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电算化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 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 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四、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会计电算化简介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1.概念 狭义: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包括利用计算机完成记账、报账及会计信息分析等工作。 广义: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软件开发和应用、人才培养、宏观规划、制度建设、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会计电算化简介 【例1】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 )。 【例1】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 )。 A.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及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B.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 C.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 D.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 答案:ABCD
会计电算化简介 【例2】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相关的所有工作。( ) 答案:√
会计电算化简介 【例3】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 ) 答案:√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 会计电算化简介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 1.会计电算化的产生 1981年8月,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国家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这个概念,是指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 起步阶段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 2. 起步阶段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特点: 会计软件的内容是用计算机模拟手工记账,包括会计循环、数据输出形式等; 会计软件开发的目标是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利用计算机替代人工处理数据; 会计软件程序简单,程序和数据相互联系,缺乏信息共享。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 局限:形成企业信息孤岛; 1989年颁布《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 1990年颁布《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
1.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将单向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融合、扩展为全面电算化; 繁荣发展阶段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 1.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将单向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融合、扩展为全面电算化; 2.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形成有机整体,单项会计核算升级为全面电算化; 包括:账务处理模块、报表处理模块、往来管理模块、工资核算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材料核算模块、成本核算模块、销售核算模块等。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 3.打通企业内部信息孤岛,会计信息、业务信息无缝衔接,彼此共享和利用; 4.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蓬勃发展; 5.按服务层次和提供信息的深度划分为三个层次 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替代手工会计核算; 会计管理电算化:合理规划和运用资金,会计预测、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控制、开展会计分析; 会计决策电算化:又称财务决策支持系统(FDSS),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会计决策电算化是在电算化系统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数据和信息,借助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案。
会计电算化简介 会计软件大量面市,财政部出台相关制度 《关于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高级阶段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 (1)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要求; (2)将各种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要求,融合进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3)渗透融合阶段虽然出现了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和ERP系统的概念,但其实质仍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即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初中级阶段。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 (1)传统会计软件不能满足内控背景下的需要; (2)XBRL:又称可拓展业务报告语言,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跨平台操作、专门应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 (3)从根本上实现数据的集成于最大化利用,使会计信息实现数出一门、资料共享; (4)2008年11月,XBRL中国区组织成立,标志着中国会计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5)ERP:又称企业资源计划,以计划与控制为主线,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 (6)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础上,以构建和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为指引,集成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和信息。从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 (7)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和基础工作; (8)会计软件发展趋势:以会计系统为核心的完整管理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简介 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断完善 2001年,一系列的内控规范,如《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2008年,五部委推出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例· 单选】会计电算化一词始于( ) A. 1981年 B. 1974年 C. 1989年 D. 1992年 【答案】A 【解析】1981年8月,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国家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这个概念。
会计电算化简介 【例】ERP是( )的简称。 财务会计 B. 企业资源计划 C. 审计 D. 物料计划 答案:B
三、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包括国家的宏观管理和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系统的微观管理两个方面。 (一)宏观管理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宏观管理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全国和本地区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行的综合管理。 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1.制定规划并组织实施。 2.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 1.制定规划并组织实施。 2.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 3.加强会计软件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设。 4.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组织、领导,引导基层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5.组织和管理电算化人才培训工作。
三、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二)微观管理 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
三、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 )。 A.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 )。 A.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B.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C.行政许可法实施后,财政部门不再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 D.各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自行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答案:ABD
本节重点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会计电算化的三个发展阶段是什么?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管理体制分别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