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教學的現況、教學設計與展望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數位學習研究團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電腦軟體應用技能檢定 考照說明.
Advertisements

Excel - 九十七年度教職員工資訊教育訓練 董建弘.
102年第三季工作坊- 大陸展業之現況及未來展望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TQC+ JAVA全國教師研習會 PLWeb 程式設計練習平台 簡介.
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高中課程簡介會 資訊及通訊科技.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第一篇 Unix/Linux 操作介面 第 1 章 Unix/Linux 系統概論 第 2 章 開始使用 Unix/Linux
Activbaord 電子白板 研習 瑞塘國小 講師 : 碩陽數位科技 林承緯 Alan Lin 碩陽數位科技.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30週年校慶 電腦科暨電腦學會 移動裝置程式編寫及學生成果分享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電腦類相關資料庫.
促進學習的評估 如何運用「網上學與教支援」 促進學與教 柯志明 教育基建分部 基本能力評估/數學.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如何運用E化教學-大綱 找一門課程進行E化配合教學-計算機概論 校內提供既有之E化教學資源 教材內容與E化資源結合
網路工具運用 講師:鍾詩蘋.
網頁程式概論 建國科技大學資管系 饒瑞佶 2015/9 V1 2016/4 V2 2016/9 V3.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Colife 現場直播 免註冊快速登入手冊.
教學媒體作業 歷史系99級 楊琇媚. 教學媒體作業 歷史系99級 楊琇媚.
資訊網路專題 Special Topics on Information Networks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數位說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
智慧型手機程式設計 建國科技大學資管系 饒瑞佶 2011年(992).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FUN 繩索 彰化縣綜合活動教學輔導團 柯慧儀.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幼稚園(機構) 簡介 參觀日期 作者群.
電腦軟體設計 建國科技大學 資管系 饒瑞佶 2010年.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講師:高宏宣 “景文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電腦輔助教學』課程講義 Gold WAVE音訊軟體 講師:高宏宣
reporter: 郭建杉 稻江家護 網站設計企畫 reporter: 郭建杉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英文管理期刊導讀 A Guide on Reading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Journals Spring, 2007 Friday, 10:10~12:00 R9208 Instructor: 張婉菁 Phone:
陳樹渠紀念中學 何燕萍老師 周富鴻老師 張 燕老師 劉勁樂老師 黎嘉諾老師
資訊隱藏概論 (Introduction to Data Hiding)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運動與科學」教學分享 管理學院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 邱宏達.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數位學習 孫春在、曾憲雄、陳登吉、袁賢銘.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妙法寺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高中課程簡介會 資訊及通訊科技.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五年級電腦科 PhotoImpact X3 w3.dhps.tp.edu.tw.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電腦網絡與教學.
行動學習課程設計 經驗分享 林雅雯 Nov. 27, 2013.
主題研究架構.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南區 ~中小學教師數位博物館研討會 藝術類數位博物館介紹 和春技術學院馮治平 91年2月2日.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融入教學的現況、教學設計與展望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數位學習研究團隊 ©Copyright 2004 by NTNU e-Learning LAB

本場次講師簡介 侯惠澤 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博士班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數位學習團隊專案經理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管系台北推廣部兼任講師 曾任 中國科技大學資管系兼任講師 東南技術學院工管系兼任講師 專長:數位學習,融入教學,知識分享

大綱 融入教學的現況與瓶頸 融入教學的案例分析 融入教學的教學設計指引 融入教學的趨勢與展望

融入教學的現況與瓶頸 世界主要先進國家莫不以透過資訊基礎建設來提升教學的革新作為要務。 美國在1999-2003推動Preparing Tomorrow’s Teachers to Use Technology (PT3)計畫,以美金四億元來作為師資培育機構研發教師學習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方案的經費(Brush, 2003;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4)。 英國則在1998-2002年(後延伸到2004年)推動National Grid for Leaning(NGfL)計畫,估計在2001-2004年期間,投入學校改善資訊設備軟硬體的經費將超過一兆英鎊(National Grid for Learning, 2004)。 台灣則在 1999年斥資台幣六十四億七千萬元來充實中小學的資訊軟硬體,並計畫在2003年前投資一百四十四億台幣來建置教室內的電腦和網路設施(韓善民, 2000)。

但,這些大規模的經費投入,對於教師的教學,或學生的學習,到底有多少助益?

融入教學現況 一、高倡導,低準備 美國國家教學科技標準-教師版(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00)對教師應用資訊於教學情境的五項標準,可說是全方位的要求: 教師要有科技工具(電腦)的知識和操作能力 要能計畫和設計學習環境並創造學習經驗 要能整合科技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並創造最大的學習效果 要能使用科技在各種不同的評量方法 要能使用科技來提昇自己的生產力(productivity)和專業能力 要能瞭解並應用與科技應用有關的社會、倫理、法律、人文等議題。

融入教學現況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 (NCES, 2000)的調查中發現,僅有33%的教師認為自己已經對採用電腦協助教學有充份的準備,66%認為自己僅有一些準備,或完全沒有準備。 此種低度的使用科技的心理準備,可能也連帶地使得多數教師對應用電腦所能產生的效果,並沒有太大的期望。 基層教師對於應用電腦的接納程度,以及電腦實質能產生的效果的預期,到目前為止,無法和政策執行者或教學研究者熱切的期望和倡導相匹配。

融入教學現況 二、高普及率,低應用率: 依據NCES(2002)的統計,在2001年時美國中小學可上網電腦的普及率為每5.1名學生有一部電腦。 Becker等人(Becker, 2001;Becker & Ravitz, 2001)調查全美1616所中小學教師使用電腦的頻率。結果發現,小學約有35%的教師聲稱約每1.5週在課堂上使用一次電腦,而中學的科任教師只有9% (藝術科)到24% (英文科)不等(平均14.6%) 的教師有同樣的使用頻率。 Norris, Sullivan, Poirot, 與 Soloway (2003)發現 67% 的 K-12 老師在教室中使用電腦的時間每週不到15 分鐘。 Cuban等人(Cuban 2001;Cuban, Kirkpatrick, & Peck, 2001)調查加州矽谷地區的兩所中學的師生在電腦設備豐富的教學環境中使用電腦的情形後發現,約有2/3到3/4的老師完全不使用電腦中心的設備,而在教室中一週至少使用一次電腦的教師比例低於10%,一個月約用一次者佔20%-30%,且超過半數的教師是根本不在教室中使用電腦(Cuban, 2001, p. 133)。

融入教學現況 三、複雜科技,簡單應用 Becker(2001)的發現:中小學教師在課堂上最常使用的前四種軟體為:文書處理、CD ROM參考資料(reference)、技能熟悉軟體和網路軟體。在透過軟體進行的活動中,大多數時候是教師使用文字處理工具建立教材或學生用文字處理器完成作業。或者教師用試算表登錄成績,或要求學生使用電子遊戲作練習。 極少數是要求學生透過電腦完成一些探究式,計劃式或合作式的學習。而Niederhauser & Stoddart (2001)的調查也發現,大多數的K-6老師(85%)在課堂上僅使用技能導向、練習為主的軟體間或搭配一些「開放性軟體」(在其研究定義為模擬、遊戲、文書處理或試算表等)。

融入教學案例分析 如果,今天您的學校有許多用不完的電腦器材與軟體,您要如何運用電腦來教學生認識校園裡頭的樹木? 請花三分鐘,在您的講義上寫上您將採用的教學活動,您打算如何運用科技,安插在您的教學活動中? 您可以參考以下故事的幾個老師的作法,並寫下您覺得他們的問題出在哪裡?

A story… 從前,在青田花花小學有四個老師,每個老師都很有教育熱忱,而且對電腦有興趣,想要用電腦來輔助教學,有ㄧ天,他們教的是認識校園的樹木,他們的教學方法如下…

Teacher #1 背景介紹:#1老師為電腦專家,在加州拿到電腦工程碩士後毅然放棄在美國矽谷工作的機會,投入國小教育。 使用方式: 建置一個圖文豐富的多媒體網站,並且蒐集了許多網路上可以找到的樹木資料 使用攝影程式在每個樹木介紹中加入老師的影像語音說明

Teacher #2 背景介紹:#2老師為生物博士,曾經參予國家生態計畫,並於棲蘭森林保護區有十年的研究經驗,取得森林研究傑出論文獎,但因喜歡小孩,毅然放棄繼續研究的機會,投入更具價值的國小教育。 使用方式: 說明樹木的生長原理與理論 要求學生回家搜尋網路上的樹木資源資料 要求學生做一個樹木生長的報告

Teacher #3 背景介紹:#3老師為補教名師,曾經匿名投入高中補教業,教學歸納與分析能力超讚,為全國名師,但也毅然放棄每月高薪的收入,投入國小教育。 使用方式: 在網站上歸納樹木的生長週期表供學生考試參考 要求學生回家上網測驗老師所設計的精選題庫

Teacher #4 背景介紹:#4老師為兒童教育專家,在英國取得兒童教育碩士後毅然放棄英國繼續進修的機會,投入國小教育。 使用方式: 建置一個討論區,希望學生藉由討論植物生態分享彼此的看法 針對討論區講解

想一想~ 以上每個老師的融入教學: 1. 學生可以得到未來有用的知識及學習遷移嗎?或願意更深入了解知識嗎? 2.科技發揮了適當教學效能嗎? 3.這樣的方案具體可行嗎?有什麼待改進之處?

融入教學教學設計指引 融入教學的教學設計應根據教學目標,妥善設計教學活動,並界定其中教師、科技與學生所分別扮演的角色與所進行的活動,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成效

科技扮演色為何? Knowledge delivering (知識傳達) 時機、內容、呈現方式 Knowledge construction(知識建構) 引導、協助、介入 Knowledge sharing(知識分享) 策略、互動、解題 Knowledge Assessment(知識評量) 情境、多元、互評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趨勢與展望 舉辦培養教師本身的資訊素養與教學科技專業的研習 加強教學導向軟體的研發 教學設計模組 教學策略模組 教學素材資源庫與教學知識庫 教學評量工具 教學設計知識管理工具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趨勢與遠景 建立教師線上專業發展社群: 加強關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實徵研究 藉由教學設計與教學策略模組實際進行融入教學,並藉由融入教學線上社群之知識管理環境彼此於線上分享教案、教材、學習單、講義、投影片、討論教學議題、累積更多教案與教材於知識庫中供再利用。 加強關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實徵研究 開發工具、實際試行、精緻改善

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