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 (第一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变化: 美国, 苏联, 西欧日本, 第三世界。 纽伦堡审判: 战争罪(乙级战犯),破坏和平罪(甲级战犯),违反人道罪(丙级战犯) 1945年11月至1946年9月,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24名战犯 不足:德军参谋总部无罪,宽容了德国金融寡头和法西斯宣传机构。
东京审判: 指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审讯自1946年5月3日开始。1948年11月12日法庭宣布判处东条英机、等16人判处无期徒刑,这次审判并不能代表所有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意志。但确认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者列为甲级战犯,是对国际法战犯概念的重大发展。
五国合约 “四,三,二公式”:1945年苏、美、英三国波茨坦会议,对意大利合约由美苏英法四国代表准备;对罗、保、匈合约由苏美英准备;对芬兰合约由苏英两国准备。 1947年2月在巴黎签署五国合约。主要框架包括领土条约,政治条约,军事条约,赔偿条约。 五国合约是战后初期展示盟国合作延续的产物,也是大国力量对比与利益交换的现实反映。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雅尔塔会议曾决议分区占领和管制德国,并邀请法国参加管制委员会。 1948年4月,西方占领区三区合一,形成了苏联的“东占区”与西方三国的“西占区”的对峙。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改造(2007年简答) 具体措施: 整肃战犯; 制定新宪法; 解散财阀; 农地改革; 劳动立法; 拆迁赔偿。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2008年论述) 强调大国合作,尤其是美苏合作; 建立联合国; 一套国际经济秩序的办法,控制国际贸易,金融和投资: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大西洋宪章》或《联合国家宣言》 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在纽芬兰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宣言: “美、英两国不谋求领土扩张; 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在彻底消灭法西斯后,保障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安居乐业; 实现公海航行自由……”
乔治凯南的遏制思想 1946年的《八千字电报》和1947年的《苏联行为的根源》: 苏联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是其行动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理论依据; 苏联的政策目标是提供本国实力,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力图扩大自己的实力范围; 美国应把苏联当成对手而不是朋友;美国应竭尽遏制苏联势力扩大,并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为美国战后对苏战略产生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铁幕演说 / 富尔敦演说 (2007名词解释) 1946年3月;铁幕; 主张美英军事同盟; 反对公开原子弹秘密。 应该企图借助美国在欧洲抗衡苏联; 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舆论准备。
杜鲁门主义 希腊土耳其;1947年3月12日国情咨文: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他国复兴的使命; 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危害美国的安全;美国将援助各国自由人民。 要求国会4亿美元军事援助; 签署《援助希、土法案》。 是美国对外政策上重要的里程碑; 是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美苏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
马歇尔计划 西欧经济遭受重创;西欧经济危机,社会矛盾激化;美国的考虑:经济,政治方面; 援助原则:西欧是一个整体;美国尽量减少成本,西欧国家承担主要责任;西欧国家主动提出申请。 1947年6月马歇尔哈佛大学发表援欧演说;1947年7月巴黎经济会议召开;1948年2月美国通过了“援外法”,4月正式执行。 影响:西欧经济恢复;美国控制西欧;抗苏力量上升。
大西洋联盟政策 战后美国加紧制定控制西欧的政策。1946年冬至1947年春,逐步形成了美国对西欧的总政策,即大西洋联盟政策。这项政策的要点: 1 支持西欧的复兴与联合,而这样的西欧要与美国密切合作 2 美国要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联合的,繁荣统一的欧洲,使它作为一个强大的力量重新返回世界的舞台,同北美洲进行广泛合作。 这一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为了遏制苏联,需要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西欧作为盟友; 为了保持本国的经济繁荣,美国需要一个广阔自由的欧洲市场。进而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大西洋联盟政策的具体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第四点计划 第四点计划也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因为是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职演说中提出的侵略计划中的第四点,故名。该计划对象是发展中国家,是当时实施于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补充。内容: 支持联合国; 战后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援助自由世界抵御侵略; 援助不发达地区。 影响:经济上(资本输出,销售市场);政治上(与苏联争夺;提高美国声誉)
苏联战后初期的目标 按照雅尔塔体系巩固二战后获得的领土;在东欧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地缘政治环境;推进世界革命,扩大社会主义地盘。 诺维科夫报告 或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2009年名词解释) 美国想谋求世界霸权;美国对苏联采取了遏制政策;美国将在中间地带以及东欧与苏联对抗;美国正在考虑针对苏联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情报局 1947年;意识形态领域和西方对抗;波兰;9国共产党;交流经验;相互协议的基础上配合行动;总部贝尔格莱德;1956年结束活动。 积极方面:反美,维和和平方面。消极方面:成为苏联控制的工具,社会主义内耗。
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 背景:马歇尔计划;西方经济封锁。 组织:苏,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委员会。总部莫斯科。协调计划,科技合作,对外贸易。 积极方面:加强了经济合作,技术交流。消极方面:苏联利用其践踏他国主权。 1991年经互会解散。
布鲁塞尔条约 英国的“贝文计划”:1948年1月;英国对欧政策三原则;成立西欧联盟。 英国和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的分歧。 美国的敦促。 1948年3月签署;防止德国的军事威胁;实际上是加强西欧安全合作,对付苏联的威胁。
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年4月起,苏联开始检查通过苏占区进入柏林的人和物;6月美英法在西占区实行新的货币政策。苏联在东占区和整个柏林也实行货币改革,并彻底切断了柏林与西占区的陆路和水陆交通;西方国家为西柏林居民空运日用物资。1949年美苏进行了秘密磋商,苏联取消了限制。危机结束后,1949年5月,西区成立了联邦德国;1949年10月,东区也成立了民主德国。
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 或 里约热内卢条约 (2006年简答) 1947年8月至9月;里约热内卢;美洲国家维持和平与安全会议上签订《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任何一国对美洲一国的武装攻击应视为对全体美洲国家的武装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4月,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战略概念:美国提供核战略保护(“剑”),西欧出地面部队(“盾”)。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加入北约。形成了以美国为盟主,以西德为支柱的西方军事防务体系,在欧洲与华约组织对抗。20世纪60年代,法国推出北约。 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后,北约调整了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普利文计划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提出在北约组织内建立联邦德国部队的建议;法国不安,法国总理普利文提出折中方案:成立“欧洲防务委员会”,组成“欧洲军”;德国可以参加“欧洲军”,但不得单独行动,不得参加北约,不得成立自己的国防军。
艾登计划 和 《巴黎协定》 1954年法国一会否决了重新武装德国的《欧洲防务集团条约》,美国鼓动英国提出了“艾登计划”:扩大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吸收西德和意大利参加;西德参加北约;美英将在欧洲大陆长期驻军,消除法国对重新武装西德的疑虑。 各方在美国的压力下就“艾登计划”达成协定;在巴黎召开会议,签署了12个文件,统称《巴黎协定》:西德恢复主权,可以建立50万人的国防军,美英法继续在该国驻扎;接纳西德参加北约;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更名为西欧联盟并接纳西德和意大利参加;西欧联盟在军事上纳入北约体系。1955年5月,协定生效。
华沙条约 《巴黎协定》生效后,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苏联等八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设立了政治协商委员会。1955年6月正式生效。
三大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同旧中国的外交彻底断绝联系,建立新中国的外交机构,实行新的外交政策。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004名词解释):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条约和协定重新审查处理,废除不平等条约,清楚帝国主义在话特权和影响后,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中苏结盟 或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1月签订。 背景原因:安全需要;经济建设需要;壮大世界革命阵营;废除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的旧约。 内容:一起防日本;不参加针对对方的同盟、协定;共同协商双方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发展两国经济文化关系;条约有效期30年,期满前为有国家反对,则自动续约。 意义:维和地区和世界和平;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中苏关系增进;是新中国得到国际承认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开展 与友好国家建立并发展关系 清理在华的帝国主义势力 中美关系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朝鲜战争 或 抗美援朝 奠边府战役(2004年简答)
1954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至6月。 朝鲜问题: 印度支那问题: 意义:中国以五大国身份参加;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的实现。
旧金山合约 或 对日合约 1951年; 内容:终止战争状态;日承认朝鲜独立,放弃台湾、澎湖、千岛群岛等地方的一切权利和要求;盟国承认日本是主权国家,有集体自卫权,可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日本向受到战争损害的盟国给与赔偿。
《日美安全条约》和《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 《对日合约》签订的同时,美日签订《日美安全条约》; 内容:日本允许美军驻扎在日本;未经美国同意,日本不能把基地和其他军事权利给与第三国;日本接受美国的武器援助。
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2004年论述题): 澳新美安全条约: 多米诺理论(艾森豪威尔):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首先提出来的。在印度支那战争的关键时刻,艾森豪威尔于1954年4月7日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在东南亚,如果有一个国家落在共党手中,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去”。这一理论意在为美国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印度支那地区的扩张制造理论根据。人们常用“多米诺”来形容国际关系中出现的连锁反应现象。 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或东南亚条约组织 (2004年简答):抵抗武装进攻,并防止和反对针对它们的颠覆活动;条约适用范围是东南亚一般地区、亚洲缔约国全部领土及西南太平洋一般地区,不包括北纬21度30分以北的太平洋地区
印巴分治 或 蒙巴顿分治方案(2001,2008年名词解释) 1947年6月,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度独立方案”: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各土邦自由选择加入其中一个自治领;如土邦不愿加入任何两个,可以保持与应该原有关系。 影响: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日后冲突埋下了伏笔。
《莫里森—格雷迪计划》 1946年应该提出的关于巴勒斯坦的“分省自治”方案:把巴勒斯坦划分为一个犹太自治省(占面积17%),一个阿拉伯自治省(占面积42%),两个由英国直辖的省(耶路撒冷、内格夫)的联邦国家,犹太省可以接纳犹太移民,整个联邦由英国统治。
联合国181(二)号决议 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1948年8月前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委任统治结束两个月之内,成立犹太国(56%)和阿拉伯国(43%);耶路撒冷及其周边共158公里为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第一次中东战争 阿拉伯人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分治决议》;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成立,次日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对以色列宣战;阿拉伯不团结,以色列取得战争主动权。1949年2月,各国与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二编) 三和路线(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政策) 两种制度和平共处: 和平过渡: 和平竞赛: 缓和两大阵营之间的气氛;力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加强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领导地位;加紧在第三世界的影响。
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美国对外战略 解放战略:用“政治战、心理战和宣传战”的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宣传西方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和平变革,把东欧人民“解放”出来。 “新面貌”安全战略:对付苏联;削减常规军备,发展核武器;大力发展战略空军;削减海外驻军,在国内建立中央预备队。 大规模报复战略:1954年杜勒斯发展“大规模报复”的演说。美国不会再卷入像朝鲜战争那样损失巨大的有限冲突,它将利用它巨大的报复力量,以自己所选择的地点和方式,对任何地方发生的侵略作出反映;威慑潜在对手,防止其发动战争企图。——核威慑,核讹诈。
“灵活反应战略” 由于核垄断地位的丧失,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对美国造成“瘫痪性影响”。1961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制定“灵活反应战略”,抛弃大规模报复 战略中片面依赖核武器的观念,规定应当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即在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的时,加强常规兵力,增加在常规战争中使用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扩充陆军,以便能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常规战争、核战争、特种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它以常规战争作为到处挥舞的“剑”,以核力量为“盾”,打算以足够的 非核部队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同苏联和中国打两场大战,并在其他地方对付规模不大的、称为“半个战争”的紧急情况。这就是所谓的“两个半战争”。为了修改灵活反应战略,1965年约翰逊政府提出“逐步升级战略”,它是灵活反应战略的具体化。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宣告灵活反应战略以及逐步升级战略的破产。
《奥地利国家条约》 1955年5月签署《重建独立和民主奥地利的国家条约》:恢复奥地利主权、独立和1938年1月的边界;奥地利组成民主政府;禁止奥地利和德国合并或同盟;奥永远保持中立,不参加军事集团;奥不得拥有核武器;盟国军事撤军,结束管制。
1955年四国首脑日内瓦会议 德国问题;欧洲安全问题;裁军问题;加强东西方接触问题。 哈尔斯坦主义(2009年简答) 联邦德国与苏联在1955年9月建立外交关系;同一国家出现两个大使馆;为孤立民主德国;1955年12月,西德宣布除苏联外,其他国家与民主德国建交都将被看作为一种不友好的行动,联邦德国将与之断绝外交关系;1957年、1963年西德据此断绝了与南斯拉夫和古巴的外交关系。
北方四岛问题(2006年简答) 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1945年8月18日,苏军开始在千岛群岛登陆,并占领了属于北海道的色丹岛和齿舞岛。1946年2月,苏联宣布领有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并将其编入苏联版图。这是北方四岛问题的由来。1951年9月8日,美国单方面签订了对日和约,苏联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因此苏日两国仍处于战争状态。在1955 年的苏日复交谈判中,苏联方面曾考虑把北海道的齿舞和色丹两岛移交给日本,但日本坚持要求一并归还择捉岛和国后岛。1956年双方复交,结束战争状态,但 领土问题仍悬而未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领导人鉴于国内的压力,坚决拒绝在北方领土问题上向日本做出让步,甚至否认俄日之间存在领土问题。
美苏戴维营会谈 背景: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年10月,赫鲁晓夫声称要把柏林检查一个非军事化的自由市,发出了6个月内解决联邦德国和西柏林交通管制制度问题,否则将与民主德国单独签订条约的最后通牒)。1959年9月,赫鲁晓夫开始了访美。25日至27日,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三天正式会谈:德国和柏林问题;裁军和禁止核试验问题。
U—2飞机事件 1960年5月1日,美军U-2飞机在侦查苏联军事目标时被击落。 影响:巴黎四国首脑会议流产,艾森豪威尔访苏被取消。 柏林墙(2000年试题)
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引起的苏美两国的尖锐对抗。 古巴和美国的矛盾:古巴革命;猪湾事件。 美国:“海上封锁”,针锋相对。 苏联:开始强硬,后来服软。 影响:对苏联的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是一个打击;动摇了赫鲁晓夫的威信和地位。两国建立了“热线”。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1963年7月美英苏三国,在以下范围禁止核试验: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领海或公海;在任何其他环境中,如果这种爆炸会影响其领土范围之外;缔约国保证,不引起、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加上述实验。 核垄断;阻碍中国和法国。
葛拉斯堡会谈 背景:越南战争;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危机 1967年6月23日,葛拉斯堡:中东问题,越南问题,军备控制问题。 成果:仅在防止核扩散问题上达成共识;减少了误解。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68年6月,第2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平利用核能。 缺陷:没有禁止大国进一步发展和储存核武器;维持核大国尤其是美苏的垄断地位。
波兹南事件 匈牙利事件 1956年10月匈牙利发生动乱;波兰事件对匈牙利产生影响,“裴多菲俱乐部”要求政府改革;纳吉人总理后,匈牙利决定退出华约,宣布中立,向联合国呼吁要求四大国保持匈牙利中立;苏联11月大规模进入匈牙利,控制了形势。
布拉格之春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场改革运动。1968年1月杜布切克当选总书记,掀起改革,4月公布《行动纲领》:民主,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奉行独立自主外交;8月,苏联军队入侵,扼杀了改革。
勃列日涅夫主义 或 有限主权论 (2005解答) 1968年11月,勃列日涅夫:当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危险,对整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安全构成威胁的时候,这就不再仅仅是那个国家人民的问题,而变成所有社会主义关心的问题,就有必要提供军事援助,采取军事行动。 “有限主权论” “社会主义大家庭论” “国际专政论” “社会主义建设共同规律论”
中苏分裂 和 珍宝岛冲突 中苏两国意识形态分歧:“三和”线路 1958年:“长波电台”,“联合舰队”,解放军炮轰金门马祖,苏联未及时支持。1959年,中印冲突中批评中国。1960年,苏联召回援华技术人员。 珍宝岛冲突:1969年3月,中国打退了苏联的两次入侵。9月,周总理和柯西金机场会晤达成谅解。
战后西欧一体化的原因 国际政治格局,西欧必须联合; 美国推动西欧联合; 二战引发对战争思考; 欧洲联合思想和统一运动。
舒曼计划(2003年名词解释) 1950年,“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1951年4月,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罗马条约 1957年签订,1958年正式生效。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规定了建立一个共同市场;要求成员国实施共同的贸易,农业,运输政策;较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1967年,欧洲共同体(EC)成立。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为了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抗衡,1959年11月,英国联合挪威、丹麦、瑞典、瑞士、奥地利、葡萄牙组成;宗旨:在联盟区域内实现成员国之间工业品的自由贸易和扩大农产品贸易;保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进行;发展和扩大世界贸易并逐步取消贸易壁垒。合作仅限贸易领域,不涉及管理主权的过渡。随着一些成员国加入欧共体,欧联盟成员减少。
戴高乐主义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法国总统戴高乐制定的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构想和指导原则.戴高乐主义就其本质而言可称为法兰西民族主义,它包括三方面思想:民族主义思想、集权主义思想和独立自主思想。 撤出北约;独立的核威慑力量;同苏联缓和,中法建交;大欧洲联合。
法德和解(2004年论述题) 原因:在美苏之间生存的必要条件; 过程:1963年,《法(西)德合作条约》:两国就外交政策进行磋商协调;在防务政策及教育方面加强合作;定期首脑会议和部长级会议。 空椅子危机 戴高乐反对超国家的欧洲;1965年7月,法国由于和其他成员国在共同农业政策上的分歧,宣布从共同体各机构中撤回法国的代表,并抵制共同体的各种会议和活动。1966年1月,“卢森堡协议”赋予成员国在部长理事会的否决权,进一步限制共同体委员会的权利。法国重返各机构。
埃维昂协议 又称阿法协议,即由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1962年3月18日,有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和法国政府的代表在法国东部埃维昂城签订。协议主要内容有:自1962年3月19日12时起,在阿尔及利亚全境结束军事行动,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有权行使自决权,成立一个独立和主权国家,承认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为“合法新政治组织” 中法建交 过程:1963年10月,法前总理富尔访华,达成默契;1964年1月,中法建交。 影响:对法国,对中国。
新东方政策(勃兰特) 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哈尔斯坦主义”过于僵硬,限制了自己。 承认民主德国;强调德意志民族的共同点;推动两德统一。1970年提出解决德国问题六原则,改革双方关系。 东方条约《莫斯科条约》:双方不以武力相威胁;尊重欧洲领土完整;欧洲边界不可侵犯;缓和国际局势。《华沙条约》:承认奥得—尼斯边界;承认法西斯罪行。
《西柏林协定》或《四大国协定》 1971年9月;相互妥协:苏联保证西柏林和西德之间的交通,不再限制和封锁;西方接受东德控制东柏林的现实,并排除了西柏林作为西德一部分的可能。
《新日美安全条约》 或《日美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条约》(2008年名词解释) 1960年1月;增加了政治经济合作的条款和日美军事同盟的内容;明确了美国对日本的防务义务;删除了驻日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内乱;突出了日美双方的对等性。 新安全条约增强了日美军事同盟的成分,突出了日本在美国远东军事战略中的地位,把日本作为美国在60年代侵略亚洲的得力助手,加剧了亚洲地区的不安,因而遭到了广大日本人民和亚洲各国的严厉谴责和强烈反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 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亚非会议 1955年万隆,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5国发起;纷争和矛盾;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
亚非会议 1955年万隆,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5国发起;纷争和矛盾;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中国代表团先行人员包乘“克什米尔公主号”专机自香港飞往印尼途中,因飞机上被蒋帮特务安放定时炸弹在沙捞越西北海面上空爆炸而坠海罹难。由于周总理应邀取 道仰光同缅甸等国领导人会晤,敌人以暗杀手段阻挠以周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前往万隆参加会议的阴谋未能得逞。在亚非国家和平中立倾向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 经过亚非国家的共同努力,亚非会议排除了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如期举行。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加入条件: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宗旨: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77国集团 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1963年在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时,75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 ,当时称为"75国集团"。后来在1964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联合宣言,自此称为77国集团,1979年成员国已增加到120个,但仍沿用了77国集团的名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走向联合斗争的共同愿望。77国集团为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南亚国家联盟 1967年8月曼谷宣言,正式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 宗旨和目标:以平等与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科学等问题的合作与相互支援。
苏联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计划 亚洲集体安全体系 简称亚安体系。最早是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于1969年6月7日在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上提出。目的是把它作为企图称霸亚洲的工具,分化和控制亚洲国家,最后以苏联取代美国,成为亚洲的盟主。他宣称,亚洲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合作,相互承认,互不侵犯,号召各国实行区域合作,说亚安体系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立化的可靠保证。这一主张和设想遭到大多数亚洲国家的拒绝和反对,一直未能实现。
苏伊士运河事件 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英国和法国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回。英、法帝国主义为了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伙同以色列于同年十月底发动对埃及的侵略战争。埃及人民奋勇抗战,得到全世界人民和各国舆论的坚决有力的支持,终于在1 1月6日迫使英、法和以色列同意停火,随后相继撤军,埃及人民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斗争的光辉胜利。 影响:英法中东势力受到打击,美苏中东争夺日益激烈。
艾森豪威尔主义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一项对外政策。50年代,在中东和北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东的影响,艾森豪威尔于1957年1月正式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中东问题的特别咨文。其中心思想是“中东出现的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近来之前由美国来填补“,要求国会授权他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决议宣称:保持中东地区国家的独立和完整关系到美国的重大利益,授权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这些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1958年7月,根据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出兵黎巴嫩,干预该国国内事务。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领导巴勒斯坦人民争取自己民族权利的组织。简称巴解组织。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成立。1974 年10月在拉巴特举行的第七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上被确认为巴勒斯坦唯一合法的代表。 巴解组织在坚持军事斗争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政治和外交斗争上,反对采取恐怖主义手段,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目标是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天战争)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等地方。美苏相互讹诈;阿拉伯国家“石油武器”。8月,阿拉伯国家“三不原则”:不承认、不谈判、不和解。11月,安理会242号决议:否定武力获取领土的合法性,但没有明确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阿以关系进入不战不和的僵硬对抗时期。
安理会242号决议(2003年名词解释) 联合国第242号决议是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中东问题的决议,1967年11月22日通过。决议主要内容是:1、以色列军撤出在最近战争中占领的领土;2、终止一切交战要求或交战状态,尊重和承认该地区每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 政治独立及其在牢固和被认可的疆界内和平地生活而免遭武力的威胁或行为的权利。决议还确认了以下的必要性:保证该地区国际水道的通航自由;使难民问题得到 公正的解决;通过包括建立非军事区在内的各项措施,保障该地区每个国家的领土的不可侵犯性和政治独立。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 1973年10月,阿拉伯开始取得主动,后来战局扭转;美苏分别向双方提供武器;安理会338号决议,各方停火,执行242号决议。石油斗争,西方国家服软;埃及苏联关系疏远,戴维营协议。
埃以《戴维营协议》(2002年,2008年) 1977年11月至12月,萨达特和贝京互访,双方和平谈判开始;1978年,美国、埃及、以色列三方在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举行最高级会议。签署了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统称《戴维营协议》。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居民在一个5年过渡期内实行“自治”;以色列分两阶段从西奈半岛撤军。1979年3月,埃以签订“和平条约”,1980年2月建交。
刚果事件 和 卢蒙巴(2006年) 20世纪60年代初比属刚果独立后由于派别对立、外部势力干预所引起的严重危机局面。 卢蒙巴,非洲政治家,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960年1月,卢蒙巴出席了关于刚果独立的布鲁塞尔圆桌会议,会上,他坚决反对分裂刚果,坚持建立独立、统一、民主国家的原则。6月23日,卢蒙巴当选为 总理,组织首届政府。6月30日刚果独立。1960年7月比利时派军入侵加丹加省(今沙巴区)、开赛省宣布独立,新生的共和国面临危机,卢蒙巴寄希望于联 合国。但美国控制的联合国军抵达后,拒绝与合法政府合作以恢复刚果统一。9月14日,刚果国民军参谋长蒙博托·塞塞·塞科发动政变,联合国军以保护为名软 禁了卢蒙巴。11月27日,卢蒙巴潜离利奥波德维尔,前往东方省,想和政变后迁往斯坦利维尔的合法政府会合,但途中被绑架。后被冲伯集团杀害。
非洲统一组织 泛非主义:是全世界黑种人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一个声势浩大的民族主义思潮。 1963年5月22~26日,31个非洲独立国家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首脑会议。会议于5月25日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简称非统组织或非统),确定5月25日为“非洲解放日”。在2001年的首脑会议中,改名为“非洲联盟”。 宗旨: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协调并加强非洲国家之间政治、外交、经济、文教、卫生、科技、防务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改善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保卫各国 的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在对联合国宪章与世界人权宣言给予应有的尊重情况下促进国际合作。
曼德拉(1999年) 1944年他参加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阴谋颠覆罪而改判 为无期徒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涯,在狱中度过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 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同年3月,他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1991年7月当选为主席。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同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参加1999年6月的总统竞选。1999年6月正式去职。
多米尼加危机 巴拿马运河 重要经济价值;1903年美国取得开凿权和运河两岸各5英里的控制权;1914年运河开通;1961年,受埃及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鼓舞,巴拿马政府开始考虑收回运河权利;1964年,巴拿马爱过学生因在运河区悬挂巴拿马国旗而被美军枪杀成为了巴拿马人民反美导火索。1977年达成协议,确定运河条约有效期至1999年。
孔塔多拉集团:为促进和平解决中美洲争端而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1983年1月8~19日 ,墨西哥 、哥伦比亚 、巴拿马和委内瑞拉4国外交部长在巴拿马的孔塔多拉岛举行会议 ,发表《孔塔多拉倡议》,表示愿为缓和中美洲局势、和平解决中美洲冲突,集体出面进行调停。故称上述4国为孔塔多拉集团。
里约集团:1986年12月16-17日,孔塔多拉集团(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巴拿马)和利马集团(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秘鲁)八国外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决定建立"政治磋商和协调常设机构",被称为八国集团。1990年3月,外长会议决定易名为"里约集团"(Rio Group)。 【宗 旨】 就国际和拉美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协调立场,并决定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促进拉美一体化事业的发展。
洛美协定 (2009年名词解释) 1975年2月, 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简称非加太地区国家)和欧洲经济共同体9国在多哥首都洛美开会,签订贸易和经济协定,全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洛美协定》,简称“洛美协定”或“洛美公约”。欧共体国家为非加太地区国家的工业品和农产品提供关税优惠和经济援助,支持其工业发展。目前已经签署了5个洛美协定了。 。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的内外困境 国内经济恶化; 国际经济地位受到冲击; 严重社会危机; 美苏实力变化; 亚非拉反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第三世界崛起改变联合国面貌。
尼克松主义(2003年简答题) 关岛主义:1969年,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由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美国不能承担全部防务责任;只有在美国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符合美国的自身利益的时候,美国才会提供帮助。 “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为三大支柱。
现实威慑战略(尼克松) 核力量方面: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 常规方面:“一个半战争”取代“两个半战争”。 与盟国分担责任的“总体兵力”方针。 美国的多级均势外交 五大力量中心; 与中国建交; 从越南撤军 70年代初期东西方关系的缓和(2006年) 尼克松对苏缓和; 勃列日涅夫对美缓和; 两者缓和政策有很大不同。
美苏《关于限制反导弹系统条约》 或 “反导条约”(2004年) 反弹道导弹系统是指“用以拦截在飞行轨道上的战略性弹道导弹或其组成部分的系统”,包括反弹道导弹截击导弹、反弹道导弹发射器和反弹道导弹雷达;只允许双方按规定在各自的首都周围和一个洲际弹道导弹地下发射井周围建立有限度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双方保证不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地的以及陆基机动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正式宣布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美苏贸易协定 苏联最惠国待遇问题;苏联战时对美《租借法》债款问题; 《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为缓和东西方在欧洲的对抗而召开的国际会议。1972年5月苏、美达成召开欧安会的协议,同年11月至翌年6月举行欧安会筹备会议。正式会议分3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是各国外长会议,于1973年7 月3~6日在赫尔辛基举行,原则通过会议议程。第二阶段是专家会议,于1973年9月18日~1975 年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经过多次专家组会议草拟出《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最后文件》( 简称《最后文件》);第三阶段是欧安会第一次首脑会议,于1975年7月30日~8月1日在赫尔辛基举行,主要是通过并签署上述的欧安会《最后文件》,又 称《赫尔辛基宣言》。通常所说的欧安会即指这次首脑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欧洲31国(阿尔巴尼亚没有参加),以及美国、加拿大、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共35国。 最后文件内容包括欧洲安全、经济、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和人道主义等。
中欧裁军会议 1973年10月30日,在维也纳召开。东西方国家在以下问题发生分歧:1、北约认为,华约驻中欧陆空军是114万,北约为94万;而华约声称,其在中欧 军队仅为99.6万人,双方兵力大致相等。2、裁减原则:华约提出“对称”原则,即双方按同等数量或同等的百分比裁减;而北约则坚持“均衡”原则,即通过 非对称的裁减,将双方的武装力量降至同等水平。3、核查问题:北约要求实行长期的实地监督;华约只同意使用各自的技术手段,建立和实施临时性核查。直到70年代结束,中欧裁军谈判依然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1989年,裁军会议结束。
世界秩序战略(卡特) 加强西方发达国家(美日欧)之间的三边合作;发展南北关系,减少第三世界对美国的敌视; 继续推进与苏联的缓和。 卡特的人权外交 最早是美国卡特政府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卡特政府宣称美国的任务是要在世界塑造一个人道主义的社会,人权原则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为此,美国便公开支持苏联内部持不同政见的人,并在欧安会等场所内用人权向苏联施压,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人权作为外交工具打击对手,提高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苏联的全球扩张战略 背景: 苏联军事实力发展; 苏联对东欧控制加强; 资本主义国家危机的发展。 战略:缓和战略;经济战略;军事战略(增强军事实力;南下战略;包围中国) 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人运”),代理人战争:安哥拉三派力量为争斗独立后的政权发生冲突;苏联支持“人运”,苏联出钱出枪,古巴出人。
卡特主义(1999,2005年) 美国总统卡特1980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一项对海湾地区的政策声明。鉴于苏联军队于1979年12月侵入阿富汗,卡特在这份咨文中警告苏联不要利用伊朗和阿富汗的动乱作为借口,谋求实现苏联长期以来企图获得一个温水港的目标。他声称:“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 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一声明被称作卡特主义。它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 以抗击苏联为中心,重振国威,奉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即以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压住苏联;在地区争夺上,把苏联阻止在70年代末的扩张线上,使苏联不能再进一步。同时,保持各种渠道,加强同苏联的对话,迫使苏联妥协让步,促使苏联“演变”。经济上“经济复兴计划”;军事上“新灵活反应战略”。在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SDI),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他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通过这一计划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大大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带动美国科技的发展;造成对苏联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
零点方案 1981年11月18日,美国总统里根就裁减美苏中程导弹问题提出的一项建议。内容是:如果苏联拆除其全部针对西欧的SS-20、SS-4和SS-5导 弹,美国准备取消它在西欧部署572枚潘兴Ⅱ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的计划,从而使美苏在欧洲都没有中程导弹,达到“零”的水平。这项建议被西方称为“零点方 案”。
林中散步方案 1982年7月,美苏两国谈判代表提出了“林中散步方案”:美国放弃拆除苏联在欧洲全部中程导弹的要求,允许苏联保留75枚SS-20导弹;美国部署 75枚巡航导弹,但不部署潘兴Ⅱ式导弹;苏联冻结其部署在亚洲的中程导弹,并放弃有关把英法核力量包括在谈判之内的主张。苏联政府反对这一妥协方案。
战略防御计划 或 “星球大战计划”(2005年名词解释) 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后期(1983年3月23日)一个著名演说。计划由“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和“反卫星计划”两部分组成。“星球大战计划”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战略防御计划,除了具有加强国防的重要作用外,还具有促进经济的职能。通过这一计划实施,来带动一大批高技术群的发展,以保持美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领先地位。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为清剿以黎巴嫩南部为基地的巴勒斯坦游击队;1982年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三编) 80年代国际关系出现的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竞争;国际贸易;知识经济,科技因素;各国交往日益增多 单一欧洲法案 1986年2月欧共体理事会签署;内容:在1992年年底前实现商品、资本、劳务、人员自由流通的统一大市场;为了统一市场的顺利建成,改革决策机制,实行“特定多数表决制”,不再坚持过去的“一致通过”原则。1987年正式生效。
尤里卡计划 或 欧洲高技术研究合作计划 (2006年) 20世纪80年代,面对美国、日本日益激烈的竞争,西欧国家制定了一项在尖端科学领域内开展联合研究与开发的计划,即“尤里卡计划”。计划有法国总统密特朗最初提出来。它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欧洲企业的国家竞争能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尤里卡”最显著的特点:它不是一个确立了项目的研究计划,而是一个供欧洲合作的“开放框架”,实行“自下而上”的原则,由基层参加单位自立地选题和确立合作伙伴、合作范围及合作方式。上面只有一个常设秘书处和各国的对口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它把企业和科研机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基础研究与市场脱节的难题。
日本亚洲外交政策 “三根支柱”论:日本不做军事大国;通过不断对话增强同亚洲国家的相互理解;建立日本与东盟之间真诚有效的合作。 中日关系四原则(1982年):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相互信赖。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 原因: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 过程:初期伊拉克占优;1982年后,伊朗把战火烧到伊拉克境内;此后战争进入胶着状态。1987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联合国秘书长出面)。 结果:死亡35万,耗资5400亿美元。
低烈度战争战略 1986年3月,里根在向国会提交的咨文中提出要在第三世界进行低烈度战争,有选择地进行军事干预行动,并以政治、经济、外交、心里等各种手段展开一场全面战争,防止地区冲突扩大,抵制苏联的扩张。
伊朗门事件 1979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动所谓“圣战”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王朝,国王巴列维流亡美国。当年11月4日,霍梅尼的军队冲进美国大使馆,扣压了69 名美国外交官,目的是以此为要挟,换取巴列维回国受审。卡特总统营救人质失败。但当选总统里根却通过秘密关系与伊朗达成“以军火换人质”的协议;于是,在他宣誓就职当天,就有52名人质被释放。1986年11月,里根政府违反国会法律,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换回了其余人质。同时又将出售军火所得款项的一部分暗地里用于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军。这一丑闻揭露后,舆论哗然,新闻记者立即将这一事件比为又一个水门事件,称之为“伊朗门事件”。
马岛战争 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是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982年4月,阿根廷加尔铁里军政府为稳固政权,发动军事行动;英国撒切尔夫人采取针锋相对,6月应该夺回岛屿. 影响:阿政府垮台;撒切尔夫人加强了在英国的地位。
拉美债务危机 1982年,从墨西哥开始,几乎所有拉美国家卷入。 原因:国际上(国际金融贸易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政策失误)。 解决:拉美国家团结一起;美国“布雷迪计划”(减免债务,提供资金保障)。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改革与新思维》:上篇论述了苏联改革和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下篇阐述了他对当代世界,美苏关系,苏欧关系以及第三世界的看法。 核心:全人类的价值高于阶级价值,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 当今世界特征:核武器威胁下,人类面临生存选择;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全球性问题需要加强合作;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
欧洲(全球)双零点方案 1987年戈尔巴乔夫提议,通过协议,使美苏在欧洲(全球:主要指亚洲)的中、短程导弹都为零。 美苏中导条约 (1999年) 1986年美苏首脑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会晤,双方在中程导弹问题上有所松动。1987年2月28日,戈尔巴乔夫建议把中导问题分离出来,完全消除美苏在欧洲 的中程导弹并就此单独达成协议。这就是著名的“欧洲零点方案”。4月间戈氏又提出消除苏联在欧洲的全部短程导弹。7月25日,戈氏接受美国的完全消除全球 中导和短导的“全球双零点方案”。1987年12月8日,苏美正式签署了完全消除中短程导弹的条约,简称《中导条约》。
“希望协定”或“哈佛计划” 1991年,戈尔巴乔夫的经济顾问提出;希望西方国际每年向苏联提供300亿美元的无偿经济援助,换取苏联保证持续改革。 “全欧大厦” 1985首次提到,地理和历史因素把欧洲连在一起;安全是“全欧大厦”的基础,合作是“全欧大厦”的结构。改善和西欧各国的关系。
老布什“超越遏制战略” 1989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制定的新的对苏政策。 对苏:“超越遏制”的主旨是积极同苏联发展关系,加强美苏合作,促使苏联逐渐实现“自由化”,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对中东欧:鼓励他们的变革。基础是保持美国强大的实力地位。
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一是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党内出现了反对派,它与党外的反对派相呼应。二是执政党在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下,不断对反对派妥协退让,甚至放弃社会主义原则,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三是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通过不断制造动乱,施加压力,使执政党陷入困境,然后取得政权,个别国家甚至通过武装冲突,实现政权更迭。
原因:历史原因;内部原因;苏联原因;西方原因。 两德统一(2003,2006年论述) 内部进程: 外部进程: 8,19事件 苏联解体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四编) 北美自由贸易区(2007年名词解释)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协定的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北美各国乃至世界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美洲自由贸易区 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是在1994年美国迈阿密西半球首脑会议上提出的,目的是于2005年初在西半球建立一个世界上面积最大、年GDP总值达14万亿美元、 拥有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FTAA成立后,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与欧盟(European Union,EU)形成对峙之势。自1994年12月迈阿密第一次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启动美洲自由贸易区以来,已历经10年。 在这10年期间,FTAA经历过圣地亚哥和魁北克两次首脑会议和多次贸易部长会议。总体来说,有关FTAA的谈判进展缓慢,在农业补贴、降低关税、市场准 入等关键问题上尚未达成实质性的协议。
参与和扩展战略(2000年名词解释) 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主要内容:利用冷战后对美国总体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自由 世界”疆界,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在坚持美国“领导地位”的前提下,维护和欧盟与日本的伙伴关系,建立和中国、俄罗斯的“建设性关系”,促进国际 经济、安全合作,解决美国面临的棘手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民主”、“人权”。 三部分:加强美国安全;促进美国经济繁荣;促进国外的民主。
接触战略 所谓“接触战略”,主要是对地区大国和潜在对手的接触,也就是对那些既不是忠实的朋友,也不是确定的敌人的国家,通过非强制性的“接触”,使它们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 新太平洋共同体 克林顿时期;保持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自由贸易与投资;民主法制与人权;美日同盟;支持东盟地区论坛;对话接触;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南 战略贸易理论
301条款(2004年名词解释) “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一般而言,“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授权条款。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对原有301条款做出了重大修改和补充,形成了现有的301条款。该条款规定:决定一国贸易做法是否属于不公平贸易和采取什么报复行动的权利从美国总统转交给美国贸易代表;凡剥夺美国权利,违反国际协定或属于毫无道理的做法,美国必须采取强制性的报复。
赫尔姆斯—伯顿法 《古巴自由和民主声援法》;加强对古巴的国际制裁;支持建立“自由和独立的古巴”;主张美国国民有权向美国法院起诉与被古巴政府没收其财产有关联的外国人;美国政府有权拒绝向被没收的美国财产有牵连的外国人及其亲属发放签证;遭到各方抵制;美国多次宣布推迟该法实施。
波黑战争 1992年4月~1995年12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三个主要民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而进行的战争。1991年6月起,前南斯拉夫开始解体。波黑(前南6个共和国之一)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个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发生严重分歧:穆族主张脱离前南独立,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克族也主张独立,但希望建立松散的联邦制国家;塞族则坚决反对独立。1992年3月3日,波黑议会在塞族议员反对的情况下正式宣布波黑独立。欧共体和美国相继予以承认。塞族随即宣布成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脱离波黑独立。波黑3个主要民族间的矛盾骤然激化,导致战争爆发。1995年11月21日,南联盟塞尔维亚、波黑、克罗地亚三国总统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达成《波黑和平框架协议》,又称《代顿协议》,并于12月14日在法国巴黎正式签署。协议规定,波黑继续作为统一的主权国家存在,由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穆克联邦控制波黑领土51%,其余由塞族控制。首都萨拉热窝由穆克联邦控制,塞族对本族居住区有行政管理权。
科索沃战争 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的争夺;米洛舍维奇的强硬;科索沃借南联盟解体之机宣布独立;发生战争;西方国家介入;北约轰炸南联盟;1999年6月,安理会通过1244号决议,实行《朗布依埃协议》,北约暂停对南联盟轰炸。联合国和北约联合托管(由联合国特派团管理,北约领导的维和部队提供安全保障);米洛舍维奇海牙受审,2008年,科索沃正式独立。
《欧洲联盟条约》或 “马约”(2002年,2008年) 1991年12月,荷兰马斯特里赫特达成协议;“欧盟”取代欧共体;经货联盟(统一货币,制定统一的货币兑换率,建立一个制定和执行欧共体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建立在司法和民政事务方面的合作机制。“三根支柱”:实行经济一体化的欧共体;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与民政事务的合作。
《申根协定》(2007年) 1995年3月,德国法国等五国在卢森堡边境小镇申根签署了《关于逐步取消共同边界检查》协定,又称《申根协定》。主要内容: 1、在协定签字国之间不再对公民进行边境检查; 2、外国人一旦获准进入“申根领土”内,即可在协定签字国领土上自由通行; 3、设立警察合作与司法互助的制度,建立申根电脑系统,建立有关各类非法活动分子情况的共用档案库。 很多国家相继加入;但英国,爱尔兰尚未加入。
《阿姆斯特丹条约》或“阿约” 1997年,《阿约》是对欧盟已有条约(主要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与《罗马条约》的一项修正案。赋予欧盟理事会决定欧盟“共同战略”的权力;在决定共同战略,共同行动时采取特定多数表决制;成员国在特殊情况下可启动“紧急制动闸”;可采取“建设性弃权”,可以不承担执行决议的义务;设立欧盟理事会秘书长,作为欧盟对外政策的代表。
《尼斯条约》 2000年12月,重新分配了成员国在理事会内的票数;规定了12个入盟候选国的票数;确定的特定多数是一种三重多数表决制;2002年11月,爱尔兰成为最后一个通过《尼斯条约》的国家;欧盟东扩进程启动。
欧盟扩张 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成为欧共体第十个成员国;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邀请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十个国家加入欧盟,2004年5月1日,十个新成员国正式加入欧盟;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欧盟。共27个国家。
《北约新战略概念》——《联盟的战略概念》(2008年) 1991年11月7~8日,北约在罗马举行首脑会议,通过了《北约新战略概念》,对北约军事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放弃“前沿防御战略”,用“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和“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削减核武器,但仍将保持一定的核威慑力量。同时根据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决定:组建一支由7个军组成的主力防御部队、一支7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和各成员国武装力量组成的后备部队,以构成北约新的三层次防御体系。 1999年4月,北约首脑在华盛顿举行的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的大会上通过新的北约战略文件:《联盟战略概念》。主要内容: 1) 北约的主要任务由进行集体防御转为捍卫共同的价值观。 2) 手段:不仅运用军事手段,还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方法来构筑欧洲安全“大厦”。北约已由一个军事政治组织演变成为一个政治军事组织。 3) 北约继续东扩,行政职能和涉及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北约将有权对防区外的危机和冲突采取干涉行动。 4) 突破了北约的行动必须经联合国授权限制,突破了北约原来协商一致的原则,改为协商一致与自愿联合项结合。北约新战略反映了北约已成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对外干涉,维护旧的国际秩序的工具,已经由一个防御性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组织。
北约东扩 北约东扩是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责任区扩大到东欧国家。该计划是1994年1月在布鲁塞尔北约首脑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是填补苏联解体后的东欧“安全真空”,建立以北约为核心的未来安全新机制。 北约东扩的原因:首先,苏联的解体、华约的解散是北约东扩的一个关键原因;其次,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地位,极力主张北约东扩;再次,欧洲地区利益驱使北约东扩;此外,东欧各国自己也强烈要求加入北约。 北约东扩的进程(5次):1952年土耳其希腊;1955年联邦德国;1982年西班牙;1999年3月,北约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波兰、捷克、匈牙利加入该集团,使北约的成员国增加到19个。2004年,北约接纳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加盟。
休克疗法 普里马科夫的“多极外交”(2007年简答) 俄中印三角战略联盟 俄中印地位重要 三国合作确有重大意义;俄罗斯呼声甚高 期盼三国成为“战略伙伴”;奈何曲高和寡,中印尚未达到“伙伴”水平;情况各有不同,三国之间只有双边关系。
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APEC采取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方式。所作决定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会议最后文件不具法律约束力,但各成员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有责任尽力予以实施。
朝鲜核危机 朝鲜核危机,是指朝鲜半岛因为朝鲜恢复核项目而引发的紧张局势。 朝鲜于197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随后于1985年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2年签订《保障监督协定》,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并多次接受其核查。1994年5月30日,在美国的极力怂恿下,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对朝鲜进行核项目调查并对其进行制裁。1994年6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前往平壤斡旋,与朝鲜政府达成了《朝核问题框架协定》。2002年10月,美国透过侦察机构掌握了朝鲜仍在秘密研制核武器的证据,从而对朝鲜核项目再次提出异议。朝鲜当局当即承认了美国的指控,随即引起国际社会对此的关注,朝美关系再次陷入僵局。由于朝鲜当局坚持能源短缺理由,拒绝美国提出的先停核项目,再谈能源问题的提议,朝鲜核危机正式爆发。
阳光政策 阳光政策主要内容是大韩民国前总统金大中在就职演说中所提出的3大原则:1.没有并吞的意图;2.不准许军事挑衅;3.追求和平共存。金大中也支持北韩与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时,南韩开始加强对日、对美的关系。除了传统上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外,北韩也开始著手于改善长期以来对立的日、韩关系,其中包括开放日货进口、文化交流等。
朝韩“6.15”联合宣言(2005年) 2000年,金大中访问朝鲜。朝鲜半岛的北方和南方是民族统一的主人,双方携手解决统一问题;双方同意开始离散亲属的互访;双方开展经济合作,寻求半岛经济平衡发展;为贯彻宣言所确定的原则,双方有关当局尽早开始对话。
吉田茂路线 “靠美国、重经济、轻武装” 五五政治体制 日本自民党、社会党、公明党、民社党、共产党“五马分肥”,自民党“一党优先” 和平宪法 1946年开始实施的日本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的三大原则之一的和平主义,成为日本国宪法第二章主要内容,包括放弃战争、不维持武力、不拥有宣战权。称为和平宪法。1.日本国民基于国际和平和维持国际秩序。将永远放弃宣战权力、武力恐吓来解决国际纷争,即永久放弃国家主权发动战争。2.为了达到前述目的,不保持军队,只拥有基本防御武力航空自卫队,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3.不承认交战权。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红色高棉(民柬)
太平洋共同体 1991年美国国务卿贝克提出用“扇形结构”的构筑“太平洋共同体”的设想:美国扇轴,美日、美韩、美澳等军事联盟为扇骨;APEC等地区组织为“纤维组织”,保证美国的领导地位。 1993克林顿当选总统后提出“新太平洋共同体”:政治方面加进了“民主化”,“人权”等内容;经济方面以APEC为基础构筑美国主导的“开放的地区综合经济体制”。在安全上的目的是制约日本,牵制东盟,约束中国,确保美国的领导权。
东盟地区论坛(2002年) 两极格局解体后,亚太国家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多边安全对话,1993年7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26届东盟外长会议特别安排了东盟6个成员国、7个对话伙伴国、3个观察员国和2个来宾国共18方外长参加的“非正式晚 宴”。其间,各方同意于1994年在曼谷召开东盟地区论坛(ARF),就地区政治安全问题进行非正式磋商。1994年7月25日,ARF首次会议在曼谷召 开。ARF是目前亚太地区的惟一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机制。
“10+1” “10+3”机制 (2006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当年12月举行的第二届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邀请中、日、韩三国首脑举行会晤,并单独同这三个国家的首脑举行会谈,形成“10+1”,“10+3”机制。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及外长代表2002年11月4日在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确认中国与东盟致力于加强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在争议解决之 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求助、打击跨国犯 罪等合作。
猛虎组织(2008年) 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的建立是斯里兰卡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猛虎组织采取暴力手段企图在斯东部和北部地区建立一个独立的泰米尔国家。2009年5月18日,斯里兰卡军方宣布:斯反政府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猛虎组织)最高领导人普拉巴卡兰已经被击毙。斯里兰卡总统将于19日宣布长达25年的内战正式结束。
“北方联盟”(2004年) 阿富汗的“七党联盟”和“八党联盟” 塔利班的节节胜利,使退守的马苏德开始和杜斯塔姆结盟,形成了与塔利班对抗的“北方联盟”。 阿富汗战争 911事件后,布什政府认定为“基地”组织所为,要求塔利班政权引渡拉登到美国受审。遭拒绝后发动战争。
上海合作组织(2009年)
海湾战争 背景原因:历史纠葛,石油利益,伊拉克复兴社会党的野心 各方反应:联合国678号决议,美国出兵海湾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1990年8 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联合国第678号决议(2004年) 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要求伊拉克必须在1991年1月15日前完全 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第660号决议(有关伊拉克非法入侵科威特的问题)以及之后的所有有关决议;如伊拉克拒不执行,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利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护并执行第660号决议和之后的所有有关决议,并恢复这个地区的国际和平和安全。决议要求伊拉克完全遵守安理会关于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撤出科威特、恢复科威特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第660号决议及其它所有有关决议,同时规定了期限, 给予伊拉克最后一次遵守决议的机会。决议请求所有成员国对执行该项决议所采取的行动提供适当支援。
联合国144号决议 2002年11月,要求伊拉克同意核查人员重返伊拉克工作;伊拉克向武器核查人员提交一份有关化学、生物和核武器计划的完整声明。决议一方面强化了对伊武器核查机制,同时也为阻止美国单方面对伊动武、维护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以及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东和平会议 1991年10月在马德里开幕,由三个组成部分:马德里中东和会开幕式;阿以双边政治谈判;涉及其他问题的多边会谈。 成果:马德里和会和由它构筑的马德里谈判模式到1995年底取得了两项重大成果:约旦一以色列签订了和约,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巴勒斯坦一以色列达成了《奥斯陆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奥斯陆协定(1999年) 奥斯陆协议,指1993年8月20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秘密会面后达成的和平协议。9月13日,双方于美国白宫草坪签署了《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被认为是以巴和平进程中的里程碑。但在协议签署后两年,拉宾遭以色列极端分子剌杀,其后巴勒斯坦极端势力亦连续发动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事件,街头冲突逐渐演变成双方武装对抗,奥斯陆协议的执行遭无限期搁置。
戈兰高地 地理条件:戈兰高地与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是叙利亚西南边防的战略要地,它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高地上公路纵横,库奈特拉城是高地上的重镇,有公路直通首都大马士革。 1941年后,戈兰高地归独立后的叙利亚;1967年被以色列占领;1973年,叙利亚夺回部分;1999年1月4日晚,以色列议会以55票赞成和35票反对,一读通过了有关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军的“戈兰高地议案”。
巴以美戴维营首脑会谈 2000年7月11日至25日,巴拉克,阿拉法特;耶路撒冷问题,难民问题。 阿布迪斯方案:佩雷斯提出,将耶路撒冷的管辖范围扩大,把城市东南方的阿布迪斯镇及周边地区纳入耶路撒冷,建议巴勒斯坦人将阿布迪斯作为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耶路撒冷老城的主权属于以色列,但可以由以巴共同管理,对所有人开放。
中东和平计划 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一个中东和平计划。此后,联合国、欧盟、俄罗斯和美国中东问题四方会议代表在此基础上几经磋商,最终形成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Roadmap Peace Plan),并在2002年12月华盛顿会议上通过。“路线图”计划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布之日至5月),巴以双方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的政治改革,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并在安全 问题上与以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犹太人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恢复正常。第二阶段(2003年6月至12月)为过渡期,重点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此后的两 年为第三阶段,即在2005年完成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巴勒斯坦国。
联合国改革 三方面:联合国机构改革;改组安理会;加强联合国从事预防性外交、建立与维持和平的能力。 安理会改革(2001简答,2004年论述) 扩大安理会的三派观点:美国为代表,主张只扩大德日为常任理事国的“快捷法”;二是一些欧洲国家提出的同时增加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国,采取“2+3模式”(德日,亚非拉各一个);三是不结盟国家提出的,在常任理事国扩大僵局的情况下,首先将非常任理事国扩大6-10名,地域代表性和人口应成为依据。 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有关联合国改革的报告提供了A、B两套方案,其中A方案增加6个无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席位,具体分配是亚太与非洲各2个,欧洲与美洲各1个,以及增设3个任期两年的非常任理事国席位;B方案则不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但新增8个任期4年并可连任的准常任理事国席位,具体分配是上述四大区域各 2个,以及增设一个任期2年(不可连任)的非常任理事国席位。
《和平纲领》 加利1992年6月提出;按照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保障和平:预防性外交;建立和平;维持和平;冲突后缔造和平。1995年加利发表《和平纲领》补编,提出了维和行动要取得成功,必须尊重某些基本原则,其中“当事方同意,公正无私,除自卫外不实用武力”这三条原则特别重要。
第二代维和行动 1995年由原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日内瓦的一篇演说中提出。他将1948年以来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分为两类。80年代以前的称为第一代维和行动;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式发生巨大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出现了能真正实现“联合国宪章原则和目标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加利认为这一时期的维和行动可以 称为第二代。其特点是超越了传统的职责与范围,不仅仅是维持和平,而且也是建立和平甚至是一种强制和平,比如帮助国家重建,建设基础设施、组织选举、人道 主义援助等。但由于在维和行动中一方面渗透着大国争夺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受到冲突各方的制约,所以并不能真正实现公正的原则,反而往往遭受挫折,甚至陷入困境。
索马里维和(2003年)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后,1993年1月巴黎签订,1997年生效。包括24个条款和3个附件。规定了缔约国的基本义务;缔约国应向公约机构详细宣布其与公约有关的情况;在海牙设立公约组织;任何缔约国受到化学武器攻击或威胁时,公约组织给与援助。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1996年9月,联合国第50届会议通过;由序言、 17项条款、两个附件和1个议定书组成;(一)缔约国承诺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禁止和防止任何此种核爆炸。(二)在维也纳设立《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所有缔约国均为《条约》组织的成员。组织机构包括缔约国大会、执行理事会和技术秘书处。执行理事会由51个国家组成,按区域进行分配。(三)建立严格的国际核查机制,设立覆盖全球的核检测网络;在有重返证据的条件下可以对进行了核实验的国家进行现场检查,需得到30个成员国的批准。(四)根据《条约》规定,《条约》在其所列的44个有核能力国家全部交存批准书后第180天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