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本章主要内容  一.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二. DNA 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 三. DNA 分子的变性  四. DNA 分子的复性  五. DNA 与染色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二 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
Advertisements

DNA 的 结 构 DNA 的 结 构. 课 前 提 问 1.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阶段: 2. 遗传物质的特点: 3. 证明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什么 ? 4. 如果噬菌体 DNA 用放射性 31 P 标记,请问, 在正常细菌体内合成的子代噬菌体 DNA 中, 是否全部含有放射性 31.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第 二 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 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 位的生物大分子,携带和传递遗 传信息。
第二章 DNA的结构 第一节 遗传物质的本质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 DNA的二级结构 第四节 DNA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一章 核酸的化学 (Chemistry of nucleic acid)
第三章 核酸化学.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
Molecular biology for ecologis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
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的一级结构 (二)、DNA的二级结构 (三)、DNA的三级结构.
第 1 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DNA 的 复 制.
高考复习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第二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十二章 核酸化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核酸的水解和组成 第三节 体内某些重要核苷酸 第四节 核酸的结构 第五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第六课 遗传与变异 第二课时 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 核酸化学 目的和要求:熟悉核酸的分类和化学组成,重点掌握DNA和RNA的结构特征,熟悉核酸的结构特征与其功能的相关性;了解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和核酸研究的一般方法。 思考 返回.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巢湖市 和县一中 张勇.
DNA分子的结构.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C 1.关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复制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水电十一局中学 水电十一局中学 马月青.
DNA分子的结构 DNA模型构建 碱基相关规律 课后练习 DNA分子结构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北京中关村DNA双螺旋结构“生命”雕塑,如今已被看做中关村的标志。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胶州市第一中学 裴浩莲.
2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分子的结构.
问题探讨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 1.这两种叶形有什么区别?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因的含义,以及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 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的含义、过程)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核酸化学 Nucleic Acids 刘新文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第二章 核酸结构与功能.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1.2 核酸分子的结构及其空间构象 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DNA) (RNA) 主要存在于: 在细胞核内产生, 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中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 功能 Nucleic Aci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一、核酸的结构 含氮碱基 核苷 戊糖 核酸(DNA、RNA)→核苷酸 磷酸.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
第三章 核酸结构、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
Basic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DNA, 核酸, 雙螺旋, 基因, 染色體 A T G C T C G A A T T G G C 組合單位 核苷酸
专项考能集训(四)  碱基含量及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勤学精思 好问多练 一轮复习之 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 课时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细胞的 “控制中心”-细胞核.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学》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生命科学系 王石华 博士/教授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第四章 病毒 一、 病毒的一般特性 二、 噬菌体.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DNA分子的结构.
基因 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肤色 基因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眼皮单双 血型 控制生物性状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NA 的 复 制.
基因信息的传递.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生物化学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二课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本章主要内容  一.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二. DNA 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 三. DNA 分子的变性  四. DNA 分子的复性  五. DNA 与染色质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第一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Why is DNA the genetic material? ( 一 ) 细菌的转化 : 1928 , Griffith , F . 肺炎双球菌感染家鼠试验 (Pneumococcus) 无致病力 转化源 有致病力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1944 年 , Avery 等从 S 菌中提取的 DNA 与 R 菌混合后 , R → S ,且转化率与 DNA 纯度呈正相关 , 若将 DNA 预先 用 DNA 酶降解,转化就不发生。  结论是 : S 型菌的 DNA 将其遗传特性传给了 R 型菌 , DNA 是遗传物质 。 Diplococcum pneumonice DNA as genetic material 1944 Avery O.T. (Canada) Bachelor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 二 ) 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  1952 ,赫尔希 (Hershey, A. D.) 等用 32 P 和 35 S 分别标记 T 2 噬菌体的 DNA 与蛋白质,感染大肠杆菌。 35S35S 32 P DNA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DNA is a main genetic material RNA is genetic material also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 1952 Hershey lambdar phage cycle RII DNA SIII ▲ 1928 Griffith ▲ 1944 Avery O.T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 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优点 ( 自然选择的优势 )  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 储存遗传信息量大 1kb DNA 序列 种遗传信息 ★ 核糖的 2’ – OH 脱氧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高于 RNA ★ 可以突变 方便修复 以求不断进化 以求稳定遗传 ★ A/T, C/G 互补双螺旋结构复制, 转录 遗传稳定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第二节 DNA 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Nucleotide (Nt ) ——basic unit Mono-phosphate (Mp) Nucleoside (Ns) Deoxy-ribose ( Ribose )Base Purin (pu) Pyrimidine (py) (A) (T)/ (U) (G) (C)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  DNA 与 RNA 的区别 Ribose Base : A 、 G 、 C 、 T/U D.S. & S.S. : DNA 多为双链 Numbers & length : DNA 链较长 Stability : DNA > RNA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脱氧 核糖 碱基 磷酸 Nucleotide (Nt) 一、 DNA 分子基本单位 —— 核苷酸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戊 糖戊 糖

碱基 嘌呤( Pu ) : A 、 G 碱基 嘌呤( Pu ) : A 、 G 嘧啶( Py ) : C 、 T 嘧啶( Py ) : C 、 T Purines Pyrimidines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 核苷的构象 ( conformation of nucleoside ) χ = C4-N9-C1’-O4’ purin pyimidine χ = C2-N1-C1’-O4’ 0 o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二、 DNA 的一级结构  核酸链的简写式 5 ’ p ACTTGAACG 3 ’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1 、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 Double Helix Model) Chargaff A + G / T + C = 1 A+ G = T + C Alexander Todd Nt~~Nt ~~Nt~~Nt~~Nt Rich AT form & rich GC form 3’, 5’ phosphodiester bond 三、 DNA 的二级结构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phosphodiester bond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M. H. F. Wilkins & Rosalind Frankin X~ray photograph of DNA with high quality King’s Lab. UK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DNA 的双螺旋结构 ( 1953 ~ 2003 ) J.D.WatsonF.H.C.Crick  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2 、 DNA 双螺旋的结构特点 Right handed B-form DNA Double helix Model 1. 主链:两条长链反向平行 螺旋而成螺旋直径为 2nm 2. 碱基对 3. 螺距:为 3.4 nm 4. 大沟、小沟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单链核苷酸链间按 A 、 T 、 C 、 G 配对 以氢键方式连接成双链分子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Right handed B-form DNA Double helix Model 每一单链具有 5 ‘ 3 ’ 极性 两条单链间以氢键连接 两条单链,极性相反, 反向平行 以中心为轴 , 向右盘旋 (B-form) 双 螺 旋 中 存 在 大 沟 (2. 2nm) 小 沟 (1. 2nm)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碱基顶部基团裸露在 DNA 大沟内 蛋白质因子与 DNA 的特异结合依赖于 氨基酸与 DNA 间的氢键的形成 蛋白质因子沿大沟与 DNA 形成专一性 结合的机率与多样性高于沿小沟的结合 大沟的空间更有利于与蛋白质的结合 DNA 双螺旋中的大沟与小沟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3. 影响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碱基堆积的棒状实体  氢键 (Hydrogen bond 4~6 kc / mol) 消除 DNA 单链上磷酸基团间的静电斥力 弱键, 可加热解链 氢键堆积, 有序排列 ( 线性, 方向 ) 磷酸酯键 (phosphoester bond 80~90 kc / mol) 0.2 mol / L Na + 生理盐条件 强键, 需酶促解链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碱基堆积力 ( 非特异性结合力 ) 3.4A° ☆ 磷酸骨架, 氨基, 酮基周围水分子间的有序排列 ☆ Van de waals force (1.7A°/ 嘌呤环与嘧啶环作用半径 ) ( 0.34 nm/ 碱基对间距 ) ☆ 疏水作用力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不溶于水的非极性分子在水中相互联合, 成 串结合的趋势力即为熵 Entrophy (ΔS)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磷酸基团间的静电斥力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DNA 二级结构的多态性 Z-DNA A-DNAB-DNA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B-DNA B-DNA 右手双股螺旋,细胞内 最稳定、最常见的构象 A-DNA A-DNA 右手双股螺旋,存在于脱水 DNA , DNA-RNA 杂交分子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Z-DNA Z-DNA 左 手 双 股 螺 旋 与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三链螺旋结构  B-DNA 的大沟处,一条 DNA 链 与 DNA 双螺旋结构中的一条链结 合而成; B-DNA 与其自身的一条链结 合形成分子内三链 DNA ; B-DNA 中与第三链相结合的 这条链必需含有一段连续的嘌呤 核苷酸序列,为核心链。 稳定性较差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四链 DNA  G -四联体( G-quarter ) 为基本单位,即四个鸟嘌呤 在一个正方形平面内以氢键 环形连接而成。 位于染色体末端,可能起 着稳定染色体,参与端粒 DNA 的复制等功能。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DNA 的超螺旋结构 某种因素的影响下,正常 B-DNA 分子双螺旋额外少转或 多转几圈,使每圈的碱基对数目大于或小于 10 , DNA 分子双 螺旋空间改变,分子内产生额外张力。 DNA 分子产生扭曲,缓解张力,造成超螺旋结构( supercoil ) 负向超螺旋、正向超螺旋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DNA 的超螺旋结构 (supercoiling)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 超螺旋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反映 DNA 结构的多样性,介导 DNA 结构的 变化, 为其功能发挥提供条件; DNA 复制、重组,以及基因的表达调控; 使 DNA 形成高度紧密的状态,得以容纳在有效空间。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 D.S. DNA S.S. DNA ( 加温, 极端 pH, 尿素, 酰胺 ) 第三节 DNA 分子变性 ( DNA denaturation ) ● DNA 变性 : 天然的有规则的双链 DNA 分子 , 在被加热 或某些试剂的作用下 , 氢键和碱基间堆积力受到破坏 , 逐步变为单链线型状态的过程,又称熔解 。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变性过程的表现: S.S. DNA 粘度降低 DNA 热变性过程 电子显微镜下的 DNA 分 子的部分变性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D.S DNA S.S DNA 粘度降低 ? 溶液粘度取决于分子流动过程中的内摩擦和阻力 高分子溶液 > 普通溶液 线状分子 > 不规则线团 > 球形分子 D.S. DNA 钢性较强,结构较为舒展的 Double helix S.S. DNA 没有氢键的支撑 由螺旋结构向折叠和线团结构转变 D.S DNA S.S DNA 粘度降低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变性过程的表现 ☆ S.S.DNA 沉降速度加快 ☆ S.S.DNA 分子的 A 260 nm UV 值上升 ☆增色效应 ( Hyperchromicity ) : 指由 DNA 变性而引起的光吸收值的增加。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 影响 Tm 值的因素 1 、 DNA 分子的碱基组成 ☆ GC% 含量相同的情况下 GC% 愈高 → Tm 值愈大 , GC% 愈低 → Tm 值愈小 AT 形成变性核心,变性加快, Tm 值小 熔解温度 ( Tm ): 50 %的 DNA 双螺旋结构被破坏 的温度 , 一般在 85 - 95 ℃。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 大片段 D.S. DNA 分子之间比较 片段长短对 Tm 值的影响较小, 与组成和排列相关 ☆ 小于 100bp 的 D.S DNA 分子比较 片段愈短, 变性愈快, Tm 值愈小 3 、 变性液中含有尿素,酰胺等 尿素,酰胺与碱基间形成氢键 改变碱基对间的氢键 Tm 值 可降至 40 ℃左右 2 、 DNA 分子的长度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4 、 DNA 溶液的离子强度 (盐浓度的影响) 单链 DNA 主链的磷酸基团 负电荷的静电斥力 两条单链 DNA 的分离 Na + 在磷酸基团周围形成的电子云 对静电斥力产生屏蔽作用 减弱静电斥力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pH ~ 12 酮基 → 烯醇基 pH ~ 2-3 NH 2 → NH 2 + ( 质子化 ) 改变氢键的形成与结合力 5 、 pH 值( 极端 pH 条件的影响 ) 一切减弱氢键、碱基堆积力的因素 均将使 Tm 值降低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D.S DNAS.S DNA Denaturation ▲ ▼ Renaturation 复性过程依赖于单链分子间的随机碰撞 ( Depends on the collision of complementary S.S. DNA ) 第四节 DNA 分子的复性 (anneal or renaturation)  DNA 复性 : 变性的单链 DNA 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恢复 为原天然双链 DNA 的过程,也叫退火。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 影响 DNA 复性过程的因素 : 1 、 阳离子浓度(盐浓度) 0.18 ~ 0.2M Na + 可消除 polydNt 间的静电斥力 2 、复性反应的温度 Tm -25 ℃ ( ℃ ) 以消除 S.S. DNA 分子内的部分二级结构(氢键) 3 、 S.S. DNA 分子的长度 S.S. DNA 愈长 S.S. DNA 愈短 → 分子扩散愈慢 → 复性愈慢 → 分子扩散愈快 → 复性愈快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 影响 DNA 复性过程的因素 : 5 、 DNA 分子中, dNt 的排列状况 ( 随机排列, 重复排列 ) 4 、 S.S, DNA 的初始浓度 C 0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3’-ATCTATGCTGTCAT-5’ 5‘-TAGATACGACAGTA-3’ 3’-ATCTATGCTGTCAT-5’ 3’-ATATATATATAT-5’ 5‘-TATATATATATA-3’ 3’-ATATATATATAT-5’ 5‘-TATATATATATA-3’ 3’-ATATATATATAT-5’ 5‘-TATATATATATA-3’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 复性的过程 单链 DNA 彼此不断随机碰撞,具互补关系的部位进行 碱基配对,产生短的双螺旋区; 双螺旋区沿着两条单链配对延伸形成双链 DNA 分子; DNA 复性服从化学动力学的二级反应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六、 DNA 的分子杂交( hybridization )  DNA 的分子杂交: 不同来源的 DNA 变性后,混合一起,含有碱基互补 配对的序列,在一定条件下退火形成杂合双链结构的过程。 dot bloting  杂交方法: Southern 杂交、 Northern 杂交、 dot bloting  作用: 基因鉴定 鉴别 识别亲缘关系远近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Southern 杂交( Southern ( 1975 )建立 ) 将 DNA 固定在滤膜上,用标记好的同位素 DNA 探针 与之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显示与探针互补的区带,识别 特异序列。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 Northern 分子杂交 与 Southern 分子杂交相对应; 将 RNA 固定在滤膜上 ,用 DNA 探针与之杂交。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斑点杂交( dot bloting ) 斑点杂交( dot bloting ) 将 DNA 样品变性后直接点滴到滤膜上, 烘烤固定, 再与标记好的探针进行杂交。 将 DNA 样品变性后直接点滴到滤膜上, 烘烤固定, 再与标记好的探针进行杂交。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DNA 芯片、 DNA 微阵列 DNA chip , DNA microarray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DNA chip DNA chip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第五节 DNA 与染色质 Histone octamer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DNA 核小体 螺线管 超螺线管 染色单体 压缩 7 倍 压缩 6 倍 压缩 40 倍 压缩 5 倍 共计压缩 8400 倍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chromatin DNA double helix histone DNA核小体 螺线管 超螺线管 染色单体 压缩 7 倍 压缩 6 倍 压缩 40 倍 压缩 5 倍 共计压缩 8400 倍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DNA 的基本组成成分  DNA 的一级和二级结构  DNA 在体内稳定存在的因素  DNA 的变性和复性,核酸分子杂交  DNA 双螺旋分子到染色质的组装 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