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张爱玲小说 第一节 生平、创作与接受史 第二节 小说综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月亮的心愿. 夜深了,月亮透过窗帘, 看见一个小女孩睡在床上,身旁 有个背包,里面装着水果和点 心。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数学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一单元 3.50 元是 …… 3元5角3元5角 像 3.05 、 1.06 、 , …… 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读作:十六点八五 …… 小数点 读作: 一点零六 读作: 三点零五 读作: 零点八零 小数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2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盆 位 分 芽 煮 并 宣 盛 选 规 丝 表 要 没 孩 挑 选挑 选.
“ 你的脚掌又大又厚, 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 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 呀! ”
什么是心里话? 心里话就是敞开心扉,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向对方诉说。.
张爱玲 ——11级广告本1班 杨琳.
1920—1995 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胡兰成. 1920—1995 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胡兰成.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张小娴说“爱”.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给点阳光我就灿烂 ——工作简历模板.
Learning Goals Lesson1&2 To exchange basic greetings;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儿童乐园 王秀梅.
孙中山破陋习.
欢迎观赏 点击翻页 谢庆漫画选编 2002—2013 资料来自小老头网站 2013年底编辑制作.
各地儿童喜庆自己的节日.
补充材料 风雪夜归 (Part 2)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ANYTHING,ANY TIME, ANYWHERE 无论何事,何时,何地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第十章 方差分析.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爱好 aì hào  “hobbies”.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姓名XXX.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2011 SCRIPTURE READING 每周读经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第四课 我 爱 我 的 家I love my family 六个儿子不一样,三个女儿也不一样.
Rap in Chinese teaching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用计算器开方.
复习-我的家 Review-My family.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认识几分之几 gjq.
1. 我_____ 我的舅舅不常_____ ,但是我跟他最亲。
轻松 qīng sōng 咋样工作才算 钱多 事少 离家近 睡到自然醒.
Module 9 Unit 2 Happy Birthday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路旁的橡树.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diàn pǔ sù jué shì 宫殿 朴素 掘开 流逝 nǎo chǐ biàn 恼怒 羞耻 争辩.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张爱玲的创作.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张爱玲小说 第一节 生平、创作与接受史 第二节 小说综论

第二节 小说综论 一、取材于普通人的婚姻恋爱生活 二、主情主义的思想倾向 三、苍凉的基调及其形成原因 四、俗中求雅的创作定位 五、广泛的艺术借鉴 返回

五、广泛的艺术借鉴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受到中国传统小说如《红楼梦》、《海上花列传》等的影响很大。她酷爱《红楼梦》,从主情主义的人生观,到如实描写,并无讳饰的创作原则,再到服饰描写和遣词造句,无不受其影响。《红楼梦》的思想虽然是复杂和丰富的,但就其主要方面而言,是主情主义的,而张爱玲的小说就总体而言也是如此。《红楼梦》的创作原则是如实描写,要一奉十,张爱玲的小说也是如此。《红楼梦》特别重视对于家什和服饰的描写,张爱玲的小说也是如此。《红楼梦》特别重视采撷人物丰富生动的口头语言,张爱玲的小说也是如此。接下

在张爱玲看来,《海上花列传》也是一部写爱情的书。而且这部书的特点也是真实自然并能曲尽男女间复杂奥妙的心理。她的创作与这部小说的精神和原则也有许多相通之处。 张爱玲同时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技巧。在思想方法方面,《金锁记》、《心经》明显受到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在艺术技巧上,张爱玲则有意将电影的某些转换手法吸收到小说创作当中。她的小说在描写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通过意象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渲染气氛。如在《沉香屑 第一炉香》中,葛薇龙初进姑妈家,发现姑妈果然不是规矩人,害怕自己“平白来搅在浑水里”。这时作品通过一个意象来表现葛薇龙的恐惧:“薇龙一抬眼望见钢琴上面,宝蓝磁盘里一株仙人掌,正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子,四下里探着头,像一窠青蛇,那枝头一捻红,便像吐出的蛇信子。” 接下

再如写葛薇龙结婚后与乔琪乔到湾仔逛市场,忽然有一种奇异的感觉:“然而在这灯与人与货之外,有那凄清的天与海——无边的荒凉,无边的恐怖。她的未来,也是如此——不能想,想起来只有无边的恐怖。”这里通过天与海的意象来描写葛薇龙对于未来的担忧,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金锁记》中写七巧向季泽示爱,遭到拒绝后准备走开,又不甘心,背倚在门上。作者接着写道:“她睁着眼睛直勾勾朝前望着,耳朵上的实心小金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一个蝴蝶标本的意象使读者对曹七巧的悲剧命运有了直观的感受。《心经》中许小寒看着八层楼阳台上的青藤顺着篱笆往外爬,就想到爸爸要离开自己。但离开自己后,他的心也还会像青藤一样找不到归宿。这里,青藤意象对许小寒的心理描写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精细的描写基础上运用意象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这种手法的运用,是张爱玲吸收并融会诗歌意象手法于小说创作的一种艺术创新。 返回

四、俗中求雅的创作定位 首先,张爱玲是很关注读者趣味和接受习惯的作家。她很早就准备成为一个职业作家,以创作为生。她必须赢得读者,赢得市场。她在《论写作》一文中说:“西方有这么一句成语:‘诗人向自己说话,被世人偷听了去。’”“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却极力的警告我们,作文的时候最忌自说自话,时时刻刻都得顾及读者的反应。这样究竟较为安全,除非我们确定知道自己是例外的旷世奇才。”那么写什么题材才能受读者欢迎呢?她说:“要迎合读者的心理,办法不外这两条:(一)说人家要说的;(二)说人家爱听的。”说人家要说的,“是代群众诉冤出气。”她认为左翼作家走的是这条路,但不是她所擅长的。所以她要“说人家爱听的”。她认为当时人们爱听的是“那温婉,感伤,小市民道德的爱情故事。”因此她给自己的小说定位在写两性关系上。 接下

除了言情的题材之外,她的小说还很重视传奇性或者故事性。这也是她小说接近消遣小说的一个体现。她的一些作品中的情节是具有传奇性的,如有的写恋子情结(《金锁记》),有的写恋父情结(《心经》),有的写离婚后的姐姐陪伴妹妹相亲,结果喧宾夺主(《倾城之恋》),有的写姑妈利用侄女为自己引诱男人(《沉香屑 第一炉香》),有的写新娘不谙房事,导致新郎自杀(《沉香屑 第一炉香》),有的写因母亲与别人的父亲曾恋爱过,就发生奇思怪想,以至大打出手(《茉莉香片》)。《传奇》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题词:“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传奇性是消遣文学的特性之一。她的有些作品虽然没有传奇性,但至少故事有头有尾,情节比较完整。 接下

她的前期小说还多用顺叙和故事外叙事。在前期小说中,只有一篇《殷宝滟送花楼会》采用了故事内叙事的叙事方式。她的小说的人物语言和叙事语言也大都比较通俗。这些都体现了她适应读者阅读习惯的努力。 但我们不能因此将张爱玲的小说简单归结为消遣小说。因为作者并非只是迎合读者,她还要以自己的认识去引领读者。在《论写作》中她说:读者“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此外再多给他们一点别的——作者有什么可给的,就拿出来,用不着扭捏地说:‘恐怕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罢?’这不过是推诿。作者可以尽量给他所能给的,读者可以尽量拿他所能拿的。” 接下

那么她所说的再给读者一些别的,这别的指的是什么呢?我认为这就是生活的启示。她曾反复强调过启示的重要性。她在《自己的文章》中说:“许多强有力的作品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 张爱玲的小说是要给人以启发的。这是严肃作家的追求。 同时,张爱玲的审美趣味是高雅的。她曾这样提出或者总结她的创作方法。 接下

一是用参差对照的写法。她在《自己的文章》中说她“用的是参差的对照的写法,不喜欢采取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为什么要采取参差对照的写法?她说“因为它是较近真实的。”“我只求自己能够写得真实些。”这正是《红楼梦》的写法。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六讲中谈到《红楼梦》的价值时这样说过:“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还在其次的事。”张爱玲的小说也是这样。所以她的小说里没有溢恶和溢善,不用古典的大恶大善的鲜明对照的写法。这是她的作品耐看的一个重要原因。 接下

二是从华靡中写素朴。她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我喜欢素朴,可是我只能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的素朴的底子。因此我的文章容易被看做过于华靡。但我以为用《旧约》那样的单纯的写法是做不通的,托尔斯泰晚年就是被这个牺牲了。我也并不赞成唯美派。但我以为唯美派的缺点不在于它的美,而在于它的美没有底子。……只是我不把虚伪与真实写成强烈的对照,却是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张爱玲有的小说写得细腻,华丽,妙语连珠,但并没有流于唯美,而是写出了真实的人性。《倾城之恋》最为典型,既写两人华丽的调情语言,写了两人的精刮,同时也写出了两人的真情。从华靡中写素朴,作品就有了真实性和味道。 接下

三是追求“要一奉十”的写法。在《自己的文章》中她说:“我的作品有时候主题欠分明。但我以为,文学的主题或者是可以改进一下。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让故事自身去说明,比拟定了主题去编故事要好些。许多留到现在的伟大作品,原来的主题往往不再被读者注意。因为事过境迁之后,原来的主题早已不使我们感觉兴趣,倒是随时从故事本身发现了新的启示,使那作品成为永生的。……和《复活》比较,《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果然是很模糊的,但后者仍然是伟大的作品,至今我们读它,依然一寸寸都是活的。现代文学作品和过去不同的地方似乎也就在这一点上,不再那么强调主题,却是让故事自身给它所能给的,而让读者取得他所能取得的。” 接下

她要学习《红楼梦》的写法,本着真实的原则,写出复杂的生活,与读者一起去体悟多彩多味的人生,这就是张爱玲的美学追求。她在《论写作》中说,“个人的欣赏能力有限,而《红楼梦》永远是‘要一奉十’的。” 这三种表述,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就是追求自然和真实。张爱玲的小说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婚恋现象,深入细腻地描写了两性心理。她的一些小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能给读者以很高的审美享受和深刻的思想启迪。不能将她的小说归类为消遣小说。她的小说是雅俗共赏的严肃之作。 返回

三、苍凉的基调及其形成原因 张爱玲的小说的基调是“苍凉” 为什么会形成这一苍凉的基调呢?我认为这种苍凉的情调主要来源于她对婚恋生活的认识。她是尊重爱情的,认为爱情是人类的最高享品。但她在《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中说过:“我们是一个爱情荒的国度”。也就是说,在她看来,在现实的婚恋中,情感的纯洁和真挚是要大打折扣的,夫妻生活或者寡情淡味,或者反目成仇。人是感情的动物,却生活在感情的荒漠中,如何能不起苍凉之感? 作者的苍凉感不仅因为人世间两性之爱的淡薄。亲子之爱、同胞之爱的残缺不全也是引起她感伤的重要原因。 接下

这在她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反映。《金锁记》中曹七巧哥哥的对待妹妹,曹七巧的对待儿女,《倾城之恋》中白流苏母亲的对待女儿,她的哥哥的对待妹妹,《花凋》中川嫦父母的对待女儿,《琉璃瓦》中姚先生的对待女儿,《茉莉香片》中聂传庆父亲的对待儿子,这些都让人体味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冷漠。 她之所以能够敏锐地感受到这些冷漠,与她出身于夫妻感情淡薄、亲子关系冷漠的家庭有关。 接下

另外,她的苍凉感的产生也与她的望族家族背景和她的政治思想有关。她的祖父家、外曾祖父家、外祖父家,全是望族。但这些家族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衰败下来。她没有完全超脱这种家族意识的影响,一种破落户的身世之感对她的情感是有影响的。她之所以酷爱《红楼梦》也可能与此不无关系。 同时,晚清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巨大的变革显然是带着动荡、血污、偏激等种种缺陷的。张爱玲对这种时代变革的进步性认识不足,更多地看到的是这一时代变革的破坏性。她在《传奇·再版的话》中说的一段话足以证明这一点:“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 返回

二、主情主义的思想倾向 对于她的婚恋小说,许多人给予很高的评价,如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也有人加以否定,如唐文标。但共同的特点是很少对其创作的思想内容和思想价值给予肯定。唐文标甚至认为她只是“趣味主义”地描写她所熟悉的那个“腐朽、衰败、垂死、荒凉”的“死的世界”,而没有加以“道德的批判”。实际上并非如此。 她在《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评论书中有的嫖客连续几年钟情于一个妓女时曾说过:“书中这些嫖客从一而终的倾向,并不是从前的男子更有惰性,更是‘习惯的动物’,不想换口味追求刺激,而是有更迫切更基本的需要,与性同样的需要——爱情。” (《水浒传》二十一回,阎婆惜要宋江交还典她的文书) 接下

“尊重爱情”四个字是解读张爱玲小说思想内涵的密钥。 从尊重爱情出发,张爱玲婚恋小说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揭露封建包办婚姻的弊害。 第二,歌颂自主的以两性互爱为基础的婚姻。 第三,揭示经济差异给婚恋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对其他一些婚恋现象的评价。 主情主义在中国古代文学就已形成气候,但仍是现代的思想。 返回

第四,对其他一些婚恋现象的反映 张爱玲还在小说中反映和评判了其他一些重要的婚恋现象。为恋爱而恋爱和为结婚而结婚就是其中之一。当恋爱结婚成为一种人生程序时,许多年轻人会像完成例行公事一样,在没有遇到真正的意中人之前就匆匆然、昏昏然地踏上这一关系终身幸福与否的人生征程。《年青的时候》描写的就是这种现象。潘汝良对于沁西亚“说不上喜欢不喜欢”。为了恋爱他竭力避免注意她的缺点,而“单拣她身上较诗意的部分去注意,去回味”。他是为了恋爱而恋爱。沁西亚是住在上海的俄国姑娘。在上海她难以找到中意的男朋友,便找了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她,她也并不怎么喜欢的俄国男子结婚了。她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作品通过潘汝良的自省和沁西亚婚后的萎靡不振暗示出这种不以真爱为基础的婚恋的极端危险性。 接下

《十八春》中所写的沈世钧和石翠芝的婚恋亦属此类。两人本来都另有所爱,沈世钧爱的是顾曼桢,石翠芝爱的是许叔惠。但两人各自的恋爱遭到挫折后就耐不住寂寞,冒失地走到了一起。结婚的当晚才同时猛然醒悟:两人互不喜欢。作品写他们这时犹如两个闯了祸的小孩一样茫然无主。 比为恋爱而恋爱,为结婚而结婚后果更加不堪的是一种带恨勉强成婚的婚姻现象。《十八春》中顾曼桢被品质恶劣的姐夫祝鸿才强奸了,并生下了一个儿子。曼桢恨透了鸿才,但在姐姐去世后为了照顾留在祝家的儿子就勉强嫁给了鸿才。当然,这只能给两人和孩子带来更多的痛苦。不久,他们只好离婚了。这种婚姻现象在实际生活中虽然不多,但勉强成婚的现象则相当普遍。张爱玲通过对曼桢和鸿才婚后沉闷的家庭气氛的描写告诫读者:无爱不要结婚,带恨更不要结婚。 接下

视性爱如游戏,也是一种重要的婚恋现象。《沉香屑 第一炉香》中的乔琪乔和《桂花蒸 阿小悲秋》中的哥儿达先生就是此类人物。 乔琪乔喜欢葛薇龙却不尊重葛薇龙对自己的那份真挚的爱,朝秦暮楚,二三其德。 哥儿达先生也同时与几个女人相好而对哪一个也不动真情。在他看来,“所有的女人都差不多”。所以他对女人不过“想占她一点便宜就算了。如果太麻烦,那也就犯不着”。张爱玲说:“恋爱的定义之一,我想是夸张一个异性与其他一切异性的分别。”因为赏识的是从外表到内心独特的这一个,所以真的爱情必然具有相对的专一性和持久性。那些视性爱如游戏的人往往更多地是将对方视为性伴侣,而不是情侣,所以不能够专一,持久。张爱玲作为一个主情主义作家,在作品中很自然地对这类人表示了不满和鄙夷。接下

如果为了维护个人的名誉地位而放弃爱情追求或者敷衍无爱的婚姻,在张爱玲看来也是可悲的。《红瑰玫与白玫瑰》和《鸿鸾禧》对这种可悲的婚恋现象作了反映。《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主人公佟振保聪明能干,“做人做得十分兴头”。他也很喜欢女人,但只要于他的名誉、地位有碍,无论多深的感情他都会毅然割舍,意志坚定到令他自己也感到惊奇的程度。他先后曾遇到过两个真爱他,他也真爱的女人,都这样被他割舍了。一个是英中混血儿玫瑰,一个是朋友王士洪的妻子王娇蕊。后来他娶了孟烟鹂为妻,妻子不能使他满意。他“觉得他白糟蹋了自己”。 《鸿鸾禧》里的娄先生也是个极能干的人,同时也“最会敷衍应酬”。作者所批评的是他在爱情婚姻这样的大事情上也取敷衍态度。 他愚笨的妻子想:“若是旁边关心的人都死绝了,左邻右舍空空的单剩下她和她丈夫,她丈夫也不会再理她了,做一个尽责的丈夫给谁看呢?” 接下

《色,戒》则表现了对于痴情女子的规劝或者对于自己以往行为的悔悟。作者思考的问题是,王佳芝的痴情值不值得。小说借用丁默邨和郑苹如的本事,虽然可以声明王佳芝不是郑苹如,但仍然很容易产生误读。李安的电影《戒|色》问题更多。汤唯、梁朝伟、王力宏、陈冲。 《小团圆》写了邵之雍对于盛九莉情感伤害,但之雍仍然给九莉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但作品对于国家主义“宗教”的蔑视,是不能苟同的。 《传奇》里也有几篇传奇色彩特别浓而思想性较弱的作品。《心经》写的是父女之恋。女儿小寒爱上了自己的生身父亲,准备一生不嫁,与父亲厮守在家里。父亲许峰仪也爱自己的女儿,但他知道必须让女儿离开自己,于是找了一个与女儿相貌相像的女子同居了。《茉莉香片》写的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寻求理想父亲的故事。聂传庆很小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他跟着抽大烟的父亲聂介臣和后母生活,内心特别痛苦。后来得知他的生母曾与他的一个女同学言丹朱的父亲言子夜相爱, 接下

被家庭拆散后才委屈地嫁给他现在的父亲。他觉得言丹朱侵夺了本应属于他的理想父亲和幸福家庭,于是一时冲动将言丹朱打成重伤。 《沉香屑 第二炉香》写的是一个英国小姐由于不谙人事而伤害了丈夫的故事。主人公是罗杰安白登,四十岁的大学教授。他与愫细蜜秋儿小姐结了婚。但愫细蜜秋儿被母亲蜜秋儿太太培养得太纯洁了,结婚后竟然对丈夫的性行为大惊小怪,当晚逃到校院里。人们误以为罗杰是一个性虐狂患者,罗杰被迫向学校提出辞呈。他无法面对周围人将他视为异类的眼光,只好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愫细的姐姐靡丽笙也因同样原因与丈夫离婚,最终也导致丈夫自杀。 这三个作品虽然心理描写很精微,但情节未免过分离奇,不能算是佳作。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张爱玲的小说确实反映了那个时代林林总总的婚恋现象,并从她关于婚恋问题的基本观点出发,对它们作了一以贯之的道德审视或评判。 返回

第三,揭示经济差异给婚恋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婚姻幸福与否并不仅仅是一个观念和法律的问题。仅凭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的观念和法律并不能完全排除无爱婚姻的存在。婚恋生活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制约。即使婚姻当事人在法律上拥有了平等的自主权利,他们仍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们所不能自主的经济状况以及在这些经济状况下所形成的关于人生幸福的观念的支配。也就是说,只要在经济地位上各个家庭之间、男女两性之间还存在着重大差异,真正以两性互爱为基础的婚姻就难以普遍实现,卖淫或变相卖淫的社会现象就难以从根本上杜绝。 接下

“五四”以后,恋爱自由的观念,婚姻自主的法律虽然开始逐步建立,但由于家庭与家庭、男性与女性在经济地位上仍然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对于婚姻恋爱仍然发生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张爱玲小说的思想深度就在于对这一婚恋现象作了真实的反映。 《倾城之恋》讲述的是一个不寻常的恋爱故事。女主人公白流苏出身于已经破落的望族,与不务正业的丈夫离婚后回到娘家居住。当她的积蓄被娘家的两个哥哥花完时,哥哥嫂嫂便开始冷言冷语地排挤她。她感到在娘家住不下去了。她曾想找个工作,但找工作很困难。徐太太说找事是假,还是找个人是真的。 接下

这时她偶然认识了华侨富商范柳原。范柳原对她表示了好感。范柳原虽然粗枝大叶,但别有一种风神,白流苏认为他是可爱的。因而两人开始恋爱。 范柳原虽然喜欢白流苏的东方女性美,却疑心白流苏仅仅是为了钱财才要与自己结婚,同时他也不愿意受婚姻的束缚,所以他只想让白流苏作自己的情妇。而白流苏则要争取与范柳原名正言顺地结婚,因为觉得女人如果不借助婚姻的保护,要长久地抓住一个男人是困难的。于是,两人由上海到香港,不即不离地用心周旋,都想逼迫对方首先表态,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精神较量的最后,还是已经没有了退路的白流苏作了让步,默认了自己的情妇地位。幸而几天后的太平洋战争成全了白流苏。两个精刮透顶的人,生死关头竟忘记了算计,流露出真情。范柳原决定与白流苏结婚。 接下

这一场倾城之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但结局虽然圆满,却仍是一个苍凉的故事。因为这一场恋爱谈得比两军对垒还要艰难。白流苏由于经济地位上的劣势,受了许多委屈。作品中写到她第二次被范柳原邀请去香港的心情时这样写道:“白老太太长叹了一声道:‘既然是叫你去,你就去罢!’她就这样的下贱么?她眼里掉下泪来。这一哭,她突然失去了自制力,她发现她已经忍无可忍了。一个秋天,她已经老了两年——她可禁不起老!于是她第二次离开了家上香港来。这一趟,她早失去了上一次的愉快冒险的感觉。她失败了。固然,女人是喜欢被屈服的,但是那只限于某种范围内。如果她是纯粹为范柳原的风仪与魅力所征服,那又是一说了,可是内中还搀杂着家庭的压力——最痛苦的成份。”而且,“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作品给人的基本感受是:双方经济状况的巨大差异杀尽了这场恋爱的风景,将这杯爱情的甜水冲淡了许多。 接下

《留情》写了一对双方都是再婚者的夫妻生活。米先生年轻时婚姻不幸福,年近耳顺时与36岁的寡妇淳于敦凤再次结婚,希望“晚年可以享一点清福艳福,抵补以往的不顺心”。但敦凤与他结婚主要是为了寻找生活上的靠山。敦凤曾对她的舅母说:“‘我的事,舅母还有不知道的?我是完全为了生活。’老太太笑道:‘那现在,到底是夫妻——’敦凤着急道:‘我同舅母是什么话都说得的:要是为了要男人,也不会嫁给米先生了。’” 这种变相卖淫的婚姻不仅使卖方时时感到不如意,也使买方感到夫妻感情上的隔膜。他们能够在一起生活,但那维系婚姻的爱情却是残留的、支离破碎的。作者对此深感悲哀。她在小说结尾处写道:“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敦凤与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着。” 接下

白流苏是为了经济所迫而一度默认了自己的情妇地位。淳于敦凤是为了经济所迫而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还有一些女性则是为了贪图富贵而嫁给自己不爱的人。 《金锁记》写黄金的枷锁禁锢了曹七巧一生,耗费了她的生命,扭曲了她的性格。她又“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也送了半条命。”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面对着自己萎缩了的躯体,曹七巧想象她可能走的另一条人生道路,不觉潸然泪下。曹七巧是为了钱财嫁到了姜家。她绝对没有想到自己对性爱的需要是那么强烈。作品触目惊心地写出了买卖婚姻对于人的健康心灵的摧残,读来令人毛骨悚然。同时它也给在金钱和爱情面前进行选择的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接下

《沉香屑 第一炉香》中的梁太太又是一种典型。作品中有这样一段话介绍她:“梁太太是个精明人,一个彻底的物质主义者;她做小姐的时候,独排众议,毅然嫁了一个年逾耳顺的富人,专候他死。他死了,可惜死得略微晚了一些——她已经老了;她永远不能填满她心里的饥荒——许多人的爱——但是她求爱的方法,在年轻人的眼光中看来是多么可笑!” 她常常用丫环去引诱男人,然后再半路杀出来抢了去。她甚至利用自己的侄女葛薇龙为自己招惹男人。作品通过描写她种种可笑的求爱方式给人这样的启示:切不可藐视人对于性爱的需要而将婚姻视为谋财之道。 接下

一些妇女由于生活所迫,把结婚当作谋生的职业,有的则深受拜金主义思想的毒害,实际上将婚姻视为谋财之道。这些所谓的合法婚姻其实是变相的卖淫。由于男女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和社会贫富差别的悬殊,以及拜金主义对妇女的影响,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在有的情况下仅仅体现为妇女在法律上有了出卖自己的自由。张爱玲的小说在反映经济生活对婚恋的负面影响方面是有深度的。 返回

第二,歌颂自主的以两性互爱为基础的婚姻 《琉璃瓦》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篇。姚太太已经生了七个女儿,个个随俗雅化、合乎潮流,都是“琉璃瓦”。姚先生却要拿女儿做官场生意。大女儿琤琤是包办婚姻,二女儿曲曲坚持自由恋爱。结果大女儿结婚后很快夫妻不和,二女儿结婚后却婚姻美满。三女儿心心受到二姐行为的鼓励,继续反对包办婚姻,父母已经无力再加干涉。 《阿小悲秋》中的阿小与她的裁缝男人自由恋爱同居生子。小两口挺恩爱的。 《小艾》中的小艾与冯金槐也是自由恋爱,自主婚姻。 小艾因在旧时代曾遭受身心摧残,医生说她可能不能生育。小艾很难过,而冯金槐反劝她说:“你不要还是想不开,有小孩子没小孩子我一点也在乎,只要你身体好。” 返回

第一,揭露封建包办婚姻的弊害 旧的婚姻制度在张爱玲的笔下得到了真实的反映和有力的批判。《怨女》所描写的银娣为儿子玉熹娶妻的过程就很有典型性。 她对儿子说:“我就看中冯家老派,不像现在这些女孩子们,弄一个到家里还了得?讲起来他们家也还算有根底。你四表姑看见过他家小姐,不会错到哪里。你要拣漂亮的,等这桩事办了再说。连我也不肯叫你受委屈。我就你一个。” 短篇小说《相见欢》描写了旧式婚姻下两对夫妇的生活。 伍先生和伍太太虽然有了三个孩子,但伍太太一直“不得夫心”。伍先生后来到香港办公司,与女秘书同居并生了孩子。伍太太与她的孩子们住在上海。 接下

另一对夫妇荀先生和荀太太的情形有所不同。荀先生对美丽的荀太太非常满意。他经常发表激烈言论,但从不批评旧式婚姻。作者说:“盲婚如果是买奖券,他中了头奖还有什么话说?”然而荀太太对荀先生却感情冷淡,几次谈到他将来的死,态度都异常平静。由于对丈夫没有爱情,她一生念念不忘的倒是盯过她一次梢的身份不明的路人。 这篇小说正面描写的是伍太太与荀太太天真的同性恋倾向,但同时也反映了旧的婚姻制度下夫妻间爱情生活的缺乏。 伍太太的女儿苑梅解释母亲与荀太太的关系:这是由于“上一代人此后没有机会跟异性恋爱,所以感情深厚持久些。” 接下

《等》里的童太太和奚太太也是旧式婚姻的受害者。两人的丈夫都纳了妾。童太太提起丈夫便怒不可遏,奚太太则心存幻想,仍在等待着丈夫从内地回上海来看她。小说结尾处以“生命自顾自走过去了”一句作结,对旧式婚姻制度下女性人生的浪费表示了深切的惋惜。 《封锁》里的吕宗桢与母亲给订下的妻子过着感情无归宿的沉闷生活,想离婚又顾及孩子们的幸福,要纳妾又没有足够的金钱。他那渴望爱情的欲念只是在封锁期间的电车上与吴翠远偶然相遇时表现了一下。封锁过后,又像什么事都未曾发生一样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接下

另外《创世纪》中关于霆谷和紫微婚姻的描写,《小艾》中关于席五老爷和席五太太婚姻的描写,《茉莉香片》中关于聂介臣和冯碧落婚姻的描写,《多少恨》中关于夏宗豫和夏太太婚姻的描写,《花凋》中关于郑先生和郑夫人婚姻的描写,也都是对于旧式婚姻制度的有力批判。 返回

一、取材于普通人的婚姻恋爱生活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重心是以男女关系为主的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在《自己的文章》中她写道:“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注重人生飞扬的—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 在人生安稳的一面中,张爱玲最喜欢写的是两性之间的种种关系。她在《自己的文章》一文中说:“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她写得最多、最成功的是婚恋小说。这些小说所反映的生活的时间跨度自辛亥革命前后至20世纪70年代,长达60年。张爱玲的婚恋小说忠实深刻地描绘了这些纷然杂陈的婚恋现象:新的、旧的,正常的、变态的,恋子的,恋父的,普通的,传奇的,成功的、失败的,合法婚姻的、姘居的、高级调情的,以至嫖妓的。 返回

第一节 生平、创作与接受史 一、生平与创作历程 二、作品的出版与研究 返回

二、作品的出版与研究 1943年到1945年,张爱玲是沦陷区上海走红的作家。1944年3月,胡兰成在《新东方》上发表《皂隶·清客与来者》一文,高度评价张爱玲的小说《封锁》。5月,傅雷以“迅雨”为笔名在《万象》杂志发表《论张爱玲的小说》,对张爱玲的小说作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同月,胡兰成开始在《杂志》月刊上连载《论张爱玲》。在这篇文章中,他给予了张爱玲以“鲁迅之后有她”的评价。翌年6月,胡兰成又在《天地》月刊上发表《张爱玲与左派》。接下

日本投降后,张爱玲受了一些舆论的非难,她不得不在《有几句话同读者说》一文中作出辩解。 50年代因《秧歌》和《赤地之恋》的出版,她在建国后30多年中,与中国大陆的出版社和学者编写的文学史绝缘。 然而在台港和海外,张爱玲的著作仍然有着广泛的读者。1968年以后,台湾皇冠公司陆续出版了张爱玲的著作十余种。从1991年7月,该公司开始整理出版《张爱玲全集》,至2008年9月,共出版了以下19册: 接下

1.《秧歌》2.《赤地之恋》3.《流言》4.《怨女》5.《倾城之恋》6.《第一炉香》7.《半生缘》8.《张看》9.《红楼梦魇》10.《海上花开》11.《海上花落》12.《惘然记》13.《续集》14.《余韵》15.《对照记》16.《爱默森选集》17.《同学少年都不贱》18.《沉香》 19.《重访边城》 另有一册《小团圆》2009年3月出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简体字本。 在台湾皇冠公司出版这套全集的同时,其在香港的分支机构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使用同一版式也出版了这套全集。 2001年台湾皇冠公司还出版了一套《张爱玲典藏全集》,共14卷。 接下

对于张爱玲的研究在台港和海外自60年代就开始了。美国华人学者夏志清1961出版了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版),专辟一章介绍张爱玲的小说,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1973年,台湾学者水晶出版《张爱玲的小说艺术》。这是张爱玲研究方面的第一部专著。张爱玲研究至今在这些地区仍然不断有新的成果出现。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文坛也开始关注张爱玲。1985年4月,柯灵在《读书》月刊上发表文章《遥寄张爱玲》。8月,《传奇》增订本由上海书店影印出版。随后张爱玲就在大陆热了起来,而且是长热不衰,从作家到一般读者,许多人常常以“张迷”自居和自炫。中国大陆的出版社也争相出版张爱玲的作品。 接下

张爱玲及其小说长热不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是她的小说写得生活实感强,富有韵味,其中少数作品水平确实较高。原因之二是她的小说有较强的世俗性和通俗性,容易被普通读者接受。而今,严峻的民族危机已成过去,激烈的社会变革也暂时平息,更多的人已经沉湎于世俗生活。这是一个欣赏张爱玲小说的时代。原因之三是政治思潮使然。对左翼思潮的反思导致一些人对心目中的右翼作家过度褒奖。 返回

一、生平与创作历程 1.从幼年到大学 2.早期创作 3.与胡兰成的婚恋 4.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初的创作 5.出境后的文学活动 返回

1960年7月,入美国国籍。 1967年10月,丈夫赖雅因病去世。 1968年,通过宋淇,结识台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的老板平鑫涛(平襟亚侄子,琼瑶丈夫),此后张爱玲的作品主要由这个公司出版。 1975年至1976年,完成自白性小说《小团圆》,当时未出版。1977年8月,学术著作《红楼梦魇》由皇冠公司出版。1978年在《皇冠》杂志上发表《色,戒》、《浮花浪蕊》和《相见欢》。这三篇小说是她50年代创作的,后来又曾多次修改。 接下

1978年,创作中篇小说《同学少年都不贱》。 1983年11月,她所翻译的国语本《海上花》由皇冠公司出版。 1994年6月,《对照集——看老照相簿》由皇冠公司出版。这是一本用图文对照方式回忆作者家庭和个人经历的作品。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被发现在洛杉矶租住的公寓内去世,享年75岁。 在美国的文学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创作、翻译、研究。 返回

5.出境后的文学活动 1952年7月持香港大学同意复学的证明到香港。11月去日本试图通过在日本的朋友炎樱谋求工作,但没有如愿。三个月后返回香港。 1953年,她在香港结识宋淇(其父宋春舫,其子宋以朗) 、邝文美夫妇并开始为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新闻处翻译美国文学作品。 1954年先后出版两部长篇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两部小说的创作未必完全是自由创作。 接下

1955年11月旅居美国。1956年与美国戏剧作家赖雅恋爱结婚。 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她为香港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编写电影剧本。当时由她编写剧本先后上映的电影有《情场如战场》(1958)、《人财两得》(1958)、《桃花运》(1959)、《六月新娘》(1960)、《南北一家亲》(1962)、《小儿女》(1963)、《一曲难忘》(1964)、《南北喜相逢》(1964)。这一时期是她电影剧本创作的第二个时期。 接下

4.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初的创作 1947年,她开始创作电影剧本。第一部是《不了情》,第二部是《太太万岁》。这一年她还在上海新创刊的《大家》月刊上发表了中篇小说《创世纪》、《多少恨》和散文《华丽缘》,在《小日报》上发表了短篇小说《郁金香》。 1950年3月到1951年2月在上海《亦报》副刊上以梁京为笔名发表长篇小说《十八春》。同年11月,《十八春》由上海亦报社出版单行本。1951年11月到1952年1月又以梁京为笔名在《亦报》副刊上连载中篇小说《小艾》。 返回

3.与胡兰成的婚恋 1944年初,与胡兰成相识并很快发展为热恋。胡兰成(1906~1981),曾任汪伪政府宣传部次长等职。1944年8月,胡兰成与妻子英娣离婚后与张爱玲结婚。1947年6月,张爱玲写信给胡兰成,正式表示与他分手。 张爱玲能够与胡兰成走到一起,原因是复杂的。 第一,胡兰成能够懂得和欣赏她的人与文是一个重要的精神因素。她说胡兰成对她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接下

第二,她之所以能够容忍胡兰成的汉奸政治身份,并非像许多人所解释的那样,因为她的爱是纯粹的,而是因为她自己的民族意识就非常淡薄。(爱情不是纯粹生理的欲求,也不是异性间纯形式美的欣赏,爱情是发生于两性之间,包含着性吸引因素的肯定性审美情感,是对异性综合认知的情感体现。纯粹的爱情是有的,但爱情本身并不纯粹) 第三,她之所以不顾忌胡兰成已有妻室而与之热恋,是因为她是个主情主义(感情至上主义)者。 两人之间的婚恋之“缘”是由双方之“因”所造成。 但张爱玲对胡兰成的了解并不全面。她所托非人,二人的婚恋对她来说是涂抹着悲剧色彩的。 返回

2.早期创作 从1943年开始,她陆续在当时上海的《紫罗兰》、《新中国》、《杂志》、《万象》、《天地》等报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 1944年8月出版小说集《传奇》。同年12月出版散文集《流言》。 她的早期一些著名的小说都收在《传奇》里,如《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 第一炉香》、《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传奇》是代表张爱玲早期小说创作成就的一部小说集。 当时也有一些发表过的小说作品没有收入《传奇》,如《连环套》、《散戏》、《殷宝滟送花楼会》等。 返回

1.从幼年到大学 张爱玲(1920~1995),出身望族,祖籍河北丰润。祖父是清朝名臣张佩纶,祖母是李鸿章的第三个女儿。父亲张廷重,母亲黄素琼。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1922年随父母移居天津,1928年因父亲失去在天津的工作,又回到上海。父亲是纨裤子弟,吸毒,纳妾,致使父母不和。张爱玲4岁时,母亲就离家赴欧洲留学,四年后回家,不久与父亲离婚,又外出留学,直到张爱玲中学毕业时才回国。 这种支离破碎的家庭生活使张爱玲较早地感受到人类情感的残缺和人生的孤独苍凉。子女能否在童年与父母建立信任关系,对他们的情感世界往往有着巨大的影响。 接下

张爱玲的童年经历规定了她后来小说创作的情感基调。她因此过于看重爱情,同时又对亲情和爱情都抱着悲观的态度。 中学时就开始在校刊上发表作品,作品如《迟暮》(1933)、《牛》(1936)《霸王别姬》(1937)。 1938年,考取伦敦大学,但由于战争关系,1939年改入香港大学读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未读完大学便于1942年夏回到上海。同年秋,与炎樱一起插班入圣约翰大学文科四年级就读,希望补修完大学,11月因各种原因辍学。同时开始用英文发表影评、剧评、散文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