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一 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   主題二 儒學的再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宋明理學的興起宋明理學的興起. 一、宋明理學的由來及其基本內容 ( 一 ) 正名 1. 中國兩千餘年學術思想發展的歷程中,宋明 理學佔據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2. 理學,《宋史》名曰「道學」,然宋明學者 本身則多喜總括其學曰「性理之學」,清儒 往往稱之為「宋學」,近代學者則多以「新 儒學」之名統稱宋明之學。
Advertisements

1 儒 學 教 育. 2 官學教育 祭孔 書院與私人講學 儒學的現代意義 3 官學教育 1. 官學的發展 A. 漢代-開始,但未普遍設立 B. 唐代-在官學中建孔廟, 形成「廟學制」 C. 宋代- a. 北宋太祖:地方官學建設欠積極 b. 北宋中期:范仲淹改革,要求每一 州縣設立官學 c. 北宋末:普設縣學.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中文科延伸活動 文化問題. 規則  有 20 條題目  每題有 2 個選擇,只有一個是正確答案  答中 15 題或以上,可得獎品一份.
校際 IT 精英挑戰賽 2016 Inter-School IT Elite Challenge 2016 決賽日 2016 年 4 月 23 日.
開 學 日 8月有幾天? 31天 開學日是幾月幾日? 8月30日 8月. 開 學 日 8月有幾天? 31天 開學日是幾月幾日? 8月30日 8月.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課題一 學術思想的發展 認識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概況: 1)先秦學術百家爭鳴(主要認識 儒、墨、道、法四派的學說概要) 2)漢武帝的尊儒
唐宋學術思想 與 文化史變遷研究綜述.
學習重點: 先秦學術思想發達的原因是甚麼? 儒、道、墨、法四家學說有甚麼 不同的主張? 漢武帝怎樣獨尊儒術? 應該怎樣評價魏晉南北朝時期的
P102.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專題二 宋明諸儒思想及儒家對 近世社會之影響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任課老師:黃如華 任教年資19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教室分機:827
國立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大陸姐妹校介紹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單元一 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   主題三 儒學教育.
義守大學 周資眾 運動科學選材 義守大學 周資眾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第二週 真理大學麻豆校區 餐旅管理學系 林純鈺老師.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中州科技大學 班級 : 運促一乙 學號 : D 姓名 : 簡嘉興.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多元文化概論.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中國文學史(三) 宋元文學 課 程 說 明.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1-1 隨機的意義– P.1.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Venue: Romblon & Mindoro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Greater China Office - EM Seminar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人事室 白宏堯 主任 編輯╱主持 本校圖文大樓七樓 國際會議廳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觀塘官立中學 新高中 物理科 新高中資料套.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主題研究架構.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單元一 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   主題二 儒學的再興

主題二 儒學的再興 學習重點 北宋理學發展 三位理學大儒 近代新儒學 理學的社會實踐

北宋理學發展 1.背景: A.佛教、道教在社會影響力仍然極大 a.佛教-(a)淨土宗、天臺宗影響民眾 (b)禪宗吸引士人注意 b.道教-受皇室支援與贊助 B.儒學受佛、道刺激,吸收其理論與方法 2.又稱「新儒學」 A.源自北宋思想家的提倡 B.關心讀書人的道德學問與社會責任

3. 北宋理學家 A. 周敦頤:強調「聖可學」-途徑是無欲 B. 張載:指出聖人可學而成 a. 窮理-讀《論語》與《孟子》 b 3.北宋理學家 A.周敦頤:強調「聖可學」-途徑是無欲 B.張載:指出聖人可學而成 a.窮理-讀《論語》與《孟子》 b.變化氣質-讀書目的 C.二程:強調「天理」 a.程顥-以「誠敬」自我涵養 b.程頤-提出「格物致知」

周敦頤 程顥 張載 程頤

太極圖 此為朱熹根據周敦頤的 「太極圖」所繪製的

清刊本《二程先生全書》

三位理學大儒 (一) 朱熹 -集宋代理學之大成 1.上承程頤思想:提倡「格物致知」 2.提出「存天理,去人欲」 3.注意教育:A.一生以講學為重 B.每到一地任官,即興修書院 4.編寫《四書集注》 A.目的:鼓勵士人研讀聖人言行的經典 B.影響:成元 明 清科舉考試教材→成讀書 人必讀書籍

福建 武夷書院 朱熹創建於南宋 孝宗 淳熙十年 ( 1183 ),初名為 武夷精舍,明武宗 正德十三年(1518)改稱武夷書院

明刊本「四書集注」

(二) 陸九淵 1.認為「立志」是讀書人的首要之務 A.「先立乎其大者」 B.「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 2.於書院講學 3.與朱熹異同 A.同:a.皆強調讀書的重要性 b.均重視「存天理,去人欲」 B.異:方法---a.朱熹-道問學 b.陸九淵-尊德性

朱熹與陸九淵之比較 朱 熹 陸九淵 心性說 性即理 心即理 治學大要 格物致知 持敬 窮理之法 教人信古人讀古書,重外向的實踐工夫 主先明本心, 然後博覽,重 內省工夫 承 襲 程 頤 程 顥

(三) 王陽明 1.生平:明代中葉人 A.出身於仕宦之家,自幼受嚴格家教 B.對軍事有鑽研,曾平朱宸濠之亂

4. 積極從事社會事業 A. 注重教育 a. 鼓勵地方官學 興修 b. 致力於書院講學→掀起明代書院 講學的高峰 B. 從事社會改造工程 a 4.積極從事社會事業 A.注重教育 a.鼓勵地方官學 興修 b.致力於書院講學→掀起明代書院 講學的高峰 B.從事社會改造工程 a.提倡鄉約及社學 b.組織保甲制度

龍場悟道 明武宗 正德三年(1508)王陽明遭貶,放逐至 貴州龍場驛,於該地悟得真理。

王文成公祠 位於中國 貴陽 龍岡山,前身為龍岡書院,王陽明曾講學於此。

宋 明理學著名人物關係表

近代新儒家 1.清末-儒家開始面對各種挑戰 A.太平天國之亂:全面攻擊儒家思想→ 儒家地位已受挑戰 B.清日甲午戰敗:知識分子開始認為 傳統文化阻礙進步 a.儒家思想被視為是重大障礙 b.譚嗣同主張「衝決網羅」

2. 民初-新文化運動要求全盤西化 A. 攻擊儒家思想 a. 陳獨秀:批評「舊道德」 b. 魯迅:指儒家的仁義道德是「吃人禮教」 c 2.民初-新文化運動要求全盤西化 A.攻擊儒家思想 a.陳獨秀:批評「舊道德」 b.魯迅:指儒家的仁義道德是「吃人禮教」 c.吳虞:以〈吃人與禮教〉為題攻擊儒家- 被胡適稱「隻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 B.反對推翻儒家:康有為-組「孔教會」 ,提議以儒教為國教

《狂人日記》 魯迅於民國七年(1918) 五月發表於「新青年」 雜誌,為中國現代文學 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白話 小說。

3. 1949年前後-致力於儒學復興 A. 1949年以前-熊十力最積極 B. 1949年以後-唐君毅、張君勱 、 牟宗三、徐復觀最出色

熊十力 唐君毅 學術界公認當代「新儒家」 的重要學者,一生致力講學 在民初反儒思潮下,熊十力 、著述,對於儒家思想重新 闡述貢獻很大 在民初反儒思潮下,熊十力 重新闡述儒家思想,並賦予 時代的意義

熊十力 早年: A.曾參加辛亥革命、護法運動 B.後棄政向學,形成一套新儒學觀點 思想:以「翕」與「辟」解釋宇宙生生 不息的過程 思想:以「翕」與「辟」解釋宇宙生生 不息的過程 改造中國文化、社會的看法 A.不反對引進西方文化 B.但反對全盤西化 C.須在傳統文化固有基礎上進行

1949年以後的儒學復興運動 1958-於香港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 人士宣言〉 1958-於香港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 人士宣言〉 牟宗三、徐復觀來臺任教: A.努力發揚儒家學說 B.創辦〈鵝湖月刊〉 1960-成立「孔孟學會」,發行〈孔孟學報〉 1967-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A.發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 B.教育部於高中國文教材加入「中國文化 基本教材」課程

4. 近年來的儒學活動 A. 臺灣-民間興起研讀儒家經典活動 a. 自發性,以社區為單位 b. 借用當地中小學教室進行 c. 向外推廣 B 4.近年來的儒學活動 A.臺灣-民間興起研讀儒家經典活動 a.自發性,以社區為單位 b.借用當地中小學教室進行 c.向外推廣 B.中國- a.向國外大力推荐成立「孔子學院」 b.民間可見通俗性儒家經典的出版

理學的社會實踐 1.進行社會改革工程-朱熹 A.建書院:a.讀書人自由討論學問 b.私人講學之風再起 B.置社倉:各地出現不少社倉 C.立祠堂: a.南宋中後期,祭祀先賢祠堂在各地漸出現 b.明中葉以後,各地學官都有「鄉賢祠」 D.行鄉約:a.王陽明也在各地推行鄉約 b.影響至清代

讀經班 高雄縣一甲國小讀經班學生朗誦「大學」 時的情景。2002年拍攝

李 綱 祠 李綱為南宋抗金名將。南宋 端宗 景炎元年(1276)時 ,在朱熹、呂祖謙等人提議下興建祠堂,以紀念他 的氣節,該祠位於浙江 武義。

2. 聚集族人-收族 A. 措施: a. 設立「族產」-濟助族人 b. 制訂「族規」或「家法」-教導子孫 應對進退與處世接物 c 2.聚集族人-收族 A.措施: a.設立「族產」-濟助族人 b.制訂「族規」或「家法」-教導子孫 應對進退與處世接物 c.編寫「族譜」-維繫族人相互關係 B.名例:范仲淹-「范氏義莊」 C.要求婦女守節-設貞節牌坊褒揚

族 譜 族譜用以維繫族群,避免族人離散

臺中 大甲貞孝坊 建於清道光13年(1833),紀念婦人林氏於丈夫 死後,盡心奉養婆婆,頒旨表彰其貞節。

徽州牌坊 徽州多牌坊,與徽商的發展、興起和程朱理學的發源 、影響有著淵源流長的關係。

朱熹、陸九淵思想之差異 陸九淵以批判程 朱理學的姿態,出現於當時的學術界。他們經多次書信往來,進行筆戰,最後發展為面對面的論辯。第一次爭辯是在淳熙二年(1175),呂祖謙(1137-1181)約陸九淵及其兄陸九齡(1132-1180)會朱熹於鵝湖寺,圍繞治學方法問題展開了爭辯。朱熹主張『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陸九淵認為這是捨本逐末,主張『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朱熹指責陸學太簡,謂:『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陸九淵卻駁朱學太支離,謂:『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這就是所謂朱、陸的『道問學』與『尊德性』的紛歧。 ~~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

理學家的「社會工程」:宗族社會的建立 資料一:   (范仲淹)深念保族之難,欲為傳達之計。自慶曆(1041-1048)、皇祐(1049-1053)以來,節次於蘇州 吳、常兩縣置田畝,立義莊……救濟族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贍。……創定規矩,刻之版榜,以貽後人。 ~~范文正公集,卷二義田記 資料二: (臺北市 北投區 一德里 陳祖厝)至日人據臺(1895),陳懷後裔居於廈門者,以產業在臺,多徙居臺北,並將所有田產登記為祭祀公業,並建祠奉祀陳懷及林氏(陳懷妻子)。至宣統元年(1909),各房管理人在宗祠神前新訂管理公約,約定(祭祀)公業永遠合耕,各房不得私議分開,並規定值年祭典表。 ~~蔡相輝:臺灣社會文化史