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跳鼓陣的發展過程與現況之研析
壹 緒論 (壹)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一、近三十年來,由於工商業的發達,使原來的農業社會型態逐漸沒落。人們不論在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人際關係、工作環境及教育、娛樂各方面,都與以往農業社會顯著不同,傳統的民間藝術活動跳鼓陣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逐漸沒落。所以如何使其與現代藝術並存,並發掘符合現在社會所須的新的功能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二、民國八十年教育部推展傳統藝術教育計劃促使民俗體育在中小學全面發展,其中經政府補助申請成立的跳鼓團隊多達一百多隊,而這些團隊發展的概況仍無一完整紀錄。 據此﹔祈望本研究能供做國內跳鼓界、體育界與文化界等相關單位一參考
(貳) 研究目的與方法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探討台灣跳鼓陣之歷史源流 分析台灣跳鼓陣之發展過程 調查學校與社會層面跳鼓團隊現況 (貳) 研究目的與方法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探討台灣跳鼓陣之歷史源流 分析台灣跳鼓陣之發展過程 調查學校與社會層面跳鼓團隊現況 探討台灣跳鼓陣之技藝內容及未來發展方向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以質的研究為主,並分別採用以下幾種研究方法: 在有關歷史層面的章節部分,採用歷史研究法加以分析研究。 有關發展過程採用文獻分析法加以分析。 在有關現況實態、技藝本體內容及未來發展方向方面,採用電話訪談法、田野調查與問卷調查法加以歸納分析。
貳、跳鼓活動之歷史淵源 1.臺灣跳鼓陣與大陸福建民間的大鼓涼傘相似,應源於福建大鼓涼傘舞。隨著閩南人移居台灣,大鼓涼傘舞也傳到台灣,成為台灣民間陣頭。 2.台灣最早有關跳鼓的正式文字記載為連雅堂先生在日據時期西元1932年(昭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臺南三六九小報雅言專欄中的一段文章:鄉村之間,有所謂「跳鼓」者,猶今之跳舞也。春秋佳日賽會迎神,廣場之外,綠蔭環繞,以一男子抱鼓而立,四人持鑼侍四隅,又有一人舉紅繖;鑼聲一鳴,鼓聲應之,或前或後、或俯或仰、或開或合、或疾或遲,舉繖者隨其進退,繖影繽紛,鑼鼓並作,觀者喝采,歷時始罷;其所以娛神者至矣。夫歌舞之樂本乎人情;先王制樂,以象其德。故「跳鼓」之技出自鄉中,可與「駛犁歌」相偶也。 ,此乃跳鼓名稱之由來。
三六九小報為三日一刊,而連雅堂先生於前一期也就是昭和七年四月二十三日的專欄中記載:車鼓採茶之外。有太平歌。有小兒樂。有大鼓花。皆村樂也。大都有音無辭。府城人所謂草地鑼鼓者也。臺灣初啟。草萊未闢。故鄉村曰草地。此處所提大鼓花名稱並未詳細說明表演內容,然下一期即刊登跳鼓名稱及其表演型態,卻又未提到大鼓花又稱跳鼓等等,所以兩者是否為相同類型表演項目則不得而知,可能大鼓花較偏向以鑼鼓為主的音樂表演型式,而跳鼓則偏向動態舞蹈表演型式。
3. 臺灣光復後(民34年至民國69年) 在台灣光復後的農業時期,因鄉村結構尚稱緊密,且仍維持傳統社會之型態,故屬傳統的跳鼓陣仍能悠遊於鄉土之中。 但隨著台灣的社會型態發生急驟的變化,工商業的發展,使原來的農業生活型態解體,人口集中到大城鎮,都市文明成為現代化的主軸。致使,跳鼓陣的發展出現衰弱粗糙的現象。 臺灣傳統跳鼓陣的組織成員多半有地緣或血緣關係,質言之,成員大多由一個村庄(角頭)、姓氏或家族所組成,因此易於調集、訓練,早期由於跳鼓陣多屬業餘性質,因此團圓平時各務其業,在農暇之餘或出陣前夕始聚集練習。 在傳統農業社會中,這些陣頭技藝不但具有宗教信仰的功能、休閒娛樂的意義,無形中也兼具社交聯誼、運動健身、團結族群等社會功能。
然而,由於社會型態的轉變,陣頭技藝無可避免的日趨式微,廟會的繞境隊伍中,陣頭的數量明顯下降,代之而起的竟是電子琴花車和商業廣告車隊。除了外在客觀環境的轉變外,陣頭技藝本身的質變也是促使它急遽沒落的主因,比如許多表演以播放錄音帶取代後場音樂,且聲音吵雜、品質粗糙,而跳鼓陣則在表演內容中加入一些與表演形式毫不相關的軟骨功、仰腰咬錢及疊羅漢等動作,這些動作成為了表演的主體,變成喧賓奪主的特技表演,造成跳鼓陣表演品質的下降。總之此一時期,庄陣頭漸漸沒落,職業陣頭漸漸興起。漸漸有維護發揚傳統文化藝術的聲浪。
4. 民國七十年到民國八十年 (1). 民間傳統技藝為常民文化的重心,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絕大部分。然由於其流傳在基層民間,且較為俚俗,故常為朝野人士所忽略。其實它在往昔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社會教育和傳遞傳統文化的功能,是值得重視且應該極力研究的對象。 蔣總統經國先生鑒於我國精神與文化建設之重要,早於民國六十六年擔任行政院長時提出國家十二項建設計劃中,就提出在各縣市建設文化中心的構想,至民國六十八年二月,行政院始訂定「加強文化及育樂活動方案」。教育部為推行此一方案,於六十九年二月委託政大社會學系林恩顯教授主持「民間傳統技藝調查研究計劃」工作。至民國七十八年共進行七年,對台灣民間複雜多樣的民俗技藝起了保存、維護及發揚的重大貢獻。
(2). 政府於民國七十一年頒行「文化資產保存法」,其中對於文化資產的保存及維護與宣揚等內容有明確說明。反觀日本及韓國鄰近國家,對他們自家無形文化財的保存與發揚均比我國早覺醒。 日本於一九五0年國會通過「保護文化財產法」,以保護有形的文化財,一九五四年修訂,將無形的文化財也列入,但直到一九七五年才將「民俗文化財」也列入其中。於是保存民俗文化的全國性措施從三方面進行:(1)實地調查民俗文化基本資料(2)資助訓練年輕一代的民俗文化後繼者(3)以影片、錄音或文字紀錄有關民俗文化的種種。韓國則於一九六二年一月十日公佈文化財產保存法,第一章第二條提到「文化財」有:有形文化財、無形文化財、紀念物及民俗資料等;其中無形文化財:是指戲劇、音樂、舞蹈、工藝技術等無形文化產物,而在歷史上或藝術上具有較高價值者。
(3). 民國七十一年,第六屆世空手道錦標賽開幕典禮時,吳騰達教授邀請跳鼓陣演出,獲國內外選手共鳴與贊賞。當時民間的跳鼓陣團體尚屈指可數,學校更不多見。 為著以後各種國際性活動著眼,乃在當時林澄枝校長的支持下,著手訓練實踐家專的各類大型陣頭技藝表演,跳鼓陣的大型表演於焉誕生。
(4). 民國七十二年邱坤良在<民俗藝術的維護>一書提到:傳統民俗藝術活動擁有祭祀、娛樂、社交、經濟、教育等多元性功能,這些功能是它在農業社會發達的主要因素。但在現代社會中,這些功能多數已被其他藝術活動或社會行為所取代(或淘汰)。民俗藝術會逐漸失去重要性,固然是社會變遷使然,但其無法調整形式,以適應新的社會環境亦是主因。 民俗藝術的延伸實有助於現代文化,藝術的發展,也有助於人們生活品質的提昇。
(5). 民國七十三年四月,台北實踐家專二十六週年校慶課外活動組主任吳騰達教授策劃主持下,舉辦「中華民俗技藝表演賽」,表演項目包括舞龍、舞獅、扯鈴、踩高蹺、跳鼓陣、布馬陣、車鼓弄等十一項,民俗藝術在校園裡發展。
(6). 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起,依據政大民間傳統技藝調查研究結果,每年舉辦「民族藝術薪傳獎」,以鼓勵表揚優良民間技藝人才,對我國民族藝術的維護與發揚奠定了相當的基礎 ,並藉以提昇民間藝人的地位。其中跳鼓陣一項民國七十六年第三屆全國民族藝術薪傳獎得主為甲仙女子跳鼓陣負責人陳萬玉先生。 民國七十九年第六屆全國民族藝術薪傳獎得主為台南縣關廟飛鷹女子跳鼓陣負責人陳憲明先生。如此可說是對民間藝人的一項肯定。
(7). 民國七十五年淡江大學都市設計環境規劃研究中心進行「台北市兒童育樂中心」的「昨日世界」規劃,同年進行高雄市民俗技藝園規劃。並預計邀請跳鼓團隊於園中表演。 (8). 民國七十七年八月台灣首次跳鼓陣研習營於台東師範學院展開,由體育科主任吳騰達策劃(七十七年暑期中華民族藝術研習營)。
(9). 民國七十九年七月內政部與文建會合作,民俗陣頭打入社區生活,選定全省二十個社區試辦,委託文化資產學會進行「社區民俗藝陣推廣活動」規劃,已與舞蹈家蔡麗華簽約,進行為期三年的陣頭推廣計畫,選定全省廿個社區作試驗,以期達到凝聚社區居民向心、推廣傳統文化資產的目的。其中也包括了車鼓、跳鼓、舞獅、宋江、牛犁及布馬。
5.民國八十年至九十一年二月 (1). 學校層面由於教育部國教司推展「國民中小學傳統藝術教育計劃」的實施,造就了跳鼓團隊在國民中小學蓬勃發展。 (2). 民國86年教育部開始在國民中小學實施「鄉土教學」,希望年輕的一代從愛鄉愛土著手,繼而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天下。而跳鼓陣為國民小學鄉土藝術教材----陣頭小戲舞蹈中的一項,為國民中學民俗體育教材之一,於是跳鼓陣開始在學校生根發展。
(3) 社會層面首先為延續「社區民俗藝陣推廣活動規劃」──以跳鼓陣為主要推廣項目,於是在學甲慈濟宮舉行「台灣省民俗藝陣比賽」(民國80年4月25日)以及由新營縣立文化心中承辦的「台灣省第一屆民間藝能比賽」(民國80年5月26日)均以跳鼓陣打頭陣。
(4) 社區總體營造方案是民83年由文建會提出,希望透過文化藝術形式,激起社區民眾的自主參與,更新社區面貌。其最主要重新建構的部分是軟體,而非硬體,而且是由下而上,由人民自主參與;而非由上而下,由政府命令主導。所以它不僅僅是單純藝文推展課題,也是廣義的文化重整與再生。 民國83年雲林大部旅外弟子返鄉,完成「大部社區文化展計畫」的計畫書。85年全國文藝季「跳躍花鼓大部情」,於雲林縣大部舉行。
原本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花鼓陣,一躍而為文化主角。藉著這次文藝季,誕生了以褒忠國小的學生為主的小小花鼓陣。 而雲林「跳躍花鼓大部情」的圓滿與成功,不但為大部的社區營造工作交出了階段性的成績單,更得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讓許多極將消逝的民俗文化找到了新的生長點,發展出另一種可能性。
(5). 從與跳鼓相關新聞分析整理中可以看出跳鼓陣在近十年來的蓬勃發展,從地方文化展演到國家重要慶典,都有跳鼓參與其中,甚至成為海外文化交流的代表。
(6). 故總的來看國民政府遷台後跳鼓活動演變的軌跡,鄉村的自發性跳鼓活動因宗教活動的須求仍是民間的主體,但其重心有漸往現代社會文化活動移動的趨勢,其背後的主要力量並非來自傳統的民間,而是來自近代文明社會對傳統文化活動保存意識的浮現,以及專家學者的參與,並最底層的助力因素應是國家政策對傳統文化活動的重視,是此點政策性的支持也造成了學校跳鼓陣活動蓬勃地發展。
參、跳鼓活動發展實態
藝術總監/編舞家 蔡麗華 現任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系教授 藝術總監/編舞家 蔡麗華 現任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系教授
出版品跳鼓教學 (錄影帶) 研究生張育婷電腦多媒體輔助舞蹈學習之研究—以臺灣跳鼓為例 出版品跳鼓教學 (錄影帶) 研究生張育婷電腦多媒體輔助舞蹈學習之研究—以臺灣跳鼓為例
莊陳善月英女士 年齡:七十三歲 台北萬華區跳鼓隊負責人 莊陳善月英女士 年齡:七十三歲 台北萬華區跳鼓隊負責人
〈苗栗縣苑裡鎮 苑裡國小〉 目前正常運作
〈台中縣 大雅國小〉 目前正常運作
〈彰化縣 芙朝國小〉 八十六年教育部選拔為青少年民俗訪問團親善訪問白俄羅斯、西德, 八十七年台灣省跳鼓陣比賽第一名 〈彰化縣 芙朝國小〉 八十六年教育部選拔為青少年民俗訪問團親善訪問白俄羅斯、西德, 八十七年台灣省跳鼓陣比賽第一名
〈雲林縣 九芎國小〉架設跳鼓學習網站 成立於民國85年12月 目前正常作。 〈雲林縣 九芎國小〉架設跳鼓學習網站 成立於民國85年12月 目前正常作。 萬佛陣:取自佛教圖騰,表萬德莊嚴。
〈雲林縣 褒忠大部〉花鼓跳躍
台南市安南區 安順國小 成立於民國83年,現已解散,原因:學生來源不足,經費不足,隊員招收困難,負責人:王吉慶、涂嘉模。 台南市安南區 安順國小 成立於民國83年,現已解散,原因:學生來源不足,經費不足,隊員招收困難,負責人:王吉慶、涂嘉模。
〈台南市南區 龍崗國小〉成立於民國81年,現已解散,原因:師資不足,致發展鼓藝 〈台南市南區 龍崗國小〉成立於民國81年,現已解散,原因:師資不足,致發展鼓藝
〈台南縣 崇和國小〉 成立於民國80年1月八十年二月一日開訓,聘請飛鷹技藝團團主「陳憲明代表」當教練 〈台南縣 崇和國小〉 成立於民國80年1月八十年二月一日開訓,聘請飛鷹技藝團團主「陳憲明代表」當教練
〈台南縣 蚵寮國小〉 成立於民國 84年9月,現已解散,原因:之前由校長指導跳鼓,而校長現已調校。 〈台南縣 蚵寮國小〉 成立於民國 84年9月,現已解散,原因:之前由校長指導跳鼓,而校長現已調校。
戴清心,台南市灣裡路。本跳鼓隊目前己解散。原因:隊員人數太少或退休、後繼無人,傳承不易、經費不足。
台南縣雙張廓保天宮大鼓花陣 以男性為主的鼓花陣已不多見,西港仔香中還保留了兩團 雙張廓的大鼓花陣是西港仔香中歷史最悠久的鼓花陣頭
台南縣砂凹仔中社金安宮大鼓花陣 砂凹仔大鼓花陣男女混合演出,是雙張廓的師父教出來的
〈高雄縣內門鄉 景義國小〉
〈高雄縣內門鄉 內門國小〉
〈高雄縣內門鄉西門國小〉
〈高雄縣杉林鄉 集來國小〉 建立網路跳鼓學習步道並設計跳鼓學習單 〈高雄縣杉林鄉 集來國小〉 建立網路跳鼓學習步道並設計跳鼓學習單
〈高雄縣旗山鎮 嶺口國小〉 困境:家長不認同,學生人數不多 〈高雄縣旗山鎮 嶺口國小〉 困境:家長不認同,學生人數不多
〈高雄縣彌陀鄉 壽齡國小〉
〈高雄縣茄萣鄉〉雙旗
〈高雄縣 內門鄉〉白樹林跳鼓陣
高雄縣下坎仔跳鼓陣
〈屏東縣恆春鎮 大光國小 〉
〈屏東縣東港鎮 大潭國小〉 成立時間:民國90年,現已解散,原因:缺乏指導老師。 〈屏東縣東港鎮 大潭國小〉 成立時間:民國90年,現已解散,原因:缺乏指導老師。
〈台東縣 東成國小〉 成立於民國86年10月
〈台東縣 豐年國小〉 成立於民國85年
<台東師院跳鼓陣>
訪查總隊數 繼續活動 繼續活動百分比 解散 解散百分比 不清楚 台北 12 8 66.70% 4 33.30% 基隆 1 100% 0% 宜蘭 3 2 新竹 桃園 5 40% 60% 苗栗 75% 25% 台中 41.70% 7 58.30% 彰化 50% 南投 嘉義 雲林 80% 250% 台南 20 6 30% 13 65% 高雄 27 17 61.50% 30.80% 屏東 21 9 42.90% 38.10% 台東 83.30% 16.70% 金門 澎湖 總計 127 66 52.00% 52 41%
肆、台灣跳鼓陣之技藝內容及未來發展方向 1. .跳鼓的道具及持法:跳鼓的道具主要有鼓、傘、鑼、旗四項。 (1).大鼓是跳鼓陣的靈魂,鼓手是跳鼓陣的指揮者,所有動作變化和節奏皆由大鼓掌控。
(2).涼傘可說是中國古代吉祥的象徵,時常置放於帝王諸侯出巡或爭戰的馬車上。涼傘的造型有「太陽崇拜」的遺制,在後世宗教佛教看來,涼傘又有「庇護」的含意,用於舞蹈,就有風調雨順,庇護美好生活的寓意。
(3).鑼:民間的跳鼓小隊(八到九人一隊)多為四面鑼,而學校的跳鼓大隊(十幾到七十幾人一隊)則多達幾十面鑼。 雲林大部地區的跳鼓陣則多了一項道具----小鈸。
(4).旗幟可作為聚集族人的標誌。最初的旗幟只是繫於竿的象徵性物件或圖形。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軍隊指揮的需要,旗幟不斷改進。旗主要用以聚眾,可見旗代表一個團隊的精神象徵,或可稱為團隊總指揮。台灣陣頭技藝中也多有旗幟的設置,跳鼓陣中的頭旗也具有類似的意義,在民間的表演團隊中我們常常可以看見旗手口吹笛子以哨音指揮全隊,做隊形及陣式的變化。但實際上連雅堂先生所記載最早的跳鼓表演中並無頭旗一角。
吳騰達教授跳鼓陣研究一書中也提到:民間跳鼓陣對旗的設置,是仿自宋江陣拜旗而來,在拜廟或迎神賽會時甚多接禮動作,就由持隊旗的領隊來完成,故現在民間的各種陣頭,如布馬陣、高蹺陣…等都有隊旗的設置,拜旗動作也都如宋江陣拜旗動作。大陸福建地區的陣頭隊伍,也都有隊旗的設置,但甚多是長方形的,是隊伍的代表,且不參與表演的。
在高雄縣志稿藝文志等文獻描述的大鼓陣中,就有兩支頭旗的設置;現存的如高雄縣茄萣鄉、內門鄉等的民間跳鼓陣中都可見兩支頭旗的設置,茄萣鄉的頭旗桿較長,如較長的竹子頂端會稍微彎垂;許多隊伍如臺南縣關廟飛鷹跳鼓陣則只有一支頭旗的設置;至於學校跳鼓團隊為壯大聲勢,曾多到有一隊七八十人的表演,有的為多隊多旗,有的則為多隊一旗,沒有一定。
2、表演內容含意:跳鼓陣的表演蘊含著宣揚德政、祝賀太平的意義。其主要的基本動作有跑跳步、菱形步、跳躍步伐、蹲跳等,最主要的動作特色為蹲馬步且下半身左右搖擺。跳鼓陣所代表的意義在社會團隊認為最主要是宗教的意義,而學校團隊則以歡慶的、吉祥的、表演的、提振士氣的,與強身的為主。
3、舉辦跳鼓陣的比賽,最主要的目的是藉由民俗藝陣競技活動,發展傳統文化,達成薪傳,並藉由比賽促進彼此的觀摩切磋,近而提昇傳統藝術素養、培養關懷鄉土情操、充實學生生活內涵,近而改善社會風氣。舉凡此舞蹈等表演藝術類的比賽,其主觀性是難以避免的,所以如何將比賽公平化、客觀化,是國內外所有表演藝術類項目共同努力的方向。
跳鼓這項民間表演藝術應保有原先傳承下來的動作特質也可以說是傳統風味,也就是說肢體動作應為下蹲的、半蹲的、下半身左右搖擺的,即使是向上的跳躍動作,也是以土地為出發點回到土地或表現相對於土地更深的依賴,如跳起後接下蹲動作。這與東方民間舞蹈或勞動動作農耕(插秧)或歡慶表現是相關的
4. 陣式名稱與場圖:跳鼓陣表演時的跑場圖一般來講有以下幾點: (1)‧通常外要圓、內要方,轉角要圓,交叉要方。圓,運動才流暢;方,層次才分明。
(2)‧跑場圖講究定桩替位,定桩指轉折點由傘或頭旗確定。傘或頭旗定桩而後回繞轉奔向新的轉折點,後來者必須趕緊跟上到位,追隨傘或頭旗,下一個人又如此追隨前者,如此前後相繼就叫替位。定桩替位的結果便是走出了井然有序的場圖。
(3)‧一筆到底、一氣呵成。完成一個場圖,每個傘頭所帶之隊須一氣呵成,跑完自己的全部路線,中間不得打結、中斷。在諸藝術門類中,它最易使人聯想到中國書畫。凡一幅畫意象萬千,終以一筆而始終,氣韻不斷方才氣韻生動。圖場再複雜,一氣到底跑下來,便灌注了勃勃生氣。場圖反應出農民善於從日常生活現象中,概括藝術意象的智慧;場圖多取法於對庄戶生活日常現象的模仿,並深受祭祀活動的影響,以及來自古代軍事佈陣的啟迪。
台灣跳鼓陣中:(1)‧來自庄戶日常生活現象的陣式名稱有:針線、連枝接葉、仰腰開花、十字什花、蕃薯瓏對、鯉魚吐珠、蜘蛛結網、 台灣跳鼓陣中:(1)‧來自庄戶日常生活現象的陣式名稱有:針線、連枝接葉、仰腰開花、十字什花、蕃薯瓏對、鯉魚吐珠、蜘蛛結網、.蜈蚣陣、蛇仔遊、蛇秀等。據高雄縣內門鄉景義國小跳鼓隊問卷中提及該校最具代表性的動作名稱是:撥蕃薯隴,在紫竹寺表演時該校的老師介紹:把蕃薯隴對舞得好,田裡的蕃薯才會長得大又好。藉具功能性的動作名稱與身體力行的舞弄,充分傳達農夫內心對農事美好的祈望。
(2)‧來自祭祀活動的有:開四門、拜禮、萬佛、雙鼓獻花敬神、迎神入門、拜鑼、拜旗等。其中開四門是跳鼓陣表演的一項重要儀典,代表對天地人神的尊重或對四季四時四方調和的祈望,或者是有頭有尾的表現代表圓滿;在陣式表演開始時通常會先作開四門的動作,也常與打圓動作配合一起成為陣式與陣式間的串聯動作。
(3)‧來自古代軍事布陣的有:巡更、插龍喉、進退防禦陣、四鑼巡邊、六合禦、七星陣、八卦陣、黃蜂出巢、入城出城等。其中從宋江陣插角演化而成或融合有獅陣的動作名稱有黃蜂出巢、入城出城、七星陣、八卦陣等,某些具有趨吉避凶之效。
(4)‧更為古老、更為基本、更為普遍的場圖中尋覓,也不難見到古老文化意象所代表的象徵主義、象數構造與其曼衍產物、圖騰等。如:打圓、打圈、合圓、團圓、祥龍擺尾、龍門陣、龍捲鬚、鳳凰賀禮、乾坤、四門、六合、七星、八卦、十字等。
“圓”是漢族柔性精神的具體表象,在漢族民間舞蹈中履見不鮮。無論是在身體動作的起止或移動路線的場圖,均可看到圓的運轉。臺灣跳鼓陣中的打圓動作所跑的場圖代表圓滿與團圓。龍門陣象徵飛黃騰達、步步高升,乾坤陣則祈求平安納福。
(5)‧當臺灣跳鼓陣著落在新的根基上發展出學校跳鼓團隊,與民間跳鼓團隊比較起來,對於宗教的意涵減少了,較著重跳鼓歡慶、吉祥及表演性質或提振士氣等的表現,因此除了原有較傳統的陣式之外,許多學校團隊又加入了自創的動作名稱及場圖,如:花團錦簇、大團圓、雙圓同心、眾志成城、天女散花、穿鑼報喜、圓滿如意、太極等等,
然而在創新的同時必定要兼顧傳統的技法及風味,並且以朝文化傳承、表現地方性特色等方向發揮,與地方社區相結合,延續情感,才能落實生根,走得長久。
伍、結論與建議 1.臺灣跳鼓陣源自福建大鼓涼傘,隨著閩南人的遷移而傳入臺灣 2.臺灣最早描述有關跳鼓表演型態的正式文字記載為連雅堂在日據時期西元1932年(昭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於台南市發行的三六九小報------雅言專欄中的一段文章:鄉村之間。有所謂「跳鼓」者‧‧。 此乃跳鼓之名稱由來。也可見當時的跳鼓為四鑼一鼓一繖共六人,繖隨鑼鼓進退。
跳鼓陣又稱大鼓陣、大鼓弄、弄鼓花、花鼓陣與大鼓花陣,隨時代變異,各地名稱、跳法及表演人數略有不同。 誠如日本民俗學者岡田謙教授說:民俗絕非固定不移,而是常隨時代有所變易。……在反覆運作之中的民俗,不斷地有著不絕止的變化。 以及另一位日本民俗學家務台博士的歸納: 民俗是反覆行之的習慣,並因而被類型化、集團化。如鄉土的風俗習慣就是在不知何時、不知誰造成的情況下,由父輩傳給子輩,子輩傳給孫輩,經年累月,透過鄉土人物不斷反覆而來的產物 而也正是因為民俗的多變性格,各地存有不同的名稱,應為可能。
早期跳鼓陣以男性為主,具地緣與血緣關係,然而庄陣頭已逐漸沒落,代之而起的職業陣頭目前也已面臨生存危機。
近年來由於國家政策與專家學者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與國民中小學傳統藝術教育計畫的施行,造就了學校跳鼓團隊的蓬勃發展。 至今許多隊伍紛紛解散,其原因不外乎隊員畢業、接替頻繁、經費來源不足、教練師資不足、家長不同意,怕影響課業、隊員招收困難等等。
而解決的方法則為鼓勵學校成立此社團並給予經費補助、舉辦研習培育良好師資、常辦跳鼓觀摩比賽及技藝展演、補助現有社會團隊、表揚並獎勵推展有功之人員、補助有意推展跳鼓學校器材及道具、保存及發展各地跳鼓特色、納入九年一貫統整教育、爭取企業商贊助或認養、提昇技藝內容朝精緻化優質化發展、錄製教學光碟指引、提昇成為社區文化產業之一部份、參與舉辦國際性表演藝術活動、補助績優團隊出國訪問等。
未來跳鼓陣除了在這新的生長點也就是跳鼓陣在現代社會中具備的教育價值與功能(培養學生創造力、合作精神、團隊默契、動態表演藝術鑑賞能力、進而發展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協調性、節奏感及傳承文化)上繼續發揮外,能進而回流民間與社區民眾休閒生活相結合,成為更優質與精緻化的表演藝術活動以及更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資產。
報告完畢 敬請指教
訪查總隊數 繼續活動 繼續活動百分比 解散 解散百分比 不清楚 台北 12 8 66.70% 4 33.30% 基隆 1 100% 0% 宜蘭 3 2 新竹 桃園 5 40% 60% 苗栗 75% 25% 台中 41.70% 7 58.30% 彰化 50% 南投 嘉義 雲林 80% 250% 台南 20 6 30% 13 65% 高雄 27 17 61.50% 30.80% 屏東 21 9 42.90% 38.10% 台東 83.30% 16.70% 金門 澎湖 總計 127 66 52.00% 52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