於將外顯知識轉換成內隱知識。 當組織的內隱知識和外顯知識發生互動,產生知識螺旋的運作時,所獲得之結果即為創新(Nonaka & Takeuchi, 1995)。創新即將知識轉換為實用商品之過程,為創造知識及知識擴散的主要來源,強調人、事、物以及相關部門的互動與資訊之回饋(feedback)(wolfe, 1994)。創新並非一蹴可幾,一項創新會導致另一項創新,並帶來持續的改善和升級(Nonaka & Takeuchi, 1995)。

四種知識轉化模式 社會化 外化 內化 組合化 與老麵包師實體性 試著將體會到的技巧 接觸與交流,一起 ,加以具體的描繪出 學做麵包。 來。 試著結合各種相關的 知識與資源,實際的 研製或整合。 透過實作性的實驗或 試行,從中體會到更 深沉的概念。

慈濟的知識轉化 資料來源:郭素芳,2000

(Linking explicit knowledge) 知識螺旋 匯談  (Dialog) 內化 組合化 外化 社會化 建立領域 (Field building) 串連敘述清楚的知識 (Linking explicit knowledge) 做中學 (Learning by doing) (資料來源:Nonaka et al.,1996)

慈濟的知識螺旋 資料來源:郭素芳,2000

知識創新模式 到 從 內隱知識 外顯知識 社會化 Socialization 外化 Internalization 內化 Externalization Internalization 內化 Combination 組合化 個人層次 小組層次 組織層次 內隱知識 外顯知識 從 到 知識的轉換是從個人層次累積至 小組層次再轉化為組織層次的架構

知識創新模式 (一)創始空間(Originating Ba)是個人用來分享情感、情緒、經驗及心智模式,並排除自我與他人之間障礙的場所,在此Ba會出現關心、愛、信任與承諾。知識的創造過程從開始到成熟階段都是發生在此Ba,也是面對面經驗式轉換和轉移內隱知識的主要關鍵Ba,此Ba與組織相關的是知識願景及文化。 (二)交互作用空間(Interacting Ba)比創始空間更清楚,典型代表是俱備特定知識的人員,其組成專案團隊運作,透過個人心智模式跟技巧溝通,可轉換為一般文字或觀念。交互作用空間是內隱知識轉變成外顯知識,其關鍵是對話與隱喻的延伸使用,這是員工一起參予的價值創造場所。 (三)資訊化空間(Cyber Ba)是虛擬世界的交互作用空間。在這裡呈現階段性的結合,將新的外顯知識結合組織中先前存在的資訊與知識而產生系統化的外顯知識,最有效率的外顯知識結合方式是藉由資訊科技來結合,如網際網路、文件資料庫、群組軟體… 等,這些技術在過去的幾年蓬勃地發展,均己達到成熟的地步。 (四)實踐空間(Exercising Ba)是支援內化階段。實踐空間促進了外顯知識到內隱知識的轉移,主要是在真實生活中模擬與應用外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