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物流配送管理与作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7.1 内置对象概述及分类 JSP 视频教学课程. JSP2.2 目录 1. 内置对象简介 1. 内置对象简介 2. 内置对象分类 2. 内置对象分类 3. 内置对象按功能区分 3. 内置对象按功能区分 4. 内置对象作用范围 4. 内置对象作用范围.
Advertisements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连接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生产&营销副总经理 王跃轩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章 配送.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受领任务 内容 “编制配送作业计划”任务指南 行 动 目 标 知识目标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十三章 航材的采购与库存管理.
CHAINFIN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供应商 物流商 采购商 融资 签订合同,融资 提供上游企业资质评估 提供资质评估 风控体系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七章 配送作业流程.
按主要功能分类.
物流配送 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 魏琴  .
第十章 分拣作业管理.
基于解释性语言的手机跨平台架构 Sloan Yi. Qt MTK.
物流战略方案类型 (1)按服务项目划分 准时货运集散战略、快速货运集散战略、整车货运集散战略、成组货运集散战略、专项货运集散战略、国际货运集散战略等 (2)按发展方向划分 物流服务导向战略、市场需求导向战略、专业技术导向战略、规模经营导向战略、资源优化导向战略、实时响应导向战略等.
大连海关物流监控系统 出口监控子系统(海运集装箱) 作业流程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Information &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China North Eastern Air Traffic Control Bureau (CAAC) Customer Background Subsidiary of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软件工程系 林 琳.
学习前的准备工作 讲师:burning.
从现在做起 彻底改变你自己 Sanjay Mirchandani EMC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信息官.
第 3 章 基本概念.
存储系统.
鼎捷易飞 实战课程 老卓 ERP资深实施者 讲师的CSDN博客地址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第17章 网站发布.
2019/1/12 GDP设计协同 超级管理员操作手册 GDP项目组.
化学品清单 类型.
数据挖掘工具性能比较.
用event class 从input的root文件中,由DmpDataBuffer::ReadObject读取数据的问题
第3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陈恭和.
产品防伪防窜管理系统 运营中心操作指引 信息管理部.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解决变化问题的自底向上 流程建模方法 严志民 徐玮.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微机系统的组成.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1.把下面的关系模式转化为E-R图 1)系(系号,系名,电话) 2)教师(工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号)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机械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管理 Maintenance integrity & reliability.
2014年终总结.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质量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室环境建设简介 汇报人:王强 教授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 2012年5月10日.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使用Fragment 本讲大纲: 1、创建Fragment 2、在Activity中添加Fragment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物流配送管理与作业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配送的内涵,学会配送管理的实质内容和方法并可在对企业配送进行了合理的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配送的内涵,学会配送管理的实质内容和方法并可在对企业配送进行了合理的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配送中心的内涵,掌握配送中心的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及其运作。

第一节 物流配送概述 一、物流配送的定义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发挥了资源配置作用,而且是“最终配置”,即配送是最接近用户的物流阶段 配送的主要经济活动是送货,但应是现代送货,即是和当代科技相结合的,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 配送以用户的需要为出发点,但应该以最合理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配送是有一定合理的区域范围的 配送已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二、配送的优点 推行配送有益于物流运动合理化和专业化 推行配送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 推行配送能够变分散库存为社会集中库存,有效降低社会库存总量 推行配送有利于开发和应用新技术 推行配送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推行配送能够充分发挥专业流通组织的综合优势,有效解决运输问题

三、配送的类别 (一)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类 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这种配送适用于需要数量较大的商品,单独一种或少数品种就可以达到较大运输量,可实行整车运输,如煤炭等。 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按用户要求,将所需的各种商品(每种商品需要 量不大)配备齐全,凄成整车后由配送中心送达用户手中。日用商品的配送多采用这种方式。 (二)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 定时配送 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配送,配送品种和数量可根据用户的要求有所不同。

定量配送 按规定的批量进行配送,但不严格确定时间,只是规定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配送。这种配送计划性强,备货工作简单,配送成本较低。 定时定量配送 按规定的准确时间和固定的配送数量进行配送。 即时配送 不预先确定不变的配送数量。也不预先确定不变的配送时问及配送路线,而是按用户要求助时间、数量进行配送。 (二)按配送的组织形式分 集中配送 就是由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配送中心对多个用户开

展配送业务。集中配送的品种多、数量大,一次可同时对同一线路中几家用户进行配送,其配送的经济效益明显,是配送的主要形式。 共同配送 几个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对某一地区用户进行配送,具体执行时共同使用配送车辆,称共同配送。 分散配送 是由商业零售网点对小量、零星商品或临时需要的商品进行的配送业务。这种配送适合于近距离、多品种、少批量的商品的配送。 加工配送 在配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这种将流通加工

和配送一体化,使加工更有计划性,配送服务更趋完善。 (三)按配送的职能形式分 销售配送 批发企业建立的配送中心多开展这项业务。批发企业通过配送中心把商品批发给各零售商店的同时,也可与生产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可委托配送中心储存商品,按厂家指定的时间、地点进行配送。苦生产厂家是外地的,则可以采取代理的方式,促进厂家的商品销售,还可以为零售商店提供代存代供配送服务。 供应配送 是大型企业集团或连锁店中心为自己的零售店所

开展的配送业务。它们通过自己的配送中心或与消费品配送中心联合进行配送,零售店与供方变为同一所有者的公司各部门内部的业务,从而减少了许多手续,缓和了许多业务矛盾,各零售店在订货、退货、增加经营品种上也得到更多的便利。 销售与供应相结合的配送 配送中心与生产厂家及企业集团签订合同,公责一些生产厂家的销售配送,又负责一些企业集团的供应配送。配送中心具有上连生产企业的销售配送、下连用户的供应配送两种职能,实现配送中心与生产企业及用户的联合。 代存代供配送 用户将属于自己的商品委托配送中心代存、代供,有时还委托代订,然后组织配送,这种配送,在实施前不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配送中心只是用户的代理人,商品在配送前后都属于用户所有。配送中心仅从代存、代理中获取收益。

四、配送的发展阶段 高频率、小批量配送 共同配送(协同配送) 一体化配送

1、高频率、小批量配送 丰田汽车公司的“看板制”生产方式,以及零售业为防止商品滞销而采用的高频率、小批量进货方式,产生了对高频率、小批量送货的需求,促成了这一配送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采用这种配送形式后,生产商到批发商的配送由4.1次/周增加到4.5次/周,从批发商到超级市场的配送从3.2次/周增加到3.5次/周。散货出库率超级市场为64.9%,便利店为81.7%,一般零售业为68.7%.订发货周期的变化,生产商和批发商之间从24.9小时缩短为22小时;批发商和便利店之间从23.9小时缩短为22小时;批发商和一般零店之间从19.7小时缩短为18.9小时

2、共同配送 所谓共同配送就是为了提高车辆装载率有效地进行配送,对多个企业共同进行配送。例如多个进货业主设立共同配送中心,并从该中心进货,然后配送中心将所进商品汇总、分类后统一进行配送。 据统计,日本大多数零售业利用共同配送方式,共同配送采用率为55.4%。

微观效益 达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提高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可以省企业的资源 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算心业务(COREBUSINESS),促进企业的成长与扩散 扩大市场范围,消除原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共建共存共荣的环境 宏观效益 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减少闹市卸货妨碍交通的现象,改善交通运输状况 通过集中化处理,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节省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提升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 总而言之,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金钱、时间等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取得最大效益(提高服务),还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3、一体化配送 一体化配送是指将货物和信息实现一元化高水平管理的物流,其目的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 有两层意思,一是“货架一揽子”,即以某一货架群作为整体对象,不问进货地点和形态,将全部商品 集中上货;另一个是“业务一揽子”,就是提供进货业务和与其相关业务的一揽子服务。 与共同配送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按店铺进货,而后者是按部门进货。

习题 什么叫配送?如何把握配送的定义? 配送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配送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现阶段中国配送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

第3节 物流配送中心 一、定义: 定义1: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 定义2:配送中心是从事服务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化流通设施。 配送中心是典型的流通型仓库,强调了流通性

二、配送中心分类 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 储存型配送中心 流通型配送中心 加工型配送中心 按地理区域划分 城市配送中心 区域配送中心 按社会化程度分类 企业配送中心 社会(专业)配送中心 共同配送中心

按服务对象来分 销售配送中心 供应配送中心 按专业化程度来分 柔性配送中心 专业配送中心

三、配送中心的功能 一方面配送中心集成了物流和商流活动,是商物合一;另一方面配送中心集成了物流活动的所有功能,可以看作物流活动的缩影,具体有以下功能: 备货功能 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配送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用户的需求进行一定规模的备货。备货是决定配送成败的初期工作,如果备货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 储存功能 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及数量。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设库解决。   另一种储存形态是暂存,是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存准备。由于总体储存效益取决于储

存总量,所以,这部分暂存数量只会对工作方便与否造成影响,而不会影响储存的总效益,因而在数量上控制并不严格。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暂存,即是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载的暂存,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分拣和配货功能 是配送不同于其它物流形式的有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成败的一项重要支持性工作。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了分拣及配货就会大大提高送货服务水平,所以,分拣及配货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 配装 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配装; 和一般送货不同之处在于,通过配装送货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降低送货成本,所以,配装也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

也是现代配送不同于已往送货的重要区别之处。 配送运输功能 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和一般运输形态主要区别在于: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额度较高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汽车做运输工具。 与干线运输的另一个区别是,配送运输的路线选择问题是一般干线运输所没有的,干线运输的干线是唯一的运输线,而配送运输由于配送用户多,一般城市交通路线又较复杂i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和路线有效搭配等,是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 送达服务 配好的货运输到用户还不算配送工作的完结,这是因为送达货和用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使配送前功尽弃。因此,要圆满地实现运到之货的移交,并有效地、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还应讲究卸货地点、卸货方式等。送达服务也是配送独具的特殊性。

配送加工 在配送中,配送加工这一功能要素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往往是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主要原因是通过配送加工,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配送加工是流通加工的一种,但配送加工有它不同于一般流通加工的特点,即配送加工一般只取决于用户要求,其加工的目的较为单一。

四、配送中心的设施与构造 配送中心内部一般划分为几个工作区域 接货区 储存区 拣货、配货区 理货分拣区 发货待运区 流通加工区 管理区

五、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由其功能定位决定 储存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流通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例:某配送中心设施布局方案图

注:作业量:进货为25吨,发货为25吨,保管时间为7吨(每天5吨) 配送中心设施面积 配`送中心各设施的面积 设计名称 每天的作业量(t) 经验数据(t/m2) 设施面积(m2) 进货场 25 0.2 125 检验场 -25 进货场兼用   分类场 15 75 保管场 35 1 流通加工场 2.5 12.5 发货场 办公室 / 30 合计 402.5 注:作业量:进货为25吨,发货为25吨,保管时间为7吨(每天5吨)

习题 配送中心的功能是什么? 配送中心如何分类?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是怎样的?

第三节 配送中心作业管理

一、备货作业 1、备货作业—筹集货源 备货作业是配送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 筹集货源即建立供应渠道,确定各种商品的供应商 筹集货源有几种方式,一是由配送中心自行负责;二是由生产商、配送中心以及配送用户签定协议,确定供货品种和单价

二、订货作业—订货方 式 1、订货作业的方式 手动方式,用电话、传真、邮寄订单等方式 电子方式,计算机网络或电子商务平台,EOS系统 2、订货作业—手工方式的缺点 订发货周期长 单据处理量大,作业效率低 整个供应链条上下游需求等信息不透明,信息失真严重,可能造成库存积压 3、订货作业—订货流程

以总部、配送中心、门店结构型连锁超市为例 门店向总部发送订单,总部将订单按要求交货时间和供应商汇总后,发往各供应商,各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货物送达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按各门店订单以及到货情况将货物配送到各门店。 对库存型配送中心来说,由于它具有一定量的商品库存(库存量是按照历史销售水平和对未来销售的预测确定的),因而各门店可直接向配送中心订货

4、订货作业—EOS系统 EOS是指企业间利用通讯网络(VAN或互联网)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联结(ON-LINE)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EOS按应用范围可分为企业内的EOS(如连锁店经营中各个连锁分店与总部之间建立的EOS系统),零售商与批发商之间的EOS系统以及零售商、批发商和生产之间的EOS系统,EOS的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

EOS系统的优点 可以缩短从接到订单到发出订货的时间,缩短订货商品的交货期,减少商品订单的出错率,节省人工费。 有利于减少企业的库存水平,提高企业的库存管理效率,同时也能防止商品特别是畅销商品缺货现象的出现。 对于生产厂家和批发商来说,通过分析零售商的商品订货信息,能准确判断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有利于企业调整商品生产和销售计划。 有利于提高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率,使各个业务信息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便利和迅速,丰富企业的经营信息。 企业在应用EOS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 订货业务作业的标准化 商品代码的设计 订货商品目录帐册(Order Book)的作成和更新 计算机以及订货信息输入和输出终端设备的添置和EOS系统设计是应用EOS系统的基础条件。

三、进货作业 货物运达配送中心称为进货。主要作业有核对发货方的货单、检验货物的质量、货损及品质,做好向仓库或配送场搬运的准备等。 进货是为了补充库存,但也有进货后立即分类配送的配送中心 进货周期:连续两次进货的时间间隔 进货作业的要求是缩短进货检验时间,检验后直接向保管场所下达指示,并移往保管场所 进货检验:对货物品种和送货单的品名、数量进行确认。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扫描货物上的条形码从而将品种和数量自动输入计算机,并与送货单明细比较。

四、搬运作业 1、搬运的内容 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搬运是连接各个物流环节的桥梁。 可以从下面四个角度来看待: 1、移动角度:搬运是一种尽可能有效地移动货物的手段 2、时间角度:搬运对于物流时间有较大的影响 3、数量角度:搬运对于满足客户适量要求起着重要的作用 4、空间角度:搬运系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空间的合理性

2、搬运的目标 提高仓储设备的利用能力 减少货物的搬运次数 提高后勤服务水平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3、搬运的指导原则 单位装载(集装)化原则 提高设备利用率原则 机械化原则 标准化原则 安全原则 物流均衡顺畅原则 弹性原则 活性原则:在物料流动过程中,物品时时处于运动状态中,物品放置的状态要有利于下次搬运,这种状态称之为搬运活性.衡量商品堆存形态的"搬运灵活性",用灵活性指数表示。一般将灵活性指数分为五个等级,即:散堆于地面上为o级;装入箱内为1级;装在货盘或垫板上为2级;装在车台上为3级;装在输送带上为4级。 重力利用原则 死重率降低原则 搬运最少原则 设备保养及淘汰原则

搬运作业案例 在去年一次例会上,广州某快运公司的总经理曾谈起这样一件案例:从香港报关进口的一件大木箱,内装精密设备,要求运输途中不能倾斜。当木箱运至客户手中时,货主肯定地认为货物已被倾斜了,因为木箱外包装上有一个标识变成了红色——原来该货物倾斜45度时,外包装上的标识就会变色。因此,引进装卸技术,提高装卸人员素质,规范装卸作业标准等都会相应地促进包装、物流的合理化。

4、集装方式及分类 1)集装方式 托盘 集装箱 按所装货物种类分,有杂货集装箱、散货集装箱、液体货集装箱、冷藏箱集装箱等;按制造材料分,有木集装箱、钢集装箱、铝合金集装箱、玻璃钢集装箱、不锈钢集装箱等;按结构分,有折叠式集装箱、固定式集装箱等,在固定式集装箱中还可分密闭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板架集装箱等;按总重分,有30吨集装箱、20吨集装箱、10吨集装箱、5吨集装箱、2.5吨集装箱等。    集装容器 集装货捆

2)集装箱的有关常识 相关规格:外尺寸、内尺寸、箱内容积 计算单位:TEU(twenty-feet equivalent units),又称20英尺换算单位,是计算集装箱箱数的换算单位。目前集装箱长度一般有两种规格,即20英尺和40英尺,为便于计数的统一化,把20英尺集装箱作为一个计算单位,40英尺集装箱作为两个计算单位。 整箱货(FCL)与拼箱货(LCL)。整箱货是指由发货人负责装箱、计数、积载并加铅封的货运。 拼箱货是指指装不满一整箱的小票货物。这种货物,通常是由承运人分别揽货并在集装箱货运站或内陆站集中,而后将两票或两票以上的货物拼装在一个集装箱内,同样要在目的地的集装箱货运站或内陆站拆箱分别交货。

3)集装箱交接方式 方式:门到门、门到场、门到站、场到门、场到场、场到站、站到门、站到场、站到站。 三种元素:门、场、站。门指托运人或收货人的货仓或工厂仓库。场指港口集装箱码头装卸区堆场。站指港口集装箱货运站。

4)搬运设备 叉车 电瓶车 输送机:分为重力式、滚轴式、皮带式 回转货架:既作存贮,又可作回转运动,分为水平回转和垂直回转

常用搬运设备

五、储存作业 1、储存保管的内容与目标 储存保管是指物资放置在一定的场所,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使其在储存期间品质、数量不发生变化。 储存保管的目标: 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劳动力和设备的有效使用 货物的方便存取 货物的有效移动 货物的良好保养 良好的管理

2、储存方式 3、储位管理 为了便于对商品的存取,通常对储位采取编码管理的方式,通常采取的编码方式是: 分区×行×列×层数 仓库的保管方式 地面平放式 托盘平放式 直接堆放式 托盘推码式 货架存放式 3、储位管理 为了便于对商品的存取,通常对储位采取编码管理的方式,通常采取的编码方式是: 分区×行×列×层数 分区是指按照商品储存的要求不同或商品类别不同而将大的仓库划分成的存储区域或库房。 建立了储位编码系统后,将商品存放位置与储位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即建立起了储位管理系统。

六、盘点作业 为了有效控制库存货物数量而对各库存场所的货物进行数量清点的工作,称之为盘点。盘点作业的目的是:确定现存量,并修正库存,使理论库存与实际库存尽量同步。 1、盘点方法 帐面盘点。用电脑每天定时做日结。 现货盘点,实际清点数量。 2、盘点作业步骤 确定盘点类型:类别盘点、供应商盘和单品盘点,创建盘点申请单 在预定盘点基准点计算盘点商品理论库存 按盘点商品清单盘点实际库存 将理论库存与实际库存进行比较,计算库存差额,分析原因,并进行库存调整

3、现货盘点类型 期末盘点 在每星期或每月末进行盘点,盘点工作量大,需要集中所有工作人员突击工作 循环盘点 按计划对货物交替轮流盘点,到期末后完成对所有货物的一次盘点。盘点工作量比较分散,投入人力要求少。

4、盘点作业方法 五五化堆垛 我国手工管理中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储存物堆垛时,以“五”为基本计数单位,堆成总量为“五”的倍数的垛形,如梅花五、重迭五等,堆码后,有经验者可过目成数,大大加快了人工点数的速度,且少差错。 光电识别系统 在货位上设置光电识别装置,该装置对被存物扫描,并将准确数目自动显示出来。这种方式不需人工清点就能准确掌握库存的实有数量。 电子计算机监控系统 电子计算机指示存取,可以防止人工存取所易于出现的差错,如果在被存物上采用条形码认寻技术,使识别计数和计算机联结,每存、取一件物品时,识别装置自动将条形码识别并将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会自动做出存取记录。这样只需向计算机查询,就可了解所存物品的准确情况,而无需再建立一套对实有数的监测系统。

七、补货作业 1、补货方式 2、补货时机 批次补货 定时补货 随机补货 补货作业是为了保证分拣作业需要,从货物保管区将货物移到另一个作为订单拣取用的动管拣货区的作业过程。即将待配商品放在存取方便的位置的过程。 1、补货方式 由存储货架区与流动式货架组成的存货、拣货、补货系统。 将货架的上层作为储存区,下层为拣货区,商品由上层货架向下层货架补货的系统。 2、补货时机 批次补货 定时补货 随机补货

八、出货作业 出货作业内容:将拣取好的货物作好出货检查,装入容器,做好标记,根据车辆调度的计划,将物品运到出货待运区,最后装车配送。出货作业包括两项工作: 1、分货(分拣) 2、出货检查

1)自动分拣系统的组成 1、分拣—自动分拣系统(一) 自动分拣系统一般由控制装置、分类装置、输送装置和分拣道口组成。 控制装置的作用是识别、接收和处理分拣信号,根据信号指示分类装置和输送装置进行相应的作业。 分类装置接受控制,当具有同类分拣信号的商品经过该装置时,能够改变其运行方向使其进入其他输送机或分拣道口。 输送装置起输送作用。 分拣道口一般由钢带、皮带、滚筒等组成滑道,使货物脱离主输送机滑向集货区域的通道,最后入库或组配装车进行配送

2)自动分拣系统的作业过程 自动分拣系统的作业过程可以简单描述如下:物流中心每天接收成百上千家供应商或货主通过各种运输工具送来的成千上万种商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商品卸下并按商品品种、货主、储位或发送地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将这些商品运送到指定地点(如指定的货架、加工区域、出货站台等),同时,当供应商或货主通知物流中心按配送指示发货时,自动分拣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庞大的高层货架存储系统中准确找到要出库的商品所在位置,并按所需数量出库,将从不同储位上取出的不同数量的商品按配送地点的不同运送到不同的理货区域或配送站台集中,以便装车配送

3)自动分拣系统的主要特点 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 分拣误差率极低 分拣作业基本实无人化

引进自动分拣系统需考虑的两个问题: 一次性投资巨大 自动分拣系统本身需要建设短则40~50米,长则150~200米的机械传输线,还有配套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等,这一系统不仅占地面积大,动辄2万平方米以上,而且一般自动分拣系统都建在自动主体仓库中,这样就要建3~4层楼高的立体仓库,库内需要配备各种自动化的搬运设施,这丝毫不亚于建立一个现代化工厂所需要的硬件投资。这种巨额的先期投入要花10~20年才能收回,如果没有可靠的货源作保证,则有可能系统大都由大型生产企业或大型专业物流公司投资,小企业无力进行此项投资 对商品外包装要求高 自动分拣机只适于分拣底部平坦且具有刚性的包装规则的商品。袋装商品、包装底部柔软且凹凸不平、包装容易变形、易破损、超长、超薄、超重、超高、不能倾覆的商品不能使用普通的自动分拣机进行分拣,因此为了使大部分商品都能用机械进行自动分拣,可以采取二条措施:一是推行标准化包装,使大部分商品的包装符合国家标准;二是根据所分拣的大部分商品的统一的包装特性定制特定的分拣机。

2、出货检查 对照出货单,把拣取的货物按客户、车次等逐一核对货物的品名及数量,检查包装与质量,进行发货捆包并按配送计划配车后准备进行配送。 可利用条码与计算机辅助出货作业。

九、流通加工作业 1、流通加工作业的含义 流通加工作业指在发货之前为商品粘贴标价及其他标记、装袋、切割、包装,将几种商品组合成套作为赠送的礼品等作业 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区分,流通加工有效衔接大批量生产与多品种需求 主要目的是提高物流效率,增加附加值及满足顾客需求多样化 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领域中对生产的辅助性加工,从某种意义来讲它不仅是生产过程的延续,实际是生产本身或生产工艺在流通领域的延续。这个延续可能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即一方面可能有效地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但是,也必须估计到另一个可能性,即对整个过程的负效应。各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都会产生抵消效益的负效应

2、流通加工合理化 加工和配送结合 这是指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业务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之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配货作业.这就无需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使流通加工有别于独立的生产,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做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加工和配套结合 在对配套要求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单位,但是,完全配套有时无法全部依靠现有的生产单位,进行适当流通加工,可以有效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的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这本来就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 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 加工和配送的结合,通过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强化了销售,是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的一个成功的例证。 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例子。 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节约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运输:长距离、大量货物在区域间的移动。 配送:短距离、少量货物在区域内的移动。 十、输配送作业 运输:长距离、大量货物在区域间的移动。 配送:短距离、少量货物在区域内的移动。

1、输配送服务要点 时效性 可靠性 沟通性 便利性 经济性

2、提高输配送效率措施 消除交错输送 利用回程车,降低车辆空驶率 直接运送 输配送工具的变换使用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改善运送车辆的通讯 控制出货量 共同配送

3、退调 退换货原因 依照协议的退货 质量问题 运输时损坏 过期退回 产品缺陷 送货时商品数量(品种)错误

本章习题: 1、配送的特点(配送与运输有何区别)? 2、简述货物配送的优点? 3、配送在物流大系统中的意义和作用? 4、按配送组织者不同,配送有哪些形式? 5、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配送有哪些形式? 6、按配送时间及数量不同,配送有哪些形式? 7、共同配送的含义? 8、加工配送的含义? 9、推行货物配送应该具备的条件? 1O、实施货物配送有哪些工作步骤? 11、制定配送计划的依据有哪些? 12、制定配送计划的步骤?

13、制定好的配送计划应该向哪些部门下达? 14、配货作业的基本作业方法有哪两种? 15、车载货物配装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6、确定配送路线时,应该考虑哪些原则?并分析这些原则相互间的关系 17、确定配送路线时,有哪些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 18、确定配送路径的节约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9、掌握一个配送中心向3—5个用户送货路径的确定方法(实例) 20、配送的效益指标内容? 21、配送的服务指标内容? 22、车辆使用指标的具体内容? 23、配送与直送,各自的优缺点?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24、提高配送经济效益的途径?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