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東亞運動會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 5A 何家楊 (11) 1月4日
目錄 吉祥物介紹 P.3 獎牌榜 P.4 運動員介紹 P.5-P.14 獎牌設計p.15
東仔的運動細胞較弱,需要較長時間學習,但他堅毅不屈,面對挫折也不放棄,並以黃金寶為目標,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一位出色的單車選手。 「東仔」與「亞妹」是香港首個大型國際綜合運動會─2009東亞運動會的吉祥物。以火和獅子作為創作元素。火,變化多端,發熱發光,代表香港人靈活變通。獅子則是力量和自信的象徵。在獅子山下,香港人鍛鍊出一股同舟共濟、自強不息的精神。 「東仔」與「亞妹」的頭髮象徵火,臉上流露著獅子般的自信,體現「獅子山下」拼搏互助的精神和「火」靈活多變的特質。身體的斑紋源自本屆會徽璀璨的一發「煙花」,綻放出奧運五環的顏色,也代表不同種族膚色人士匯聚香港。「東仔」與「亞妹」的誕生,展現出2009東亞運動會凝聚市民參與的力量,發揚體育精神以運動打破地域和人與人之間隔閡的意思。 這對吉祥物將作為運動會的親善大使,歡迎參賽地區的代表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參與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這項體壇盛事。 阿哥東仔性格純品,為人謙虛,又帶點害羞,但待人處事爽直和藹,十分照妹。東仔最鍾意與亞妹到顧亞郊外踏單車,因為沿途既可看到很多美麗怡人的風景,又能並肩與亞妹談天說地。 東仔的運動細胞較弱,需要較長時間學習,但他堅毅不屈,面對挫折也不放棄,並以黃金寶為目標,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一位出色的單車選手。 亞妹性格俏皮及愛美,常常陶醉在自己飄揚的秀髮中,聰明但處事有點衝動,喜歡在哥哥面前認叻! 亞妹運動細胞發達,最喜愛水上運動,但她沒耐性,容易半途而廢。東仔常鼓勵她堅持到底,以香港第一金李麗珊為榜樣,將來像珊珊般為港爭光。
獎牌榜 國家 / 地區 總數 中國 113 73 46 232 日本 62 58 70 190 韓國 39 45 59 143 香港 26 31 53 110 台北 8 34 47 89 澳門 9 12 29 朝鮮 6 11 25 蒙古 4 16 20 關島 1
張敬煒 (單車) 姓名: 張敬煒 生日: 9月3日 身高: 174 cm 體重: 64 kg 06年12月的多哈亞運,大師兄黃金寶以大熱姿態贏出男子個人公路賽冠軍,隨後與格仔出戰40公里場地記分賽。當傳媒和對手的焦點都落在阿寶身上時,格仔卻為大家帶來了驚喜:「原先協助阿寶,不過比賽過了一半路程後,我稍稍領先,教練就轉了比賽策略,由阿寶來做掩護,腦海中想著一定要拿金牌,因為教練想我們拿金牌,而不是其他獎牌!」這是香港隊在多哈的第六面金牌,也為香港隊創下歷來參加亞運的最佳成績。這面金牌意義重大,不單是單車隊兩金其中之一,同時贏得政府的支持,落實興建香港首個室內單車場。 為了可在更佳的環境練習,格仔每年平均有十一個月在內地或海外受訓,因此每次與親人相聚變得更加寶貴。他說:「我試過夜晚返港,翌日早上又要離港,媽媽為了爭取見我一面,專程到機場接機。」一面亞運金牌肯定了過去的努力,亦令張家上下感到十分自豪 : 「家人看電視知悉我贏得金牌的一刻,感覺如在夢中,我回港後翌晚去吃『團年飯』,品嚐外婆親手炮製的『阿婆靚湯』!」一般人的家常便飯,對格仔來說只能偶一為之。 這枚亞運金牌使格仔的知名度大增,雖未致於譽滿全港,但偶爾在街上也會被人要求合照、索取簽名:「有小車迷認得我,要我簽名在他們的頭盔和車架上,又說要學我過終點時高舉雙手,我也很開心。」 商業機構頒發的廿五萬獎金更使他的置業夢跨前一大步:「先把獎金儲一兩年,會考慮投資一些基金,作為買樓的首期。」格仔言談間總是帶著微笑,流露自信,很難相信眼前的小伙子只得廿三歲。也許他在多年的全職比賽和訓練中,經歷過順流逆流,凡事較別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張敬煒 (單車) 姓名: 張敬煒 生日: 9月3日 身高: 174 cm 體重: 64 kg
傅家俊 (桌球) 傅家俊 (桌球) 姓名: 傅家俊 生日: 1月8日 身高: 175 cm 體重: 68 kg 有「神奇小子」稱號的香港桌球手傅家俊,零七年底贏得格蘭披治桌球大賽冠軍,是其職業排名賽的首個世界冠軍。消息旋即成為本港多份報章的頭條新聞,令傅家俊再受到香港人注視。 在父親薰陶下,傅家俊自幼已接觸桌球,愛看桌球比賽,並以英國球手戴維斯為偶像。十二歲舉家移民加拿大後,傅沒有放棄對桌球的熱誠,在當地更遇上不少優秀的球手,激勵他成為全職桌球手。 傅家俊在參與職業賽不久,即取得不俗的成績。九年前,傅家俊晉身格蘭披治桌球大賽決賽,成為首位打入決賽的中國人,被傳媒冠以「神奇小子」的稱號。奪得大賽亞軍後,傅家俊再接再厲,在九八年曼谷亞運和零二年釜山亞運中連續兩度奪得男子隊際金牌。 在香港,傅家俊是少數較為人熟悉的球手。談到自己能在桌球壇屹立多年,並屢創佳績的原因時,他對勝利有著不一樣的看法:「我覺得勝利可以是失敗之源。俗語有云:『勝利衝昏頭腦』。獲勝之後,雄心萬丈,一切客觀的善意批評都聽不入耳。因此,我會立刻提醒自己,那不過是運動員必經的一個過程而已,我亦視每次的勝利為一次個人成長和不斷改善的機會。」 多年前傅家俊奪得格蘭披治桌球大賽亞軍後,本地曾掀起一陣短暫的桌球熱潮。傅形容桌球運動在香港比較特別,參與桌球運動的市民為數不少,但願意認真投入這項運動的運動員卻不多。傅家俊力求在桌球事業上進步之餘,亦鼓勵更多年青人積極參與這項運動。 「桌球與棋藝一樣,局局如新,不但可訓練思維和分析力,也對訓練心理素質有很大幫助。我希望有關方面能進一步推廣,舉辦培訓班,支持青少年參與桌球運動。我很高興能以興趣作為自己的職業,亦希望本地青少年能全面投入這項運動。」 與其他運動比較,桌球運動所消耗的體力似乎較少,桌球手的運動員生涯亦較長,黃金歲月約在三十五歲。現時傅家俊暫未定下退休時間表,更有信心可再創高峰。香港將於2009年主辦東亞運動會,桌球首次納入成為運動項目,傅當然期望能創出佳績,在主場摘冠。相信大眾亦期待桌球壇上會出現更多位「神奇小子」,為香港體壇發光發亮。 傅家俊 (桌球) 姓名: 傅家俊 生日: 1月8日 身高: 175 cm 體重: 68 kg
李靜 (右) 和 高禮澤 (左) (乒兵球) 姓名: 李靜 (右) 高禮澤 (左) 運動場從來都是成就英雄的地方。「乒乓孖寶」─李靜和高禮澤在二零零四年雅典奧運會技驚四座,讓七百多萬香港人拍案叫絕!他們就是我們的傳奇。 在國際乒壇上有「孖寶」稱號的李靜(阿靜)和高禮澤(阿澤),自小便對乒乓球情有獨鍾。一個只有2.7克的小小乒乓球,怎麼會讓二人愛不釋手?原來二人小時候已被乒乓球運動員比賽時拼搏的英姿所吸引,小小年紀已立志要當世界冠軍。 憑著天份,二人順利晉身國家隊。運動員生涯常有高低起跌,二人其後也基於種種原因而淡出國家隊。阿澤娓娓道來那段最失意的日子。他憶述:「有半年時間已經不想打球了,那時候想,我應該退役、找工作還是重回校園呢?艱難之際,尤幸當時教練的教誨:做人千萬不可以失去信心,不論做什麼都不可以輕言放棄。他的說話猶如當頭棒喝,使我重新站起來。」 至於阿靜,自離開國家隊後便移居香港並加入港隊。阿靜說:「那時候,由於未能掌握歐洲球手的打法,足足有兩年時間『輸波』,自信跌到谷底。」幸而他得到陳江華教練(華哥)的提點才恍然大悟。他憶述:「華哥指出我的問題,又給我不少貼士,讓我重拾自信。」其後阿靜夥拍阿澤,在華哥的帶領下屢創佳績,繼雅典奧運男雙亞軍後,再勇奪多哈亞運乒兵球男雙金牌、亞洲乒乓球錦標賽冠軍、不來梅世乒賽季軍,以及廣州世乒賽季軍。二人為香港的乒乓球史寫下輝煌的一頁。 多年來,李靜與高禮澤一起在乒乓場上相知相交。從李靜身上,看到高禮澤;從高禮澤身上,也看到李靜。這對比親兄弟還要親的孖寶,一起成長;由練習至比賽,從逛街到讀書,他們都在一起,可說是有影皆雙。 雙打講求默契,二人多年來建立的默契,就是他們在比賽場上致勝之道。阿靜笑言:「即使是阿澤的一個微細動作,我已經知道他下一步要怎樣做,我們實在非常合拍。」阿澤則謙稱自己是一個沉實而冷靜的球員,輸贏從來難以在面上流露。李靜的熱情,正好帶動了他的激情,互相補足。阿澤說:「李靜是個很激情的球員,比賽時勝出會情緒高昂;輸了就會意志低沉。他的激情帶動了我,而他輸了比賽時,我又可以開解他,一剛一柔配合得很好。」 性格上,一冷一熱的配搭恰到好處;球技上,李靜擅長進攻、阿澤擅長控制,互補長短。 世錦賽過後,孖寶將迎戰東亞運動會。今屆東亞運動會首次加入乒乓球作為比賽項目,屆時勢必掀起一番龍爭虎鬥。孖寶說:「東亞運動會將會是我們繼奧運後的另一個目標。乒乓球項目的主要對手,例如中國、韓國,都是東亞運動會的參賽國家,其實難度也是一樣。香港首次舉辦如此大型的國際綜合運動會,在香港作戰對我們意義重大,我們也希望可以奪標,為港爭光。」 姓名: 李靜 (右) 高禮澤 (左)
范俊業 (足球) 姓名: 范俊業 生日: 5月1日 身高: 181 cm 體重: 75 kg 屈指一算,愉園門將范俊業投身職業足球已有十多個年頭,零四年更曾贏得香港足球先生殊榮。現時的范俊業已屬香港頂級足球明星之一,但這個身分未有讓他感到自滿,反而讓他明白到需要繼續進步。 他表示:「對守門員來說,在我這個年紀應該仍有進步空間,所以我對自己狀態及體能要求很嚴格,希望自己永遠都在最高水平作賽。另一方面,也因為自己有相當的知名度,故必須有更穩定的表現,而自己近年已學懂將壓力化為動力的方法。」 儘管香港在世界盃外圍賽大比數敗給中國,范俊業仍認為港隊近年表現有目共睹:「這幾年我們表現大有改善,如獲授亞洲足協的最佳進步獎,相信會是很大的鼓舞。」 但被譽為「香港首席鋼門」的他志不在此,坦言除了希望能繼續代表香港在國際舞台爭取佳績,更對多姿多采的銀幕世界充滿憧憬。他表示:「現時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以學習心態為主。其實要在任一範疇成功也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全力以赴才可有穩妥的未來。」 談到愛子麒智,范俊業即時流露出慈父溫情的一面:「兒子的確有運動天分,但如果他真要當一個足球員,我希望他能在海外開展足球事業。吳偉超是首個登陸中超的球員,那就讓我的兒子成為首個在英超『落腳』的香港人吧。」 姓名: 范俊業 生日: 5月1日 身高: 181 cm 體重: 75 kg
陳敬然 和 鄭國輝 (滑浪風帆) 姓名: 陳敬然 生日: 12月13日 身高: 174 cm 體重: 65 kg 鄭國輝 10月10日 一位喜歡彈琴閱讀,另一位是標準「電玩迷」,陳敬然和鄭國輝兩位年青運動員的性格截然不同,但卻因為滑浪風帆成為好友。陳敬然於2006多哈亞運男子輕量級奧運板組別摘冠,而鄭國輝則在2006年10月深圳舉行的世界錦標賽力壓群雄,奪得男子米氏板冠軍,為職業運動員生涯寫下光輝的一頁,也為香港人爭光,兩個位小伙子都期待在2009東亞運動會再創佳績。 世界冠軍鄭國輝說:「得悉滑浪風帆首次納入為東亞運的競賽項目後,我很有信心港隊會在主場揚威,鑑於比賽場地赤柱正是我們的訓練基地,我們對風向、水流都很熟。」陳敬然則認為中國隊的實力強勁,東亞運的比拼將會是多哈亞運和北京奧運的延續。 二十多歲在事業上取得非凡成就,確實難得。阿輝和阿然更因滑浪風帆結緣,建立了珍貴的友誼:「我們每星期平均練習六天,又是體院宿舍室友,幾乎天天見面,較家人和女友還多呢!」 教人羨慕的一身古銅膚色為這對兄弟留下成長的印記,放下帆板,二人卻各有各的天地。阿然閒時喜歡彈彈琴,看看書,文靜嗜好與比賽時的拼搏形成強烈對比;阿輝卻是「機不離手」:「我喜歡電子遊戲機,特別是格鬥遊戲。兩年前我花了六千元買了一部『街機』,放假回家就一展身手,阿然偶然都會上來玩過痛快,但論技術,當然是無得比啊!」 假期結束,重拾帆板,無論練習或比賽,兩人都專心一致。除了勤加練習之外,他們亦不忘多謝一眾前輩指導。阿然說:「奧運冠軍李麗珊和前香港青少年代表隊教練黃德森(阿 Sam)是我的偶像。他們要求嚴謹,就連訓練後的膳食都好嚴謹,不但禁食乳豬等高脂食物,而且滴酒不沾,是我們後輩的學習對象。」他更笑言曾因重大的感情問題向阿Sam請教。 1996年,「風之后」李麗珊憑著永不言敗的精神,贏得香港歷來首面奧運金牌。在千禧年代,兩位年青滑浪風帆運動員秉承同一精神,努力向目標進發,屆時勢將為香港體壇創造另一個傳奇。 陳敬然 和 鄭國輝 (滑浪風帆) 姓名: 陳敬然 生日: 12月13日 身高: 174 cm 體重: 65 kg 鄭國輝 10月10日 173 cm 61 kg
蘇秀樺 和 盧廷威 (賽艇) 蘇秀樺 和 盧廷威 (賽艇) 姓名: 蘇秀樺 生日: 8月26日 身高: 178 cm 體重: 70 kg 一隻艇,四支槳,讓兩名無論身高、體重以至年齡都一樣的香港划艇代表蘇秀樺和盧廷威走在一起。維繫他們二人的,除了配合得絲絲入扣的合作以及對拍檔的信任外,原來二人對在東亞運力敵中、日選手同樣充滿信心,更對染指獎牌寄予厚望。 論到即將舉行的東亞運,兩小將均矢志為港爭光,二人對於奪牌更是信心十足:「終極目標當然直指金牌!但當然,如果真能拿牌的話,冠亞季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我倆有信心可在今屆東亞運達成自己定下的目標。」 回望過往「同舟共濟」的日子,兩位划艇小將坦言曾出現意見分歧,但互相了解後,最終逐漸取得共識,達到「人艇合一」的境界。在比賽中發司號令的盧廷威表示:「他一定要相信我,因為我坐在後面可更容易判斷情況,審視對手,並決定何時是全力以赴的良機。」對此一向較沉默的蘇秀樺亦予認同。他表示:「當初合作也會有意見分歧,但隨著合作的次數增多,我知道必須信任他的決定。坐在前面的我主要就是聽從指示,並在適當時候『發力』狂划。雙人划艇其實是一項講求力量與智慧的運動。」 問到二人最喜愛的海外集訓地點,這對合作無間的拍檔終於出現「分歧」。事實上,不難想像一身潮人打扮的蘇秀樺最愛的地方就是日本:「我喜歡日本,除了因為那裡很乾淨之外,也因為那裡一切都很新潮。」至於盧廷威則表示:「我最不喜歡到日本集訓,因為每次在那裡練習我的表現都不太好,如果選擇的話,我較喜歡充滿自然氣息、陽光與海灘的澳洲。」 談到二人如果不是運動員的身分,最希望做甚麼的時候,二人異口同聲表示希望能重返校園,充實自己。蘇秀樺表示:「到過越多地方比賽,越發覺自己的知識實在淺薄得很。」至於盧廷威則慨嘆:「我自己一向也有閱讀的習慣,當中最喜歡心理學的書。如果我不是運動員的話,我希望能當心理學家。」 兩人同時抱著取經的心態參加奧運,盧廷威表示2004雅典一役讓二人獲益良多:「奧運讓我們認識自己的缺點,以及見識外地選手的強項,給我們帶來很多值得參考借鏡的地方。」二人亦希望在今年的東亞運爭取佳績,並將目標鎖定在頭三甲,且看屆時二人能否力敵中、日選手,從中突圍? 蘇秀樺 和 盧廷威 (賽艇) 姓名: 蘇秀樺 生日: 8月26日 身高: 178 cm 體重: 70 kg 盧廷威 10月18日
鄧亦峻 (田徑) 鄧亦峻 (田徑) 姓名: 鄧亦峻 生日: 6月23日 身高: 177 cm 體重: 63 kg 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內,鄧亦峻由一名田徑門外漢,搖身成為香港飛人,於2005年4月的一次比賽中,同時打破200米香港紀錄及100米青少年香港賽績。對於身分突如其來的轉變,小伙子坦言仍未習慣「出名」,記者連珠似的提問和閃過不停的鎂光燈,更讓他感到吃不消。 貴為新一代「香港男飛人」,最叫鄧亦峻感到難以適應的,並不是日以繼夜的刻苦訓練,而是要學習面對記者。他表示:「我必須承認我仍未習慣自己當『名人』的感覺。猶記得我第一次接受訪問時,真的很驚慌和很緊張。」事實上,由閒時最愛看電視和打電玩的年輕人,搖身一變成為田徑運動員,鄧亦峻的生活毫無疑問正面對急速的改變,在背後推動著他、引領他邁向成功的,正是其運動天分和努力不懈的鍛鍊。 剛考完會考的他亦表示,從未想過自己竟能當上運動員:「小時候我沒有想像過自己會當一個運動員,當時我根本不相信自己有此能耐。但我很享受現時這種生活,在跑道上衝向終點時的那種速度感,更叫我嚮往不已。」被問到較喜歡學生和運動員哪一個身分,這名近期人氣急升的「香港飛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在田徑場上認識新朋友是賞心樂事,有時我與隊友在訓練後亦會玩一些無聊玩意以增進感情。當運動員給予我的,都是開心的回憶。」 鄧亦峻憑藉家人的支持和友儕的鼓勵,自信十足。在發現自己不足之處後,他隨即為自己定下連串的目標。「我接觸田徑只有一年半的時間,處身世界級選手當中時,更讓我感到自己的不足,現時的我仍只在起步階段。」他續說:「我希望在運動員生涯中能夠參加兩屆奧運,另外,如果能夠打破亞洲紀錄的話,亦會是一件好事。」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是家人勉勵鄧亦峻的金句,年紀輕輕的他,竟也深明此理。他表示:「父母教導我,即使過往的比賽遇過失敗也好,但每場比賽也需要全力以赴。現時我正不斷尋求動力讓自己繼續進步,我相信自己在三年內會達致運動員生涯的高峰。」 鄧亦峻 (田徑) 姓名: 鄧亦峻 生日: 6月23日 身高: 177 cm 體重: 63 kg
施幸余 (游泳) 施幸余 (游泳) 姓名: 施幸余 生日: 3月5日 身高: 167 cm 體重: 60 kg 對香港泳手施幸余而言,二零零四年大概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她不僅參加了人生第一個奧運會,更在一年內先後十四次刷新自己的香港紀錄。然而,叫人驚訝的是,小妮子在游泳生涯最難忘的,卻是與游泳無直接關係,在澳洲集訓時獨立生活的那段日子。 年僅十七歲已參加過奧運會的施幸余,比同年的女孩子老練,儘管如此,一提到買菜做飯這等看似平常的家務,她便連忙說不。憶述當年赴澳洲集訓的日子,大情大性的她更大叫難忘 : 「當時教練給我們一筆錢,著我們到超級市場購物,自行負責一日三餐兼洗碗筷,這可是很特別的經驗。」她又說從來只愛看媽媽做飯,但自己卻一直愛看不愛做。她笑說:「真正的煮飯和中學家政堂時的豈能相比,那時一道菜有整整三堂時間去煮,根本和嬉戲無異。」 談到身兼學生、運動員兩職,施幸余言談間每每流露出一種也許不應該在一個十七歲小女孩身上找到的成熟氣質。她表示:「這條路肯定不易走,至少會比平常學生辛苦,慶幸我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讓我得以兼顧兩面戰線。沒有家人的支持我肯定不能游下去。」閒來也愛閱讀的她亦表示,將來有機會讀大學的話,希望選修心理學:「我喜歡幫助別人這種感覺,更重要的是,我喜歡解決問題。」 展望其運動員生涯,擁有長、短池共9項香港紀錄的施幸余,對未來發展有著清晰的目標:「只要我仍認為自己的表現有進步空間,那怕只是極少的空間,我也會繼續堅持下去、游下去。」 姓名: 施幸余 生日: 3月5日 身高: 167 cm 體重: 60 kg
譚偉洋 (籃球) 譚偉洋 (籃球) 姓名: 譚偉洋 生日: 8月7日 身高: 195 cm 體重: 95 kg 曾八次當選最有價值球員、五次榮膺最佳運動員的香港籃球隊前鋒譚偉洋,運動員事業發展正如日方中。然而,在場上無懼無畏的阿洋,卻表示其學生兼運動員「二合為一」的身分,令他失去很多機會品嚐母親的「愛心靚湯」。 學生的身分,令阿洋要離家住在學校宿舍;運動員的身分,令阿洋與籃球為伍的時間比與家人見面時間還要長。他表示:「家人都了解我,我一星期最少回家一次,他們也常來看我比賽,關係便得以維持,只是我少了許多喝『老火靚湯』的機會吧。」 談到最喜愛的消遣,阿洋毫不猶疑說桌球是他的至愛:「我認為桌球和籃球是很相似的,兩者都要用腦去打,而且也要訓練自己在落後時不要慌張。」早年曾和香港桌球神奇小子傅家俊有過「一局之緣」的阿洋,現時亦有和任職報館攝記的好友定期切磋,據悉阿洋目前的紀錄更是贏多輸少。 展望未來,現年廿七歲的阿洋希望在五年內衝出香港,投身中華台北的職業籃球聯賽。他表示:「中華台北的技術及打球風格和香港相當接近,我希望日後有機會到海外打球一試身手。」 曾當選二零零二年全港傑出學生運動員,堅信「永不放棄、挑戰自我」的「小巨人」阿洋,在未來數年勢將在港隊挑大樑,他正效法偶像米高佐敦那永不言敗的精神,只要阿洋能繼續進步,可以肯定香港籃球隊必然會因此直接受益。 譚偉洋 (籃球) 姓名: 譚偉洋 生日: 8月7日 身高: 195 cm 體重: 95 kg
劉少維 (壁球) 劉少維 (壁球) 姓名: 劉少維 生日: 12月20日 身高: 178 cm 體重: 76 kg 回到首頁 劉少維的外表給人一種「爽朗」的感覺 : 個子很高,皮膚黑黝,黑葡萄般大的眼睛,散發著一種久違了的陽光氣息。他說自己個性害羞,當他以「黑馬」姿態捧走07年香港壁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後,忍不住流下男兒淚,又戰戰兢兢,接受了人生第一個電視台訪問,面對鏡頭,一臉腼腆,結結巴巴。 「當日決賽父母都來捧場,當我贏出決勝分後,回望坐在觀眾席的媽咪,好像對她說:『媽,我成功了!』,之後眼淚不斷湧出來。」 外人看似無關痛癢的決賽,對一個當年年僅22歲的小伙子來說,是一場「及時雨」,確定要走的路。他續說:「06年專程到荷蘭練習了三、四個月,非常辛苦,今次捧盃總算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早在2004年,我就以贏取這項錦標為目標,不過一直都事與願違,爸爸媽媽問我幾時能贏出,今年如願以償,我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又達到了他們的期望。」 04年劉少維完成會考,因為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投身全職運動員行列,當時身為香港青少年首席球手,心想轉打職業賽後能創一番事業。幾年後的今日,他體會到世事豈能盡如人意。 「常常贏青少年賽,轉打職業賽後往往第一圈已被K.O.(淘汰),以前希望自己能夠盡早打入世界排名前100位,但又做不到,覺得很氣餒,一氣餒就懷疑自己不夠料子,懷疑自己是不是質素不夠高?06年時,我想過倒不如退役,重返校園罷了!」 內心一番掙扎,思前想後,發現壁球仍然是他的第一生命。「壁球是我的夢想,我不想放棄自己的夢想。」從想過抽身離去到決定勇往直前撐下去,劉少維培養出人生的價值觀:「錢對我來說不是最重要,我打球不是為賺錢,而是自己的興趣。」 劉少維希望能改善戰術運用,令球路更變化多端:「我已定下目標 : 在2009年代表香港參加東亞運動會;2010年參加廣州亞運,人一生沒有多少機會以球員身分參加大型運動會,如果我入選香港隊,必定全力以赴。」 劉少維在今年6月的香港壁球錦標賽及7月的壁球挑戰盃中奪冠,相信在未來的運動員生涯必可再攀高峰。 劉少維 (壁球) 姓名: 劉少維 生日: 12月20日 身高: 178 cm 體重: 76 kg 回到首頁
獎牌設計 獎牌設計概念旨在反映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的使命:不同膚色種族人士匯聚香港,展現東亞運動會凝聚市民參與的力量。 葉子緊扣在一起,代表參與東亞運動會的選手、觀眾及支持者雖來自不同地方、不同種族,仍能攜手參與,團結一致;各葉子面積大小均稱,象徵比賽公平、公正,具體育精神,共同創造傳奇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