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 指導老師:蘇一志 7990102王睦惟 7990117祝毓涵 7990118謝秉臻 7990127朱韋安
前言 「未來的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不是為了能源,而是為了搶掠有限的食物」的警訊, 是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榮譽副主席洪道子博士,於2008年「致全球元首一封公開信」中提到。 一定要把糧食搶來,不然餓肚子。
目錄 (一)糧食危機形成原因 —自然 —人為 (二)糧食危機現況 —全球糧食危機分布地區 —個案(1)撒哈拉沙漠以南 (2)海地 (3)孟加拉 (三)台灣與糧食危機 (四)糧食危機解決方法 (五)相關新聞 (六)資料來源 (七)圖片來源
糧食危機形成原因 ↓ → 圖1
(一)糧食生產力區域不均 由於自然資源、人 口、農業生產技術分布 不均勻,有些區域能夠生產較多的食物,有些地區則無法生產足夠的糧食。 圖2 由於自然資源、人 口、農業生產技術分布 不均勻,有些區域能夠生產較多的食物,有些地區則無法生產足夠的糧食。 根莖作物 人口 圖2
(二)糧食消耗量日增,但增產困難 令人憂慮的是世界糧食消耗量日增,但因為人口的暴增,人類無限制的開墾耕地,導致生態嚴重失衡。環境的惡化使環境負載力降低,加以全球暖化帶來自然災害增多,讓各地農業都減產。 圖3
(三)生產活動過度仰賴石油 目前全球的糧食生產過度仰賴石油,機械化耕作要靠石油,糧食的運輸也要靠石油,因而造成了糧價與油價的連動。偏偏,石油產量已經過了最高峰而開始下降,但是新興工業國的石油需求量卻無可抑制地急遽上升,因而造成石油的供給不足而持續地在推升油價與糧價。 圖4
(四)糧食自由貿易深入開發中國家自給問題 開發中國家將大量土地用來栽培更多的經濟作物,卻導致糧食自給能力降低, 若又逢國際貿易糧價的飆漲,窮人通常無力購買高價的進口糧食,導致區域性肌餓與營養不良的問題。近幾年來,生質燃料的開發,更加速危及全球食物的供應。
圖5 圖6
糧食危機現況 全球糧食危機地區分布圖 圖7
個案1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圖8
(1)農業政策失敗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多數以農業經濟為主,然而政府的政策卻是重城市忽略農村經濟。為了提高收入,農民將大量的土地用來生產經濟作物,導致糧食自給能力降低,而窮人無力購買高價進口糧食,導致地區性的飢餓問題。
(2)內亂與戰爭 開發中國家的戰爭頻繁,也是導致肌餓與貧窮的 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蘇丹、阿拉伯政府與非洲蘇丹西部達爾福爾 族群的戰爭。 (2)內亂與戰爭 開發中國家的戰爭頻繁,也是導致肌餓與貧窮的 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蘇丹、阿拉伯政府與非洲蘇丹西部達爾福爾 族群的戰爭。 圖9
(3)人口成長與環境惡化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人口已超過九億,在有限的土地及人口壓力下,迫使人民利用邊際土地,造成沙漠化危機,而環境的惡化進而導致更嚴重的糧食短缺和饑荒。 圖10
個案2 海地 圖11 幾個世紀以來,海地都是以種植稻米為主的國家。 80年代,海地每年稻米產量可以滿足這個國家95%的需求。199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該國把稻米的進口關稅由原來的35%降至3%作為向海地提供貸款的條件,這是加勒比海地區的最低關稅水平。
意味著海地向美國敞開了稻米貿易,美國以低於海地稻米一半的價格向海地傾銷稻米,結果使海地稻米供給很快被美國稻米所替代。成千上萬的海地農民為此失去了生存手段。目前,海地每年糧食供給缺口大約45萬噸,有330萬人吃不飽飯。 泥土餅乾 圖12
個案3 孟加拉 孟加拉地勢低窪,每年六月雨季開始後,陸續降下大量雨水,三角洲地帶的河川水位不斷增高,最後氾濫成災,農田破壞,糧食生產力下降。 圖13
加上國家貧窮,無力設置先進的防災系統,當洪水來臨時,公路、鐵路都會被水淹沒,國際救援糧食輸送困難,若又逢國際糧價飆漲,或有糧商趁機將糧食囤積,以待高價,窮人通常沒有能力購買高價糧食,因而導致區域性的飢餓與營養不良等問題。 圖14
台灣與糧食危機 在全球糧食供應極端不穩定的國際形勢下,糧食綜合自給率僅32%的台灣隨時有斷糧的風險。靠著3個月的法定存糧,2008年春天,台灣勉強免於斷糧之苦,但是6月份食品價格比上一年6月漲12%,而進口物價指數也較去年同月上漲了26%,使得2008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高達4.23%。 圖15
農委會常對外表示台灣的稻米自給率達到90%,但是稻米只佔國人飲食熱量中的一個小部分。由於小麥、玉米、大豆以及動物飼料幾乎全靠進口,因此台灣的綜合糧食自給率嚴重偏低。一九九七年時,台灣的糧食綜合自給率還有三37.2%,而穀物自給率為30.2%。2010年時,台灣的糧食綜合自給率只剩30.6%,穀物自給率也掉到21.7%,甚至連稻米的自給率也只剩84.6%。 圖16
二○○八年春天,許多立委與媒體名嘴受到全球性糧食危機的驚嚇,要求即刻「停止休耕,擴大生產」。但是,卻沒有人去問三個關鍵的問題:(一)當土地與水資源政策都重工商而輕農業時,我們有足夠的水資源全面復耕嗎?(二)加入WTO之後,政府還有什麼政策工具可以促進生產?(三)當舉國上下都不願意讓自己的下一代務農時,誰來復耕?
圖17
糧食危機解決方法 1.國際援助 人道救援是解決積荒必要的救急策略。許多國際組織積極投入需要救助的地區,如世界糧食計畫署(WP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等組織,提供學校營養簡餐與不定食的糧食發放等救援活動。然而,藉由外力救援使之暫時免於饑荒的災難,其結果僅治標而不治本。窮國飢餓人口若仍不斷增加,再超過環境負載,將形成更嚴重的飢荒。
圖19 圖18
糧食危機解決方法 2.應該協助各國糧食自給自足。 許多貧窮國家的農業已轉為種植出口為主的經濟作物。這種狀況必須扭轉,鼓勵發展中國家扶助本國農民種植糧食,並保護他們不受外國農產品傾銷威脅。 3.應該重建糧食儲備制度。 糧食儲備的採購平時能提供農民穩定的收入來源,在糧價飆漲時釋出庫存,為窮人提供溫飽,可有效提高售糧農民的議價能力,反制投機客炒作,限縮糧價的波動。
4.應當協助農民組織。 糧食危機中受害的常都是小規模耕作的農夫,原因為他們缺乏組織。他們可以透過建立合作社集體獲得更好的議價能力,確保政府決策必須考慮他們的利益。 5.我們必須保障開發中國家的土地使用權。 外資每年都割取了比一個法國面積還大的農地。這種土地掠奪嚴重威脅未來當地居民的食物供給。無論這些外國開發能夠造成多大的農產品收穫,造福的都將只是國際市場,當地居民無法分享。G20可以呼籲暫停這種大規模外國土地投資案,直到恰當的分享規則建立。
6.農業需要進一步邁向永續耕作。 氣候災變將是未來糧價波動的主要因素,而且會造成更多的糧食衝擊。農業耕作也是造成氣候變遷的最大元兇,如果算進為取得農牧用地而砍伐掉的森林,農業行為佔去溫室氣體增加量的33%。我們需要更能抵抗、更能調節氣候變遷的農耕方式。 圖20
新聞(補充) 未來10年升溫2.4度 糧食危機浮現 非政府組織,全球生態基金,就以聯合國氣候小組預估未來十年增溫2.4度為基礎,預測出在極端氣候跟人口成長的雙重影響下,可能在2020年之前,小麥、稻米跟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都會嚴重短缺。只有大豆是生產過剩。
糧食斷層報告:在2020年之前全球人口估計將多出9億,到時候要如何滿足78億人的糧食需求。專家預測到時候,小麥會短缺14%、東方人的主食稻米短缺11%,玉米短缺9%。 因為種種原因非洲所受的衝擊最大,數十年內非洲人口就會倍數成長,拉丁美洲人口會維持現狀。另外亞洲,東南亞的人口也會是大問題。專家表示,想阻止糧食危機發生,現在還來得及,只要各國政府拿出實際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幫地球降溫。2011.01.22【取自公共電視】
資料來源 ‧ 維基百科 ‧ 選修應用地理(下) 南一書局 2011∕02 ‧ 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電子報 071期 2011年1月號 ‧《全球糧食危機與糧食安全》尹成傑 2009∕01∕01 ‧《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彭明輝 2011∕04∕03 ‧《糧食爭奪戰》柴田明夫 2009∕08∕30 ‧《全球暖化 恐爆糧食危機》 大紀元電子報 2010/12/31 ‧《德舒特專欄/解決糧食危機八帖藥方》聯合新聞網國內要聞 2011∕02∕17 全球資訊網 ‧ 《從能源危機至糧食危機—生質能源發展的思辯》台經社論 台灣經濟研究院 ‧ 《認識生質能源》林松億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2007∕07∕22 ‧ 《重要原物料國內外市場情勢分析及研究研究報告》施冠宇,黃慧文 台灣經 濟研究院 2010/12/31 ‧ 維基百科 ‧ 選修應用地理(下) 南一書局 2011∕02 ‧ 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電子報 071期 2011年1月號
圖片來源 ‧ 封面圖 Gavin Hewitt BBC新聞網 ‧ 前言圖 ‧ 圖1 南一書局 選修應用地理(下) 第一章 P21 ‧ 圖2 FAO 生產年鑑 全球糧食生產與人口的區域組合 ‧ 圖3 flickr ‧ 圖4 pclin ‧ 圖5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 ‧ 圖6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 ‧ 圖7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 ‧ 圖8 World Gazetteer ‧ 圖9 Lyssalea ‧ 圖10 白偉權 全人教育百寶箱(NTNU) ‧ 圖11 mapquest ‧ 圖12 Roodo Nans Blog ‧ 圖13 Maps of world ‧ 圖14 sina.com ‧ 圖15 blog.udn.com ‧ 圖16 于國欽 中時電子報 ‧ 圖17 劉玉文 台灣經濟研究院 ‧ 圖18 WFP ‧ 圖19 UNICF ‧ 圖20 Siliconingia B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