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四: 建立國防科技前瞻研究機制 促進民間參與國防軍備發展 第七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國防部 報告人:整合評估室主任林勤經 中華民國94年1月12日
報告大綱 ㄧ、背景說明 二、現況與檢討 三、未來展望 四、工作重點 五、建議討論事項
ㄧ、背景說明 國防科技 前瞻研發機制 國防產業鏈結 建立我國國防科技先進研究機制 建立系統整合之國防產業
二、現況與檢討
國家產業競爭優勢鑽石模型 機會 企業策略、結構 及競爭對手 要素條件 需求條件 相關及支援的產業 政府 (各部會) 資料來源:Poter, 1999「The competitive advantange of Nations」, NY, The Free Press, P. 127. 機會 企業策略、結構 及競爭對手 要素條件 需求條件 政府 (各部會) 相關及支援的產業
政府對國防產業與關鍵成功要素 政府 外 在 威 脅 內 外 機 會 知識流通與技術擴散(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 關鍵成功 要素: 國防研發組織 企業研發組織 金融 體系 教育訓練體系 知識流通與技術擴散(政策工具) 生產 要素 企業結構與競爭 需求 條件 相關支援產業 政策工具 關鍵成功 要素: 多元化經營能力 市場導向經營能力 高獲利營運能力 國防產業技術能力 資料來源: 1. Werner Ketelhohn, What is a Key Success Factor,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6, No. 3, June 1998. 2. 徐作盛,全球科技政策與企業管理,華泰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8年6月。
國防預算投資與關鍵技術競爭能力 4 3 2 1 0 軍事關鍵技術評分 圓圈大小:產出與需求比 0.1 1 10 台灣113億美元 美國 法國 4 3 2 1 0 軍事關鍵技術評分 美國 圓圈大小:產出與需求比 法國 英國 日本 俄國 以色列 應達之 標準 瑞典 中國 我國 新加坡 0.1 1 10 台灣113億美元 相對我國之國防預算 資料來源: 1. 倪耿,國防科技選項與管理機制的推動建議,92年4月30日。 2. DoD, Military critical technology. 3.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Yearbook
國防產業國際競爭力概算指標評估 相對生產特化係數 中 華 民 國 中國 以 色 列 新 加 坡 瑞 典 美 資料來源: 1.倪耿,國防科技選項與管理機制的推動建議,92年4月30日。 2. DoD, Military critical technology. 3.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Yearbook
對照國家之成就與策略 Ketelhohn 模型 美國(DARPA科技規劃和管理的重要角色結合產官學研各界能量投入先進科技研發) 獲利(PV) 高 中國 以色列(創新開發利用外銷軍品獲得的利潤,加強研究發展軍品 ) 瑞典(技術領先、先進專案管理、複雜系統整合與專業採購) 新加坡(武器裝備的銷售針對出口市場市場行銷) 中華民國 LPV Ketelhohn 模型 低 HDC 花費(DC) 高 低
三、未來展望 戰略規劃 武器籌獲 建軍規劃 國防科技 完 善 規 劃 密 切 結 合 指導 支持 國防科技 完 善 規 劃 密 切 結 合 在未來的戰爭中,戰場上的優勢作為絕對是奠基在啟戰之前正確的戰略規劃與兵力整建,並決定在武器系統的選擇、整備與應用上。從戰略規劃、建軍規劃一直到武器籌獲,必須與國防科技密切結合,並有完善規劃。未來在「全民國防」的理念下,必須透過國防科技的持續發展與支持,以前瞻、正確的建軍方向,整建堅實的國防武力,以有效達成國家的軍事戰略目標,確保國家安全。 未來在「全民國防」的理念下,必須透過國防科技的持續發展與支持,以前瞻、正確的建軍方向,整建堅實的國防武力,以有效達成國家的軍事戰略目標,確保國家安全。
行政院 政府國防科技推廣督導機制 16人 6人 國防科技發展 推行委員會 官方委員 國防科技 管理中心 秘書處 民間委員 (委員共22人) 行政院2人 國科會2人 經濟部4人 教育部1人 國防部7人 學研界3人 業界3人 召集人 國防部副部長 協同召集人 經濟部政務次長 國科會副主任委員 國防科技 管理中心 秘書處 (國防部資源司) 工業配合發展會報 共同召集人: 經濟部常務次長 國防部常務次長 會報委員:13-17人 學術配合發展會報 共同召集人: 國科會副主委 國防部常務次長 會報委員:13-17人
目標 提昇武器裝備系統之國內研製及維修能量 拓展武器裝備系統市場 整合國防產業體系 人才培育與運用 建立國防科技工業資訊平台
未來國防科技發展之走向 -整體科研資源整合與分工 未來國防科技發展之走向 -整體科研資源整合與分工 民間產業(含國防工業) 產品製造 與服務 國防研究機構 系統開發 (設計、整合、驗證) D 先進技術 開發 應用研究 其他研究單位 為了有效達成整體科研資源整合與分工,透過國家型計畫、產業技術發展計畫及合作研發計畫,由大學與研究單位執行基礎研究。國防研發單位則釋放基礎研究主題,並應用基礎研究成果,整合發展出先進及系統技術。充分發揮產、學、研之資源,真正達到國防自主的內涵。 R 大學、研究院所 基礎研究 民用 軍民通用 軍用
未來國防科技發展之走向 -軍民通用科技 空 on機制,兼顧國防與民 國防科技 民間科技 生產業。 國防科技與民間科技的轉化 未來國防科技發展之走向 -軍民通用科技 空 國防科技與民間科技的轉化 Spin-off:提升產業技術及競爭力 •整合互補國防與民間科技 •運用 Spin-off與 Spin- on機制,兼顧國防與民 生產業。 •全民國防、國防自主。 國防科技 民間科技 (任務導向、高品質、重系統 整合) (反應快、成本 低、產品生命 週期短) 執行上述的策略,必需要注意雙向的轉化,亦即整合互補國防與民間科技。 運用Spin-off機制來提升產業技術及競爭力 運用 Spin- on機制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如此可兼顧國防與民生產業,亦可達到全民國防、國防自主目的 Spin-on: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四、工作重點 國防科技研發前瞻機制之建立 國防科技人才培訓及運用體系之堅實 民間參與國防軍備研究之推廣
國防科技研發前瞻機制之建立(1/2) 成立「國防科技先進研究機制」,試行運作。 鼓勵民間參與國防科技發展計畫。 爭取外購工業合作機會,引進關鍵性國防科技。 研訂獎勵優惠法令,激勵參與研發。 設立專技及經營管理輔導中心,協助民間建立研製能量。
國防科技研發前瞻機制之建立(2/2) 建立國防工業廠商評鑑、分級及軍品驗(認)證制度。 建立民間自費研發國防先進武器系統及關鍵技術之獎勵、展示評估及權利保障機制。 構建研發或採購項目選擇與管理機制,促進國防工業發展。 產業界與政府委託學、研界參與前瞻機制。
國防科技人才培訓及運用體系之堅實(1/2) 制定我國「國防教育法」,確立國防科技教育的發展政策。 利用「國防工業發展基金」鼓勵大學研究生從事國防關鍵技術的研究。 與國科會合作建置「國防科技人才資料庫」。 對具有國防科技等重要師資離退人員,優先留任用或轉聘。 成立「兵器系統中心」,培訓國防科技整合人才。
國防科技人才培訓及運用體系之堅實(2/2) 運用現行「國推會」之「學合」及「工合」會報及工業合作等資源,落實產學研合作模式。 建立國防訓儲制度與長期科技人才培育的聯結機制。 評估成立「國防訓儲回饋基金」之可行性,以改善國防評鑑與審查機制。
民間參與國防軍備之推廣(1/2) 規劃行政院國防產業推動指導機制,指導國防科技工業深植民間產業政策之推動。 委民間大學設置「國防科技管理研究中心」,並發展常設為國防科技與軍備知識平台。 建立「工業合作決策及評鑑」制度,以有效運用工業合作額度,提升科技研發能力。 運用工業合作額度,成立國際型資電通整合旗艦公司,並結合衛星公司形成國防整合產業。 加速中科院組織再造,朝財團法人研究單位之運作機制,吸引優秀國防科技研發人才。 提高釋商預算規模,擴大釋商利基。
民間參與國防軍備研究之推廣(2/2) 運用「國防工業發展基金」,協助廠商取得所需之資金、資訊及技術。 國防工業所需之原物料、零組件、(次)系統件優先向國內採購。 持續推動軍工廠國有民營制度,帶動民間企業參與國防科技與工業。 定期舉辦國防資源釋商公開展示及說明會,提供廠商參與國防科技工業之商機。 加速機敏性及戰備時效較低之業務及能量策略性委商。
五、建議討論事項 建立我國「國防科技先進研究機制」 建立國際型的資電通軟硬體系統整合之國防產業可行性研究與籌備作業 建立國防科技分級之機制、增加國防科技預算競爭性額度 軍民通用科技具體作法
建立我國「國防科技先進研究機制」 以試行運作方式,成立「國防科技先期前瞻規劃小組」。 策進我國武獲流程,並尋求突破外銷市場困境作法 。 進行關鍵技術審認和調查廠商能量,建立軍品研製認證制度和國防資源動態資料庫 。
建立國際型的資電通軟硬體系統整合 之國防產業可行性研究與籌備作業 加速中科院組織再造,朝財團法人研究單位之運作機制。 採大公司帶小公司方式,培植數家國內具有潛力之國防工業廠商 。 發展台灣版SAIC國際旗艦型公司,創造真正能走出台灣的國防科技產業。
建立國防科技分級之機制 增加國防科技預算競爭性額度 規劃國防科技計畫預算納入行政院科技計畫預算體系之最佳預算編列方式 。 建立國防科技投資比率與配當制度化,以期各類研究與研發經費之投資能獲得應有效益 。
軍民通用科技具體作法 規劃未來軍品釋商科專計畫運作模式,促進民間早期參與軍品開發 。 建立「工業合作決策及評鑑」制度,創造符合國防產業完整供需體系。 運用spin-off與spin-on機制,整合互補國防與民間科技之轉換 。 建立一貫之上游系統開發到下游製造行銷的分工合作體系,建構我國自製武器裝備軍品供應體系 。
簡 報 完 畢 敬 請 指 教 E-mail:abe.lin01@msa.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