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 思考 安徽省电化教育馆 李红兵 2012年5月30日
一、引言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关于“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精神,今年3月1日省教育厅下发了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通知》(皖教电〔2012〕1号)。
一、引言 1、省厅文件 以班班通工程 为契机 在基础设施 校本资源 管理应用 长效机制 有效推动学校 的信息化发展。
一、引言 2、省馆文件 校园网络 内外网门户
一、引言 3、列入对市教育局年度工作考核
可以简单的理解 数字化校园=数字技术+学校的各项工作
数字化校园建设 你准备好了吗? 等等我!? 别扔下我…… 变压力为动力,面对现状,迎接挑战!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1、校园网络基础(布线、外网接入、机房) 2、校园广播 3、校园电视 基础设施 4、安防监控 5、班班通(课堂教学系统) 6、电子教室(机房、电子阅览室、备课教室等) 数字化 校园 7、一卡通(食堂、图书馆等) 8、数字化实验室 9、远程视频互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 10、录播系统及其它 1、资源(管理平台) 2、备课、授课平台 软件 (管理应用) 教 学 3、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4、教学管理评价平台 5、家校互动(无线和远程) 1、教务(学籍、考务、课程表) 管 理 2、行政(OA办公系统)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3、后勤(一卡通应用系统) 4、其它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把握关键环节 (一)、基础设施 1、校园网络系统(布线、机房设备系统、外网接入系统、数字终端)不可能一次“到位” (1)布线先行。完全基于IP网络传输协议的系统(如数字网络监控、数字智能广播) “班班通”等设备运行所必须的网络环境是在建成校园网的基础上,完成对学校教学区(即教室、教师办公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的网络覆盖。 先进性与实用性综合考虑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 1、校园网络系统 *无线组网为补充 (2)机房设备系统(IDC) 可利用区域教育信息中心或电信运营商的IDC,校本部要有必要的网络设备如服务器,用于存储校本资源和个性化应用数据。 (3)提升带宽。到2015年,宽带网络覆盖各级各类学校,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2Mbps以上 在接入的网络系统中应有良好的网络安全系统。 网上结对帮扶,区域远程教学,到区域IDC上调用资源和管理数据等。 *有线校园网要支持多网融合,即支持互联网、广播网、电视网、安防监控等的融合。基于IP协议传输,内置以太网端口,支持远程作业。 *无线组网为补充
模式一 投入2万元左右
模式一案例
模式二 投入6万元左右
模式二案例
模式三 投入20万左右
模式三案例 中小型学校(薄弱校) 教育局 网络中心 IPSEC VPN 出口网关A (VPN汇聚) 校园网核心A 学校资源 服务器 100M光纤专线 中小型学校(薄弱校) IPSEC VPN 教育局 网络中心 出口网关A (VPN汇聚) 校园网核心A 学校资源 服务器 接入交换机 接入交换机 接入交换机 办公室 教学终端 备课电脑 教学班 会议室 备课教室
二、数字化校园基本建设内容 2、终端(电脑终端、新媒体终端)。 根本是提高师机比、生机比。 3、功能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多媒体教室指在传统教室中通过增配计算机、投影机(或电子白板、大屏幕电视)、数字视频展示台、中央控制系统、音响等多媒体设备而形成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要具有网络连接和多媒体资源展示和交互的功能,能够满足各学科课堂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产品和集成服务提供商应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并提供不低于3年的原厂商质保。
数字化(功能室)教室
远程视频教学平台 跨校、多教室的同时授课
录播教室 录播教室
网络监控将成为安防远程视频监控的主流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4、系统软件 上述各种基础设施及下面的各个应用平台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基础支撑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器软件、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等,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系统软件的选择,应根据应用需求决定;再根据系统软件的要求,选择相应的硬件。 系统软件优先采用开源软件。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二)管理应用 1 、教学应用 条目类资源(各学科下载类资源)管理平台、特色资源(如电子期刊、图书,仿真实验,试题、试卷)管理平台,备课平台、教师教学平台、教师培训平台,视频培训(视频会议)平台,学生学习平台,家校互动平台等。
校本资源管理平台 知 识 流 (信息资源) 平 台 学生系统 老师系统 校长系统 公众系统
教学应用——备课模块 登录备课平台 浏览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专题资源 校本资源 每日学堂 筛选教学资源 收藏 下载 上传 完成备课
教学应用——授课模块 登录授课平台 选择教学资源 利用资源进行授课 完成授课 教学 资源 专题 教师 收藏 U盘 教师文 件夹 校本 每日学堂 利用资源进行授课 课件 素材 习题 教学实录 完成授课
区域备课 系统分市、区、校三级结构,可实现全市、区、校内的备课资源共享与评论 …… 市备课 资源管理系统 A区备课 信息共享 学校A 学校C 学校B A区备课 信息共享 学校C …… 学校A B区备课 信息共享 学校F 学校E …… 学校G 学校B …… 系统分市、区、校三级结构,可实现全市、区、校内的备课资源共享与评论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校本资源建设:要依据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学软件配备标准,通过网络下载、卫星下载、加工自制、购买等方式建设校本资源库和实现校本资源管理。 加大《安徽省电教软件推荐目录》里教学软件资源的选配力度
校本资源管理平台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2、管理应用 网络办公(电子校务)、教师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务管理、成绩管理、信息统计与查询等。 (1)云模式。即由上级负责网络云基础设施以及云应用平台的规划、设计、开发、部署和维护,学校只负责应用。 (2)自建模式(含合作开发和供应商提供)。即由本校负责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以及应用,部署在学校数据中心,通过信息交换的方式与外部联通。要开放与上级平台的统一接口。(我省目前多为供应商提供) (3)混合模式。具有通用流程的系统,如果管理系统等,采用上级信息中心的服务软件或商业公司提供的软件服务,具有本校办学特色的软件,部署在学校数据中心,由统一用户认证系统在用户空间上集成。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数字化校园发展的几个阶段
管理平台
校内用户都有:私人公文流转功能,包括一对一、一对多的信息 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校园 网上答疑 写学生评语、评价 录考分 登记选修课 数字化校园 教师 上传、下载教育教学资源 网校开课、备课、上课、批卷 网上提问 书写自己的成长手册 查考分、分析成绩趋势 学生 下载学习资料 网校学习 评价教师 选课 网上协作 我的信息化 家长 家校沟通 了解小孩的成长记录 查考分、分析成绩趋势 家校答疑 教职工档案 学籍管理 成绩管理和分析 学科资源管理 教师评价管理 选课管理 招生报名管理 管理者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 用户管理 教务管理 权限管理 金币管理 奖品管理 信用管理 公文管理 新闻管理 网站信息 校内用户都有:私人公文流转功能,包括一对一、一对多的信息 其他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提供支持个性化用户体验门户,实现数字教务管理、数字行政办公、数字公共服务、数字教科研、数字家校互通、数字校园生活等。 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修订版)、CELTS-41.1 CD1.0: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要遵循如《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基础代码标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等标准
统一认证、单点登录系统 统一认证、单点登录设计合理性、可实施性,对各类用户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3、基于统一认证的学校门户 学校内部办公网 建立校本资源库,通过资源管理平台或者WEB网页实现课件、教案、试卷等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网络资源交换,保证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资源落地进校,校本优质资源便捷上传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 建立学校学生、教师基本信息数据库,集成学校电子校务OA、学生学籍、信息化设备管理、资源管理、教务教学、视频、安全监控、后勤等应用管理平台 。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学校门户网站 主要包含学校概况、校园动态、校务公开、校园安全、德育天地、学生天地、网络课程、教育科研、教师之窗、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的仿真实验、试题组卷、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教师自制资源上传入口等各应用系统。 学校可根据自身需求设计增减。
三、长效机制 组织机构 校长负责制、成立校级管理机构 建立专业队伍 建立教育技术岗位体系 省、市、区域要设专门的机构管理数字化校园工作 是学校实际需求和产业部门的解决方案对接的中间件 建立教育技术岗位体系 省、市、区域要设专门的机构管理数字化校园工作
三、长效保障机制 领导力建设 校领导具备很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能力 具备良好信息化决策和执行能力 资金投入 纳入市、区域教育事业专项、学校投入 硬件、软件(含资源)、运维(含培训)投入比例1:1:1。 鼓励社会机构参与数字化校园建设
三、长效保障机制 人员培训 把教育信息化培训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明确教学、管理等不同类别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要求,并与当地开展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进行对接。制定计划,分步骤完成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加强数字校园建设的校本研修,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学校应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外出培训、考察,加强校区间的交流、讨论。 (长三角) 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探索多种培训模式、构建各具特色的培训内容。有针对领导、教师、专业人员的培训内容设计。
三、长效保障机制 制度建设 从开始使用信息技术到形成习惯的过程是一个较为困难的过程,但又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不仅要靠制度来约束,靠检查来保障,更要靠浓厚氛围的熏陶,从而促成广大教师将应用信息技术内化为自觉行动,最终形成习惯。 运维保障 建立以省、市、区县为中心的信息化综合服务机构,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运维服务保障体系,为数字校园建设系统的日常运行和重大项目的推进实施提供支撑。 研究与发展 数字化校园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实施市场开发政策,规范准入和监督机制。
四、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数字化校园不是简单的软硬件产品采购 中小学数字校园不是高校数字校园的照搬 数字校园不等同于网络学校或远程教育 明确需求,贴近需求,实现需求,要验收,软件要提供开放接口 中小学数字校园不是高校数字校园的照搬 中小学数字校园的概念是从高校数字校园引进而来的,但并不代表中小学的数字校园建设可以套用高校的模式;高校是一个完整的内部自循环系统。而中小学学校与社区、家庭及学校之间的互动较多,内部机构编制相对简单,工作任务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四个方面,同时中小学校一般缺少专业的信息技术建设、管理及维护队伍,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有待提升 ,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和研究适应于中小学的数字校园建设模式和建设内容 。如校车管理 数字校园不等同于网络学校或远程教育 活动的数字化不等同与活动的虚拟化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分步实施
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谢谢! 这是一项全新的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工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争取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数字化校园建设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